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问题的看法(面试热点问题|请分析人民币汇率破7的影响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时间:2024-01-23 17:01:53 | 分类: 基金知识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面试热点问题|请分析人民币汇率破7的影响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为什么要做?

“我真的栓Q!留学美国,又要多花好几万!”

相信这几天留美学生的圈子里,热点话题之一就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破7”,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相同金额的人民币兑的美元少了,学费和生活费纷纷变相涨价,引得大家怨声载道。

(图源:网络)

那么本期话题,就由鹿老师带大家了解一下此次离岸人民币汇率“破7”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会给经济市场和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在我们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前,鹿老师先带大家复习几个概念吧:

离岸人民币

离岸人民币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的业务称为离岸金融业务。

在岸人民币

是在中国大陆(境内)开展的人民币交易市场。参与交易的各方,都是中国境内的居民单位。

汇率制度

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包括,确定汇率的依据、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汇率制度制约着汇率水平的变动。

浮动汇率制

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是指汇率被固定在**所期望的位置(atpar),现汇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一定区间(band)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

汇率,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外汇管制

是指一个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对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管制的主体是法律规定或由**授权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外汇管制法律和政策的部门,如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财政部(美国)、国家外汇管理*(中国)等。

外汇管制措施

直接管制:复汇率

间接管制:外汇平准基金

CPI指数

也被称为消费者物价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值。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事件回顾

来补一补知识点

北京时间9月15日,外汇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破整数关口“7”。时隔两年多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一脚迈入“7”时代。

8月15日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年内第二轮急贬,仍横盘了近3个月的6.7元左右,快速贬至9月15日的7.0183元,因此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图源:网络)

这次“破7”,主要是受到美联储为抑制高通胀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

随着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

今年1月~8月,欧元贬值12%,英镑贬值14%,日元贬值17%,人民币贬值8%。可见,和其他主要非美元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是最小的。

起因及经过

通胀、加息的逻辑链

人民币汇率破7只是一个表象的结果,内在则是一条逻辑链的传导过程,展示如下:

美国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美元霸权→其他货币贬值,汇率上涨。

也许乍一看还不是很明白?别急,鹿老师这就给大家逐一分析:

美国为什么通胀?

2022年8月,美国CPI指数同比上涨8.3%,远高于一般正常的3%。而近一整年的通胀指数都是40年来的最高点。

众所周知,通货膨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货币过多,商品过少,供不应求。

(图源:网络)

基于此,美国通胀的表象原因,就是疫情以来美国大肆量化宽松刺激消费导致货币超发,及美国基于**考虑,而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生产消费品生产制造国所发起的国际贸易和产业链正常协作机制的破坏;

而内在,则是美国对意图对中国为代表的生产制造大国所发起国际贸易制裁。

深层原因

美国长期滥用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超发美元导致国际蓄水池淤积严重,美元大宗商品购买力持续乏力,美国去产业化所铸造的高度“国家金融化”产业体系已经无力回流美元投资,美债信用难以维系;

美国痴迷于“将自身安全利益置于世界其他国家之上”的独霸思想,在国际外交中不顾客观经济规律及现实,一切“以**为纲”。

美国为什么通胀要加息?

而为了往下压制通胀,美联储就需要不停地加息,今年的一次75基点的加息更是创下了1994年以来的加息记录。

加息和降息是美联储调节经济最常用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如果实行了比较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就会导致市场上货币的供给充足,流动性泛滥,也就是所谓的“热钱太多了”。

用更多的钱去购买数量相对有限的商品,就会导致物价飞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通货膨胀。

而一旦美联储选择了加息,相当于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这种做法一方面会抑制信贷的产生,因为贷款成本会提高,流动性就会被收紧;

另一方面还会促进居民和企业提前还贷,消灭信贷和市场上多余的流动性,而且加息也会带动存款利率的上升,让储户把更多的钱存入银行,减少货币的流通。

如此一来市场上的热钱就会减少,通胀水平就会得到有效的回落。

为什么加息体现美元霸权?

