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中资指数有哪些基金(恒生指数基金哪个好?)

时间:2024-01-05 19:19:49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恒生指数基金哪个好?

推荐513660华厦沪港通恒生ETF,它的管理费比其它基金要低。

恒生指数基金,买哪只?

上次跟大家聊到港股指数投资,现在这个时点不算便宜,不建议大举进入。而且作为内地投资者我一直认为国内的沪深300指数(如159919)更加适合大家长期投资,港股指数只能是作为一个补充。我再次强调投资指数基金的出发点是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长期发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然而代表中国经济的大部分企业还是在A股中,港股上市的还是少数,所以投资港股指数只是作为补充。

 

所以建议投资港股指数资产在您权益类(股票类)总资产里面的比重不应该超过20%。简单的说,就是你准备拿10万元投资权益类资产,其中港股指数基金不应该超过2万元。

 

但是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到底买哪个呢?其实上次已经说了,两个指数都不错(国企指数优化之后)。但是如果作为国内股票市场的一个补充来看,包含香港本地企业和中国内地企业的恒生指数就更加有优势了。

毕竟香港本地企业也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需要覆盖。而港股中很多内地企业是A+H股,国内指数早已经覆盖。再多买一份,其实是相当于增加了它们的权重,不符合指数投资于全市场分散化的初衷。因此,推荐投资恒生指数作为补充。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投资恒生指数,买哪只基金更好吧。查询到普通内地投资者可以购买的如下:159920华夏恒生ETF000071华夏恒生ETF联接513660华夏沪港通恒生ETF000948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联接164705汇添富恒生指数分级513600南方恒生ETF

 

主要还是场外开放型和场内交易型(ETF)两类。

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现在的国内市场ETF比场外开放型基金有很大的优势(交易费用更低和百分百跟踪标的指数,详见https://xueqiu.com/3952515827/85273069)

所以今天只比较159920华夏恒生ETF、513660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和513600南方恒生ETF。

查看这三只基金收费情况和规模如下:

比较后不难发现,华夏的159920、513660规模较大(都在20亿以上),南方的513600规模太小(不足1个亿)。收费上,华夏的513660和南方的513600都是总管理费用6‰每年,而159920总管理费用更高,是7.5‰每年。同一家公司,功能完全相同的产品,收不同的费用,华夏基金还真会玩啊。综合来看,513660是比较适合的投资标的。

因此投资恒生指数,还是推荐513660华夏沪港通恒生ETF。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选择分级基金(164705汇添富恒生指数分级)作为投资恒生指数的工具。请看图:

总管理费用14.5‰每年,比其他基金贵一倍以上,投资收益就这样被基金公司白白拿走了。分级基金收费这么高,难怪前几年各大基金公司卯足了劲不断发行分级基金,而不管投资者是否会因为分级B亏损严重。

在此我对这种明目张胆的强盗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主要恒生指数ETF基金汇总

目前对标港股恒生指数的ETF基金大概有两类,一类是QDII基金,也就是基金公司直接去买港股,需要先将人民币换成港股外汇,这种QDII基金需要换汇额度,如果额度不足,而市场上对未来的恒生指数又比较看好,就可能在场内ETF出现溢价。另一类ETF基金是通过沪港通机制直接买港股的,不需要去换汇占用基金公司的外汇额度,但是这种ETF基金在处理持有的恒生指数基金含有的个股分红时应该比较吃亏,需要被收20%的红利税,而且有汇率波动问题。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好第一种QDII基金,场内交易的话,避开其大幅溢价的时间段就行了,大部分时候应该正常,即使偶尔有小幅度溢价情况,关系也不大。

一)华夏恒生ETF(QDII)(159920)

华夏恒生ETF(QDII)(159920)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恒生ETF基金,2012年就成立了,基金规模达到64亿。

华夏恒生ETF前10大持仓个股

华夏恒生ETF(QDII)(159920)跟踪香港恒生指数,持仓集中度高达63%。

二)华夏沪港通恒生ETF(513660)

华夏沪港通恒生ETF(513660)也是华夏基金公司的一款老牌基金,成立于2014年,只不过是通过沪港通机制交易的,基金的规模为10个亿。

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前10大持仓股

华夏沪港通恒生ETF(513660)同样跟踪的是香港恒生指数,但是它的第一大持仓股腾讯控股的持仓比例却高达14.5%,比华夏恒生ETF(QDII)(159920)高了3%,有点奇怪,可能只是暂时性的。

三)南方恒指ETF(513600)

南方恒指ETF(513600)成立于2014年,但是规模只有1.51亿,偏小了,跟踪的指数当然是香港恒生指数。

南方恒指ETF(513600)前10大持仓股

南方恒指ETF(513600)持仓的集中度因为都是跟踪香港恒生指数,所以是同样的63%。

四)A股市场上的场内恒生指数ETF基金,上面三家就是最大的,还有两家分别是大成恒生指数)LOF(160924)和国泰恒生港股通指数(LOF)(501309),但大成恒生指数(160924)LOF基金规模只有0.31亿,而国泰恒生港股通指数(LOF)(501309)基金规模至少有0.06亿,都不是主流,就不详细介绍了。

更多阅读:

主要新能源汽车行业ETF汇总

主要红利ETF基金汇总

ETF轮动实盘记录之六

主要军工行业ETF基金汇总 

有色、资源、商品行业ETF汇总 

主要医疗行业ETF基金汇总

生物医*行业ETF的一个补充

医*行业ETF基金资料大全

主要传媒行业ETF简介

主要沪深300ETF指数基金的比较

主要科技行业ETF简介

ETF是不会死的

华良目黄缩支益矛战九夏沪港通恒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好吗

属于投资跨区基金,赎回时间7至13个工作日管理费赎回费较高,建议投资沪港深基金比较好申购赎回都快

恒生港股通央企指数推出,三大央企ETF6月上市,各路资金涌入“中特估”

5月22日,恒生港股通中国国资央企指数正式推出。恒生指数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央企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公司因应市场需求而推出相关指数。此外,三大央企ETF亦将于6月上市。5月初,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旗下的3只央企主题ETF亦火热发行。

随着“中特估”指数和相关ETF产品密集推出,未来相关国企主题动能如何?

