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工业企业排名(某公司是一家老字号重工业企业,面对刚刚度过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复苏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止跌企稳蓄势上扬的行
时间:2024-01-03 18:11:11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某公司是一家老字号重工业企业,面对刚刚度过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复苏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止跌企稳蓄势上扬的行业环境...
B,D,E
问世界500强富士康排名第几
2009年:109位2008年:132位2007年:154位2006年:206位2005年:371位
世界500强新鲜出炉,这5家船海企业上榜
北京时间2019年7月22日,《财富》杂志发布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本次共有129家中国企业上榜,这也是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招商*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马士基集团、日本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船海企业上榜。
国内方面,中船重工以461.1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243位,招商*集团排在第244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排在第279位。三家企业排名较上年均有所上升。中船重工方面介绍,这是该公司连续9年跻身世界500强行列、蝉联全球造船企业首位。
国际方面,马士基集团排在第294位,较去年上升11位;日本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334位,较去年下跌23位。
其他船海相关企业,如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93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排名第63位,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排名第88位,必和必拓集团排名第246位,力拓集团排名第303位,象屿集团排名第338位,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排名第352位,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排名第336位。
推广
辉瑞公司在世界上的排名多少?
第57位
世界五大工程机械厂是哪五家?有相关资料吗?
排名前10的公司依次为卡特彼勒、小松、特雷克斯、约翰迪尔、沃尔沃建机、利勃海尔、日立建机、CNH、英格索兰、山特维克矿山和工程机械。
2018全球十大石油工程公司排名出炉,中企哪家上榜?
工程建设是石油工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油气田的地面建设、炼厂的建设、海上平台的建设等,都需要石油工程企业的参与。
近日,美国著名学术期刊《工程新闻记录》(ENR)发布了“全球最大工程建设承包商250强”排名。在石油领域,全球有哪些大型工程公司呢?一起来看看。
◆◆◆
No.1 美国柏克德工程公司
BECHTEL
ENR排名:全球第13位
柏克德工程公司是一家有120年历史的公司,在工程界久负盛名。柏克德的业务领域广泛,涉及航空、交通、水利、石油石化等工程的基建。
柏克德的油气及化工部门,具有设计建造管道、石化、石油及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能力,其建造的管道总长已超过8万公里,服务过的油气田超过50个,参与过的石化项目超过380个。
这家公司在LNG项目建造方面也为全球顶级。其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建造的LNG项目,在2016年获得过《工程新闻记录》评选的全球最佳工程项目。
◆◆◆
No.2 美国福陆公司
FLUORCORP
ENR排名:全球第17位
在石油工程建设领域,福陆公司也是一家声名显赫的百年老店,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化工、生物、采矿、电子等。
福陆公司在发展初期,依靠建设炼油厂、管道等油气基础设施,实现了迅速壮大。随后还把业务延伸到了石油钻井、煤矿等领域。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福陆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石油领域。但经历了1984年开始的石油价格大跌之后,福陆公司开展了多元化业务战略,削弱了石油业务比例。
不过在今天,福陆公司依旧在石油工程建设领域有很强实力,且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油气领域,并且和不少中国公司在石油领域开展了合作。
◆◆◆
No.3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
HYUNDAIENGINEERING
ENR排名:全球第19位
韩国在油气工程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诞生了不少一流工程企业。而现代重工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也是一家综合性重工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厂。
现代重工在全球参与的过程装置项目超过450个,其中大部分和石油天然气有关,覆盖了油气田、石油化工厂、LNG及海上平台设施的建设。
韩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LNG进口国,现代重工作为韩国工业的代表企业,在LNG领域有很强实力。在2008年,这家公司还参与过中国珠海LNG项目的建设。
◆◆◆
No.4 德希尼布FMC
TECHNIPFMC
ENR排名:全球第21位
德希尼布FMC是一家服务于能源行业的项目全周期服务商,于2017年由法国Technip 公司及美国FMCTechnologies 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目前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这家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水下工程、海洋及陆地工程、地面工程。具体包括,海上平台、炼化厂、浮式LNG等设施的建设。德希尼布FMC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实力尤其出众。
◆◆◆
No.5 韩国大林工业公司
DAELIMINDUSTRIAL
ENR排名:全球第37位
韩国的石化产业,在全球也处于非常领先的水平。而大林工业公司,则是韩国石化行业的代表。这家公司在石化及石化工程建设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大林工业历史悠久,成立于1939年,是韩国第一家建筑公司,其EPC业务覆盖了全球40多个国家。
大林工业具体业务涉及炼厂建设、LNG装置建设、天然气田设施建设等。石化业务方面,大林工业也生产石脑油、合成树脂等基础石化原料。
◆◆◆
No.6 中国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CPEC
ENR排名:全球第42位
中油工程是中石油集团旗下负责工程建设业务的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以油气田地面工程、储运工程、炼化工程、环境工程等服务为核心的石油工程设计、施工及总包等相关业务。
中油工程于2017年2月完成了重组上市,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之一。这家公司也有非常深厚的工程建设业务经验,曾参与过苏里格气田、伊拉克哈法亚油田、西气东输管道、独山子石化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
中油工程也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商,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近年来,中油工程参与了一些非常大型的国际项目,例如25.2亿美元的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项目。
◆◆◆
No.7 日本日挥株式会社
JGCCORP.
ENR排名:全球第49位
日挥株式会社是日本最著名的工程建设公司之一,成立于1928年,其前身为日本汽油公司。这家公司参与的工程项目达到近2万个,覆盖了全球近80个国家。
在石油天然气领域,日挥株式会社几乎涉及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全产业链,为诸多大型石油公司提供过服务。
这家公司在LNG项目工程建设方面的实力尤其突出,在全球算是绝对的领先者。在2018年,澳大利亚投产的、投资高达340亿美元的IchthysLNG项目,就是由日挥株式会社主要参与承包的。
◆◆◆
No.8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
TECNICASREUNIDAS
ENR排名:全球第55位
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是欧洲最知名的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主要专注于开展交钥匙工业项目。这家公司自1960年以来,在全球开展了1000多个大型装置建设项目,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
这家公司在炼化工程方面的实力尤其突出,不过也涵盖海上及陆地油气田建设、LNG装置建设、油气田管线及压缩站建设等。在2010年,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还曾参与过中海油珠海LNG储罐和接收站建设项目。
◆◆◆
No.9 英国派特法公司
Petrofac
ENR排名:全球第62位
派特法是石油行业最著名工程公司之一,从事油气工程建设的历史超过37年,其业务主要涉及油气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
派特法目前在全球近30个国家拥有业务,海上油气装备的建设、运营,油田的注气项目,LNG建设项目都有涉及。
此外,派特法还拥有人员培训业务,不仅为众多大型石油公司进行过员工培训,还服务运营了多个大型石油工程技术培训中心。
◆◆◆
No.10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EG
ENR排名:全球第68位
中石化炼化工程,是一家由中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一体化工程服务商和技术专利商,于2013年上市,业务覆盖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环境工程与公用工程等诸多领域。
这家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进入了国际市场,业务覆盖**、中亚、亚太、非洲、南美等地。目前,炼化工程致力于将炼油化工技术和装备打造成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国家名片。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
ENR排名:全球第188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油工程和炼化工程,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也进入了本年度的“全球最大工程建设承包商250强”。
中原石油工程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石油企业之一,在海外市场上深耕多年,在**地区尤其具有影响力。
全球十大智能工业机器人排行榜!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企业有哪些? - 知乎
全球十大工业机器人公司我们来盘点一下:
FANUC自1974年推出第一台机器人以来,一直致力于机器人技术的领先和创新,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提供综合视觉系统的机器人企业,同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提供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机器的公司。该系列机器人产品多达240个品种,负重从0.5公斤到1.35吨,广泛用于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漆、码垛等各个生产环节,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FANUC公司于2008年6月成为全球第一家装配机器人制造商;2011年,该公司装配了超过25万台机器人,其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
YaskawaElectricCorporation,一家生产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器、交流电机驱动器、开关和工业机器人的日本公司。本公司莫托曼机器人为重型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焊接、包装、组装、喷漆、切割、材料加工和自动化系统。1915年,安川电机株式会社成立,总部设在日本福冈县的北九州。
1997年,史陶比尔在欧洲以外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工业生产基地——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先进解决方案,主要从事精密机械电子设备的生产、销售及设计与研发。经营范围:织造工业用机械设备,快速连接系统,工业机器人。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ABB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ABB是由两家历史超过100年的国际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于1988年合并而成。它们分别成立于1883年和1891年。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厂商。ABB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公用事业和工业客户在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同时提高绩效。ABB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3万员工,在2010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20亿美元。
崎重工业是日本著名的三大重工业之一,创建于1896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末,川崎重工成为日本国内第一家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以来,40多年来一直为世界范围内各类客户提供高质量、稳定的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
川崎重工业于2006年在中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并于上海、广州设立分支机构,为广大中国用户提供便捷、全方位的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
精工爱普生(SeikoEpsonCorporation)成立于1942年5月,总部设在日本长野县诹访市,是日本在数码影像领域的全球领导企业。
通过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爱普生集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技术和数字影像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下属的新松公司,是一家以机器人专用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新松机器人集团在上海成立的国际总部中科新松公司是新松集团“2+N+M”战略布*中的两个总部机构之一,致力于为机器人行业树立一个国际化、平台化、创新化的标杆。
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及创新开发三个板块,分别成立新松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新松工业4.0综合研究院、星智汇创业孵化平台。
KUKA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是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Kuka机器人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有20多家分公司,其中大多数都是销售和服务中心,包括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以及绝大多数欧洲国家。KUKA(Kuka)是KellerundKnappichAug**urg的四个缩写,也是所有产品的注册商标。
科玛公司成立于1976年,总部设在意大利都灵,是一家菲亚特集团下属的全球化公司。从产品的研发到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柯马为许多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车身焊接、动力总成、工程设计、机器人及维修服务。在全球17个国家中,柯马拥有29个分支机构,共有超过11,000名员工。
成立于1928年的NACHI不二越公司,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发展机械技术和机械制造事业。公司总部设在日本富山,同时在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也设有生产基地,并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常驻代表处和销售网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切实满足客户需求。
世界工业机械龙头?
