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医疗健康一月净值(工银瑞信医疗保健基金现在多少钱)

时间:2023-11-30 20:55:08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工银瑞信医疗保健基金现在多少钱

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股票基金(基金代码000831,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激进的投资者)2015年7月31日单位净值为1.5490元(周六,周日证券市场休市,基金净值不更新);而今天的基金净值需要等到晚上才会更新。

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怎么样

不能

医*行业的那些“宝藏”基金 - 知乎

上一期小编筛选出了91只医*行业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医*行业主动管理型基金大汇总)。医*基金今年的表现分化很严重,排名靠前的收益35%+,排名靠后的-15%;而且今年以来收益排名前20的很多都是规模较小基金,反而像规模排名前列的中欧医疗健康今年收益很一般。是基金经理不行吗?还是规模太大受到了限制?

这一期小编挑选了10位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医*行业基金经理及其代表作做个详细对比。

分别是工银瑞信的赵蓓、中欧的葛兰、广发的吴兴武、工银瑞信的谭冬寒、中信建投的谢玮、大摩的王大鹏、南方的王峥娇、嘉实的郝淼、汇添富的郑磊、博时的葛晨。

基金规模排第一的是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634亿;其次是赵蓓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175亿;第三是吴兴武的广发医疗保健141亿;其余7只规模均在100亿以下。

以中证医*指数(000933)代表行业β收益;从近1年、2年、3年的收益来看:主动管理型医*基金的收益都大幅跑赢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

从近1年的收益来看:表现较为突出的是王大鹏的大摩健康产业、赵蓓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谢玮的中信建投医改;表现相对靠后的是吴兴武的广发医疗保健和郝淼的嘉实医*健康;

从近3年的收益来看:表现较突出的是赵蓓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谭冬寒的工银瑞信医*健康;表现相对靠后的是王峥娇的南方医*保健和郝淼的嘉实医*健康;

分年度回报来看:2019年收益排在前列的是葛晨的博时医疗保健和吴兴武的广发医疗保健;19年收益靠后的是王峥娇的南方医*保健和谢玮的中信建投医改;2020年10只基金收益都比较可观,相对靠前的是广发医疗保健、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中欧医疗健康;南方医*保健和嘉实医*健康相对靠后;

Sharpe表示夏普,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率,该比率越高,承担单位风险得到的超额回报率越高。所以说夏普比率是越高越好;信息比率,表示单位主动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在承担适度风险的情况下,尽量追求高信息比率,而非单纯追求高信息比率。

从近1年业绩表现来看:大摩健康产业和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表现相对突出;

从近3年业绩表现来看:工银瑞信医*健康、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博时医疗保健行业表现相对突出;

从超额收益(Alpha)来看: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工银瑞信健康生活、中信建投医改和大摩健康产业的相对更突出。

从近1年的风险收益来看:大摩健康产业、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工银医*健康表现相对较好;中信建投医改收益高但风险也更大;嘉实医*健康和博时医疗保健的风险跟中证医*指数相当,但收益会比指数高。

从近3年的风险收益来看: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工银医*健康、大摩健康产业和博时医疗保健表现相对较好;中信建投医改收益高但风险也更大;嘉实医*健康风险比中证医*指数还小,但收益会比指数高。

10只基金都持有*明康德,只是比重不同;凯莱英、美迪西、泰格医*等个股也是常见的持仓;大摩健康产业、南方医*保健和博时医疗保健的持仓个股与其他基金差异较大。

从持有人结构来看:工银瑞信医*健康、汇添富医*保健和大摩健康产业这三只基金机构持有占比更高;而中欧医疗健康和嘉实医*健康几乎都是个人持仓。一般来说机构属于专业投资者,消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都会比我们个人投资者强,机构占比越高说明对这只基金的认可度越高,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一点。

基金规模太大,对基金经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规模大很难做出超额收益。所以小编个人而言会更喜欢选择一些规模相对适中的重点关注。