去年11月,中国证监会**易会满提出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但当时市场似乎并没把这一概念当回事,A股也仍在低谷煎熬。直到今年一季度A股的“中特估”概念彻底爆发。

除了对AI的炒作,今年以能源、电信、国有银行为主的“中特估”概念,几乎成为唯一的市场主线,长期低估值、高分红是相关公司的特点。目前,不少国企上市公司亦在香港上市。恒生指数公司指数总监黄伟雄对记者表示,“鉴于央企改革持续推进,预期央企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恒生港股通中国国资央企指数的推出,将有助投资者把握与央企相关的投资机遇。”

该机构也提及,市场预期相关央企优化后将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配合国家战略目标,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据悉,恒生港股通中国国资央企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和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国资央企的香港上市公司之整体表现。截至5月15日,该指数中行业比重最高的四大板块,分别为能源业(27.1%)、地产建筑业(16.7%)、电信业(16.1%)和必需性消费(9.0%)。

此外,内地市场的相关ETF产品已经开始预热。5月初,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旗下的3只央企主题ETF同步发售,3只ETF跟踪的均为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据悉,待3只产品正式成立,全市场首批同时纳入了分红和回购的高股息策略指数产品也将由此诞生。这将专注国企主题的ETF的总数增加到19只。据悉,这三只ETF总共收到了超过60亿元人民币的认购,并提前结束认购,因为筹集资金达到了上限。

5月16日,华泰柏瑞中证中央企业红利ETF发布公告称,该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位20亿元,跟踪的指数为中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9天发行期间认购金额共计21.09亿元。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根据自2009年以来推出的16只国企主题ETF的数据,在相应ETF推出后的1到2个月内,ETF的相关指数往往表现良好,这或许可以减轻一些投资者对该事件可能代表情绪周期顶点的担忧。”

年初以来,相关国企的股价表现有目共睹,这也是众多资金涌入的结果。

刘劲津表示,一方面,北向资金年初以来对国企板块的买入力度较大,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占北向净流入总额的43%。就行业而言,资金主要流入消费品、工业和材料板块,而并未集中在金融、电信和能源等权重较大的板块。

另一方面,南向资金对国企的流入也非常强劲,达到60亿美元,占南向资金净买入总额的43%,但与北向资金的差异在于,内地投资者主要在电信和能源领域积极购买H股国企,而这些领域的大型股票大多存在显著的A/H股溢价差异(H股估值更低)。

在A股市场上,散户投资者也参与了这一主题,散户交易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和现金交易额的70%,这也表现为国内以国企为重点的ETF净资产值稳步上涨。

“国有企业的出色表现和超额收益并非由于‘国家队’的推动,根据专有指标,相关指数ETF并未受到实质性资金流入,而指数ETF是我们指标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国家队支持市场的一种常见工具。”刘劲津称。

在高盛追踪的新兴亚洲市场共同基金中,其管理资产约为4600亿美元,相对于各自的MSCI基准,目前在中国股市上持仓偏低约440个基点。在行业方面,它们的低配头寸主要是在国企方面,尤其是金融(银行和保险)和能源领域。在个股层面上,一些国企股票被大量持有,如建行、茅台、华润置地、蒙牛、五粮液和中国石化,但它们对其他非主流的国企股票的敞口有限。

在国内市场上,公募股票型基金(long-only)总管理资产约为5万亿元,根据他们的季度申报,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大约有35%的股票配置分配给国企,比2018年底的峰值45%低10个百分点,低于沪深300指数当前的国企权重11个百分点。

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国企的未来空间不小,但关键仍在于改善治理和资本利用效率。

高盛通过对全球国有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的比较,假设它们的盈利能力和股权风险溢价(ERP)能够逐渐趋同,来界定国有企业重新评估的潜力。具体而言,如果国企能够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将盈利能力与非中国国企的差距缩小50%,那么总体国企市值理论上将从当前水平提升约20%。

在一个“乌托邦”式的正面情景中,估值收益可能高达50%。“但估值提升远非板上钉钉的事实,它基于一个核心前提,即国企的基本面将确实从现有水平改善。我们认为,投资于技术(未来增长)、优化效率和向股东返还过剩现金是释放上涨潜力的关键。”刘劲津称。

事实上,近年来,***出台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证监会、国资委对国有上市公司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认识企业内在价值等方面做出明确部署要求。例如,央企代表之一的中国中化副总经理李福利近期在上交所进行业绩说明会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特估”受到重视,未来公司的重点主要在于——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行动,加大上市公司支持力度,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有效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并强化对投资者关系的重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周艾琳责编:林洁琛

第一财经投教IP“秒懂金融”持续扩大全国影响力,助力贵州投教工作。

混改是双向的,既有国企参与到民企中,也有民企参与到国企中,根本点都是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多方协同推动强链补链重大项目落地,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单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上讲,企业是国企还是民企的性质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种企业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恒生指数基金都有哪些呢?

