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为什么被并购(股票600808马钢股份怎么样?可以买进吗?)
时间:2023-12-25 19:25:10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股票600808马钢股份怎么样?可以买进吗?
钢铁股最近不要碰,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不是一两个月能解决的问题。马钢股份前期套牢筹码太多,即使有反弹,也会被抛盘压下来。建议不要进入
宝武集团并购马钢财务绩效分析_知网百科
钢铁产业是我国战略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其行业发展事关国家安危。改革开放后,我国钢铁行业曾突飞猛进,但后期由于产能过剩等限制节奏有所放缓,近年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刀阔斧去产能、调结构,对钢铁行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2016年宝钢、武钢合并,2019年5月,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重组,宝钢股份(600019.SH)和马钢股份(600808.SH)受到直接影响。并购重组是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可以使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而宝武集团并购马钢集团的财务绩效值得探讨。本文以并购理论、财务绩效评价、规模经济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计算并购前后宝武股份和马钢股份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并购前后对比,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从财务指标来看,此次并购不论是对马钢本身还是对整个宝武集团而言都是成功的。财务绩效可以反映规模效应等并购成果,从而判断是否真正实现了国家战略目(本文共61页)本文目录|阅读全文>>
钢铁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我国钢铁产量与需求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不够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企业间并购重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近年来,在**的积极推动下已经实现数起大型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事件,2016年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合并成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集团中国宝武。时隔三年后,宝武集团首次迈出兼并重组的步伐,将目光投向马钢股份。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分析宝武集团与马钢并购前后的绩效表现,探究此次并购是否为双方带来协同效应以及对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宝武集团的核心企业宝钢股份(600019.SH)和被并购方马钢股份(600808.SH)作为研究案例。其中,案例分析过程中采用了财务指标分析法与经济增加值法对并购双方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同时关注研发与创新能力、响应国家...(本文共67页)本文目录|阅读全文>>
在全球环境问题突出,我国碳排放量较高的现状下,解决钢企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是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在双碳目标提出后,钢企面临的降碳压力也随之提高。论文基于低碳背景,以行业内龙头企业宝武并购马钢为例,分析钢企并购的动因与绩效,探讨其能否通过并购增强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助力行业低碳转型。论文首先梳理了企业并购动因与绩效的相关研究文献,概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低碳”背景下钢铁行业的并购现状阐述了钢企并购的动因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宝武并购马钢为例,结合宝武和马钢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宝武基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以及**相关政策推动等并购马钢的四大动因;并运用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从宝武并购马钢的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创新绩效四方面评价钢企的并购绩效。研究发现:(1)由于此次并购属于无偿划转,不涉及金融工具作价,市场对于此次并购活动的反应并不积极。(2)除偿债能力外并购...(本文共77页)本文目录|阅读全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的大型集团都将战略并购作为集团扩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大大提升集团的竞争优势,达到1+12的效果。然而并购比生产经营要复杂的多,并购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集团的战略并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目前,众多学者对集团并购前与并购的风险因素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但是对于并购后整合的控制研究相对较少。无论是学者还是集团管理人员,对于集团并购后的整合控制的重视程度相对较轻,往往认为集团完成并购的各项程序后就成功实现了并购。其实不然,集团并购后的整合是并购后的集团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并购整合阶段不能平稳度过,集团的后期运营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文章基于以上所述,以高端装备制造为研究目标,以JS集团战略并购EM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数据并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以JS集团并购EM公司的实例为依托,深入地研究了JS集团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本文共58页)本文目录|阅读全文>>
民爆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些民爆企业选择并购整合方式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在民爆企业并购过程中,税负是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节约并购过程的税收成本、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民爆企业日益重视并购过程的税收筹划安排。因此,本文以国泰集团为例进行的并购税收筹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企业并购及税收筹划的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借鉴并购税收筹划的相关理论,对国泰集团的并购动因和并购筹划进行研究;然后,分别从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视角,对国泰集团并购江铜民爆涉及的所得税和增值税进行筹划研究,并对这两种并购方案的税收成本进行比较,选出并购成本和并购风险适中的最优方案;其次,从一般性税务处理与特殊性税务处理角度,对国泰集团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威源民爆进行税收筹划研究,并对并购税收筹划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国泰集团并购威源民爆的最优方案;最后,对国泰集团并购江铜...(本文共70页)本文目录|阅读全文>>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购成为公司快速扩张、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中国的金融业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逐渐显现出其发展乏力等不足之处,在逐渐放开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因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而在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而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中国的金融企业也在不断的吸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来进行自我完善。中国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作为中国金融界的一件大事,其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并购完成之后的中国平安集团成为中国本土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金融控股公司,其未来发展是否能够符合平安集团的既定目标,并购整合是否顺利以及是否符合双方的长远发展目标。本文主要利用并购前深发展和并购后平安银行的各种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平安集团的这次并购目标是否实现。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的案例分析,主要介绍了并购双方公司以及对并购的相关理论和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这一案例进行概述,包括:并购的动机以及并购过程;第二部分...(本文共42页)本文目录|阅读全文>>
