100美金等于多少阿富汗币(宝石--青金石---原石价格)

时间:2024-01-24 15:11:08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宝石--青金石---原石价格

青金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口的传统玉料,其多数来源于阿富汗。迄今为止,在我国沿未发现青金石英钟的产地。玉石,作为一种矿物,在当今市场上有一定的价格。通常一块15×20mm大小的软玉,其价格在6?/FONT>40美元之间。一块15×20mm大小的硬玉,就其色泽的不同,价格变异很大,浓绿者,价在550-8500美元之间;绿者,价在职100-55美元之间;其他色泽则每况愈下,至白色、红棕色时一般价在3-40美元之间;一块15×20mm大小的绿松石,其质优者价在8-70美元之间。http://baike.baidu.com/view/411.html?wtp=tt

1930年代,因为多数家庭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136万人民币),美国差点亡国

读者如果觉得有价值,欢迎转载传播。

不方便的话,也不为难了。

*********************************************

按照惯例,每个月中都要公布上个月失业情况。

这个月的月中是周末。不过,估计周一就能看到。不出意外的话,年轻人的失业率应该高于上次公布的五月的20.8%。

话题转回来。

我曾经分析过,垄断资本主义时代,除了科技进步推动的少数繁荣期,经济总是趋向于停滞,在“滞涨沫崩”四种形态中选择。1929—1932年,美国就经历了一次从繁荣向滞崩转换的过程。当时的美国,人民极度困苦,差点亡国,爆发内战。

1929年大危机的时候,谁都没想到1932年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惨的一年。

因为多数人太穷,多数家庭的收入没达到2000美元,所以美国深陷危机。

我们印象之中美国人太穷,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就是穷,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到底有多穷呢?

按照我们在上一次的分析,以牛肉为等价物计算,当时的1美元等于1000元人民币,以猪肉为等价物计算,当时的1美元相当于5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当时一个美国家庭要维持生活,需要年入100万至200万人民币。

如果按照当时1夸脱鲜牛奶二美分,大陆一升牛奶大约12元计算,当时1美元相当于600元人民币。当时维持一个美国家庭要维持生活需要120万人民币。

在1934年以前,黄金固定在一盎司20.67美元左右。2000美元的年收入,大约可以买97盎司黄金。一盎司黄金大约31.1035克,一克黄金大约450元人民币。一个家庭年收入2000美元,大约136万人民币。

总之,这个数远远高于目前绝大多数大陆家庭的年收入。

不过,如果按照当时美国每张电影票二角五分,大陆每张电影票50元计算,当时1美元相当于200元人民币。当时一个美国家庭要维持生活需要40万人民币。不过,当时电影属于新鲜、高档娱乐,相比今天,价格偏高,参考意义不大。

何况就是40万人民币,也远远高于大多数大陆家庭的年收入。

按照美国当年的标准,年收入不到100+万人民币就算穷,这真让997的骡马人泪奔啊。

当然,这里说的维持生活,与其他国家的维持生活是两个概念。

毕竟,按照同期中国苦力的生活标准,可能连20美元都用不了。当时玉米的价格一蒲式耳(36升,大约25公斤),售价7美分。每口人每年消费250公斤玉米计算,每口人每年口粮需要70美分。五口之家(一对夫妇,一至两位老人,一至两个孩子),每年粮食需要3.5美元。其他生活日用、修缮住宅、维修生产工具工具、饲养牲口家禽的费用加在一起,估计也不会超过20美元,相当于现在1万至2万人民币。

这里提到的维持生活,显然不是这种生活,估计是胡佛当年承诺的“车库一辆车,晚饭两只鸡”的生活。如果有车库,那么住宅也不会太逼仄。普通人的住宅至少是二层小楼或多居室的公寓,是应有之义。

当年美国人均的生活水平,放在今天来看,都是远远超过某些国家的,怎么还会出现消费不足呢?

资本主义,不是能生产多少产品就能消费多少产品,而是能消费多少产品才能生产多少产品。

把这句话想明白了,很多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资本主义生产有两个上限,一个是潜在产能,也就是一国所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都被高效调动起来能够输出的产能,一个是支付能力,即经济体内外多少支付能力购买本国商品。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战时状态,看不到一国的潜在产能,制约生产力上限的就是支付能力。

当时美国的潜在产能到底有多高呢?

二战时期,美国建造航母147(155?)艘,其中大型航母埃塞克斯级24(28?)艘,同期建造的还有中途岛级航母3艘,生产了9.8万架轰炸机,近10万架战斗机、2.4万架运输机和5.8万架教练机,将近10万辆的坦克和装甲车,其中M4谢尔曼坦克生产数量将近5万辆。其他火炮、枪支、弹*、运输、辅助车辆的产能另算。这还是1200万美国青年劳动力参军不从事生产的情况下。

当时的美国这么惊人的潜在产能,自然需要同样惊人的消费能力,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在一个不太低的水平运转,多数人能有一份工作。

否则,如果全社会收入远远跟不上产能的水平,或者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全社会消费能力相比产能极其有限,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多数产品滞销,企业压缩产能,多数人失业。生产力处于怠速状态,自然不需要这么多劳动者。

1944年,美国人口大约1.38亿,钢产量8132万吨。2022年,中国人口大约14亿,钢产量大约10.13亿吨。人均的话,其实比当年的美国高不了太多。当时美军总数1200万,如果这些青壮年劳动力解甲归田的话,美国的潜在产能更高。所以,看1940年代的《猫和老鼠》的话,就会发现,当时的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每家一套房、一辆车的生活水平。这样的消费水平才能支持如此高的产能。

这就是为什么《光荣与梦想》之中,提出每个家庭需要2000美元才能维持生活的原因——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美国家庭应该实现生活水平,需要2000美元,折合今天100至200万人民币。达到这个水平,才能保证当时美国社会的产能和需求基本平衡,大多数人有相对稳定和体面的就业。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是当时不折不扣的基建狂魔+生产狂魔。

基建狂魔也好,生产狂魔也好,只有产能,没有对应的需求,必然是大批人口失业。生产潜能越大,单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越高,失业人口越多。劳动力的待遇越低,社会有效需求越低,失业人口越多。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生产力的结果,不是让有人当奴隶,有人当奴隶主,而是提高全社会的消费水平。

生产力大幅发展的同时,劳动者的待遇也必须大幅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能有对应的销路,劳动者有基本的工作。

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并没有意识到这次大危机不一样。

所以,他采取的方式一是对经济危机视而不见,二是压制那些“煽风点火,唱衰美国”的人。

虽然他努力故作镇静,全体媒体也一致努力唱多,但是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经济一路螺旋向下,失业率不断攀升到了革命一触即发的水平。

因为单位劳动者生产率太高,报酬相对于他们的生产能力太低,所以全社会的实际总产能必然下降。实际总产能下降,必然导致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对个人来说,接受更低的工资,更长的工时,更低的福利,更高的工作压力,有更高的可能性被雇佣,但是对整体劳动者来说,内部竞争越激烈,总体就业越困难——或者说,内卷越严重,整个社会失业越严重。不论劳动者们接受多么恶劣的报酬,总是有一大批人失业,劳动者整体报酬越低,失业率越严重。因为对劳动者的总需求是不断下降的,所以一旦失业就很难再就业,即使接受比原先的工资水平低得多的工资,也很难再就业。一批一批的劳动者被淘汰下来,他们饥肠辘辘,却无法找到再就业的机会。上有老,下有小,背负债务的中年人尤其悲惨。

在当时人们的记忆中,以往美国发生危机,经济很快复苏,很快就迎来新一轮的繁荣,那么为什么这次不一样?