恒生指数的基金只有嘉实恒生中国企业基金一个,好像恒瑞财富网有很多恒生指数的信息。希望你能帮到你,望采纳

什么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哪里有发布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hangsengchinaenterprisesindex)反映所有在本港上市的h股的股价表现的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即国企指数,又称h股指数。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国企指数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

转: 港股:骤雨不终日 港股当前*面:历次回调最长、面临三重压力  回调时间:历次下行周期中最长  2022年港股延续2021年初以来的弱势。 ... - 雪球

回调时间:历次下行周期中最长

2022年港股延续2021年初以来的弱势。经历了2021年近一年的大跌后,2022年港股的弱势超出多数人预期。年初至今,恒指和国企指数分别下跌30.1%和32.8%。成长板块跌幅尤为明显,MSCI中国(除A股)和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35.8%和42.2%。板块层面,MSCI中国指数几乎所有板块都有所下滑,仅有能源板块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下上涨13.8%。

本轮回调持续时间是港股历次下行周期最长。从21年2月高点算起,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累计跌幅已达47.4%与54.7%。恒生科技与代表美国上市中概股的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更是分别下跌70.0%和74.3%。尽管整体跌幅暂不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但无论从估值、流动性与换手率等多个维度上都已经到了较极致的水平。因此,在当前水平上,预期市场出现一定反弹不难,关键是未来反弹的持续性、节奏和配置方向。

图表1:港股成长板块过去两年来尤为承压

资料来源:FactSet,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各板块中仅有能源板块仍维持正收益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1日

图表3:本轮回调已是港股历次回调中持续时间最长的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但幅度暂时还不及2008年金融危机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回调原因:面临三重压力

造成港股市场当前*面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结构性背景也有周期性因素,因此后续解决或出路也不能一蹴而就,可能短期内无法完全回到之前。归纳而言,港股市场目前面临“三重压力”:美联储紧缩影响融资成本(Rf)、中国增长影响分子(EPS)、地缘*势影响风险溢价(ERP,equityriskpremium)。

►美联储紧缩影响融资成本(Rf):美国通胀问题约束了货币政策的紧缩和包括港股在内的全球美元的流动性,使资金回流美国造成市场流出压力。与此同时,港美利差扩大也加剧了这一压力,香港金管*多次介入维护汇率,导致银行总结余下降幅度更快,HIBOR利率从而走高。考虑到高通胀约束下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这一收缩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中国增长压制盈利(EPS):今年以来,超预期的疫情和地产问题给增长和盈利修复带来很大挑战。4~5月国内*部疫情反复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延后了企业盈利基本面的修复。MSCI中国(除A股)指数EPS已从年内高点回撤约16%。其中,地产、医疗与消费等板块回调幅度居前。市场也在期待更为有效力的政策出现。

►地缘*势和中美关系影响风险偏好和估值(ERP):年初以来,俄乌*势、中概股监管与当前有所升温的中美摩擦都成为了影响市场表现的重要约束。这些因素在市场波动区间均明显压制了投资者偏好,导致港股市场隐含风险溢价抬升至历史高位。

图表5:港股年初至今走势划分与多重影响因素对比

资料来源:Bloomberg,FactSet,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美国加息周期推动资金流出中国香港及其它新兴市场,HIBOR明显走高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MSCI中国除A股EPS一致预期持续下调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历次底部特征:多重指标达极端水平,关注政策转机

在经历了近2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回调后,投资者关注当前港股已经处于什么位置?我们认为,港股当前无论是在估值或是投资者情绪层面情况均已到达比较极致的水平,其中部分指标都已经达到乃至超越此前几轮市场低点的最极端情况。

投资者情绪、估值与交易等多重指标均已达到历史极端水平。情绪指标中,10月下旬2.5%的年化换手率、约20.6%的日均卖空占比以及显著的超卖指标均已达到市场历史上最为极端的水平。同时,港股市场在9月发生了超1200次的回购以及超180亿港元的回购总额均是前所未有的。估值层面,恒生指数7.2倍的动态PE以及73.8%的A/H溢价对比历次底部都已仅次于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与此同时,年初高点以来,MSCI中国除A股指数EPS的下调幅度超过了16%,仅次于08年。

对比2016年与2019年,当前最主要差距则在于美联储政策宽松以及国内政策能否持续加码。回顾此前几轮底部的反弹,均发生在内外部政策催化剂营造出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一方面,美国通胀拐点基本确定有望使得美联储在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进而促成美债利率更大幅度下行。另一方面,国内政策持续发力,但增长效果受制于地产和疫情尚不明显,市场也在期待更有力的政策催化剂的到来。因此,后续内外部政策的更多转机值得关注。

图表8:港股市场历次底部特征与当前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本次下跌各项数值选取为10月中旬以来相对极端值

经历了2021年近一年的大跌后,2022年港股的弱势超出多数人预期。本轮下跌至今已超过19个月为历次最长。在当前水平上预期反弹不难,关键是持续性、节奏和方向。基准情形下,我们预期港股2023年或有20~25%修复,基于6~10%盈利增长和12~18%估值修复。

节奏上,仍需待时而动。近期国内外政策预期的变化带来一些转机迹象,一季度美联储停止加息或带来更多美债利率下行和估值修复机会;二季度后,重点观察盈利修复前景与持续性。

图表9:2023年港股市场表现预期与节奏判断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宏观经济:外需趋弱,关注消费侧需求修复速度

