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基金没有总收益吗(招商银行手机app基金没有每日盈亏的吗?它只有一个累计总收益?)
时间:2023-12-05 01:47:48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招商银行手机app基金没有每日盈亏的吗?它只有一个累计总收益?
由于基金产品不是每天都公布净值的,计算每日盈亏有难度,它就显示的是总盈亏,以前有两块的收益现在为零那多半是净值减少导致盈利减少。
我在招行每月投了2500的智能定投,打算长期持有2-3年吧。我也不太懂,这几个基金怎么样,能赚钱吗?请指教
股票型基金按照现在外围市场的走势来看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按照中国经济发展来看,未来2~3年必定有所作为。作为稳健型投资者,不是持有多少来计算的,是投资的方向以及所承受的风险控制能力!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暂时外围压力比较大,建议暂时持有这些先。等经济好转在考虑其他的。这样对风险也做到在可控范围内。
招商基金迎来新董事长,会否带来新酒新皮囊?
作者:黄力炎裴利瑞
10月31日,招商基金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现年66岁公司董事长李浩退休,由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刘辉接任,成为公司第五任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新任董事长刘辉女士,现年49岁,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方向工商管理硕士。1995年4月加入招商银行,历任总行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市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兼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投行与金融市场总部总裁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2019年4月起担任招行行长助理。
卸任的董事长李浩于1997年加入招商银行,历任总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常务副行长,并长期兼任财务负责人,自2007年6月起担任执行董事,2013至2018年担任招行常务副行长。2015年8月,李浩上任招商基金董事长,在任四年有余。
招商基金发展历程
招商基金成立于2002年初的深圳,彼时基金行业还被笼罩在“基金黑幕”的余波之中,证监会稽查*出身的成保良在筹备过程中,引进了国际上以风控出色闻名的荷兰国际集团。于是,招商基金成为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公募基金公司。
作为中外合资公司,不可避免的,就是中外股东的矛盾冲突。对此,首任总经理成保良在经营管理上相对保守,截至其2011年离任,招商基金合计资产规模约440亿左右,行业排名在20名上下。
成保良离开后的2012年,外方股东荷兰国际集团为了偿还荷兰**在金融海啸中的注资,将股权转让给了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至此,招商基金拥有了纯正的招商系血统,目前的股东结构为:招商银行持有55%的股权,招商证券持有45%的股权。
在招商系纯正血统的支持下,深圳特区的改革创新精神一度在招商基金身上得到了极大发挥。据了解,第二任总经理许小松对招商基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针对投研团队的人事调动、考察业绩的“阿尔法跟踪器”、布*绝对收益、压缩销售开支等等。
在许小松的强势改革下,招商基金的资管规模从2011年的440亿增长至2014年的1077亿,3年间的时间就翻了一倍还多,可谓是突飞猛进。
2015年,也是李浩上任董事长的同年,许小松因身体原因辞职,同样出身监管层的金旭接任招商基金总经理。
金旭不仅在证监会工作多年,而且在华夏基金、宝盈基金、国泰基金、梅隆全球投资等多家资管机构任职,曾参与过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试点工作,从业经历十分丰富。
固收产品规模翻倍,权益产品原地踏步
纵观近年来招商基金的发展情况,2015年末,招商基金总管理规模2500.6亿元,行业排名11,非货币基金规模1155.2亿元,行业排名第9。2016年,招商基金继续此前的高速增长势头,年末规模3452.8亿元,年内规模增长952.2亿元,非货币型产品数量也从2015年末的63只猛增至116只。
但从2017年到2019年三季度这近三年时间,招商基金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非货币基金规模均未有太大的变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招商基金管理产品143只,其中债券型基金53只,混合型基金50只,股票型基金27只,货币市场型基金11只,QDII基金2只。总管理规模3734.8亿元,排名行业第13,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2019.8亿元,排名行业第9,其中主动偏股基金规模437.4亿元,排名行业第15,主动债券基金规模1227.2亿元,排名行业第3。
具体来看,与2016年末相比,2019年三季度的主动债券型基金规模翻倍,但偏股混合类产品的规模相比2016年末的988.80亿元却也打了对折。考虑到2018年400亿“国家队基金”招商丰庆的撤离,近三年招商基金在主动权益产品这一赛道基本原地踏步。
另外,在近年发展火热的被动指数基金领域,招商基金也并无太大建树,目前只有中证白酒分级基金这一只王牌产品。
同为招商系,博时已一骑绝尘
同为招商系,同曾在招商银行大厦办公,相比招商基金的踟蹰不前,博时基金的发展势头则相对强劲。
博时基金由招商证券以49%控股,现任总经理江向阳于2015年上任,此后便对博时的投研和市场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仅近4年就发行了100余只产品,管理规模从2000亿增长至近6000亿,在130余家公募基金排在第3位,而同期招商基金排在第13位。
博时基金在固收和权益上的发展也相对平衡,有博时信用债、博时主题行业、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博时黄金ETF等明星产品,在科创主题基金、央企创新驱动ETF、央企结构调整ETF等政策性产品上也多能走在行业前列。
再从招商基金的银行系背景来看,一方面,背靠“零售之王”之王招商银行,网红爆款基金却总出现在其他家,自己家鲜有耳闻;另一方面,明明背靠雄厚的股东资源,却把自己禁锢在了银行系“重固收轻权益”的红线内,而同为银行系的交银施罗德基金早已凭借新一代基金经理实现了权益投资上的突围。
究其原因,还是缺少行业顶尖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
业绩不温不火,难与翘楚争锋
彼时金旭来到招商基金后,从国泰基金带来一大批得力干将。比如投资总监沙骎转会招商基金后晋升副总经理分管投研;国泰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白海峰转任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及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基金经理贾成东转会招商基金担任投资管理三部负责人等等。
但之后的几年间,无论是从基金经理的培养还是投研团队的建设,招商基金似乎没有太大的动作。反映到业绩上,似乎就能部分解释近年来招商基金不温不火的发展现状。
海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末,招商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最近三年绝对收益率为18.92%,最近五年绝对收益率为63.19%,跻身前业内30强。
而在优势领域固定收益类产品方面,最近三年绝对收益率为12.33%,排名17位;最近五年绝对收益率为35.89%,排名25位。
公平的说,这样的业绩在业内还算不错,但想要与业界顶级的竞争对手掰掰手腕,还是缺乏足够的号召力。
新官上任会否带来新酒新皮囊
今年前三季度,招商基金的部分权益类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招商基金旗下共有21只产品涨幅超过30%,13只产品涨幅超过40%。其中,招商医*健康产业股票、招商稳健优选股票、招商安达灵活配置混合前三季度收益率分别为65.40%、51.03%、50.95%,招商先锋、招商体育文化休闲股票、招商行业精选股票、招商大盘蓝筹混合等产品今年涨幅也在45%以上。
固收类产品方面也有28只固收产品分别位居同类前1/3,其中招商鑫悦中短债、招商招利宝货币B、招商信用增强及多只纯债产品排名前10%。
新主人已经到位,客人们在热切期盼,更年轻的董事长刘辉将为市场摆上一桌怎样的宴席,会否带来新酒新皮囊?
蓝鲸基金粉丝群上线啦!
加好友时请备注“蓝鲸粉丝进群+公司+姓名”
「精彩回顾」
《基金三季度调仓盘点:部分核心资产已遭遇抛售》
《基金赢家丨政策密集落地,重点关注科技与消费板块》
货币基金怎么都看不到收益情况?
