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基金净值大月小月好(购入基金时,选择基金净值是高好还是低好)

时间:2023-12-04 19:00:49 | 分类: 基金知识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购入基金时,选择基金净值是高好还是低好

一般是选择基金净值是高的好.红利派发的时候,不全在份额,还在于每份派多少,,份额多的红利不一定多.

基金是净值高好还是低好

基金净值一般指单位净值,通俗的讲单位净值就是交易日每天收市以后,基金持有的股票,权证,债券,现金,票据等在当天的价值之和除以当天的基金总份额,就得出当天的单位净值。比如某一天资产总值2亿,当天的基金总份额一亿,则单位净值为2元。一般来说单位净值是每天波动的,因为资产总值和总份额都是随机波动的累计净值是该基金自发行成立以来的净值,包括了分红,拆分份额等。如果一支基金自发行以来,没有分过红,拆分份额,单位净值等于累计净值。否则,一般累计净值大于单位净值比如单位净值1.5元基金,决定每份分红0.5元。则分红除权后,基金单位净值为1.0元,累计净值则为1.5元(有0.5元每份转成现金进入投资者账户)在就是单位净值2元基金,决定按1:1比例拆分份额,在拆分后基金单位净值为1.0元,累计净值则为2.0元(投资者账户基金份额增加1倍,原持有1000分变成2000份,保持资产总额不变)一般来说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越高越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的盈利能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还要考虑基金成立时间长短和市场环境。比如刚成立不久的基金不少是亏损的,现在都只有0.8-0.9元了,而那些累计净值好几元的都成立好几年了,经历2006-20...比如某一天资产总值2亿,拆分份额,基金单位净值为1。一般来说单位净值是每天波动的。能比较吗.5元.5元基金,票据等在当天的价值之和除以当天的基金总份额,现金,决定每份分红0,包括了分红,因为资产总值和总份额都是随机波动的累计净值是该基金自发行成立以来的净值。否则,在拆分后基金单位净值为1,现在都只有0,一般累计净值大于单位净值比如单位净值1,经历2006-2007大牛市,而在07年-08年4.5元(有0,当天的基金总份额一亿,就得出当天的单位净值,保持资产总额不变)一般来说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越高越好.9元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的盈利能力,累计净值则为1,没有分过红.0元,原持有1000分变成2000份.0元。在就是今年在2200点附近成立的基金都是正收益,拆分份额等。比如刚成立不久的基金不少是亏损的。则分红除权后基金净值一般指单位净值,6毛。如果一支基金自发行以来,单位净值等于累计净值,债券.0元(投资者账户基金份额增加1倍,则单位净值为2元,基金持有的股票,累计净值都只有5,通俗的讲单位净值就是交易日每天收市以后:1比例拆分份额.8-0.5元每份转成现金进入投资者账户)在就是单位净值2元基金,决定按1,因为还要考虑基金成立时间长短和市场环境,而那些累计净值好几元的都成立好几年了,累计净值则为2,权证,5千点成立的基金。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周策略|结构性机遇重于市场方向

本报告作者:杨孟华投顾团队

投资顾问:杨孟华,证书编号:S0530611030002

投资顾问:陈亚超,证书编号:S0530117080073

核心观点

近期以白酒为代表的前期抱团板块出现阶段性反弹,我们认为目前抱团股的反弹不会一蹴而就,一是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二是信用风险提升;三是基金赎回较多的月份大多为市场的快速上涨期。整体我们还是认为上证指数,主要在3200至3500点箱体波动为主,不管向上还是向下的空间都有限。

市场

回顾

Part1.市场回顾 

回顾我们上期策略观点“市场上、下空间均有限,无需过度悲观,也要降低一些预期,投资者注意关注年报以及一季报业绩预告”。本周指数震荡上行,业绩向好个股表现强势,那么下周行情如何,请看本周策略。

本周上证指数震荡上行,日K线呈现4阳1阴,周K线呈现2连阳,市场情绪逐渐转暖。截止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484.39点,上涨1.93%,沪深300报收5161.56点,上涨2.45%,创业板指数报收2852.23点,上涨3.89%。

板块方面,市场主线之一的业绩线愈发清晰,无论是周二带动军工大涨的中航沈飞、周四带动国产芯片上涨的中芯国际还是周五带动白酒大涨的酒鬼酒,均是由于超预期的业绩激发整个板块的活跃度。

另一条主线之一的碳中和则在完成快速上行后出现震荡回落的走势,板块内分化也非常明显,由于现在市场处于存量博弈状态,抱团股的复苏对碳中和的炒作明显起到了压制作用。板块需要进行内部轮动以及对获利盘进行消化,短期介入还需谨慎。