那美元自己加息,为什么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货币为什么要和美元比?

这是因为,美元不仅是美国的货币,更是世界的货币。学术界对此的定义就是——美元霸权。

讲点历史背景故事:

二战时期

美国为欧洲战场的各国都在提供武器和贷款服务,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地位也是在这个期间内迅速超越伦敦,形成了除去科技和军事之外的第三个重要地位。

因此,美国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赢家,占据的黄金储备是全球各国官方储备的75%,一家便实现了1913年的五国积累的体量。

美国便开始了布*美元成为全球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标志性的事件便是1944年7月布林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

此外,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这就让美元成为全球经济体货币的“锚”。

布林顿森立体系推行以后

美元迅速占据国际货币的绝对地位,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各国也逐渐接受了这种信用凭证。

随着后来美国失信、布林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黄金再有共识也无法和能源必需品来争夺稀缺的位置等因素,美国也开始另外想办法了。

也让美国这几十年不间断的在能源供应国发动战争,这就让石油背书成了与黄金对应的存在。伊拉克战争等,实际上就是美国换取美元的背书。

美国通过有效控制**这一全球石油阀门,让石油与美元绑定,继续美元的霸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元煽动一下“蝴蝶翅膀”,就会对世界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为什么美元霸权(加息)会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贬值、汇率上涨?

近年来,美国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采取超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财政赤字飙升,货币严重超发。

美国在自身通胀的情况下,依托美元霸权,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向全球输出通胀。

有句话叫做“老美一加息,全球大喘息”——这是因为美国一加息,美元升值了,其他国家的货币相比美元就变得不值钱了。美国此举在于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扰乱金融市场。

去年初就有经济学界人士警告,美国大规模刺激政策可能引发“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美国**则坚称通胀是“暂时现象”,继续推进数万亿美元刺激计划。

讲完了起因和经过,大家也许会逐渐意识到这波加息带来的汇率贬值是非常重大的经济影响。

(图源:网络)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仍应理性看待汇率变化,放眼全球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

除了关注眼下,还应该看看纵向历史变化: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的比值来看,历史上基本维持在6.7%-7.3%的区间内震荡,人民币走弱则靠近上沿,走强则靠近下沿。

而当前这一比值为6.3%,显著低于区间下沿,表明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强势;而从相较于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来看,尽管较今年3月中旬和7月中旬的高点有所回落,但当前仍维持在100以上,大幅高于疫情前的91.4,也高于今年5月底的低点。

从横向对比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高点是2022年3月1日,当时一美元兑换6.3人民币;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最低点是2022年8月29日,一美元兑换6.9326人民币,因此最大贬值幅度是9.1%。

汇总一下过去两年世界主要货币最大贬值幅度,日元最大贬值26.3%,欧元最大贬值19.8%,英镑最大贬值18.2%,人民币最大贬值9.1%。所以我们如果横向对比的话,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两年已经算是世界主要货币里,除了美元之外表现最好的货币了。

因此,此次人民币汇率“破7”,也不必过度担忧。

2019年人民币破“7”的时候,央行就说过,“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大家要认识到,人民币汇率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也不会出现一直下跌或者一直上涨的单边行情。”

因此,即便这次破“7”了,未来随着国内经济企稳、美元指数回调再配合一些工具的使用,再涨回到“6”区间也是必然的事情。

市场影响

通胀会带来什么?

此次汇率贬值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市场对于汇率贬值的担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贬值预期可能加剧资本外流,冲击国内资产价格。这是因为剧烈的贬值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极端情况下可能重演1998年索罗斯制造的亚洲金融风暴;

2

汇率贬值导致原材料迚口成本上升,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挤压下游行业利润;

3

加大外债的还本付息压力,可能诱发钢铁、航运、地产等美元高负债行业的风险;

4

对国内货币政策形成制约,稳增长政策空间受限。

当然啦,汇率贬值也有有利的一面。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市场担心出口增速快速回落,汇率贬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振出口;对电子、家电、纺织服装等出口收入占比较高的行业,汇率贬值能够增加汇兑收益,改善企业经营效益。

头部券商前两年呈现出扩招趋势,录取人数大幅提升

对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其实是没重大影响的,大家可以稍微放心啦!

