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美特气目标价多少钱(601899紫金矿业咋样是否可以介入短线目标价多少?)
时间:2024-01-08 20:17:40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601899紫金矿业咋样是否可以介入短线目标价多少?
一定会涨,不过可能涨到12~13元
请问中国中铁的目标价是多少啊谢谢
本周最多去到4.78,也就是看明天,如果明天不到此价,就不会再有了,以后再上来是用季度来算,不知何时了。
暑期经济火热来袭旅游等五行业蕴藏大商机
本报记者张晓峰任小雨吴珊莫迟
编者按:进入7月份,围绕着年轻群体展开的暑期经济正式拉开帷幕。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一年一度的消费高峰期,暑期的到来将给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刺激。正如“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句俗话,商家们纷纷紧盯这一“经济增长点”,使出浑身解数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而相关暑期消费受益股有望借机吸引市场资金,并可能在7月份、8月份出现强势上涨。本版今日特结合当前暑期经济的新特点,对旅游、在线教育、文化传媒、餐饮酒店、食品饮料等五大热门领域进行仔细梳理,挖掘暑期经济的投资机会,以飨读者。
旅游
后市把握三条主线
随着暑期出游高峰的来临,无论是出境游还是国内游,都显现出火爆的*面。分析人士表示,寒暑假期间均为旅游行业传统旺季,特别是在近年来消费水平以及居民休闲需求提高的背景下,旅游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特别关注。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板块内19只旅游概念股中,有16只股价均实现上涨,占比84.21%。其中,三特索道(7.52%)、**旅游(6.72%)、众信旅游(6.55%)、黄山旅游(6.46%)、峨眉山A(4.65%)、桂林旅游(4.57%)、大连圣亚(4.42%)、长白山(4.19%)、中国国旅(4.12%)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居前,均超过4%。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投资的加大也是居民旅游意愿增强的原因之一。据7月6日国家旅游*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在建旅游项目9944个,实际完成投资421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5%。在国家旅游*此前发布报告中显示,2015年全国旅游业完成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并预计2016年全国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年旅游直接投资将达到1.25万亿元。到2020年,实现旅游投资总额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
而伴随着迪士尼开园,以及国内长隆、方特等主题乐园的繁盛,旅游IP的重要性也已经逐渐凸显。其中,渤海证券便表示,优质旅游IP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稀缺性强,对目标客户群黏性较高;其二,具有可复制性,以此打开商业空间;其三,IP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对于拥有以上特点旅游IP的上市公司应予以积极关注。此外,随着“2.5”天休假模式的逐步推进,全面二胎政策逐步放开,以及旅游产品供给的不断增加,城市周边游的重游率将得到提高,休闲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从业绩的角度来看,截至昨日,在行业内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8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中报业绩预喜,它们分别为世纪游轮、云南旅游、众信旅游以及丽江旅游。
对于该行业,长江证券表示,当前,暑期游已经进入预定高峰期,其中亲子游市场受到持续关注,越来越多的家长期望通过旅游方式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国内短线亲子游仍然是家长首选;其次,欧洲国家纷纷在中国增设签证中心,英国脱欧英镑暴跌降低赴英成本,众多利好带动下出境亲子游报名也格外火热。继续推荐出境游投资主线的凯撒旅游、众信旅游、腾邦国际以及景区类个股宋城演艺、峨眉山A、张家界、黄山旅游及中青旅。
下半年建议把握三条主线进行布*:1.稳健景区个股,推荐受益交通改善且布*休闲古镇的低估值自然景区类龙头股黄山旅游、张家界、峨眉山A以及异地项目加速复制的休闲景区相关个股宋城演艺和中青旅;2.确定性高成长股,推荐出境游概念的众信旅游、凯撒旅游、腾邦国际(增资喜游及荷杭假期切入出入境市场)以及打造“田野牧歌”品牌的三特索道;3.主题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体育旅游相关股国旅联合(停牌)和国企改革相关股岭南控股(停牌)、金陵饭店。
此外,华泰证券也表示旅游产业将维持高景气度,未来有望迎来更多政策红利。*****李克强日前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明确指出旅游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有利于拉动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升级。持续看好出境游、主题公园、景区升级相关龙头企业的绝对收益。
在线教育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暑假的来临,国内在线教育企业均摩拳擦掌以应对行业的消费旺季,而在旺季效应的推动下相关概念股也有望实现不错的市场表现。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板块内有27只概念股实现上涨,其中,文化长城(8.36%)、凯美特气(6.22%)、珠江钢琴(5.95%)、方直科技(5.47%)、勤上光电(3.87%)、大地传媒(3.69%)、*ST恒立(3.39%)、蓝盾股份(3.39%)等个股涨幅居前。
