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股票怎么买(柳传志占联想多少股份)

时间:2023-12-01 11:53:00 | 分类: 基金知识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柳传志占联想多少股份

占有3.4%股份。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电脑制造企业,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公司主要产品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商品。

新股票上市一般几块,经过几天就大涨几十块。请问如何能够购买到第一天上...

3、如何提高打新股的中签几率?要是从时间久远来看,打新中签和申购时间是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倘若需要提高新股的中签概率,下面的几个方案仅供参考:(1)提高申购额度:如果早期所拥有的股票市值越多,取得的配号数量也就越多...

联想集团股价涨超10%,联想崛起了吗?

我不相信真正的股民会给联想垫底,肯定是联想内部人员自己出资造的假象……

我们公司要上市了,想购买刚上市的股票怎么弄?

开个股票账户直接买就可以,只是买到新股的概率非常低的

连续四天疯狂抛售联想股票,别让杨元庆跑了!

北大哲学博士带你看世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

 联想事件持续引发舆论争议已经三个半月了,这是一场面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全民大讨论,其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几十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而且这一次涉及层面更广泛,更民主,人们争论联想问题,归根到底是在追问,中国到底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还是要落入拉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都学习华为,逆天改命,勇攀世界科技树高峰,在欧美为我们设定的中低端产业链上,不断向上攀登,那我们是真的可以爬上高峰,然而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

  而如果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都去学联想,大搞买办路线,裙带关系和依附式发展,沦为“美帝良心想”,那么中国就会被永远锁死在产业链的中低端,最终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贫富分化极为悬殊,**经济极度动荡的*面将不可避免。

 

   最近因为西安疫情封城和郑州金域医学负责人被抓的事情,媒体对联想的关注度有所减弱,却并不意味着联想事件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关于联想事件的争论应该有一个结果,也必将有一个结果,而不会像其它事件那样不了了之,因为它事关中国的道路选择问题,而不是一个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问题。

 

   新年伊始,一直躲平装死的联想搞出来一个动作。2022年1月4日,联想在自家微博发表了《智慧山河》视频节目,随后,新华社等一众媒体跟进转发了这条视频。一时之间,得到各大官媒的加持,令联想270工作室气势大振,一片欢呼,联想事件有结果了,中央有定论了。

 

     官媒的这波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而且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以为发酵近百天的联想事件就此盖棺定论了。于是一大帮原本围观自干五与联想270工作室对战的骑墙派跳了出来,力挺联想。

  比如最先跳出奚落司马南、张捷等自干五的就有从北京工商大学辞职的褚殷,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个堪称骑墙d经典台词的评论:

     

  这个信号,似乎意味着盖棺定论了。看司马南怎么转身吧。一场大戏,差不多曲终人散。最后可能就张捷付出代价,哎,最后总是单纯的人受伤害。另外,哪一句看出我支持柳家?

    

  褚殷的这段评论,之所以经典,就是在于他是踩好了点,在合适的时机给柳家送上了合适的子弹,明明是在巴结柳家,充满媚态,却还要来一句:“另外,哪一句看出我在支持柳家”?

  我们小老百姓读书少,确实看不出来。但是我们看得出来你话里话外充斥着幸灾乐祸和自以为是,还有些许洋洋得意。并且你奚落司马南跟你一样是颗墙头草,确实是以己度人。而且还说张捷是个单纯的受害者。猫哭耗子假惺惺。

  短短几句话,就将这个褚殷巴结柳家,看张捷、司马南笑话,一幅资本家乏走狗的面目刻画得淋漓尽致,言语里充满了对权贵的媚态,丝毫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就像我们从司马南和张捷身上所看到的那样。

 然而,就在褚殷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洋洋自得的时候,事情突然又起了变化。一日之间,联想《智慧山河》视频突然不约而同从上述官媒集体下架。褚殷脸也被打得啪啪啪响,沦为时代的小丑,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联想《智慧山河》视频被下架,说明有关联想的争论还远未平息,也平息不了。同时也说明了包括新华社等转发联想《智慧山河》视频,并没有得到最高层的授权,否则也不会很快下架了。

 媒体很快就找出来了官媒转发联想《智慧山河》的原因,原来是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资本曾经给新华社旗下的公司投资了3个亿,应该是资本的力量驱使新华社某些人不讲**,擅自转发了联想的视频!