抛开劳动者的收入远远落后于产能这个根本原因不说,当时还有四个原因:

一是经济高度垄断。

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储备耗尽。

三是大多数美国负债累累,无力增加消费。

四是美国城市化已经大致结束,把大批失业劳动者撵回农村已不现实。

垄断企业能准确判断全社会的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水平,并能把控制产能控制在一个可以获得最大利润的水平,这个水平往往低于实际生产潜能。垄断企业自己不会盲目扩大再生产,也没有外来竞争压力,迫使垄断企业扩大再生产,其他上下游企业扩大再生产,也会被垄断企业压制。垄断企业不参与的话,上下游企业扩大再生产,无非是给垄断企业提供超额利润。在垄断时代,经济本身就趋向停滞。垄断可能是资本兼并造成的,也可能是行政命令主动关闭一些竞争企业造成的。能击败垄断资本的只有更强的垄断资本,一旦形成垄断,靠市场自身无非破解。

工业革命推动新的革命性的生产技术,可以打破垄断。这样的时代,垄断企业必须亦步亦趋增加投资,不断采用新技术,以免被其他后来者抢夺市场,颠覆统治。但是,工业革命不是平稳出现的,而是随着基础科学的进步,周期性出现的。两次工业革命之间,就很容易出现萧条期。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时期,当时蒸汽机取代了人力、畜力和水力,内燃机和电动机还没有出现,经济危机周期出现,工人苦不堪言。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也处于类似的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到来,推翻垄断的科技力量沉寂了。

192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推出信贷消费,汽车、房子、各种电器,都可以赊销。危机发生的时候,大多数美国人都欠了一*股债,许多赊销的账款都成了坏账。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继续借贷消费,即使他们自己有这个胆量,商家和银行也未必同意。指望消费拉动复苏基本是水月镜花。

大多数美国人已经进入城市并在城市内生根,希望他们回到农村,自谋职业基本没有可能。他们既不能回农村维持基本生活,也不能在城市找到工作。于是,一面是农村农产品供应超过城市支付能力,一面是城市劳动力工业超过招工需求,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低迷。农村和城市劳动力都极度穷困。

根本原因存在,四个重要原因叠加,在胡佛任期内出现大萧条,是理所当然。胡佛自己坚持经济没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复苏,被撵下台,也是理所当然。

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调节贫富差距的话,经济会迅速螺旋向下,失业骤增,难以复苏:

希望垄断企业主动扩大产能不现实。那意味着垄断企业牺牲利润。再说,垄断资本把中小资本挤出经济循环,压榨劳动者更无情。从推动贫富差距的角度看,垄断资本的扩张让劳动者在劳资博弈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垄断资本在扩张期疯狂补贴,招揽人才,占领市场,一旦实现垄断,就开始裁员外加向全社会收取数字地租。面对垄断资本,无论是劳动者还是消费者都更加弱势。何况,当时垄断资本已经把触角伸向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没有可以继续扩张的蓝海。

希望砖家叫兽们创新科技不现实。当时美国的砖家叫兽骗子居多,平时的工作是抄袭欧洲学者的论文,套取科研经费。指望这些货色搞出什么科技成果,基本是痴人说梦。

希望老百姓继续借贷消费(小房子换大房子,汽车换更节能的更环保的汽车)不现实。经过1920年代,到1930年代,美国家庭都负债累累,谁还有钱买更好的房子和汽车?

向其他落后国家出口倾销不现实。这些国家自己也深陷经济危机之中,哪有购买力购买美国的商品?向这些国家赊销,这些国家将来用什么偿还债务?

希望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一个人口密集区迁出,迁往附近的新城区形成投资高潮不现实。人口密集区的形成,都有历史和经济的原因。某一个人口密集区,都是周边若干公里内,受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最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有对应的生产生活物质循环。人口迁往其他地区必须对应的经济重心的移动。大萧条时期,虽然有大量人口四处流动寻找就业机会,但是最终还是聚集在东西海岸传统经济中心或**中心。除非华尔街离开纽约、国会和白宫离开华盛顿,否则人口还是会聚集在纽约、华盛顿。

希望一小撮人撑起消费市场不现实。且不说这些人的主要消费品都是欧洲的奢侈品,不是美国的工业品,即使这些人消费美国的消费品,几千人的消费能力,怎么能消化1.2亿人口的产能?

虽然当时胡佛没有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地方财政没有天量债务,但是各地财政照样无法维持了。随着经济规模螺旋向下,财政收入必然锐减。那些需要财政补贴的教育、医疗、公共治安、公共交通、供暖、供水、排污、煤气、垃圾清运甚至城市照明,都会面临无以为继的*面。工业化时代,出现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口密集程度超过任何时代。这样的超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旦停滞,后果不堪设想。

金融危机也出现了。由于大多数人收入迅速下降,他们的收入很快就不能支撑他们当年欠下的债务。企业产品大量滞销,无力偿还贷款。作为抵押物的房产和股票迅速贬值。一切损失最终归集到银行,到罗斯福上台前夕,金融危机在全美蔓延。经济规模萎缩,金融业规模自然也要萎缩,中小金融机构自然要退出经济循环。

2500的月薪,怎么可能支持10000+的房价?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当时的美国。劳动者收入直线下降,房价必然也直线下降,银行掌握的抵押物迅速贬值。劳动者断供以后,银行就要自己独立面对储户的提款要求。

社会动荡,资本主义随时可能终结。

除了左翼的共产主义者,还有极右翼的法西斯:

这些法西斯组织虽然要推行法西斯主义,却打着反法西斯的名义。这也不新鲜,有的国家就打着“反纳粹”的名义,入侵邻国,做纳粹曾经做过的事情嘛。

当时,左翼右翼都在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招兵买马,真刀真枪,展开内战。一旦胡佛继续连任,或者罗斯福演砸了,双方直接开干。众多失业者是廉价的兵员,反正失业了,没有经济来源,与其饿死不如卖命一搏,谁给军饷就跟谁干!

所幸,当时美国**还没有大规模采取赤字财政,还有使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使用赤字购买就业的空间。

使用凯恩斯主义必然带来巨大的财政赤字,长期看,要么导致财政危机,要么导致本币脱离稳定币值。但是,在全社会没有额外支付能力,经济坠向深渊,美国冲向地狱的时候,是唯一能暂时缓解下行速度的方法。

使用凯恩斯主义是为了争取时间进行深度改革,避免美国发生革命或者法西斯化,而不是全球危机,美国企稳向好,万事大吉。罗斯福上台以后,一面使用赤字财政,增加就业,安置失业人口,稳定社会,一面推动改革,改善劳动者博弈环境,从中长期提供劳动者待遇。否则,美国社会必然在中长期面临巨震。

回首看,当时采取战争缓解危机也不现实。

同样采用赤字财政缓解就业,纳粹德国因为拒绝承认国内阶级矛盾——一切问题都是***的阴谋!从1933年希特勒成为**,到1939年德国已经到了不发动战争,就要面临恶性经济危机或恶性通货膨胀二选一的地步。

美国在二战之中,为苏联提供武器援助,包括并不限于战斗机、坦克、运输卡车、铝材、粮食甚至午餐肉。为战胜纳粹法西斯,苏联人民付出了2000万人口的代价,生产了11万辆坦克,形成钢铁洪流。但是,美国的援助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战争最紧张激烈的事情,美国援助的卡车等物资,为苏联提供了把主要产能放在最核心武器上的条件。

二战在某种意义上,开启了战后反侵略战争的标准的“血枪同盟”模式。相对落后的被侵略国家提供人员,承受牺牲。利益相关的列强提供武器弹*。一方出血,一方出枪,双方结成“血枪同盟”,联手对抗侵略者。这种模式被用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甚至今天的乌克兰战争。当年中国虽然落后,但是能够形成三足鼎立的原因,也在于无论美苏,任何一国敢于使用武力侵略中国,必然给另一个超级大国提供开启这种“血枪同盟”的机会。结成“血枪同盟”的前提是人民战争,被侵略国的人民自愿承受巨大的牺牲,反抗侵略者。这样的时代,选择对外扩张缓解国内矛盾,只能加速国内矛盾激化,提前爆发。

胡佛的教训已经说明,大萧条时期不要寄希望于增加平民消费、顶层增加消费、加强垄断资本扩张、砖家叫兽创新、增加对落后国家赊销式的出口,这些方式不会有任何效果,控制财政赤字,也同样会面临财政危机、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武装扩张更无希望。

无论主观意愿如何,如果不想发生内战,最终还是要启动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搞饮鸩止渴。当然,在此之前,胡佛死撑了四年,希望情况好转。罗斯福上台,美国这条大船转向。白宫轮流坐庄,尽管几乎全体美国人都希望终止胡佛的政策,但是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胡佛下台,罗斯福上台上。否则,会发生什么,不堪设想。

这就是埃尔多安宁可承担年率80%的通胀,也要坚持使用赤字财政的原因。

沙特国王历史性访俄,里程碑式的转斩,人民币围剿石油美元大势已成

来源:金桥智库(w229652057)

这个国庆节最大的新闻除了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便是沙特国王萨勒曼对俄罗斯的访问了,这是沙特自建国以来,有国王首次出访俄罗斯。沙特国王萨勒曼于当地时间4号深夜开启访俄之旅,直称俄罗斯为“友好国家”,并向俄罗斯采购了30亿美元的军火。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此次访问是“历史性时刻”,而普京也称其为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两个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的国家,阿富汗战场的对手,叙利亚战场的对手,石油市场上的对手,终于握手言和了。而中国在其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中国在**扭转乾坤的大挪移,沙特与俄罗斯不会这么快走到一起。明面上中国的出手只有两次,一次是去年阿勒坡之战扭转叙利亚战*,一次是阿巴斯访问扭转**的主要矛盾,但是背地里的交锋无疑是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着,不为大众所熟知。中俄联手下这一盘**大棋,确实是互利共赢,俄罗斯得到了石油利益,而中国得到了金融利益和市场,人民币直插美元霸权的心脏,围剿石油美元大势已成。 

一、沙特访俄是权宜之计还是弃暗投明? 