据悉,针对暑期,国内在线教育企业皆推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类补习班,显示相关公司对暑假期间市场的看重。其中,分豆教育首席新闻官李立勋便表示,分豆教育是B2B业务而非直接做C端销售,所以暑假市场在分豆全年的比重难以量化。不过,从合作伙伴的反馈来看,暑假是销售旺季,因此分豆教育在暑假期间因需要提供给合作伙伴的支持也更繁忙。
基于互联网,在线教育不仅为学生学习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为职场人员提供了系统性学习的机会。正是基于这些优势,近年来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据百度教育联手行业机构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趋势报告》显示,在互联网教育市场细分领域,高等教育占比36.6%,职业教育占比35.7%,语言培训占21%,预计到2017年,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2800亿元。
业绩方面,在行业内22家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15家公司中报实现预喜,其中,威创股份(270.00%)、达华智能(150.00%)、勤上光电(148.44%)等3家公司预计实现业绩翻番,此外,立思辰、万家文化、融捷股份等公司也预计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扭亏。
其中,市场公认的龙头股立思辰是一家办公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近期,公司完成以17.81元/股定增10084.22万股+现金总计21.64亿元购买康邦科技100%股权及江南信安100%股权,增值率分别为934.83%、443.35%。
同时,拟向不超过5名特定对象定增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7.96亿元,其中56600万元将用于本次交易现金部分价款、4605万元用于本次重组相关费用的支付,55000万元用于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建设与运营项目、20000万元用于安庆K12在线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建设运营项目,10000万元用于智能教育机器人研发中心项目,33395万元用于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
康邦科技主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信息化服务,交易对方承诺2015年度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8400万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1920万元,2018年净利润不低于17576万元。
对于板块的投资机会,中泰证券表示,行业进入洗牌期,回归教育本质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之前处于风口的在线平台、题库、家教O2O等领域已经进入洗牌期,行业格*逐渐清晰,未来看好深耕B端(公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并引导C端变现的模式,短期来看线下渠道资源是核心,后续产品和内容端的优势将逐渐凸显,资源整合是关键,看好拓维信息、科大讯飞、立思辰等公司的成长空间。
文化传媒
龙头公司有望迎来上涨行情
在政策利好及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向上的双重刺激下,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仍保持着平稳的良性增长势头。依据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电影票房245.82亿元,排场3458万场,观影人次7.23亿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夏动漫电影扎堆,大约15部此类型电影定档7月份、8月份,其中,由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分别打造的《大鱼海棠》和《摇滚藏獒》均定档于7月8日,这是两大影视巨头首度在动漫电影类型片上交锋。
随着暑期档的到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龙头上市公司将有望迎来新一波上涨行情。
从月内文化传媒股市场表现来看,共有51只成份股实现上涨,除次新股盛迅达自上市以来未打开涨停板外,读者传媒(14.39%)、金利科技(12.93%)、上海钢联(12.42%)、盛天网络(11.54%)、天润数娱(11.20%)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10%以上,此外,利欧股份、人民网、海虹控股、江苏有线、游久游戏、歌华有线、大地传媒、唐德影视、恺英网络、北纬通信、龙韵股份、世纪华通、华媒控股、博瑞传播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较为明显。
资金流向方面,7月份以来,共有超过20只文化传媒股受到大单资金追捧,其中,15只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这15只个股分别为,利欧股份(9928.73万元)、盛天网络(7385.18万元)、鹏博士(6601.05万元)、恺英网络(4557.49万元)、歌华有线(3251.52万元)、中南传媒(3033.28万元)、湖北广电(2446.81万元)、吉视传媒(1970.06万元)、出版传媒(1811.77万元)、华媒控股(1524.91万元)、腾信股份(1509.03万元)、天威视讯(1502.08万元)、游久游戏(1489.46万元)、大地传媒(1427.95万元)、华数传媒(1070.38万元)。