中国疫后复苏呈现显著不对称性。虽然疫情爆发初期主要冲击经济供给侧,但一段时间以来防控措施削弱了消费和服务业,使得需求下滑幅度超过供给。中国通过“保供”维持了制造业高效运转,也支持了疫后近三年来出口增速和工业增加值的强劲增长。然而,疫情下消费场景缺失、企业居民信心趋弱则导致内需不足。此外,地产投资大幅放缓也加剧了短期增长挑战。向前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使得外需走弱,那么如何刺激内需则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发力点。

化解需求不足一直是2022年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年初以来,全球金融环境趋紧背景下,中国持续加大货币刺激力度,财政投资也不断发力弥补私人部门需求的短板。即便如此,私人部门信心持续低迷。货币快速增长并未转化为消费或投资,而体现在企业和居民储蓄率的抬升。以往稳增长阶段,刺激地产需求一直是推动增长的加速器,但从长期看则不可持续。短期内,我们认为财政和准财政持续发力可能会为增长“托底”,而强劲反弹则需要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政策持续优化是挖掘中国内需潜力的必要条件。

图表10:中国疫后非对称复苏:出口>制造业>消费>地产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1:虽然融资成本下降,但回报率肯能下滑幅度更大,导致流动性淤积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疫情以来国内防疫措施注重“保供给”。尽管疫情通常被理解为一个供给端冲击,但为防止病毒传播的防疫措施实际上对需求端的抑制大于对供给端。即便工厂和制造业可以在闭环系统中运营,消费者活动和服务业则尤其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国内社会零售增长不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现状。

►地产高速扩张期已经过去,政策可能无法依靠地产投资刺激内需。国内人口趋势变化和城市化率趋于饱和等因素下,中国房地产高周转、高杠杆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2021年下半年以来,去杠杆下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出现偿债压力,导致地产市场信心下滑。尽管政策可能更积极地介入防止系统性风险,但地产高速扩张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二十大报告中重申“房住不炒”,表示政策并不会如此前稳增长周期一样依靠刺激地产需求推动内需反弹。中金宏观分析师预计,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将在2023年恢复至0.3-3.9%水平,远低于疫情前长期接近两位数的增长率。

►强劲的出口增长持续降温。国内出口增速已从7月的同比17.8%大幅下滑至10月的-0.3%。海外消费者进一步转向服务类消费,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跨国公司库存过剩等因素,可能导致外需进一步放缓。中金宏观组预测中国2023年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0-1.2%区间。

图表12:货币宽松推动M2大幅抬升,但信贷需求偏低迷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3:居民和企业边际消费倾向持续下滑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往前看,在当前已经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rf),如何有效提振投资回报率的预期(g)使得低息流动性转化为信用扩张和主体消费与投资意愿是关键。从供需两个维度看,供给的修复已经较为充分而全球增长放缓外需趋弱背景下,内需尤其是消费刺激将成为后续增长的主要抓手、也降至配置的重点方向。

►在当前已经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rf),如何有效提振投资回报率的预期(g),进而提振主体消费和投资意愿是关键。2022年,国内货币刺激力度加大,9月M2同比增速达到12%,远高于今年约6%的名义GDP增速。随着金融系统流动性明显宽松,企业和家庭的融资成本也已达到了多年低点。

然而,由于居民和企业部门信心不足,即便金融条件明显宽松仍不愿加大消费和资本支出。我们发现,中国居民和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率自2018年以来持续收缩,表明边际消费倾向下滑。其中,城镇消费意愿不足尤为明显。城镇储蓄率(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疫情期间大幅攀升。

►供给的修复已经较为充分而全球增长放缓外需趋弱背景下,内需尤其是消费刺激将成为后续增长的主要抓手。国内防疫政策通过“保供给”维持了经济大盘基本稳定,但同时国内消费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出口放缓,政策侧重点可能从“保供给”逐步转向“保内需”,通过挖掘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推动增长修复。挖掘消费者需求潜力仍待政策调整优化。城镇人均核心消费(除去食物和住所)仅修复至疫情前趋势隐含值的90%左右。分项看,中国城镇居民大幅削减了在服装、旅行(交通)和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我们估计该三项消费分别仅恢复至疫情前趋势隐含水平的91%、93%和81%。不难看出,相关行业(如餐饮、旅游和线下娱乐)也是疫情以来盈利受损较为严重的板块。总体而言,中国社会零售额当前仅恢复到疫情前趋势的92%左右,而2季度上海疫情明显拖累了消费修复的步伐。

情景分析:消费恢复情况或是GDP增速关键。我们估计,如果零售额继续沿着近期的轨迹增长(近三月平均环比增长约0.52%),则对应全年同比增长约6.5%,这一情形对应明年约5%的GDP同比增速。若政策优化更积极乐观,我们预计2023年社零环比增速平均可能达到0.8%左右,与2020年第四季度增速相当,消费活动可能在2023年底恢复到其趋势值的98%以上,对应明年零售额同比增长10%和6.7%GDP同比增速。

图表14:社融仍未修复至疫情前趋势水平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城镇居民储蓄率近期仍在上升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疫情下城镇居民服装、娱乐等方面消费意愿受到拖累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7:中金2023宏观预测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企业盈利:预计全年增速6~10%,关注下游行业修复

根据我们自下而上的分析,2022年上半年海外中资股港元计价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1.1%。2季度奥米克戎疫情、地产板块放缓、人民币贬值压力抬升等压力下,市场盈利持续疲软态势。具体看,1H22非金融板块净利润同比收缩5.6%,主要受周期板块净利润同比下降8.9%拖累。从行业来看,尽管上游能源企业的盈利维持较高增速,但环比较2021年的大幅放缓,而下游消费和公用事业的盈利则环比显着改善。展望2023年,即便整体增长取决于未来国内外多重压力的演绎,但我们认为整体盈利有望有所修复,同时上游成本压力边际缓解和下游企业运营改善可能推动上下游差异进一步收窄。具体来看,