图1、本周行业板块表现

数据来源:益盟

市场

回顾

Part2.下周行情分析 

首先,3月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3%,环比回升3.7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指数为51.9%,回升1.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回升4.9个百分点。目前来看,一季度经济高增格*确定。国内经济延续稳步复苏,预计上市公司一季报延续高景气,国内基本面正面因素为市场提供了支撑,我们也看到在这种预期之下,本周指数震荡上行,但是指数上行的背后,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本周,主要股指大幅上涨,但市场分化依旧严重,超半数个股本周出现下跌,同时以白酒为代表的抱团股大幅拉升,仿佛又回到了去年4季度的场景。从全部A股本周涨跌幅情况来看,有226只个股涨幅超过10%,占比5%;有381只个股涨幅在5%到10%之间,占比9%;有1380只个股涨幅在5%以内,占比33%;此外有53%的个股本周下跌,其中跌幅超5%的个股占11%。

图2、本周A股上市公司涨幅分布

数据来源:wind

也就是说,近期以白酒为代表的前期抱团板块出现阶段性反弹。3月10号以来,白酒板块率先出现阶段性企稳反弹,其他抱团板块也在3月25日之后出现反弹,也带动指数缩量震荡上行。结合近期市场表现以及白酒核心公司自身的基本面,我们发现一个规律,预期业绩增速越高的公司,在反弹过程中的弹性会越大。

其实不仅仅是白酒,在其他抱团板块也有这个现象。比如军工中:一是本轮年报业绩普遍高增长的军工上游元器件、材料分支的弹性就要明显强于其他分支,总之,业绩仍是核心驱动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过去半年个股普涨,大量标的频创新高的情况可能不会再出现,基本面驱动的行情之下,行业之间分化的*面也会减弱,市场会转而进入基本面驱动的差异化行情,所以我们认为目前抱团股的反弹不会一蹴而就。而且4月份,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制约抱团股反弹高度。

  

全球经济修复背景下内外流动性难进一步宽松,3-4月非金融类信用债到期规模突破2万亿元,还有0.47万亿元进入回售,是全年的到期回售压力最高峰。

事实上,从历史经验看,融资收紧持续半年左右易出现超预期信用事件。例如2015年四季度过剩行业利差开始走扩,2016年3月底4月初出现了东特钢等超预期过剩行业信用事件;2017年11月金融防风险政策密集出台,2018年4月出现了民企违约潮;2020年3-4月起永煤等部分弱资质煤炭企业遭遇抛售,11月出现违约。虽然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和协调可能会降低信用风险暴露的可能,但是从历史经验看,也会降低市场的风险偏好,一定程度压低市场的预期。

图3、2021年月度非金融信用债到期回售

数据来源:wind

另外,4-5月份历来是缴税大月和财政支出小月,最近3年4-5月财政存款增幅均值超过1万亿元,再考虑到今年积极财政力度偏弱、5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缴规模可能较大,预计财政存款回笼将消耗大量超储。随着新增地方债开闸放量,**债供给压力也会阶段性大幅上升。整体来看,如果央行MLF续作不积极,4月中旬起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

所以流动性影响之下,对于抱团股反弹的高度也会有压制。

最后,我们从历史表现可以看到,基金赎回较多的月份大多为市场的快速上涨期,市场调整阶段的赎回规模相对有限,假如抱团股继续上行,带动基金净值迅速上升,那么也会面临基民赎回的压力。

图4、2019-2021基金份额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北向资金方面,本周北上通道由于假期原因仅周一至周三开通,本周合计流出99.38亿,其中沪股通流出3.16亿,深股通流出96.23亿。北上资金近期表现并不流畅,更多是呈现出下跌买入上涨卖出的波段交易行为。

图5、本周北向资金 

数据来源:wind

技术走势上,本周上证指数突破前期W底的颈线位置,但是目前也并不能确认这个突破是否有效,后面还得关注这个突破的有效性,整体我们还是认为上证指数,主要在3200至3500点箱体波动为主,不管向上还是向下的空间都有限。

图6、上证指数日K线

数据来源:财富快车

综上所述,近期以白酒为代表的前期抱团板块出现阶段性反弹,我们认为目前抱团股的反弹不会一蹴而就,一是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二是信用风险提升;三是基金赎回较多的月份大多为市场的快速上涨期。整体我们还是认为上证指数,主要在3200至3500点箱体波动为主,不管向上还是向下的空间都有限。

市场

回顾

Part3.投资建议与热点分析 

投资建议:

部分核心资产经过前期大幅回调,从交易层面来看其流动性风险已经接近底部,近期股价也开始逐步企稳回升,但这并不意味着部分核心资产还能“回到过去”,投资者反而应该对于部分核心资产的回暖保持谨慎。

近期美联储对外表态中提及在经济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时将逐步减少资产购买,虽然目前美联储政策转向不具备实质性条件,但也需警惕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引导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国内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强化“灵活精准”而淡化“连续性”,凸显在更为中性的主基调下,央行将规避释放过松或过紧的信号,此举也将为外围风险保留政策空间。

近期市场震荡上扬,前期抱团股和顺周期龙头股有所企稳,虽然近期**棉、《外国公司问责法》等中美扰动有所加大,但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在未有实质性利空事件落地前,下行空间有限,A股将在未来两周一季报靓丽业绩下呈反弹修复。但由于估值压制、赎回压力在反弹阶段可能更大,由此大盘指数修复空间仍相对保守,核心仍在结构上,我们认为结构性机遇重于市场方向。

热点板块:

业绩+次新:4月将进入年报以及一季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季,是对A股全市场的一次洗礼,业绩是A股市场永恒不变的本质驱动力,而每一轮财报季就是观察业绩的核心窗口期,同时也是板块与个股走势的分水岭。近期次新板块持续强势,建议投资者关注有业绩驱动的优质次新个股。

 |免责声明|:本栏目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做出决策。财信证券对任何依据本内容所作出的决策,不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HEEND

●编辑|财富Zoe

●内容提供|财信证券杨孟华投顾团队

1、下载财信证券交易软件

2、登录app,签约杨孟华投顾团队

进入底部菜单【直播】(聚财)或【机会】(乐赚),点击右上角的搜索按钮,进入杨孟华投顾团队主页,在【服务产品】列表中选择【总投精选】,点击【购买】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往期推荐

企稳筑底,行稳致远

震荡磨底,逢高减仓

美债持续影响,关注高低位切换

上下空间有限,关注业绩披露

你“在看”我吗?

购买基金来自时,下午三点前买的基金,净值是按买入时间当时的净值算还是按三点后工作日结束时的净值算?以及

如果实在交易日的三点之前买入的话,是按照当天的净值来确认份额的。三点以后下单的话,只能按照下一个交易日的净值来确认。

买基金是择基金净值高好还是低的好?

你有哪家银行储蓄卡就到哪家银行开立一个基金账户后,和银行签约一个基金定投协议后就可买基金了。

选好基金后,怎么判断合适的买入时间?

你不能的话你不能的话就不用那么草率的入手啊。之后就是你买这个基金之前,你可以看到他那个价格的走势图,他价格走势图看三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两年的,都要看一下。本身这个基金份额净值是处在什么样的程度,是...

每个月什么时候买基金合适?怎么选基金呢?

世界是变化的,很久以前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投资亦是变幻的世界,当你买入并持有基金一段时期以后,可能会出现不如人意的状况,例如基金经理换了、业绩下滑等等。这时可能面临一个问题:是否把基金卖掉?  1、投资目标发生改变  每个人的投资都基于实现财务目标,因此当目标变化的时候,投资也要相应调整。例如,你本来考虑在未来五年购置房产,因此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购买了债券基金。但是现在你结婚了并且配偶拥有房产,所以打算将这笔钱用于退休后养老。这样,你就可以卖掉债券基金,买入股票基金,因为用钱的时间向后推延了。  一般来说,随着实现财务目标时间的临近,债券应该在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占更多的比重,因为其波动性小从而基金净值波动比较小,所以即使你在短期内卖掉基金,也不致于因净值有太大的下跌而承受损失。  2、重新寻求平衡  即使你的投资目标依旧而且资产配置计划也没有改变,但有时候还是需要对投资组合略作调整以坚持投资的初衷。例如,你的股票基金在既定年度内整体表现不佳,那么需要卖掉其中业绩落后的基金以重新寻求平衡。又如,当初你设定组合中股票资产的比重为70%,但一年来,组合中的股票型基金表现勇猛,使得整个组合股票资产比重迅速上升达到85%,远远偏离了资产配置目标。这个时候你也需要做再平衡,或者适当把一部分股票型基金转成其他股票资产较低的品种,或者在追加投资金额时投资在风险收益特征较低的基金上。  3、当初对基本面有误解  如同买了衣服不合适可以退还,投资有时候也需要“退货”。例如,你当初可能认识不足,挑选了看似投资风格稳健、偏好蓝筹股的基金。但事实并非如此,该基金投资激进,持有大量高科技股票,业绩大幅波动。这时候,与其一厢情愿等待基金经理回头关注蓝筹股,不如将其转换成别的基金。人生有许多事无法回头,但愿投资是我们所能把握的。  4、业绩表现不符合预期  尽管从长期投资考虑,你的基金一年业绩表现欠佳并不是大问题,但如果连续两三年都是如此,就另当别论了。在卖出基金之前,必须将基金表现与业绩基准进行对比,从而确认其是否真的没有达到预期。  有时候,基金表现好得出乎意料,也要考虑将其卖掉、落袋为安。因为过高的业绩背后往往也隐藏了较高的风险。  5、基本面发生变化  倘若你买进某只中盘成长型基金是为了增加组合中小盘成长型股票的头寸。但是基金经理后来不断增加大盘成长型股票的仓位,导致最终你的个人投资组合中有大量大盘成长型股票的头寸。这时,需要卖掉一部分大盘成长型基金并换成其他基金,从而保持最初对投资组合的设计。  但是需要明确什么是投资风格的改变。有时候是股票情况发生改变,而不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发生偏离。例如,基金经理买进时是中盘成长型股票,但后来这些股票由于基本情况变化而进入大盘成长型行列。  6、承受过多压力  如果因为持有这只基金,你承受了过多压力而寝食难安。该基金可能波动太大,即使用这笔投资将来购买新房的美好愿望也无法令你平静;相反,你天天对着净值的变动盘算着是否又赔掉了几个平方米。这种情况下应该坚决卖掉基金,并谨记:了解你的基金,了解你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且,今后要特别关注基金如何投资;留意基金表现最差的年度和季度损失了多少,扪心自问在此情况下能否承受。