近年来尽管GDP增速逐步回落,但文化传媒行业产值与占GDP比重却均呈连续上升的态势。同时,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大消费的战略以及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在今明两年体育与教育证券化时代也纷纷来到路口,整个文教体娱产业的发展前景变得更为明朗起来。
在此背景下,机构普遍看好文化传媒概念股后市表现,其中,爱建证券表示,寻找安全边际与事件、主题相结合的机会。国家对于文化、教育与体育产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红利正不断释放。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整个产业年增速将远高于未来5年GDP增速。目前尽管监管政策趋严,但政策面的扶持并没有改变,在既有政策面呵护又有需求成长的大背景下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在选股思路上,三季度看好视频直播与电竞、体育产业化与民教改革相关领域。重点关注个股组合为威创股份、双象股份、时代出版、盛通股份、天音控股、恺英网络。
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大格*,以及新兴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关键地位是传媒行业持续蓬勃向好的根本动力之一,基于此观点,中信证券表示,从基本面的良好业绩表现和中长线广阔的成长空间来看,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在传媒板块处于估值底部时点,重点推荐细分领域龙头以及主题性机会行情。综合来看,当前板块投资主线主要在于:1.高速成长行业中战略定位明确的细分龙头,重点推荐:乐视网、万达院线、华策影视、奥飞娱乐,关注利欧股份;2.暑期影视娱乐主题性机会,重点推荐:慈文传媒、新文化、共达电声。
此外,首创证券建议持续关注文化传媒行业以下四大投资主题:1.影视娱乐IP,关注迅速、精准布*的传媒公司,看好VR产业链;2.文教出版,特别是职业教育、在线教育的热点标的;3.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正在进入圈地高峰期,资本市场将更加重视体育概念股;4.广电改革,国有广电股在与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博弈中正在迎来机遇期。
餐饮酒店
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餐饮酒店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潜力较大,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中考结束、毕业季正式到来,暑期出游市场预定火爆,与之密切相关的餐饮酒店也随之展开各种造势活动。业内普遍认为,消费升级将给餐饮酒店行业带来巨大的爆发力,行业景气度也将维持高位。
从市场表现来看,金陵饭店、大东海A、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个股月内均实现上涨,其中,金陵饭店月内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最高,达到6022.98万元,全聚德和大东海A月内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超500万元,分别为530.63万元和511.5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金陵饭店,公司坚持“品牌运营和资本扩张双轮驱动”,构建了“酒店投资管理、旅游资源开发、酒店物资贸易”三大板块的发展格*。2015年金陵连锁酒店达128家,遍布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管理规模位居“全球酒店集团50强”第37位,在管五星级酒店总数保持全国第一,形成了以华东地区为龙头的全国性扩张布*,创造性地走出了中国人创建世界一流酒店的成功之路,实现了从单体酒店向品牌连锁经营、跨区域旅游开发的飞跃。公司在江苏盱眙县投资开发“金陵天泉湖旅游生态园”,由国际会议度假酒店区、养生养老文化区、原生态低密度住宅区三大核心区域组成。此外,公司积极完善贸易经营体系,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已拥有茅台、五粮液、张裕等450个品种酒水在江苏地区的总经销代理权,成为江苏省内高中档酒类品牌的最大营运商。
对于餐饮旅游行业后市发展,广发证券认为行业目前产值和集中度都很低,受惠于居民收入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潜力很大,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城市化率逐渐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革将会主导未来餐饮业的发展。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6月份以来,餐饮酒店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看好家数明显增多,锦江股份、金陵饭店、西安饮食、全聚德、岭南控股等公司更是受到券商青睐,被给予“增持”或“强烈推荐”评级,而更有券商给出包括锦江股份、西安饮食、全聚德在内的部分公司的目标价,上述个股最新收盘价距券商预测目标价均有超过10%的上涨空间。
对于锦江股份,广发证券指出,近两年公司加快了外延式并购节奏,依次收购卢浮、铂涛、维也纳,分别成为公司布*海外、经济型酒店以及中端酒店的重要举措,由于酒店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总体下滑,公司将逐渐受益于并购带来的规模效应。此外,迪士尼于2016年6月份正式开园,从过往经验来看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酒店业将会迎来新增长,而公司在华东地区深耕多年,将会是迪士尼效应最大的受益者。预计公司2016年至201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9元、1.16元和1.29元,给予“买入”评级。
