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和贬值的区别(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升值贬值有何依据?-林哥理财)
时间:2024-01-11 18:18:25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升值贬值有何依据?-林哥理财
人民币升值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稳定外交的重要手断。归根结底是由于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引起的。升值贬值是以美元为参照物,主要是由市场货币流通总量来决定的,与货币的流通次数都有关。
在当今的货币制度背景下,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因素、外交因素,包括国内因素、国际因素,很多时候,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就人民币贬值来说,央行有意引导、国内经济走弱、美国加息、货币超发等皆是重要原因。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逐步下滑。2010年GDP增速为10.6%,2014年只有7.3%,2016年进一步降到6.7%,到了2020年则更是只有2.3%。虽然在经济危机、世界各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增速为负的背景下,2.3%的速度不算慢,但与之前动辄10%的增速相比,仍有很明显的降低。
经济增速的放缓,不仅仅是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也是因为国内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随着原来一段时间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例如人口结构的变化使人口红利迅速消减、国际经济危机使出口下滑等,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速增长,甚至是中低速增长。
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深水期、阵痛期,前期四万亿投资等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也使得经济增长更加举步维艰。
在此背景下,为了刺激经济,央行持续推出降息、降准动作。近年来,通过多次降息、降准,到了2022年3月,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至1.5%和4.35%。按照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和汇率密切相关,因为汇率代表着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而利率则代表着某一种货币的收益率。本币利率升高,外币持有者会将外币兑换为本币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因此本币需求增加,促进本币升值。
同理,本币利率降低,本币持有者则会选择抛售本币,使本币供应增加,推动本币贬值。
在人民币贬值前,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偏高,特别是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人民币高估严重。事实上,并不是说人民币升值就有坏处,升值和高估是有区别的。高估是相对的,是指汇率相对于均衡汇率相比是否偏高,如果是,则可以说偏离了均衡水平。偏离均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通货膨胀或紧缩、就业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等。此次贬值之前,人民币经历了数年的单边升值,单边升值使得投资者普遍认为持有、投资人民币风险小,甚至有套利机会,因此大量热钱从国外流入国内、从实体行业流入非实体行业,造成了资产价值虚高、市场浑沦等一系列问题。人民币此轮贬值有明显的央行引导的色彩,央行此举也意在推动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水平、解决热钱和套利等问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陷入停滞乃至倒退,国内失业问题严峻、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危机重重。为应对危机,美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虽然同期世界其他经济体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这段时间内美元较为疲软。
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以及其他措施发挥作用,美国经济自2014年起复苏,GDP增长率缓慢提高、失业率有所降低、各产业竞争力回升、与其它国家贸易往来逐渐恢复正常,在此背景上,2014年起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加息,美元随之走强,进入新一轮的升值周期。
美元走强使其他货币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人民币也不例外。
由于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减少,基础货币投放也变得难以控制。中国M2货币供应增长已持续多年在15%以上。据统计,2016年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人民币141.63万亿元,而到了2021年12月末,则达到了238.29万亿元,短短5年增幅几乎翻了一倍。在此基础上,比较近年来中国M、M1、M2的增速和GDP的增速,可以得出结论,
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比,货币供应量都相对偏高,形成了“流动性过剩”。
最后补充一点,人民币贬值很有可能加剧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的增加不仅会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还会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中国产品之所以容易受到反倾销调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出口结构中,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存在核心竞争力,同质竞争者多,因此多采用价格战等方式以获取市场份额。
中国应坚定决心亟需经济转型的步伐,让中国从目前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转移到中高端,出口的产品转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提高中国企业的话语权。
人民币贬值,几时休?
过去的财经女侠叶檀,现在的檀姐姐,手中无剑,心中有爱。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正文丨3018字
在经过端午假期后首个交易日的大跌后,6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报7.2663。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比较疲弱。自从2023年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延续贬值的趋势,如今已经破了7.2。关于人民币将进一步贬值甚至“破7.3”的悲观预期也开始蔓延。
那么,这轮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央妈还会像以前一样强势保汇率吗?接下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不会“破7.3”?