企业集团是企业与市场的一种组织替代形式,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二元中间体”,具有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等特点,企业并购重组是创建企业集团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经济手段,也是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实施国有企业集团并购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经济布*结构,提高国有资产的监管效率,提升国有资产经济水平,有力于“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施,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化改革的重要手段。研究国有企业集团并购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意义在于:首先以国有企业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并购效率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助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运用与发展;其次将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等并购理论和代理理论等公司治理理论有机结合,研究分析国有企业集团并购效率的影响因素,为国有企业并购发展提供理论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国有企业集团绩效评价体系,确定企业集团的并购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国有企业集团新一轮的并购提供有力支持。其现实意义在于首先...(本文共59页)本文目录|阅读全文>>
中国私营500强企业董事长创业历程
成立沈文荣从小就对工厂充满了象,因为他的三伯父在工厂做事,经常讲一些厂里的趣闻。初中毕业后,他沙钢就毅然选择进入了沙钢的前身———锦丰轧花剥绒厂,做一名普通的工人。1974年,轧花厂以45万元自筹资金,建了一座小型轧钢车间,沈文荣也是筹建人之一。1983年9月,轧钢车间被命名为沙洲县(现张家港市)轧钢厂,与轧花剥绒厂分开,隶属县冶金工业公司名下。1984年,沈文荣被任命为厂长,1992年起,沙钢集团成立,沈接任董事长、总裁、**书记。起步在沙钢周围几百公里之内,就有宝钢、苏钢、锡钢、南钢、马钢等一大批“老大哥”,一个集体性质的小钢厂要争一碗饭何其之难,但沈文荣并不畏惧:“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够大,那就首先在某一个产品上要做到最好,争取在江苏、甚至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沈文荣的思路很明确:“打市场一定要找准市场定位,我们要做那些大厂不愿做而小厂又做不好的产品。”于是,窗框钢首先成为沙钢20世纪80年代的拳头产品。窗框钢很快就以质优价廉货源充足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沙钢也由此声名在外。1988年底沈文荣从英国比兹顿钢厂买下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生产螺纹钢。这次投入,可以说是背水一战。沈文荣曾说:“如果这个项目引进失败,就把它作为展览馆,我去卖门票。”开拓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生产能力,沈文荣决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并实施异地改造。他们与香德国钢铁产业港永新公司合资3000万美元,从英国比兹顿钢厂全套引进了年产25万吨螺纹钢的电炉炼钢、连铸、连轧一体化生产线,一下子就使生产能力翻了一番,并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了20年。1996年,沈文荣再次拍板,总投资2.2亿美元,引进德国、美国、瑞士等著名公司的主体设备,兴建亚洲第一座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炼钢、LF精炼、连铸、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使人均产钢量迅速达到800多吨,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沈文荣历次从境外获得的东西,不但使沙钢的产品线更丰富、产品更高端,同时,产能到了他手里,往往都会比预计的要上一个台阶。多特蒙德钢铁厂这个曾经是“制造帝国”德国的标志性企业,最终被沈文荣当废铁收购,整体搬迁回国。这不经震惊了钢铁世界,同时使沈文荣进入了高端的汽车钢板市场。无论是购买国外生产线,还是收购国内钢铁公司,沈文荣始终坚持用“小企业”的灵活性来对其进行技术上的、管理上的改造,从而在效率上胜过竞争对手。“一个企业,往往是人家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你就有了超越别人的竞争力;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做到了,不能叫竞争力。”沈文荣说。沈文荣坚决不赞同多元化经营的思路,“扪心自问,你的企业在本行业做到了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了吗?你所从事的行业还存在发展空间吗?如果没有,你就应该坚持下去。因为对我来说,做企业不单要赚钱,还是一种使命。”收购公司2001年,正当沈文荣谋划进入产品档次较高、利润也较丰厚的板材市场时,传来了霍施钢厂因为成本高昂失去竞争力而准备出售的消息。沈文荣如获至宝,迅速飞赴多特蒙德实地考察。沈文荣知道,蒂森克虏伯是世界第九大钢铁公司,生产的汽车用板深冲钢等主要产品在欧洲享有盛誉,被奔驰、大众等公司广泛采用。而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几家企业具备生产汽车用钢的技术。出席活动会议(19张)沈文荣的法很简单,在离沙钢不远的上海就有德国大众的合资公司,买下霍施钢厂,沃尔夫斯堡设计的轿车仍将采用蒂森克虏伯精湛工艺生产的优质钢材,当然,整个制造流程从此将在中国的长三角展开。经过艰苦的谈判,沙钢以2.2亿元人民币买下了霍施钢厂的整套流水线。随后,千余中国工人开进多特蒙德,仅用一年时间就将总重达25万吨的设备外加40吨详尽解释重新组装过程的文件搬回沙钢。这个被称为“欧洲战后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比蒂森克虏伯公司原先预计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两年。在沙钢海力码头,沈文荣聘请世界著名工程设计和冶金公司“奥钢联”,对搬回的钢厂做了整体的设计、评估、改造,合计投入近200亿元人民币,用4年时间最终建成了一个年产650万吨的炼铁、炼钢、连铸、连轧项目。而新上一条这样相近规模的生产线,建设周期要8年,总投资至少要300亿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沈文荣使沙钢的技术装备水平迅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是,沈文荣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现在江苏钢铁产能已经接近韩国的规模,但韩国的钢铁研发能力比我们要强得多。”从不服输的沈文荣果断决策,第一步拿出5亿元,组建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聘请国际钢铁界权威人士、日本著名钢铁专家江建俊彦担任院长,同时面向国际范围延揽研究人员。今后,沙钢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主要从事“移植性”研究,而研究院则从事超前性、原创性开发,抢占世界钢铁技术的制高点。“在寸土寸金的苏南,沙钢的发展受到土地、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不可能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只有走收购、兼并、重组之路。”重组苏北最大钢铁企业淮钢集团,是沈文荣朝着做大“钢铁王国”梦迈出的又一关键步伐,也是以自我滚动发展为主的沙钢第一次实施大规模并购。沈文荣说,今后,沙钢本部主要是做强做精,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做大规模主要靠并购重组。[3]
中国28个产业,外资控制了21个?