若是招行一卡通购买的,请您登陆手机银行后,选择“首页”-“账户”或者“我的”-“账户总览”,“投资”一栏可以看到您的持仓基金,点开您要查看的基金即可看到“浮动盈亏”和“持仓收益率”。
注:货币基金收益结转分为按日结转和按月结转,具体以基金公司公告为准。
【温馨提示】货币基金每日公布一次收益,遇周末及节假日时,一般于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公布周末或节假日期间的累计收益。
请问我在招行候巴语介且买了两个基金260104景川内需增长和163302大摩华鑫资源优选,这两基金怎么样。
260104不行。163302还可以,但要转进证券公司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欢迎你转到我们公司。基金转托管,变身高收益。如果你是基金投资者,那你将有一条最优惠且能提高收益的购买途径.。你手里的基金,不管你原先在哪个代理经销渠道(银行、基金公司或券商)买进,无论你是开基,基,还是LOFETF,转托管来我们证券营业部均能获得千份之一的奖励(最低都有50元).就是说不管你以前在哪里买入,只要转来我们这里,手续费肯定比别人低千份之一。这部分奖励也可奖给介绍人或机构投资者的经办人哦。在我们这里申购场外基金,手续费全国最低。把开放式基金从银行或基金公司转进证券公司的好处是:赎回到帐时间大为缩短并且存在套利机会,赎回时间:银行渠道T+5至T+7不等,券商渠道T+3以下。而套利操作每次增收千分之3左右,操作越多,增收越多,套利收益叠加基金收益就是你的总收益(例如某基金年均收益30%,套利操作年均收益17%,两项相加年平均投资收益47%,远超华夏大盘的收益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基础市场的波动,基金收益并不是每年都是正的,但套利收益却总是为正)。由于上市型基金(主要就是LOF,ETF)的交易价格和净值不一致,其中的差价如果在扣除必要的手续费后还有空间,就可以实施跨市场套利。另外,部分闭式基金的首发募集、LOF的募集及日常申购有可能是在场外代销机构那里实施的,该部分基金份额如果想转到二级市场交易,这都涉及基金的跨系统转托管的问题。把基金从场外转到场内的,或场内转托管到场外,是基金套利必选步骤(有的券商可以直接在场内实施,但由于场内的手续费很高,一般是没套利空间的)。不是所有券商都有资格做这业务,也不是有这资格的券商都乐意受理这业务。我公司是热烈欢迎各位投资者把基金从场外转到我公司场内交易,各位有需要的投资者可以联系本人开办此业务。我公司为支持投资者套利,场外基金的申购费用将大为优惠(保证全国最便宜,转入基金份额有奖)。
为什么要到“招行”买基金?
2017年,市场用生动的数据告诉了所有人:买基金比炒股票容易赚钱!
根据Wind数据,截止2017年10月31日,2602只偏股主动管理型基金中,高达92.39%的基金实现正收益,也就是说有超过9成的基金都赚钱;其中业绩第一的主动管理基金东方红沪港深更是获得了67%的超高回报!相较之下而纵观全年指数,上证仅涨了6.8%,创业板更是跌了-10%还多,而3405只上市A股中,竟然也只有35.36%呈现正收益,多达2200只股票今年以来是亏损的。
换个长期维度来看,对比过去10个年度的业绩表现,基金投资仍旧拥有高于50%以上的胜率。
数据显示,自2007到2016的十年间,上证综指有6年落后于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度回报率。其中,虽然有4年跑赢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但仅有2014年超过约30%,其余3年差距并不明显。
在目前这个机构市越来越明显的市场中,炒股不如买基金,这点相信您已经没有异议了吧?那么为什么要来招商银行买基金呢?
坐稳,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论赚钱效应,招行舍我其谁!
招商银行五星之选基金长期显著跑赢大盘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数据区间2013.1.1-2017.10.31
再比如以招商银行南通分行为例,其在五星之选基金的基础上再次优中选优,最终其客户持有的所有基金在2017年全年平均收益高达35%!
(数据来源:还是Wind)
不吹不黑,对标同业,招行也是笑傲群雄
组合名称
招行五星之选
银行A
银行B
银行C
银行D
总回报(区间)
18.52%
-19.09%
-8.55%
-19.85%
-22.56%
年化波动率(区间)
12.46%
20.74%
19.53%
23.20%
23.78%
Alpha(区间)
6.38%
-10.71%
-5.83%
-13.88%
-14.20%
Sharpe(区间)
0.63
-0.37
-0.15
-0.44
-0.44
月胜率(区间)
79.17%
54.17%
58.33%
58.33%
62.50%
最大回撤(区间)
-17.88%
-30.44%
-29.09%
-36.16%
-36.80%
(数据来源:同业监测)
招行的基金产品线最全,筛选方法更科学
招商银行代销的基金数量已超4000只,是全市场中代销数量最多最全的银行之一。招行的五星之选基金榜单始于2006年,经过十多年积累,业已形成完善的筛选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结合,对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三个层面展开深度研究,综合评价择优筛选产品。相比金牛奖、英华奖侧重基金产品和投资经理业绩分析,五星之选更强调基金经理投研逻辑和投资风格研究,更注重调研所获的非结构化数据积累,力求解答基金产品是否绩优,为何绩优,是否长期业绩稳定的问题。
由于筛选方法十分专业与复杂,这里仅仅透露一点,哪怕是基金经理调研访谈这一项,招行仅调研大纲就包括了定量研究“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基金产品”三层面,通过18个维度、43个子项目进行调研,调研后,再对14个常规项、1个附加项进行量化评分。汇总后供最终决策参考。。。
招行推荐的基金业绩能有这么靠谱,也都是智慧与汗水铸就的。
除了更好的业绩和更专业靠谱的筛选逻辑,还有一点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来招行买基金您得到的售后服务是非非非常专业全面的。
一个生动的例子
2016年有一只首发基金叫做南方新兴龙头,当初推荐这只基金是因为2016年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别多(看看量化基金的业绩表现便知),并购重组、次新、各种驱动因子层出不穷,该基金的风格与当时市场十分契合,历史业绩也较好。但是到了四季度,南通分行发现市场风格发生了明显切换,消费、白马开始崛起,因此第一时间建议客户将该基金免费转换为南方品质优选(主做消费白马龙头),此时新兴龙头持仓客户亏损在-5%左右,但也仅有少部分客户进行了转换。时间到了2017年三月底,市场风格进一步强化了分行之前的判断,同时由于资金面的趋紧,许多小票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折价,这对南方新兴龙头一类基金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因此分行再次全面提示客户调仓调仓调仓,这一次,由于上次转换客户已经实现了约10%的盈利,而未转换客户的亏损已经达到了-10%,因此现实的收益性使得绝大部分客户进行了转换操作,最终2017年全年南方品质优选基金收益超50%,帮助原来亏损-10%的南方新兴龙头客户取得了30%以上的正收益,而如果客户依然选择持有南方新兴龙头,那么现在的亏损已超-20%!
这个例子,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发生了,他至少说明了在招行强大的售后体系保障下,就算曾经出错,我们依然有办法、有信心将客户的浮亏变为实际盈利!
这些,就是为什么要来“招行”买基金的理由!
看了这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来招行买基金?!
农业银行的基金宝是什么,余额宝一样吗
同属于基金产品,但是比较稳定一些。基金宝”业务简介一、“基金宝”是基金中的基金(FoF)基金中的基金(FoF,FundofFunds),投资标的为各类基金,FoF中继lof、etf之后登陆国内的又一成熟理财产品,产生于90年代初的美国,发展迅速,10年间,美国FoF的数量已达213只,资产总额高达480亿美元。二、FoF:双重业管理在基金“家理财,家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挑选基金进入组合,实现双重业管理。基金通过构建组合,已经将风险分散;FoF在此基础上精挑细选基金,再次将风险分散。三、中国创新试点券商首批理财产品“基金宝”是招商证券推出的创新理财产品,全称“招商证券基金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属于“招商受托理财计划二期”。四、运作模式严格按照《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相关规定运作资金由银行托管通过用席位进行交易具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和手段每周公布净值报告,中期和年度公布资产管理报告、资产托管报告;遇重大事件公布临时报告、公告盈利时,每年至少分红一次五、投资范围股票型基金----------------0—95%现金类资产----------------5—100%etf相关股票--------------0—2%六、投资团队1、主管副总裁:张郁平先生中国证券界资深人士,10年投资管理与投资银行经验2、投资总监:柳星明先生8年证券投资经验,现任招商证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3、投资经理:郭志江先生招商证券高级投资经理,清华大学硕士。5年投资管理经验,04年管理的账户收益率平均近30%。4、投资团队共由18人组成,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88%平均证券从业7年以上业人士包括华尔街美林证券归国人员七、研究团队基金研究小组由10多名具有金融工程背景的资深人员组成业内率先开展基金业绩评价和投资组合分析定期发布基金的业绩和投资组合分析报告每月在《中国证券报》发布权威的基金星级评价结果高级分析师杨晔被聘为深交所etf评委和上交所etf顾问八、资产配置策略封闭式基金(初始配置比例30%)。过投资于剩余期限与“基金宝”存续期限匹配的基金,持有到期,以获取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带来的收益。开放式基金(初始配置比例60%)。依托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基金评价系统对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基金的评级,投资于管理规范、业绩优良的各类基金。ETF相关的股票(比例不超过2%)。发挥业投资者的优势,通过数量化的ETF套利策略以及先进的程序化交易系统,及时捕捉市场的折溢价机会,进行当天实时套利。九、预期收益预期“基金宝”三年总收益率高达15%
万字长文!一篇说透基金电商运营方法论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编辑导语:基于电商业务,涉及到的相关方有很多。本文重点以基金电商公司为对象,顺着基金电商运营的方向,提出许多值得思考和分析的问题,推荐相关从业者或者感兴趣的伙伴,与作者来一个思想碰撞!