本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扰动。
来源:Wind
从图中可以看出,2022年以来,中美利差一直在持续扩大,2022年10月24日,10年期中美利差倒挂已经达到-1.52%,而1年期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更甚,在今年的6月14日已经达到-3.43%。也正是在这段中美利差持续扩大甚至出现严重倒挂的时期,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出贬值的趋势。
背后的经济学解释是,中美利差出现倒挂,资金的“逐利”本性会使产生对持有人民币和美元需求的变化。因为从收益率角度考虑,持有哪个货币的收益率更高,资金天然就会去追捧那种货币。因此,中美利差倒挂越严重,人民币对美元也就会出现相应贬值。
当前中美利差倒挂的幅度,堪称历史罕见,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来源:Wind
通过观测中美政策利率的情况,可以很明显的发现,2022年以来,连中美政策利率都出现了“倒挂”的现象。政策利率是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价格型工具,因此中美政策利差的倒挂已经非常直观地说明了两国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
而事实也是如此。中美货币政策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
为了抗击通胀,美联储从2022年3月开启激进加息进程。历时16个月的时间,一共加息10次,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经被加到5%至5.25%,即使6月并没有加息,但当前的利率水平已经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
来源:Wind
但区别于美国加息抗通胀,我们则是在降息保经济。从图中可以看到,2022年初以来,央行就开始了“降息”路径,背后的宏观背景则是要“保经济”,来对冲疫情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于是,央行在2022年降息3次,2023年6月又降息了一次。
而且,自从2017年以来,7天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利率基本同步变化。以最近的6月降息为例,6月13日先是7天逆回购利率出现下降,随后在6月15日MLF利率出现下降,紧接着是LPR利率下降。这其实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投资的时候,如果我们观测7天逆回购利率,或许可以提前预判央行的降息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美国通胀数据的回落,美联储加息进程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美联储接下去的行动路径可能会是:放慢节奏观测各项数据,给之前“紧缩”政策的效果显现争取时间。所以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可能会放缓,但在2%通胀目标没实现之前,美联储依然会维持利率在高位水平。
而随着中国更多宏观利好政策的出台,经济也正在逐步恢复中,所以即使降息,央行在幅度上也显得很“克制”,最近的6月降息也只是10个基点的幅度。而**在6月27日的达沃斯论坛上也明确地给市场打了强心剂: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快于一季度,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因此,中美利差倒挂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
首先看一下央妈的明确态度。
翻译一下就是:
总结就是,基于市场规律,但该出手时就出手。复盘央妈的“保汇”历史,也印证了上述央妈的明确态度。
来源:Wind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2015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央妈的风格还是比较犀利的:一旦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趋势,就会动用在离岸人民币市场收流动性的方式“秀肌肉”,然后香港银行间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瞬间拉爆,出其不意地给做空人民币的投机套利者致命一击。
但这种情况在2018-2019年就比较少见了,看来央妈对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容忍度确实在加大。然后到了2021年8月央妈发文明确态度之后,央妈对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容忍度进一步加大,而且也没有动用从前那么犀利的保汇手法。
这说明了,央妈在对待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确实如他在专栏文章中说的那样,主要基于市场规律,出手干预汇市的频率和程度都减少了很多。
但根据央妈的态度来推测,在适当的时候央妈还是会干预,只不过干预的频率、方式方法会跟从前不一样。一方面,是需要考虑干预的政策成本。比如在美元加息抗通胀,中国降息保经济的时候强势干预,从政策成本来看就不是很划算了。另一方面,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就难免要接受趋于“市场化”的走势,从而提高吸引力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所以,根据央妈的明确表态和保汇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问题上,央妈的容忍度已经提高,结合当前中美货币政策情况来看,央妈现在进行汇率干预,可能还不是个最佳时机。而且,即使要干预,可能也会另辟蹊径,比如可能会通过政策利好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方式。
央妈表态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翻译一下就是,“别像以前一样觉得7.0就是个关键防线”,颇有要修正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固有认知的意思。
以前,市场总是会把“破7”当成一个不成文的心理防线,后来“破7.2”变成了新的防线,再后来,防线又变成了“破7.3”。然后现在看起来,这个防线似乎本不存在。
其实,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心理防线”的阈值作用已经日益减弱,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会涨也会跌,是大势所趋。
但是能够判断的是,随着美国通胀回落,加息可能已经接近尾声;而随着中国出台更多刺激方案助力经济复苏,降息的必要性也会逐步降低。因此中美利差倒挂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
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地位正在日益增强,选择人民币进行支付,选择人民币资产进行投资等需求都在增加。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20.5%。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回暖、交易更加活跃。截至2021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接近1.50万亿元。
因此,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的空间已经很有限。而一旦中国经济基本面触底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会从贬值变为趋稳进而重新回到升值通道。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跟踪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来观测宏观形势接下去的风吹草动。
你们怎么认为呢?