►收入增长:海外中资股或将增长7~9.5%。我们预期,若国内政策优化成功带动内需反弹且疫情不再出现大规模爆发,则企业收入可能实现高个位数的增长。我们预计下游行业(如出行、餐饮、纺服)收入可能明显反弹,而上游行业(煤炭、石化)增速或将随能源价格企稳而放缓。考虑到出口增速可能下降,有相关敞口的公司(家电、医疗、纺服)增速或将放缓。

►盈利能力:上游成本下降和运营改善将提升下游利润率,有助于提升整体净利润率。上游行业利润率可能会随着能源价格回落而边际趋弱;相反,随着成本压力有望逐渐缓解(如公共事业)和政策优化(如互联网、零售),下游利润率可能继续恢复。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2023年港币计价海外中资股净利润增速有望达到6~10%,非金融和金融分别为9~15%和6~6.5%。

目前市场一致预期预计2023年净利润增速为12%,仍高于我们乐观情形下盈利增速预期。年初以来,MSCI中国除A股2023年净利润一致预期累计下滑18.5%,主要受国内疫情和地产疲软等因素影响。板块上,地产、医疗、必需消费、互联网净利润一致预期累计下调幅度较高。考虑到当前2023年预期净利润增速仍较充分,未来投资者需关注进一步盈利下修的风险,当前2023年的盈利一致预期较我们的预测仍存在5%的下调空间。

图表18:市场预期医疗、消费、公共事业等下游板块盈利增速将在2023年反弹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9:年初至今地产、医疗、消费、互联网等板块盈利下调幅度居前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市场预期非金融板块2023年净利润率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1:我们预计2023年海外中资股净利润增速可能达到6-10%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MSCI中国除A股自下而上市场一致预期一览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估值与溢价:极端风险溢价提供反弹空间,但整体中枢或下移

港股估值降至历史低位。经历长达19个月的持续回调,MSCI中国(除A股)动态PE已降至7.7倍,位于长期均值以下1.2倍标准差,为2006年以来最低点。其中,非金融(MSCI中国,除A股和金融)估值下调至10.6倍,历史均值以下1.4倍标准差;MSCI中国除A股、ADR和腾讯目前5.4倍动态PE已是历史最低水平(图表23)。细分行业层面,互联网零售、媒体、汽车、医疗设备等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公用事业、银行等绝大多数行业估值位于历史底部(图表25)。跨市场比较,港股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估值低位,较美国、印度和东南亚等市场存在明显折让(图表24)。跨资产比较,MSCI中国(除A股)股息率(~4.0%)显著高于10年期中债利率(~2.7%),两者差值高于历史均值3.3倍标准差以上,且近期仍在走阔(图表26)。

图表23:MSCI中国(除A股)动态PE目前已降至7.7倍,位于长期PE均值以下1.2倍标准差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4:MSCI中国指数估值较印度、美国和东南亚市场存在明显折让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5:互联网零售、媒体、汽车等板块估值处于其历史高位,公用事业、银行等绝大多数行业则位于历史底部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6:MSCI中国(除A股)股息率与10年期中债利率差值高于历史均值3.3倍标准差左右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估值收缩受美联储紧缩抬升无风险利率rf和地缘*势压制风险ERP偏好双重影响。通过拆解PE拖累因素,我们发现年初至今港股估值回调的23%中,无风险利率(Rf)和股权风险溢价(ERP)分别拖累了12和11个百分点。

►无风险利率快速抬升。作为离岸市场,香港拥有开放的金融体系,资本可自由流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金管*放弃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美国开启加息周期以来,香港紧跟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进而引发Hibor快速抬升、港币走弱、金管*总结余明显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图表6)。今年以来,美国激进紧缩一度使10年美债利率从年初1.5%大幅上行至4.3%高点。不过,港股市场的特殊性在于也受到中资公司和南下资金的影响,使得部分上市企业的融资和流动性环境与中国内地的融资成本息息相关,因此今年内地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港股金融条件。在中美经济周期错位的宏观背景下,即使将10年期美债和10年期中债利率加权考虑(考虑到港股市场内地资金成交占比为28%,赋予美债和中债7:3权重),港股的无风险利率也自年初以来上行了160个基点。这使得港股相对A股来说,无法完全享受国内融资成本下行的保护。

►风险溢价达到极端水平。除了无风险利率的大幅抬升,增长预期、地缘*势、监管博弈等不确定性交替抑制风险偏好,并通过股权风险溢价反映到估值水平上。横向和纵向对比后,我们认为港股市场已经较为充分的计入了A股港股美股三地面对的共同(如地缘*势)或(如美联储紧缩与内地货币宽松)的风险。

对比美股,我们选取10年期美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MSCI中国(除A股)与标普500的ERP差值处于历史最高点(图表28);与A股相比,以10年期中债利率为无风险利率,MSCI中国(除A股)与沪深300的ERP差值也达到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图表29)。进一步以10年期美债和中债以7:3加权计算,MSCI中国(除A股)ERP10月底也达到11.7%的高点,较6月7.3%上升440个基点,超过2020年疫情初期(8.6%)和今年3月俄乌*势和中概股风波期间(11.7%)的峰值,仅次于2011年水平(图表27)。