比如像工银瑞信家两位王牌基金经理赵蓓和谭冬寒,他们管理的几只以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工银瑞信医*健康为代表的医*基金表现一直很稳;还有像王大鹏管理的大摩健康产业等规模较小的基金表现也很突出。

当然我们今天讨论的都是相对的概念,基金经理能力再优秀也是需要行业配合的,如果医*行业整体萎靡的话,他们也很难做出超额收益。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啦。希望大家以后提到医*基金,不要只知道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啦,还有更多宝藏基金值得关注。

风险揭示:本文仅属于对基金客观公开情况的汇总,不作为投资建议,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推荐意见及未来收益的承诺,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作者无关。本文不作为基金宣传推介材料,指数历史业绩表现不代表未来预期收益,相关基金产品详情请务必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须谨慎。

工银瑞信医疗保健-今天走势图百度

工银医疗保健是新成立基金,在前三个月的建仓期,不提供净值实时走势图的,不过近期的倒是有,看着表现不错滴说。

【国盛量化-医*】股基解密: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投资价值分析|量化分析报告

报告摘要

医*行业投资价值分析:长期看好,做时间的朋友。逆向剪刀差+优质资产稀缺性带来的资产荒将长期持续存在,高估值将是医*资产荒下的新常态。从投资角度来看,医*板块作为A股中的长跑冠军,长期成长确定性明确,近些年行业结构优化拉低行业整体增速,但从结果看,医*10年10倍股频出。从基本面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带来长期刚需成长;新*上市带来的“被动消费升级”与健康消费领域的“主动消费升级”驱动医*行业快速成长;医*板块结构性分化,非*标的百花齐放,优质赛道如*店、医疗器械等持续高景气。

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当前具有如下独特投资价值:

1、医*行业未来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医*行业硬核资产高估值新常态下未来仍有长期投资价值。人口老龄化将带来长期刚需成长;新*上市带来的“被动消费升级”与健康消费领域的“主动消费升级”驱动医*行业快速成长;从上市公司角度看,行业已经从2014-2015年“假百花齐放”走到了2020年的“真百花齐放”,优质赛道持续高景气。

2、基金管理人具有医*行业持续较强选股能力。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的基金经理为谭冬寒先生,其当前管理的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和工银瑞信医*健康具有长期稳健选股能力。其选股审美偏好高盈利高成长的行业龙头,近期配置主题偏好医疗器械、出口型企业、肺炎概念、生物疫苗、创新*,投资操作偏好高仓位集中长期配置。

3、基金公司具有丰富医*类基金管理经验。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当前共管理3只医*类基金,最新规模合计达到146亿元,平均规模49亿元。最早的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成立于2014年,期间基金经理的任职具有长期延续性。基金公司整体对于中大规模医*类基金具有长期稳健优异的管理经验。

“股基解密系列报告”旨在解析股票型/偏股型基金的投资价值。系列报告将对股票型/偏股型基金进行历史表现、业绩归因、策略特征的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市场环境和基金特色分析基金的投资价值。本报告分析的基金为:工银瑞信健康生活混合型基金(A类:010393,C类:010394)。

1.医*行业投资价值分析:长期看好,做时间的朋友

1.1.从投资上看,医*板块是名副其实的长跑冠军

1.1.1.如何理解当前医*估值?高估值将是医*资产荒下的新常态

如何理解医*的高估值?逆向剪刀差+优质资产稀缺性带来的资产荒将长期持续存在。医*从2015年以来已经完成了估值体系的转化,从【当年PEG估值法】切换到了【淘汰赛下的基于赛道价值的稀缺硬核资产的远期价值前置估值法】,这是政策、产业及资本共振的结果,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医*经历了疫情下的结构性大水漫灌,即使潮水退去,我们认为硬核资产估值逻辑仍然不会发生变化,贵有贵的道理!