来源:叶檀财经
声明:本资讯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对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资讯中的观点、结论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洪泰精选
洪泰财富荣获“2022年度青岛辖区第十三届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百日讲坛活动先进单位”荣誉
喜报|洪泰财富荣获“2021-2022年度影响力财富管理机构”大奖
美国人对美国全球霸权的深刻反思
相关投资机会请详询您的专属顾问
☎服务热线:400-8189-598
人民币贬值?我的钱会不会越来越少?别慌......
今日上证指数收涨0.58%,但关注实时行情的投资者们,或许会发现上证指数在中午时段的走势出现了异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长看来,这可能是因为市场情绪受到了人民币汇率相关消息的影响。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上证指数的行情分时图
今日中午时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突然下挫400点,达到2020年11月以来的新低。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会突然走低呢?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的行情分时图
这可能是由于日本央行今日发表声明表示,将会在每个工作日进行固定利率操作,并且将无限量购买必要数量的日本国债,使其收益率接近于零。在该声明公布之后,美元对日元拉升至129.5上方,涨幅超1%,创2002年以来新高。
图片来源:财联社APP
由此,日元的贬值带动了离岸人民币的急速下跌。而人民币的杀跌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特别是部分外资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所以午后三大股指集体翻绿,盘中北向资金净流出超过30亿元。
*长想告诉大家:不必恐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或许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为了缓解大家的恐慌情绪,*长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场人民币汇率的简单科普。
人们币升值/贬值会不会影响股市?先说结论:有,但方向不明确。
一方面,汇率降低时,出口产品价格会下降,竞争力上升,有利于国家经济和公司业绩,或能提升公司股价,所以人民币贬值与股价的上行有影响,股市走强也会吸引外资(如北上资金)流入;而另一方面,股市上行也与人民币的升值相关。
历史上,从2015年到2018年,人民币的升贬值预期与A股走势有正相关关系。但自2018年以来,该关系出现了逆转。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推出汇率与股市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
▼图:A股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升值预期为正值)▼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南方基金
北上配置型资金基本趋势上行,北上交易型资金主要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而受到中美利差的影响并不大。中美货币政策错位对股市的影响较小。
▼图:北上资金与中美利差▼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南方基金
在2015年到2018年,人民币的升贬值预期与A股走势有正相关关系。但自2018年以来,该关系出现了逆转。故可以推出,人民币的升贬值对股市的影响并不稳定。
根据中债登的数据,境外资金配置国内债券与中美利差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年初以来,随着中美利差快速收窄,2月和3月累计净流出约900亿债券配置资金。
历史上,2015年8月至9月、2017年1月至2月、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和2021年3月也曾出现过境外机构持债的快速净流出。
▼图:境外持有债券月度变动与中美利差▼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南方基金
资金外流的风险不大,有三个原因:
❶ 外储规模较稳定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出现人民币明显的贬值压力,导致资金外流。
2014年下半年到2016年,外汇储备从接近4万亿美元下降到3万亿美元左右,期间人民币兑美元从6.1左右跌至7左右。但是此后,外汇储备的规模变化不大。外储规模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的敏感性并不大。
▼图:外汇储备规模与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南方基金
❷ 人民币尚无明显贬值趋势
人民币强劲的原因包括,货物净出口处于高位。受到疫情管控影响,服务贸易项上的传统赤字大幅削减,因此汇率较为强劲。事实上,尽管年初以来,中美利差守在,但市场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一致预期值出现了升值的态势。
▼图:人民币汇率预测值▼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南方基金
❸ 美元强劲但人民币亦不弱
近期人民币相对美元有贬值的趋势,但关键原因是因为美元太强,而不是人民币太弱。美元指数走强,最大的原因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收紧步伐领先其它发达市场,带动美国国债相对其它发达国家债券的利差快速扩大。
自2021年5月以来,美元指数趋势走强,兑绝大多数货币均出现明显的升值趋势。但是在这期间,人民币兑美元仍小幅升值,而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CFETS甚至走得比美元指数更强劲。也就是说,这是两种强劲货币之间的比较。
▼图:美元指数与美债和主要发达市场国债利差▼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南方基金
近期国内市场波动剧烈,偶有股汇债三杀的情况。然而大家在怀疑、恐慌和绝望的时候,我们给大家一个数据:自08年以后,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近50%,这在全球历史中都是罕见的。这就是我们市场信心最大的来源。坚定信心,投资未来。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看文章
抽精美
奖
品
活动方式:转发、点赞、留言本文。免费抽送蓝牙自拍杆,数量有限,先到先得。(ps:留言入选留言板抽中概率更大哦)
