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牌价和汇率的关系(科普丨解密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的关系)

时间:2023-11-30 21:40:40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科普丨解密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的关系

关于我们

中顺易咨询是中顺易资本和瑞威资管联袂打造的投资咨询服务品牌,中顺易资本是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中顺易投、融资平台。瑞威资管为中国私募基金海外上市第一股。我们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资源优势,秉承诚信、合规、创新、稳健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主要聚焦股东主动管理资管项目的投资咨询服务。业务涵盖投资咨询、家庭信托、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等。

人民币跟随美元指数而动?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关系的变化

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6.5%,同期美元指数下跌了10.41%。2018年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3.43%,同期美元指数下跌了3.45%。显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跟美元指数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探讨人民币汇率跟美元指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关系可能的变化做一些预测。

2016年3月之前,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然而从2016年4月份开始,两者走势基本一致,甚至可以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是跟随美元指数变动的。

1. 比较两者变化幅度

表1 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变动

2015年美元指数整体上涨,但是美元兑人民币上涨幅度小于美元指数,这还是在“8.11汇改”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出现的。

2016年第一季度,美元指数下跌,但是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整体基本没动。而从2016年4月份到当年年底,两者变化方向和幅度非常接近。

2017年美元大幅下跌10.41%,美元兑人民币价格同样下跌,只是下跌幅度较小一些。

2018年1月份,两者走向和变动幅度又基本一致了。

2.比较两者月度相关系数

图1 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相关系数

比较两者月度相关系数后发现,在2016年3月之前,人民币汇率跟美元指数相关性较低,还有过负相关的。而2016年4月份开始,相关系数平均在0.6以上,最高的时候接近1。

一般而言,货币的汇率主要取决于外汇市场客户结售汇情况,也就是供求的变化。当市场结汇大于购汇的时候,汇率升值;而当市场上购汇大于结汇的时候,汇率贬值。然而,人民币汇率远没有这么简单,比如2017年,结售汇全年整体逆差,然而人民币却大幅升值。这就要说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也即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变革产生的影响。

(一)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变革

在2015年8月11日之前,人民币中间价市场化程度较低,所以才会出现中间价和市场价格相差1000多点的情况。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篮子后,2015年央行进行了“8.11汇改”,使人民币中间价与市场价格靠拢,中间价定价参考前日收盘价。

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强调要加大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到2016年3月份,有市场人士详细说明了“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形成机制。这一机制既考虑了市场供求(收盘价),也考虑了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逐步成熟。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当市场发生一致性的人民币升值或者贬值预期时,收盘价的作用将十分大,加剧中间价升值或者贬值。这个时候即使美元反向运动,也起不了太大作用。这一情况发生在2017年3-5月份,当时美元指数连续下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本应使得中间价升值。但由于市场还是预期人民币要贬值,此期间收盘价一直在中间价之上,这使得在“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机制下,中间价一直很稳定。

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正考虑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将由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和逆周期因子三者共同决定,进一步弱化了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此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摆脱收盘价的束缚,一路升值。

2018年1月9日,知情人士称央行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即各报价行不再对上日的日盘波幅进行逆周期过滤。这预示着逆周期因子或逐渐退出中间价定价机制,人民币汇率又回到“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定价模式。

(二)美元变动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中的影响

根据目前的中间价定价机制,笔者把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动因素大致分为市场供求的变化、美元指数的变化和逆周期因子的调节三部分。

日内供求的变化体现市场上结汇和购汇的力量对比,可以用当天中间价减去当天16:30时的收盘价来反映。如果当天收盘价低于于当天中间价,一般为净结汇,反之则为净购汇。

美元指数的变化,近似相当于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这里还要减去白天美元指数的变化,仅考虑隔夜美元的变动。

还有一部分中间价的变动用市场供求和隔夜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都解释不了的,就是逆周期因子的作用。