  而视频下架则意味着高层的拨乱反正。事实上,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智慧山河》这个视频本身并没有问题,联想真要为向上的中国出力,我们也是支持的。包括司马南、张捷等各路自干五并不是想把联想一棍子打死,而是希望联想有更好的发展。

  问题的矛头是指向柳家的,是指向柳家在谋夺联想控制权和巨额国有财富的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与其说他们在批联想,不如说是不想看到一个好端端的民族企业被柳家所绑架、所变质,为柳家陪葬!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柳家操纵联想《智慧山河》视频,在关键时刻被新华社等官媒转发,**意味太浓厚了。因而打脸也来得特别快,无疑告诉世人,这事儿没完,柳八爷想抽身而退,平安着陆,没那么容易。恩,也看看褚殷们如何转身吧!

  而就在联想《智慧山河》视频发布的同时,柳传志的小弟杨元庆坐不住了,开始疯狂的抛售联想的股票,从1月4日到7日,连续四天抛售了4000多万股的联想股票,套现了3.75亿:

  由于杨元庆此事做得悄摸摸的,媒体一时也没有发觉。再加上最近金域医学郑州负责人被抓,媒体深挖之后,一下子就挖出来其背后站着柳传志和某山两位教父级的人物,关注点都到那边去了,没人关心杨元庆的这点小动作。

  杨元庆疯狂抛售联想股票,自然也会引发人们的猜测,大多数人朴素的第一反应就是,莫非杨元庆得到了什么风声,是要准备跑路了吗?这神转折来得有些突然啊,前一天褚殷还在嘲弄张捷要成为单纯的受害者,这后一天杨元庆就要跑路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不知道杨元庆甩卖联想股票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但是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逻辑。我们可以从杨元庆的行动背后,分析出来他的动机何在。

  首先,我们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在联想申请科创板上市之前,杨元庆是一直在增持联想股票的,从最初的8%点多,一直增持到了10%左右。合着这是准备在联想科创板上市之前大量增持,等科创板上市之后,再收割一波韭菜啊。

  我们再往前看,杨元庆的联想股份是2011年从市场上密集增持而来的,这事儿在当年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先是杨元庆在联想集团的业绩发布会上证实自己增持联想集团股份的大部分资金是来自银行贷款。因为他当时也只是职业经理人,年薪那会儿还没有过亿,要拿出几十亿的资金增持联想股份还是挺难的。

  根据媒体的报道,杨元庆当时是总计是拿出了31.5亿,买下了联想8%的股份,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贷款。随后柳传志在采访中说杨元庆贷款几十亿买联想集团的股份,让他非常放心和感动,这说明他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人。柳传志还说自己给自己的评分是98.85分,而给杨元庆的评分是99.99分。

 然而就是这样可以打99.99分的杨元庆居然开始疯狂抛售联想股票了,而且还是在联想发布重磅视频《山河智慧》的同时。我看了一下,联想集团的股票,在去年10月科创板上市之后经历了一波大跌,到11月底跌到谷底,大约跌了25%的样子。而从12月开始重新上涨了大约了20%,杨元庆就是在这个阶段高位抛售的股票,这操作很神奇啊!

  如果我们以联想的分红抵消杨元庆贷款的利息,那么杨元庆贷款购买联想8%的股票收益还是蛮可观的,从31亿上涨到了上百亿,杨元庆要是现在把贷款还了,还净赚60多亿,不过这样就会影响到他的实际控制人的地位。

 再说,杨元庆在联想拿到一年1.7亿的年薪,此外还有2.88亿的分红,一年4个多亿的收入,肯定犯不着通过卖股票来改善生活。既然卖股票不是为了改善生活,也不是为了还银行贷款,可不就成了跑路了么?

  目前联想的资产主要来源于无形资产和商誉,有人计算过,如果算上联想欠供应的1800多亿的债务,联想事实上早就已经资不抵债了。而这个时候压力最大的当然也就是杨元庆了。柳传志老狐狸早就已经金蝉脱壳,把联想集团甩给了杨元庆。

  我们再去看看柳传志就杨元庆贷款几十亿购买联想股份的采访,除了不惜一切的表扬杨元庆以外,就是一幅如释重负的轻松得意。事实上,以柳传志的风格,没道理放着一个好好的联想的控股权不要,白白交给杨元庆的道理。

 可以设想,假如联想经不过这一波考验,最终不得不破产重组,那么这里面最受伤的显然不是柳传志,而是杨元庆,因为他还有几十亿的债务没还,要知道港股跌起来可是没边的,一天就可以跌个90%多的,若是联想股票飞流直下三千尺,杨元庆哭都没有地方哭去,此时不跑路更待何时呢?