今年的沙特不简单,在国际外交舞台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充分彰显了**格*和整个国际格*的大调整、大转型。从三月份萨勒曼出访中国,签订650亿美元的大单,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再到五月份特朗普将首次出访放在了沙特,挥舞反恐利剑,签下360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和军事合作协议,并在随后挑起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冲突,群殴卡塔尔的外交大战,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再到此次萨勒曼国王历史性地访问俄罗斯,开辟两国关系的新时代,采购包括S400导弹系统等军火30亿美元,其它明里暗里的合作相信会有更多浮出水面。

普京大帝接见萨勒曼国王

我们看到,沙特国王萨勒曼对于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出访,而只有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是屈尊访问了沙特,并且是将首次访问放在了沙特。这里面显然暗藏了玄机,一般而言,一国元首出访他国或在国内接访他们元首,其意义是不一样的。出访是主动示好,而接访则是被动示好,所以不管沙特如何重视特朗普的首访,处心积虑地签订了几千亿美元的大单,并且召集50多个伊斯兰国家来听特朗普的训话,并随后在美国的撑腰下,发动对卡塔尔的外交大战。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中国与俄罗斯的力量在**正在稳定上升的趋势,沙特越来越有求于中国和俄罗斯,而对美国的依赖则相对在减弱这个事实。

正因为中国和俄罗斯在**的力量快速增长,沙特感觉到了危机,如果再吊在美国这棵歪脖树上,那么有一天美国在**的大厦倾覆,沙特就将沦为牺牲品。叙利亚的战争等于是给了沙特一个警醒,中国和俄罗斯要在**保住谁,美国一点办法也没有。还有卡塔尔和伊朗,如果中国要保卡塔尔、伊朗,不仅是他沙特奈何不了,就算是美国也毫无办法。中国只是在6月18日与伊朗在波斯湾搞了一个海上联合军演,第二天伊朗便六导齐发攻向ISIS的老剿,同时也打掉了各国围殴卡塔尔的气势洶洶。而朝鲜则是另一个榜样,朝鲜做的事情,十件里只要有一件是放在**国家,早就被美国打烂了,就因为朝鲜身边有中国,所以美国根本不敢下手,只能打打嘴炮。

我们常说,当一个人的能力支撑不起他的欲望和野心时,就要沉下来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只是可惜沙特只有欲望和雄心而没有那个实力,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有声有色的角色,但是作为一个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经济完全依靠石油,军事无法自卫的国家,它的国力支撑不起它的雄心。虽然从美国买了那么多的先进战机和导弹,但美国出售的那些进攻性的武器,在沙特充当冤大头进攻也门的战争中,连底裤都露出来,让也门的胡赛武器打得满地找牙。沙特的例子是对战争中唯武器论的一个最好的反驳,没有训练有训、纪律严明、不怕牺牲的将士,掌握先进理论和战略战术的指挥官,买再多的先进武器,也是白搭。在叙利亚战场也是如此,虽然沙特向反对派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金钱,但还是一败涂地,再不去普京那儿拜一下码头,所有的投资都将血本无归。

沙特不仅在军事、外交领域四处出击,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自2014年以来,沙特配合美国发动了针对俄罗斯的石油战争,把石油价格从100多美元一桶打落到了45美元左右。谁曾想,俄罗斯与中国背靠背,有了中国的输血续命,俄罗斯的经济没有崩溃,反而还打赢了叙利亚战争。沙特的石油成本虽然很低,只有6到8美元每桶石油,但是沙特整个国家都靠石油养着,只要石油价格低于100美元,沙特就没有办法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三年石油战争打下来,沙特已经消耗了36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地主家里也快要没余粮了。

而在国内,萨勒曼父子的权势不稳。所以,无论是内政外交的各个战线上,沙特都乏善可陈,除了与中国的关系是个亮点,其它都是失败、惨败。而美国这个靠山却很不给力,跟着美国在叙利亚浑水摸鱼,结果鱼没摸着,把船翻了,美国也没有办法。听美国的话,带头围殴卡塔尔,结果卡塔尔向美国购买120亿美元的军火,轻轻松松地被特朗普出卖了,沙特不得不给自己找条后路。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萨勒曼国王突访莫斯科,寻求与俄罗斯的妥协与交易。弱国无外交,只是找靠山。美国靠不住,就只能往中国和俄罗斯身上靠了。现在的**,俄罗斯就是中国的主要代理人,并且在**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战斗民族宝刀未老,拼命的打法吓倒了美帝,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靠山。

不得不说普京的腰杆还是挺硬的

看看曾经的石油土豪国家委内瑞拉、利比亚、阿富汗、伊拉克,如今都深陷灾难、战乱的海洋。要知道,查维斯的委内瑞拉,土豪到要给老百姓免费发别墅,跟华西村有得一拼;曾经的利比亚教育、医疗全免费,汽油比水还便宜;60年代的阿富汗也曾经是**土豪的榜样;至于萨达姆的伊拉克,更是号称世界第四强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唯有沙特。沙特之所以能独善其身,关键还是靠着八十年代从中国购买的镇国神器——东风3战略导弹。当然还有与石油美元捆绑,成为美国霸权的支柱,换来美国的保护。

沙特明智地将武器供应多样化,清楚俄罗斯是地区的重要玩家,全部使用美国产品和标准在一些时候并非最务实的立场。沙特购买俄罗斯的S-400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军售合同总额或达30亿美元。与利雅得和华盛顿签订的武器大单相比这不算什么——不过美国人确实有理由担心,原因是S-400系统与美国制造的系统不兼容。五角大楼新闻处称,“我们强调在采购任何大型防御系统时保持与美国和地区系统兼容的重要性,以便保证对抗共同威胁的作战协调性”。

二、人民币围剿石油美元大势已成 

这一次萨勒曼访俄,军事合作只是沙、俄合作的一个方面,最关键的恐怕还在于石油领域。

俄罗斯自2015年9月应叙利亚**的请求出兵**,两年苦战终于取得了叙利亚战争的胜利,牺牲巨大,投入不少,现在是到了收获的时候。沙特和其它国家的军购大单只是其中一部分。而更重要的一面还是在于石油利益。虽然石油在国际能源格*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毕竟世界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对于石油的需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只有增加不会减少。所以,**的石油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还是会深刻地影响世界能源格*。

俄罗斯打赢了叙利亚战争,首先是获得了叙利亚这个战略通道,因为**通往欧洲的石油管道,不管南线北线,都要经过叙利亚。因此,虽然叙利亚不产石油,但是控制了叙利亚就等于控制了**石油的阀门,意义重大。其次是俄罗斯获得了伊拉克库尔德的石油资源。这个事情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库区的石油以往是通过土耳其卖给欧洲,但是库尔德人只要闹独立,土耳其肯定会切断库区的石油通道。那么库区剩下的路就只有叙利亚这一条路了,而叙利亚**显然是没有资金来投资库区的石油的,六年战争打下来,早就负债累累了。但是这没有关系,因为真正打赢叙利亚战争的不是叙利亚**,而是俄罗斯。而俄罗斯的石油巨头是不差钱的,所以库区**将石油资源卖给俄罗斯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在去年底阿勒战役取得胜利以后,库区**就判断出美国大势已去,开始向俄罗斯卖油田了,俄罗斯为此投入了四十亿美元,并出售了十亿美元的军火,同时还有数十亿美元的协议正在谈判中。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对库区公投态度暧昧的原因,当然俄罗斯肯定也不会为了库区同时得罪伊拉克、伊朗和土耳其。以普京大帝的手段,这不是什么难事儿。

那么,库区石油应该只是俄罗斯石油巨头的开胃菜,既然缺口已经打开,俄罗斯也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会向伊朗、伊拉克、卡塔尔和沙特等国加强石油合作,或许沙特的阿美国家石油公司这个巨无霸的战略股东里将也出现俄罗斯的身影。俄罗斯要在石油领域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对于中国而言有利有弊。

有弊的地方当然是,俄罗斯和欧佩克有可能联手拉高油价,这样的话就会增加中国的进口成本,要知道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有利的一面,因为目前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决定了要用人民币来作为贸易结算货币,而中国又推出了可以兑换黄金的人民币石油期货,可以想见,石油人民币将成为石油美元的最佳替代品,俄罗斯在**的胜利将为中国石油人民币围剿石油美元提供有力的助力。这将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崛起的战略机遇,这个利益之大,远远超过了俄罗斯在库区买的那几个油田,没准俄罗斯买油田的钱还是跟中国借的呢。