食品饮料
消费升级推动需求崛起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异动明显,在75只可交易的食品饮料股中,有53只个股期间表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同期上涨1.9%),占行业内成份股总数比例为70.67%。其中,金徽酒、煌上煌本周累计涨幅均超20%,分别达到36.44%、26.68%,老白干酒(17.55%)、迎驾贡酒(12.25%)、龙大肉食(11.81%)、今世缘(11.09%)、金种子酒(10.84%)、通葡股份(10.76%)、山西汾酒(10.58%)和五粮液(10.29%)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10%以上。
资金流向方面,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本周板块内共有34只个股呈现大单净流入态势,其中,五粮液、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达到6.03亿元、4.23亿元和3.36亿元,而双汇发展(1.97亿元)、皇氏集团(1.92亿元)、梅花生物(1.72亿元)、泸州老窖(1.35亿元)、中炬高新(1.32亿元)、洋河股份(1.13亿元)和通葡股份(1.08亿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超亿元,上述10只龙头股累计吸金24.12亿元。
从业绩角度来看,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已有28家食品饮料类公司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21家公司业绩预喜,其中,海欣食品、贝因美、龙大肉食、上海梅林等4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均超100%,分别为304.51%、197.13%、180%和150%。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食品饮料整体基本面有所好转,子行业分化较大。为了摆脱经济下滑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影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重点放在提升竞争力和差异化竞争上,目前行业整体状况有所好转。2016年一季度,食品饮料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171.20亿元,200.83亿元,同比增长为11.34%和14.86%,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也小幅提升。在各子行业中,业绩分化较为明显。2016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正的有4个板块,为负的有6个板块,增长排名前三的是肉制品(20.81%)、黄酒(9.62%)和白酒(9.37%);净利润同比增长为正的有5个板块,为负的有5个板块,增速排名前三的是乳品(13.79%)、白酒(11.43%)和肉制品(10.62%)。
投资机会方面,兴业证券表示,消费升级趋势下大众消费强力承接高端白酒需求。去年以来白酒行业收入和净利润几乎全面恢复,且利润增长普遍好于收入增长。随着高端白酒价值回归和大众消费升级对接,高端酒需求逐步释放,带动白酒行业景气度全面回升。在高端酒涨价预期逐步兑现的驱动下,白酒板块下半年的行情才刚刚开始,7月初的白酒行情已验证前期判断。在基本面没有走坏以前不建议提前下车。白酒今年的大趋势是消费升级趋势下大众需求强势崛起导致供需失衡,在高端白酒业绩反转叠加市场情绪提升背景下,首推低估值滞涨的一线高端白酒五粮液,继续推荐基本面反转的泸州老窖。三线酒中推荐基本面有改善预期、估值有弹性的酒鬼酒、水井坊和沱牌舍得,以及前期滞涨、估值较低有安全边际的伊力特。
华泰证券表示,虽然大众食品缺乏整体性的向上机会,但是资金配置的转移仍然有可能推动食品龙头股股价上行,食品行业的一些细分领域可能会出现投资机会,推荐关注奶粉行业。奶粉行业从2013年以来,受到进口产品冲击已经调整了3年的时间,价格体系下行已经基本结束。近期奶粉注册制正式推出,预计奶粉品牌数量将大幅缩减,2017年一季度可能迎来奶粉企业的业绩拐点,同时二胎政策的放开也将直接利好奶粉股。
最火爆股市热点 最热投资理财资讯
最新互联网金融动态
独辟蹊径的角度和观点
为您解答财经领域的政策导向
这里是最火爆的股市热点集结地!
之声
证券日报
引领价值投资新坐标
美国:收获工作逐渐恢复 市场需求保持平稳_手机新浪网
原标题:美国:收获工作逐渐恢复市场需求保持平稳
2020年10月30日-11月5日,美国国内七大市场标准级现货平均价65.02美分/磅,较前周下跌1.17美分/磅,较去年同期上涨3.93美分/磅。当周,美国国内七大现货市场成交16224包,2020/21年度累计成交317261包。
美国国内各地区陆地棉现货价格下跌,得州地区国外需求一般,巴基斯坦、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的需求最好,西部沙漠地区国外需求一般,圣约金地区国外询价清淡,皮马棉价格稳定,国外需求一般,新增签约和出口良好,需求有改善迹象,棉商提供新花报价,亚洲需求最好。
当周,美国国内纺织厂对2021年1-3季度装运的31/41-4-34/36棉花有询价,随着终端产品需求的恢复,纺织厂开机率继续上升,主要产品仍以一线个人防护用品和军用物品为主。美棉出口需求清淡,远东地区对各类低价品种有询价。
当周,美国东南地区南部天气好转,但飓风仍导致新棉受损,质量和单产下降不可避免;东南地区北部继续受到飓风影响出现更多降雨,周末天气好转之后收获工作迅速恢复;三角洲地区北部因前期降雨收获工作继续推迟,新花质量和单产下降;三角洲地区南部收获进度比近五年同期晚一周左右。
得州南部和沿海地区北部的轧花厂结束工作,仅少数地区还在收尾阶段,一些地区的新棉等级令人失望,得州东部其他地区的收获逐渐恢复,单产情况总体尚可。得州西部的收获恢复正常,新棉加工全力推进。
西部沙漠地区收获加工持续进行,收获完成近一半;圣约金地区所有轧花厂均已开工,收获进入高潮。皮马棉区天气晴好,收获进入高潮,加工工作全速推进。
外资持有凯美特气吗?