  毕竟,科创板上市融资百亿也失败了,新年伊始携《智慧山河》想打个翻身仗也失败了。联想的希望在哪里呢?杨元庆看不到希望啊,这么持久的舆论炮轰,柳传志的面具一一被揭穿,联想的**采购市场份额和公信力等等都要大幅下降,船都要沉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呢?

推荐阅读

诡异事件,病毒,资本,基因掠夺……某些力量不可不防!

核爆炸!核酸公司人员投放新冠病毒,引爆一大串内幕大瓜!

放毒魔鬼背后是谁?

真相来了!发国难财而故意传播病毒

你们到底是人是鬼?是鬼是魔???

检测机构人员变身病毒推手?背后的忧虑引人联想……

联想控股与联想集团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1、规模不同:联想集团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联想控股旗下还有神州租车、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拉卡拉、中国最大民营口腔服务连锁品牌拜博口腔、中国最大水果全产业链公司佳沃鑫荣懋等。2、经营范围不同:联想...

联想在国内上市了吗?

联想集团早在2005年就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但是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计划一直被推迟。最近,联想集团宣布将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计划通过发行不超过10亿股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目前,联想集团正在进行上市前的筹备工作,并且已经完成了相关申报材料的提交。预计联想集团将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在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

大陆居民怎样买联想的股票

没有香港的账户,不买。

联想的股票名称和代码。

联想集团没有在国内A股市并棚场上市交易,联想集团在香港春启联交所的股票代码是绝森则:0992

联想控股股价下跌过半柳传志:你们不懂联想控股

曾经因为股价下跌而感到不安的柳传志表示,股价下跌与大市有关,另一原因也是联想控股的问题。

  近日,据大公财经报道,在香港上市刚满一年的联想控股(03396),股价已累计下跌超过一半。

  董事长柳传志认为,市场并不理解联想控股的业务,仍然停留于从事IT业务的联想集团(00992)。他还强调了联想控股不会减持联想集团,将积极布*,加强战略投资,以平衡发展和减轻联想集团所产生的影响。

  说起联想,大家耳熟能详。但提起联想控股,可能不太了解。那么,联想控股究竟是什么公司呢?它跟联想集团有什么区别呢?

  联想控股在2015年6月底上市,发行价为42.98港币,一共发售3.52亿H股,融资151.7亿港币。但上市当天即告破发,收于42.95港币。也就是说,24家国际基石投资人和数以万计的零散股东当天就亏钱。

  截至去年8月,上市不到两个月,联想控股股价曾暴跌近40%,这用任何标准衡量,都是一个惊人的市值损失。联想控股并非实体企业,许多人理解为,联想控股只是联想集团的影子公司再上市而已,因此估值打了折扣。联想控股命运直接与联想集团相连,但集团主营强项的PC市场正在萎靡,而移动端亏损严重,除大规模裁员,尚无良策。

  如今一年过去了,今年联想控股的股价依然令人堪忧。截至本月上周五(7月8日),联想控股收市价以18.02元计算,上市以来股价累跌58%。

  曾经因为股价下跌而感到不安的柳传志表示,股价下跌与大市有关,另一原因也是联想控股的问题。他说:“我们(联想控股)以前的股价主要成分是联想集团,但对于联想控股其他的业务,股市也不是很了解,我想通过一段时间以后,市场慢慢的就会了解到我们新的支柱是什么来的”。

  柳传志所说的新支柱,包括金融、房地产、现代服务与其他战略投资,还有以基金平台发展的财务投资。从事IT业务的联想,属于战略投资的部分,2015年亏损近4.8亿人民币,拖累联想控股的业绩表现,惟仍然贡献逾90%的营业收入。

  柳传志:不会减持联想集团 

  港交所资料显示,目前联想控股持有联想31.47%股权。市场猜测联想控股或会减持联想股份,以减轻IT业务带来的影响,不过,柳传志回应说,联想控股不会减持联想股份。

  此外,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宁旻强调,联想控股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资控股公司,自去年6月上市后,整个A股及香港资本市场的变化,加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联想控股的预期及估值产生变化,拖累股价受压。

  宁旻提到,在联想控股整个业务布*中,联想的企业价值已低于财务投资业务的价值,同时,在战略投资业务上,集团积极布*金融服务、医疗、农业食品、互联网与创新消费四大板块,实际上亦降低联想所占的整体比重,有助平衡发展。他强调,联想控股坚持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在关注中国的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和消费升级,并留意海外的投资机会,重申打造联想控股为百年老店的目标不变。

  被问到联想控股和联想的业务增长前景,宁旻回应说,两家公司有不同的投资群体,如果是关注科技行业,可购买联想的股票;如果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便应该选择联想控股。

  联想控股究竟怎么了?