除了金融利益以外,还有市场利益。我们之所以要推出可兑换黄金的石油期货,就是不学美国耍流氓,靠金融掠夺,不劳而获。富了犹太金融集团,而陷普通民众于失业和贫困。我们要给**产油国让渡一定的利益,这样他们才会有钱来买我们的军火、买我们的产品,同时搞一些大型基础设施来满足我基建狂魔的饕餮胃口,一句话,我们买石油的钱,又会通过自由贸易回流到中国自己手里。这个就是符合我们倡议的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我们不但需要金融霸权,我们还需要市场,把我们的产品卖到全世界。事实上,这个也是我们搞石油人民币的最大优势,**国家如果都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何须再通过美元这个中介呢。

今天的美国像极了两百年前的满清,毒品泛滥,精神空虚,闭关自守。当然这也要“感谢”中国的公知,不断地贬低中国,捧杀美国。就像这一次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疯狂屠杀案,美国人杀美国人,中国吃瓜群众不过有人笑点低,嘲笑了几下,到了公知们嘴里就成了最丑陋的中国人。就让美利坚在毒品和中国公知们的吹捧中沉沦吧,等他们醒过来的那一天,就会突然发现世界已经中国化,蓝星都变成红星了。

金融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曾经西方列强用我们列祖列宗的尸山血海,铸就了资本的王座,今天我们万众一心,夺回属于我们的王者权杖。

埃塞比尔美元换算

埃塞货币还是蛮坚挺的,1人民币大概换1.47Birr。我上个星期在一家中国餐馆,100美元兑换了1010Birr。如果在银行兑换,肯定没有这么高。1美元可以兑换10Birr,这样看来1Birr只能兑换0.1美元了。

人均G来自DP超过多少美元才算发达国家水平?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16,个民守百如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是例外。  在发达国家之中,卢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大;爱尔兰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发达国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5名,是过去20年中经济最成功的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东欧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最靠近欧盟的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也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预备梯队中。  在人均GDP的下一梯队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国家:  塞舌尔(8,892)爱沙尼亚(8,885)斯洛伐克(7,963)克罗地亚(7,764)立陶宛(6,796)墨西哥(6,566)波兰(6,373)拉脱维亚(6,150)智利(5,742)  如能保持发展劲头,它们有可能在未来10多年内成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们都看到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有几个人注意到最贫穷的国家呢?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已达49个。它们是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也门;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金)、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萨摩亚、瓦努阿图、图瓦卢、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拉丁美洲1国:海地。  世界最穷国是莫桑比克,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约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银行发表的统计资料表明,卢旺达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年人均收入为80美元。  这些数字中惟独没有提到中国的情况,那是因为,中国既不是最发达的国家,也不是最贫穷的国家。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仍任重道远。

中国还有多少美国国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历史最多是多少 - 元马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网”,记者:老盈盈,36氪经授权转载。

十一长假期间,全球金融市场遭遇“浩劫”:港股本周创近8个月最大单周跌幅,美股延续疲弱、欧洲三大股指和亚太股市集体下跌、富时A50指数国庆期间累计下跌4.11%。

10月5日,港股小幅收跌,继前一天失守27000点,恒生指数连跌四日,收报26572.57点,跌幅0.19%,本周累计下跌4.38%,创近8个月最大单周跌幅。恒生国企指数跌0.16%,报10530.32点,周跌4.43%。恒生红筹指数跌0.03%,报4285.76点,周跌3.67%。大市成交768.26亿港元。科技股领跌盘面,联想集团重挫15.1%,报5.06港元,盘中一度跌近23%。中兴通讯跌11%,报12.64港元,股价创近2个月新低。中国软件国际跌6.76%,科通芯城跌5%,中芯国际跌4%。

“港股到不了28000点出现回吐压力,未来可能会在26200的低位与28000点之间宽幅震荡。”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潘铁珊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分析。

进入10月份港股即遭遇“开门黑”,除了10月1日休市之外,10月2日恒生指数即大跳水,暴跌700点,创近1月最大跌幅;10月3日跌幅收窄仅下跌0.13%,10月4日再度暴跌1.73%。“国庆内地休市,‘北水’少了对港股也有影响,下周A股复市,沪港通开通之后港股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潘铁珊称。

富途证券CEO邬必伟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港股这一波震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人担心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因此出现了避险情绪,资金流出香港回流美国。近期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走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创新高等诸多因素进一步加剧资金回流,但贸易摩擦引发的避险情绪是最主要的。

9月27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2%—2.25%,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3次加息,前两次加息发生在今年3月和6月。美联储提供的最新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18年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为2.375%,与此前6月一致,这意味着美联储今年还将加息1次。市场预期下一次加息时间或在12月。

10月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9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幅骤降至13.4万,远不及预期和前值的18.8万和20.1万,平均每小时工资年率下降0.1%至2.8%,不过失业率降至3.7%,为近49年低点。纽约联储威廉姆斯表示,并不担心未来1到2年的通胀压力,预计明年可以看到失业率进一步降至3.5%;在使利率升至中性利率水平附近时还有一段路要走,如果经济处于正轨,渐进加息是合适的。

有分析认为美联储渐进加息节奏致使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10月5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3个基点,报3.237%,创2011年5月以来新高;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3个基点,报2.897%,周涨7.4个基点。五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2个基点,报3.074%,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美国十年期、五年期、以及七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2月份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创最近三周最大单周涨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16年11月份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三年期美债收益率创4月份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债券收益率的强劲表现下美股却呈现低迷。10月5日,美股延续疲弱,截至收盘,道指跌0.68%,报26447.05点;标普500指数跌0.55%,报2885.57点;纳指跌1.16%,报7788.45点。苹果收跌1.6%,特斯拉收跌7%。本周道指收跌0.04%,连跌两周;纳指收跌3.21%,创3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指数收跌0.97%,连跌两周。

除了美股之外,欧洲三大股指也集体下跌。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1.35%,报7318.54点,周跌2.55%,为四周来首次下跌;法国CAC40指数收跌0.95%,报5359.36点,周跌2.44%;德国DAX指数收跌1.08%,报12111.90点,周跌1.1%,连跌两周。

亚太股市也未能幸免,本周则全线下挫,韩国综合指数创8个月来最大周跌幅。日经225指数跌0.8%,报23783.72点,连跌三日;周跌1.39%,结束三周连涨。韩国综合指数跌0.31%,报2267.52点,连续五日下挫;周跌3.22%,创2018年2月9日以来最大周跌幅。

中美发生贸易冲突以来,一些人担心国际上不少对我不利的形势,包括美国国内形成了要对付中国这个竞争对手的共识;美欧日有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趋势;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一致认为中国采取了非市场导向经济政策,并认为这些政策限制了他国的商业活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不怕和中国打贸易战等等。

然而,从目前的形势发展来看,上述不利因素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有些不利之处中隐藏着对我有利的因素,还有一些不利因素正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

首先,美国国内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虽然在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这个问题上有广泛共识,但是,怎么样应对这个竞争对手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意见。一部分人不惜以贸易战为代价来打压中国,试图削弱中国的增长潜力,防止中国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另一部分人则反对贸易战这种伤人也伤己的作法,而是希望通过改变国际规则和改革美国自身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不排除与中国进行良性竞争。

贸易战真正开打之后,受损利益群体的呼声开始高涨。美国农民已经喊出“不要补贴而要贸易”的口号,有些企业已经宣称要搬出美国,还有一些其他美国制造业企业也因为高关税而正酝酿搬出美国。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贸易战范围和强度的扩大,美国国内对付中国以及和中国打贸易战的共识会下降,反对打贸易战的呼声将越来越大。

其次,美欧日联合对付中国的*面很难形成。美国为了保护国内钢铝产业和汽车产业,已经对几乎所有钢铝进口加征关税,并准备对所有汽车进口加征关税。欧洲是美国进口钢铝和汽车的主要来源地,对美国钢铝和汽车产业有较大冲击,美国很难对欧洲免除关税。美欧零关税的愿望不容易实现。由于欧洲国家中对美国出口钢铝和汽车最多的是德国,即使美欧达成零关税协议,法国等其他国家也会认为零关税协议过于照顾德国利益而反对。欧洲还是多边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反对单边措施和贸易保护主义,因而不会跟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单边贸易措施。

另外,日本已经明显感觉到来自特朗普**要求经济利益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开始疏离美国。美国退出12个国家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之后,日本积极推动剩下的11个国家签署了新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建立起没有美国参与的太平洋经济圈。日本还开始在经济上主动寻求和中国合作。今年5月,李克强**访问日本,打开了中日关系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面。目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为访华做积极准备,短期内不会联合美国来对付中国。更何况,与中国打贸易战完全不符合欧洲、日本等国的利益,这些地区和国家不大可能拿自己的利益去迎合美国。

