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会涨到100元吗(温氏股份最近一直跌为什么?)

时间:2024-01-12 20:11:49 | 分类: 基金知识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温氏股份最近一直跌为什么?

一、有疫情影响的因素。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餐饮业停业导致生猪等出栏率下滑,短期消费“供大于求”,猪肉价格连续下降。

而生猪养殖是温氏股份的主营业务,生猪营收占营业总收入的55%~60%。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势必会影响到温氏股份的营收利润。投资者根据肉价的走势不看好温氏股份进行主动平仓,价格自然下降。

二、高位的获利盘需要进行消化。

2018下半年到2019年初温氏股份从19块涨到44块,股价翻了一倍多,在高位的获利盘需要消化。

如图所示,公司2020年一季报同2019年一季报相比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可见猪肉价格下降并没有给公司业绩带来巨大影响,去年的非洲猪瘟也并没有使该股大涨,从图中便可明显看出。因此猪肉价格下降对股价的下跌也不是最主要的,那么主要原因就只有是公司股价经过大幅上涨之后明显被高估,上方的获利盘需要获利出*,刚好配合猪肉价格下降一起下跌。

综上所述,公司处于传统养殖行业,不具备大炒特炒的概念,在经过一波中级别以上行情上涨后,股价被高估,高位的获利盘,短线投资者需要主动平仓出货,其次受到经济周期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一致预期看跌。

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哦,你想知道的我都有。

1月猪肉价格同比暴跌41.6%,业内普遍看好下半年行情!机构预测:拐点或在...

从四家上市猪企颁布的1月份销售情形来看,新盼望(000876.SZ)、温氏股份(300498.SZ)、天邦股份(002124.SZ)、正邦科技(002157.SZ)销售均价的环比与同比均降落,同比降落的幅度在55%65%之间。上市猪企仍延续量增价减的局势...

股票中签10股有多少钱

股票300561汇金科技,中签500股,发行价格26.11元,需要缴款13055元。发行市盈率是22.99倍,而同行业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85.58倍。该股票上市后,收益新股炒作,市盈率大概率会超过100倍,所以每股涨到100元是很有可能的。

五年时间做一只股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准好票拿着不动直接放五年,这样的话选股就是比较重要的,要从类似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或者MSCI这样的池子里面挑股票,因为这些池子里的票经历了几十年的验证,是可以跑赢牛熊的,业绩持续增长的。

很明星的奶牛个股诸如贵州茅台、福耀玻璃、格力电器(捎带上就有美的海尔等)、中国平安、航天信息、双汇发展、恒瑞医*等等,都是合适的标的。

他们符合共同特征:

1盘子很大,股价波动较小,罕见暴涨暴跌,在股灾里面都没有跟着跌停,当然,在牛市的时候也没有连着涨停这种事情,整体走势平稳,慢慢向上拉。

2穿越牛熊跑赢大市。拉开五年十年的走势,一定是跑赢大市的,牛市涨得少熊市跌得也少,而且一旦资金情绪稳定之后就会每天在不大的波动中走出慢牛趋势,拉长到几年就是跑赢大市的。

3业绩持续稳步增长。这些公司的行业决定的,金融或者生活必需品之类,需求不随经济周期波动而大幅增减,这个容易理解吧,拿食品饮料来说,经济好也不可能当年食物开支翻一倍两倍,经济差也一般不会吃得比前一年少。

欢迎关注大猫财经,有关于个股的财报主营业务经营等内容的问题都可以提问召唤,我们有财经编辑覆盖了化工、环保、传媒、互联网、TMT、军工、汽车、机械设备、新能源、农林牧渔等行业,A股上市公司都可以问。

股能不能涨到100以上

能,现在百元以上的股票很多

温氏股份2020年股权登记日拖了一个多来自月了,出什么问题了,会倒闭吗?

温氏股份2019年度的分配方案10转2股派10元,5月15日经股东大会审议,已经形成决案。按照近几年的做法,都是股东大会几天后就制定了实施方案,5月底就实施完毕。现在都到6月份了,还没有拿出实施方案。现在热心参加分红的人也不多了,反正当时分了红,当时就在股价上全部扣光,有时候还要倒贴税金。有人等分红,其实是为了在分红前出现的高位上卖出。因此,分不分红,看淡些吧!