1.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
西门子是德国重工业龙头企业,也是全球知名的重工业巨头,燃气轮机,工业软件,电气工程等等都非常厉害。
2.美国通用电气
美国通用电气是一家综合性的集团,作为十大富有工业自动化企业之一,这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另外它也为全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美国通用电气旗下的重工业业务在全球都有分布。
3.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的重工业主要为机电产品,包括了机械的研发,制造以及生产。
4.蒂森·克虏伯
蒂森·克虏伯的钢铁业务和重工机械制造非常有名,是全球500强企业,也是世界十大重工业巨头之一。
5.洛克希德
洛克希德主要经营范围为航天器,航天设备,先进武器等等,也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制造商。
6.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的领军企业,要知道波音不光生产民用飞机,包括军用飞机,宇宙飞船,波音公司都有涉及。
7.富士重工
富士重工是一家综合性多元经营的企业,从汽车,飞机,重工业设备等多个方面都有涉及。
8.卡特彼勒公司
卡特彼勒公司主要产品是机械制造,重型大型的工业机械,矿山设备,发动机等等。
9.现代集团
韩国现代集团最被人熟知的一定是现代汽车,但是这只是现代集团的一小部分业务,其实现代集团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其中重工业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当然还有建筑,化工等领域也有涉及。
10.三菱集团
日本三菱集团的业务包括矿业,造船业,电器设备以及工业设备等,在全球多个地区拥有分公司,业务也遍及全世界各地。
中国第一、韩国第二!世界十大火电巨无霸都在哪? - 知乎
中国火力发电在世界的地位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中国一个省的发电量就可以在世界上大多数中等发达国家比美。也就是由于中国的火力发电技术在世界上超前其他国家太多。
所谓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以可燃物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由于地球上化石燃料的短缺,人类正尽力开发核能发电、核聚变发电以及高效率的太阳能发电等,以求最终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问题。最早的火力发电是1875年在巴黎北火车站的火电厂实现的。随着发电机、汽轮机制造技术的完善,输变电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出现以及社会电气化对电能的需求。到1973年,最大的火电机组达1300兆瓦。大机组、大电厂使火力发电的热效率大为提高,每千瓦的建设投资和发电成本也不断降低。尤其到80年代后期,世界最大火电厂是日本的鹿儿岛火电厂,容量为4400兆瓦。但机组过大又带来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下面分别介绍世界上十大火力发电巨无霸企业情况如下:
装机容量:6.7GGWW
地理位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工业园区内
全球地位:世界上最大的燃煤电站
点评:中国大唐国际托克托电站托克托电厂为全球最大火电厂。被誉为火电站中的超级航母!大唐托克托发电厂全称为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组建成立,公司资本金由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三家股东分别以60%、25%、15%的比例出资注入。值得一提的是,托克托电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西南距黄河取水口蒲滩拐12km,南距准格尔大型煤田仅50km,电厂发出的电全部供是满足北京地区安全用电的主力电厂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
内蒙古大唐托克托电厂工程共分五期,全部投资建设完毕耗时22年。整个电厂装机包括8台60万千瓦机组、2台66万千瓦机组、2台3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规模为672万千瓦。
内蒙古托克托工程整体投产后年发电量达到290亿千瓦时左右,预计每年上缴税金13亿元左右。托克托县曾经是国家贫困县,自电厂投建之后,托克托一举进入全国百强县第57位,并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百强县。值得一提的是,托克托燃煤电厂,不但是火电中的超级航母,也是全球最大的绿色煤电厂,堪称节能减排的一面旗帜。托电曾经先后获得2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项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108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4项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其中集中大规模输电技术、高效亚临界机组综合升级改造、空冷机组实施尖峰凝汽器技术改造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首创光煤耦合,大幅降低厂用电率。内蒙古托克托电厂的投建,创下了中国投资、装机、发电规模之最,也是集我国煤电技术大成于一身。
装机容量:6.1GW
地理位置:韩国忠清南道
全球地位:全球最大煤电厂排名第二
点评:韩国泰安发电站,装机6.1GW。同时它还具有300MW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工厂。这个工厂使用烟煤作为燃料。1995年至2007年间,为发电厂建造了8台500MW机组。该工厂向韩国首都及周边地区供电。2012年,日立和大林工业签订了燃煤火力发电厂9,10机组两台1050MW级锅炉的供货合同。该单元10于2017年2月开始发电。
装机容量:6GW
地理位置:韩国中部西海岸忠清南道
全球地位:全球装机容量排名第三
点评:唐津郡位于韩国中部西海岸(忠清南道北部),处于韩国首都经济圈,隶属忠清南道。唐津港特点:历史十分久远,水运便捷,农业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临港工业发达,特别是钢铁、金属、电子、化学、机械、能源、建材等产业发展迅速,曾经在韩国占有重要地位。
唐津市是韩国大米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保存着500年传统的机池市拔河节,以及韩国第一位神父金大建神父出生的松山圣地、提供韩国天主教的历史根源的新里圣地等天主教名胜的文化旅游城市。
唐津发电站由韩国东西电力公司运营,其中6GW唐津热电厂位于西北部的忠清南道省。2016年,由8台500MW机组组成,2016年电厂新增两台1,020MW机组。电厂主要燃料为燃煤。据该公司数据称,该工厂早在2016年的年发电量曾经为32,547GWh。
装机容量:5.7GW
地理位置:中国台湾中部台中市
全球地位:中国台湾地区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厂
点评:中国台湾台中火力发电厂(简称中火)曾经在2019年规划新增2部燃气机组,之后或将成全球最大火力电厂。不过,由于该电厂被视为中国台湾中部最大固定污染源,而当时正大力打击空气污染的台中不干了。综合台《联合报》等报道,台中曾举行记者会表达强烈抗议,并对中火提出两项要求:减煤四成、汰旧换新。台中环保部门指出,中火是世界第四大火力电厂,占台中的污染源高达15%,目前最大发电容量约550万千瓦,假如再增加两部燃气机组,最大发电容量恐将增加至810万千瓦,恐成世界最大火力电厂。
中评社早在2017年的报道曾经指出,中火每天用来发电的生煤,使用量高达5万7千吨,每天碳排放达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第一,尽管是台湾维系能源供应的重要电厂,却也是岛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中火是中国台湾地区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厂,年发电量将近全台的五分之一,地位可说是重中之重。
值得一提的是,台中市是中国台湾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台湾的第二大城市。
装机容量:5.3GW
地理位置:波兰中南部Belchatow镇
全球地位:欧洲最大的燃煤发电厂
点评:波兰是欧洲最大的煤电国家。而波兰Belchatow发电厂是欧洲最大的燃煤发电厂,也是欧盟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者。Belchatow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5472兆瓦,由于受机组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发电功率约为5102兆瓦。波兰比查度发电站(波兰)发电总量5300千瓦,曾经是世界第五大燃煤电厂,1988年有12台发电机组,每台发电机组的额定容量为360MW。2011年容量增加了858MW。值得一提的是,波兰计划到2036年关闭旗下最大煤电厂Belchatow。因为波兰PGE曾经在2014年表示将在2050年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
波兰决定通过建设6GW至9GW的新核电容量来缩小其发电差距。但是第一批核电站要到2026年才能动工建设。最初的计划是在2020年左右开始建设,到2025年使波兰的第一座核电站投入运行。
据波兰能源部之前公布的能源政策文件草案,2020年确定首座核电站厂址,2021年确定技术和总承包商,2033年首座装机1-1.5吉瓦核电站投产运行,2043年实现6-9吉瓦核电总装机,大约占国内发电量10%。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约80%的电力依靠煤炭。波兰在欧盟乃至全球气候行动纲领的带动下,波兰虽然承诺减少煤炭使用,,目标是2030年将燃煤发电占比降至60%、2050年降至50%;2040年将天然气、海上风电、太阳能和核能总发电占比提高至20%。
装机容量:5.12GW
地理位置: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
全球地位:全球第六大发电站
点评:嘉兴发电厂是一座位于中国浙江嘉兴的巨型火力发电企业,现装机容量达530万千瓦,为浙能集团旗下装机规模最大的发电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也是全国率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发电企业。至2010年来已先后有七台次机组获得全国发电可靠性金牌机组称号。机组连续运行屡创纪录,2号机组最长连续运行580天,曾创下浙江省300MW机组最长连续运行纪录;由公司运行维护的4号机组创造投产至首次大修未发生非计划停运的全国纪录,5号机组以连续运行750天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发电机组连续运行全国新记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现仍保持600MW级机组最长连续运行全国记录。由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承建的嘉兴电厂2号30万千瓦燃煤机组烟气有机污染物吸附减排系统工程改造完成。试运行期间,系统稳定可靠安全,达到目前全国同类机组环保改造的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嘉兴还有一个著名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开创了中国核电建设和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新纪元。秦山核电站开始于1985年3月20日,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秦山开工建设,开创了中国核电建设和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新纪元。