(1)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而我国医*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医*长期广阔空间带来的持续高增长预期(尤其是一些新兴高景气赛道)使医*行业必将享受超越历史的估值溢价率,市场对于医*估值容忍度在中长期维度会变得更高。医*优质标的因其稀缺性,估值方式已经从【当年PEG估值法】切换到了【淘汰赛下的基于赛道价值的稀缺硬核资产的远期价值前置估值法】。

(2)未来医*估值的分化愈演愈烈,硬核资产高估值将成为新常态。医*近5年持续处于“淘汰赛”的进程中(资本市场优质资产出现的速度慢于因政策产业变革而淘汰的速度,市场进入几年维度的“医*优质资产荒”),同时考虑资本市场长线资金逐步增多(从2020年Q2持仓来看,有多个公司的沪(深)股通持股市值已超过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已经成为很强的稳定剂),在未来,医*硬核高估值有望成为新常态,只会波动不会消失。

1.1.2.如何看待医*板块当前的投资价值?名副其实的长跑冠军,做时间的朋友!

医*板块作为A股中的长跑冠军,长期成长确定性明确,近些年行业结构优化拉低行业整体增速,但从结果看,医*10年10倍股频出:

(1)从全市场来看,医*板块过去10年业绩综合的复合增速为14%,全行业排名第3,长期成长确定性具备比较优势。

(2)按市值排名看,龙头*企(排名前10)增速较快,说明行业正处于结构性优化过程中,优质企业长期成长确定性更明确。

(3)从结果看,10年10倍股中,医*股占比高达30%,与信息技术行业不相上下,长跑冠军辈出的明星行业名副其实。

1.2. 从基本面看,多因素驱动医*板块长期高景气

1.2.1.人口老龄化带来长期刚需成长

第一波婴儿潮将在2022年开始集中进入到60岁,带来刚需需求的持续快速提升。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历了两波的婴儿潮,分别是1962-1973年与1982-1992年,在2022年以后第一波婴儿潮开始进入到60岁。而60岁以后的医疗费用,大概占到人一生中所需要的医疗费用的60-70%,意味着2022年以后,第一波婴儿潮的老龄化将为医*行业带来巨大的刚需增长。

1.2.2. 被动与主动的“消费升级”驱动医*行业快速增长

新*上市带来的“被动消费升级”与健康消费领域的“主动消费升级”驱动医*行业快速成长:

(1)医*政策在不断鼓励创新*,而新*上市之后将带来患者在用*选择上的变化,实现被动的消费升级,助力医*行业的快速增长。自2015年开始,*监*启动的“供给侧改革”中的核心思路之一就是从审评审批的角度鼓励创新*,加速创新*上市;而2018年医保*启动的“支付端变革”的核心思路之一也是从支付角度鼓励创新*,加快创新*的回报周期。

(2)消费者在健康消费领域的主动消费升级也同样给医*行业带来增速上的提振:

△    医*健康消费的市场容量和未来潜力巨大:医疗保健消费总额2.35万亿,近五年CAGR13.63%,但2018年基数仅1685亿元,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从2013年的6.9%提升至2017年7.9%,与美国18%占比水平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高端健康消费潜在群体快速增加:我国2008-2018年资产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从28万增加至198万,复合增速18.6%。据胡润财富,高净值人群消费中健康消费排行前三。潜在消费群体的持续增加为医*健康消费品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医*健康消费品公司渗透率较低,目标人群巨大,生意空间和市值成长空间巨大:例如我武生物粉尘螨滴剂目标人群超过2亿,长春高新生长激素潜在规模达1000亿元,渗透率不足4%,云南白*、片仔癀目标人群都是数亿级。

1.2.3. 细分领域百花齐放,优质赛道持续高景气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行业已经从2014-2015年“假百花齐放”走到了2020年的“真百花齐放”:

△  2005-2010年,医*产业享受医保扩容红利,制*企业成为市场主导。

△  2010-2015年,医*行业野蛮扩张的尾声阶段,医疗服务、器械等方向逐渐开始快速发展。

△  2015-2020年,医*板块结构性分化,非*标的百花齐放,截至2020年中,医*市值前20位非*已占据近半壁江山。

以*店和医疗器械为例,中国医*行业方兴未艾:

(1)*店:处方外流叠加集中度提高,行业龙头离成熟国家尚远。在处方*销售占比与集中度两大情况来看,中国的*店龙头尚在发展早期:

△医*分家、处方外流一直是政策组合拳的最终目的之一。从2017年开始,对公立医院*品占比30%的限制以及取消*品加成,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医院与*品之间的利益关联,促进处方外流;而在当下,逐渐落地的带量采购政策与统筹账户对接*店的特慢病消费,将加速处方外流的进程。我国零售渠道2018年在处方*销售上仅占到12.1%,远低于美国2011年的的65.02和日本2018年的52.10%。

△ 政策环境变动,单体*店及小型连锁*店承压,将驱动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自2017年开始,零加成、两票制、带量采购以及*店分级分类管理的陆续执行,导致单体*店及小型连锁*店的生存环境恶化,规模化具备与上游议价能力以及具备融资能力的上市*企将强者恒强,行业集中度有望迅速提升。我国零售渠道2018年CR10仅有21.58%的市占率,距离美日的85%的CR3与67%的CR10,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2)医疗器械: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中国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

△ 全球市场:发达国家增速趋稳,*械比接近1:1。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17-2024年平均增速约6%,远高于整体*品市场规模增速的2-3%。

△ 中国市场:由于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市场扩容和进口替代的双击时代,市场规模整体处于高增长状态(CAGR≥15%)。

医疗器械与*品不同,具有泛创新属性:

△ 创新性:学科交织,产品非均一性(对比仿制*),产品生命周期长。

△ 服务属性:治疗领域复杂,治疗方式千人千面(不同于*品的同一靶点)。大部分产品需要企业与医生配合使用,维保要求高。

2.基金管理人能力画像

2.1.基金管理人简介

工银瑞信健康生活混合型基金(A类:010393,C类:010394)由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基金经理为谭冬寒先生。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具有丰富的医*类基金管理经验。谭冬寒先生曾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行业研究员;2013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2016年9月2日起担任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7月起任工银瑞信医*健康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工银瑞信基金的医*类基金具有长期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不论是相对沪深300还是相对医*行业指数。特别是在2018年之后,超额收益更为明显。

从规模来看,工银瑞信医*类基金规模截至2020年中报为146亿,主要是2020年的医*行情和长期较好的业绩为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但是其在2020年之前单个基金规模就在40亿左右,最高甚至达到过80亿,因此对于中大规模基金也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2.2. 基金管理人历史产品业绩解析

2.2.1.行业风格特征

从行业配置来看谭冬寒先生所管理的医*基金较为明确的大比例配置于医*行业,整体行业配置较为纯粹。

谭冬寒先生所管理的医*基金从风格因子的暴露来看,早期主要偏好小市值、低动量、中成长的股票,2018年之后慢慢往中大市值、高动量、高成长切换,其Alpha也主要来自这个阶段。从对成长风格的追逐角度,风格偏移较少,但是从市值、动量角度有明显变化,但此变化可能来自于持仓股票本身的风格转化。

2.2.2.选股能力评价

通过Sharpe资产因子模型将规模、价值、成长、仓位四因素进行剥离可获得基金超额收益的能力分解,可将超额收益划分为风格配置能力和选股能力。

从简单的分析来看,谭冬寒先生所管理的医*基金确实具有长期的选股能力,风格配置能力相对不显著。但是可以看到其选股能力与近几年医*行业的超额收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对于此类行业偏好明显的基金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分解。

我们在Sharpe资产因子模型归因基准当中加入医*行业指数,这样做能够使得基金当中与行业相关的收益也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剥离。从收益归因的结果来看,两只基金即便在剥离了医*行业的收益之后近几年仍具有稳定持续的选股收益。