开奖时间:2022年5月5日。
货币升值或贬值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下面我介绍以下升值的影响,贬值则相反.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模型测算依据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进出口价格变动引起的初始影响(直接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这一影响的大小主要由进出口价格弹性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发展的定量分析显示,我国出口价格弹性为1,即我国出口价格相对世界出口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价格弹性为0.4,即我国进口价格相对世界进口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进出口价格变动引起的初始影响外,还要考虑汇率变动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回波效应(间接影响)。对进口而言,汇率升值的初始影响会导致进口增加,但升值造成出口需求下降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却会减少对进口的需求。定量分析表明,我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实际进口增长率减少1.33个百分点,因而进口的回波效应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对出口而言,作为经济贸易大国,不仅汇率升值的初始影响会抑制出口;同时,由于本国经济贸易减速将导致世界经济贸易趋缓,又会进一步减少本国的出口需求。定量分析表明,世界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实际出口增长率减少2.7个百分点,因而出口的回波效应对减少出口表现为叠加效应。由此可见,货币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进口的刺激作用,国内国际经济减缓对进出口的影响,强于价格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2.测算结果及分析按照人民币升值1%、2%、3%和5%四种情况,经模型测算,其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影响,如表1和表2所示。根据表1和表2,人民币升值2%,出口增速减少1.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增加0.2个百分点。按2004年数据计算,相当于出口减少91亿美元,进口增加12亿美元,贸易顺差由320亿美元减少到217亿美元,减少净出口需求852亿元人民币,大约影响当年GDP增长率(当年支出法GDP为140776亿元,增长9.5%)中0.6个百分点。汇率升值后,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等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国内相应产品价格也会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下降,企业投资意愿有可能增强;同时,国内价格水平下降以及出口受阻,也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消弱企业投资意愿,综合作用的结果,名义投资下降0.2个百分点,实际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下跌有利于消费增加,但受经济增长减慢的影响,收入水平会有所下降,实际消费增速降低0.1个百分点。考虑到三大需求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就业减少50万人,财政收入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增加额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M0、M1和M2增速分别下降0.4、0.5和0.4个百分点。模型测算显示,一次性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会随着时间递减,第二年影响减弱一半,两年后影响基本消失。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主要行业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由于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消费需求也相应减小、投资略有增加,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行业的增加值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测算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1.对三大产业的影响人民币升值2%,按2004年数据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94亿元,增速减少0.4个百分点,占当年增长率6.3%的6.3%;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减少544亿元,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占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1.5%的6.1%;建筑业增加值增加7亿元,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减少122亿元,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占当年增长率8.3%的3.6%。2.对工业部分行业的影响工业部门中,出口份额较大的行业如纺织、机械、电子、化工等受到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较为明显。人民币升值2%,作为我国出口大户的纺织业出口减少20亿美元;增加值减少90亿元,增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出口减少14亿美元;增加值减少110亿元,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电子工业出口减少1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出口减少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三、对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几点看法1.