再次,中国主动的改革开放措施,正削弱美国对中国非市场导向政策的批评。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纪念活动的开展和对中国40年发展道路的思考,国内外均意识到中国40年的发展成就来自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以及全方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国内外均认识到中国没有理由不坚持市场化改革,没有理由不坚持对外开放。

今年7月28日,中国新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始生效,按照年初计划的步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取消指导目录形式的外商投资管理,准入管理中只留下一份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中没有提及的行业,对外资和内资一视同仁。中国在新的负面清单中,将过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63类管制领域减少到了48类,总计在22个领域放开投资限制。这些开放措施,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8月12日,在负责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技术开发的亿通公司本部大楼,一名男子走过上海电子口岸标志牌。

最后,美国经济虽然非常强劲,但已经处于向过热状态发展过程中。美国失业率已经处于最低水平,劳动力已经被充分利用,工资已经开始上涨,物价开始了更快的上涨。7月份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已经达到2.9%,美联储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增长率也已经达到2.3%,超出了2%这一美联储的通胀目标。一般情况下,美联储用小幅加息这一微调手段,能够抑制过热趋势,延长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加息周期是3年,即加息3年后经济会出现衰退。这一轮加息周期是从2015年12月开始的,到2018年12月马上就是3年了。故美国经济繁荣在近期到顶可能性比较大。

而且,目前美联储的小幅加息政策效果减弱。今年6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以后,1年期至30年期的美国国债收益率都没有跟着上升,反而出现了下降。同时,1月和3月期的美国国债利率反而低于2%。这种状况是非常不正常的。说明美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化。泡沫化使得美国目前这种加息的方式已经抑制不住经济过热,也抑制不住泡沫的进一步累积。如果美联储继续目前这种小幅加息的作法,则美国经济就会迅速走向严重过热和严重泡沫化。如果美联储采取更大幅度的加息和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如通过大幅度减持美联储持有的资产回收美元,则有可能提前终结美国这一轮繁荣,也提前刺破当前的泡沫。所以,美国这一轮繁荣快到终结的时候了,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经济基础会受到削弱。

另外,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状况出现了恶化现象。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已经下滑,诸多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处于不稳定之中,经济下行风险变大。也就是说,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还在保持强劲增长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却在恶化。简而言之,现在美国经济繁荣是以其他国家的经济回落为代价的,这是以邻为壑的政策所导致的。这种情况会使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反对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可见,国际形势正在出现对我有利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利因素会更多。时间会证明,一方面,中国坚定的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方向不会变,中国的发展会越来越有利于全球的发展;另一方面,与中国打贸易战是有很大代价的,将失道寡助的。应对中美贸易冲突,需要认真对待国际环境中对我不利的因素,更要认真识别对我有利的因素,充分利用对我有利的时间窗口,解决好贸易纠纷。

来源:公众号【海外眼】

最近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吉尔吉斯斯坦正在呼吁国民卖牲畜买黄金(吉尔吉斯斯坦本是一个畜牧业国家,国民的家庭财富都集中在牲畜上面)。

如今这个国家号召每位公民至少拥有100克(3.5盎司)的黄金,同时计划将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6%提高到50%。

其实这也跟国际大环境有关。随着美国加息、美元升值,全球很多新兴市场都因此被剪羊毛,本国货币一落千丈。为在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中自保,吉尔吉斯斯坦选择囤积黄金也是无奈之举。

前美联储**伯南克曾说过:“黄金是种非同寻常的资产,人们购买黄金如同一种灾难保险。”英国宣布脱欧当天,黄金曾一度飙升涨到110美元,其避险意味不言而喻。而且金价与美元负相关,通常人们为对冲美元风险也会配置一些黄金。

黄金: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全球黄金储量近年来在不断下降,受成本压力、未发现大型新矿、待开发项目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未来的黄金供应量会越来越少。据高盛2015年3月研究报告显示,对于已知的、可开采的黄金、钻石,全球的储备量大概只够20年开采,白金、黄铜和镍的储备则够40年开采。据世界黄金协会(WGC)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3734.7吨。

3371.0

2451.8

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其中,欧元区共计10779.5吨,占总国际储备比重的55.4%。

俄罗斯近年来也在疯狂扩大黄金储备。自2000年二季度至今,俄罗斯黄金储备已从最低的343.4吨大涨超过5倍,俄央行已连续39个月增加持有黄金。

今年,俄罗斯黄金储备首次超过中国。尽管如此,这仍低于普京设立对抗地缘**风险的储备目标。

有分析指出,经济总量不如中国广东省,外汇储备甚至比不上中国香港的俄罗斯,在如此不断地增持黄金储备,为了就是能以此来挑战美元霸权。

俄罗斯央行7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其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下降,而黄金的占比超过17%。此前,俄罗斯还在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一直在部署金融领域。

其实,为了应对全球金融风险,从去年开始,已经有荷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土耳其等国家央行从英国伦敦或美国纽约等地取回黄金储备。

全球官方黄金储量的30%,都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里,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库,存放着世界上至少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0吨黄金,其中包括中国的600吨。

那么,有人就问了,中国存在美国的600吨黄金何时能要回来呢?难道不担心美国耍赖不给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美元和黄金的关系谈起。

以前,很多国家的货币都曾经和黄金挂钩,比如英镑。后来由于经济危机和战争等因素,各国都放弃了“金本位”,而美元是最后一个和黄金挂钩的货币。

二战使很多国家都耗尽了黄金储备,只有美国大发战争财,以黄金的形式累计起巨额的国家财富。

1944年7月,国际社会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方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从此,美元正式取代黄金成为各国贸易的通用货币。各国贸易都使用美元,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因为有了美元,就等于有黄金,而且数量是固定的,所以大家又把美元叫“美金”了。为了节省麻烦,各国又干脆纷纷把黄金存在美国。

把黄金储备存在某个国家,其实是以这个国家的公信力为背书的。也就是说万一黄金没有了,这个国家得赔得起。之前,美国从经济实力到影响力各方面,世界各国都比较放心黄金存在美国,

如果存在美国的黄金出现意外,或美国赖账不还的话,美国的国家信用和影响力将荡然无存。

失去公信力的后果有多严重?世界各国绝不会善罢甘休,美国国际间的资本投资及借贷都会举步维艰,很可能美国会因此而一蹶不振。

各国存放在纽约储备银行的7000吨黄金,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一笔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而对于中美欧日这样的巨型经济体来说,九牛一毛,不可能为了它丢了最宝贵的国家信用,亿万富翁欠你1万块钱,担心他不给你吗?

除非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除此之外美国赖账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的黄金储备在整个外汇储备中仅占1.6%,寄存在美国的黄金储备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非常小。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关心美国国债的安全,这才是重头戏。

目前,之所以各国对储存在美国的黄金有所担心,开始把黄金运回国内,主要是因为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启了漫长的宽松政策,大量美元流入市场。

其实,美国最强大的战略武器是美元,用美元割各国韭菜是美国多年来的拿手好戏。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很多国家开始在国际贸易中掀起一股去美元化浪潮,包括中国也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伊朗此前就曾多次建议俄罗斯等石油国家,在石油交易及计价中,放弃美元,改用其他货币。而俄罗斯、委内瑞拉等石油国也纷纷响应了伊朗的石油交易方案,在部分石油出口过程中,已开始使用黄金、交易国间的货币等。

多个国家开始认识到,使用黄金是规避美国金融战争的理想方式。

也许未来,黄金又会成为紧俏的避险资产受到投资者青睐。

时光催人老,一年又一年。一晃,911事件已经过去整整17年了。

还记得17年前的9月11日,牛弹琴(微信:bullpiano)和同事们围在电视机前,观看CNN直播的恐怖画面,飞机接连撞入世贸大楼,大家一阵阵惊呼,然后紧张地编写稿件,直到第二天凌晨……

几个月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大兵压境阿富汗,塔利班倒台,本·拉登逃亡。我也从巴基斯坦飞往喀布尔,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战地的洗礼,其中的苦乐凶险,一言难尽。

这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彻底摧毁了美国人的不可一世,美国的经济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被完全摧毁,美国军事力量的象征——五角大楼也遭到攻击。

下面则是可怕的报复,愤怒的小布什随即发动了阿富汗战争,随后一鼓作气又将战火烧向了伊拉克。从中亚到**,多个国家政权被颠覆,大批士兵殒命沙场,更多平民流离失所乃至遭遇屠杀。

可以说,作为21世纪初最重要的突发事件,911事件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当然,也改变了中国。