人民币贬值的“不值钱”仅仅是体现在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的时候。在进口结算需用到美元时,进口成本确实会提高。

但请注意,如果进口结算用的是欧元、日元、英镑,其实最近的成本是在降低的,因为前文也提到了,人民币相对这些货币其实是在升值的。

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中国的CPI指数构成里绝大部分吃的、用的、玩的,国内都可以自给自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对中国自己内部的物价影响很小。

就像超市里的萝卜白菜该多少钱还是多少钱,这些不依赖进口的商品完全不受影响。

但如果今年大家想买点外国奢侈品,或是需要出国读书,那一来一回需要涉及到汇兑,就会有不利影响。

(图源:网络)

人民币正贬值着,你要想买外国的东西,那就是买同样的货,花更多的钱。

但如果大家是做外贸出口、或者是跨境电商出口的,比方什么衣服鞋子、工业制造品等,人民币贬值,中国的产品更实惠了,客户都会来买。

公司钱多了,工资自然也水涨船高。但反过来如果大家要是做原材料进口的,那就准备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啦~

贬值升值似乎都不错,那我们选择升值还是贬值?

升值和贬值都是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

从短期而言,汇率必须要有波动,否则经济发展的差异不能体现就会失控。

适度贬值有利于提升出口贸易竞争力和价格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复苏,但进口企业的进口成本将有所增加。

 //  

举例来看,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鞋靴配饰、纺织服装、皮革箱包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人民币适度贬值对于处在这些行业的企业可能会受益。

反过来看,需要从海外进口原材料、货物、服务的行业,以及扛着更多美元债券的公司,或许会受到负面影响。

但从长期趋势来说,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升值会比长期贬值好。所以从长期来看,我们要追求的是汇率长期升值而非长期贬值。

贬值虽然有利于出口,但升值才是外贸出口繁荣的结果。

比如我国去年汇率之所以会如此坚挺、持续升值,就是因为去年我国疫情控制得较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外贸行业是异常火热,大量企业出口赚了大量美元,是需要通过结汇兑换人民币来支付国内的人员工资、生产物资,出口企业结汇这是天然的抛售美元、做多人民币行为,所以一个国家出口越好,汇率就越容易升值。

当然,升值也会导致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如果升值幅度过大,那么就会反过来导致出口下降,这就会反过来让汇率贬值,所以正常外贸和汇率会最终取得一个平衡,来保持汇率稳定。

如果一个国家只能通过不断贬值来提高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其实也说明这个国家的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不断进行价格战。

(图源:网络)

因为贬值有利于出口,如果这个国家制造业底子本身是好的,那么只要汇率持续贬值到一定幅度,那么随着外贸出口的提升,会反过来让汇率升值,从而结束汇率长期贬值的过程。

长期依赖贬值以推动出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越南与印度。这在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制造业可能还有一些效果,但只要制造业升级,那么生产技术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时候或者贬值所能起到的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

虽然可能我们无法持续依赖贬值以促进出口,但是我们应该有大*思维,一个国家大规模的基建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物流产业链规模化的优势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都会比通过汇率贬值来刺激出口要强的多。

因此,我国短期内则追求汇率稳定,尽量避免汇率出现单边走势。长期则是追求货币“稳中有进”,持续升值。

要想持续升值,咱们可以怎么办?