在考虑市场供求情况时,用该月银行代客结售汇加上自身结售汇的数据,减去当月的远期结售汇履约值,再加上当月新增的远期结售汇值,这样就得到该月即期市场的实际结售汇差额。另外计算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减去收盘价的每月平均值,用这个数据跟前面计算的即期实际结售汇差额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两者走势基本一致,当市场出现净购汇的时候,中间价低于收盘价。这说明用中间价减去收盘价,能够大致体现出市场的供求情况。

2017年初到2018年1月底,人民币中间价升值了6218点。从中间价和收盘价的差值来看,市场供求的因素使人民币中间价贬值6630点。这期间美元指数从103.28下跌到89.12,下跌14.16。去掉日内的累计变动-2.45,隔夜美元指数累计变动-11.17,变动幅度是10.81%。这样,大概算出这段时间里隔夜美元变动对中间价的影响是使中间价升值7200点。那么剩下的影响因素逆周期因子,拉动中间价升值了5648点。

表2 人民币中间价变动的构成

可以看到,在过去1年多的时间里,美元指数的变动对人民币中间价的影响,跟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动幅度差不多,而逆周期因子的影响与市场供求的影响基本彼此对冲掉。这也使得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基本跟着美元指数变动。市场即使整体净购汇,市场供求拉动中间价贬值,但是逆周期因子全部对冲掉这个影响,人民币汇率无形中就盯着美元这个“锚”。

这能够解释为什么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即期汇率会跟随美元指数变动。市场供求并不是没有起作用,“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依然存在。只是逆周期因子对冲了收盘价的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基本跟随美元指数变动。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几经变革,目前“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定价机制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在此定价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主要受市场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影响。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基本跟随美元指数变动,是由于逆周期因子过滤掉了日内供求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和美元关系可能的变化有以下两种:

1.逆周期因子退出历史舞台,人民币汇率取决于市场供求和美元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当市场整体净购汇的时候,市场供求会拉着人民币中间价贬值,这时候如果美元也上涨,人民币汇率将贬值较多;而如果美元下跌,二者影响会抵消,人民币汇率可能相对平稳;当市场整体净结汇的时候,情况会刚好相反。

这样市场供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会变大,人民币即期汇率将是美元变动和市场供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2.逆周期因子偶尔存在,成为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的一个手段。

正常情况下,市场供求较为均衡,人民币汇率稳定,逆周期因子不会存在。然而在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市场经常会发生一致性预期,恐慌性结汇和恐慌性购汇的情况时常发生。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市场供求的失衡,收盘价的作用十分大。如果没有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可能出现暴涨或者暴跌。只有出现这种情况,央行才会重新利用逆周期因子来调整人民币中间价,进而调整人民币即期汇率。

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逆周期因子的存在,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资本外流较为严重情况下的临时措施。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只要市场不发生极端的看多或看空人民币的预期,逆周期因子的作用将淡化,人民币汇率不会跟美元走势的变动如此密切。

作者:章小波,浙商银行

美元汇率_今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外汇牌价查询换算

兑换金额:

原始货币:美元(USD)人民币(CNY)欧元(EUR)日元(JPY)英镑(GBP)港币(HKD)台币(TWD)澳元(AUD)加元(CAD)新加坡元(SGD)韩元(KRW)泰铢(THB)印尼盾(IDR)马来西亚币(MYR)菲律宾比索(PHP)新西兰元(NZD)越南盾(VND)

目标货币:人民币(CNY)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英镑(GBP)港币(HKD)台币(TWD)澳元(AUD)加元(CAD)新加坡元(SGD)韩元(KRW)泰铢(THB)印尼盾(IDR)马来西亚币(MYR)菲律宾比索(PHP)新西兰元(NZD)越南盾(VND)

输入需要换算的美金或人民币的金额,选择原始货币与目标货币,点击换算即可按今日最新实时汇率换算出可兑换的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钱数。如果您要计算多国货币等于多少美元的汇率,请使用多种外币汇率计算器。此美元汇率换算器以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四大国有银行现在兑换平均汇率计算,一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结果是:换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计算一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结果是:换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此银行美元汇率换算公式:(银行平均卖出价+银行平均买入价+中国人民银行中间价)/3。您也可以查看页面上方今天美国外汇交易市场中的实时美元汇率。

已知某日纽约外来自汇牌价:即期汇率为1美元=1.360问答7340~1.7360瑞士法郎,3个月远期为203~205...