17年后回望这起事件,可见清晰地看到,有抓住机遇闷声发大财的赢家,也有遭遇冲击沦为失败国家的输家,其间有宝贵的经验,更有惨痛的教训。

至少五大赢家和输家吧:

1、中国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是最大赢家,或者更准确地说,中国是后911时代国际地缘**剧变的第一受益者。遥想2001年,刚上任的牛仔总统小布什,一度对中国大棒挥舞。南海发生撞机事件,中美几乎处于战争边缘。但突如其来的这场911事件,让美国不得不将反恐作为第一要务,美国还不得不寻求中国帮助。

当然,中国也审时度势,迅速调整了对美关系。很戏剧性地,一度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系,竟180度大转弯,进入了20年来最蜜月时期。快下台时的小布什,还兴致勃勃地到北京来看奥运会。还是闷声发大财好啊,中国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然,现在是特朗普执政,中美关系似乎又回到了911之前。

2、***911事件发生后,***纷纷为美国人献血捐款。表面上,他们极尽悲愤同情;私底下,时任*****沙龙是喜出望外。巴以当时正激战正酣,***一筹莫展,对巴勒斯坦人的镇压,还被国际社会斥责手段太过野蛮。

但911之后,反恐成了世界主旋律,***则趁机搭船,哈马斯的人弹袭击,自然被归结于恐怖行为。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摧毁后,***世界大乱。建国60余年来,一直被*****大海包围的***,应该没有比现在更感到过安全。但沙龙注定是一个悲剧英雄,当他踌躇满志想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的中风让他成了植物人,缠绵病榻多年后离开了人世。特朗普上台后,公然承认耶路撒冷是***首都,巴以又面临新变数。

3、俄罗斯普京也抓住了时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西方有过一段蜜月,但美国仍步步紧逼,北约东扩、轰炸南联盟,俄罗斯的小兄弟一个个投入西方怀抱,美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911事件后,深谙外交之道的普京,立马对美国反恐表示支持,并让出中亚的多个基地;投桃报李,小布什自然也对普京热脸相迎。

在美国忙于反恐打仗时,俄罗斯依靠石油牛市,国库充盈,民生改善,政权稳固,终于开始走出苏联解体的阴影,拥有了可继续和西方叫板的底气和实力。当然,现在美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这是后话了。但想一想,普大帝已经熬走了几位美国总统了,还在乎又多一个老特朗普?

4、伊朗在**,美国最痛恨的国家,毫无疑问首推伊朗。当年的德黑兰人质事件,让里根灰头土脸。911事件,表面看,美国大军直入阿富汗,随后又突入伊拉克,导致伊朗腹背受敌。

但实际上,阿富汗战争推翻了与伊朗不睦的塔利班,伊拉克战争又打倒了伊朗的死敌萨达姆。伊朗战略*面空前改善,原来执掌伊拉克的,是仇敌逊尼派萨达姆;现在,则是当年曾流亡伊朗的什叶派盟友。叙利亚内战,更使伊朗成为巴沙尔政权的坚定支持者。美国发动的战争,真是为他人做嫁衣,可以说帮助伊朗打出了一个外交新*面。

5、印度塔利班倒台后,街面上哪个国家影响力最大?

曾在喀布尔工作过一段时间,一个感觉是:廉价商品,当然是中国制造最多,假冒伪劣也不少;但街面上的影响力,却是印度——到处都是印度的影视碟片。阿富汗人最喜欢看印度的电影,听印度的歌曲。塔利班原是巴基斯坦盟友,自然很仇视印度;但塔利班倒台后,阿富汗变天,印度影响力随即向北扩张。所以,现在特朗普想从阿富汗撤离,最想借重的不是巴基斯坦,也不是中国,而是印度。美国的这场战争,印度不赔稳赚。

美国的“反恐战争”,多少年轻士兵殒命**,制造了多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惨剧!

1、阿富汗

说来也够冤,塔利班政策很极端,还摧毁了巴米扬大佛,但毕竟不是****。它只是太仗义了,遵循什么普什图部族传统,本·拉登是朋友,朋友来逃难,怎能将他驱赶或交给敌人呢?但十八九世纪的原则,激怒的是21世纪美国。阿富汗战争由此爆发,美国将本·拉登和塔利班一锅端。

自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阿富汗一直处于战乱状态。好不容易到1990年代中期,塔利班崛起并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内战逐渐平息,但美国的反恐战争,又导致难民潮涌,生灵涂炭,内战还在继续。本·拉登做得孽,阿富汗人来偿还,这真是一场人间悲剧。

萨达姆更感到冤,挺过了老布什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不想又碰到了小布什这个愣头青。美国打垮了塔利班,正是斗志满满,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开始寻萨达姆晦气。三下五除二,统治了伊拉克几十年的萨达姆,最终被送上了绞刑架。

只是潘多拉魔盒一打开,*面就无法收拾,先是基地组织、后是伊斯兰国,中间还有逊尼派、什叶派的相互血洗,伊拉克人欲哭无泪,刚刚摆脱了独裁,却迎来了国家的分崩离析和空前战乱。岔开一句,萨达姆和卡扎菲的下场,更一度促使其他国家拼命寻求核武器,这又为东北亚危机埋下了隐患。

虽然是中国的铁哥们,但巴基斯坦被认为是一个失败国家,经济濒临崩溃,国内动荡不安。这其实跟911有着莫大关系,美国铁了心要攻打阿富汗,小布什甚至发出威胁,巴基斯坦不合作,就被炸回到石器时代。

权衡利弊,巴基斯坦只能上了美国的贼船,盟友塔利班惨遭抛弃。阿富汗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塔利班则进而将巴基斯坦作为目标,巴基斯坦部族地区更是连绵战乱,恐怖袭击也成了家常便饭。911让巴基斯坦战略格*恶化,现在特朗普又质疑巴基斯坦反恐不力,要对老巴下手了。

***的赢,通常就是巴勒斯坦的输。虽然自认为是反抗侵略压迫的正义斗争,但911事件后,哈马斯、吉哈德、阿克萨烈士旅的人肉炸弹,以及对平民目标的袭击,让这些抵抗组织自然被斥责为****。

伊拉克战争,又让***世界陷入自相残杀,巴勒斯坦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叱咤风云的阿拉法特,晚年被囚禁在拉姆安拉残破官邸。我曾被邀请共进午餐,也曾看到他眼角的泪水,最后他在悲壮中离世。巴勒斯坦建国梦,更遥遥不知结果。911,更是巴勒斯坦人的痛。

911事件,美国怒发冲冠,左打塔利班,右削本·拉登,顺带还拿下了萨达姆。小布什作为战争总统,一时间风光无限。但不想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两场惨烈的战争,让美国损失了6000多年轻士兵,更耗费了数万亿美元。让特朗普愤怒的是,这些钱足够美国更新一遍全国基础设施,而不是现在很多道路失修、机场破旧。

更糟糕的是,战争砸烂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但扶植起来的新政权,对占领者的美国也多有不满。中国更被认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竟然成了伊拉克是石油最大的主顾。过去17年,美国人认为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自己卷入了一场又一场战争。

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其实并没有完全战胜****,时至今日,还有大量美国军队在阿富汗陷入苦战,而伊拉克更成为各方混战的深渊。

17年,弹指一挥间。一个又一个**强人,已是樯橹灰飞烟灭;一个更加偏执自私的美国,则成了这个世界的最大规则破坏者。

在这17年间,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还在积极当群主,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个公共产品,相信这能造福世界;美国则在退群退群又退群,嚷嚷着: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老子不干了。

这是一个新的循环。美国已经不是那个美国,一个比17年前更加愤怒的美国,其实更反映了内部的冲突、对未来的焦虑。

17年后,中美关系似乎又回到了17年前。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新的考验。但这个世界,没有过不去的坎,更何况,趋势无法改变,与趋势作对,最后必定是头破血流。

后911的惨痛教训,至少有两点,适用于美国,也适用于中国:

第一,绝对不能对****手软,手软的结果,则是尾大难掉,成为心腹大患。

第二,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不能不察之!