2.2.3. 主题暴露情况

基金的主题暴露度部分体现了基金的选股思路,本报告截取基金2020年中报持仓计算谭冬寒先生所管理的医*基金的主题暴露度。从计算结果来看,两只基金的重点主题暴露特征为:

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基金重仓、行业龙头、高盈利成长股、医疗物资出口、医疗器械、肺炎概念、出口型企业、生物疫苗、创新*、高价股。

工银瑞信医*健康:基金重仓、行业龙头、高盈利成长股、医疗物资出口、医疗器械、出口型企业、肺炎概念、创新*、高价股。

从此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近期选股审美偏好主要是:龙头抱团、高盈利成长、出口型企业、肺炎概念、医疗器械。两只基金的主题暴露相似,思路较为相同。

2.2.4.仓位集中度

从仓位集中度来看近几年谭冬寒先生所管理的医*基金持仓集中度较高,高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平均在60%上下。且分析其重仓持股可以看到其重仓股近两年变化很少,持股周期较长。属于集中弹*长期配置的类型。

3. 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3.1. 基金产品简介

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主要投资受益于健康生活主题的A股和港股通标的中优质的上市公司股票。基金对于健康生活主题的背景描述和界定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民收入和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对于健康生活的要求逐步提高,健康生活主题相关产业和公司将更具投资价值。健康生活主题包括身体健康、物质生活健康和精神生活健康等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身体健康具体指从事医疗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和公司。包括:提供医*原料、化学原料*及制剂、医*保健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商业及医疗服务等产品和服务的医*生物、医疗保健等等。 

2)物质生活健康具体指从事与居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和公司。包括:健康家居、健康消费品、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建筑装饰、餐饮旅游、公用事业、化工、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房地产、金融服务、商业贸易、信息服务、轻工制造、交运设备等产业和公司。

 

3)精神生活健康具体指从事满足居民身心健康需求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和公司。包括:文化传媒、休闲服务、旅游、教育等产业和公司。

从基金对其投资范围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基金的投资领域较为灵活和宽泛,其以健康生活为重心,但是对于所投资的公司行业类型没有绝对的限制,几乎大部分行业都可以进行投资,因而基金在投资范围设置上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55%×中证医*卫生指数收益率+20%×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收益率+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可知基金主要仍将在医*和消费行业进行选股,并以跑赢这两个行业为目标。

基金相关费率信息如下所示:

3.2. 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根据报告前文的分析,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具有如下投资价值:

1、医*行业未来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医*行业硬核资产高估值新常态下未来仍有长期投资价值。人口老龄化将带来长期刚需成长;新*上市带来的“被动消费升级”与健康消费领域的“主动消费升级”驱动医*行业快速成长;从上市公司角度看,行业已经从2014-2015年“假百花齐放”走到了2020年的“真百花齐放”,优质赛道持续高景气。

2、基金管理人具有医*行业持续较强选股能力。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的基金经理为谭冬寒先生,其当前管理的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和工银瑞信医*健康具有长期稳健选股能力。其选股审美偏好高盈利高成长的行业龙头,近期配置主题偏好医疗器械、出口型企业、肺炎概念、生物疫苗、创新*,投资操作偏好高仓位集中长期配置。

3、基金公司具有丰富医*类基金管理经验。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当前共管理3只医*类基金,最新规模合计达到146亿元,平均规模49亿元。最早的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成立于2014年,期间基金经理的任职具有长期延续性。基金公司整体对于中大规模医*类基金具有长期稳健优异的管理经验。

风险提示:本报告从历史统计的角度对特定基金产品进行客观分析,当市场环境或者基金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时,不能保证统计结论的未来延续性。本报告不构成对基金产品的推荐建议。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0年10月19日发布的报告《股基解密:工银瑞信健康生活基金投资价值分析》,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叶尔乐

S0680518100003

yeerle@gszq.com

刘富兵

S0680518030007

liufubing@gszq.com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工程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工银瑞信基金可靠吗?

