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停产了是真的吗(超市为什么不卖汇源?)

时间:2023-12-19 19:09:26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超市为什么不卖汇源?

这家超市如果不卖会员,可能是供货商没有供这家超市,因为会员果汁可能一些普通的超市都会,有的是一个大众的品牌,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这个超市不卖,肯定是信誉度不太好,所以厂家才不会给这家超市送货。比如说送了货不给结账,下一次肯定就不会送了。

汇源果汁说百分百果汁,真的没有添加剂吗?

没有添加剂。据该公司相关人员介绍,汇源所产的“100%果汁”是使用无菌冷藏罐装技术对鲜榨果汁进行浓缩,再通过用水稀释,从而达到原来浓度的果汁,中间没有任何添加剂。汇源果汁是由中国汇源果汁集团生产的一系列果汁产品,“汇源果汁”是中国果汁行业知名品牌。据全球著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汇源100%果汁及中浓度果汁的市场销售量份额占比分别为43.7%、31.5%,较之2017年的增幅分别达到0.9%、6.9%,继续蝉联中高果市场销量第一。在市场占有率上,汇源已连续十余年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汇源集团拥有200多条世界先进的水果加工、饮料灌装等生产线。原浆生产的水果冷破碎、浓缩果汁生产的超微过滤、饮料灌装的UHT超高温瞬时灭菌和无菌冷灌装等项工艺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了ISO9001、HACCP、ISO22000、OHSAS18000、ISO14001等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了美国FDA、GMA、英国BRC、欧盟SGF、犹太KOSHER认证。纯果汁和中浓度果汁饮料的全国市场份额多年保持市场份额领先。浓缩果汁和部分饮品出口5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经破产重整的汇源果汁,因为最近的舆论真材实料,能重回巅峰吗?

我就想知道老板还干吗?

汇源果汁是真的纯来自果汁吗

这个可以看包装上的配料的,一定不是纯果汁的,纯果汁只有现榨出来你亲眼看到榨汁过程的,那个是纯果汁的,纯果汁保存时间很短的,都是榨出来就要喝完的,不然很容易变质的

汇源果汁退市,背后真相,原来是这样 - 哔哩哔哩

这句广告语可以说是为国人所熟知。汇源果汁,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最近却遭遇了巨大的打击。

汇源是这样回应的:“董事会对上市覆核委员会的决定表示失望且不同意有关决定,董事会认为本公司已尽最大努力及已动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尝试满足复牌条件。”

看看它的用词:“失望且不同意有关决定”。真是霸气中略带着些无可奈何的味道。

真是让人纳闷,曾经挤满了超市货架的饮料巨头,这几年是经历了怎样的商海沉浮,才沦落到现在这样的境地呢?

汇源果汁的创始人并不像老干妈陶华碧那样的家喻户晓,他叫做朱新礼,是出生在沂蒙山区的白手起家的实诚人。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商业头脑。因为之前学过修车开车,朱新礼承包了一辆车,搞搞运输,一年可以赚几万块钱。

因为脑子活络,热心真诚,朱新礼获得了当地村民们的拥护,被老乡推荐成为了村主任。

通过去学校进修学习,36岁那年,朱新礼终于成为了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

1992年,市场经济的浪潮涌来,朱新礼决心一个猛子扎下去,成为乘风破浪的一员。他做了当地村民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一个决定,放弃前36年奋斗得到的外经委副主任的职位,要改为去下海经商。

不久后,他接手了一家即将要倒闭了的县办罐头厂。这家罐头厂也成为了汇源果汁的前身,不过在当时,真的是破的不能再破,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负债千万,停产多年”。

不过,一次偶然的机遇,朱新礼决定以后不做罐头了,用原来的厂子做果汁。

果汁这个概念在现在当然不足一提,可是在30年前,那可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想法。

朱新礼说干就干,居然背上了杂粮煎饼,跑到了德国做推销员,参加了各式各样的会展学习经验,还拿回来一个500万美元的大订单。

故事说到这里,他接手的这家罐头厂,才算是真的起死回生了。

不久后,有了一点物质积累的朱新礼,带着三十多人的团队跑到了北京,走遍了大街小巷做宣传,慢慢的,北京的大本营安营扎寨了。

他花了整整七千万买下来央视五秒的广告,广告词就十个字:“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现在看来,这句话确实不够新颖独特,可是在那个年代,将产品和健康直接挂钩,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社会需求的。

经济发展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前有脑白金,三株口服液,后有汇源果汁,不管广告词多朴实,和健康挂上钩,也就赶上了趟。

凭借着洗脑的广告语,汇源果汁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生产基地就从山东、北京,扩张到中西部10多个省市,更在重庆,建设了一条当时亚洲最大的果汁生产线。