编者按:本文来自“点拾投资”,作者朱昂(微信号:dianshi830)。36氪经授权转载。

导读:我们此前简单翻译过宏观大神达里奥的《债务周期》第一部分,如何理解债务周期的形成和框架。通过这一段的翻译,我们最大体会是大家总是低估了周期的力量。其实一切都是一种周期。繁荣,泡沫,崩溃,衰退,萧条,这一切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一样,就像一个人一样,有生才会有死亡,有青春才有衰老。你需要了解一个人,必须从这个人成长完整的周期去了解。而经济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片面看待繁荣,需要去理解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今天和大家分享达里奥这本书关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于美国大萧条的形成,泡沫,破灭,到后面的政策出台,我们对于债务危机的繁荣和衰弱,也会有深入理解。而其中,更会对大家了解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未来,有所启发。

1927到1929年:泡沫期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开始经历了由科技引领的快速增长。美国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给新的技术带来了巨大市场。比如那时候的收音机数量从1922年的6万台增长到了1928年的750万台。汽车行业快速增长,到了1929年,美国实现了2300万的汽车保有量,每五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汽车。科技进步驱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1922到1928年美国工人生产效率提高了75%。

在经济增长的早期,大约从1922到1927年,经济快速增长,而通胀水平并不高。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都取得了财富的增长。企业盈利创了战后新高,而失业率创了战后新低。在泡沫的初期1923到1926年期间,债务增速并不比收入增速更快,因为当时的债务是用来创造快速的收入增速。同时,股票市场稳步走高,波动率并不大。在1922年到1927年,投资者在股票市场获利150%。当时最火爆的公司也是一个科技股:美国收音机公司和通用汽车。

之后泡沫开始形成,如同每一次泡沫形成一样,大众认为科技带来了一次新的时代,将永久性的告别旧时代。当时美国对于全世界投资者来说,都极具吸引力。当时还是金本位的时代,大量的黄金涌入美国领土。当其他国家,包括法国、德国和英国,开始担心过多的黄金从他们领土流向美国时,他们要求美联储降低利率,让美元变得不再有吸引力。1927年春天,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从4%降低到3.5%。这个行为刺激了美国信贷的创造。这是典型的央行不可避免创造金融泡沫的行为。

由于低利率环境,经济增长加速,到了1928年下半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了9.9%,汽车产量创了历史记录。到了1929年初,华尔街日报发文,美国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过,所以的一切都指向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创记录的铁路客运量。

这里再次重申我对泡沫判断的7个标准:价格相对历史平均是不是过高,价格是不是包含了未来快速升值,购买是不是通过高杠杆完成的,购买者是不是在未来防止未来价格继续上涨做一些套期保值,是不是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是不是有全面牛市的情绪,收紧是不是会刺破泡沫。

在1927到1928年期间,股票市场几乎翻番。当时大量的股票通过杠杆被买入,市盈率高得离谱。大量新散户进入股票,这是一个股票市场泡沫的典型标志。华尔街的经济行在这个期间扩张了50%。在此期间,股票市场的杠杆率大幅飙升,许多杠杆来自监管以外的系统(注:是不是和2015年A股杠杆牛市很像?)。银行让这些高风险杠杆资金看起来很安全,将资产重新整合打包,从来没有人真正做过压力测试。这些所谓的“金融创新”往往导致下一轮危机。这个过程中,银行家和投机者赚到了大量的钱。到了1929年,电话贷款和投资信托是银行表外系统中,真正最快的融资渠道。

电话贷款市场迅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杠杆债务市场。每一天贷款利率都会基于系统利率变化。电话贷款能够创造出资产和负债端的错配,贷款者基于长期的风险资产来获得短期贷款。借款人将资金借给那个愿意出高利息的高风险者。一个经典的债务危机,就是将贷款者和放款人的资产错配挤压掉。

一群新的投资者进入电话贷款市场,他们发现这真是一个好生意。市场利率比一般要高,而且随时能把钱拿回来(Callback)。许多公司将他们多余的现金拿到这个市场进行放款。甚至大量海外资本也进入这个行当。1928年这个市场占美联储之外放贷的24%,到了1929年10月,占比提高到了58%。可怕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在流动性上都不受美联储的保护。下图我们看到美国家庭的杠杆债务比例大幅上升,同期上升的还有美国股市!

投资信托是另一种金融创新,带来了大量的新投机者。这些信托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购买其他公司的股权。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买入多家公司股票,那么这种投资信托就是最好的品种。通过组合,让你享受到多个公司的股票。下图我们看到,投资信托的成立大规模增长。

在股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冒险者通过不断加杠杆,迅速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杠杆。这也对股票价格形成了一种反馈机制,冒险的人越多,股票价格就越涨。有趣的是,股票市场越好,杠杆买股票的利率就越低,而非越高。配资方的供给不断增加,大家都发现向投机者配资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市场。

大量的杠杆产生于影子银行体系,大部分传统银行看上去杠杆率不高。在1929年5月,这些银行比1920到1921年衰退中,看上去健康很多。他们的收入创历史记录,资本金比例更高,存款大幅高于负债。这些都是因为资产价格的高估导致的。

1929年下半年:大崩溃

来到1928年,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从2月到7月,利率水平从1.5%提高到了5%。美联储希望放缓信贷的增长,而不影响经济基本面。到了1929年8月,美联储再次加息到6%。由于短期利率曲线走平,流动性开始下行。持有短期现金类资产的回报上升。由于资金价格的上行,持有现金更加有吸引力,而非持有长期资产或者风险资产。资金价格上行导致大量资金从金融资产撤出,资产价格开始下跌。这也推动了财富效应的负反馈。泡沫开始被刺破。

刺破泡沫的是流动性收紧,具体发生的情况是:1929年3月第一次看到了泡沫问题。到了1929年中,6月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工业增加值和工厂雇佣人数创历史新高。5月股市短暂回调后,6月大涨11%,7月上涨5%,8月上涨10%。股票市场的上涨继续由家庭杠杆率推动,6到8月美国家庭的债务增加了超过1.2万亿。到了8月8日,美联储加息到6%,显示了强硬的调控措施。经纪商收紧了电话贷款市场的放贷,保证金比例从前一年的10%大幅提高到45-50%。道琼斯在9月3日达到了创记录的381点后,之后25年再也没有创出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特定事件导致美股的崩盘。如同一个经典的泡沫,价格需要不断加杠杆买入来推动,一旦投机者和放款人都在持仓的最大位置,市场就会自由落体。到了10月中旬,一系列的收紧导致股票市场从高点回落10%。而大部分投资者认为,最坏阶段已经过去,波动率提高对市场是好事。接下来的一切都是历史。从10月19日的周六,到10月21日那一周,股票市场交易量急剧放大,市场出现了巨大调整,一波又一波的保证金质押需求,推动了市场的不断卖出。到了10月23日周三,道琼斯单日暴跌6.3%,创那个时候最大单日跌幅,收盘为305点。市场出现了暴跌=》追加保证金=》平仓盘卖出=》暴跌的负面反馈(注:还是和2015年A股下半年很像)。在经历了持续的暴跌后,股票市场终于出现了流动性危机,没有人愿意买入了。到了11月中旬,美股从高点回落超过50%。之后美国总统Hoover开始注入流动性,并且让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从6%下调到4.5%。当时最著名的还是洛克菲勒宣布以50美元价格买入100万股标准石油,帮助标准石油驻底50元。到了11月13日,市场短暂见底,到了12月已经反弹了20%。乐观情绪又开始回来了。。。

1930到1932年:大萧条

到了1930年,许多人认为股票市场50%的调整已经结束,开年的四个月市场开始反弹。当时没有看到公司盈利的下滑,许多公司变得便宜。到了3月,美联储降低利率到3.5%,5个月内下调利率2.5%。到了3月25日,国会又通过了两个铁路基建项目,将带了1%的GDP增长。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财政刺激将带来经济的增长。银行业到了1930年初,又开始进行扩展。道琼斯到了4月10日反弹到了290点以上。在我们的去杠杆初期,许多人都会低估经济衰退的严重性,这时候的经济政策往往不足够。

到了1930年下半年,经济开始衰退。5月到12月的百货店销售下滑了8%,工业增加值下滑了17.6%,失业率上升到了10%以上,产能利用率下滑了12%。家庭和房屋贷款市场崩溃。由于经济基本面恶化,股票市场恢复大跌。到了1930年10月,股票市场创了1929年11月的新低。而此时,Hoover总统依然保持乐观。

当股票市场暴跌的时候,银行股表现还是比较坚挺,但是最终也无法幸免。1930年银行的盈利整体下滑了40%,不过资产质量还是足够好,有些银行甚至增加了分红。那时候他们相比股票市场和经济,都感觉要好很多。然而,一批小银行开始不行了,逐渐的房地产贷款比例高的银行,也不行了。当时第一家不行的大银行是美国银行,拥有40万存款者,是美国最大的银行。银行出现了挤兑风险。当时JPMorgan会见美联储**,讨论是否需要注入3000万美元资金拯救这家银行。许多人认为这家银行是独立的,就让他倒闭吧。但是有人认为,如果一旦美国银行倒闭,会导致市场上流动性冻结,其他银行会接二连三倒闭。最终,他们还是让美国银行倒闭,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倒闭最大的银行。最终我们发现,这是影响大萧条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大众对于国家银行系统的信心,急转直下。

