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是什么样本企业(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怎么样?)

时间:2024-01-08 20:23:32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怎么样?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是中联重科旗下主要事业部之一。公司集研究、开发、制造、试验为一体,地跨中联重科泉塘工业园、灌溪工业园、麓谷工业园,拥有员工近5000人,年生产销售规模近120亿元,主要提供12吨到150吨汽车起重机、180吨到500吨全地面起重机、50吨到3200吨履带起重机三大系列产品。公司的前身为湖南省浦沅集团有限公司,在行业内外享有技术、品牌、管理盛誉,2003年与中联重科实施重组并购组建而成。作为一个具有40年工程起重机开发、制造历史的企业,公司全过程见证并参与着中国工程起重机的发展,是中国最早兼具上车、底盘综合开发制造能力的厂家,是中国第一家引进消化欧洲全路面起重机技术产品的企业,同时还是多项中国最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的首创地。二十一世纪,伴随中国加入WTO,公司不断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迈进,产品从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向大吨位、多系列工程起重机拓展;施工领域从普通基础建设向南极建设、高铁、油田、大型港口、核电、风电等高等级工程渗透。公司建有开放式的技术研发平台,与国内及世界多家一流的工程机械专业研究机构和院校建有稳固、良好的科研合作,不仅在产品智能化、核心技术、外观造型上技高一筹,更以在行业内率先推出自主开发的QY90、QY110、QY130、QY150汽车起重机和QAY180、QAY220、QAY260、QAY350、QAY400、QAY500全地面起重机以及QUY260、QUY350、QUY450、QUY650、QUY1000履带起重机等一系列大吨位工程起重机,成为中国大吨位移动起重机的领军者之一。公司建有独立、完善的营销网络,以全球化视野开拓市场,在国内主要中等以上城市均建有集销售、维修服务、产品展示、信息反馈于一体的营销服务机构,年销售规模接近120亿元。2009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超大吨位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和350吨全地面起重机产品,彰显了中联重科在大吨位起重机方面的研发实力;目前国内最大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2600吨、3200吨也即将下线销售,更标志着我国在大型、超大型履带起重机自主研发领域已走在亚洲前列。在海外销售方面,2005年产品批量销售西欧后,2007年公司履带式起重机又成功销往美国,迈出了向世界工程机械顶级市场挺进的坚实步伐,2008年600吨履带吊的出口,更是开创了中国超大吨位产品出口的新纪元。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远销中亚、西亚、东南亚、北美、欧洲、澳洲、中美洲、南美、非洲等多个地区,海外销售占销售总额比值超过30%。

湖南中联重科是国企还民企?

中联重科其是国企,因其是由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控股的企业,而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为国企,其占股比例为百分之18.19,所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为国企,全称是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开发、生产、销售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卫机械、汽车起重机及其专用底盘、消防车辆及其专用底盘、高空作业机械、应急救援装备、矿山机械、煤矿机械设备、物料输送设备等的公司。

常德的中联重科是个什么企业介绍下谢谢

常德中联重科就是原来的华南机械厂,42路车的终点站就到那里,被长沙的中联重科合并了,目前效益还不错~

盈峰环境公司治理再上新台阶,中联重科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

  1月30日,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峰环境”,股票代码:000967)召开了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核通过了关于选举董事的议案,此次董事会成员的变动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盈峰环境成功牵手中联环境后,新进了许多优秀的战略投资者,股东结构发生了变化,现在上市公司的股东由盈峰控股、中联重科、各大投资机构、公司管理团队及广大中小股民投资者构成。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盈峰环境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45.56%股份;具有湖南省国资背景的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成为盈峰环境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12.62%股份;国内领先的投资管理机构——弘毅投资持有公司9.81%的股份,为公司第三大股东;中联环境管理层合计持有公司3.78%的股份,为公司第四大股东。盈峰环境股东的多样性、多元化代表了上市公司越来越趋于公众化,公司的治理更透明、更规范。