基金电商业务,相关方很多,但最核心的只有两端:一是三方平台,二是基金公司。之前写了三方平台的突围之道,传送门如下: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公募基金做电商运营的思路,尤其是在三方平台做电商的方法,相信这是你所能看到最完整、最有诚意的内容了。
最近某基金公司新来了一位总经理,准备在市场条线大干一番。
你是这家公司电商部负责人,领导给你分配的任务是3个月内,在蚂蚁财富的粉丝数翻10倍,同时AUM翻1倍。
先不要挑战设定条件。思想实验的目的,就是用极端条件和极端目标,逼着你跳出常规考虑解法。
不过先不要急着回答。在思考解法之前,让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几个基本问题。
最直白的解释,基金电商,就是通过电商的渠道,将基金产品卖给互联网用户。这种定义不算错,但看了之后你还是把握不住核心关键,不清楚该怎么做。
在我看来,所谓基金电商,本质上是将一套收益预期卖给个人客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承担的是交易费用、持有时间、回撤风险、买这只产品而不买别家产品的机会成本,获得的是本产品将带给用户的收益,可能是阿尔法收益,也可能是贝塔收益。
再看一下这句话,所谓基金电商,本质上是将一套收益预期卖给个人客户的过程。这其中有几个要点。
因为大多数基金公司直销个人客户的规模都在百万以下,所以要触达个人客户,基金公司只能依靠两种渠道:拥有海量线下客户的银行、拥有海量线上用户的三方平台。其中:
南方、汇添富、招商、天弘之类的头部平台,自有的直销客户规模都比较大;中欧、华夏等平台以基金子公司的方式申请代销牌照做电商,这两类公司的做法都不具备可复制性,在这里暂且不论。
所谓的“收益预期”,并不是给用户承诺收益,而是在反复告诉用户三件事:
很多人以为是电商部小姐姐/小giegie来卖,其实这是不对的。对用户来说,就是这家基金公司出来卖。电商小姐姐、研究员、基金经理,甚至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都可以出来卖(是的,我见过出来卖的董事长,还是特别头部的公募)。
没有这种认识和重视度,以为只靠电商部几个人就可以实现业务逆袭?那可真是想得太美了。
这些年下来,那些电商业务做得很出彩的基金公司,哪一个是没有得到公司管理层台面上或台面下各种支持和疏通的?
很多人以为基金电商不就是卖基金么?其实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
前面说了,基金电商卖的是收益预期:
上面这3点,就构成了电商宣传物料和直播间剧本的基本框架。换成大家经常接触的话语,其实就是覆盖“投前-投中-投后”的销售和服务体系。
这件事如果摊开讲都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在这儿就从简吧。
可以从新发和持营两个角度来看:
从三方的私域来说,可以在直播间、讨论区、财富号做各种推荐和引导。如果效率够高,可以获得平台算法的推荐,在理财首页或是重点模块获得优先的透出。不过这件事不能强求,只能随缘。更多地还是做好私域存量用户的活跃和留存,留住1个老用户抵得上拉进来5个新用户,而且老用户的口碑能帮助拉新用户。
说到底,无论是公域还是私域,你手里得有一个清单+N套剧本。所谓的一个清单,指的是你手里准备拿出来跟三方平台合作的产品清单,所谓N套剧本,指的是在三方平台的各种场景中,你都要有相应的玩法和策略设计,做好“引入流量承接+用户留存+持续进阶和转化”。
第一个问题是一切讨论的起点,所以稍微展开多说了几句。好,接下来再看下一个问题。
头部公司和中后段公司,在是否要做电商业务、电商业务的期待值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在这里,头部公司包含两层含义:规模排名靠前,或公司知名度靠前。
前者包括易方达、汇添富、广发这样在中基协季度规模排名能进top20的公司,因为用户基数大、产品线丰富、基金经理号召力也比较强,在与三方平台合作的时候,电商部的对接工作其实是相对比较轻松的,可以借力不少。同样一场活动下来,几十家基金公司里,基本同样的投入下,往往这一类公司可以提前完成活动指标。
对于这类公司来说,电商同学其实是可以“躺赢”的——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比其他人更拼,这就是传说中的“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拼才华”了。其中道理也很容易理解,公司这么牛了,电商部不努力一点,怎么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后者包括东方红资管、睿远等,不以公司整体规模排名取胜(其实东方红资管排名还是相当可以的),但品牌号召力极强,这类公司有没有三方平台的电商销量,其实差别都不大,传统渠道经常都不够卖的。
对于这类公司来说,眼前电商业务其实发挥空间不大。但从长远看,明星基金经理会流动,产品业绩也会波动,随着产品线逐渐丰富,管理规模逐渐扩大,公司终究要走出原来的舒适圈去服务更多客户,电商业务迟布*不如早动手。
中后段公司不太容易划出一个明确的标准,我比较简单粗暴,把前100位中剔除掉头部公司就算中后段了。这其中好些基金公司的电商业务,要么是不作为,要么是想作为又作为不起来的,真正在电商业务能有些存在感的,满打满算大概在40家左右。
其实这类基金公司,恰恰是最需要电商业务的;而服务好这类基金公司,也是头部三方做开放平台的价值所在。
这些公司或者某个赛道表现出色,或是某些产品历史业绩排名靠前,又或是有些基金经理有很强的存在感,还有些场内很强急需开拓场外渠道的,不一而足。
他们有预算、有人力,但对于三方的策略、打法和营销活动都还不太了解,公司的规模和排名也没有太多可以借力的地方,最好的做法,就是“全面布点+定向爆破”,搭上三方平台的建设快车:
作业是不能随便抄的。不同的公司做电商业务,还是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打法和节奏。
太阳底下无新事,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推动者行业热点不断地轮换。
对用户来说,一个新的热点起来了,就会去交易平台寻找相关的信息和产品。可能是同事间在办公室里的闲聊,也可能是抖音里看到了财经大V的推荐,听到在推荐一个行业主题或是这个行业下的基金时,就会有冲动打开支付宝或天天基金去找相关产品,然后进行交易。
对三方平台来说,热点来了抓不住,那是自己运营策略的失败。但三方平台除了可以做内容的整合与供给之外,实际的交易,还是要落到基金公司提供的产品上。对三方来说,优质公司的优质产品一定是首选——毕竟如果赚钱了用户只会觉得自己择时和选基能力很棒,亏钱了是会连三方平台和基金公司一起*的,甚至,*三方平台还多一点。
所以,对基金公司来说,热点来了,你得接得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用什么来承接热点?