短期内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影响不大人民币升值2%,一次性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就业减少5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这一影响是严格假定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理论结果。实际上,由于我国汇率是在国民经济仍处于繁荣阶段中调整的,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仍然较强,对宏观经济的实际影响可能没有理论测算得那么大,汇率小幅度调整不会对宏观经济带来较大冲击。相反,从中长期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2.当前是汇率调整的良好时机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看,上半年,GDP增长9.5%,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既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1~6月新增城镇就业59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万人,就业形势良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处高位,消费增长加快。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抵御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带来冲击的能力就强,对经济造成的负面会较小。从金融体系和外汇市场看,目前,我国外汇管理逐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市场工具逐步推广,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企业抵御和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增强。从升值的预期看,近几个月来,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等多数货币走强,大体升值在5%~10%之间;美元利率相对于人民币利率的利差在扩大。这些因素的出现,弱化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有利于防止投机。因此,目前是推进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3.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应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次性升值2%,继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如果市场预期大大高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人民币有可能在多个交易日连续上涨至浮动的最高点,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升值过大的情况。获利投机资本也可能迅速流出我国。这些问题都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农业、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为此,一要根据国际收支变动状况,适度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二要利用各种可用贸易保护措施,优化进口产品结构,尽量减少对农业等行业的冲击;三是根据国际热钱流入或流出动向,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稳定国内需求增长。
是不是意味着人民币升值那为什么说是人民币贬值
这个我先要反着说,我们为什么要升值?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外贸顺差太多了。我们的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我们的经济承受不起,世界也越来越承受不起,各种不平衡都开始产生了。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它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就是要使贸易顺差,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下降,使我们外汇储备不是每年在增长好几千亿,我们现在已经1.6万亿,再到2万亿,我们目的就是降低它的速度。所以不能说叶公好龙,以前我们老是讲要降低、国际收支平衡、减少顺差,结果顺差开始减少了,我们又开始觉得受不了了。既然有调整、有减少,就有些行业、有些企业可能受到冲击,这也是预见到的。现在的政策我理解是防止大的冲击,让它小步走,小步走最大的考虑就是我们的企业给一个缓冲的时期,不是一下子订单跑了,还有一个压缩成本、调整结构这样一个过程,还给一个缓冲的余地。但是毕竟这是一个调整,要从我们过去外贸顺差去年又增长了40%多,前年增长60%多,这是不可持续的,要从这个降下来。所以我说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第二点,到什么时候会产生进一步的后果?我说这个市场上会逐步逐步的升值,实现均衡的过程。再说一点,我们为什么会加速对美元升值?其中一个重要的是美元加速在贬值。我们这么加速升值,我们还没有追上他贬值的步伐,我们对欧元、日元还在贬值,天下不是就一个美元货币,我们对其他国家还是交易伙伴,我们对欧元、日元逆差减少,欧洲人也会跟我们讨论,我们这个不平衡。所以升值多快。均衡点在什么地方,这个不能光问中国人,得问美元贬值到什么程度,现在欧元对美元已经1.56,贬到什么时候到头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美国的变化引起了一切的变化。所以你说均衡点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因此我们要调整,还不能光看对美国进出口的调整,还要看对其他国家方面的进出口调整。说过这些之后,我们还要认识到中国是要调整,我们按照过去的增长方式,按照这么大外贸顺差的增长方式确实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反过来,中国又不可不增长,中国又不可不发展国际市场,否则我们这点低收入的水平什么时候能完成工业化、农民转型的过程。所以我们确实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关注整个就业情况变化,关注整个国际情况变化,在美国次按危机背景下,在人民币跟美元调整过程中,我们密切注意各种变量的变化,也使我们的政策的调整、各种变量的调整能够有一个比较适当的程度。
初级经济基础:外汇和汇率的升水和升值的区别?_环球网校
学员提问:minney424
我在做课后习题的时候,对汇率和外汇应该选择升水还是升值分不清.象137页的课后第6题,我就不知道为什么选贬值,却不选贴水呢?请老师能详细的解释一下在什么情况下用升水和贴水这个概念?什么情况下用升值和贬值呢?谢谢!