  作为盈峰环境的重要投资者,中联重科创立于1992年,前身是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拥有60余年的工程机械技术积淀,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20多年的创新发展,使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主导产品覆盖9大类别、49个产品系列,800多个品种。自2001年开始,中联重科通过重组并购,参与到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改造之中,植入新机制、新技术,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新一轮改革中,中联重科的体制创新被***国资委树立为混合所有制的“样本”企业。

  盈峰环境与中联重科的合作有利于两家公司在工程机械高端装备业务、技术等方面开展更广更深的交流,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环卫环保装备领域的竞争力,推动上市公司快速成为智能环境装备与服务的行业引领者。

盈峰环境新董事会介绍

新董事会成员:马刚、邝广雄、申柯、陈培亮、李映照、于海涌、石水平

  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变动后新进三名董事,新董事的加入不仅有利于公司治理的优化,还充分代表了上市公司广大股东的利益。盈峰集团副总裁邝广雄先生作为控股股东代表加入董事会,其丰富的财务经历,有利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的科学决策;中联重科申柯先生作为第二大股东代表加入董事会,有利于今后盈峰环境与中联重科在业务、技术等方面协同运作,推动上市公司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盈峰环境副总裁、中联环境执行总裁陈培亮先生作为公司中联环境管理层代表加入董事会,将促进中联环境平稳融入盈峰环境,完成融合。

  本次董事会成员的变动,为盈峰环境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的治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盈峰环境将在董事会的带领下,用优秀的业绩回报股东,秉承“简单、专业、快执行”的文化理念,坚持“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员工是我们的事业合伙人;业绩导向,能者上、庸者下;科技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价值观,为实现“让世界更清洁,让未来更美好”的企业愿景而不断前行,成为受人尊敬和信赖的以环卫机器人为龙头的智能环境装备及服务的行业引领者!

成都阆中商会优秀会员企业展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产业园展示

部分工程机械展示 

部分收获机械

 部分烘干机械

部分国家领导人视察

中联重科的核心价值观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

“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内核体现于:诚信、执着、包容、担当。

诚信: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企业的为人之道,事业的原点。

执着:坚守价值,专注如一。企业的做事之道,事业的基石。 

包容:融合发展,和谐有序。企业的发展之道,生命力之所在。

担当:承载使命,履职尽责。企业的成就之道,生命线之所系。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和中联重科类似的企业

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排名622名,位列国内三强之首,中联重科排名1367次之,徐工机械排名1369。中联重科竞争对手(类似公司)是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高端市场的领先公司之一。

中联重科研究报告:新板块高增动能足,核心龙头国际化加速 - 知乎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代川、石城)

国内工程机械核心龙头,综合实力强劲。中联重科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主导产品涵盖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土方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工业车辆、矿山机械等18大类别、106个产品系列、660个品种。公司前身是建设部长沙机械研究院,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的发源地。公司2000年在A股上市,2010年在H股上市,是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成立30载后,公司已经成为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公司主导、参与、制修订逾40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综合实力强劲。

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同步积极探索新板块发展。从公司的发展进程看,公司积极拓宽产品线,强化营收多样性。公司1993年自研第一代混凝土机械产品后,专注于混凝土机械领域。2003年通过并购浦沅集团切入汽车起重机赛道。2011年成立中联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2013年,公司提出战略转型计划,从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转型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和金融服务等多板块协同发展。2017年起,公司积极开拓挖掘机、高空作业平台等其他业务板块,持续拓宽产品品类;同年以116亿元出售环境产业80%股权,实现了核心业务再聚焦。