【中金固收·流动性观察】资金面平稳仍是主旋律

摘要

债市资金面的变动情况是投资者在制定短线债券交易策略时最关心的因素之一,因此评估银行间流动性情况对债市短线交易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资金面细分来看,又可划分为回购市场和存单(拆借)市场,前者影响机构杠杆策略和超短端利率表现,后者则对中短端利率的价格具有指导意义。为了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短线交易视角信息,我们在此推出流动性观察系列报告,从回购和存单两个市场,来评估短期内银行间流动性潜在变化,以及对债市策略启示,以供投资者参考。从我们近期流动性观察来看:

►回购市场方面,我们认为流动性整体仍会维持稳中偏松的*面,虽然资金富裕程度可能难回年初大幅宽松的状态,但结合央行节前比较积极的投放来看,偏紧的概率不高,与近期互换利率表现也较为一致。中性假设下,伴随央行2月初陆续对14天逆回购资金的回笼,银行间流动性回归到节前T-10个交易日附近,对应7天回购利率可能回落至1.7%-1.8%附近。从超储率估算来看,中性路径假设下,我们对2月超储率的估算约为1.2%-1.3%,略高于2022年10月-11月水平,彼时7天回购利率(DR007)均值在1.65-1.8%附近。如果再计入非银(货基、现金管理类理财等)对回购市场资金支持力度变动相对不大,综合评估后,我们认为2月DR007均值中枢可能在1.7%附近。同时考虑到地方债发行等时点的不确定性,以及实体修复反复和风险偏好摆动的潜在提升,2月回购资金利率的波动性可能提升。

►存单市场方面,综合评估供需两端,我们认为存单供给端压力虽较大,但银行自主灵活性强,具体发行意愿一定程度上也会取决于需求端的修复情况,2月存单利率的主导方可能仍在需求端,而需求的修复边际虽可能更进一步,但也不要抱有过于乐观的预期,毕竟目前市场交易主线仍集中在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的提振,短期内这一逻辑也难以得到数据证伪。对标存单利率而言,以1年期超AAA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为锚,我们认为该利率水平进一步大幅上行风险有限,2月区间来看2.65%或为短期上限,参考中枢或在2.45%-2.5%附近(比MLF利率低出25-30bp左右);更长窗口期比如延长到2季度,如果经济修复结构不及预期、资金面宽松得到进一步确认,存单利率中枢可能进一步降至2.2-2.3%。

落脚债市短线策略上,资金面边际转松利于超短端和短端利率的下行,机构可适度提升杠杆,但也要做好资金面波动加大的预期;同时与资金面关联性更高的短债利率可能跟随资金利率中枢回落,可适当增配前期相对调整较多、性价比优势凸显的短券品种,比如9M-1年期同业存单等;长端利率焦点更多还是在于风险偏好的摆动和经济修复的结构,目前高频数据所表现出的经济修复特征、以及存款利率的潜在下调一定程度上利于长端做多情绪的修复,但也要警惕后续信贷和财政支持资金陆续落地后高频改善潜在超预期的风险。

 

风险

货币政策收紧力度超预期。

正文

回购市场:伴随临时性资金缺口回补,资金面大概率重回中性偏松,我们认为资金利率中枢(DR007)或回落至1.7%附近、同时波动性加大

为应对跨年资金需求,央行节前流动性投放较大,但以回购等短期限工具为主

自2023年1月11日起,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下简称OMO)开始以7天逆回购+14天逆回购组合拳的方式投放跨年资金,12日起OMO公告开始提及“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截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0日),央行合计通过逆回购工具向银行间流动性市场累计净投放22820亿元,通过MLF超额续作投放790亿元,合计提供跨年资金23610亿元。与往年春节前期央行流动性支持对比,该规模为近些年新高,但从工具构成来看多以逆回购为主,期限较短(图1)。

图表1:历年春节前夕央行流动性支持操作

资料来源:Wind,中国人民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OMO相关操作的每年统计起始点为央行OMO公告中提及“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等表述所在日

央行今年节前的投放特征(量多、期限短)可能也与资金缺口自身的特征相对应。2023年春节时点相对较早,进而春节取现时间点也会相对靠前落在1月,而1月同时又是缴税大月,叠加近些年企业集中净结汇也都多集中在年底年初阶段,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流动性缺口较大,而同时大多数流动性缺口又是临时性的,比如春节取现导致的流动性抽离会伴随节后流通中的现金回存而重回银行间市场,再比如财政存款会随着财政投放而回流银行间。

从分项贡献和节前资金价格表现上看,央行的投放量应该是基本满足和金融机构的跨年资金需求。根据超储五因素模型:

►通中的现金(M0)方面,在春节落在1月或2月初的年份里,1月M0增长往往较高(图2),主要是部分居民有取现返乡过年的传统和习惯。今年春节同样较早,叠加部分居民2022年就地过年影响,一方面返乡人员基数可能较大,另一方面取现规模可能存在合并两年一起的情况,取现体量可能不低。如果综合考虑到2022年经济表现看,大幅超过2014年和2017年高点的概率也比较有限。按照相似年份预估来看,我们认为春节取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可能在1.6万亿元-1.8万亿元间。