380498怎样买入温氏股份的可转债?

在可转债发行的当天买入或者卖出这个配债,相应的账户上必须要走这么多的资金,然后操作之后会冻结账户上资金,就完成了。

牧原、温氏2022大赚!官方透露猪市3大信号,2023养猪有钱景?

再来看看业内推算:根据牧原股份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12亿。四季度相关数据并未公布,但我们可以依据现有数据推算一下。成本方面,四季度牧原养殖成本基本处于15.5元/公斤上下波动,而10-12月其商品猪销售均价...

涨!安佑等宣布所有猪料统一涨75元/吨!温氏牧原新希望大比拼,养殖业未来路何方

4月份,国际小麦玉米大豆接连上涨至8年高位,其中玉米涨势最为凶猛,今年以来已经上涨38.6%。此外小麦上涨14%,大豆涨17%。

4月30日CBOT玉米期货主力7月合约收于涨停板,结算价报每蒲式耳673.25美分。本周上涨6.4%,为连续第五周上涨。天气仍是这波行情炒作的重点题材。美国中西部地区种植季伊始天气寒冷,且巴西南部遭遇干旱,加剧了全球供应担忧,另外中国需求仍然强劲。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量占到全球总量的36%,巴西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出口量占到全球总量的20%。由于出口量的激增,库存量大幅下降。

商品气象集团(CWG)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两周内降雨预期应会改善早播玉米作物的土壤墒情,但凉爽的天气将放缓作物的发芽。巴西预测机构Safras&Mercado4月30日表示,巴西2020/2021年度玉米总产量预估下调近8%,至1.041亿吨,因干旱天气影响该国第二季玉米的单产。

据Safras称,总产量预估受巴西第二季玉米减产约1000万吨影响,目前预计为7070万吨。

巴西农业部称,国家货币委员会批准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2021/2022年度玉米播种,眼下正值玉米价格创纪录,肉制品行业成本上升之际。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月底发布《谷物市场报告》,报告称2020/21年度全球谷物库存将降至五年新低,为6.09亿吨,主要因为玉米库存预计同比大幅下降2600万吨,至2.71亿吨。IGC预测小麦库存将从2019/20年度的2.78亿吨增至2.89亿吨,因为产量从7.62亿吨增至7.74亿吨。

由于外盘玉米价格的上涨,国内进口成本毕竟水涨船高。美国农业部数据,截至4月22日,2020/21年度美国对中国累计销售玉米23161175吨,累计装船10682174吨,尚有12479001吨未装船。

首先我们来看下五家公司2021年一季报披露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如上图,牧原和新希望需要偿还的短债最多,都在200亿元左右,温氏最少,不到100亿元。

此外,各公司流动负债中都还有数额不等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和短债相加,就是2021年个公司需要对外支付的主要现金,具体数额如下:

其中,牧原股份一年内需要偿还的短债加上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数额高达近400亿元,其粉丝新希望要支付的现金也高达300亿元,皆叹为观止。相比之下,被猪界投资者们嗤之以鼻的温氏股份仅需要支付132亿元。

就牧原股份而言,除了这近400亿元的刚性支出,还要分红55亿元,全年预计资本开支还要300亿元,单靠利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100亿元的超短融和95.5亿元的可转债就显得比较紧迫了。

再来看四家公司的长债,也即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长债体量最大的是新希望,其单长期借款一项就高达306.23亿元,傲视群雄。

长短债相加,实际上债务扩张最激进的并非牧原股份,而是新希望:

牧原股份真正激进的扩张方向有两个:其一是固定资产的扩张;

如上图,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牧原股份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金额高达862.14亿元,是前老大温氏股份的2.3倍。牧原的粉丝新希望固定资产扩张也相当激进,一举超越温氏股份。资产负债率高企的正邦科技,实际上固定资产扩张比较慢。

其二是人力资源的扩张:

如上图,截止2020年末,牧原股份的员工数量暴增142.44%,达到12.2万人,在固定资产投入上不算突出的正邦科技,在人力资源投入上则下了血本,员工数量猛增119.35%。四家公司中最保守的依然是温氏股份,员工数量仅微增5.57%。