  要说联想控股也不是没有试图挣扎过。在去年刚刚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截至2015年7月19日的“IPO维稳期”里,公司对超额发售的52,940,000股H股,回购了其中的49,653,100股。相当于最终超额发售了3,286,900股H股。超额发售价为每股H股42.98港币,超额发售的融资额为22.75亿港币;回购价格为每股H股37.80港币至42.95港币,即回购总花费20亿港币至22.74亿港币。

  翻译**话:帮助联想控股上市的券商,把超额融资拿到的20多亿港币,全部用于在二级市场对抗抛售股票的股东。用股东们的钱,买股东们的票,死死想撑住股价。

  但是很遗憾,没撑住,股价一直滑到了27.85港币。那么问题来了,联想控股究竟怎么了?目前,业内人士的分析有四种看法。

  一,面目不清,看不懂公司做什么

  作为一个投资公司,联想控股投了多个公司,许多人表示看不过来。

  招股书上列示:控股对联想集团持股30.55%;对融科持股100%;对正奇持股92%;对汉口银行持股15.33%;对联保持股48%;对拉卡拉持股36.44%;对苏州信托持股10%;对拜博口腔持股54.9%;对增益物流持股94%;对安信颐和持股100%;对神州租车持股23.87%;对佳沃持股92.2%;对丰联白酒持股93.3%;对联泓持股90%;对星恒电源持股50.77%等等。

  这样你就大概懂了,联想控股是个大PE,资金铺洒在几十家公司身上,寄希望于这些公司中的某一家(除了联想集团)或者某几家,能够成为超级独角兽(指估值达到或超过十亿美金的未上市公司)。当然,话说回来,如果这个大组合里的公司们表现一般,那么联想控股日子就很难过,因为手上毕竟是非上市公司股权,公信力不够,难以估值。即使有所谓公允“市值”,一定会被深深打上折扣。一个道理:这年头,你拿着流通股去银行或信托质押借款,顶多给你三成。若是私人企业股权,至多一成,还未必有。

  所以,一般人确实看不清联想控股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这种未来自身发展完全取决于投资组合中未上市股权的“股权集合体”,可谓面目不清。

  二,疑与联想集团重复上市

  招股书显示,联想控股2014年的总收入为2894.67亿元,其中IT业务(即联想集团)收入为2723.44亿元,独占94.08%,联想控股用30%左右的股份就将联想集团给合并报表了。

  其余业务中,除了房地产业务以115.15亿元占3.98%之外,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均低于1%。

  给大家更齐全的一些数据,早已在香港上市的联想集团占了联想控股收入的94%,利润的69%,资产的60%。也就是说,联想集团几乎等同于联想控股。

  三,受联想集团业绩波动影响

  对于深受联想集团业绩波动影响的联想控股,“你好我才好”。

  四,投资能力存疑

  2008年之后,联想控股陆续涉足金融、现代服务、农业、酒业、物流、化工、能源矿产等行业,其多元化结构逐渐成型。

  这次控股上市的说明书令人不解的是:联想弘毅等投资机构如此盛名在外,但未见投过一家行业第一,组合里只是一堆零散品牌,如正奇,联保,汉口银行,拜博口腔,拉卡拉,还能再列举出十几个。

  此前有媒体称,联想控股一直在金融领域悄悄布*。据说联想系目前直接、间接持股的金融机构数量多达12家,如苏州信托,汉口银行等,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看上去,其入股的金融机构数量不少,而且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期货几乎每个细分领域都有涉足。不过拼盘虽然丰富,但却缺乏亮点,无一家实现真正实际控制,全是影响力很限的财务投资人。

  不控股而能赚大市值,这是好事情,不过也有个前提,联想控股必须得有巴菲特的功力。不过,即使是巴菲特也时不常会控股式收购,而市场几乎从未见过联想这么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