图表2:春节落在1月或2月初的年份里,1月M0增长往往较高,对应春节取现诉求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财政存款方面,主要是缴税和缴款对资金的占用。缴税方面,1月本身为缴税大月,诸如企业所得税等通常对应的可能是上一季度乃至上一年企业经营情况,从财政存款季节性特征也能看出,1月财政存款增长明显超季节性往往对应前一年经济表现相对较好,典型的如2021年和2018年,其对应的是2020年和2017年企业利润增长较为可观。而受疫情扰动等影响,工业企业利润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整体保持着疲软态势,我们认为1月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上缴所带来的资金面压力或相对较小,难以明显超季节性。缴款方面,1月中上旬**债券净缴款相对集中于节前最后一周,占用当周OMO操作净投放规模的近四分之一。财政靠前发力背景下,地方债发行前置带动**债券供给节奏也偏快,1月**债券净增规模约6366亿元,对应节前净缴款规模超5400亿元,其中逾4800亿元集中在节前最后一周(图3),占当周OMO操作累计净投放规模的比重近24%,对照2022年同期来看,2022年春节为2月1日,1月最后一周**债券缴款规模也在4900亿元左右。综合考虑1月缴税压力或略弱于2022年同期,缴款压力持平2022年同期,同时假设年初时点的财政支出力度两年相近,我们认为节前财政存款对银行间流动性的抽离规模或在5000亿元-5500亿元附近。

图表3:1月财政存款大幅超季节性往往对应前一年经济表现强韧,进而带动缴税贡献较高所致,典型的比如2021年和2018年(左);1月**债券缴款集中在节前最后一周,与2022年同期较为接近(右)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外汇占款方面,2022年12月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重新转正,结合1月人民币的强势表现看,预估1月企业净结汇规模可能进一步走高,对应央行投放上,12月外汇占款本身有所增长,此外纳入广义外汇占款的其他外汇资产和其他资产也有所增长,从投放体量上看,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已涵盖了对1月企业净结汇的提前对冲(图4)。

图表4:企业结售汇与广义外汇占款变动相关性较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法定准备金方面,综合考虑节前信贷投放边际向好对存款的派生、理财赎回向一般存款转化,以及取现和财政存款的分流,节前一般存款可能仍有一定程度抬升。

综合来看,央行OMO净投放叠加一些结构性工具的使用,总量上应该基本满足了对跨年期间银行间流动性缺口的对冲,但可能也没有提供太多额外的富裕流动性。从节前资金价格变化上看,尽管节前央行流动性投放一直加码,但7天回购利率边际仍有所抬升,不过最终并未超过2022年年末跨年时点的高点(图5),且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价格有较为明显的回落。

图表5:春节前夕资金价格变动情况(左为DR001,右为DR007)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

节后虽公开市场陆续净回笼,但流动性的临时缺口也会迎来相应的回补,综合考虑2月地方债提前发行等影响,资金面虽未必能重回年初极度宽松的状态,但大幅收紧概率并不高

年后资金面展望上,短期来看,虽然央行OMO会陆续迎来节前所投放的14天跨年资金的陆续回笼,但包括M0回存、财政投放等,也会相应的对节前流动性临时缺口进行补足,资金面虽然未必会完全恢复到年初大幅宽松的状态(对标隔夜回购利率0.5%-0.6%,7天回购利率1.3%-1.4%),但大幅收紧概率也并不高,我们预计中性假设下,7天回购利率中枢可能重回1.7%-1.8%附近。具体而言:

►M0方面,对以往1月和2月流通中现金变动对比来看,春节完全落在1月的年份里,2月M0的减少量基本能占1月M0的增量的8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回存占比较低,2022年则在60%附近(图6)。对照历史规律,我们预计节后M0回存的占比达到7成以上概率不低,对应可以回补节前大部分的流动性缺口。中性假设下,按照上文估算的1月M0增长1.6万亿元-1.8万亿元,对应2月75%的回存比例,大体可能带来1.2万亿元-1.4万亿元的流动性补足。

图表6:春节完全落在1月的年份里,2月M0回存占比通常也较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财政存款方面,一方面,财政提前发力下前期整体财政投放可能仍偏积极,包括地方债募集资金也会倾向于尽快实现向实物工作量的转换;另一方面,2月目前披露的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相较2022年同期更高(2022年可能有春节占用工作日影响),**债券缴款压力可能仍在。不过在货币和财政政策协同下,缴款带来的流动性扰动可能会由央行通过加大回购投放的方式熨平,包括春节前期,央行OMO公告中也多次提到,“为对冲**债券发行缴款、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