中国拼命将血汗钱买入不断贬值的美债欧债,美欧阔佬们拿着中国的钱干了什么呢?他们在处心积虑地收购中国核心资产。等于中国借钱给美欧以便美欧阔佬将中国收购。同时美欧对中国苛刻无礼,天天指责中国,煽动周边小国欺凌中国,瓜分中国领土。同时还一再要求中国继续多借钱。 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高盛之于工行,美铝之于中铝,美国人用美元买中国企业股票,中国卖股票收美元买美国国债。 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拥有中国A股股票价值1000多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价值约2000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价值约300亿美元,合计3300亿美元。 据商务部《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每年就用这样方式从中国赚取超过8百亿美元,按其14倍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国的资产价值约11000亿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的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 再次,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欧热钱潜伏在楼市、高利贷等市场。 综合算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埋伏下的钱,已经超过了中国外储。他们并不显富,而是让中国去露富,并装可怜从中国骗钱。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时机成熟就做空中国,让中国倾刻间变得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请看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 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 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 医*行业:20%为外商控;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 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在外国人手里。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 除电力,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建材业)、钢铁行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造业)、橡胶行业、机械造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电气设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造业)、石化行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化学纤维造业)、玻璃行业、酿酒行业(饮料造业)、医*行业(医*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造业、供水供气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行业(煤炭采选业)、日用化妆品行业(化学品造业)、食品行业(食品加工业)、造纸行业(造纸及印刷品业等行业)、纺织行业、建筑业、家具造业、文教体育用品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塑料造业、工艺品及其造业等行业中,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权,经济刺激计划和巨大需求给予了外资丰厚的回报,充分享受了我国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1)水泥行业:2009年全国水泥行业总产能16亿吨,外资控产能5、6亿吨以上,控力及总产能占30-40%以上。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瑞安建业后,占西南四省18%以上份额;华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购,占华中10-20%份额;摩根斯坦利收购山水集团30%股权后,环渤海市场份额第一;爱尔兰CRH收购吉林亚泰后,获取北市场;产销量全国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资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亚洲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 (2)机械行业:2008年,机械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2%,外资股权控率为35.2%,总体控力度达40%以上,机械造业5大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金属品业为37%,电气机械及器材造业32%,通用设备造业、专用设备造业约为30%。凯雷收购徐工85%股权,起重机和压路机占国内市场50%以上,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一半以上;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的山工机械被卡特彼勒全资收购,新加坡丰隆、美国高盛、美国国泰持有国内最大的独立柴油引擎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权;无锡威孚是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厂商,德国博世持有其67%的股权;韩国全资的斗山工程机械8年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销售额已达徐工的1/3;西北轴承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90年代末,德国舍弗勒利用西北轴承陷入困境,与其合资成立富安捷铁路轴承,将其市场争压过来,后全资收购;瑞典SKF全资收购皮尔轴承;无锡轴承、烟台轴承被美国TIMKEN全资收购,并控股襄轴集团;全国化工设备第一生产基地,锦西化机透平厂被西门子控股70%的股权;德国ZF集团收购全国齿轮行业排名第二的杭州齿轮厂70%的股权;美国加纳基金控股沈阳机床30%的股权;英国特雷克斯收购北方股份25%的股权,北方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开发和生产基地;玉柴机械占据国内小挖机9.3%的市场份额,美国汉鼎收购其43%的股权…… (3)汽车行业:外国品牌销售占90%以上,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无论技术、品牌还是研发等,外资实际控力均高达60-70%以上。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风、华晨、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汽现代、北京吉普、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天津一汽丰田、长安雪铁龙等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外资股权均为50%,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销售额1万亿元以上,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企业亦高达70%以上;汽车造行业橡胶轮胎,法国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轮胎等外商独资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产能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占有中国汽车轮胎市场80%以上…… (4)钢铁行业:2008年,钢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6%,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阿塞洛-米塔尔、俄罗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资觊觎中国钢铁行业纷纷受挫,即使这样,外资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度仍超过10%,市场控度超过12%,如阿塞洛?