任何一国的央行都不会放任本国货币快速升值或者快速贬值。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很多,应对外汇市场上的投机炒作行为也是非常有经验的,过去几年和人民币汇率的空头“交战”,都是凯旋而归。

除了已推出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目前来看央行在防止汇率快速贬值上的工具还有逆周期因子、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跨境投融资宏观审慎系数等。下面是一个金融工具的概念介绍:

外汇风险准备金&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现已演变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被下调,意味着让银行可自由支配的外汇增加,让银行有更多的外汇用于外汇贷款,推动外汇贷款的利息下降。

逆周期因子

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一项机制。逆周期因子本身是一项公式。

没有逆周期因子之前,每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模型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而有了逆周期因子之后,模型调整成“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

引用这一极致,可以对冲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使中间价更加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合理变化;也可以使中间价更好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抵消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预期的“羊群效应”

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相当于杠杆率的“放大器”。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以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对跨境融资实施逆周期管理。

远期售汇的风险准备金

是在售汇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达成售汇买卖协议后,买卖双交签署协议,约定未来某一个具体的时间以某一价格买卖售汇的金额。

远期售汇业务可以帮助企业锁定未来购汇时的汇率水平,防范汇率风险。

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手段,即通过影响汇率远期价格,调节远期购汇行为。

其属于宏观审慎政策,针对的是外汇市场中存在的顺周期行为,目的在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和人民币汇率。

具体来说当前央行货币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是比较丰富的,单纯对汇率进行调控的话,在外汇层面做的外汇升降准之外,还有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远期售汇的风险准备金等工具,得益于去年的汇率取值升值,让央行在我们在的过程工具上涨,比如我们在2020年12月曾经把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降到1,在2020年10月来把我们风险准备金降至为0,这当时都是为了减缓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现在人民币反过来贬值,意味着央行现在除了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还有可能调高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提高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等。

因为我国对美元的汇率更多取决于美联储基金加息的步伐,所以外汇矫正调控措施虽然不能立马扭转汇率贬值的态势,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缓贬值的,但是如果贬值速度过快,我国**肯定会逐步加大调控力度,不到迫不得已,我国都不会选择出“大招”(跟随加息)。

面试建议

划重点啦~

对于“人民币汇率破7”这一时事热点,同学们在申请学校或者岗位时,可能会被问到对于此事件的看法、原因及(对国际热钱流动/进出口的)影响等。同学们可以根据《国际金融》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答。

例如,被问及看法时,可以谈谈汇率短期决定因素是供需、长期是购买力平价,根据我国实际状况来给出未来的预判;结合各国资本市场表现/回报率/利率可以谈谈对于进口出口、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

对于解决对策相关的面试题,可以考虑下国家政策即会采取哪些外汇管制措施,比如说哪些政策工具可以用来调节这件事情,如外汇储备、逆周期调节因子、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分别需要如何变动、选择工具的优先级和理由等等。

看完了上述的时事热点剖析再看面试题,是不是觉得游刃有余、胸有成竹了呢?

除了持续关注鹿老师的时事热点栏目,同学们也要自主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积累素材,并学会将各类时事热点融会贯通~

如本次全球汇率集体大跌的重要诱因在于美联储持续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

若同学们对美联储加息的来龙去脉以及后续影响比较熟悉的话,在分析人民币及外币汇率贬值相关的问题时也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面试热点问题”专栏也会持续进行,旨在帮助同学们对时事热点有着更系统的掌握和运用,进而更加从容地应对面试!

最后提醒大家,已经进入秋招爆发期,鹿老师为大家建立了各行各业的求职答疑群,群内大家可以自由讨论,鹿老师也会不定期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扫码添加小鹿求职顾问

回复行业+秋招群

即可进群哦~

? 抽取两位幸运儿提供免费服务?

为了回馈大家一直以来对鹿老师的支持,从今天起,鹿老师将每天抽取两位幸运观众提供免费简历辅导和职业规划服务!

后台回复“CPA”,领取2021最新六科CPA学习资料。

后台回复“面经”,领取往期各行业面试经验帖。

后台回复“投稿”,来告诉我们你想了解/分享的内容吧。

如何看待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

今日汇率1美元=6.7987人民币1人民币=0.1471美元希望能帮到你,你的采纳将激励我去帮助更多的人

2018年3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6.28来自41元;2019年3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6.7309元...