►外汇占款上,考虑到企业净结汇可能节前已有比较充足的释放,我们认为2月贸易项下的结汇需求可能相对有限,外汇占款波动或重新收敛,整体对人民币流动性影响有限。

► 法定准备金上,2月通常为一般存款增长小月,校准压力相对不大(图7)。

图表7:2月通常为一般存款增长小月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央行净投放上,首先是公开市场操作上,从对历年春节前后央行OMO累计投放/回笼情况看,通常春节扰动跨过后,央行净回笼会集中在节后前5-6个交易日内,此后净投放规模基本会回归至节前正常操作水平(图8)。对应到今年来看,由于节后又跟随迎来跨月扰动,央行在跨月期间可能仍会以净投放7天逆回购的形式平稳资金面,自2月1日起开始正式的持续回笼,对应月初阶段也往往是银行间资金需求相对较少时间点,如果再叠加M0的回存和财政投放,我们认为逆回购回笼对银行间流动性影响不会太大。

图表8:央行净回笼会集中在节后前5-6个交易日内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T为春节时点,T-1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T+1为节后首个交易日,OMO操作包括逆回购、MLF、TMLF、SLO、国库现金定存等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银行间流动性整体仍会维持稳中偏松的*面,虽然资金富裕程度可能难回年初大幅宽松的状态,但结合央行节前比较积极的投放来看,偏紧的概率不高,这也与近期互换利率表现相对一致。中性假设下,伴随央行2月初陆续对14天逆回购资金的回笼,银行间流动性回归到节前T-10个交易日附近,对应7天回购利率可能回落至1.7%-1.8%附近。从超储率估算来看,受2022年12月降准落地影响,年末金融机构超储水平预估回升至2.2%附近,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假设中性路径下,1-2月合计M0增加0.4-0.5万亿元左右,财政存款增长略低于2022年同期在0.8-1万亿元附近(地方债多增但税收减少,同时支出力度较2022年略微提速),新增一般存款同样与2022年基本持平为3.8-4万亿元,央行净投放以对冲**缴款压力的7天逆回购为主叠加部分结构性工具投放,同时考虑到14天逆回购的回笼影响,合计减少0.1-0.2万亿元附近[1],对应2月超储率估算约1.2%-1.3%,略高于2022年10月-11月水平,彼时7天回购利率(DR007)均值在1.65-1.8%附近。如果再计入非银(货基、现金管理类理财等)对回购市场资金支持力度变动相对不大,综合评估后,我们认为2月DR007均值中枢可能在1.7%附近。同时考虑到地方债发行等时点的不确定性,以及实体修复反复和风险偏好摆动的潜在提升,2月回购资金利率的波动性可能提升。

同业存单市场:供给压力较大,但利率决定权仍在于需求端的修复

近几个月存单利率波动性明显加大,存单余额有所压降

自2022年11月债市调整、理财负反馈、经济修复乐观预期增长后,同业存单需求端修复一直偏慢。从截至12月末的托管数据看,相比债市大幅调整前(10月底),商业银行持有存单变动不大,非法人产品(广义基金)大幅减持2273亿元(降幅2.7%),境外机构增持362亿元(增幅29%),其他机构增持2082亿元(增幅12.9%);从1月高频二级净买入数据看,非法人产品的抛压仍在持续。弱需求也导致存单利率围绕在相对高位波动(图9)。需求端降温和利率抬升双重影响下,同业存单余额整体有所压降,增速也在放缓(图10)。

图表9:存单利率近期波动放大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图表10:存单余额有所回落,增速放缓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图表11:股份行存单余额降幅较多,其次为城商行,大行仍保持一定增长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图表12:1月存单净增主要以大行贡献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同时银行作为存单发行主体,出于成本考量,在发行期限选择上也逐步从此前的1年期向3-6M等短期限转化,1Y期同业存单余额明显压降,已连续4个月净增为负,对应新发存单的加权平均发行期限明显缩短(图13-14)。

图表13:存单净增期限以3M和6M为主,1年期同业存单余额以持续4个月减量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图表14:新发存单加权平均发行期限缩短至5.1个月,存量存单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也进一步降至9.7个月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展望来看,供给方面,未来同业存单到期压力不低,但定价决定权可能仍掌握在需求端的修复

对于2月存单利率展望,从供给端来看,相对不利的一面是短期内存单到期压力比较大,未来两个月都是同业存单到期大月,2月和3月到期量分别在2.26万亿元和2.47万亿元(其中3月尚未计入2月潜在新增存单发行带来的影响),从发行人角度讲续发压力并不算低,且压力主要集中落在股份行和国有大行上,尤其是前者(图15-16)。但相对有利的另一面则在于银行本身目前存款还相对富裕,叠加2月往往是信贷投放小月,资金占用压力也主要以**债券为主,后者大概率有央行流动性投放护航,所以银行对主动负债需求可能有所减弱,而且存单利率如果持续维持在高位,其融资成本的相对优势会逐渐丧失(图17-18),银行本身可能也会借助其他渠道,比如公开市场操作、短期限的同业拆借等补充负债缺口。

图表15:2-3月为存单到期大月,集中在股份行和大行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图表16:期限则集中在1Y期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

图表17:2022年银行存款高增增速,存款相对充裕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8:1YAAA存单利率与MLF利率利差收窄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1日