米塔尔收购华菱钢铁33%股权;德意志银行和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中国方钢铁47%的股权(河北津西钢铁29%股权);法国圣戈班收购徐钢100%的股权;美国凯雷收购江都钢管49%股权;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钢28%的股权;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钢、马钢股份、重庆钢铁,14%、22%、30%的股权被摩根大通等外资和港资控;唐山国丰钢铁,香港中港占股51%;港资占股65%的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分别收购日照钢铁、日照型钢30%的股权,收购日照轧钢25%的股权,后与山钢重组…… 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业不成,再生一计,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山巨头利用手中掌握的铁矿石资源,不断涨价,对钢铁行业进行合围。 可以想象,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行业分散度高,众多中小或民营钢企面临淘汰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外资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多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资绕过国家设置的重重限,不少钢企,将再次落入外资控之中。 (5)石化行业:2008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0%,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即使这样,除海外上市外,外资绕过重重障碍,通过来华设厂,并购等手段,石化行业外资股权控度已达18%,市场控度为20-30%,化学原料和化学品造业,外资市场控度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外资与港资占股11%,海外融资额29亿美元,9年时间,向海外分红派息竟然高达119亿美元,分红派息竟为融资额4倍;中石化2000年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资与港资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纽约、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资与港资占股目前高达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纽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资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国蓝星20%的股权。 国内原油和化工产品供不应求。如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3.9%;液化天然气累计进口553.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5.8%;口硫磺1216.7万吨,同比增长44.6%;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8.8%。仅2009年一年的进口量就比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进口总量还要多,占国内消费32%,由于国外甲醇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国内装置大面积关停,平均产能发挥率不足40%。;我国累计进口聚乙烯75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4.8%,占国内消费的48.7%,进口聚氯乙烯195.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3.5%;进口精对苯二甲酸(PTA)508万吨。此外,国内农*进口量巨大,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 国际能源化工巨头纷纷在华投资。BP在华投资45亿美元,壳牌17亿美元,拜尔投资31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埃克森美孚、壳牌、BP计划再投110亿美元。拜尔已投产5大乙烯合资企业:巴斯夫/扬子石化投资60万吨乙烯项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国投入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销售总额达到36亿欧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炼化、沙特阿美60万吨乙烯、壳牌/中海油的南海8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广州石化改扩建(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厂(占国内市场30%),在珠海建PTA基地。欧美跨国公司在洗涤用品、涂料、生物*等下游领域占有巨大份额,有的已形成垄断外资……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市场控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外资控度为40%以上。英国皮尔金顿购入耀华玻璃19%的股份;中国玻璃港交所上市,皮尔金顿等外资大股控40%股份;瑞信等外资控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阳玻璃,外资和港资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资,中国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资与外资占股均在65%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资三益发展为第一大股,持有22.5%的股份;金刚玻璃,港资龙铂投资持有17%的股份;港资信义玻璃,自2004年以来一直为中国汽车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圣戈班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现已在中国设立50余家企业,其中造企业40多家,分布在成都、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郑州等地;业务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装、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超过15000人,2005年销售额4亿欧元。最近4年,圣戈班在华销售额年增54%…… 在第一产业,外资四大粮商ABCD威胁4000万豆农生产,种植大豆赖以生存的无数豆农,年年赔本,不得不改种其它经济作物,造成2000万豆农集体“下岗”事件,2.3亿民工,或许从中能发现许多豆农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业倒闭,由于“大豆危机”,2004-2005年,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军团”,瞬间烟消云散,随后倒闭率达90%以上,导致10多万人失业。 在第二产业,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品牌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在食品饮料业,机械造业,建筑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石化行业,玻璃行业,家电行业,酿酒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供水供气行业,印刷包装业几乎囊括所有的第二产业,由于外资生产效率普遍比内资要高,且极端盘剥人力成本,外资的每一次并购,都意味着大批人失业,外资的每一次投资,都意味着同行业竞争对手大多数职工失业下岗,挤占了无数工作岗位…… 在第三产业,外资大型连锁超市每一次选址开张,对方圆两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门面都是一次集体毁灭性的打击,惨淡经营,或失业,或改作别的生意,从而挤占其它行业工作岗位……
宝邯之争是怎么回事?