装机容量:5.1GW
地理位置:上海市浦东新区海徐路
全球地位:世界上最清洁的燃煤发电厂
点评:上海外高桥发电厂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也是上海浦东第一批十大基础设施工程投资最多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共投资54亿人民币,由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资50%建造。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燃煤发电厂
上海外高桥电厂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厂址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的河口滨海冲积平原,为长江入海口地段的南岸,其西北侧为黄浦江与长江口汇流地段。电厂一期和二期工程装机容量分别为4×300MW国产亚临界机组和2×900MW进口超临界机组,并分别于1993年和2004年建成。电厂三期(现称“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为扩建工程,建设2×1000MW国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时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第一台机组预留脱硝场地和条件,第二台机组与本工程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分别于2008年3月和6月投产。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外三)曾经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燃煤发电厂。由申能股份、国电电力和上海电力分别持有40%、30%、30%股份的公司,投产当年就创出全世界最低的实际运行供电煤耗:287克/千瓦时。而且这还是只有74%负荷率的情况下创造的。外三每年都大幅刷新供电煤耗世界纪录。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在2010年3月在报道称:“世界最高效的电厂燃煤在上海。”
中电联发布的年度行业报告中有显示:“2013年,全国火电机组供电煤耗321克/千瓦时,提前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325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继续居世界先进水平。”
供热信息网显示,早在2013年,“外三”创造的国际煤电界纪录已达到276克/千瓦时左右(折合净效率44.5%)。也就是“外三”供电煤耗水平当时比已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水平足足低了45克/千瓦时。
按照我国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煤电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分别不得高于100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30(特定地区20)毫克/立方米,其严格程度已远超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水平。外三电厂的排放,更远低于历史上最严格的新国标。外三创造的多项世界纪录受到全球同行的关注。比如国际能源署清洁煤炭中心总经理安德鲁·米切纳曾经称赞外三是“世界上最清洁的火电厂,甚至显著优于天然气发电”。美国工程机械师协会学术论坛执行**克里斯托弗·马赛拉也公开表示,外三的成就证明了“世界上最好的在网燃煤发电厂在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隶属于申能集团的外三拥有两台100万千瓦机组,提供的电能占上海全市的1/10。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清洁煤专家毛健雄曾经说,火电行业素有“十年磨一克”之说。外三的能耗水平,比德国、丹麦、日本、美国最先进煤电机组的能耗分别低8.3、10、28、31(单位:克/千瓦时),相当于领先一代至二代的水平,堪称“一骑绝尘”。
外三成功破解了煤电“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魔咒,重要的是让煤炭可以成为我国长期、低污染的能源品种。外三总经理冯伟忠曾经估算,外三的标准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省6000万吨标煤,减少80%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火电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装机容量:5.08GW
地理位置:韩国永兴
全球地位:曾经是全球第七大燃煤电厂
点评:韩国永兴电站是全球第七大燃煤电厂。其设计容量为5080MW,刚开始电厂有四台发电机组。到了2014年,800MW机组1和2开始商业运营。韩国电力公司E&C已经获得为永兴电厂提供800MW机组的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电力公司(KEPCO)是韩国唯一的电力公司,用韩文中的汉字表示为"韩国电力公社"。早在1989年8月,韩国电力公司股票在韩国股市上市,向社会公众出售了21%的股份,成为部分私有化公司。1994年10月,韩国电力公司股票在纽约股市上市。该公司主要以输电、配电与电力销售为主要业务。
装机容量:5GW
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镇
全球地位:中国同类型电厂中设备国产化率最高的一座。
点评:浙江宁波北仑发电厂又称为北仑港发电厂,紧靠杭州湾,分三期建成,总装机容量500万千瓦。早在2002年,被中国电力行业主管部门授予国际一流称号,是全国仅有的两家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发电企业之一。浙江北仑发电厂是我国第一个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的、浙江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火电厂,全国特大型企业。设计装机容量150万kW,年设计发电量78亿kWh,一期工程装机5×25万kW于1995年6月全部投产发电。电站主辅设备绝大部分为国产,是我国同类型电厂中设备国产化率最高的一座。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北仑发电厂,是全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火力发电厂,主设备全部通过国际招标采购。北仑发电厂三期业主公司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控股。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与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按照"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分开核算"的原则实行管理。
装机容量:5GW
地理位置:中国广东省江门
全球地位:曾经是国内规划建设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
点评:神华国华台电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5×600MW亚临界机组,五台机组分别于2003年12月9日、2004年4月9日、2006年01月21日、27日、2006年11月28日全部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建设4×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并预留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场地,最终容量可达9000MW,是当时国内规划建设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
台山电厂一期五台机组于2003~2006年相继投产。机组陆续投产以来,公司充分发挥神华集团矿、路、电、港、油、化一体化优势,确保了煤炭供应,大大缓解了广东省用电紧张*面,尤其是在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期间,在西电东送全面中断、省内火电机组电煤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台电公司五台机组满负荷运行,为支撑电网和满足社会用电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高层领导视察国华台电时评价:——国华台电不但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也好,是中央大型企业集团与地方集团公司成功合作的典范。
——国华台电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高水平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尤其在经济运营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充分展示了神华集团在煤、电等能源行业走出的一条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技术领先之路。
——国华台电建设速度快,投产后运行好,效益显著,最重要的是为缓解电力紧张的*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电力项目圈)
来源:国际能源网
【招商策略】从操作系统到芯片——细数那些还被卡着脖子的领域(上)_手机新浪网
今年六月《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曾做题为“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演讲,介绍了中国目前包含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ITO靶材、光刻胶等在内的35项卡脖子技术,我们对其中部分领域做了一些梳理,以期投资者在相关方向布*有所启发。
⚑ 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17年安卓市占85.9%/IOS14%。PC操作系统同样是寡头垄断(2017年Windows市占率达91.41%)。国内中标软件旗下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申威版、龙芯版等自主可控产品已非常成熟。相关上市公司:中国软件等。
⚑ 激光雷达:目前全球有超50家激光雷达初创公司角逐,到2025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美国Velodyne激光雷达,国内起步较晚但已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司及产品。相关上市公司:万集科技等。