每家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长处,比如中欧主打主动型产品,追求阿尔法收益,完全放弃了被动型产品;天弘则大力发展被动型产品,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指数基金;当然还有易方达和华夏这样攻守兼备、两者都用力的。
所以,作为电商运营同学,必须清楚自己公司的强项和战略方向所在。
市场热点一直都在轮换,有时主动型产品会成为热点,有时被动型产品又会抬头。提前准备好产品,以及相关的权益、内容和基金经理,一旦热点来了,你的物料和资源才能快速到位,最快地成为三方平台的首选合作目标。
不同公司因为研究能力和投资能力的背景不同,在医*健康、消费、科技、金融地产、周期、制造等各赛道上的布*和产出也各不相同。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要从全市场151家基金公司中找到你们家,从8320只产品中选定你们家的某只产品,其实真的很不容易。换言之,让“用户找得到、记得住”的难度太高了,所以,你需要为用户提供记忆点:提起主动投资就想起中欧基金,提起ETF就想起华泰柏瑞、提起顶流基金经理就会想起张坤和易方达、提起消费赛道就会想起侯昊和招商中证白酒……
其实对三方平台来说,也是一样的。对接上百家基金公司,他们的BD和运营同学也记不住那么多公司的那么多产品。让三方的运营、研究团队、推荐算法认识你、甚至记住你,对于持续的耕耘和产出也极其重要。
资管新规以来,各大互联网平台上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定期产品”)越来越少,但用户对于“回撤可控+期限固定+收益明确”的产品需求依旧很强劲,这也是后来基金公司各种“固收+”产品满天飞背后的底层逻辑。当然从实际落地的情况来看,用各种债基尤其是二级债基来打底能不能实现“固收”其实是很难说的,更别说“加+”了。
不过这就是用户的需求,而用户的需求是永远不会错的,要说错,只能说你提供的产品错了,没有真正匹配到用户需求。
在这里我多说一嘴,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投教”其实都是错的:投资者教育要想真正有效,并不是通过教给用户一套方法,让他/她知道怎么选择产品,何时买入卖出。如果你真有这本事,就不用在基金公司电商部打工了,自己出来搞投资赚大钱难道它不香吗?
用户也不傻,所以大多数时候他们是很反感所谓的投教的。如果有时会多看两眼,也是只是因为可以拿红包,或是直播间小姐姐很亮眼而已。
真正有效的投教,其实非常简单:让用户掏钱买你们家的产品,然后帮用户赚钱就完事了。最好的投教,就是在投资的过程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购买前的产品风险收益介绍、持有中的市场和产品行情解读/陪伴、买入后进一步的配置和持仓优化建议,一个完整的投教过程也就完成了。用户如果赚钱了,会觉得你说啥都对;用户如果亏钱了,单单亏钱这件事就足够教育他了,还需要你再来揭疮疤再教育一次?
所以,做好投教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投研能力、持续触达和服务能力。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咱就别谈什么投教了成不?我们就踏踏实实地做销售、挺起胸脯说“我就是出来卖(基金)的”,一点也不丢人,真的。
在三方平台方面,包括蚂蚁和理财通在内,从去年开始,在自己的主阵地开辟了“稳健理财”和“进阶理财”这样的一级入口。小小的变化后面,有着大大的考量,用户天然是分层的,固收类基金和权益类基金,于是就以“稳健理财”和“进阶理财”的方式重新组织后展示在用户面前。
在这个时候,如果本身在固收类产品上有优势、有新的布*计划的基金公司,能够搭上“稳健理财/定期理财产品替代”的这班车,与三方平台一起把场子搭起来,相信收效会超出预期。
当然,以上的思路也可以反过来操作——根据三方平台的规划和诉求,反向推动公司产品的设计和报批计划,这个在不同的公司的可行性也各不相同,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
对于互联网用户的了解,从宏观到微观,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把握,而在不同层次上的了解和把握,电商运营的投入和操作也各不相同。
在这个层次上,市面上针对互联网基金投资者的研究报告很多,主要有2个来源:
整体上看,这些投资者的特征其实都差不多:如交易金额低、持有时间短、交易频繁、容易追涨杀跌、喜欢赎旧买新等等。
了解互联网用户相对于机构客户和渠道客户不同的特征,决定了电商部在设定KPI和申请预算时,要采用跟其他销售部门不同的标准。这些年下来,基金公司的高管、监察稽核部和财务部的同事们也基本都建立起了相应的认知,电商业务推进起来已经顺畅很多了。
国内那么多三方代销平台,真正比较有存在感的在10家左右,其中有挖掘潜力较大、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也就是头部的那三家:蚂蚁、天天和理财通。
除了年报之外,它们不定期还会有一些投资者研究的数据或报告出来,基本是联合外部媒体发布。如果将平台数据纵向对比、平台间数据横向对比,再结合下文问题五将提到的“三方平台特征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指导多平台运营的有效策略。
有一种观点就认为,天天基金的用户平均投资金额较高,对于市场和产品的认识相对充分一些;蚂蚁平台上的用户体量最大,年纪整体比较轻,经常参加各种活动、领取权益;理财通平台的用户也偏于年轻化,对活动参与的兴趣度不高,倾向于自主寻找合适的产品进行交易。
了解不同平台上的用户特征,决定了电商部在不同的三方平台,要设定不同的预算和人力投入方式。
这类信息对于电商日常工作的帮助最大,但往往也是最缺乏公开信息的。基金电商同学往往只能通过三方平台提供的一些基础报表、运营或BD的口头转述,再结合自己亲身操作的体感,来获取少量的一些信息。
比如,本平台上的用户,持有本公司产品的保有量规模和排名、粉丝的数量和排名、活动参与情况等等。当然还可以再具体一点,比如:
拿到这些信息确实挺难的,先不说合理不合理,现状就是如此。但即便如此,电商运营同学还是要尽可能多投入,从而获得更多数据反馈和用户反馈,一点一滴提升和优化,最终都会转化为用户规模和AUM的贡献。
了解单个平台上的用户特征,决定了电商部是否要参加平台的活动、新发的推广策略和资源分配、财富号的设计和运营策略,甚至决定了每一场直播的选题和内容。
三大头部平台:蚂蚁、天天、理财通
上文说过,这么多家三方平台中,最值得大力投入的是排名前三的头部平台。那么对这三个平台,电商同学是否都摸准了调性,并有针对性的对接策略?
蚂蚁强调开放平台的搭建,不管是之前的财富号,还是去年的理财直播,今年的粉丝体系,本质上都是希望将现有的用户基础和平台能力,结合基金公司的产品、人力和资源,一起做大蛋糕、为用户提供成体系的服务能力。
天天脱胎于东财网站,财经网站最核心的商业模式就是卖广告和资源位,做用户流量的商业变现,这套打法从东财一直延续到天天。对基金公司来说,市场预算是合作的最关键条件。
理财通是长在微信的体系内的,对于合作伙伴的引入有很强的准入条件,从公司排名、美誉度、投研能力、产品特色都会做很深入的了解和筛选,基本上就是“精品公司+精品基金”的模式。根据最近不少公募电商朋友的反馈,理财通今年以来开始做不少调整,放宽了准入的条件,同时开始强打运营。那些熟悉蚂蚁打法的基金公司,在理财通应该可以焕发第二春了。
此外,招行和平安这样的传统银行渠道也不容忽视。
从原先的将MAU和AUM同时作为北极星指标,到近期的费率折扣、推出招财号/财富号,以招行为代表的头部股份制银行在互联网业务这一块其实已经布*好几年了。
也许银行的线上用户的规模确实不占优势,但银行完整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强大的营销和服务能力、更高的客单价则是三方平台难以望其项背的。
现在银行已经醒过来,宁可放弃已经到嘴里的一部中收,自己革自己的命,要做开放平台,目前正是很好的窗口期,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不要受限于电商部和渠道部的分工,说到底都是出来卖的,而且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同一个分管总下面。抓住这种时间窗口,肯定是双赢的结果:电商部赢一次,渠道部赢一次。
不论是哪一家三方平台,其实都有自己的产品节奏和运营节奏。
年初定好年度KPI之后,各个团队都会结合自身的定位和分工进行指标和任务拆解,同时要结合研究团队和公募调研的结论,对全年的市场行情做一个大致的判断,最终确定全年的基金产品推进节奏和运营节奏。
所谓产品节奏,是基于对全年市场行情的判断,按照大致的时间线安排,对外整合基金公司不同赛道产品的新发产品/持营产品,对内协调直播/社区/智能助理/开放平台等服务产品。
所谓运营节奏,包括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和活动运营的计划和安排。用户运营属于相对比较保密的内容,从外面是不太容易了解到的,因为这涉及到各个业务、各个场景的用户分层划分和进阶策略,毕竟还要考虑同行友商的存在。但产品运营计划、年度大促和月度活动的计划,在日常的对接和沟通中多少是可以获知的(不过有时候确实不方便说,或是还不确定,或是之前确定了后来又发生了调整,也不要太过为难三方同学)。
实话实说,三方平台不可能把完整的产品节奏和运营节奏对外说得那么详细,而且这种节奏也一直处于调整和变化当中,但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合作、及时地进行复盘和沟通、盯紧三方平台的产品和活动迭代,是可以做到最大程度地获取有用信息的。
在很多时候,互联网三方平台跟基金公司之间是双向黑盒的状态,互相不太了解对方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氛围。记得有一次大促,有个同学对某基金公司电商同学迟迟搞不定基金经理露面直播这件事,表示了深深的不解。
他不明白,这么大的活动、可以预期得到那么好的效果,基金公司也投了那么多预算,为啥就是叫不动那位基金经理?