不久之后,朱新礼就迎来了在资本市场的辉煌时刻。

最开始,他和德隆系进行合作,完成了第一批资本扩张。而且,在德隆系崩塌的前夕,充分准备的朱新礼也做到了全身而退。

尝到甜头的朱新礼,在2005年又和统一进行合作,统一下了大价钱,斥资2.5亿人民币,也不过只拿到汇源5%的股份。

2007年,汇源成功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币,这次的成功让汇源直接一跃成为港交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

股价在上市的第一天,涨幅超过了66%,汇源的市值直接超过了300亿港元。

它的工厂规模也越做越大,到这时,已经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三十多个地级市,设立了工厂,工厂员工总计超过上万人,销售人员超过八千多人,实际资产累计超过50个亿。这时,在中高浓度果汁领域,汇源果汁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而这个果汁帝国的缔造者,朱新礼也成为了经济领域的传奇人物。

在2009年的1月20日,朱新礼被评选为“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当时给他的颁奖词是这么一句话:“融汇天下资本,将源自沂蒙山十六年的果香,凝成可口的国际佳酿。”

可是,就在这朱新礼品尝着成功的甘甜果实之际,失败的阴翳悄悄笼罩下来。

朱新礼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想要把汇源果汁推向全球。

而他选择的办法,就是要把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当时给了个高价,打算按照每股12.2港元,总计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这个消息一出,当天汇源果汁的股价就飙升了1.64倍。

在当时,很多人是看不懂他这个操作的,于是各种讽刺言论甚嚣尘上。

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下赚得盆满钵满,要换赛道了,早就忘记初心了。

把中国的企业卖给美国,当时的人们议论纷纷:这就是典型的卖国贼。

舆论的翻涌,使监管部门最终也介入了这场纷争中。

朱新礼当时是垂头顿足直喊冤屈:“(收购后)一下子就跟着它进入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去了,靠我自己做是很难的。10年,甚至一辈子我都打不进这世界一百七十多个国家。”

由于这次收购,不仅汇源果汁的口碑急剧下滑,而且前期做的大量准备工作也都付诸东流。其中有一项对汇源果汁的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那就是朱新礼彻底砍掉了曾经的销售系统,将销售人员锐减到不足以前的一半。

汇源果汁的销量急剧下滑,伴随着营收收入和净利润的减少。

汇源果汁的股价也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衰败之路。

不久是伴随着网红奶茶行业的兴起,浓缩果汁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2018年3月,由于债务问题,这个曾经是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也宣布停牌了。

2019年,朱新礼更是连续六次被列为失信人名单,连续四次限制高消费。

看着这高楼搭起,又看着这高楼倾倒,强子的心里也生出了无限的感慨。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不知道朱新礼还会不会选择卖掉汇源果汁呢?可惜历史的车轮不会有倒退的那一天。

我是强子,这里是强子真实事件。感谢你的点赞,投币,一键三连。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汇源果汁破产是真的吗 来看有关的信息!-股城热点极速版

很多消费者都知道汇源果汁,这是一个国产饮料品牌,曾一度传出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消息,如今却面临破产,那么汇源果汁破产是真的吗?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汇源果汁破产是真的,2022年6月24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重整方案获得通过,并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计划投入16亿元资金,成为北京汇源控股股东,并持有“汇源果汁”核心商标品牌。

汇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已在全国建立了140多个经营实体,链接了1000多万亩优质果蔬茶粮等种植基地,建立了基本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构建了一个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汇源果汁是我国果汁行业知名品牌,相信很多人都买过汇源果汁,因为原材料都是上好的新鲜水果,所以味道获得不少消费者喜爱,但汇源果汁已破产,那么汇源果汁为什么破产呢,…

汇源果汁关注热度上升,汇源果汁怎么了?相信大家有关注到汇源果汁最新消息,成立于1992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成立了140多个经营实体,可现在被传出破…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

7月21日,鸿星尔克宣布捐赠5000万元物资。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示,都要倒闭了还捐这么多,真替你着急!

 

第二天,一家更让人着急的公司,向河南灾区捐赠了100万元的急需物资,它的名字,叫汇源果汁。

它曾是国货之光,后来却一败涂地;它曾在1997年狠砸7000万拿下央视新闻联播的5秒报时广告,让品牌家喻户晓,走向全国,如今市场上却越来越难看到它的身影;它曾在2007年迎来巅峰时刻,募资24亿港元,一举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如今却负债百亿、黯然退市、濒临破产。

 

汇源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可乐能够注入果汁,它的结*又会不会改写?

   喜欢视频版?