历史经验表明,当ERP升至极端水平后,可能隐含未来1~5年有较大概率取得较好回报。通过将ERP水平与指数收益进行回归,我们预计随着风险偏好边际修复,MSCI中国(除A股)中期上涨的概率可能较为显著(图表30)。

往前看,我们预计港股估值或存在12~18%的修复空间。考虑到3月俄乌*势及中概股风波使得港股ERP从7.5%冲高近400bp至11.7%。若明年中概股不确定性*部落地,这一部分ERP可能有所补偿,如回落350~400基点至7.5~8%附近。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后,美债利率明年底将降至3.0~3.2%。此外,我们在盈利章节的测算当前盈利预期仍有5%的下调空间。综合上述假设,我们测算港股估值存在12%~18%的修复空间,对应MSCI中国指数(除A股)9.0~9.5倍P/E。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情形是一个不考虑路径和节奏、基于基本面的全年中性测算,且情绪和盈利路径的错配也无法使得每一阶段估值都沿着这个路径演变。考虑到目前港股估值和情绪较极致,完全存在短期估值以超预期斜率冲高的情形。

从中长期视角看,长期增长中枢下行和地缘新*势可能意味着股指中枢难以回到原来位置。地缘*势持续演变、外资减持,叠加全球长期增长缺乏动能、中国增长动能切换,均可能使风险溢价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难以回落,进而压制估值中枢。假设ERP中长期维持在2021年7月以来平均8.2%水平、及6%的长期增长率,对应PE中枢可能从10.4倍下移至8~9倍。长期估值中枢的修复需要更多地缘风险改善,香港长期增长逻辑和发展方向的明确,居民金融配置进一步提升推动南向资金流入、以及长期产业升级趋势提升长期增长动能。

图表27:MSCI中国(除A股)隐含股权风险溢价一度达到11.7%,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8:选取10年期美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MSCI中国(除A股)与标普500的ERP差值处于历史最高点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9:MSCI(除A股)与沪深300指数的ERP差值目前位于历史均值以上3倍标准差水平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0:根据风险溢价与未来收益率的回归拟合,我们预计未来港股或有较大概率上涨

资料来源:FactSet,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流动性:南向继续流入,海外资金流出可控但重新流入还需基本面配合

►南向资金波动中维持流入。尽管今年港股市场趋势下行,但南下资金延续了稳步流入的态势。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已整体流入3,668亿港元(vs.2021年4,544亿港元与20年的6,731亿港元)。具体流向上也呈现逆势加仓的趋势,其中回调幅度较大的新经济龙头,如腾讯、美团-W与*明生物等更是流入主力。不过,我们也关注到三季度以来,观察港股通持股占比中,能源与电信等高股息个股这一比例均有所抬升,这也与我们跟踪内地公募基金三季度配置比例变化趋势相符。因此,近期高股息个股相对跑赢或也能体现出内地资金的边际定价权。

为何市场下行南向资金依然持续流入?国内宽松、对冲汇率以及高股息避险。年初以来国内货币政策立场持续宽松并逐步加码,我们认为这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营造了先决条件。其次,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与人民币汇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南向资金选择流入港股可以起到一定汇率对冲的作用,并且高股息个股往往也会有相对表现。同时,H股估值相对A股及其他主要发达市场折价情况在今年明显抬升,估值呈明显比较优势。向前看,在上述条件持续吸引南向资金的情况下,随着港交所上市制度进一步改革允许更多科技企业赴港上市,以及更多中概股回归并符合港股通纳入条件,将有望在未来继续吸引更多内地投资者驻足港股市场。

►南向资金流入为何未能扭转市场下行趋势?海外资金仍占主导。首先,尽管南向资金自港股通开通以来已整体流入超2.5万亿港元,但对比外资占比仍相对较低,难以起主导作用。其次,我们观测到今年海外主动型资金明显流出,但我们所采用的EPFR数据并不能完整刻画外资表现,例如其不包括海外主权基金与养老金等机构。近日部分海外养老金可能削减中国敞口的报道也引发关注,因此流出情况可能更严重。假设大部分海外资金投资中国所采用的基准是MSCI新兴或MSCI中国指数,其海外中资股与A股权重对比约为4.5:1。举例来看,对比北向资金3月中旬与近期的快速流出,如果按这一权重比例计算,外资在3月与10月市场动荡期间流出海外中资股情况可能均超过2,000亿港元,这一数字则明显高于南向近期的流入总量。

图表31:南向资金基本全年保持流入,近期有所加速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南向资金整体流入行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1日

图表33:国内流动性情况是南向资金流入的有力指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4:南向交易占比可达15%-20%,但对比外资仍难以占据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海外资金年内出现三轮明显流出。海外主动型基金年初至今已整体流出海外中资股111.8亿美元,这一流出规模达到了2020年以来海外主动基金整体流入规模的38.2%。其中包括三轮明显流出,首先,3月中旬流动性冲击的背后,是俄乌*势与中概股监管等因素对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压制(ERP)。而4月中旬至5月底则是国内疫情反复造成的盈利下修所致(EPS)。7月开始美联储加息与无风险利率大幅攀升则体现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收紧(Rf)。分基金类型看,新兴市场基金(流出30亿美元)和亚洲除日本基金(流出10亿美元)流出较多。相比被动型基金虽持续流入,但中国股票占比超50%的被动基金近期也承受明显赎回压力。