凯美特气
外资持股股数合计2.62亿股
食品级CO2龙头,凯美特气:切入稀有气体和混配气,实现国产替代_公司_生产_二氧化碳
原标题:食品级CO2龙头,凯美特气:切入稀有气体和混配气,实现国产替代
历史沿革:
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湖南凯美特干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曾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是一家主要从事干冰、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及其他工业气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气体厂商。
自2006年起,公司先后在惠州、安庆、岳阳长岭、海南、福源、岳阳和泉州设立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形成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普通工业气体、电子特气的多元气体布*,并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至此,公司已成为具备核心专利技术积累和广泛客户认证的全国领先气体企业。
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以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辅以其他工业气体和电子特气,提供气体产品技术咨询和气体检测。
其中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满足国际饮料协会ISBT的全面要求,高于国家标准;其他工业气体包括氧、氮、精馏可燃气、燃料气、转化炉用燃料气、戊烷等;电子特气主要有高纯气体和混合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氪气、氙气、氩气、氟氩氖混合气、氟氪氖混合气、氩氙氖混合气等10余种,产品纯度达到行业顶级水平。
其中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是公司现阶段的核心业务,电子特气是未来业务的增长点。
产业链介绍:
公司以石油化工尾气(废气)、火炬气为原料生产、充装、销售和运输工业气体、医用气体、标准气体、特种气体、混合气体、食品添加剂气体、电子化学品,主要从事干冰、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及其他工业气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其上游行业是大型石化央企和海外跨国公司,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能够为公司提供足量、稳定的原材料来源。
工业气体是指经过空气分离设备制造的普通级氧、氮、氩,及经过焦炉分离、电解等方法制造出来的普通纯度的其他种类气体(如二氧化碳、工业氨、戊烷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冶金、石油、农业、化工等领域,生产量较大但对纯度要求相对不高。
特种气体是随着电子行业的兴起而在工业气体门类下逐步细分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包括电子气体、医用气体、激光气体、电光源气体等,主要生产工序包括气体合成、气体纯化、气体混配、气瓶处理、气体充装、气体分析检测,其下游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电子新兴产业领域。
食品级添加剂气体是在食品生产用于保鲜、调味、抗细菌抗氧的气体,主要有食品级二氧化碳和氮气等,其下游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烟草等领域。
股权结构:
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公司实际控制人祝恩福直接持有公司0.56%的股份,并通过香港浩讯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37.49%的股份,祝恩福直接与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占比38.05%。**信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祝英华与祝恩福是姐弟关系,视为一致行动人。
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共6家:安庆、福建、海南、长岭、惠州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以及岳阳凯美特电子特种气体公司。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29.76%;归母公司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70.49%。2020年实现营收5.19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公司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19.11%。
业务占比: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液体二氧化碳、氢气、液化气、氧气、氮气、燃料气加工费、戊烷、干冰、氩气及其他业务。
从营业收入看,2017-2020年液体二氧化碳始终占总收入的40%左右,保持稳定态势,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氢气占比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20.93%上升至2020年的29.34%;液化气占比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15.47%下降至2020年的7.40%;氧、氮气占比在2018年有所上升达到10.60%,2019-2020有下降趋势;其余气体占比较小且变化不大。
毛利率情况:
2017-2019年,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维持在44%-47%之间,净利率维持12%-18%之间。2020年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将合同履约成本计入成本金额,导致营业成本上升较大,毛利率下滑至37.44%,净利率下滑至13.94%。
在公司的产品中,干冰的利润空间较高,但呈现下滑态势,毛利率从2017年的75.62%下滑至2019年的65.27%,2020年毛利率为55.14%;液体二氧化碳毛利率在2017-2019年保持稳中有升态势,2019年达到72.69%,2020年为52.58%;氢气毛利率增长强劲,从2017年的17.34%增长到2019年的30.49%,2020年为28.87%。
费率情况:
从2018年到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的期间总费用率上下浮动,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从2018年的28.07%下降至2021Q3的24.52%。
总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源于销售费用率的降低。2018-2021Q3,销售费用率从11.82%下降至4.03%,总费用率从28.07%下降至24.52%。管理费用率在2018-2021Q3相对平稳,2021Q3与2018年相比增加1.37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水平相对较低,但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从2018年的4.7%上升到2021Q3的6.36%。研发费用率相对稳定,增长幅度较小,2021Q3与2018年相比增加1.17个百分点。
公司与上游大型石化央企合作,原材料获取长期稳定。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石化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与上游石化行业存在一定经济共生关系,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上游石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制约。