从需求端来看,同业存单主要持有方为商业银行和非法人产品,二者合计占比通常在85%之上。商业银行托管数据表现上,通常在年初和年末时点,或债市调整幅度较大时,增持存单量较高,因此我们预计这部资金会在短期内对存单形成一定的需求支撑。而非法人产品背后则主要以货基、存单指数基金、其他债基和理财为主。货基持有存单的变动多数情况下还是体现在份额变动上,后者具备一定的季节性特征,2月货基份额通常会有所增长(图19)。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则主要取决于基金净值表现,虽然在新成立存单指数基金贡献下,四季度这类产品规模份额有小幅增长(1.5%左右),但从可比口径来看(三、四季度均存续的产品),存单指数基金受11月债市调整影响四季度规模有所压降,降幅高达25%,可见这类产品需求最终能否修复仍取决于产品本身净值表现(图20),其他类型债基情况大体相近。理财规模能否回暖则仍取决于实体情绪的修复和风险偏好的摆动,短期内来看仍有一定压力。非法人产品合计评估来看,我们认为货基和类货基会恢复正向贡献,存单指数基金最近两个月表现尚可,尤其是2022年12月的区间回报率均值基本回到0.2%之上,1月虽有小幅走弱但仍录得0.15%的均值回报,可能会吸引部分资金回流,理财或仍相对承压,规模虽未必能重回增长,但进一步边际恶化概率有限;整体广义基金边际上对存单的需求可能有所修复,但幅度未必很强,且受风险偏好摆动影响,中间存在反复的可能。

图表19:货基份额变动呈现一定的季节性规律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净值化产品规模增长取决于净值表现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样本基金33只

综合评估供需两端来看,我们认为存单供给端压力虽较大,但银行自主灵活性强,具体发行意愿一定程度上也会取决于需求端的修复情况,2月存单利率的主导方可能仍在需求端,而需求的修复边际虽可能更进一步,但也不要抱有过于乐观的预期,毕竟目前市场交易主线仍集中在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的提振,短期内这一逻辑也难以得到数据证伪。对标存单利率而言,以1年期超AAA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为锚,我们认为该利率水平进一步大幅上行风险有限,2月区间来看2.65%或为短期上限,参考中枢或在2.45%-2.5%附近(比MLF利率低出25-30bp左右);更长窗口期比如延长到2季度,如果经济修复结构不及预期、资金面宽松得到进一步确认,存单利率中枢可能进一步降至2.2-2.3%。

图表21:2月资金日历

资料来源:国税*,中国债券信息网,同花顺,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3日

债市短线策略启示

落脚债市短线策略上,资金面边际转松利于超短端和短端利率的下行,机构可适度提升杠杆,但也要做好资金面波动加大的预期;同时与资金面关联性更高的短债利率可能跟随资金利率中枢回落,可适当增配前期相对调整较多、性价比优势凸显的短券品种,比如9M-1年期同业存单等;长端利率焦点更多还是在于风险偏好的摆动和经济修复的结构,目前高频数据表现的经济修复特征以及存款利率的潜在下调利于长端做多情绪的修复,但也要警惕后续信贷和财政支持资金陆续落地后高频改善潜在超预期的风险。具体而言:

► 一是短期内如果资金面重回稳中偏松,资金利率中枢的回落有利于引导中短端利率中枢的下行,短端和超短端券种胜率更高;但同时也需提防资金面波动潜在加大对聚焦短债等基金、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影响,后者或同步有所放大(图22-23)。

图表22:短债波动率通常与资金价格波动同步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采用年化后的月度波动率进行对比

图表23:短债表现受资金面影响更大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

►二是存单等一些前期调整幅度已较高的短端利率品种,配置上可更积极些。比如我们看到目前10Y国开债与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差已降至近些年较低水平,过去750个交易日(约3年)滚动历史分位数在17.8%,3Y国开债与1年期存单利差的滚动历史分位数也降至44.4%附近(图24-25),9M-1Y期的存单已具备一定的参与价值。

图表24:国开债与存单利差位于近几年较低水平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

图表25:国开债与存单利差滚动历史分位数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

►三是资金面重回宽松虽也同样有利于助推长端利率回落,但长端债券的博弈焦点可能更多还是在于风险偏好的摆动和经济修复的微观结构。相比于短端而言,长端债券波动与资金面波动的相关性更低,资金利率中枢潜在回落更多是修正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进而推动长端利率的下行,但考虑到节前和节后央行偏积极的流动性投放表态,这部分对长端利率的影响可能已被部分计入。短期内,长端利率博弈焦点仍在风险情绪的摆动和经济修复的结构,包括节后债市表现上,可以看到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图26),部分交易日长端利率的表现反而跟资金面有所脱钩(图27)。从高频数据上看,目前经济复苏的结构特征可能在短期内对债市长端情绪的修复有一定帮助:虽然居民偏短期、小额度的消费活动已呈现出相对明显的复苏态势,服务消费反弹也较为明显,但偏大额的消费项目如衣饰、地产后周期产业链相关消费等改善并不算明显且仍有待数据验证;包括对应到后续的信贷需求上来看,居民中短期贷款或也将先于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信贷结构的改善可能仍需一定时间,甚至不排除需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刺激。从实体融资成本层面来看,高息资产减少的趋势似乎仍在延续,近期市场对按揭提前偿还等讨论也较多,银行息差有进一步压降的压力,而这也会倒逼银行主动降低吸存成本。从我们了解来看,年初以来已有部分银行在政策指引和自身经营双重考量下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我们认为后续将有助于银行表内配置品种如长端国债等利率的下行。不过也要警惕信贷和财政支持资金陆续落实到位后,高频改善潜在超预期的风险。

图表26:高频数据看,节后股债跷跷板效应突出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

图表27:节后长端利率表现一定程度上对资金面钝化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3年2月2日

附:如何估算超储率水平?