反过来,我也不止一次听到基金公司同学的疑问和抱怨,为什么我们家的产品明明进了产品池,可就是进不到最好的推荐位?或是上去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下来了?
双向黑盒问题估计还会存在挺长的时间,这里就不多做讨论了。让我们回到这一趴的主题,如果电商同学能叫上基金经理或研究总监,到蚂蚁的直播间露个脸,是不是就够了呢?是不是就说明电商部已经很好地整合了公司资源并且最大化使用了呢?
电商部要做好公司内部资源的整合,起码可以从前台和后台两个方向入手。
首先是前台五霸。各家基金公司的组织架构各不相同,大一点的权益投资部都能分出个一部、二部、三部出来,研究部也能按照行业赛道做出进一步的分拆。在这里咱们不抬扛哈,就按最一般的标准来划分:产品部、研究部、权益投资部、固收投资部、市场部。
其实电商部可做的事情远不止上面这些,但人的天性有时候很有意思,明知道该怎么做,却总是不去做。
在公司的直销平台建设上的作用举足轻重,我自己也曾兼任了挺长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部总监,很清楚无论是微信端交易还是APP端建设,从立项、招标、采购再到实施,基本都是IT部在推进落实。类似的投入,在公司的货币基金接入三方平台的宝宝类产品时也会出现。
包括基金会计和基金清算两部分职能。公司每新发一只产品、多接入一个三方渠道,相应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就越高。在电商业务还没有那么内卷的时代,基金运营部的同事就是公司加班强度最大的一班人了。对电商同学来说,如果渠道端数据更新延迟或是出错,也需要对本司基金运营的工作流程和具体责任人非常清楚才行。
主要的作用就是确保公司各项业务合法合规进行,从产品设计和申报、投研决策、公司管理制度设计、合同审核到各销售渠道物料和文案的审核都要把关。在这种情况下,跟督察长、监察稽核部总监、对口支持电商业务的合规/风控同学,都要有成熟的沟通流程机制,并且能不定期同步同行和三方平台的一些做法。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就更好了。
在制定电商部年度规划和财务预算、KPI完成进度、年底决算时,都需要财务同学的支持。同时,在日常的电商运营工作中,还经常会出现增加或调整预算的情况,此时,给财务同学提供充分的信息、讲清楚业务模式就会非常重要了。
无论是前台五霸还是后台四大金刚,要做好高质量的整合只需要把握两个要点就够了:制度化地将流程固化下来、细水长流地耐心投入和沟通。
此外,跟这些兄弟部门做好业务沟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还有额外的回报:在面临质疑和挑战的时候,兄弟部门的同事会帮你做回应和说明,同样的话,从他们口中说出来,能帮你省不少口舌。同时,这不也是领导们最希望看到的和谐工作氛围么?
说到领导,其实对公司管理层来说,前面七个问题怎么回答都不是特别重要,但剩下最后的这两个问题,他们却是非常关心的——
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2个要点来看:可复制和可扩展。
主要是考虑3个方面:电商负责人更换、新渠道接入、三方平台的变化。
一般电商总监是很少跳槽的,要跳常常也是在同城的公司间跳。国内基金公司的分布很集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基本就可以把大多数基金公司一网打尽了。因为离得近,各家基金公司从分管副总、电商总到电商部员工相互之间都很熟悉,各种小群不要太多。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你前脚从面试的公司出来,后脚你的老板或是同事就已经知道了。所以除非真的是有非走不可的理由,不然轻易是不太会动的。
但是对老板来说,一整个部门的工作和业绩都押到一个人身上肯定是有问题的,而且大部分公募基金都是国企或是央企,这就要求你必须将本部门的工作进行拆解:分出岗位、定好部门制度、拟定流程。要达到的目标,是从电商总到部门任何一个员工出现调整,都不会有影响现有业务的顺利开展。
新渠道接入也是对可复制性的一大考验。如前所述,三大三方平台的调性和打法其实差异很大,更不用说还有雪球、盈米、陆金所等一众小而美的平台,更是千差万别。除了“分岗位、定制度、拟流程”这样的基础建设之外,上文提到的“一个清单+N套剧本”、“全面布点+定向爆破”等运营策略,其实在多个平台之间都是通用的:
头部的三方平台,虽然嘴上都在说着AUM和MAU都很重要,但背后其实都经历了“单纯看重用户规模->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并重->用户规模为辅、交易规模为主”的演化历程。
在注重用户规模的阶段,大力推货基或偏固收的产品就可以享受到平台更多的流量注入和倾斜,比如三方平台的各种存钱场景底层对接的都是这类产品。
在注重交易规模或保有量的阶段,权益类产品及配套的基金电商运营和投顾服务就是重点,这时候热点赛道的绩优产品、明星基金经理就很容易跑出来。同时,强运营和服务也意味着更多的人力和预算的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对市场行情的变化、监管环境的变化有及时和深刻的洞察,同时也需要对三方平台的节奏切换有及时的了解,要想做到其实挺难的。除了少数公司抓住了机会之外,大多数时候都是头部公募拿到了更多的资源和倾斜——其中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公司产品线够丰富,产品业绩足够亮眼、电商预算足够到位,即便没有看到变化也没关系,三方平台只要提出要求,头部公募都有办法满足。
这就是公募基金的规模红利,你看到了,你知道了,但就是没办法。中后段基金公司,只能更加努力,才能做到头部公司那样的看起来毫不费力。
主要是考虑2个方面:基金公司的产品和业务创新、三方平台的模式和玩法创新。
问个小问题:中国的第一个货基宝宝类产品是什么?