⚑ 锂电池隔膜:目前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隔膜是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干法完全进口替代,湿法正处于进口替代前期。17年我国湿法隔膜前三/五企业出货量占比达71%/87%;干法隔膜前三/五占比为42%/55%。相关上市公司:长园集团、星源材质、沧州明珠等。
⚑ 靶材:预计16-19复合增速达13%,19年将超过163亿美元。霍尼韦尔等龙头17年全球份额占80%。国内小型靶材国产化率较高,而高品质大型靶材几乎被国外垄断,但已出现少量专业从事高纯溅射靶材的企业。相关上市公司:江丰电子、阿石创等。
⚑ 高端电容电阻:大部分市场被日本占据,大陆只占据中低端市场,但军用级别的电容电阻是可以实现国产化的。目前日本让被动元件疯狂涨价,这给国产厂家足够的机遇占领市场份额、扩大产能。相关上市公司: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
⚑ 手机射频器件: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目前手机核心器件只有射频器件仍然95%由欧美厂商主导。5G时代到来为射频前端带来诸多挑战,国内在军工等方面的射频已经存在一些积累。相关上市公司:信维通信、硕贝德等。
⚑ 工业软件: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被外资企业占据主导,信息管理类目前处于群雄割据。国内市场80%的设计软件、50%的制造软件等为国外品牌占领,但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工业软件企业。相关上市公司:用友网络等。
⚑ 环氧树脂:前三为陶氏、南亚塑胶和迈图特种化学,合计占37%。我国是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严重依赖进口。相关上市公司:宏昌电子等。
⚑ 光刻胶:应用范围主要有PCB/LCD/LED和半导体,前三种要求相对较低,但仍未完全自给。半导体光刻胶壁垒较高,几乎被日美垄断。国内产品落后4代,但少数企业在中高端领域已取得一定突破。相关上市公司:强力新材、容大感光、晶瑞股份等。
⚑ 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两种DBMS是甲骨文公司旗下的Oracle和MySQL,中国数据库厂商大多基于开源数据库引擎开发或基于成熟数据库源码进行自主研发。总体看,国产数据库产品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相关上市公司:东软集团等。
⚑ 微球:17年大陆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达到全球的33%,但面板中的间隔物微球以及导电金球只有日本一两家公司可以提供。在平板显示领域,纳微间隔物微球已成功地取代日本进口产品;*物微球方面,丽珠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上市了中国第一个缓释微球制剂。相关上市公司:丽珠集团等。
⚑ 光刻机:拥有光刻技术的只有美国ultratech、荷兰ASML、日本Nikon和cannon。由于西方瓦森纳协议限制,中国只能买到ASML中低产品。国产只能够提供90纳米的光刻技术。光刻机工件台是光刻机技术的难点之一,我国在该领域有很大的突破。
⚑ 芯片:国内芯片制造工艺仍然落后国际同行两代。在装备与材料方面与国际顶尖水平差距较大。而封测领域,长电科技已经跻身世界第三。设计与制造环节目前是中国芯片产业投资和**扶持的重点。相关上市公司:长电科技、士兰微等。
1、PC操作系统及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
操作系统主要分为PC操作系统和移动操作系统两个方面。移动操作系统方面主要由谷歌、苹果等少数几家巨头占领。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9%,苹果IOS为14%,其他系统仅有0.1%,主要为美国的微软Windows和黑莓。2013年韩国三星曾尝试推出Tizen系统打破垄断,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目前三星手机仍然搭载的是安卓系统。手机操作系统难以打破垄断,主要在于软件厂商只会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开发版本,其他小众的操作系统难以获得软件厂商的开发投入。
PC操作系统市场同样是以微软、苹果等美国公司为主的寡头垄断市场。自从1985年微软发布第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1.0,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直占据PC操作系统市场龙头位置长达三十余年,2017年Windows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1.41%。其他PC操作系统包括Linux、Unix、ChromeOS等市场份额较小。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源代码可以自由传播,当前主要用于服务器,2017年市占率为2.27%;Unix操作系统大多是在多处理器架构下运行,常用于学校的工作站。国产操作系统深度、普华、中标麒麟、红旗等都是在Linux的基础上二次开发出来的操作系统。
2、国内外对比:手机操作系统没有独立自主的产品,PC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政务
与国外相比,操作系统的技术开发并不是难点,也不是制约国内操作系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所以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操作系统缺乏优质应用程序搭载的生态环境。
手机操作系统长期被安卓和ios系统垄断,其他的手机操作系统逐渐被淘汰,微软已经正式宣布Windowsphone系统正式退出,三星的Tizen系统变成了电视系统。Android和iOS的优势在于其良好的软件生态,可以让开发者创造优质的应用,并且用户愿意买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开发者愿意继续开发。目前,中国已经开发了多个自主手机操作系统,如阿里的yunos、元心智能系统等。但是由于产业链和生态链尚未成熟,所以还没有没有发布。中国在手机操作系统的人才队伍积累、技术积累、专利积累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另外,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操作系统都是基于Android上层界面进行修改,如华为的EMUI、小米的miui,都是基于安卓系统在性能、体验方面进行改进,系统底层仍然是Android的内核,国内至今尚未开发出一个自主创新的操作系统内核。但是近十年来,中国手机企业在android系统上进行研究、改造,从文件管理、文件调用、到硬件的管理等最底层把android逐渐完善,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中国消费者对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青睐使得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华为的EMUI不但做到系统非常流畅,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大,以致谷歌愿意把修改后的能力购买回去。由此可见,在技术实力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具有完备的技术储备。
PC操作系统方面,国产的Linux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在窗口和视图方面向Windows看齐,符合用户习惯,并且在软件方面也包括了办公娱乐、影音视频、即时通讯、浏览器等常用应用。但是传统的Linux操作系统仍然缺乏足够丰富的应用程序,加之我国传统国产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从而导致了传统国产操作系统缺乏应用生态的最大痛点。目前传统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仍然主要依托政策扶持,商业化进程举步维艰。
PC操作系统方面,中标软件旗下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申威版、龙芯版等自主可控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以可信安全操作系统技术为重点,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全面支持X86、ARM平台,以及龙芯、申威、兆芯、众志、华为等国产芯片,并实现了代码同源,用户体验一致。目前,中标麒麟自主可控产品和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国产化替代的需求。帮助我国**、国防和企业客户构建安全、可靠、易用的信息化系统体系。
北京技德终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操作系统国产化的研究,核心产品技德跨平台操作系统(JideOS)基于Linux内核,实现了Linux应用软件与移动应用生态全面兼容,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使用各种计算机智能终端,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技德终端解决了困扰国产操作系统缺乏应用生态的问题,参与了操作系统国产化替换、国家信息中心的电子政务本的规范编制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文件电子阅读器示范工程等重要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家等保三级,信息安全产品以及涉密资质的认证等相关工作。目前,在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上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同时,技德系统在商业化方面已经与展讯、Intel、高通、MTK、Amlogic、瑞芯微、全志,以及ARM公司等国内外著名的芯片厂商展开深入的合作,推出的技德自主品牌的二合一平板电脑、桌面电脑主机等产品。技德也与惠普、弘基、华硕、冠捷、中兴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和操作系统OEM合作关系,利用技德系统优势,共同推出不同的硬件产品,扩大技德系统生态链。
移动端操作系统方面,航天通信下属智慧海派自主研发的移动智能终端“双系统”——科斗操作系统(TadpoleOS),该系统是以信息安全为核心双系统安全平台系统,已经成功获得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颁发的信息产品安全认证4级(EAL4)证书,成为国内首个获得此认证的“双系统”操作系统。目前该系统力争以中国国内政企安全移动终端为主要应用。
同时,国内公司也积极寻求与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战略合作,技术水平不断进步。2018年7月,德国西门子公司与阿里巴巴达成协议,将利用阿里云基础设施推出其数字操作系统MindSphere,这笔交易将有助于升级中国的产业水平。迄今为止,该公司的数字产品仅通过亚马逊的网络服务(WebServices)和微软的Azure在线平台提供。