老师回答:
最初的远期汇率概念,很可能是在商人的合同中,作为汇率保值的手段出现的。
如,甲乙两人谁也不知道3个月后汇率变动如何,谁也不想在汇率风险中受益或亏损,于是就可以在合同里规定:4月份交货时,无论当时市场汇率如何,就按照1月份汇率1:5计算。到了4月,汇率可能是1:4,或者1:6,甲乙双方均不受损,也不受益,仍旧按照1:5汇率计算买卖问题。这种规定中,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两个商人可以自行在1月份规定4月份的汇率。4月份的汇率对于1月份来说,就是3个月的远期汇率。
因为交货期一般是3个月,所以有必要规定3个月远期汇率。当然也有许多买卖是4个月、6个月、1年交货的,于是就有各个期限的远期汇率。于是,我们关于汇率的概念就更为丰富了,不仅有即期汇率,还有各个期限的远期汇率。远期汇率的概念不是虚无,也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而是实际外贸中,交货期付款的期限与合同签约时间不一致,为了预防汇率风险,商人们需要在签约时就把汇率固定下来,使之不随着市场汇率而变化。
升水、贴水是专门考察货币即期汇率(现汇汇率)和远期汇率(期汇汇率)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果题目考察的是货币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有具体期限),那么正确的答案就应该是升水或贴水。而货币的升值、贬值指的是汇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所带来的的波动情况,没有具体的期限限制。
简单介绍一下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对我们的影响,要通俗易懂
人民币升值,我国物品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因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可以花更少的钱去买国外的产品,包括出国旅游,学习等。而对于外国来讲,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他们要用更多的钱来购买中国产品,相比情况下,他们会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人民币贬值,我国物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外国的人或企业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同类产品,他们会增加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因而中国的出口就会增加;而人民币贬值对中国人来讲,意味着以前相同的存款,现在却变少了,人们会减少消费,减少对国外产品的追求,因而进口减少。不是很专业,请见谅。
远期利率升水和贴象表水。和币值升值贬值,及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得联系!
远期汇率升水是相对即期利率而言。在不同的标价法下意义不同。恰恰想法。不特殊强调而言,都是直接标价法。比如,一美元等于6。8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远期汇率升水,则是一美元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对应的是外币升值,本币贬值。贴水则相反。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升水指的就是一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所以指的是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同样,贴水的过程也是相反。
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
货币升值和贬值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升值的利:
降低进口成本,适合国内出口型经济;
促进消费降价,提高人民购买力。
升值的弊:
国内出口市场造成竞争压力加大,导致一些企业营收下滑、失业率上升;
资本外流。由于汇率变动,短期内可能出现资本从国外回流到国内的情况;
贬值的利益:
减小债务负担(中国外债较多);
鼓励出口并且增加就业机会;
贬值的弊端:
1.通货膨胀加大。 ——价格涨了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制造商在手感上给客户更好产品
2.资产价格下跌。
3.推高央行利率 (俗话说涨息抑制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