基金老人们都知道,余额宝是2013年6月推出的,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汇添富的现金宝就联合中信银行推出了货基支付功能,2012年实现了货基赎回T+0到账服务,说起来它才是根红苗正的宝宝类产品的老祖宗。此后包括余额宝在内的一众“宝”们横行天下,连名字里要带个“宝”字的起名模式,都是承袭自汇添富的现金宝。
所以我想说,玩金融创新,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真的是不输互联网公司。
这些年来,基金公司在产品和业务上的创新持续不断。产品上,有战略配售基金、REITs、养老目标基金、FOF等,业务上,有基金投顾、适当性等。电商业务的可扩展性,就体现在当公司出现这些创新时,能够及时地与三方平台做好对接。
因为头部三方平台需要抓住行业热点,往往会通过“理财首页核心位置推荐+营销活动造势+后期栏目化沉淀”这种组合拳的方式推给用户,这时候如果你恰好有这样的热点产品,自然可以拿到超越公司排名和营销预算的资源倾斜(不过话说回来,能拿到这样热点的产品和业务的,往往也是那些排名靠前和不愁预算的头部基金公司,哈哈)。有些公司虽然整体排名不是太靠前,但如果在某些细分领域有有优势,一样也有机会拿到这种机会窗口的资源的——当年的天弘不就是借着余额宝逆袭成功了么。
所以,如果电商希望在公司产品和业务的创新上有可扩展性,就需要与三方平台在平台端的“关键位置推荐+营销活动造势+栏目化沉淀”与机构端的“财富号+直播间+社区”做好联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新产品、新业务上线,走通整个链路,并且在流程上固化下来,并通过数据分析持续迭代和优化。
三方平台一直在进行模式和玩法创新,集中表现在四个层面:研究和服务中心化场景、中心化活动、机构开放平台。
研究和服务,主要指三方平台的研究团队独立或与外部机构合作,以品牌背书的形式,面向用户推荐的产品或服务。比如支付宝理财智库与中证报合作的“支付宝金选”、理财通的“每周优选”等。此外蚂蚁与先锋合作的“帮你投”、理财通的“一起投”,则属于三方平台与特定机构的定向服务,在合作的准入条件上往往会有比较多的特殊条件。
中心化场景,主要指的是三方平台基于金融产品搭建的各种用户投资场景。比如蚂蚁的懒人理财、笔笔攒、蚂蚁星愿、小钱袋、工资理财、闲钱多赚,理财通的梦想计划、工资理财等。
中心化活动,主要指三方平台基于自有流量,设计玩法和奖励体系,引导用户进行进阶转化和交易的活动。比如蚂蚁每个月18日有18财富日,每年有多次S级大促,包括218理财节/818理财节、余额宝周年庆、年底的年年有余活动等。
机构开放平台,主要指三方平台提供流量、用户端产品和运营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触达用户-用户进阶-用户转化和留存的一整套平台能力。比如蚂蚁和天天都各自推出了自己的财富号平台,今年来各家基金公司都在发力的粉丝体系(铁粉-钻粉-挚爱粉),其实也是机构开放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基金电商来说,可扩展和可把控程度,按照难度从容易到困难排序,是机构开放平台。
如果在问题八上做得好,基本上就可以认为这家基金公司的电商业务已经上轨道、有稳定产出了。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部分来看:组织建设、发展规划。前者基于对业务现状对认识和公司资源的把控,后者基于对业务发展方向的判断和对公司战略的认识,二者互相影响。
某大型头部基金公司组织架构(小一点的公司一般看不到独立的电商部)
电商部的组织建设有低配和高配两种方案。对低配方案来说,岗位角色会更少、岗位人数也更精简,体现在岗位设计上,就是“BD+运营”,甚至是BD和运营角色合一,都是同一拨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干。
高配方案是“BD+运营+产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区分自有的线上直销平台(APP/微信公众号/官网)与三方平台的岗位分工。
低配和高配,无所谓哪种方式更好,更多还是看当前电商业务的规模和公司的期望值大小。但由于基金公司是很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业,每年就赚这么些钱,你招的人多了,分到每个人手上的钱就少了,所以需要把握住其中的平衡关系,否则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你的。
作为替代和补充,这时候可以考虑去找一些三方的代运营机构合作,比如*守、*乐、*果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压力。
有些公司会将机构直销岗位放在客服部,有些会放在电商部;有些公司还会在渠道部中划出一个子团队来做电商;还有些公司会将市场部和电商部的职能合并,这些业务和职能交叉的情况,本文就不讨论了。
补充一点,在电商部的人才背景上,如果从电商总监到运营同学都能有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工作经历,会是很好的一个加分项,上文提到的三方和机构“双向黑盒”的情况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我认识的公募朋友里,有好几位电商总或者有支付宝背景,或者是从天天基金过来,他们在三方运营的对接和打法布*上,相对就更有章法,目标也清晰很多。当然从公募到三方的案例相对比较少,比较知名的是汇添富的陈灿辉去了京东,比较不知名的是我来了蚂蚁。
电商部要能“画小饼+讲小故事”,但不能“画大饼+讲大故事”,这和互联网公司做规划完全是两码事。
所谓的“画小饼”,是指不要定太过亢奋的业务指标,即便是你说这个目标遥远的3-5年达成都不行。更好的做法,是根据公司当前的电商业务水平,制定合理的涨幅目标,同时,如果你必须描绘蓝图,可以用时间线串一下其他做得好的同档基金公司电商业务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下原因,再对比下本公司的相同点和差异点。
这是很多基金公司从公司到各个部门层面做规划、描绘业务前景时的通用做法,你可以体会下这么做的好处。
所谓的“讲小故事”,是指核心考核指标是以交易规模和AUM为主,以用户规模(开户用户/交易用户/粉丝规模)为辅。不要去说互联网公司那种“先做大用户规模,然后再做用户的交易转化和保有量”的故事。这种大故事,留给三方平台去说,他们很擅长。
基金公司说到底还是资管机构,你说破大天去,都逃不开“效率”二字,财务部门也会追在你*股后面问你投入产出比。这是这个行业的生存逻辑,你无法挑战。所以,电商部门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运营预算的资金使用效率、运营人员在三方直播间/财富号/社区的产出效率、从三方平台过来的用户转化效率。
这个逻辑梳理清楚以后,在制定规划时你就不会听风就是雨了。不会因为三方开始要做机构开放平台、要做粉丝体系,听说别家基金公司电商部也把用户规模纳入考核,就简单地把考核指标从原先的“用户规模+销量”,拼凑成“用户/粉丝规模+销量+保有量”那么简单了。
一句话,跟三方平台的合作,节奏上可以协同,指标上可以分离。
最后,我们在回到上篇文章开头的那个送命题:
最近某基金公司新来了一位总经理,准备在市场条线大干一番。
你是这家公司电商部负责人,领导给你分配的任务是3个月内,在蚂蚁财富的粉丝数翻10倍,同时AUM翻1倍。
其实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一个:把这位总经理带出去,跟三方公司的高层做一次面对面沟通,或是参加一次财富伙伴大会,看看三方的想法,听听同业的情况。
你想一想,有多少基金公司的电商部已经跟三方合作好几年了,连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这样的一把手都没跟三方坐下来聊过一次?
还记得上文说的吗?对用户来说,不是电商部出来卖,是整个基金公司出来卖,而公司一把手,就是公司能力和意愿最好的代表。
所以,在文章开头出这道题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逼着自己去想一想:在高层的对接和卷入上,你尽力了吗?
当然,聪明如你,看完这快两万字的文章,相信你并仅仅不是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监管和市场环境变幻莫测,资管市场高速发展、三方平台狼性十足,在那么多不确定中,你一定会希望有一些确定的东西握在手里,别担心,咱有:
陈述三方平台现状。蚂蚁的开放平台,天天的广告商业模式、理财通的精品店,一个平台有一个平台的打法和目标,要确定跟公司目标和特性最为贴近的平台重点攻克。
陈述用户现状。本公司产品在核心三方平台的用户特征和保有量情况,相对同业做得好和可以提升的地方。
解析:明确本公司电商业务要重点发力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是不强调粉丝数的,那么送命题中粉丝数增长的目标自然可以调整。
盘点公司布*的赛道和产品线,确定主打的产品,确定需要调动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等投研支持;同时,跟老板要资源、要headcount、要支持,从产品部、投资部门、市场部到监察稽核部都沟通清楚,既然给电商定了这么大的目标,那各兄弟部门的配合也是需要到位的。
拿出符合本公司特色的“一个清单+N套剧本”。所谓的一个清单,指的是你手里准备拿出来跟三方平台合作的产品清单,所谓N套剧本,指的是在三方平台的各种场景中,你都要有相应的玩法和策略设计,做好“引入流量承接+用户留存+持续进阶和转化”——解析:如果在赛道布*和产品上公司的优势不明显,那么送命题中保有量的增长目标自然也可以调整。
解析:老板指派超高的目标,大概率不是想为难你,而是从公司全*的角度进行思考业务突破的可能性,甚至想以此为契机推动公司整体的改变。
所以,你在做好电商份内事的同时,也需要从公司整体协同的角度来推进,给老板一个推动改变的由头。
提出“全面布点+定向爆破”策略。搭上三方平台的建设快车。在新功能、新工具上积极尝试,投入人力和资源;在市场行情到位、本公司产品与赛道热点匹配、平台重大营销活动与本公司优势资源契合时,砸资源打穿打透。
三方平台的产品节奏和运营节奏。基于三方平台的节奏,制定粉丝数大幅提升或保有量大幅提升的目标和策略。
解析:不要光强调困难,老是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板最后只会认为是你不行。
所以,提出可行的策略,通过上面的“一个清单+N套剧本”、“全面布点+定向爆破”,再对接好三方节奏,在某个指标上拿出一个可以超出老板预期的目标出来——比如6个月内“铁粉”做到6万…
以上内容,分别是对着问题一到问题九的答案,抽取和重组后的结果。如果你忘记了,可以从头再回看一次。
写在后面:
我在公众号上把文章发出来后,有公募的朋友开玩笑说,你的这篇文章其实可以起一个更有噱头的名字——《公募基金电商总监修炼之道》。这样的主题,不光可以写文章,没准还能出课程赚一笔呢。
教育研究专家沈祖芸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震撼了我两三年),她说——这个世界不是按领域划分的,这个世界是由“挑战”组织起来的。
针对公募电商的这九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更没有一直正确的答案。环境在变,用户也在变,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带着问题,去回应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不断问自己:哪种方法更有效,哪种方法最有效?