四家公司中,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最高的是新希望:

如上图,2020年末,新希望9.6万名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员工数量达3.13万人,占比高达32.65%;正邦科技5.23万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员工数量达1.28万名,占比也达24.56%;不断造势高薪揽才的牧原股份,本科及以上员工数量占比仅13.36%,略高于温氏股份。

人力资源扩张可谓是把双刃剑,在行业景气期,充裕的人力资源是公司开疆拓土的利器;而一旦行业转入低落期,庞大的人力资源就是巨大的负担。许多公司一到行业低谷期就大规模“优化”人力资源,就是这个原因。

来源:西米衣谷

伴随着猪价持续下跌,很多人会问,猪周期就此结束了吗?生猪养殖企业业绩会被拖累吗?哪些养殖企业能够逆市走出一条能够穿越周期的发展道路?

经济学上,供需不可能长期失衡。随着供给量的增加,畜禽价格回落是正常的经济业态。那么对于养殖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应对成为各自的竞争实力所在。在我们看来,产业链多元化、一体化是对抗周期的一种有效方式。

以新希望为例,2016年确定了做强饲料、做大养猪、做精肉禽、做优食品、做深海外的中长期战略,要打造产业间畜禽多元化与产业内农食一体化的均衡布*形态。2020年年报显示,多元化已经为新希望构筑了抵御周期风险的多道防线,而且生猪养殖、食品业务突围而出,成为新的潜力增长点。

01饲料产业头部地位稳固

在新希望的多元业务里,饲料产业是起家所在,一直是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确立了行业头部地位。

最新年报显示,2020年,新希望营收1098.25亿元,同比增长33.85%。其中,饲料业务营业收入516.46亿元,同比增长21.72%,仍然占据营收半壁江山。毛利润37.27亿元,上涨8.43%。

根据年报,去年新希望共销售各类饲料产品2392万吨,同比增长28%,总销售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总量及各料种都实现了大幅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同比增长。

如同新希望的业务多元化,其饲料产业也在多元化、一体化经营。2020年饲料品类增长亮眼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猪料,一个是水产料。猪料增长背后在于经历非洲猪瘟后,猪料客户结构剧烈变化,有规模的猪场会成为主流,猪料有望迎来一个行业整合的机会。水产料方面,去年在全国下降4%的背景下同比增长10%,但行业尚未形成垄断,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于特种水产的需求越来越多,也将迎来好机会。

不得不提的是,新希望作为全国第一大饲料企业,在集采、供应链管理方面,特别是主要原料的集采、精益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领先的成本优势。

在今年1月底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中,董事长刘畅表示会继续在饲料产业深挖,而且饲料产业已经出现了向头部聚集的趋势。作为已经确定行业头部地位的新希望来说大有可为。

02科技赋能养殖新模式

向饲料产业下游衍生,新希望进军养殖产业顺理成章。目前,公司畜、禽养殖的产成品主要是鸡苗、鸭苗、白羽鸡、白羽鸭、以及种猪、仔猪、肥猪。

以禽产业为例,新希望从186.4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13.31亿元,2020年取得了183.79亿元的收入,是全国禽类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该收入规模可以达到全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不过去年,禽类供应产能严重供过于求,整体价格一直在低位震荡运行。

至于生猪养殖业务,新希望也快速发力。生猪出栏从2020年3月的27.07万头快速涨到2020年12月的165.82万头,去年全年销量达到829.25万头,同比增长186%,养殖能力大幅度提升,生猪出栏规模位居业内第四,跻身第一梯队。生猪营收也达到247.77%,同比增加230.94%;毛利润57.31%,同比增幅98.66%。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相比同在第一梯队的牧原股份,新希望在生猪产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牧原股份去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高达65.91%,远远高于同行。背后在于公司以“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养殖模式稳定培育仔猪和种猪,种、仔猪充沛,在自保之余仍能向外销售种、仔猪,相对于其他养猪企业成本更低。