不同情境下,未来还有多少流出压力?新兴和全球型基金配置明显低配,流出压力可控。2000年以来,EPFR统计中国市场经历了4轮海外主动型基金明显流出,而本轮自2021年8月高点以来的累计流出无论规模或持续时间都暂不及18-19年或13-17年。如果从配置比例角度分析,悲观假设下,假设10%的跟踪新兴市场的投资机构将业绩基准改为MSCI新兴除中国指数,可能会带来224亿美元的流出压力,将基本回吐2020年以来的全部流入规模。中性与乐观假设下,假如美联储退坡与国内基本面修复得以实现,若30%跟踪新兴市场的投资机构将配置比例从低配调整为标配,可能会带来7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外资何时能够回流海外中资股?基本面改善是主要前提。除了资金流出层面的压力,我们发现自21年高点以来,海外部分类型基金(如全球以及全球除美国配置基金)明显调降其中国市场配置比例,专注新兴市场海外资金也明显处于低配。根据上文所提到的“三重压力”,当前对于资金与外资配置层面影响最为显著的便是美联储8月以来加息预期再度升温加剧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并推动资金从整体新兴市场回流发达市场。往前看,美联储在年底的政策如果退坡将可能成为第一个压力缓解的契机,有望吸引部分类型基金增配中国股票。而后续更多正面催化剂的出现,如大规模稳增长政策加码与部分风险的缓解,则可能促使更多类型外资整体回流。

图表35:年初至今三轮外资流出分别对应着ERP、盈利以及无风险利率的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EPFR,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6:主动型基金净赎回是资金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7:当前主要外资对于中国市场处于低配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8:此轮外资主动资金流出绝对规模小于2018-2019年,但股价波动较大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9:南向与海外资金主要驱动因素

资料来源:EPFR,Bloomberg,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1:香港长期发展方向展望

当前全球正面临通胀高企、增长乏力、货币紧缩、地缘*势错综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也放大了香港自身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纵深与创新不足、高房价负担、金融市场流动性弱、资金沉淀不深甚至流出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到港股市场的表现上。

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区新任行政长官发布其任期首份《施政报告》,整体上为香港未来何去何从、如何“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给予了回答。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施政报告全面提出针对未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科教等多方面措施,从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发展动能、排解民生忧难、维护和谐稳定、促进青年发展、继续共同抗疫以及说好香港故事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香港未来发展的施政着力点和发力点。同时,也为香港长期发展点明方向。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通过优化上市制度、加强互联互通机制、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等举措,丰富港股市场结构和纵深。就此,港交所刊发了“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咨询文件,建议进一步设立新的渠道以吸引更多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应对“产业空心化”,赋力香港发展新动能:从“抢企业”、“抢人才”、“促创科”角度解决香港面临的产业空心化和人才流失困境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包括设立**主导基金与办公室支持战略产业发展、积极培养和留住本地人才且进取吸纳外来人才、开拓新兴产业,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

►直面香港民生问题:从土地与住房、医疗、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着力解决住房、医疗等民生痛点,包括提出“简约公屋”计划增加房地产供给、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重整医疗体系、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等举措,均体现了本届港府在发掘民生关切问题、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努力。

►强化香港与内地融合把握发展机遇:从对接国家战略,发展大湾区和北部都会区,充分发挥其背靠内地“大市场”所赋予的全方面要素资源禀赋。主动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应时代浪潮把握发展机遇。

香港回归25年以来,其借助独特的地理和制度优势,乘着内地持续开放和繁荣发展的东风,在贸易、金融、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认为,与其他类似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相比,香港的最大优势在于背靠内地“大市场”所赋予的全方面要素资源禀赋;而与内地大城市相比,香港的最大特色在于深厚的开放机制与文化积累及“一国两制”赋予的连通全球桥梁的便利与弹性。站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的新起点上,香港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优势并补足目前短板,开启新的征程。此次施政报告恰逢其时且有的放矢的针对香港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政策举措,一方面,特区**提出应充分并最大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区位优势与禀赋,另一方面,也积极补足当前的短板,着力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图表44:从1990年开始,香港的制造业产值和占比均出现大幅下滑,工业急速空心化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5:2003年以来,香港售价和租金均明显上涨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6:中国香港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2%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7:香港总抚养比自2010年以来持续上升

资料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8:2022年香港行政特区《施政报告》重点内容梳理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2022年《施政报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2:港股上市制度改革

2022年10月19日,港交所刊发《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咨询文件》,建议设置新渠道以吸引更多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凸显香港致力于持续提升其作为全球创新产业公司首选上市地位的决心。“特专科技”公司目前包括五大类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未来将动态更新。

此次优化并非首次,而是2018年以来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的延续与升级。早在2018年4月,港交所大刀阔斧改革上市制度,三大举措吸引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包括允许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开放同股不同权限制以及接纳业务重心在大中华地区的企业允许在港二次上市,为香港市场开启了新篇章。随后,港交所又于2021年再次放宽二次上市门槛(2022年1月实施),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欢迎中概股回归。

港交所持续上市制度改革效果显著,不仅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上市和中概股回归,而且香港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2018年改革至今,已有52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募资1153亿港元),新经济在港股占比从2018年40%提升至2021年底的63%。目前,香港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仅次于美国纳斯达克。

此次改革旨在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高新科技集资中心。尽管2018年上市改革以来,香港市场的行业多元性和丰富性已经大为改观,但目前仍集中在偏服务消费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新经济领域,“硬科技”领域横向对比看仍相对缺乏。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等公司前期投入大、商业化难度高,已商业化公司也仅有少数特专科技公司可通过当前的港股主板的上市测试。因此,如何支持更多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自然成为港交所持续改革的关注重点。参照2018年以来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发展历程和经验,我们认为这一新的优化如果实施顺利有望推动相关行业的集资发展。长远来看,我们预计香港未来将聚集更多新经济公司,对于进一步巩固其新经济桥头堡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有重要意义。