注:以上内容与我的任职机构无关,不代表任职机构意见,也不涉及投资建议。
张德春,微信公众号:道是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目前任职于蚂蚁财富,前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部总监兼信息技术总监、平安壹钱包产品总监、Wind资讯移动产品负责人,专研(互联网+金融)逾15年。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张德春,微信公众号:道是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曾任职于蚂蚁财富,前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部总监兼信息技术总监,专研(互联网+金融)逾17年。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点错回复表情了。。你这也不是课代表啊,这不是广告么?
我去招行买定投了~急~
就是2支不同的基金啊,这个分散风险。定投,偶个人认为陪的不会多,赚的也不会多。应该比存银行利率高点。
余额宝放了20多万,每天利息就10多块钱,问下有没有更好的理财产品?短期随时可取?
余额宝自从2018年扩容以来,收益率就一直在下降,截止目前收益率已经跌倒了2.5%左右,可以说目前已经没有多少优势可言,那么有其他比余额宝更好的理财产品没?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不少,至少来说有三个:
扩容后余额宝中货币基金也就十几只,但是全国的存量的货币基金数量有几百只,所以余额宝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图所示,截止2019年6月6日,货币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还有达到4%以上的,3%的也有不少,所以除了余额宝之外,还可以选择其他货币基金。
传统上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定期的理财产品(封闭式),未到期产品不可以赎回,但是目前银行已经推出了各类活期的理财产品(开放式),这类产品也是可以做到随时存取的,比如兴业的添利一号、现金宝等等,其他银行的也有,大家可以咨询一下你储蓄所在的银行。目前活期理财的收益率正常都远高于余额宝。
民营银行的额当日系列产品,也是可以随时存取的,是几个里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民营银行的当日系列产品剩下三个,分别为:三湘银行、华通银行以及蓝海银行,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在3.8%-4%之间,且可以随时存取,便捷性一点不输给余额宝,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抢购。
替代余额宝的产品有很多,关键是看你自己如何选择,个人比较建议的是传统银行的活期理财产品或者民营银行的当日系列(货币基金现在还有当日快速赎回1万元的限额,其余两个产品都没有限额)。
余额宝20万,按照收益率2.5%计算,每天收益约14元,虽然余额宝安全性和流动性比较好,但是20万也不是小数字,都放在余额宝里面收益不是很客观,有哪些产品收益比余额宝高,安全有保证,并且还能够短期可取呢?下面推荐几个产品可以满足短期可取,并且收益性和安全性都优于余额宝。
产品要素如下:
利率:4.15%
起息时间:当日23:00前购买,当日起息
产品类型:底层银行储蓄存款
起购金额:100元
期限:最长5年
提前支取:可随时提前支取
付息时间:每个月付息一次,持有不满1个月执行提前支取利率,持有在1天到7天之间,提前支取利率1.2%,持有在7天不满1个月,提前支取利率2.02%。举个例子:小明4月9日购买10000元,则5月9日利息按照4.15利率计算返回到二类户,如果5月20号支取本金,则5月9号到5月20号之间的利息是执行提前支取利率。
只要持有是1个月的整数倍,则利率都是按照4.15%计算,相当于循环1个月定期产品,利率比余额宝高,风险比余额宝低。
产品要素如下:
利率:4.125%
起息时间:当日22:00前购买,当日起息
产品类型:底层银行储蓄存款
起购金额:1000元
提前支取:可随时提前支取
付息时间:每个月3号付息,提前支取按照0.35%活期计算。每个月3号支取按照4.125%计算利息,3号后支取,按照实际持有天数计算活期利率。比如5月1号购买1万元,5月3号会付息,利息=1万元*3天*4.125%/365;5月6号支取,则利息为3天*1万元*0.35%/365;
只要在3号支取本金,则利率都是按照4.15%计算,相当于1个月循环定期产品,利率比余额宝高,风险比余额宝低。
产品要素如下:
利率:4%
起息时间:当日23:00前购买,当日起息
产品类型:底层银行储蓄存款
起购金额:100元
提前支取:可随时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计算
期限:30天
相当于1个月定期产品,利率比余额宝高,风险比余额宝低。
余额宝,早已不再是大额资金、灵活理财的首选了!将20多万元全部存放在余额宝里,根本就不值当!而目前可替代余额宝、且灵活支取的理财产品也有很多!
自从2018年5月份,余额宝全面升级以来,虽说先后对接了20只不同的货币基金产品,但收益却一路下跌。现如今,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皆不到2.5%,着实不值得将大笔资金投入啊!
比如,收益相对较高的国泰利是宝,最近七日年化收益2.449%,万分收益0.6365,20万资金投入,每天收益就只有20万÷10000×0.6365=12.73元,差不过也就够吃一顿早饭吧!
相比于余额宝而言,各大银行也推出了各种活期理财产品,随时可支取、当日可计息、还支持快速赎回,其年化收益能有3%~3.5%之间,这可比余额宝高出不少!
比如,招行推出的朝招金、日日欣、日日盈系列产品,本金很是安全、收益稳定,其七日年化收益最高可达到3.3%,20万资金,每年就能比余额宝多出:20万×(3.3%-2.5%)=1600元的收益!
现如今,替代余额宝最合适的产品,要数是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咯!比如,富民银行的“富民宝”、华通银行的“福e宝”、三湘银行的“湘随存”、蓝海银行的“蓝宝宝”等。资金被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50万元以内100%安全可靠,其综合存款利率能有4%。20万元存入,一年就可多出3000元的收益!