宝钢除了重金持有G邯钢外,还持有G南钢、G广钢、G酒钢、G马钢、G莱钢、G安钢、G八一(行情-留言)和G济钢等8家钢铁公司的股票,且都在这些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之列。宝钢举牌可能从最初投资的角度出发,但在后期有可能演化成钢铁行业重组模式的探索和试点。他说,宝钢最初购入G邯钢可能是与此前渗透其他8家钢铁公司有相同的目的,即是以战略投资的方式掌握全行业的发展态势。在国外,大型钢铁巨头之间相互参股是很成熟的方式,一是为防止第三方恶意收购,二是容易形成战略联盟。纵观世界,钢铁巨头大多是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的。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钢铁业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并购,分别确立了美国、日本、欧洲的钢铁强势地位,也造就了一批钢铁巨头。目前,全球钢铁业又掀起了新一轮并购热潮。
股票怎样买卖操作流程
交易软件上直接操作
“独孤求败”是怎么炼成的?全球钢铁一哥的并购史-新闻频道-和讯网
福利:联系扑克小公举(id:puoke002)申请成为扑克财经App智咖;关注公众号引一汪活水(id:puokebaijia)获得大宗商品/投资交易领域更多干货。
钢铁是现代社会的骨骼,而中国的炼钢规模举世公认:2018年全年,中国的粗钢生产总量9.283亿吨,同比增长6.6%。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由2017年50.3%上升到2018年的51.3%,稳居全球半壁江山。
【图】中国粗钢产量已经稳居全球之半(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2019年的《财富》全球企业500强已经尘埃落定,钢铁企业占据13席位,其中,中国企业占了6家。而第9名到第12名全是中国企业,而位列第9名,此前扑克梳理过的的青山控股,更是一家首次冲入500强的民企。
【图】2019年世界500强中的钢企(图片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然而正如体育比赛只有冠军能被记住一样,行业内的冠军,永远是众生膜拜,学习的榜样。
钢铁行业“一哥”安赛乐米塔尔(A&M),就是这样的典型:2018年,A&M粗钢产量达到9642万吨,已经超过了美国当年的粗钢产量8660万吨。如果把它当成一个“国家”,粗钢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第四,营业收入也是连续三年上升,2018年达到760亿美元,利润51亿美元。
【图】2018全球前20大粗钢生产国(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图】2008—2018安赛乐米塔尔营收和利润(图片来源:财富500强)
而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钢铁的竟然有着印度的血统。而13年前的那场米塔尔收购安塞洛的世纪之战,不但成就了一家产业巨头,也留下了“野蛮人”的产业印象。
印度钢铁企业走向世界的背后,是印度钢铁业的崛起:据统计,2018年该国的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同比增长4.9%,同时意味着印度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
【图】2018年印度钢铁产量反超日本(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虽然严格来讲,企业掌门人早已加入英国国籍,安赛乐米塔尔的总部也分别位于伦敦与布鲁塞尔,不再属于扎根本土的印度家族。但也正因为他出身于印度,起家于印度,后来早早登上国际舞台,反而刚好成为印度家族国际化的先锋。
不仅如此,与一向多元的传统印度家族(例如扑克投资家此前梳理的塔塔)不同,由于米塔尔家族几十年一直专注于钢铁产业,成为印度家族中专业化的典范。下面我们就走进印度,探究这家企业的成长历程。
起源于印度:
1.子承父业,20年磨一剑
1950年,现任A&M董事长出生于印度的一个小村庄。拉克希尔·米塔尔的爷爷一代还生活在卡拉奇(现属巴基斯坦),印巴分治后加入了新印度。而拉克希尔·米塔尔(本文中的米塔尔)他的父亲名叫MohanLalMittal(音译:拉尔·米塔尔),是家族第一代真正的企业家。
拉尔从小外出经商,后来带领全家定居到加尔各答,投身实业。1952年,他拿出多年经商的积累,在印度加尔各答收购了一家经营惨淡的钢铁厂,改名Ispat钢铁厂,这里成为米塔尔家族钢铁帝国的第一起点。
到1974年,经过20年的发展,拉尔不仅在印度钢铁业颇有成就,还在印尼买下一块土地,准备进行国际化探索。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Ispat钢铁厂正式改名Ispat集团,可见拉尔的雄心万丈。后来,Ispat的钢铁制造业被印度的另一家联合企业巨头JSW收购。
【图】Ispat集团的钢铁车间(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到了1976年,由于当时印度**对钢铁行业实施许可证的制度,民营资本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米塔尔不得不向海外寻求出路。
实际上米塔尔之所以踏上前往印尼的旅途,并非是为了建钢厂,而是为了受父之命,为家族在印尼的土地寻找买主。但他到了印尼,在迅速对周边商业环境认真调研后,最终建议父亲保留此地,并兴建一座钢铁厂,而父亲也接纳了他的提议。
1977年,米塔尔家族第一座海外钢铁厂落成,这就是后来的IspatIndo。虽然只是年产量6.7万吨的小厂,但它的落成,为米塔尔家族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米塔尔第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
在此期间,他不仅摸索出一套市场开拓技巧,更重要的是练出削减成本与技术创新等不少独门绝技。其中,直接还原铁(DRI)技术就是一大发明。
所谓DRI,是精铁粉或氧化铁在炉内,用天然气经低温还原形成的低碳多孔状物质,其化学成分稳定,杂质含量少,主要用作电炉炼钢的原料,也可作为转炉炼钢的冷却剂,如果经二次还原,还可供粉末冶金用。这项技术最关键之处在于,用天然气取代焦炭,因而其成本取决于天然气和煤的价格差。
【图】天然气和煤生产DRI的成本比较(图片来源:美国能源信息*)
DRI产品的铁含量高,其铜含量、夹杂物、氮含量和其他不良金属的含量少。DRI的价值体现在其作为废钢的补充,可以降低杂质含量。通过DRI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进口废钢的费用,这在视成本如生命的钢铁行业,优势自不必多言。此外,印尼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而DRI在印尼可谓是必然的选择。
【图】使用DRI技术的钢厂(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这是米塔尔一生中第一次转型。在印尼的练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决定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机会。
而他在印尼的努力,为他之后马不停蹄地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也为他改造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赋予了他“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并购:成就钢业帝国
1.两次漂亮仗,奠定国际化基础
1982年,IspatIndo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位于特里尼达&多巴哥的Iron&Steel公司出现危机。这家企业是该国最重要的国有钢铁厂,一直为米塔尔提供废钢等原材料,但由于经营不善,亏损日益严重。最多时,日亏损额竟然高达100万美元,已经彻底成为“烫手山芋”。
无奈之下,当地决定将其出售。米塔尔看准了这个机会,向其父亲提出资金支持,但他的父亲并不看好其前景,因而拒绝提供资金帮助,这让米塔尔很绝望,眼看着难得的机会就要泡汤。
然而“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甘失败的米塔尔,想到了一个变通的方法,他立刻飞赴加勒比海,找到有关人士,希望先租下钢铁厂,5年后若经营业绩良好,就有权买下钢铁厂。当地**正为此寝食难安,自然是求之不得。
米塔尔接手后,连施三项手术,终于让这家企业奇迹般地在当年扭亏为赢,一年后产量翻倍,终于在1989年,他依照租约将其买下,也让自己父亲刮目相看,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
那么,米塔尔究竟施展出了何种“法宝”,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呢?
一是更换管理团队,直接将钢铁厂高层换血,换上印尼团队,坚决杜绝“内鬼”吃里扒外;
二是技术改造,采用他在印尼独家摸索的新型炼钢技术,使该厂原料成本降低近50%(天然气海运方便);
三是精确成本管理,参照IspatIndo每吨钢需要多少吨原材料,多少度电,多少人力工时等,控制新钢厂各项指标,杜绝了“跑冒滴漏”。