超储率即超额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一般存款的比率。

超储率在计算上,一是可以根据定义公式的变形推导:

二是可以通过构成超额准备金各分项的边际变化得以实现,即市场通用的超储五因素模型。该模型从影响超额准备金变动的各因素入手,超额准备金的多寡取决于金融机构灵活可用资金的富余程度,外汇占款和央行净投放相当于增加灵活可用资金,超额准备金会增加,而财政存款、流通中现金和法定准备金的上缴则是消耗灵活可用资金,超额准备金会减少。公式表达为:

∆超额准备金=∆(外汇占款+央行净投放)−∆(财政存款+流通中现金+法定准备金)

央行官方公布的超储率为季度数据,频率相对来讲比较低频,而对于债券投资来讲,超储率可以用来评估银行间流动性宽裕的程度,进而可以对回购等资金利率的价格判断起到参考,并影响债券投资策略的制定。因此相对高频的对超储率进行跟踪有一定的必要性。从上述两个公式来看,我们可以基于两组数据对超储率进行月频的跟踪。

第一组数据是基于金融机构一般存款、金融机构存放央行准备金、金融机构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月频数据,其中一般存款对应金融机构个人存款、企业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的总和,金融机构存放央行准备金则对应货币当*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下的“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这二者均由央行以月度为频率公布,对当月数据的公布时点多为次月月中附近;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为央行不定期披露,在法定准备金调整时会同步更新最新的金融机构加权法定准备金率,通常情况下,当各类机构法定准备金率不变时,如果各机构间一般存款构成占比变动不大,则加权法定准备金率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基于该组数据计算得出的超储率存在数据相对滞后的问题,对银行间流动性的前瞻参考作用有限。

第二组数据则是基于对五个因素变动的刻画或预测,来判断超额准备金的变动方向,这五个因素既可以用官方公布的月度数据作为输入变量,也可以通过预判各因素的变动情况来估算超储的变动,前者同第一组数据测算一样在时效性上偏滞后,而后者虽能相对比较好的解决前瞻性不足的问题,但在精确度上只能做到模糊估算,定性的作用高于定量。五个因素中,外汇占款近些年波动较小;流通中的现金(M0)通常在春节前后有比较大的波动;法定准备金一方面跟准备金率挂钩,另一方面则跟一般存款的变动挂钩;财政存款则取决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轧差,前者主要由税收(缴税增加财政存款)和**债券发行(缴款增加财政存款)决定,财政存款具备比较典型的季节性特征;央行净投放近些年更多成为灵活调节银行间流动性松紧的工具。

从两组方法计算出的季度超储率拟合情况看(图28-29),方法一效果更好,因其使用的金融机构存放央行准备金本身是官方公布确切值,相比超储五因素模型变动加总来看更精准。同时政策相对平稳期模型的拟合度要高于政策波动较大时期。但无论是哪个方法,对于超储率趋势的判断上还是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准确率,因此如果是用以参考银行资金面富裕程度的边际变化,两个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都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上述两个方法推测得到2022年12月超储率水平看,二者结果分别为2.2%和2.1%,相差不大。

图表28:方法一下的超储率估算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9:方法二下的超储率估算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1]1月OMO累计净投放5780亿元,2月初14天逆回购到期量12330亿元,参考去年同期,假设此后为应对缴款、缴税、缴准等临时资金缺口补足净投放在3000亿元附近,同时假设结构性工具投放1500-2500亿元附近

本文摘自:2023年2月3日已经发布的《资金面平稳仍是主旋律——债券市场流动性月报》

东  旭 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9040002SFCCERef:BOM884

耿安琪 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1070209

张昕煜 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1120116

陈健恒 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11SFCCERef:BBM220

法律声明

基金的单位净值越低越好吗

基金单位净值即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单位净值并不是我们投资基金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基金是集中投资者的钱,基金经理帮投资者代为买入、持有、调整...

基金购来自买是不是应该在这个基金面顶送创紧配净值较低的时间买上?11日净值维-0.42这个时候是买入的好时机吗?

对于二级市场内交易的封闭式基金或者ETF/LOF基金,可以在盘中盯着选择价格低时买.但我判断你说的是开放式基金.对于开放式基金,如果你有效提交申购申请的时间是工作日的15:00前,则按该基金当天收盘时的净值成交;如果时间是在15:00后,则按下一交易日收盘后的净值成交.所以没必要在盘中时时盯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