2008年7月,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接到了一笔委托,级别机密。

 

这笔委托来自汇源果汁,内容是拍卖包括创始人朱新礼在内的汇源主要股东所持股份。向多家公司发出收购建议书后,高盛收到了来自可口可乐的报价。

 

当时,可口可乐在中国已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在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占据了高达60%的市场份额,而在果汁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也凭借旗下的美汁源独占鳌头,拿下了1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的,正是汇源果汁。

美汁源主打中低浓度果汁市场,而汇源果汁则主攻中高浓度和100%果汁市场。虽然在细分市场上,两者有所不同,但对可口可乐来说,只有拿下汇源这个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才能扫除后顾之忧。

 

7月31日,朱新礼和汇源董事的办公桌上,可口可乐的全面收购提议,格外醒目。看着这份来自偶像级公司的收购报告,朱新礼的心里,激动而纠结。

 

可口可乐开出的条件很诱人,收购价几乎是当时汇源股价的3倍,收购总额超过了24亿美元。以这个价格卖出,肯定相当划算。但对于这个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上市公司,朱新礼多少有些牵挂和不舍。

 

谈判一直在进行,朱新礼还是不能决断。

 

8月29日,汇源果汁停牌,交易暂停。看着相比早前已下跌大半的股价,朱新礼明白,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在老家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朱新礼待了整整三天,他静坐、沉思、徘徊、呐喊,竭尽全力想要厘清和那24亿美元有关的一切。

从山洞出来时,他满头大汗,仿佛在炎炎烈日下沿着大操场跑了三圈,但他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紧张焦躁。是的,关于收购提议,他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8月31日晚11点30分,在北京的家中,朱新礼在那份收购协议上签下名字,正式决定把这家苦心经营了16年的公司送走。

 

9月3日,收购案对外公布,轰动一时。复牌后,汇源股价迅速上涨,收于10.715港元,与停牌时相比,涨幅高达164%。

 

三天后,在汇源总部的媒体见面会上,朱新礼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企业要当儿子一样来养,但要当猪一样去卖”“这次收购,是纯属商业的、自愿的行为”“是汇源心甘情愿地嫁给可口可乐”。

 

朱新礼是真心想卖,如果交易成功,以他的股份不仅能轻松进账几十亿,还能借助可口可乐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把汇源推向世界。

并且朱新礼不擅长做市场、营销和精细化管理,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相比,农民出身的他钟情于更踏实的果园种植,农场主,更符合他对自己的定位。

 

更何况,果园是果汁的上游,是产业链的起点,掌握了这一关键环节,便扼住了整个产业的咽喉,正所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到时候,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也得从这里进货,看脸色行事。而这次收购协议里很重要的一条,便是汇源果浆要为可口可乐的全球系统供货。

 

世上最幸福的人,莫过于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顺便赚到大把的W。

 

其实,一年多以前,朱新礼就开始在果汁产业上游布*了。2007年汇源果汁上市前后,趁着手上有些钱,朱新礼一口气在山东、辽宁、江苏等9处设点,经营果园和水果加工。打算与可口可乐联姻后,朱新礼更是加速了向上游的布*。

 

为了迎合可口可乐,朱新礼甚至“自废武功”,裁掉了大量与对方存在重合的销售渠道及相关人员,汇源果汁耗费16年辛苦搭建的销售体系遭受致命一击。

2008年底,汇源的员工人数已从年初的9722人降到了4935人,裁员近半,而销售人员更是从3926人减到了只剩1160人,削减超过七成。

 

虽然朱新礼想把收购当作纯粹的商业行为,但民众不这么想,更何况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2008年,多事之秋,悲喜交加。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民族情绪空前高涨。

 

这种民族情绪,也把汇源果汁和朱新礼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上升到了外资阴谋、民族品牌存亡的高度,朱新礼也一度被戴上了“卖国求荣”“卖国贼”这样的高帽。当时的一项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对收购持反对态度的网友比例占比高达82%。

 

人们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年,中国的汽水品牌就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80年代,汽水厂曾在中国遍地开花,并形成了以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广和、天津山海关、沈阳八王寺、广州亚洲沙示、重庆天府可乐、青岛崂山可乐和武汉滨江汽水为代表的汽水“八雄”。

与此同时,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国际饮料巨头也在中国稳步发展,并凭借在品牌、技术和营销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对中国饮料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汽水“八雄”逐渐式微,日子变得艰难起来。

看着这种糟糕的形势,相关官员认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产饮料行业必将一败涂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与外资合作,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1993、1994年,中国轻工总会分别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签署合作备忘录,指定汽水“八雄”与外资合作,以退为进,并要求“两乐”必须生产至少30%的国产品牌饮料。

 

就这样,汽水“八雄”中,山海关、八王寺等“三雄”归入可口可乐门下,北冰洋、天府可乐等“四雄”则归入百事可乐门下,只有正广和由于股权未能及时厘清,才躲过了“合资化”的命运。