实际上,这三大法宝不仅帮助米塔尔拯救了这家公司,也在三年后,他的另一场大并购中大放异彩,米塔尔正是靠着这一套真经,杀入了墨西哥的钢铁业,进军美国的前哨。
1992年,墨西哥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陷入困境多年。当年,**为建此厂,耗资22亿美元,作为重大工程对待,甚至想把它建成“太平洋(601099)上的匹兹堡”,与美国的钢铁中心呼应,供应扁平钢材与石油焊管。
但天有不测风云,钢厂建成后,石油危机爆发,墨西哥经济也急转直下,钢铁厂于是一直处于半闲置状态,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25%,亏损严重。**先后请来美国顾问、德国专家进行救治,结果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决定像Iron&Steel一样私有化。
【图】陷入困境的Sicartsa钢铁厂(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米塔尔闻讯赶来,经过几番商讨,以2.2亿美元将钢铁厂盘下,不仅出价只有墨西哥建厂成本的十分之一,而且只需要出2500万美元现金,其余由墨西哥**发行债券,利用杠杆的力量。
他捡了个大便宜,但这种便宜不是谁都敢捡。米塔尔的勇气除了来自印尼炼就的DRI技术、成熟优秀的团队、精确的成本管理,还因为他在救治Iron&Steel的过程中,又创造出微型炼钢炉,手中又添一张王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时终于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年后,Sicartsa起死回生,五年后,Sicartsa成为墨西哥的工业明珠。米塔尔也相应成为走衰的国际钢铁舞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并成功打进美洲。
早在1976年,米塔尔就已经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铁公司,即拉克斯米·那拉亚恩·米塔尔钢铁,简称LNM控股公司(LNMHoldings),独自经营,独自管理,但米塔尔并未与父亲一手创立的Ispat钢铁集团断绝关系,而是始终将LNM作为Ispat独立子公司。
在米塔尔走南闯北的这20年间,父亲拉尔与两位弟弟在印度的产业也发展顺利。
Ispat集团1980年在印度中部城市Nagpur增建一座大型钢铁厂,投入铁轨与建筑钢材的生产,后又于1985年成立Ispat工业公司,迅速成为印度最大私营镀锌钢管生产商。
但进入1990年代,随着年迈的父亲逐步退出管理,两位弟弟全权接管家族留在印度的产业,兄弟之间在经营思路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分家。
直到1994年,米塔尔从家族中完全分离,仅保留家族钢铁产业品牌Ispat,另行成立Ispat国际公司。两位弟弟完全接管家族留在印度的全部产业,完全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没有对企业经营造成任何波动。
之后,米塔尔家族的印度公司又通过与日立合作,以及新建彩钢厂,在印度钢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年收入也逐步从最初的几千万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15亿美元左右,成为印度当时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但是,在米塔尔的心目中,这根本不值一提——他的目标是冲出印度,走向世界,更何况他不只是说说,而是真的做到了:他以以并购与投资入股为开路武器,在各国钢铁巨头之间纵横捭阖,最终成就“钢铁业福特”之梦。
搞定墨西哥的Sicartsa钢铁厂之后,米塔尔的LNM控股不仅增添一功率强大的利润机器,还成为他全球布*的重要棋子。因为墨西哥是美国的前院,美国则是全球钢铁业的制高点,只有拿下美国,才能称得上是全球钢铁业的霸主。
完成对墨西哥Sicartsa的改造之后,米塔尔马上又将眼光瞄向美国的后院。1994年,他如法炮制,成功并购加拿大第四大钢铁厂Sidbec-Dosco,并在一年内扭亏为盈。在墨西哥与加拿大布点之后,进军美国已经只剩下时机问题。
但此时还不是进军美国的最佳时机,米塔尔还需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其他国家开始下手。
1995年,他成功并购德国最大的盘条生产商汉堡Stahlwerke,以及哈萨克斯坦年产550万吨的Karmet钢铁公司;2003年开始,他抓住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马其顿国营钢铁企业私有化的时机,通过收购获得了这些公司的控制权,,同样一年之内双双扭亏为盈。
2004——2005年,是米塔尔的丰收之年:企业仿佛开了挂一般,收购大单频频。
当年10月,米塔尔以45亿美元收购美国俄亥俄州国际钢铁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后,次年又几经周折以45亿美元,收购乌克兰规模最大的克里沃罗格钢厂,获得了700万吨钢的年产能。此外它还开支45亿美元,用于在14个国家的900项工程。
2005年底,米塔尔钢铁公司的钢锭产量达6300万吨,上升为世界最大的钢铁集团。米塔尔以250亿美元财富,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列入世界富豪名册第3位。
【图】米塔尔的并购历史(图片来源:芭莎男士)
但他并不满足,因为居第二位的安赛乐钢铁公司的钢锭产量为4670万吨,仅仅比它少1630万吨,随时随地有追上的可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此时此刻的米塔尔,正在厉兵秣马,策划一场世纪大并购,他要打造的,绝不仅仅是东邪西毒这样的霸主,而是无人能追上的独孤求败。
米塔尔收购安赛乐公司的直接原因,还是与克里沃罗格钢厂有关。由于当时安赛乐公司与米塔尔都想并购它,而且都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导致并购竞价一路上扬,尽管最后米塔尔以45亿美元胜出,但这个出价高于原定计划一倍。精于算计的米塔尔决定,必须尽快收购阿赛洛公司,才能避免自己以后付出更多更高的代价。
2006年,米塔尔钢铁公司放出消息,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欧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二的钢铁企业,卢森堡安赛乐钢铁公司。由于钢铁行业是卢森堡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安赛乐同样依靠收购,在欧洲各国有着很多业务,并且有着法国和西班牙的股份,因而安赛乐对卢森堡,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并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场收购都像是一场“暴发户”对“白富美”的战争:米塔尔为印度裔家族制企业(股权高度集中)、业务集中于中低端、财务表现一般,而安赛乐为欧洲贵族血统的公司制企业(最高股东持股比例仅5%左右)、业绩集中于高端、财务表现优异。
但安赛乐钢铁最大的软肋在于,虽业绩优异,但估值较低,分散的股权比例,为“野蛮人”收购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过多的技术投资和并购挤占了安赛乐的流动性,股民多年分不到红利的不满,动摇了公司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这场大并购不仅立刻吸引了舆论的眼球,而且历经“过五关,斩六将”般的重重围堵。从企业界到政界,全欧洲钢铁界此时团结了起来,的目标只有一个:阻止米塔尔收购安赛乐!
但“野蛮人”要是能被阻止,那就不叫野蛮人了。面对着重重困难,米塔尔请来了公关顾问,密谋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公关大战。经历了无数艰辛战斗,终于将堡垒一个个攻下——以332亿美元巨资收购在高端钢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安赛乐。有关这里面无数的纵横捭阖,可以参考下面这本中信出版社的《冷酷的钢铁》,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图】《冷酷的钢铁》再现了米塔尔收购安赛乐公司的全过程(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这场兼并从启动到完成历经5个月,到交易完成的时候,新公司成为一个年产钢铁1.1亿吨的庞然大物,产量比排名第二的新日铁(NipponSteel)高出3倍以上。公司合并后,2005年的营业额为685亿美元——足以使米塔尔钢铁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中的排名从208位上升到第63位,2005年,米塔尔的股票价格也比2004年增长了2倍。终于成就了“钢铁皇帝”的称号,此后,世间再无米塔尔,只有安赛乐米塔尔。
下面,摘录书中的几句话,作为这场收购成功的总结,也以此作为其他钢铁企业走向广阔舞台的启迪:
1、“掌握了时机就掌握了一切”,这是米塔尔的人生信条!