1、市场容量、机械、固态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不断发展提升,未来激光雷达市场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50家激光雷达初创公司参与市场角逐,到2025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美元。无人驾驶整车装配2-4个激光雷达,对应整车成本为800-1600元,按20%的市场渗透率估算,国内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
激光雷达包括机械式和固态式激光雷达,当前激光雷达市场中仍然以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为主。除了美国Quanergy以外,各大主流的激光雷达供应商都是以机械旋转式的产品线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进更高线数产品的迭代。机械旋转式雷达的系统结构复杂、核心组件价格昂贵,包括激光器、扫描器、光学组件、光电探测器、接收IC以及位置和导航器件等,对厂商的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相比之下,固态式雷达更能够实现量产。L3以上自动驾驶方案一定要用激光雷达,传统机械旋转式雷达成本高、体积大,难以过车规。而固态雷达成本低、性能强,而且没有大型旋转结构,更容易通过车规。
固态激光雷达的方案可以细分为MEMS、OPA以及Flash等。未来中远距离激光雷达将会以MEMS固态为主,而短距离则以Flash固态为主。OPA方案目前技术暂不成熟,两年内可能不会有成熟落地的产品出现,未来OPA可能会取得技术突破从而占据一席之地。MEMS、Flash原理的固态激光雷达在国内外已经有多家公司开始布*,Innoviz、速腾聚创、知微传感、禾赛科技、北醒光子等多家公司正在努力通过车规认证,两年内会出现满足中远距离和近距离要求的固态式雷达。
目前行业内的共识是先用机械式激光雷达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积累数据,而真正量产上车主要依靠固态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没有机械式的旋转部件,容易达到车规级,类似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省去人工步骤,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目前固态激光雷达已经开始出现在测试车上,但成本、功耗尚未达到量产车使用的要求。
2、国内外对比:高端不成熟,价格便宜
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多线激光雷达方面的技术有较大差距。国内的激光雷达产品大多用于服务机器人、地形测绘、建筑测量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技术较为成熟。而在更为高端的技术领域内,国内尚未研制出可用于ADAS及无人驾驶系统的3D激光雷达产品。目前,智能汽车的浪潮从国外涌向国内,思岚科技、镭神智能、巨星科技等国内企业开始尝试进入车用激光雷达行业。
除了技术的突破,激光雷达的成本和量产也是制约激光雷达应用及市场拓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美国Velodyne的激光雷达,其16线产品今年的市场价格为4000美元,相比去年已经降低了50%,大规模的市场需求有效地降低了Velodyne的成本,同时也引领市场快速向前发展,随后美国Ouster公司也宣布旗下的16线产品价格下探到3500美元。固态雷达领域巨头Quanergy未来达到量产之后也将相应下调价格至100美元。与国外相比,国内供应商在产品的定价上相对比较便宜,一些16线的机械式雷达价格甚至仅仅是Velodyne产品价格的1/3甚至1/10。镭神智能的16线激光雷达已经量产,单台价格为2万元人民币不等,后期大规模量产后单价为5000元,在业内成本优势较大。
国内对于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司及产品。
万集科技是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激光传感器的厂商,在激光雷达领域技术研发积累较多,在8线、32线上有较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目前已经成功在在全国上千条车道安装了激光雷达设备。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V2X产品均可运用在无人驾驶领域。
北科天绘拥有18年的激光雷达技术积累,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芯片和半导体工艺,是我国唯一实现高端激光雷达装备自主研发和量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北科天绘开始启动智能车和智能机器人导航激光雷达的研制工作,2018年3月,北科天绘两款产品已经获得美国FDA雷达辐射安全证书,获准进入美国市场销售。未来北科天绘将专注于全固态激光雷达的研发,采用3D-Flash技术路径,预计今年会发布全固态激光雷达产品。
速腾聚创也已经在加紧推进MEMS固态雷达的量产。去年5月速腾聚创推出“普罗米修斯计划”,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物体识别、分类、跟踪等算法为自动驾驶提供支持。通过提供“硬件+算法+平台”的解决方案加速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开发。目前速腾聚创的新产品终结行业对激光雷达的高昂售价认知,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进入寻常百姓家。速腾聚创认为MEMS固态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的话,可以做到价格百元美金级别。
北醒电子早期在无人机定高和机器人避障等领域中有不少技术积累,近几年自动驾驶的持续升温使得北醒电子意识到车载激光雷达产品的强烈市场需求,开始瞄准车载领域创造新的价值。2015年6月北醒推出了第一代产品DE-LiDAR1.0,用于无人机避障。2016年8月,在DE-LiDAR的基础上,北醒量产了定高激光雷达TF01,收获了大量植保无人机订单。同年10月,北醒开发的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获得了奥迪创新实验室大赛“人工智能的应用”总冠军。2017年北醒光子入驻博世加速器项目的第一期,并连续推出可应用于植保无人机和智能停车场的第二代定高雷达TF02,以及缩小版的微型激光雷达模组TFmini。
1、干法和湿法工艺对比
制备锂电池隔膜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各有优缺点,干法隔膜在生产工艺、成本、环保经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湿法隔膜则具有短路率低、孔隙率和透气性可控范围大等优点。目前市场的应用中,从全球锂电池企业的选择来看,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并存,但近年来随着三元锂电池占比的提高,湿法隔膜产量的占比也稳步提升。2017年国内湿法隔膜产量达到8.06亿平方米,占比56%,超过干法隔膜。
目前,全球最好的锂电池隔膜材料出自旭化成和东燃化学两家日本公司,国内锂电池铝塑膜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昭和电工等日本厂商垄断。与日本生产的锂电池隔膜相比,我国的高端隔膜差距明显。国产隔膜产品存在一致性不高、孔隙率不达标等问题,厚度、孔隙分布以及孔径分布不均。目前我国在锂电池隔膜的干法工艺方面已迈入了世界第一方阵,但在湿法隔膜领域,国内企业虽掌握方法,但整体仍难以与外国巨头抗衡,核心生产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就竞争格*来看,2016年隔膜市场出货量前三名企业市场占有率30%,相对于锂电池其他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未来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对电池材料要求的提高和各大隔膜产商产能逐步投放,行业洗牌有望加速,行业集中度也将会有明显提升。具体到湿法隔膜市场,从2016年到2017年,上海恩捷和苏州捷力龙头位置强化,两家市场占有率从34.74%上升至46.15%,前四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接近60%,市场集中度高。
目前,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而隔膜仍是短板,国产化率较低,隔膜是锂电池原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国内锂电池企业众多,未来进入国际市场,面对国际巨头竞争,缺乏核心专利和材料技术是中国电池企业未来最大的隐忧和短板。国产隔膜主要供应低端3C类电池市场,而高端隔膜仍然依然大量依赖进口。干法隔膜技术比较成熟,国产干法隔膜基本能够完全替代进口产品,而在湿法隔膜领域国内还处于进口替代的前期。同时,国内对隔膜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也会带动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及产能扩张。2017年,我国隔膜产量14.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自2012年到2017年,国内隔膜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8%。
总体来看,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2017年我国湿法隔膜前三企业出货量占比达到71%,前五占比达到87%;干法隔膜前三企业占比为42%,前五占比为55%。目前,我国锂电池隔膜材料企业集中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地区,产能比重分别达到48%、27%;华南地区产能占比也有10%,其他地区则都在10%以下。随着锂电池隔膜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也正在加速产能扩张。截止到2017年底,国内确认投产的锂电池隔膜产能约为29亿平方米。产能较大的企业湖南中锂、上海恩捷、星源材质、中兴新材、天津东皋、苏州捷力、河南义腾等产能均在2亿平方米以上,合计产能为19.28亿平方米,占比全市场超过67%。
近几年在湿法隔膜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国内湿法隔膜企业加大产能扩张力度,同时原先的干法隔膜企业也相继投资湿法隔膜产线。2017年国内湿法隔膜名义总产能超过26亿平米,但由于隔膜生产技术难度较大,国内隔膜企业良率较低。目前国内湿法隔膜一线企业良率80-90%,湿法涂覆产品良率60-70%,所以湿法隔膜有效产能大大低于其实际产能。
与此同时,国内优质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国外厂商的战略合作,将国产隔膜推向全球市场。2018年7月,星源材质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Murata”)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开发、销售等方面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全面的合作。Murata将公司视为其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优先供应商,在公司的隔膜产品满足Murata要求的前提下,Murata将优先考虑向公司采购锂离子电池隔膜;公司将Murata视为优先客户,优先考虑向Murata供应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星源材质提供给Murata的产品价格将不高于相同规格型号产品在类似商务条件下出售给其他客户的价格。