A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题干中,2018年至2019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6.2841元提高为6.7309元,说明人民币贬值。A项正确,人民币贬值,此时购买同样多的东西需要花费更多的人民币,因此会增加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成本。B项错误,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可以降低外商在华开办企业的成本。C项错误,人民币贬值,意味着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会降低,外国商品在国内价格会升高,因此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D项错误,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需要花费更多的人民币,因此提高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本。故正确答案为A。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多少个基点是人民币升值吗?

对,比如人民币兑美元下降50个基点,就是降低0.5%。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少了,表明人民币升值了。

如何看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跌破6.8:1

联想到今年1-9月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都不及去年同期,可见外贸今年衰退严重,十月份对外贸易处于低迷的状态。虽然人民币保持顺差,但是随着进出口贸易持续下滑,人民币汇率也难以获得外贸上面的支持,必然容易进一步下跌。而且加上...

张明|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未来何去何从?

↑点击上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关注我们

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未来何去何从?

张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注:本文为笔者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学术论坛上的发言实录,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轮人民币贬值更多是外因作用,主要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因此,人民币汇率未来何去何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美元指数的走势。我重点谈两个问题:第一,怎么看待美元指数的当前走势及未来走向?第二,如何理解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以及它的未来走向?

01

如何看待当前的美元指数走势

我将从两个角度出发来分析当前的美元指数走势,并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视角之一是美元指数周期的三个特征事实与美元的两大独特属性。视角之二是欧元兑美元汇率以及日元兑美元汇率。

1、基于美元指数周期与美元资产属性的分析

从2000年以来的美元指数走势来看,当前美元指数已经逼近110,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即处于过去20年的高点。自去年5、6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路强劲上升。在过去20年内发生过两次类似情形。一次是2014年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化宽松,美元指数从80升到100(本次是从90升到110)。另一次是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全球避险浪潮使得美元指数从70升到90,也上升了20个百分点。换言之,过去20年美元指数有三次急剧走强。第一次是金融危机爆发所致,后两次都与美联储加息缩表、收紧货币政策有关。因此,把握美元指数自身的周期变化及其规律,对判断未来美元指数何去何从而言,可谓至关重要。

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开始发布的美元指数来看,迄今为止美元指数差不多走完了三个完整周期,每个周期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这三个周期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有趣的特征事实。

第一个特征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演进,无论是美元指数周期的波峰、波谷还是平均水平都在逐渐走低。从波峰来看,第一个周期的顶部是165(1985年),第二个周期的顶部是121(2001年),第三个周期的顶部可能就在当前。当前美元指数能否突破110?目前尚不清楚,但概率很高。从波谷来看,美元指数也在不断走低。从均值来看,三个周期美元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07、98、89,也呈持续下降趋势。如何理解三个周期的美元指数水平的不断下降?由于美元指数是美元对六种发达国家货币的加权平均指数。因此,美元指数水平的下降,可以理解为美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绝对领先优势在下滑。换言之,长期来看美元对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总体上呈贬值趋势。

第二个特征事实是,三次美元周期的下行期基本都为7-8年,但上行期持续时间却不断延长。具体来看,第一个周期的上升期是6.5年,第二个周期的上升期是9年,第三个周期的上升期是14年。换言之,过去三个美元周期具有下降期短、上升期长的特征。我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每当面临经济金融困*时,美国**相比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整能力更强,因此美元兑其他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在每个周期内升值时间长、贬值时间短。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特征事实与长期来看美元指数水平总体上不断下降的特征事实并不矛盾。

第三个特征事实是,从美元指数和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关系来看,尽管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并不必然导致美元指数的走强,但美元指数的周期性走强必然伴随着美国长期利率的周期性上升。换言之,美国国内长期利率的周期性上升是美元指数周期性上升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美国长期利率周期触顶通常领先于美元指数触顶。比如在第一次美元指数周期触顶的前一两年,发生了美国长期利率的触顶。第二次美元指数触顶是在2001年,约一年多以前也发生了美国长期利率的触顶。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判断当前美元指数的走势十分有价值。也就是说,如果历史再度重演的话,只要我们无法认定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就是3.5%,也即不能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它突破3.5%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就不能断言美元指数已经到达顶部。