公司上游石化与石油企业均为国际知名的特大型石化、石油央企和海外跨国公司,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神华以及壳牌中国,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能够为公司提供足量、稳定的原材料来源。
国内CO2消费逐年增长,需求结构基本不变。2016-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47%,2020年表观消费量规模达到790.21万吨,同比增长9.27%,总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从需求结构上看,焊接是主要且稳定的需求来源,2020年在整个需求中占比达45%;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占比逐年小幅下降,从2017年的占比18.13%下降至2020年的15%;干冰的规模与食品添加剂保持相当;来自化工和油田驱油的需求虽然占比较少,但保持着逐年小幅增长态势。
我国碳酸饮料产量总体向好,啤酒产量呈现下滑态势。
在碳酸饮料和啤酒领域,食品级二氧化碳在其生产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013-2020年,我国碳酸饮料规模在波动中增长,2020年碳酸饮料产量达1971.3万吨,同比增长6.8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9%。
2013-2020年,我国啤酒规模持续下滑,2020年啤酒产量达3411.1万吨,同比下滑9.4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8%。
2016-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速达11.47%,假设未来几年二氧化碳的需求增速在10%以上。
同时,二氧化碳的需求结构近年来基本保持不变,碳酸饮料和啤酒的总产量变化不大,我们估算这期间工业级二氧化碳的需求占比达84%,食品级二氧化碳的需求占比达16%。2018-2021年我国工业级和食品级二氧化碳的价格大部分时期处于550元/吨、650元/吨,假设未来单价在550元和650元附近波动。
综上,我们预测未来三年我国二氧化碳消费需求将稳健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1.78亿元。
公司主要客户贡献逐年增加,与大型石化央企、国企合作稳定。
2016-2020年公司前五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金额比例逐年上升,2020年合计金额占比达42.23%,较2019年提升6.81个百分点。
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和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过去五年时间始终是公司前五客户,与公司合作关系相对稳定。
中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占比逐年增长,2020年达17.51%,较2019年提升2.6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成为公司最大客户。
公司客户结构优质,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和工业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由于纯度高、质量稳定,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
在食品饮料领域,公司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公司确认为在中国的策略供应商,并为杭州娃哈哈集团、屈臣氏集团、百威英博啤酒集团、珠江啤酒集团、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啤酒等众多知名食品饮料客户提供食品级二氧化碳。
在工业领域,公司主要客户有中国中车集团、中船重工集团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岳阳林纸等特大型工业客户。
2021年中报显示,公司的核心产能集中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达到46万吨/年规模,相比2019年增加10万吨/年;液氮规模达9.74万吨/年,产能排名第二。此外,公司在干冰、液氧、液氩、氢气、可燃气、燃料气、戊烷以及电子特气等均有布*,产能规模不断扩大。
岳阳电子特种稀有气体项目于2020年7月正式投产,2020年岳阳凯美特电子特气公司营业收入为16.04万元,2021年签订电子特气合同金额达1938万元。
此外,公司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完成战略合作协议,拟在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内投资建设20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6000吨/年氢气提纯项目及30万吨/年高洁净双氧水项目,公司积极进行产能扩张,多元化布*产品,成长具备持续性。
特种气体市场高速成长,国产替代需求强烈电子特气下游应用广泛,纯度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电子特气是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下游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
电子特气贯穿半导体各步工艺制程,决定了集成电路的性能、集成度、成品率,是半导体产业的“血液”。
而电子特气的纯度对半导体及相关电子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水汽、氧等杂质组分易使半导体表面生成氧化膜,影响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含有的颗粒杂质会造成半导体短路及线路损坏。
从整体市场规模上看,2018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超700亿元,其中,按下游应用进行分类,集成电路占电子特气需求的42%,是其最大的应用场景。
且在晶圆制造的成本占比中,电子特气占比15%,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原材料。
我们测算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超过900亿,国内IC用电子特气市场将达百亿。
参考国内及全球下游行业增速,我们测算,至2023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总规模将达934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用电子特气市场规模401亿元;至2023年,我国电子特气市场总规模将达238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用电子特气市场规模100亿元。
海外龙头占据气体主导地位,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从国内市场份额上来看,美国空气化工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日本大阳日酸株式会社、美国普莱克斯集团、德国林德集团前5大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垄断格*明显。目前中国电子特气有80%以上依赖进口,特别高端气体100%依赖进口,电子特气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稀有气体高度依赖进口,公司积极布*持续获得订单
稀有气体大气含量稀少,可通过空分提取。稀有气体通常指氦、氖、氩、氪、氙5种气体,氩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相对最多,可达0.932%,其余4种稀有气体之和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不足0.003%,尤其是氙气特别稀少,故氙与氪被称为黄金气体。
氦主要来源于天然气,少部分来源于空气;核反应堆裂变有不少氙,但具有放射性;除氦气外其它稀有气体主要来源于空气分离装置(空分)。