今年一季度,在猪周期的下半场,牧原股份在去年高基数的背景下仍能逆市增长,也是来源于居高不下的仔猪销售价格。

新希望也在努力提高养殖技术。自2018年以来,新希望的研发费用持续提升,2020年研发人员同比增长42%,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53%达到2.65亿元。

在种猪方面,新希望去年下半年已经成立专业育种公司,对目前在营的与后续筹建的核心群种猪场进行独立管理,并专注于前沿育种技术的研发。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曾表示“我们还要做猪的‘芯片’,中国现在原种猪很多是靠进口,这种格*必须改变,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种猪”。

在仔猪自繁自养方面,新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弥补种猪繁育体系和育肥体系短板。目前新希望的猪场建设都采用最新技术,一切从最有利于非洲猪瘟的防控、最有利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营效率模式出发。

根据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自产仔猪与外购仔猪比例约为1:1.8,较2019年比例有所提升;从育肥模式看,一体化自养与合作放养比例约为1:9。到中长期,公司将逐步实现仔猪的完全自主供应,同时也实现一体化自养与合作放养的均衡发展。

最新的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投入运营的种猪场,年产能已超过3000万头,建设中的种猪场,年产能超过2500万头,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余额分别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09%和132%。

这对于新希望生猪养殖毛利率的提高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有了行业领先培育技术和人才投入,新希望养殖产业也有了逐步构建跨越周期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多元化策略再次抵消了禽类养殖和生猪养殖因行业周期不同带来业绩差距。另一方面,公司在养殖的下游环节还拥有屠宰加工业务,正好与养殖环节也形成对冲。当畜、禽价格下行时,意味着屠宰加工业务的原料肉成本也有所下降,其利润空间则会增大,这也可以适度缓解畜、禽价格下行对公司整体影响。

03食品业务加大步伐全新布*

食品业务是农牧业价值以肉产品形式体现在消费终端之前的最后一关。对于食品业务的发展,新希望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公司连推火锅食材新品,正式切入细分市场,开始布*火锅赛道。

新希望2019年推出了“美好小酥肉”,不到两年时间,已成为公司食品业务的明星大单品。从2019年的1.4亿元,到2020年的6亿元,“美好小酥肉”的销量增长迅猛,实现了超过3倍的同比增长。“按照设想,2021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亿元的销售收入。”在上述上市公司调研活动中,公司管理层还有如此预判。

“美好小酥肉”的成功,是新希望在食品品牌领域持续蝶变下的一个缩影。有了明星单品的基石,公司陆续推出了“纯pure”无淀粉肉灌肠、无淀粉纯肉小香肠、牛肉片、午餐肉、香菜猪肉丸、牦牛肉卷等适用于火锅场景的系列食材,连同公司过往具有传统优势的火腿肠产品,一起组成了强有力的火锅食材矩阵,打造了“吃火锅,就美好”的全新品牌定位。新希望将传统的肉制品进行市场细分,抓住火锅市场红利,为企业注入更为新鲜的活力。

市场区域方面,公司四川内市场下沉头部攻坚,四川外扩展模式升级。在川外市场,在早年的批发代理模式基础上,逐步加大开发商超渠道、餐饮渠道的力度,除了成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战区做大区协调之外,针对北京、上海、广深三大核心消费区,还形成了央厨、生鲜、熟食三个单元分别牵头开发、其他单元产品协同跟进的策略,全面对接上述区域的顶级零售渠道。

通过研发能力,新希望目前形成了生鲜肉食、调理食品、预制菜系和包装食品的业务格*,成为了海底捞等知名企业的菜品的供应商,并且产品已经通过电子商务和KA渠道走进了千家万户。

时下,新希望通过对饲料业务的产业链延伸,增强了对养殖环节的掌控力度,饲料和养殖的协同效应提升了饲料业务的盈利能力,禽畜养殖又开辟了更大的营收来源,再加之食品业务的加持,整个业务结构更加均衡,竞争力大大增强。即使某个板块处于下行周期,其他稳定的业务收入会成为公司的基本盘保持稳定发展。“进可攻,退可守“,这种经营模式才有助于企业稳定向前。

来源:每日财报、西米衣谷、饲料行业信息网等,改变饲界综合整理

非瘟常态化,养猪咋赚钱?

读书花小钱,无非挣大钱!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不是用来挥霍的!