1、高纯度溅射靶材分类
随着磁控溅射技术发展,高纯溅射靶材成为制备薄膜材料的关键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记录媒体、电子器件半导体、太阳能、镀膜玻璃等;当前溅射靶材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的进程中,2016年全球溅射靶材市场规模约为113.6亿美元,其中平板显示(含触控屏)用靶材为38.1亿美元、半导体用靶材11.9亿美元、太阳能电池用靶材23.4亿美元、记录媒体靶材33.5亿美元。WSTS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溅射靶材市场需求达113.6亿美元,并预计2016-2019复合增速达13%,2019年将超过163亿美元。2016全球靶材下游结构中,半导体占10%、平板显示占34%、太阳能电池占21%、记录媒体占29%,这三大应用对靶材性能要求依次降低,是靶材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溅射靶材技术及投资比例较高,靶材的纯度、组织、晶粒尺寸等明显制约镀膜质量。目前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较少,霍尼韦尔、日矿金属、东曹、普莱克斯等龙头企业2017年全球市场份额大约占80%。美、日等跨国企业产业链较为完整,囊括金属提纯、靶材制造、溅射镀膜和终端应用各个环节,主导高端的半导体靶材市场,在掌握先进技术以后实施垄断和封锁,主导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地区擅长磁记录及光学薄膜领域,但厂商普遍缺少核心技术及装备,溅射靶材的材料即靶坯依然依赖美国和日本的进口;中国靶材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逐步切入全球主流半导体、显示、光伏等龙头企业客户,原料以进口为主。
目前小型靶材的国产化率较高,而高品质的大型靶材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有20余家靶材生产制造商,但是还不能做超过32英寸靶材大型靶材。国外可以制造宽1200毫米、长3000毫米的单块靶材,而国内只能制造不超过800毫米宽的靶材。我国ITO靶材每年消耗量超过1千吨,一半用于生产高端产品需要靠进口,成品价格最高达每公斤6000至8000元,对国内企业的成本控制造成不小的压力。而国内小型靶材国产化率较高,国外的垄断企业就会从价格上进行打压,ITO靶材降至每吨800元,国内企业受到巨大损失。
国内由于缺乏下游功能性产品和足够长的产业链,所以靶材厂商只能赚取原材料的初级利润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国内厂商对高品质、大尺寸的ITO靶材的技术开发十分艰难。目前国内的大尺寸靶材都只在实验室阶段,除了技术上难点需要突破,难以实现量产也是关键因素。
半导体及液晶面板行业制造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愈演愈烈,国内靶材市场也在快速发展,带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行业,芯片制造厂商、液晶面板制造企业等下游溅射镀膜和终端用户正在加大力度扩展产能,中国正在迎来这一领域的投资高峰,高端溅射靶材的应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国内政策方面,2015年11月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料、消耗品、免税商品清单的通知》,规定进口靶材的免税期到2018年年底结束,从2019年开始日、美靶材需要缴纳5-8%关税,该项政策有助于国内靶材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开始出现少量专业从事高纯溅射靶材研发和生产的企业,突破靶材专业技术门槛,已在国内靶材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主要有江丰电子、阿石创、有研新材和隆华节能等,成功开发出一批能适应高端应用领域的溅射靶材,成功切入全球半导体龙头的供应链,改变了高纯溅射靶材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面。例如,苹果A10芯片的制造用的正是江丰电子高纯度溅射靶材。
1、MLCC全球市场占有率
中国有庞大的基础电子元件市场,每年可消耗数万亿的电阻和电容。目前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被日本占据,台其次为湾,中国大陆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当前,MLCC市场前五大厂商分别是村田、三星电机、国巨、太阳诱电和TDK,合计占据85%的市场份额。
在被动元件领域日本公司是绝对的霸主,日本公司的产业动向可以左右和决定行业的走向,其他公司包括台湾华新科、齐力新、立隆电子、禾伸堂,中国大陆江海股份、顺络电子、法拉电子、宇阳科技艾华集团等。
电容和电阻等被动电子元件是电子工业的黄金配角,电容市场容量每年有200多亿美元,电阻也有百亿美元的市场。日本公司占据被动电子元件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份额,以村田、TDK等企业为代表,其次是华新科、齐力新等台湾厂商,而中国大陆目前只能占据中低端的市场。我国的生产线主要制作老式大块头的电阻电容,小型化的电路板是完全不能用的,所需要的贴片式电阻电容大多需要进口。
军用级别的电容电阻是可以实现国产化的,即便是一些特殊定制的电容电阻,也可以满足技术要求。而在消费级别的被动电子元件方面,国内相比日本的产品有不小的差距。手机、电脑、汽车等消费类电子行业对电容电阻有很大的需求,日本在大批量生产的同时还可以保持产品的一致性。相对而言,国内企业生产的电子元件稳定性不足,每次生产的产品做不到一致。高端电容电阻的一致性对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一个电容不达标就会影响手机的充电速度。由于国内在工艺、材料、质量管控方面相对薄弱,所以各大手机品牌只会选择进口大厂商的电容电阻。例如MLCC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用量最大的基础元件,目前日本的MLCC产品可以做到1000层,而中国产品只能做到300层左右,一批产品一百万个MLCC只能允许一个不合格。同一种规格的产品大品牌在细节方面更优秀,机械不容易损坏。
由于日本厂商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日本厂商的产能调整对市场供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018年2月初日本大厂京瓷宣布将于2月底停产0402、0603尺寸的104、105规格MLCC,国巨便从4月1日起调涨全系列MLCC价格,平均调涨幅度落在40~50%,高于2月份的10~20%,等于调涨幅度较2月提升2~2.5倍。三星电机、国巨、风华高科等MLCC厂商纷纷表示扩产意向。但是市占率高达60%的日系大厂,则没有扩产计划。被动元件制造公司业绩大增,今年一季度,主营被动元器件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强势。国巨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10.35亿元,同比增长486.36%;华新科一季度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240.09%;风华高科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16亿元,同比增长327.69%。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MLCC消耗国,2017年进口总金额高达56.2亿美元,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必需产品。陶瓷电容受温度影响小、寿命长、小型化,占整个电容市场比例达到60%,而MLCC又占到陶瓷电容的90%。MLCC在旗舰手机上的用量可以达到几百颗,而且随着更新换代不断增加,以iphone为例,从iphone4S时代500颗的用量到iphone8用量已经达到1000颗以上。2016年下半年开始,日系厂家村田、TDK等领头的MLCC企业逐渐转向车用MLCC生产,关闭了尺寸相对较大、利润率较低的MLCC产线,消费电子产品领域MLCC大涨,也为中国被动元件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2016-2017年,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让DRAM和NANDFLASH疯狂涨价,日本则让被动元件疯狂涨价,国外厂商获取了短期的利益的同时极大的刺激了中国企业的成长,并可以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快速崛起。被动元件的涨价会对国产下游厂家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这给国产厂家足够的机遇占领市场份额、扩大产能。国内的优秀厂商也抓住了这次的机遇,例如风华高科净利润从2015年的6200万元迅速增长至今年一季度的1.16亿元,其他厂商同样也有较高的增长率。行业景气也带动了军工产被动元件厂家的增长,火炬电子2018年6月发布的半年报业绩预告,估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1.75亿元~1.92亿元,同比增长50%-65%。其中Q2单季度净利润更是高达1.21亿元-1.38亿元,同比增长区间为51%~72%。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自产MLCC民品和元器件贸易毛利率大幅提升。预估行业的高景气度将会持续,带动公司主营业务产品MLCC持续成长。
1、手机射频前端组件分类
射频(RF)指的是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射频器件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起到在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将二进制数字信号与高频率的无线电磁波信号转换的作用。射频器件市场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以基站为代表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功率和散热要求高,频谱效率要求高,集成度要求一般。另一个是移动终端市场,生命周期较短(1-2年),周期性较基站射频市场弱,但规模更大。终端射频主要器件由功率放大器(PAs)、低噪声放大器(LNAs)、开关、双工器、滤波器和其他被动设备组成。
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全面,组件越来越复杂,剩余空间越来越小,对射频前端组件的集成度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模块化的射频前端将成为趋势,其价值将超过分立射频器件价值的总和。未来5G终端,集成的射频前端RF套片的价格甚至将超过主芯片,成为手机主板中最贵的器件。同时,5G的到来对射频芯片功耗和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频通信的射频是全球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全球领先的射频相关企业已经展开了5G高频通信所需的射频芯片研发。博通在2016年推出了主要针对60GHz频段WiFi标准(802.11.ad)的毫米波收发机芯片BCM20138,并积极推出满足移动网络需求的高频射频器件。