 

本想着借合作学习外资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进而曲线发展,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凶猛的外资很快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把这些合作的本土品牌迅速边缘化直至逼得停产,无一例外。

 

北冰洋,合资之初慷慨解囊,一瓶北冰洋搭配一瓶百事可乐,捆绑销售,不过北冰洋在帮百事可乐快速打开国内市场的同时,自身销量却下滑严重,最终被迫停产,这只可爱的长脖大白熊随即成为历史。

后来经过漫长的谈判,北冰洋才得以与百事解约,重新开始生产销售已经是2011年。

 

天府可乐,合资后生产比例迅速下跌,从1994年的100%猛降到2000年的0.5%,到2006年也彻底停产。在12年的短暂寿命里,年年亏损,负债过亿,最后甚至成了重庆特困企业。

 

除了北冰洋、天府可乐,其他“各雄”也纷纷落幕,命运是惊人地相似。这事轰动一时,有个说法很形象,叫“水淹七军”。

 

回到汇源果汁,如果它真的卖身成功,等待它的,或许也是被封杀雪藏、化为历史尘埃的命运。

 

恰巧,从2008年8月1日开始,中国的《反垄断法》正式施行。这起收购案撞在了反垄断的枪口上。

 

2008年11月19日,商务部正式立案,并启动审查程序。

2009年3月18日,经过长达四个月的细致周密的反垄断调查,商务部最终否决了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理由是收购发生后,可口可乐能把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行业,从而对消费者利益和果汁饮料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地打在了朱新礼的脸上,也彻底打乱了他心中的如意算盘。而汇源股价也即刻急速下跌,连跌三天,到3月20日收盘时,跌幅已近60%,惨烈腰斩!可乐没能如愿注入果汁,汇源也已元气大伤,从此走上了漫漫下坡路。

 

2014年开始,汇源果汁的负债开始攀升,2017年底负债超过百亿,最终在2021年初黯然退市。

 

这场收购案已经远去,曾经的国货之光也已黯然失色,危在旦夕。看到这种惨状,有人感慨,要是当年卖给了可口可乐,就不会沦落到这步田地了。真的是这样吗?

 

汇源的衰落始于可口可乐收购案,却不能完全归罪于一起收购的失败,更多的,还是因为战略混乱、盲目扩张、家族管理等企业内部问题。

 

从**棉事件到河南水灾,我们看到许多民族企业在紧要关头果断发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激发了民众的国货消费热情的同时,也让人们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民族企业,正走在破产的边缘。

 

网友们喊着“野性消费”、“给我买活它”涌进了直播间,汇源果汁仅仅两场直播销售额便破亿。

 

不过民众的热情或许可以拯救民族企业于一时,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企业自身。

对于那些深陷困境当中的民族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直面自身问题不断改进,把野性消费的流量,持久转化为存量。

只有那些真正用心经营的民族企业,才能长久获得国人的青睐,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成就民族之光。

参考文献:

1.饮料之王的品牌秘史——《可口可乐传》读书笔记,东亚前海贺晓涵

2.从外嫁可口可乐到退市边缘,汇源果汁这十年发生了什么?李伟

3.朱新礼退场,汇源还有翻身机会吗?赵一苇

4.被强制执行近16亿!汇源果汁彻底凉了…李智

5.为什么汇源果汁会退市?屈丽丽

6.汇源收购案的教训,王姗姗等

经常喝汇源果汁可以美容是真的吗?

应该可以吧,里面都是天然的果粒,还富含天然果肉果粒和维生素C,对女性的皮肤应该有好处的。汇源果汁是健康果汁产品100%纯果汁,提出“让100%中国人喝100%果汁”的理念、推出“激爽+健康”的果汁果乐、试水有机农业……从产品到理念,从源头到终端,汇源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健康”,为中国的消费者开启“健康时代”。

为什么现在汇源果汁买不到了,超市中都没有这种产品?

主要是资本的渗透,许多国外含各种添加剂的饮品引入中国,爆火的那些色素、糖精勾兑的饮料,口感味道都比纯果汁要吸引人,长期引用养成了这样的口味习惯,就觉得纯果汁汇源味道不好,也慢慢不喜欢选择买它了。 汇源的产品只用水果生产果汁,不用科技与生活,更不用海克斯科技,习惯了食品添加剂勾兑的美味饮料的人们反而不习惯汇源的纯果汁了。买房市场直接下滑,超市效益降低,就基本上就少进货甚至是不进货。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欠债41亿或将退市:揭露企业溃败的残酷真相

有些时机,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你不进步,就等于退步

废掉一家企业,从任人唯亲开始

职场话题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击败一家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