除上述三个特征事实外,美元的两个独特属性对判断未来美元走向也非常重要。第一个独特属性是,美元是真正的避险货币。大家不难发现,本轮美元指数的上行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上升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在最近这段时间,二者的上升趋势几乎同步。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以来,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功能明显强化。进一步地来讲,如果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没有显著下降,我们很难指望美元指数短期内能够大幅下行。

第二个独特属性是,美元是一种反周期货币。也即全球经济表现好时,美元通常偏弱;而全球经济表现不好时,美元大概率走强。大家在图中可以发现,通常在美元指数显著走强前,全球经济增速会有显著下行。比如1982-1983年全球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而1985年美元指数显著走强。1997-19988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美元指数十分强势。2020年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走低,之后又伴随着美元指数的走强。从这个角度看,美元指数走向可能与全球经济增速有关。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增速显著回升,那么美元指数可能会明显走弱。而目前市场主流判断是,明后年全球经济可能更多呈现衰退形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指数通常难以显著下行。

2、基于欧元与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分析

现在,让我们从第一重视角切换到第二重视角。最近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已经突破1:1平价,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也突破140,均达到20年以来的新高。厘清二者背后基本面因素的异同,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尽管欧元兑美元、日元兑美元汇率均下滑到20年来的新低,但既有相似原因,也有不同之处。相似原因都与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进口成本抬高、贸易差额恶化带来的贬值压力有关。不同之处在于,欧美长期利差并没有显著拉大。欧洲基本上跟随美国进行了货币政策调整,因此尽管短期息差一度拉大,但两者的长期利率走势非常相似,长期利差并未显著拉大。相比之下,美日长期利差则明显加大。

欧洲方面,疫情以来欧美季度GDP同比增速的上升、下降趋势非常相似。最近两个季度,欧盟GDP同比增速甚至略高于美国。此外,欧美CPI同比增速走势也十分相似。今年7月份欧盟的CPI同比增速也略高于美国。

从长期利差来看,近期尽管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但与欧洲国债收益率上升幅度相比不分伯仲,两者利差维持在150-170BP左右。相比过去,欧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不仅没有拉大,反而在缩小。因此长期利差并不是造成欧元兑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从前瞻性指标PMI来看,近来美国PMI指数的表现优于欧元区。最近两个月欧洲PMI指数低于50这一荣枯线,而美国PMI指数虽然也在下降,但目前仍显著高于50。这意味着从短期增长前景来讲,美国优于欧洲。

从美元计价的月度贸易差额来看,疫情后美国和欧洲的月度贸易逆差都明显恶化,但美国的情况明显好于欧洲,且美国的贸易逆差近期已经显著改善。相比之下,欧洲近期的货物贸易逆差显著放大,不仅余额从顺差变成逆差,而且月度逆差规模超过40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峰值。欧洲出现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尽管进出口同比增速都在上行,但去年底以来进口增速相对上行得更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俄乌冲突后原油、天然气价格快速上升有关。由于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因此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的进口成本被大幅推高,贸易条件迅速恶化,并由此导致贸易差额和经常账户的恶化,最后在外汇市场上形成欧元兑美元的贬值压力。

日本方面,疫情后日本经济并没有像欧美经济一样出现非常强劲的复苏态势。由图可见,目前美国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日本。当前CPI增速美国超过8%,日本约2.5%。有趣的是,最近美欧的高通胀和中日的低通胀,呈现出明显的反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央行非常坚定地表态:目前日本经济并没有过热,不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此外,日本央行依然在长期国债市场上进行收益率控制。

从长期利差来看,今年上半年以来,美日长期收益率利差不断拉大。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最高达到3.5%,而日本则一直控制在0.25%左右的水平。因此,美日长期利差不断拉大是日元兑美元显著贬值的重要原因,这会引致相关的资本流动。

从贸易情况看,今年以来日本也出现了显著的贸易逆差,逆差规模达历史峰值,这方面与欧洲情况类似。相比于出口增速,日本的进口增速上升得更快,背后反映出日本贸易条件的恶化,这也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有明显的关系。