2、米塔尔面对的不是商战,它将其转化为教育的过程、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反对者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两家公司合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双方都不曾被自己的社交圈子所接受,都曾一路摸爬滚打且历经艰辛,都曾把别人看不上眼的资产揽入囊中变成摇钱树。两人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都很*诈,但彼此间却很真诚。
1.政策阻碍,收购国企受挫折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米塔尔强行收购阿赛洛公司,有舆论认为,其真正目的是想占据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因为无论米塔尔公司还是阿赛洛公司,并购之前都曾多次与中国打过交道:早在1995年,米塔尔就在中国设立了三个销售办事处,
米塔尔觊觎中国钢铁市场由来已久。这是因为中国钢铁市场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从净进口国转变为输出大国。2004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在这样的一个前景下,以收购兼并为扩张手段的米塔尔自然不会忽视中国这样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在此之前,自2004年始,米塔尔频繁与国内钢铁企业接触,由于中国对钢铁行业国有资产的控制,米塔尔没有接触中国钢铁第一军团的几家钢厂,而是将目光转而投向在中国钢铁市场上属于第二军团,属于地方**的企业。
米塔尔先后考察过宣钢、邢钢、邯钢、包钢、本钢和八一钢厂等。最终,位居全国十大钢铁企业第八位的华菱集团成了米塔尔公司的最终选择。2005年7月,米塔尔以逾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华菱管线37%的股份,迈出进军中国钢铁市场的第一步。
然而,作为一个外来者,虽然资本雄厚,但要在产业政策管制严格的中国钢铁产业分一杯羹,对米塔尔也是困难重重。根据2005年颁布实施的钢铁政策,中国**限制外资控股中国钢铁企业,米塔尔接下来收购多家钢铁的行动接连受挫。而且在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收紧的现状下,外资获得参与行业重组的机会更加困难。
既然在国资钢铁界难以施展拳脚,就把眼光放到民营钢铁企业上来:2007年,著名民营钢企中国东方集团(600811)引入安赛乐米塔尔作为其战略伙伴,当时安赛乐米塔尔的持股比例达29.61%,股份仅次于公司董事长韩敬远,为中国东方集团第二大股东。
【图】中国东方集团业务构成(图片来源:格隆汇)
从2014年开始,安赛乐米塔尔陆续累计增持中国东方集团约7.30亿股,增持后持股54.49%跃升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是这样直接导致了中国东方集团公众持股数少于25%,违反了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同年4月29日中国东方集团宣布被迫停牌。直到2016年7月,港交所向中国东方集团发出通牒,要求其必须在2017年1月27前解决公众持股数问题,否决将进行退市处理。
在退市的压力下,中国东方集团终于决定采取增发股份的措施解决问题。复牌后,第一大股东安赛乐米塔尔的股份从46.99%被稀释到了39.16%,第二大股东韩敬远的股份则从45.04%被稀释到35.70%。两年多后的今天,该公司的股价如下所示:
从“世界钢铁大王”的入股,再到其争夺公司最大的控股权,这样的紧追不舍,虽然压抑了中国东方集团将近三年的时间,但也给了市场无数遐想的空间:这家企业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米塔尔如此穷追不舍呢?请留意扑克投资家未来的上线文章。
回顾米塔尔的发展壮大,秘诀其实也很简单:瞄准被收购企业的软肋,资本开路,收购挂帅,最终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这也是很多产业帝国规模做大的秘诀,而这样的秘诀,复制起来似乎并不难。
2019年的财富500强榜单上,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名列149名,仅次于排名120位的安赛乐米塔尔蝉联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在营收上中国宝武以663.1亿美元,与安赛乐米塔尔的760.3亿美元接近,不过在利润上,2018年中国宝武仅有21.7亿美元,不仅安赛乐米塔尔51.5亿美元利润的一半。
而世界500强的评选规则是“体量为王”,以总收入作为评选标准,这使得宝钢的追赶有了“捷径”。
今年6月,国内钢铁界传来了“爆炸性”新闻: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这意味着宝武成为马钢股份(600808)的间接控股股东。
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均属于千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钢铁集团。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宝武和马钢集团粗钢产量分别为6742.94万吨和1964.19万吨,合计达到8707.13万吨。这意味着在产能方面,只要再进一步增量,就能与安赛乐米塔尔并驾齐驱。
1.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财富》中文网,2019
2.2018年全球粗钢产量增加4.6%因中国等地产量劲增;世界钢铁网,2019
3.买出来的钢铁帝国:拉科什米·米塔尔的并购之旅;芭莎男士,2018
6.来自印度的钢铁家族-米塔尔家族;中国工商银行(601398)孟买分行,2015
7.百炼成钢王:米塔尔的全球并购战略;华碧云,21世纪经济报道,2007
11.米塔尔中国的七年之痒;网易中国,2008
13.中国宝武并购马钢产能世界第二"巨无霸"呼之欲出;王金龙,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2019
14.中国宝武将控股马钢集团51%股权,马钢命运或被改写;港股解码,2019
福利一:联系扑克小公举(id:puoke002)申请成为扑克财经App智咖;
福利二:关注公众号引一汪活水(id:puokebaijia)获得大宗商品/投资交易领域更多干货。
福利三:后台回复关键词百科,使用一站式大宗金融百科搜索引擎。
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的重磅投研策略产品,价值千万;
这是和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的
这是一份不可错过的投研伴侣,已服务2000+产业/机构/投资者;
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站在大咖的投研成果上做投资!
让大佬们一起帮你解决产业决策和投资交易难题
构建一个全是顶级分析师、资深产业大佬和一线投资大咖的投资顾问团队要多少成本?