图表49:2018年上市改革至今,已有52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通过18A上市…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1日

图表50:…募资资金共计1153亿港元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1日

图表51: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刊发市场咨询文件中对已商业化公司及未商业化公司上市规定

资料来源:港交所,中金公司研究部

#3: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

2022年以来,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包括将合资格ETF纳入港股通投资范围、明确同股不同权二次上市公司转为主要上市后纳入安排,以及计划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等举措。目前,中国内地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规模已有约2.2万亿元,南向资金成交量持续上升,目前已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额的15%-20%。

ETF纳入港股通标的提升海外市场投资。2022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2022年7月,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启动。开通以来,南向ETF交易成交额逐渐提升,目前已累计交易497亿人民币。纳入合资格ETF是互联互通机制又一标志性扩容事件,虽然短期来看直接影响有限,但中长期来看影响深远,有利于丰富交易产品种类,为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多便利。

同股不同权公司在港转为主要上市后可纳入港股通。2022年10月8日,上交所为同股不同权公司由在港第二上市转换为主要上市后纳入港股通提供指引。具体来看,同股不同权公司在港转换为主要上市时,如果在港交所上市已满6个月及其后20个港股交易日,考察日为其转换为主要上市后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生效日前的第2个港股交易日。比如,2022年10月3日转为双重主要上市的哔哩哔哩已在港交所上市满6个月和20个交易日,其被纳入港股通的日期应在2023年3月。

推动港股通南向交易人民币计价、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近日,香港财经库务*表示未来将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及互联互通,采取举措包括1)推动符合条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业证券纳入港股通合资格证券范围;2)支持研究允许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争取在2023年二季度落地;3)研究在香港推出国债期货。目前,港交所正筹备推出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也将豁免有关市场庄家的特定交易印花税,以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量。

向前看,随着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我们预计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内地的资本,以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优化投资者结构,形成良性循环以吸引中概股回归。

图表52:自2014年互联互通开通以来,南向累计流入规模已达2.2万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3:港股通持股占港交所主板总市值比例稳步提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4: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进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成为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桥梁。自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提出以来,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持续深入,向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持续迈进。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为12.6万亿人民币,以全国不到1%的面积创造出全国约12%的经济总量,较2017年增长2.4万亿人民币。大湾区拥有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金融互联持续深化,多项政策促进跨境贸易到投融资便利化、两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科技互动不断加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在全球2021年“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位全球第2。同时,大湾区发挥创新研发能力强、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正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下,粤港澳大湾区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平台、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的桥梁。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落成;广州国家实验室挂牌成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7个基础前沿类专项全部对港澳开放申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即将招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投入运营,两地连通加快推进。

区域规划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内地与香港实现进一步优势互补。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区域资源整合优化,助推两地经济快速发展。首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推进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这一进程提升了市场一体化水平并促进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互补性,各地产业优势也将更加突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聚集和分工已初步形成。其次,大湾区内部产业结构继续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升级。产业结构逐渐由原有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型,叠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优势,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最后,随着大湾区发展进程的逐渐深化,内地与香港在科技与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发展也迎来了进一步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这不仅是地区经济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前提条件,教育与科技发展更是人才流入的重要考虑因素。

为响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香港进一步构建北部都会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2021年10月,香港特区**在《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计划在香港北部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250万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都会区”,以“两城三圈”的空间构成,更好推动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行动计划便是构建“香港硅谷”——新田科技城。在这一过程所带来的产业升级中,香港的科技、金融和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将有望迎来长足发展机遇。这一愿景也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实现“以创新为支持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2035年目标相辅相成,这也会使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支出与发展前景进一步增强,更是香港应对其自身产业空心化问题的积极探索。

图表54:《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内容梳理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5:截至2021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领先全国整体水平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统计专页,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6:同期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增速远高于全国人口增速,体现其吸引力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统计专页,百度地图,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有哪些呢?

2019年3月20日,北京举行了2019年中国房企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2019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榜单前三强仍由恒大、碧桂园、万科占据。其中,新城和华润是新进十强房企,名次相比去年分别提升了5位和2位;

1、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集团、恒大地产或中国恒大集团)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恒大集团的下属控股企业,也是集团的地产业务主体,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成立于1984年5月,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现任董事会**郁亮。

3、碧桂园集团,即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广东佛山顺德,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城镇化住宅开发商。采用集中及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业务包含物业发展、建安、装修、物业管理、物业投资、酒店开发和管理等。

4、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融创 ),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专业从事住宅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的企业,公司坚持区域聚焦和高端精品发展战略。

5、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利集团控股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总部位于广州。2006年7月3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重启IPO市场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产企业。

6、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外发展”或“本公司”,于一九七九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最大建筑联合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一九九二年八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首开中资企业以香港本地业务资产直接上市之先河。

7、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993年创建于重庆,发展于全国,业务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长租公寓、智慧服务四大主航道业务,并试水养老、产城等创新领域。

8、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创立于常州,集团总部设于上海,目前,新城控股集团已成为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的全国综合性地产集团,主要致力于开发优质住宅物业和包含购物中心在内的综合体项目。

9、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旗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从2010年3月8日起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把华润置地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成为香港43只蓝筹股之一。

10、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在广州,注册资金8.06亿人民币,集房地产设计、开发、工程监理、销售、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等业务为一体,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一级开发资质、甲级设计资质、甲级工程监理资质、一级物业管理资质及一级房地产中介资质,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