同样风口上的“猪”,为何牧原飞到天上,温氏却只能趴在地上?确诊超880万下,美国肉类还引发致命“新疫”?中国已严格防控

确诊超880万下,美国肉类还引发致命“新疫”?中国已严格防控

省份

猪价

重量

涨跌

上海

14.6-15.3

128kg

山东

13.6-14.2

128kg

安徽

13.6-14.4

128kg

浙江

14.9-15.4

128kg

江苏

14.0-14.7

128kg

福建

14.3-15.2

128kg

江西

14.3-15.3

128kg

湖北

14.5-15.0

128kg

河南

13.8-14.3

128kg

湖南

14.7-15.5

128kg

广东

14.8-15.8

128kg

广西

14.9-15.7

128kg

海南

15.8-16.4

128kg

北京

13.5-13.7

128kg

天津

13.5-13.7

128kg

山西

13.5-14.3

128kg

河北

13.6-14.3

128kg

内蒙古

13.4-13.8

128kg

黑龙江

13.2-13.6

128kg

吉林

13.4-13.8

128kg

辽宁

13.4-14.1

128kg

陕西

13.8-14.5

128kg

甘肃

13.6-14.3

128kg

**

12.8-13.3

128kg

青海

14.3-14.9

128kg

宁夏

13.6-14.0

128kg

重庆

15.0-15.4

128kg

四川

14.7-15.4

128kg

云南

14.6-15.4

128kg

贵州

14.4-14.9

128kg

来源:金十数据

旧疫未去,新疫又来?澎湃新闻10月25日援引外媒消息,近期,美国多州爆发李斯特菌感染事件,截至目前已导致3个州10人患病,1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认为,肉类熟食可能是致病源,虽然疾控中心并未明确指出是哪种肉类或是哪家供应商,但据调查,9名患者都称曾食用了意大利风味的肉类食品,例如萨拉米(salami)。

新冠确诊超880万,美国又现致命"新疫"

李斯特菌感染事件的爆发对现阶段的美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已达8889179例,日新增仍超60000例,可以说,美国的医疗系统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此时"新疫情"爆发,将使得该国医疗系统再次承压。

事实上,这已不是美国第一次暴发李斯特菌感染事件,早在今年3月,CDC便公布消息称,一场新的李斯特菌疫情正在美国扩散,截至3月16日已出现36例感染,其中30例需要住院治疗,6例涉及孕妇的感染中2例引发流产。更早前,美国还曾因芝士及烟三文鱼受李斯特菌污染而开启大规模回收。

据了解,李斯特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细菌,也是一种致命的食源性细菌,感染人群大部分都是由于进食了受污染的食物。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肠胃不适等病征,有时还会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部分患者或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脑炎或败血症。

李斯特菌常见于自然环境比如泥土或水中,亦可存在于受污染及未经煮熟的食物如蔬菜、生肉、未经巴氏德消毒法处理的奶;加工食物如软芝士及冻食肉类等食物,也有可能在制作过程中受到污染。需要注意的是,李斯特菌能在低温环境下生存,并可在受污染的冷藏食物中繁殖。按照CDC的说法,李斯特菌即使在冰箱里也能存活并能传播给其他食物和表面。

美猪对华出口暴增640%,美"新疫"会否影响中国?

美国境内暴发李斯特菌感染,会否对我国市场产生影响?毕竟根据CDC的调查,此次感染的致病源是肉类熟食,而我国又是美国肉类出口的重要目的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一季度自美进口猪肉达16.8万吨,同比暴增640%,包括猪肉制品在内则共计28万吨,几乎是去年全年进口量57万吨的一半。

即使我国进口的美国肉体量很大,但出现在消费者餐桌上的肉的安全性却是有保障的。为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对于进口肉类的质量检测一向严格,从其进口申报开始,我国相关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便会对其展开严格的全方位风险防控措施。

尤其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由于多次在进口肉类的外包装上检验出新冠病毒,我国对于进口肉类的检查严格程度更甚平时。以我国相关部门公布的检测数据为例,6月18日,我国对15638个进口食品样品做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除此之外,央视新闻10月26日消息还称,从11月1日起,北京市将对进口冷藏冰冻肉类、水产品实行"码上"追溯管理,消费者只要扫一扫,便可知晓该产品的核酸检测码和追溯码,安心购物。