氦气在空气中的含量非常低,大气中的平均含量只有百万分之五。天然气中氦含量较大,但绝大多数气藏属于低氦气藏,只有少数气藏氦气含量较高,最高可达7.5%。
据美国地质调查*(USGS)2020年调查报告的数据,全球氦气总资源量约519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美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和俄罗斯。受制于氦气资源匮乏、提取氦气的成本较高,我国氦气一直依赖进口。
根据产业信息网,我国稀有气体即氦、氖、氪、氙及稀有气体混合物等的进口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2014-2020年,我国稀有气体进口数量从2895吨增长至3770吨,年均复合增速为4.5%;进口金额从1.65亿美元增长至3.0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6%。
氦气进口金额2020年达2.86亿美元,氙气进口金额达千万美元。
稀有气体分类别来看,氦气进口规模呈现快速快增长态势,氙气进口规模虽有波动,但总体基本不变。
2016-2020年,高纯氦气进口金额从1.5亿美元上升至2.8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7.51%。
2016-2019年,高纯氙气进口金额从1160万美元上升至1233万美元,整体规模变化不大。
2019-2020年,氦气价格经历了增长回落过程,价格最高峰时达1800元/瓶,当前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氪气、氖气和氙气价格均保持上升态势,其中氖气价格从2021年年中的275元/立方米增长至当前1850元/立方米,增速最快。
而高纯氙气、氪气价格目前已分别达到245000元/立方米、21000元/立方米。
2020年7月,岳阳凯美特电子特种稀有气体有限公司特气项目正式投产,公司超高纯电子特气已实现多单销售且订单在逐步放量,已得到国内外多家客户的认可。
氪气产品率先实现销售,2021年累计签订合同金额达1458万元;氙气销售合同金额达425万元;氖气合同金额达55万元。
混配气存在较高技术壁垒,下游应用广泛。混配气是指标准气或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组份的气体,配比的精度是核心参数。
随着产品组分的增加、配制精度的上升,常要求气体供应商能够对多种ppm乃至ppb级浓度的气体组分进行精细操作,其配制过程的难度与复杂程度也显著增大。
在半导体电子行业中,多规格的混合气直接决定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在激光加工、外科手术中,多规格的激光混配气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医用领域,不同氦氧比例混合气各有其独特性能,具有广泛应用。
2019年,公司的“电子特种气体纯化与混配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正式被列为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20年7月,岳阳电子特种稀有气体项目正式投产,生产“高端、精细、专业”的电子特种气体和混配气体,目前已产出合格混配气产品氯化氢基准分子激光混配气、氟基准分子激光混配气和动态激光混配气。
公司已通过相干(COHERENT)认证,并持续推进大阳日酸、亘福、阿斯麦等公司的认证。
相干公司是全球顶级的激光器及相关光电子产品生产厂家,公司的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通过相干公司认证,表明公司在电子特种气体领域的钢瓶内壁处理技术获得认可,含氟ppm级别多组分气体混配以及气体分析等综合实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有望快速切入激光混配气市场。
同时,公司仍在推进大阳日酸、亘福、阿斯麦等公司的认证,为进入半导体行业奠定基础。
通过相干认证,公司的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可以在眼科领域的屈光不正等激光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屈光不正手术分为角膜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其中角膜手术中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和半飞秒手术都涉及准分子激光气体。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以及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从幼儿园到高中)总体近视率为53.6%,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与近视人口高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20岁以下近视人数达1.73亿人,同比增长2.55%。
2012-2019年,我国眼科医疗市场规模从406.5亿元增长到1116.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5.53%。
2014-2019年,我国屈光治疗行业市场规模从46亿元扩大到19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33.35%。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主要分为医用、军用和工业用三种用途。
化学工业用作生产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的原料,酒石酸、维生素等的氧化剂;医*工业用作杀菌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福美双杀虫剂和抗菌剂的氧化剂;印染工业用作棉织物的漂白剂。
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等。蒽醌法成本低,工艺成熟,目前国内99%以上的双氧水装置采用蒽醌法进行生产。
双氧水产能持续增长快速释放,行业展现广阔空间。
2015-2019年,我国双氧水产能保持逐年稳健增长态势,2019年产能达1380万吨/每年,同比增长1.88%,年均复合增速为8.17%。
2015-2019年,我国双氧水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双氧水产量达1075万吨,同比增长4.5%,年均复合增速为8.7%。
2021年4月2日,公司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年产30万吨高洁净双氧水项目。
2016-2021年,我国每月双氧水表观消费量整体上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11月双氧水表观消费量为106.2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2-2021年期间双氧水价格波动较大,目前价格在800元/吨左右。
下游导入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波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1.液体二氧化碳业务:
二氧化碳下游需求整体向好,公司二氧化碳产能产量逐年提升,客户结构以高端的食品饮料和工业领域客户为主。
随着公司二氧化碳产能逐步落地释放,我们预计公司液体二氧化碳业务收入将保持逐年增长,毛利率水平维持在60%左右。
2.干冰业务:
公司干冰业务运行稳健,我们预计该业务收入增速在15%上下波动,毛利率水平保持55%左右。
3.氢气业务:
氢气业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下游新能源产业链逐步壮大,公司积极布*,预计公司氢气业务收入增速在5-10%左右,毛利率水平维持在35%左右。
4.液化气业务:
公司液化气业务运行稳健,预计公司液化气业务收入增速在5%左右,毛利率水平维持在25-28%左右。
5.特种气体业务:
公司特种气体业务近年来快速突破,技术水平进入业内领先行列,持续获得客户订单,我们预计公司特种气体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0.3亿元快速提升至2023年的2.5亿元,伴随产品放量毛利率水平从75%提升至85%。
6.双氧水业务:
公司双氧水产能预计于2023年落地,开始贡献增量,我们预计2023年贡献收入2.5亿元,毛利率为45%。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未来几年分业务的收入及毛利率预测: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2.16和3.91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22、0.35和0.63元。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公司主营业务属于气体领域,我们选取行业内具有同类业务的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和远气体等作为可比公司。
2022年行业内可比公司的PE(Wind一致预期)倍数平均值为54倍。
综合横向PE以及纵向PE估值,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19元。
公众号:搜索老范说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招商化工行业周报2023年4月第4周:烟酰胺价格持续上涨,建议关注冷却液板块
本报告阐述了基础化工板块一周行情走势、产品价格及价差变化、重点推荐子行业及公司。
涨跌幅居前产品
⚑价格涨幅前五:
烟酰胺(19.44%),DEG(7.1%),聚合MDI(5.12%),MMA(4.89%),TDI(4.53%)
⚑价格跌幅前五:
液氯(-64.77%),硫酸(-19.91%),百草枯(-11.11%),MIBK(-10.11%),一氯甲烷(-9.62%)
⚑价差涨幅前五:
甲醇价差(+45.88%),三聚磷酸钠(+36.05%),顺酐法BDO价差(+29.83%),苯胺价差(+16.57%),有机硅DMC价差(+12.79%)
⚑价差跌幅前五:
丙烯(甲醇制)(-37.9%),三聚氰胺(-30.44%),丙酮加氢法异丙醇价差(-19.7%),二甲醚价差(-19.34%),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价差(-15.16%)
涨跌幅居前产品价格走势
⚑价格涨幅前五:
⚑价格跌幅前五:
涨跌幅居前产品价差走势
⚑价差涨幅前五:
⚑价差跌幅前五:
重要产品库存变化
涨跌幅居前股票
⚑股价涨幅前五:
ST榕泰(+7.5%),鼎龙股份(+4.72%),蓝晓科技(+4.46%),浙江龙盛(+3.9%),芭田股份(+3.22%)
⚑股价跌幅前五:
奥克股份(-20.34%),清水源(-13.97%),新安股份(-13.43%),江苏索普(-13.4%),凯美特气(-12.66%)
本周重点推荐公司
三大业务环比有所改善,聚氨酯板块最为突出。2023年一季度,公司三大业务板块营收环比均有所改善,其中聚氨酯板块营收实现157亿元,环比增长11.9%,销量111万吨,环比增长6.7%,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一季度纯MDI均价18797元/吨,聚合MDI均价15570元/吨,环比均有所上涨。这主要是由于疫情结束后,经济有所复苏导致MDI需求向好。石化板块营收实现182亿元,环比增长36.5%,销量317万吨,环比增长54.6%,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石化板块产品价格同比环比均以下跌为主。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营收实现53亿元,环比增长9.9%,销量35万吨,环比增长29.6%,新材料新产能不断释放,产量和销量同比去年增长已经超过50%。
成功收购烟台巨力,进一步巩固TDI国际巨头地位。2023年4月9日,公司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批复,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此项收购。要求收购完成后,双方向中国境内市场客户提供TDI的价格,不高于2023年3月30日前二十四个月平均价格;保持或扩大中国境内TDI的产量;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境内市场客户供应TDI,不得强制中国境内市场客户排他性地采购TDI产品或进行搭售。万华原有TDI产能55万吨,包括烟台30万吨及匈牙利25万吨,其在福建基地25万吨新产能将于23年上半年投产,目前TDI产能占全球总产能比例约16%。烟台巨力合计拥有TDI产能23万吨,包括烟台停产的8万吨产能及**和山巨力的15万吨。预计收购完成后,万华年内有望实现总产能103万吨,占全球总产能比例约28%,成为全球第一大TDI生产商。
精细化学品板块增速最快,我们认为这将是万华未来最大的看点。从2019年开始,公司开始大力发展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实施多项投资或建设计划。2022年1月14日,眉山基地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正式开工。另外根据环评公示,公司在蓬莱规划20万吨POE一期项目,这标志着公司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可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OE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POE产品技术壁垒极高,只有国外几大化工巨头公司拥有核心技术知识和专利,我国每年POE进口量约为40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为100%。万华凭借乙烯项目满足自身POE原材料辛己烯供给,切入一个足以媲美MDI行业的赛道。我们认为万华正积极投资布*壁垒较高的精细化学品板块,未来这将是万华增速最快的业务,也将成为万华发展的第三生命曲线。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收入1838亿、2224亿和246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266亿和313亿,EPS分别为6.44元、8.49元和9.97元,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近期报告汇总
12.《扬农化工(600486.SH)2022年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再上新台阶,新项目提升未来成长性》2023/3/24
13.《皖维高新(600063.SH)2022年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大幅增长,新材料板块多点突破》2023/3/12
14.《利尔化学(002258.SZ)2022年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再上新台阶,积极布*新项目成长空间大》2023/3/2
15.《泰和新材(002254.SZ)2022年业绩快报点评:氨纶底部回升,芳纶稳步成长,芳纶隔膜注入成长新动力》2023/2/26
16.《建龙微纳(688357.SH)建龙微纳2022年业绩快报点评:四季度业绩环比继续增长,催化剂产品开始逐步投产》2023/2/14
17.《亚香股份(301220.SZ):亚香股份深度报告:中高端香料主要供应商,布*泰国工厂打造成长新动能》2023/2/13
18.《永和股份(605020.SH):永和股份特殊事件点评:电化学储能新规即将实施,全氟己酮将供不应求》2023/2/1
19.《泰和新材(002254.SZ):泰和新材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氨纶板块环比改善,看好芳纶隔膜成长性》2023/1/30
20.《兴发集团(600141.SH):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成长板块效益显著增加》2023/1/16
- END -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周铮:招商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金融学硕士,2015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天相投顾、华创证券、方正证券。
曹承安:招商证券化工行业高级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中化国际、浙商证券。
连莹:招商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博士,2022年加入招商证券。
实习生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