订阅扑克投研圈子,超低成本享受千万级研究和策略服务。
覆盖投资交易、黑色建材、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宏观六大领域的精品圈子。
全面及时的信息、系统完善的分析、具体实战的策略,每个圈子都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投资交易】张庭伟“知行合一”期货交易顶级实战圈(圈主:张庭伟)
推荐语:热销400+万,复购率80%以上,一线机构投资人的真实实战分享,圈友评价至少价值10万,圈友中高手如云(产业链企业和金融机构高管、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占比过半)。
【投资交易】扑克-帕丁顿宏观对冲交易策略圈(圈主:帕丁顿宏观)
推荐语:深度利用资产市场的宏观属性,对横跨各资产类别的交易标的进行精细的收益风险标刻,通过简洁、易读、可执行的策略报告为载体为客户投资和交易提供决策支持。
【投资交易】投机情报院(圈主:情报院院长)
推荐语:专注于技术分析研究,核心成员均任职于海外投行交易部门,筛选出短线市场机会,并通过通俗易懂的策略报告及时为客户提供交易决策支持。
【棉花棉纱】棉花产业分析和投资实战圈(圈主:刘鑫)
推荐语:一线棉花大咖的高频产业信息和精准实战策略分享,善于站在宏观的高度,将产业思维和金融思维相结合,精准把握棉花单边、套利和点价机会。
【油脂油料】油脂油料研投圈(圈主:朱奇)
推荐语:立足油脂油料全球市场,高频深度分享及时资讯、深度分析、实战策略和系统商品投研方法论,通过策略优化对冲组合,把握更多盈利。
【甲醇】甲醇投研图表平台(圈主:贾瑞斌)
推荐语:具备业界顶尖的在线甲醇基本面数据库(百万级数据量),基本面策略回测与优化技术可以为交易提供更详实、可靠的策略建议,让圈内成员交易更轻松。
【聚烯烃】范羽的聚烯烃圈(圈主:范羽)
推荐语:聚烯烃产业链和基本面深度分析,从基差出发,通过基差分析准确判断趋势行情,有效把握主要行情节点,为实际投资提供行之有效的交易指导。
【橡胶】颜冬(东荪)橡胶圈(圈主:颜冬)
推荐语:橡胶基本面深度分析,短中长期供需解读、供需矛盾挖掘、事件推演,把握宏观+基本面+技术+风控策略相结合的交易机会。
【黑色建材】刘源?熵研-黑色钢铁量化研究圈(圈主:刘源)
推荐语:擅长从产业供需基本面来发现市场的主要矛盾、行情逻辑驱动力等,以翔实的研究数据进行逻辑推演,发现市场中的趋势和套利机会。
推荐语:深耕双焦20年,用1年时间将经验心得、研究方法和市场研判与你倾囊相授,近几年来多次准确预测双焦大行情,擅长发现月间价差、跨品种套利机会和期限套利机会。
【宏观】莫尼塔宏观策略研究圈(圈主: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
推荐语:独立、客观、深度的第三方研究机构,“宏观政策、市场策略、草根调研、海外研究”四大产品线帮你彻底读懂宏观和把握宏观下的投资机会。
郑重推荐:以上圈子都是和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的重磅投研策略产品,价值千万,我们用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你,订阅这些产品相当于超低成本拥有了自己的顶级专属研究院,真诚推荐给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扑克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优质低估蓝筹股有哪些,优质低估蓝筹股有哪些
搜一下:优质低估蓝筹股有哪些,优质低估蓝筹股有哪些
宝武集团收购了哪些公司?
截至2023年9月20日,宝武集团已经收购了多家公司。其中包括中国首钢集团、鞍钢集团、武汉钢铁集团、马钢集团等。这些收购使得宝武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
宝武集团通过收购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在钢铁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钢集团被中国宝武重组后依然未走出困境,陷入亏损背后原因?_马鞍山_钢铁_市场
原标题:马钢集团被中国宝武重组后依然未走出困境,陷入亏损背后原因?
2019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对马钢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通过本次收购,中国宝武将直接持有马钢集团51%股权,间接成为马钢股份控股股东。这是2016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合并,组成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后,再一次整合国有钢铁企业集团。由于是国有股权转让,并不涉及到现金交易。中国宝武是***国资委100%控股的大型央企,马钢原先是安徽省国资委100%控股,通过重组,马钢集团将升级为央企一部分。
协同效应也慢慢显现出来了。自从加入了中国宝武,公司积极推进与中国宝武的整合融合工作,已经有序的开展起了管理对接的工作,全面启动与中国宝武在绿色发展、智慧制造等方面的协同工作和专业化工作。
然而,马钢股份业绩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2022年年度马钢股份营业收入1021.54亿元,同比减少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58亿元,而上年同期取得净利润53.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1.11亿元。马钢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27.37亿元,同比下降14.46%;归母净利润亏损5.0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5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4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1.3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7亿元,同比增长1.19%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马钢集团业绩没有出现明显好转并且出现如此大的亏损呢?
1.钢铁行业近年来出现深刻变化,市场逐步饱和,产能过剩情况凸显。
2.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原材料大幅度上涨,而成品钢材涨价幅度低于原材料涨价幅度,挤压了钢铁企业利润空间。
3.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步入稳定期,对建筑用钢需求减少,作为建筑钢铁为主的马钢自然影响巨大。
4.长三角市场竞争加剧,长江三角洲建筑钢材是沙钢集团的大本营,沙钢集团地处长三角腹地,近水楼台先得月,竞争有利于沙钢集团。
5.钢铁大省河北省特别是唐山市钢材大规模进入南方市场,因他们多为民营钢企,经营灵活,容易抢占传统钢铁企业市场。
6.马钢集团主导产品高铁钢轮及机车钢轮,但随着我国高铁主干线逐步建成,对钢轮需求减少,造成马钢拳头产品市场萎缩。
7.马钢集团缺乏足够的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特别是取向硅钢,造船板,汽车板等涉足较少。
马鞍山钢铁集团曾经无比辉煌,为安徽省经济乃至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马鞍山市的核心企业,其一举一动关系到马鞍山这座城市的发展,希望马钢集团重整旗鼓,奋勇争先,迅速脱困,在中国钢铁市场乃至世界钢铁市场打出一片天地。
陈德荣:所有一级子公司都要混改上市,否则取消一级子公司资格!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