总的来说,美国境内此次的李斯特菌感染,对我国造成影响的可能性极小,但为了防范李斯特菌,专家依旧建议消费者在处理食物时,要遵循五要点:选择安全的原材料、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生熟分开、煮熟食物、将食物放置于安全温度。

撰文|闫瑞虎编辑|LEE

过去20个月,持有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股票的投资者收益可谓天差地别。两家公司都是A股市场上最重要的养殖业公司,同样受益于猪肉价格大幅回升。

但在同一周期中,牧原股份股价最高录得近700%的涨幅,温氏股份却只是在猪肉价格刚刚回升的第一个季度上涨,随后开始了15个月的下跌,到上周时已经回到了2018年年底的原点。

猪肉价格一直是影响中国消费价格的最重要的周期因素。2018年开始的非洲猪瘟,让中国的猪肉养殖业者受到了巨大冲击,到2019年年初存栏量暴跌最大幅度达40%。生猪价格也因此而大幅上涨,至2019年年底达到40多元每公斤,相比最低点涨幅高达400%。

但在猪瘟开始之前,猪肉价格经历了更加漫长的下跌周期,持续了接近三年,生猪从2016年6月21.22元一公斤跌到2018年6月9.92元一公斤,并在低位徘徊,到2019年4月后价格才正式突破底部区间。

这轮下跌猪周期,直接导致养猪上市公司雏鹰牧业现金流枯竭,于2019年9月退市,然而挺过猪肉价格下跌周期、迎来爆发红利的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为何股价差距如此之大?进而,对于相当多的投资者,可能选对了行业周期上行的时点,但却因为投错了企业而赚不到钱。个中原因,值得探讨。

我们对上述两家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分析后总结了一些特点,希望对读者未来投资有所帮助。

去年猪肉价格一路上涨,从10块每公斤涨到40块每公斤,“二师兄”持续霸占热搜榜。

一、两者主营业务区别-鸡肉价格下跌,拖累温氏业绩

牧原股份按照产品看生猪销量占营收的98.66%;温氏股份生猪销量占比69.23%,养鸡占比30.77%。这两个公司都是纯养殖的企业,公司的营收基本上跟着猪肉鸡肉价格走势波动。生猪、快大鸡2018年1月至今的价格走势图:

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3月生猪价格突破后,一直维持在高位,而最近一年鸡肉价格下跌趋势,目前已跌破成本,养鸡业绩呈现亏损。受此影响,温氏股份净利润收入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根据两年净利润对比,牧原股份今年开始赶超温氏股份,目前已经超越。

二、经营模式不同:全产业链模式优势巨大

温氏集团以“公司+农户”的轻资产养殖模式,公司保留种猪繁育和育仔阶段,而将育肥阶段以委托饲养的方式交由农户负责,生产周期结束,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价格回购成熟的商品猪,并支付一定的托管费。这种模式降低扩张难度,实现了养殖规模的快速恢复,但是增长和扩张速度受到限制。

牧原股份采用一体化自育自繁自养重资产模式,又称为全产业链模式,企业自建养殖场,统一采购饲料、疫苗,雇佣农工集中进行种猪的育种和扩繁、猪苗的培育、生猪育肥等全部生产过程,并统一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从上游的育种和饲料,到中游的扩繁和育肥,再到下游的屠宰销售,牧原通过一体化的产业链,做到生产全环节可控。这种全产业链的重资产模式需要公司投资大量资金,但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规模扩张等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在猪价低迷时,牧原最后亏损;猪价回涨时,最先盈利。

三、面对红利期,牧原加大产能扩张,温氏股份选择保守发展

大比例的分红和低负债率导致温氏股份没有足够的资金扩张产能。

温氏股份2019年爆赚140亿,分红近70亿,这一分红安排让温氏在2020年年中时账户现金只有24亿。相比较而言,牧原股份利润60亿,分红11亿,现金高达230亿。