目前4G全网通手机前端RF套片的成本已达到8-10美元,含有10颗以上射频芯片,包括2-3颗PA、2-4颗开关、6-10颗滤波器。5G的到来会使得RF套片的成本超过手机主芯片,物联网的爆发也对射频器件的需求推波助澜。手机射频前端模块和组件市场2016年市场规模为101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27亿美元,7年复合增速为14%。其中滤波器为第一大市场,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功率放大器为第二大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近1%。滤波器约占整体成本50%,是射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滤波器方面,主要供货厂商为美国企业Avago、Qorvo、Skyworks以及日本企业TDK、村田、太阳诱电,我国必须完全依靠进口。
2018年射频芯片市场可达150亿美元,而高端市场基本被Skyworks、Qorvo和博通3家垄断,高通也占一席之地。国货只能卖给一些小品牌手机,且多为2G、3G芯片,4G射频芯片基本依赖进口。手机上的射频芯片占整个线路板面积的30%~40%。目前手机中所有核心器件都完成了国产化,只有射频器件仍然95%由欧美厂商主导,尚未有亚洲厂商可以进入市场。但是国内在军工等方面的射频本身已经存在一些积累,近几年国内射频的公司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些有历史背景的公司如德清华莹、好达等产品在手机品牌客户加速认证,一些有海外经历的创业公司如Vanchip、卓胜微、瑞宏和瑞石等也取得了非常快速的成长。未来几年在switch、sawfilter、PA和上游晶体材料上面将持续推进国产化替代,相应的A股上市公司信维通信、天通股份和三安光电等标的将持续受益。
5G通信的到来为射频前端带来诸多挑战,包括更多射频通路下的布*空间挑战、更多射频通路下的成本挑战、更高功率输出、更高工作频段对射频器件性能的挑战。目前在射频前端的各个市场中,SAW滤波器的供应商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厂商,包括Qorvo、博通(收购Avago)、Skyworks、Murata、TDK和太阳诱电。其中Murata占据SAW滤波器的50%的市场,其次则是TDK。BAW滤波器市场基本由Qorvo和Avago垄断。中国厂家由于在专利和工艺方面尚未成熟,目前只在低端的SAW滤波器市场上可以量产,供应商有麦捷科技、中电德清华莹、华远微电、无锡好达电子,其中只有无锡好达和华远微电打入了手机市场。国内厂商的滤波器还不能做进集成模块,只能做成低端外挂的分立器件,滤波器是中国厂商进军手机射频前端的最大门槛。
射频器件目前市场规模超过200亿美元,4G+、5G、物联网等对射频器件的爆发性需求也会加速它的发展。目前95%RF器件依靠进口的现状给中国芯片巨大的增长空间,移动通讯领域的平台厂商高速进入射频行业,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国产射频芯片的发展。过去几年虽然出现了数家国产专业射频芯片设计企业,但大多徘徊在2G、3G的低端领域,在4G手机的射频前端方案,还少有可参与高端竞争的产品。不过,国产射频器件最近也开始有亮点出现,唯捷创芯(Vanchip)公司针对高通平台开发的最新一代4G射频Phase2-61产品,Vanchip的这款产品是历史上国产射频方案第一次在整体性能指标方面赶上和超过了世界一线厂家的主力产品。该款产品同时也可以应用在MTK平台上,高频段功耗表现同样惊艳。滤波器产品的国产替代化同样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2016年手机元器件整体缺货的机会,无锡好达电子的SAW滤波器产品成功进入中兴、金立、魅族等手机供应链。另一方面,国内功率放大器设计厂商如紫光展锐等,也成立了MEMS研发团队,力争在滤波器、双工器等领域取得突破。
随着5G手机和无线基础设施技术的成熟,相关应用将会出现。许多厂商已经在为占领新的市场提前做好了准备。二月初,高通和TDK联合宣布合资企业—RF360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已筹备完成,合资企业将协助高通射频前端业务部门为移动终端和新兴业务领域提供射频前端模块和射频滤波器的完全整合系统,包括CMOS、SOI与砷化镓功率放大器、广泛的切换器产品组合、天线调谐、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封包追踪解决方案。归入紫光展锐的锐迪科也在强势出击射频前端市场。华为海思也一直在开发自己的射频前端方案。此外,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以及领先的RFCMOS/SOI代工厂(GLOBALFOUNDRIES、TOWERJAZZ、台联电、台积电等)都在布*5G射频产业。
1、工业软件分类
工业软件按照应用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业务管理类三大领域,具有分析、计划、配置、分工等功能,能够从机器、车间、工厂层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升生产线协同水平,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外资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CAD类软件国内企业大多以跟随为主,PLM类软件国内企业在影响力和成熟度方面与行业龙头存在一定差距,EAD类软件也基本被外资企业垄断。业务管理类软件市场中外企业竞争激烈,市场格*逐渐固化。主流企业开始转移战略中心,如SA与Oracle等外商结合自身储存业务优势发展云服务,SaaS业务已实现快速增长。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软件企业前身是大型流程型工业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初时带有一定的行业特色,而后随着企业发展演化至多元化,跨界发展成为趋势。细分行业来看,电力、能源等行业仍由外商占领头地位。
2016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3531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1247.30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高于全球工业软件市场。目前,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仅为全球的十九分之一,但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却超过20%,未来国内工业软件发展空间广阔。工业软件构成中主要以业务管理为类主,占比达到53%,生产调度及过程控制类占比25%,研发设计类占比22%。
在研发设计类软件中,外资企业以达索、西门子PLM、Autodesk为代表占有技术和市场优势,国内企业如神舟航天软件、金航数码等在军工航天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数码大方、英特仿真等企业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领先其他企业。总体来看,在汽车研发、建筑CAD等领域,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
在生产控制软件领域,西门子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而南瑞、宝信、石化盈科等企业在电力、钢铁冶金和石化行业深耕多年,客户数量多且关系稳定。由于行业间差异较大存在壁垒,生产控制软件领域的企业业务大多数集中在垂直行业内部,率先突破行业壁垒拓展业务将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MES在发达国家已实现产业化,而我国MES行业发展历程较短,相关企业目前普遍有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并且现阶段国内制造业企业中MES的使用率仍然较低,市场潜在发展空间巨大。
信息管理类软件市场目前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ERP行业市场、技术壁垒较高,呈现出寡头市场的特征,少数几个领导厂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拥有市场定价权并分享主要利润。SAP、Oracle等国外厂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本土厂商在国内软件市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经历了导入、成长和普及的长期发展过程以后,中国ERP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同时用友、金蝶等厂商坚定发展云计算业务,使得本土厂商孕育出弯道超车的可能。截至2017年上半年,金蝶云服务收入的占比近27%,公司在云服务上积累的先发优势有助于其充分享受行业云化带来的红利。
总体来讲,国内自主工业软件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但是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逐年增长,这一现状正在改变。2017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12.4亿元。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工业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加快两化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工业软件以及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仍将继续增加,预计2018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622.8亿元。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工业软件从无到有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国产工业软件产品体系。国内工业软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软件本身的发展阶段;第二,是软件的协同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业务流程进行串通和优化;第三个阶段是“工业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不再是单一的软件,而是集成多种软件,并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上,80%的设计软件、50%的制造软件等核心工业软件均为国外品牌所占领,中国企业仍然是屈指可数。