这里补充一句,由于当时还是金本位时代。美联储没有办法开启“印钞机”。一旦美联储印钞,老百姓就会将美元换成黄金。所以美联储能够注入的流动性在当时是有限的,也限制了美联储对于当时银行危机的拯救。

1930年的**格*发生变化,民众希望新的变革,民主*横扫了美国国会。两年后,老罗斯福将当选美国总统。

伴随着一年的经济衰退,超过600万的美国人没有工作,而政策制定者关于如何应对依然有巨大分歧。大家最大的分歧在于联邦**是否需要大幅增加开支以刺激经济。如果这么做,意味着**的财政赤字会增加,也意味着收入的重新分配。Hoover总统更加倾向于非直接刺激。同时他还需要面对大幅减少的税收收入。到了1931年,**财政赤字达到了3%的GDP。

在衰退中我们会看到这个经典矛盾。**刺激是一个明显的应对措施。然而当你的支出减少,你的收入也在减少。经济衰退时,**收入减少,也没有钱用来做刺激政策。下图我们看到的是美国**财政赤字的变化。

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形成了一次完整的危机,初期**的干预手段效果不大。美国进口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在这个过程中,反而推动美元走强。这个过程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也出现过。如果我们看下面这张图,看到在大萧条过程中,道琼斯指数出现了多次20%以上的反弹。不过每一次反弹都是带来更大幅度的下跌。

到了1931年的四季度,由于全球其他货币都在对美元贬值,美国出现了通缩型衰退。美国的大萧条向全球扩散。1931年9月,道琼斯单月暴跌30.7%,是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到了10月5日,市场单日暴跌10.7%。纽交所停止了做空机制。此前的大幅上扬的避险资产美国国债,也被大举抛售,投资者担心美国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由于对于银行的担忧,大部分银行抛售债券来保持现金比例。

由于黄金从美国大幅流出,为了吸引投资者,美联储又开始了加息之路。在1931年10月9日,美联储加息1%,从1.5%提高到了2.5%。一周以后继续加息1%,提高到了3.5%。当时的美联储**私下要求法国不再从美国撤资,将黄金保留在美国国土。由于美国**开始兑换黄金和现金,又导致了新一轮的银行被挤兑。由于存款比例下滑,银行不得不召回他们的贷款。大量普通老百姓被迫拍卖房子和农场,以应对银行的要求。下面这张图我们看到了美国黄金储备的月度变化,以及银行存款的大幅下滑。

到了1932年,经济持续衰退,信贷收缩。企业的亏损达到了创记录的2.7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银行倒闭。在一个经典的债务危机中,政策制定者对于通缩的应对是将债务水平削减,在这个动作会导致经济持续的衰退。削减展望,财政紧缩最终会带来一系列痛苦的过程。显然,这时候美国总统Hoover的应对措施并不有效。Hoover总统在后期,设立了金融资产重组机构,来吸纳银行的坏账。到了1932年8月,这个机构给5520家金融企业贷款了1.3万亿美元,来帮助减少银行的破产。但是,由于只能对优质资产进行抵押放款,大量真正需要钱的金融机构拿不到贷款。下面是美国银行倒闭的数量。

到了1932年后期,美国国内失业率达到了25%。而这一次大萧条也导致了全球的保护主义崛起,进而引发了后来的战争。在德国,希特勒在选举中获胜。1931年日本入侵东三省,1932年入侵上海。美国国内也引发了大规模的民粹主义。之后几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全面爆发。在危难时刻,老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将美国总大萧条中真正拯救了出来。下图我们看到,在罗斯福当选的时候,美国失业率达到了惊人的25%,通缩也是在10%的水平。从投资时钟看,是最差的宏观经济基本面。

1932年11月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在竞选中他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大幅超过了Hoover总统的1580万张。在当时,这是美国历史上总统大选中,最大的一次选票差距。面对经济的衰退,贫富差距的大幅拉大,全球民粹主义大幅崛起(1920到1930年)。这个阶段,不仅仅美国更换了领导人,其他包括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都进行了政*更换。30年代初期,美国贫富差距创了历史新高,在接下来的10年依然会保持很高。罗斯福当选时,收入最高的前10%人口占到了美国总收入的45%,以及85%的总财富。这也让罗斯福的当选口号为“NewDeal”。曾诺给底层工人,实业人群带来改变。

进入1933年2月,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底特律联合集团,当时密西根州最大的金融机构,面临破产边缘。他们向美国**寻求贷款。当时这家金融机构根本没有抵押物来贷款了。美国**同意给于信贷,但是要求其最大股东,汽车大亨福特也必须出资。在博弈中,福特认为汽车工业对于美国**来说“大而不倒”,**一定不会放弃。于是,福特拒绝出资,而美国**也最终没有出手,让其破产。这家银行破产导致密西根州几乎破产。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传导到了其他州,包括俄亥俄、印第安纳等。在2月最后两个星期,纽约联储的黄金储备有2.5亿美元被投资者取出。

1933到1937年,开始了一轮完美的去杠杆。3月5日,在正式上任后的第二天,罗斯福宣布禁止黄金出口。在银行开门之前,出台了法案,将通过美联储给银行提供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可以基于银行资产提供,而非黄金,这就打开了美联储印钞机。这样,美联储一边印钞,另一边又不需要担心黄金储备被挤兑。3月12日,在银行开门的前一天晚上,罗斯福又向全国人民进行了广播,表示美联储的12家银行将提供充足流动性。第二天,大家都在紧张等待银行开门,不知道民众又会抽走多少资金。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大众居然向银行存入了10亿美元资金。这是一个经典的资产和债务案例。当大家认为资产没问题时,债务也会逐步解决。越来越多银行终于开门了,发现不再有挤兑风险。道琼斯也出现了单日15.3%的涨幅。

突然间,整个资金价格大幅下降。短期利率水平下降到了2%,在未来四个月道琼斯指数几乎翻倍。大萧条就这样突然结束了。许多人认为大萧条持续了整个1930年代。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GDP在1936年就回到了1929年的高点。如果你看大量的资产价格图形,你会发现美元和黄金脱钩是一个转折点。

回头看,罗斯福总统拯救美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就是美元和黄金脱钩,美联储能够印钞来给银行注入流动性。这个案例,也让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联储做出了正确决定,导致整个金融危机仅仅持续了一年。到了1935年,美国经济进入了一种Goldilocks的时期。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房价上升了10%,通胀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较大的反弹。

到了1936年,由于欧洲大陆的战争,越来越多钱再次流入美国,美国资产价格出现了又一次繁荣。但是罗斯福总统对于大萧条记忆犹新,这也让他开始担忧新一轮资产泡沫。在1936年,股票价格相比1933年底部增长了4倍,1935和1936年指数分别上涨40%和25%。通胀从之前的0上涨到了2%。到了1937年,美股继续走强,这时候通胀水平已经达到了5%。在1937年3月,美联储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控。紧缩带来了短期资金价格的上涨,财政政策开始收紧。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双重收紧,风险资产价格被打压,信贷增速开始放缓。非金融信贷进入-2%的增长。这一次调控,又带来了一次经济衰退,失业率重新回到了15%。一年以后,美股从高位回落接近60%,在1938年4月二次探底。

之后的一切都是历史,到了1939年经济在新一轮刺激下,又开始复苏。我们看到经济的波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泡沫和萧条本来就是互相对应的。而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阿富汗货币叫什么?阿富汗使用什么货币?2002年一美金可以兑换多少阿尼?_风投网

综合来源:中国财投网2022-12-0210:51:43

阿富汗货币叫什么?阿富汗使用什么货币?2002年一美金可以兑换多少阿尼?一起了解下!

阿富汗的法定通用货币是阿富汗尼(afghani),也叫作阿尼。因为阿富汗地区的战争频发,货币发行并不是完全由中央银行(DaAfghanistanBank)所掌控发行的,北方军阀杜斯塔姆同时也会发行阿富尼,而且两者并不等价。阿富汗尼持续掉价,2002年,一美金可以兑换43000阿尼。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物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产品全球提取出来的固定得当做一般等价物的产品。别名钱财。通货是衡量价格的专用工具选购商品的媒体、储存财富的方式,是资产的使用者与销售市场有关互换权的合同,实质上是使用者之间的承诺。包括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有关货币的实质,学术界仍存有很多的争执。经济学的货币定义五花八门,最开始是以货币的职责举例论证,之后又产生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因素的货币定义,专业名词为通货,实质“商品流通中的货币”。

标签:阿富汗货币叫什么阿富汗使用什么货币2002年一美金可以兑换多少阿尼货币的介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银行结算卡有什么用途?什么叫单位结算卡?结算类账户有哪些?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