牧原股份的负债也比较低,2020年年中负债200亿左右,资产负债率30%,牧原股份负债450亿,占净资产43.2%。

同样是面对“猪周期”红利,牧原股份采取积极进攻模式,砸数百亿资金扩大养殖规模。根据在建产能统计,牧原2020年可出栏2142万头、2021年可出栏4153万头、2022年可出栏8169万头、2023年可出栏11964万头。

与此同时,温氏股份则处于防守状态,并没有积极扩大生猪产能,有一个原因是分散投资,公司加码了养鸡业,2019年6月温氏股份耗资6.4亿,收购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80%股权。

另一个原因是股权过于分散,温氏股份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还没超过5%。股权多元化有利于权力制衡,降低决策风险。但股权过于分散也降低了公司反应速度,面对新一轮猪周期的红利,公司很难做出比较激进的扩产决策,错失发展机会。

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截然不同走势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选择周期性牛股往往都关注以下几点:

1.企业能否企业能否在周期底部存活下来,迎来红利期。

2.企业是否具有经营模式优势;

3.企业是否具备逆周期扩张的能力,特别是现金储备,在周期谷底投资;

4.公司领导层能否有眼光和魄力在行业周期底部,红利期来临前进行扩大产能。

大部分公司都难以摆脱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景气高涨期、景气低迷期。

股价的波动运行一般也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阶段概念炒作期经历一轮上涨;

第二阶段开始价值回归,进入震荡调整;

第三阶段成长阶段龙头股进入暴利阶段。大部分大咖的收益都来自这个阶段;

第四阶段是行业整合期,经营模式具有优势的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

牧原股份就是一个代表,在行业周期红利期,利用自身优势,迅速整合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占领市场,实现了市值近十倍的大牛。

温氏股份稳扎稳打的发展,养猪养鸡双线布*,也为企业提供了综合抗压的能力,虽然受养鸡业亏损的拖累,但并不影响公司运营,等养鸡业度过低迷期,温氏股份也许会迎来自己的增长。

闫瑞虎睿蓝财讯研究员

来源:野马财经

曾几何时,华北制*头顶“医*界长子”光环,风光无限。但近年来公司发展逐渐“掉队”,如今跨界进入农兽*领域,能否让它重新崛起?

此外,对价8.86亿的重组中竟有6.6亿元用于购买商标,是否摊销暗藏争议。证监会更对此提出进一步要求。

10月12日,华北制*(600812.SH)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有条件通过。

图片来源:华北制*公告

昔日“医*界长子”正式跨界进入农兽*领域。

长城证券在最近的研报中指出,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集团资产重组,收购完成后将进一步整合集团优势资产。但是,北京鼎臣医*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对野马财经表示,农兽*领域竞争非常激烈,直言公司“还是在吃老本。”

“医*界长子”谋转型

说到“老本”,华北制*的历史积淀确实相当深厚。

公开资料显示,华北制*前身华北制*厂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1953年筹建,1958年投产,开创了国内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为改变中国缺医少*的*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医*界长子”。

1992年,华北制*的五大抗生素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7,是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一度是“*都”石家庄的荣耀。

但是,1994年华北制*上市后,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公司发展逐渐陷入困境,随后开始改革。

“华*原来比石*(石*集团有限公司,01093.HK)厉害,都是差不多同时做的混改,但石*发展情况和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史立臣告诉野马财经。

他进一步指出,“华北制*虽然规模很大,负债率不断增长,研发费用也很低”,进而他说出了本文开头处的吐槽。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华北制*的发展并不顺利。昔日的同城兄弟石*集团,在港股的市值已突破千亿港元,而华北制*最新的总市值也才200亿元出头。

图片来源:同花顺

据2020年半年报显示,华北制*上半年营收56.21亿元,同比增长5.42%;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37.78%,而扣非净利润仅为0.19亿元,跌幅达65.69%。

另据往年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华北制*营收分别为80.82亿元、77.09亿元、92.14亿元和108.81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0.54亿元、0.19亿元、1.51亿元和1.53亿元,净利率仅在1%左右。

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在逐年递增。截至2020年上半年,华北制*资产负债率达到72.19%。