很多人对余额宝的认识不到位,把大量、长期闲置的资金放在余额宝里,结果理财效果并不好,就像题目中所说,20万资金每天利息只有10块钱,连银行存款利率都不跑不赢,显然是方法不得当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认识余额宝的定位,二是要对自己的资金有规划,三是要多了解目前的主流理财渠道和产品。
余额宝蚂蚁金服的一款理财产品,对接的是货币基金,主要是为了借助货币基金的灵活性、稳定性为支付宝服务的,因此,它的定位是零钱理财。
既然是零钱理财,你把20万的资金全部放在余额宝里,显然定位不准确啊,因为20万资金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额度了,都超过了银行大额存单的标准,你却把它当成零钱,要么是“土豪”,要么是“土鳖”。
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现在只有2.5%左右,现在很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后都超过这个利率了,银行理财产品能到4%以上,民营银行创新存款更能达到5%以上,就连支付宝里的定期理财都远远超过这个收益率,所以把余额宝当成主要理财工具显然是不够明智的。
题目说资金短期能取,这就属于资金规划的范畴,但是这个规划太宽泛了,短期是多短?能取是取多少?每个人对资金的需求不一样,但是,资金需求一般说来都是可以预期的,对预期的情况进行判断,并作出与之相对应的方案,就是理财规划。
20万的资金确实有必要好好规划一下,因为如果规划得好,每天收入可以达到50元以上,如果放在余额宝里,每天只有10元钱,这差距可以够一餐外卖了。比如,你可以把20万资金超分成两个10万,其中一个10万10天内可能用到,另一个10万可能半年之后才能用到,那么,第一个10万就可以放在余利宝里,第二个10万就可购买180天的理财产品。当然还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再对两个10万元继续细分。
其实所谓的资金规划,就是把资金的空置期找出来,然后根据不同资金量、不同的闲置时间做好安排,在保证资金不耽误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投资收益最大化。从主观态度来说,20万资金放在余额宝里,和放在银行卡里是一样的,其实就是没有对资金做任何规划,只是被动的等待。
自从互联网普及后,现在的理财渠道可以说非常方便,大家都赶上了理财的好时候,如果你不好好了解一下,那就等于辜负了现在的好时光。要知道,在10年之前是没有余额宝的,20年之前只有极少量的基金产品,30年前A股还没有开盘,而这些产品现在唾手可得。
主流的理财渠道和产品如下:
银行渠道的主要产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等;
证券公司渠道的主要产品:股票、基金、可转换债券、国债逆回购、券商理财产品等等;
资管渠道的主要产品:信托、私募、基金、养老理财、不动产投资计划、企业债券等等。
互联网金融渠道的主要理财产品:支付宝代销的理财产品,微信理财通代销的理财产品,京东金融代销的理财产品等等。
最后,回答一下和余额宝类似的、可灵活存取的理财产品,网商银行的余利宝可以当日取现10万元,微信的零钱通和余额宝都差不多,富民银行的富民宝,以及京东金融的“当日”系列比余额宝利率高,灵活性也好一点。
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做好资金规划,根据资金规划分散配置额度和日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收益会更加稳定,也更能提现资金的价值。
现在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2.4%,日万收益为0.62元,20万一天收益12.4元。目前市场上货币基金平均收益也就是3%-3.5%之间,如果按3.2%年化收益率计算,你的20万元,一天收益比余额宝高0.4元,一年比余额宝收益高出1600元。基本相差不大。
接下来说说,另一个活期可以提前支取的,那就是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了。
目前,市场上有16家民营银行,他们的活期利率都不尽相同,有些1.7%,有些3.8%,有些4.4%。我现在就以3.8%算吧,3.8%还是比余额宝的2.4%相差蛮大的。3.8%-2.4%=1.4%,如果20万的话,一年多的出收益为20万X1.4%=2800元,因此,民营银行智能存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0万以下存款,同样享受国家存款保险100%全额赔付,安全问题并不大。
以上就是对短期理财收益的一个简单分析,理财有道,看雪之道,回答中肯,点个赞,关个注,谢谢。
余额宝的年华利率已经达到了2.3%,余额宝除了使用方便,随时支取,作为20万这种大额理财,已经毫无优势可言。而且,余额宝的规模也大幅度缩减,其实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因为用户规模的缩减,意味着大家存余额宝的风险会降低。
选择理财产品,一定要综合考虑它的风险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个属性一般不可兼得。既然题主所问,想存一个随时可以支取的,那么他就要再考虑另外两个属性。
风险性,一定要看产品的投资方向,一般这款产品当你打开它的app或者去银行,大堂经理要能给你展示。不过题主要求,由于流动性很高,那么这款产品一般不会投向股市等高风险的地方。一般这样的流动性高的产品,会投向货币基金、银行同业拆借、债券等货币型产品,风险很低,收益率也不会比定期或者股票型基金高。
收益性,一般这样的产品,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超过4%为宜,如果超过了,一定要看它的投资方向,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小心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
您看,这是我看新闻的时候看到的。由于银行是可以破产的。所以,不要贪图某些银行的高收益,再次强调一定要注意投资方向。
接下来我给大家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就是平安银行的天天成长系列活期理财产品。
目前收益率是3.5%,1万元起存,但是周一到周日24小时,随时可以支取。这是我综合考虑三方面理财属性后,比较推荐的一款产品。如果您有理财方面的想法和问题欢迎您随时咨询我。可以私信留言给我我会给您解答,谢谢各位。
目前阶段,余额宝由于体量过大和监管加码,收益率每况愈下,已经变为理财产品的“鸡肋”!
那么,有比余额宝更好的理财产品吗?一款优质理财产品,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呢?一句话概括:收益率和灵活性安全性兼顾。这也就是余额宝推出初期所具有的特点,现在它的收益率偏低了。
按照收益率和灵活性安全性兼顾的标准,以下几种理财产品值得大家考虑,完美替代余额宝:
一、货币基金。余额宝本质上就是货币基金,但是由于它体量过大,收益率比大部分货币基金都要低了。我们直接通过银行、天天基金等平台,购买收益率排行前列货币基金就好,特点就是T+1交易,取用灵活,方便快捷。附图货币基金收益率排行榜供参考。
二、债券基金,纯债型债券基金风险相对较小,年化收益率基本可以达到5%。除非遇到央行加息周期、股债双杀的年份,纯债型债券基金,基本保障正收益。如图招商双债增强债券LOF,鹏华丰泽债券等
三、银行智能存款,定期存款等理财产品,一般收益率4%左右。一般民生银行,微众银行等民营银行收益率高一点,国有大型银行收益率偏低。
余额宝放了20多万,现在每天利息就10多块钱。现在余额宝的年利率确实是比较低的,还有一些理财产品年利率比余额宝高一些,也可以随时取出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现在余额宝年利率为2.311%,每万份收益为0.628元。如果存20万,每天的利息也就是12.56元,确实是有点低了。一般余额宝放一些零花钱比较好一点,像这样的20多万的钱,可以放在其他的理财产品上面,可能利息更合适一点。
一般大型银行每个月都会发行很多理财产品。下面是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表,其中有一款日鑫月溢按日开放式理财产品,起购金额是10万元。也算是活期理财产品,随用随取,即时到账,可以说非常方便。
这款产品计息方式采取了靠档计息的方式,只要是存一天以上,年利率达到了2.8%,存满一个月以上年利率可以达到3.1%,存满90天,年利率为3.5%,存满365天以上,年利率为3.9%。
现在民营银行推出了很多新型存款产品,在这些新型存款里面又推出了当日系列产品,可以随存随取,可以说非常灵活方便,是大家活期理财的非常好的选择。
下面当日系列有三款产品,一款产品提前支取利率为3.8%,还有一款是4%,还有一款是3.9%。这些都属于普通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只要是50万元以下就能够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可以说非常安全。
综上所述,如果觉得余额宝利率太低,可以考虑一下银行按日开放理财产品和新型银行存款产品。
余额宝现在的七日年化是2.3110%,万份收益0.628,20多万的确每天只有十几元收益,微信理财通里的余额➕七日年化收益率2.404%、招商银行朝朝盈七日年化2.233%,大都差不多了,不过根据本人自己的经验,也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比如招商银行里的朝朝金、日日欣理财产品,1万元申购,七日年化收益率3.3%,本人在**,乌鲁木齐银行的雪莲宝,5万元起申购,年化收益率3.8%,这些都是在手机银行操作的,随时赎回,柜面业务也可以办理。另外还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里面的智能存款,可以了解一下,随时支取,并且是按照实际存期内最大化的定期存款利率靠档计息的。其实二十多万元的话,是完全有更好的理财方式的
余额宝的收益率越来越被大额资金嫌弃了,按今天的万份收益6毛3来算,20万的日收益为12.6元。离原来1天一块钱的小确幸越来越远了,我们还能找到一天一块钱的产品吗?
银行系的活期理财产品,风险要高于余额宝。比如招商银行,朝朝盈的收益率跟余额宝差不多,不满足要求,朝朝盈是货币基金,招行风险等级划分为R1级。招行理财产品里的活期日日欣收益率要高过余额宝,20万日收益多出3-5块钱,不过风险等级高于余货币基金,为R2级。
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相当不错的产品,比货币基金更低的风险,却能高出货币基金的收益,有些朋友会说难抢,其实多了解几个平台,总有好抢到的产品。高出余额宝货币基金1%的收益率,20万日收益多出5块钱以上,无限接近万份收益一天一块钱的目标了。
短期随时可取,不一定会取,所以可以选择一些期限长并且可以提前转让的产品,比如银行的期限理财,持有7天可以发起转让,收益率高了,灵活性也兼顾了。
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存款,对标准存款来说没多大意义,但一些智能存款的设计就比较人性化了。
甭管怎么折腾,要记住一点,这个钱随时会用到,安全第一。
来自:倦鸟依林>《经济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