我国也有在电子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主EDA软件,例如华大EDA和EasyEDA等产品。经过了多年的技术积累,拥有一大批成功用户案例。对于模拟电路或全定制设计电路,国产EDA与美国主流EDA工具在设计原理上并无差异,但软件性能却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先进技术和工艺支持不足,和国外先进EDA工具之间存在“代差”。国外EDA三大巨头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占据了全球该行业每年总收入的70%。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工业软件企业。中望软件坚持自主研发创新,让中国拥有了自己的二维CAD和三维CAD/CAM自主技术,改变了世界CAD技术格*。中望软件是国际领先的CAD/CAM软件与服务提供商,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维中望CAD、高端三维CAD/CAM软件中望3D的国际化软件企业。中望软件用二十年的时间实现了国产CAD软件“从二维到三维,从CAD到CAM”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望软件在持续夯实二三维CAD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正投入力量自主研发专业CAE软件。未来中望软件将能一站式满足用户从CAD设计到数据分析,以及生产制造全流程的应用需要。
1、环氧树脂行业发展
碳纤维产业链包括上游原丝生产、中游碳化环节、下游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环氧树脂作为复合材料可以使碳纤维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等特性。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和电绝缘性能,附着力强,能将碳纤维粘接在一起。碳纤维按照力学性能可分为高强型、超高强型、高模量型和超高模量型。采用日本东丽公司的产品代号,T指横截面面积为1平方厘米单位数量的该类碳纤维可承受的拉力吨数。目前,我国已能生产T800等较高端的碳纤维,但日本东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掌握这一技术。环氧树脂的耐候性与玻璃化转变温度有直接关系,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应用时,普遍要求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不能低于180℃,而目前国产树脂领域绝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相关技术。
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环氧树脂行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中国环氧树脂业生产量由2000年的6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30万吨以上;消费量由2000年的18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65万吨,年均普遍增加率达30%。2017年环氧树脂产业链上各产品景气度明显上升。双酚A市场亦创下3年来新高,达到2014年7月份中旬水平。液体树脂更是达到了2009年以来的新高。环氧氯丙烷、固体环氧树脂达到了2012年以来7年的新高。其中环氧氯丙烷更是表现亮眼,年内振幅高达136.84%。
2016年世界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477万吨/年。近年,全球环氧树脂企业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前三甲为陶氏化学、台湾南亚塑胶和迈图特种化学,其产能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15%、12%和10%。目前国内中、低端品种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大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环氧树脂仍然依赖进口,如高纯度电子级环氧树脂、高纯度耐辐射环氧树脂、高纯度阻燃环氧树脂、高纯度液晶环氧树脂、高纯度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等。我国是环氧树脂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高端碳纤维在波音B787机型上的应用,使用东丽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占总材料用量的50%。2016年,东丽公司的碳纤维产量约为4万吨;而我国碳纤维企业30多家,总产能2万吨左右,实际产量约7000吨。
中国环氧树脂产能占全球高过45%,包括外企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如陶氏化学,韩国国都,台湾长春,台湾南亚塑胶,宏昌化工,香港建滔化学;也有本土优秀企业如三木化工,扬农化工,巴陵石化等。2000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达到为16万吨,产量为10万吨。2007年年产能达到100万吨。2016年产能进一步增至255万吨。预计未来中国环氧树脂产能还将进一步增长。未来5-10年,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将会进一步规范化,生产成本过高、环保不合格、产品档次低的企业将被淘汰。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给环氧树脂行业带来无限商机,如汽车领域,信息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产业,这些发展方兴未艾的支柱产业都是应用环氧树脂的生力领域,会对环氧树脂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此外,2018年4月商务部出台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中也有环氧树脂,这将大大有益于国内环氧树脂企业的发展。
中国环氧树脂制造商众多,但万吨级规模以上的企业为数不多。中国环氧树脂主要研发生产企业有广州宏昌电子材料工业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岳阳石油化工总厂,蓝星星辰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汽巴高分子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三木集团公司,大连齐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无锡迪爱生环氧有限公司等。
宏昌电子公司为中国第一家有能力生产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的专业生产厂商,主要产品为电子级环氧树脂。公司产品可应用于电子行业的覆铜板、发光二极管、回扫变压器、电容器等电子零件,以及环氧模塑料、航天及军事用途的特殊复合材料、胶粘剂与工艺品等行业。生产能力已达7.3万吨/年,其中液态环氧树脂产能为5.5万吨/年。公司的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可完全替代进口电子级环氧树脂,填补中国在高端电子级环氧树脂的空白。环氧树脂产品已有符合覆铜板行业无铅制程的环氧树脂、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应用于LED封装的环氧树脂,风力发电机叶片用的环氧树脂等,都是属于符合绿色环保和节能产业方向的产品。
1、光刻胶应用种类分布
光刻胶是国际上技术门槛最高的微电子化学品之一,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光刻和刻蚀技术是精细线路图形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占芯片制造时间的40%~50%,光刻胶是光刻工艺得以实现选择性刻蚀的关键材料。光刻胶的应用范围主要有PCB板,LCD,LED和半导体,前面三种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我国企业仍然没有实现完全自给。而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较高、市场高度集中,几乎被日美企业垄断,生产商主要有日本JSR、信越化学工业、日本TOK、陶氏化学等。
光刻胶的波长与集成电路线宽相适应,由紫外宽谱向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ArF(193nm)→F2(157nm)的方向转移,并通过分辨率增强技术不断提升光刻胶的分辨率水平。目前,半导体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光刻胶包括G线、I线、KrF、ArF四类光刻胶,其中G线和I线光刻胶是市场上使用量最大的光刻胶,在半导体制程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仍有需求。ArF浸没式的制程节点已至22nm,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技术。日美企业基本垄断了g/i线光刻胶、KrF/ArF光刻胶市场。g线,i线,KrF,ArF四种主要的光刻胶,前面两种我国已经能量产,KrF已经通过认证,ArF光刻胶将在2020年研发完成并完成认证。中国本土光刻胶企业的发展还有赖于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壮大,而目前我国还不是全球集成电路制作中心。
光刻胶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树脂、色浆、单体、感光引发剂、溶剂以及添加剂。涉及技术复杂,需从低聚物结构设计和筛选、合成工艺的确定和优化、活性单体的筛选和控制、色浆细度控制和稳定、产品配方设计和优化、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和稳定、最终使用条件匹配和宽容度调整等方面进行调整。作为生产光刻胶最重要的色浆,至今依赖日本。而核心技术至今被TOK、JSR、住友化学、信越化学等日本企业所垄断。
过去我国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规划布*不合理、不完整,重视生产加工环节的投资,而忽视了重要的基础材料、装备与应用研究。所以现在呈现的状态是整个产业中间加工环节强,前后两端弱。我国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着手光刻胶的研发,目前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工艺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有很大的差距,尖端材料及设备仍依赖进口。例如,京东方目前已建立17个面板显示生产基地,其中有16个已经投产,但京东方用于高端面板的光刻胶仍然由国外企业提供。目前光刻胶市场上的参与者多是来自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包括陶氏化学、杜邦、富士胶片、信越化学、住友化学、LG化学等等,中国公司在光刻胶领域也缺少核心技术。
与国外先进光刻胶技术相比,国内产品落后4代,目前主要集中在PCB光刻胶、TN/STN-LCD光刻胶等中低端产品。PCB领域已初步实现进口替代,LCD和半导体用光刻胶等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正处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过渡阶段。
PCB光刻胶:自2002年起,我国逐渐从PCB光刻胶进口大国转变为PCB出口大国。2015年我国PCB光刻胶产值达12.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0%。在PCB领域,干膜已被外资把控,油墨部分已有国产替代,进口替代率达到46%,容大感光、广信材料等公司是主要参与者。
LCD光刻胶:我国高档LCD光刻胶基本依赖进口,市场主要由日本及韩国的厂商垄断。国内厂商在该领域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