3、小结

综上所述,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攀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美国经济快速复苏、劳动力市场趋于紧张、需求复苏快于供给。这三个因素推动了美国通胀率的快速上涨,倒逼美联储加快缩减QE、加息和缩表,从而推高美国的短期和长期利率。短长期利率的上升就有助于推动美元的升值。

二是俄乌冲突爆发显著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抬高了欧元区和日本的进口成本,从经常账户角度导致后者面临贬值压力。与此同时,欧元区的加息幅度不及美国,而日本不愿意跟随美国加息,导致美欧的短期利差、美日的短长期利差拉大,引致相关资本流动,这从资本账户的角度导致欧元与日元面临贬值压力。

三是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和地缘冲突导致不确定性上升,提高了投资者对避险货币的需求。此外,疫情持续冲击、中国经济下滑、美国快速加息缩表,也导致全球面临经济即将步入衰退的预期,从而对美元币值形成支撑。

从美国内部情况看,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鲍威尔的强硬表态,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仍会持续。尽管高频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初步显露疲态,但诸多证据表明美国物价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从物价来讲,短期内美联储的加息缩表不会结束。

从欧元区和日本情况看,俄乌冲突持续、特别是最近欧美对俄罗斯原油进行价格限制,可能会进一步推高能源成本。因此,欧元区和日本的进口成本可能依然维持高位。与此同时,目前欧元区和日本也有经济下行的隐忧。

从全球情况看,不确定性、疫情、美联储加息缩表预期依然存在,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可能爆发金融危机,这也将会对美元汇率形成支撑。

因此,我们对美元指数的基本判断是: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指数将在100以上盘整,不排除突破110的可能性。但突破110之后的上行空间仍然比较有限。100-105是一个较为恰当的预测区间。

02

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看法

1、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特点

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升值。由于美元指数本身就很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在升值,这导致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的汇率指数陡峭上升,从97、98上升到峰值106、107的水平。今年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去年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过于强劲的升值有很大关系。

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需要同时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及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两次急速贬值,一次是4、5月份,一次是当前。带来的后果是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从高位回落,例如从106以上回落到目前102的水平。一方面,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均值约为6.68,当前约为6.90,说明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低于均值。另一方面,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的均值为95.9,而目前约在100以上,依然显著高于均值水平。由此判断,当前人民币贬值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人民币自身很弱,而是美元过强。实际上,人民币兑欧元、日元、英镑、以及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都很强,只是兑美元比较弱而已。

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出平稳-急贬-平稳-急贬的态势。由于美元本身在持续走强,一旦人民币兑美元平稳,就会导致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汇率的快速升值。今年3月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指数达到107的历史高点。而一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贬,人民币的有效汇率水平就会掉头下行。等到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降到100左右,急贬结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重新盘整。此时由于美元又在升值,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又再次快速升值,升到104左右。随着第二次急贬的发生,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的指数暂时回归101左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人民币汇率贬值确实是一种纠偏,可以纠正有效汇率指数过快升值对我国出口增长与金融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换言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稳定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这事实上也可能是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原因

今年两次急贬的背后影响因素也有不同。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和美元指数的上升两者高度相关。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出现三波比较明显的上升,而三次上升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一波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盘整,直到两个月后才开始急贬,这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美元指数变动的响应速度较慢,大约有2-3个月的滞后期。第二波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立刻响应。但相比美元指数的上升幅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较小。第三波是今年8月底、9月初,当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立刻贬值,且贬值幅度和美元指数的上升幅度非常接近。因此,在今年三波美元指数上升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美元指数的相关性的确在逐渐提高。我并不是在说这一定是央行有意为之,但背后肯定有一些基本面或操作面的逻辑。

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两次急贬都与中美利差的快速缩小、反转以及美中利差的扩大有关。从今年2月底起,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就开始明显收窄,并在4月份出现明显反转。在一两个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急贬。今年8月以来,美中国债收益率再次明显拉大,直接引发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第二次急贬。由此可见,两次急贬都与利差运动有关。但第一次急贬要明显滞后于中美利差的收窄,而第二次急贬则基本上和美中利差的扩大同步。同理,也许这并非央行有意为之,但背后可能也反映了某些思考逻辑的变化。