D

为什么在银行兑换美元的汇率与网上查的的不同?

不一样,但不会有很大差异,一般银行官网上会有外汇牌价,或者直接网上搜索,如果是拿美元现金去兑人民币,要看“现钞买入价”。 现查的实时牌价:(人民币/100外币) 工商银行:680.97 中国银行:680.89 建设银行:681.65 农业银行:680.63 招行银行:680.88 价格实时变动,想兑的时候当天查一下哪家银行价格高一点就行了。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什么不能达到1:1?汇率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也就是汇率。10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646。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什么不能达到1:1?

其实,在1949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经比较接近1:1。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稳定在1.5~2.5之间。当时我国生出来相对落后,外汇资金缺口很大,为了保证有限的外汇资金用到最重要的地方,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外汇管理制度,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外汇领域也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在1994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汇率改革,由此前双重汇率改为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轨到1:8.7,此后十多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稳定在8~9之间。而在2005年,我国又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几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出缓慢升值的状态。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其涨落基本自由。当然汇率有的时候也不能单纯由市场决定,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

为什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能达到1:1?举个例子,如果A国的生产总值为12万亿国际元,而B国的生产总值为19万亿国际元,假如A国以其货币计算的生产总值是82万亿,而B国仍然是19万亿(即A国货币与国际元比率为6.8:1左右,B国货币与国际元比率为1:1),如果A国和B国汇率保持为1:1的话,那么按照两国汇率来算,A国的生产总值却是B国的4倍多,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各国货币不一样,购买力也不一样,那么它的汇率也就不是1:1了。

今值冲委日美金汇率牌价多少

最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国际汇率】1美元兑换6.3328人民币1USD=6.3328CNY1USDollar=6.3328ChineseYuanRenminbi国际汇率更新时间:2018-02-260:3:27本站更新时间:2018-02-2601:23:29

在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兑英镑的汇率诉混牌价采用的是()。

A

外汇牌价和在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外汇牌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63332又称汇率,是指用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价或比率;或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去德国的话,我们一般都用人民币兑换成欧元。外汇牌价我们可以到中国银行网站上去查,除了周末,每天都是在变化的。(中国银行外汇牌价点击进入)买入价和卖出价:两者均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是针对报价中的前一个币种而言的,即银行买入前一个币种的价格和卖出前一个币种的价格。大家一般用人民币到银行换欧元,用的都是卖出价,也就是银行卖出欧元给你。现钞买入价:指银行买入外币现钞、客户卖出外币现钞的价格。现汇买入价:指银行买入外币现汇、客户卖出外币现汇的价格。现汇:指由国外汇入或从国外携入的外币票据,通过转账的形式,入到个人在银行的账户中。现钞:指外币现金或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的款项。  在岸人民币汇率是指:中国大陆的人民币即期汇率,由于中国人民币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由在岸市场实施的强制结汇制度,以及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扮演的特殊角色,在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并不能反映市场供需,而是一个受管控的汇率。  通常,两者之间的变动会呈现这样的特点:一是CNH(即期人民币汇率离岸价格)基本上还是主要受CNY(在岸价格)影响,且大部分时间CNH和CNY的差价不大;二是当有较大的金融风险冲击,或者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剧烈变化时,CNH可能会大幅偏离CNY,且波幅更大。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人民币离岸价格更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变动等的影响而变动,而在岸汇率则由于受到**的干预和管制更为稳定一些。

外汇跟美元的关系?

各国央行主要储备货币美国**地位决定经济地位美国一言一行对汇市影响很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