面对这种情况,华北制*也在积极产业结构调整,发力生物制*领域,这也是此次并购重组的主要目的之一。

6.6亿买商标,是否摊销有门道

2020年4月,华北制*就公布了关于华*集团所持有51%爱诺公司股份、100%的动保公司股份及华北牌系列商标资产的交易方案。

对于重组的目的,华北制*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有利于拓宽上市公司的业务范围,为上市公司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相关公告显示,本次重组,华北制*拟向华北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集团持有的华北制*集团爱诺有限公司(下称“爱诺公司”)51%股权、华北制*集团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动保公司”)100%股权、以及华*集团持有的华北牌系列商标资产。华*集团是华北制*的第二大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同时,华北制*拟向不超过35名(含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5.5亿元,主要用于上述交易的现金对价、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支付相关交易税费以及中介机构费用等。

本次交易对价合计8.86亿元,其中,华北牌系列商标资产交易对价6.6亿元,爱诺公司51%股权交易对价1.52亿元,动保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7450万元。华北牌系列商标资产交易对价占整个交易对价的74.47%。

8.86亿的重组,6.6亿用来买商标,这一现象舆论曾提出质疑。而在10月12日的过会公告中,证监会也提出,“申请人补充披露标的资产华北牌系列商标评估中关键参数(收取比、折现率等)选取和评估作价的合理性。独立财务顾问、评估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对于为什么斥巨资收购商标,据重组报告书披露,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华北制*设立时,原控股股东华*集团并未将华北牌系列商标作价投入到上市公司。目前,华北制*及其下属子公司通过支付许可费的方式使用华北牌系列商标。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华北制*向华*集团支付的商标使用费分别为5233.94万元、5614.54万元。收购商标后,华北制*预计,无需支付商标使用费将导致公司2020年度至2023年度净收益分别增加5437.11万元、6028.95万元、6338.10万元、6724.30万元。

华北制*在收购华北牌系列商标资产后,拟将其认定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度不需要摊销,只需要进行减值测试。这样的操作方法,可以避免收购商标后公司净收益的影响。

但是,据野马财经了解,这在市场舆论中引发了一些质疑,因为华北制*目前自有的商标资产,采用的则是每年度计提摊销。而假如华北牌系列商标资产在10年内按照直线法摊销,每年摊销金额将达到6595.97万元,对净收益的影响显而易见。

对此,资深财税专家马军生野马财经表示,华北制*的“不摊销采用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可以的,主要是交易价格、商标估值是否合理。”

“但是,估值是否合理,很难判断,不光是商标权,其他各类资产评估都是难题。”马军生说。

标的盘子小,能否有大作为?

除巨资收购商标外,华北制*“跨界”农兽*领域同样值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爱诺公司主营业务为开发、生产和销售农兽*及新型肥料,产品主要分为农兽*原*、制剂和新型肥料三大类,原*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制剂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等。

财务数据显示,爱诺公司2020年1-8月实现营收3.13亿元,净利润1731.03万元。

另一标的资产动保公司主营业务为开发、生产和销售兽*制剂及饲料添加剂。据相关财务数据显示,动保公司2020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实现净利润481.55万元。

从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来看,两只标的资产质量不错。

图片来源:华北制*公告

业绩承诺上,2020-2022年间,爱诺公司分别要完成2621.99万元、2588.78万元和3139.03万元的业绩承诺,动保公司则要完成487.61万元、699.78万元和848.55万元的业绩承诺。

不难推断,如果重组顺利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华北制*的业绩。但史立臣对野马财经表示,华北制*“从人用*领域进入农兽*领域,本身就是在跨界,而农兽*领域的竞争,比人用*领域更加激烈。而且,对华北制*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说,一两个亿的盘子太小,起码短期内难以起到太大的作用。”

批发

  干撒苍蝇*,一撒就见效,一件也是批发价。长效苍蝇*不加糖,不加水,简单粗暴,撕开包装随地一撒,1-3分钟,苍蝇倒倒倒。*效持续15~30天。养殖场必选之物  

  追踪膏老鼠*,一只老鼠经过,带到窝里死一窝!  

奇遇从专业角度为养猪人传递行业前沿资讯,猪市动态,价格走势,最新政策及养猪技术。专注服务于一线养猪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