从商业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来看,本次贬值与2015、2018年的最大区别在于,今年以来经常账户变动对汇率是正向的贡献,而此前两波经常账户变动的贡献都是负的。即使是金融账户,今年与2015、2016年相比,逆差也明显缩小。因此无论从经常账户变动还是金融账户变动都能得到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远低于前两次。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本次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更多是由外部因素所引发的。相比2015年“8·11”汇改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并没有那么明显的高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5月份我国面临证券投资大幅流出的现象。证券投资流出在资本流出总额中占比明显上升,这一点值得关注。总体来讲,从高频银行外汇收支数据来看,本轮人民币贬值面临的国际收支压力比较有限。

3、小结

总结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首先,中美经济周期处于不同位置,美国在扩张期,而中国在收缩期。经济周期的差异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差异性,美国加息缩表,而中国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导致中美长期利差从缩小到倒挂,并且倒挂幅度不断拉大,这是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直接原因。利差的变动会引致资本流动的变动,而且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证券投资方面。

其次,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与美元指数变动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这说明央行越来越关注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指数的稳定。一旦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会相应贬值,目的是为了维持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稳定。

以下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首先,中美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相比于汇率,中美都更关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所以短期内美国依然会加息缩表,而中国依然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宽松货币政策为宽松财政政策创造条件,从而缓解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这就意味着中国长短期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在此前提下,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继续面临贬值压力,较大概率会破7。但对此我们无需过于恐慌。因为7已不再是一个决定性关口,而只是一个数字。即使出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大幅贬值的情况,目前中国央行的工具箱仍是满的,完全可以使用宏观外汇审慎管制、资本流动管理、逆周期因子等工具。

我们的研究发现,其实今年中国央行已经开始使用逆周期因子了。由图可见,今年5月初和9月初,表征逆周期因子的曲线都呈现明显上行趋势,这表明央行开始启用该因子。这两次逆周期因子的启动时间,分别与美联储加息、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强硬表态相关。

我对明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比较乐观,因为中美宏观经济态势很可能会翻转。在2023年,随着全面宽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上行;而美国在陡峭的加息缩表压力下,经济增速可能会下滑。因此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对于美国的改善,有助于维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在6.7-7.2的区间波动,破7的概率依然较大,但对此我们无需惊慌。

假定某日料,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6.91元人民币变成1美元兑6.92元人民币,则该标价及其升贬值情况是周源空举首质穿班...

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这种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这种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货币升值”是“货币贬值”的对称。题干中用1美元可以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因此美元升值。故正确答案为A。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有区别吗?

两种方法,人民币兑美元和美元兑人民币就是汇率表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表示方式不一样,不过本质是一样的。以2019年8月12日汇率数据举例,人民币兑美元为:1人民币=0.1416,美元兑人民币为:1美元=7.0627人民币。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到底是什么意思?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意思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或比价,代表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价值。

比如汇率如果是6.8,就意味着1美元可以兑换6.8元人民币,汇率越高,意味着能兑换的人民币越多,那也就是说人民币在贬值;反之,汇率越低,意味着能兑换的人民币越少,那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升值。人民币升值就能吸引更多外资入场,同时我们购买外国产品也能少花钱,那些需要进口外国原材料的公司来说也是利好,反之,对于出口型的企业就是利空了。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问题

那要看是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用本国货币作为变量。以中国和美国为例,那么在中国,1美元=6人民币即为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用外国货币作为变量。以中国和美国为例,那么在中国,1人民币=1/6美元即为间接标价法。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计算汇率均以美元为基准。美国则以英镑为基准。除了英国用间接标价法,其他国家几乎都是直接标价法。你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如果是直接标价法的话,则意味着1美元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即人民币贬值。如果是间接标价法,则意味着1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美元,即人民币升值。我国是用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标价法,如果在这个条件下应该是贬值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