有风险。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类型很多,产品线很全。工商银行只是作为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一个代销渠道而已。主要有几种类型基金,分别说明:

货币性基金,理财型基金可以说不会有风险

债券型基金有低风险

股票型基金是高风险

保本型基金在满足保本条件后是保本的

所以还是要看你选择哪一种基金类型了。

OO14O9基金今日净值

工银瑞信互联网加股票基金(001409)最新基金净值0.5406元。

【利得金融】公募基金2022年二季报分析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1、总份额和总规模快速提升

根据Wind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债券型基金总资产净值较一季度末大幅增加至7.75万亿元,环比提升9.89%;总份额新增6203.74亿,环比大幅上行9.60%。

分类型来看,短债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债基的份额和净值规模均有近40%的增长,这与上半年市场波动剧烈,基金公司偏向布*类货币和存单指数基金产品有关。同时,“固收+”产品发行趋缓,主要体现为二级债基和可转债基份额和净值规模均小幅缩水。

就债基表现而言,二季度随权益市场反弹,“固收+”基金涨幅明显,其中可转债基金弹性最大。结合基金份额变动数据,短期纯债投资者对收益更加敏感;中长期纯债基金业绩和申赎数据分布均较为集中。

截至二季度末,债基整体提升了可转债仓位,以期分享权益市场的修复行情,也显示出了更强的进攻性。

不过,可转债基金却降低了转债仓位。这主要是因为转债整体溢价率偏高,导致转债资产的配置价值相对较低,因此大部分可转债基金降低转债仓位可以增强防御属性。

1、份额缩水、规模增速修复

根据Wind统计,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在二季度小幅增至5.51万亿,环比增加3.69%,但总份额环比下降3.55%。股票型基金方面,总资产净值较上个季度环比提升8.41%,总份额环比上行2.24%。

具体来看,除偏债混合型基金外,其余各类型基金资产净值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明显地,除指数型基金外,其他类型基金在份额呈缩水状态下,净值规模增加主要来自反弹修复带来的上涨。

二季度,权益基金总体股票仓位有所提升,除被动指数型基金外,各类型权益基金仓位增加了3.01%至77.88%不等。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配置意愿修复,体现为港股仓位止跌回升。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2.6.30

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最多的主题是消费服务、新能源、科技TMT。

而相较于一季度,明显增持的主题是疫后修复的消费服务板块和高景气度的新能源板块,减持最多的是金融地产和科技TMT。

利得基金整理了部分代表性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所披露的后市研判,由于篇幅有限有所删减,全部内容可移步对应的基金二季报中进行查看。

韩威俊:

消费行业在本年度内最困难的阶段或已过去,呈现弱复苏的可能性较大,行业个股的行情仍然值得期待。我们希望打破以子行业作为配置的思路,将所有消费公司放在一起作比较,积极配置三季度弹性较大且2023年盈利预测确定性较高的公司。

吴越:

除了在上半年已经有布*的必选消费外,22年下半年新增战略性看好进攻性资产,核心方向包括次高端白酒、地产链、港股消费等。

薄官辉:

将挖掘、投资在中国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成长性的公司。

田彧龙:

长期看,国内公司有两个高速增长引擎,一个是国产化,一个是全球化。以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国产化将逐渐走向深水区,我们觉得科学服务仪器是非常重要的大赛道,目前市场研究比较少。在新的一轮科技赋能周期下,中国科技公司仍将大有可为。

王贵重:

看好半导体、数字化、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创新*这5大方向。另外也战略性的看好港股市场,并认为港股是未来1-2年慢牛的起点。

冯明远:

展望未来,经济弱复苏+流动性充裕的组合可能很难持续,市场将更加注重基本面的质量。会继续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主要赛道耕耘,深挖基本面扎实的优质个股,自下而上挖掘投资机会。

陆彬:

“优质成长”将成为后续市场的主要投资机会,当前的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以电子为代表的TMT行业;国防军工行业等。

卢纯青:

过去一个季度随着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短期受损于疫情产生的供应链环节切断、部分企业业绩波动得到大幅修正;另外,随着生产逐步恢复、能源紧缺边际缓解,上游产能逐步释放,光伏产业已经出现我们预期的供需两旺的*面,未来这一*面有望延续。

葛兰:

依然看好医*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赵蓓:

CXO的基本面高景气趋势或可维持,医疗服务、*店和消费品受一定程度的疫情冲击,但整体影响相对可控,短期冲击并不影响长期经营趋势和竞争力。市场恐慌性下跌给以CXO/医疗服务为代表的医*成长股带来了比较有吸引力的低估值买点。

赵伟:

更多会从两个角度去选择投资标的,一是产业趋势稳定的板块,中报也相对较好,以CDMO行业为主;二是疫情刚性需求复苏的板块包括医疗服务,医美和科研服务等。

杨冬、唐晓斌:

市场整体进入到较为合理的估值水平,与其不断博弈底部反转的行业,不如把精力放在寻找基本面持续向好、具有较好成长空间的行业。

杨金金:

过去一段时间的普涨反弹,主要体现在市场认知度较高的赛道及消费医*股,而大部分低关注度个股仍处于偏底部位置。我们希望寻找那些长逻辑并没有得到破坏,同时股价因为短期业绩低于预期而处于底部,并随着诸多负向因素的缓解基本面有望呈现拐点向上的个股机会。

袁维德:

关注的行业包括:以锂电池、军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以化工、轻工制造、机械设备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以医*为代表的服务业。

朱少醒:

本基金偏好投资于具有良好“企业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优秀的企业。

朱璘、傅鹏博:

将更加全面考察公司中长期成长能力,包括存量的增长和新增长曲线,业绩确定性,以及管理层进取心和内部执行力等要素,综合评估其估值水平。结合中报披露,将继续发掘投资机会,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经营依旧具备韧性和弹性的公司。我们也会调整业务受宏观经济冲击较大的公司,尽力控制好净值的波动。

丘栋荣:

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理念,通过精选基本面风险降低、盈利增长积极、估值便宜的个股,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具体而言,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来自四个方面: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科技成长股;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能;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

大体上看,二季度报中,基金经理对后市还是比较乐观的,对经济韧性存在一定信心。利得基金也会密切跟踪市场发展趋势、及时分享基金经理操作思路。

对话基金经理系列|工银瑞信基金谭冬寒:中观挖掘优质赛道关注个股成长性

谭冬寒先生,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现任工银瑞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具有超过4年的基金投资经验,历史业绩表现优秀。在行业中观维度采取自上而下的框架进行分析,筛选出成长潜力大、景气度高或者景气度上升的细分领域;注重个股成长性,在所选赛道中,从成长速度、成长质量、成长空间和成长确定性这四大维度出发,在合理的估值下买入好的成长股。过往重点投资于医*行业,逐步向大消费板块拓展;中高持股集中度,低换手率,长期坚定持有。

基金经理:谭冬寒先生,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现任工银瑞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具有超4年的基金投资经验,目前共管理2只基金,总管理规模约78.4亿。

投资框架:在行业中观维度采取自上而下的框架进行分析,筛选出成长潜力大、景气度高或者景气度上升的细分领域。注重个股成长性,在所选赛道中,从成长速度、成长质量、成长空间和成长确定性这四大维度出发,在合理的估值下买入好的成长股。过往重点投资于医*行业,逐步向大消费板块拓展。

历史业绩:截至2020年10月15日,谭冬寒所管理的两只基金: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和工银瑞信医*健康在其任职至今,长期业绩均表现优秀;与中证医*指数相比,超额收益明显。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

I

 基金经理

II

产品表现

III

工银瑞信健康生活

IV

基金公司

重要申明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

本人买了几只基金感觉还不错,可以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