公司发展兼容并包,收购优质标的助力成长。自成立以来,公司收购行业内优质企业。2001年,公司整体收购了英国保路捷公司;2002年,公司兼并湖南机床厂;2003年,公司收购中标公司,开拓环卫机械业务,并与建机院、浦沅集团、浦沅有限公司实现了四方重组并购;2008年,公司先后收购陕西新黄工、湖南汽车车桥厂、华泰重工、常德信诚液压,并购全球混凝土设备领先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2013年,公司收购全球干混砂浆设备龙头德国M-TEC公司;2014年,公司并购全球著名升降机企业荷兰Raxtar公司,并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60%股份,全面进军农业机械领域;2015年,公司收购意大利Ladurner公司;2018年,公司收购全球塔机领先制造商德国WILBERT公司。扎根起源于科研院所,公司引领创新彰显技术基因。公司是从国家级研究院孵化而来的企业,是行业标准的制订者。根据中联重科公司官网的数据,公司拥有6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荣获国家专利金奖,累计申请专利11880件,其中发明专利4591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机械设备行业第一,专利综合实力位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先后主导、参与制修订17项国际标准、4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站上全球技术的制高点。

公司坚持国际化战略,创设“两纵两横”总体格*,出口拉动成长。公司坚守“包容、共享、责任、规则、共舞”五项国际化基本原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目前,公司海外市场已拓展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产品全系列覆盖。公司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企业国际化发展融入到国家战略。公司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地区的海外机构,从英、法、德到俄罗斯贯穿欧亚大陆,从**、中亚、印度到东南亚贯穿亚洲新兴市场,形成‘两横’;从北美到巴西、智利贯穿南北美洲,从北非到南非贯穿非洲大陆,形成‘两纵’。行业景气度下行期,公司业绩逐渐企稳。2021年以来,受行业周期及下游需求影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规模有所收缩。公司业绩在22年出现较大波动,但是保持了和行业近乎同步的幅度。2023Q1,公司实现营收104.26亿元,同比增长4.13%;实现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10.63%。公司23Q1收入端实现了正增长,表现较好,业绩企稳趋势显现。

利润率回升,加大研发投入,整体费用管控良好。在经历了行业景气度下行带来的盈利能力下滑后,公司2023Q1实现毛利率26.39%,较2022年同期上升6.32pct。公司持续优化生产、销售、管理各环节,坚持提质增效,管控三费费率取得良好成果。2023Q1公司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分别为6.49%和3.60%,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023Q1公司研发费用率为6.2%,较去年同期提升1.9pct,公司重视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自身研发和产品能力。

公司产品类型多样,以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为中心。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工程机械包括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石方施工机械、桩工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矿山机械、工业车辆等,服务应用于础设施、房地产、新能源等领域。农业机械包括耕作机械、收获机械、烘干机械、农业机具等,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育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烘干储存等生产全过程服务。

起重机械与混凝土机械双核驱动,公司市场地位稳固。2022年,起重机械/混凝土/高空机械/土方机械/农业机械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89.8/84.6/46.0/35.1/21.4/34.4亿元,分别占比45.%/20.3%/11.0%/8.4%/5.1%。2022年,公司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地位稳固。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公司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的市场份额仍稳居行业第一;搅拌车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工程起重机械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200吨及以上全地面起重机销量位居行业第一;建筑起重机械销售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农业机械毛利率加速攀升,海外营收快速增长。近年公司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和土方机械等产品毛利率较为稳定,农机毛利率有较大攀升。2021年以来,公司海外市场加速拓展,收入增长显著。公司2021/2022年实现海外营收57.9/9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05/72.60%。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4%,在海外营收规模提高的同时,公司海外毛利率实现较快攀升,在2022年实现了对国内毛利率的赶超。2022年公司国内毛利率与海外毛利率分别为21.77%和22.02%。根据公司2023年一季报,2023Q1公司海外收入增速达123%,实现了进一步的增速上行。

公司股权架构合理,无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公司缔造科研院所改制典范,被***国资委树立为混改样本企业公司。第一大单一股东为湖南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持股14.4%,管理层持股平台长沙中联和一盛投资持股7.86%,员工持股平台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4.50%。公司股权架构多元化,形成多元平衡利益共同体,激发长期经营活力。

环保节能运维成本低,电动工程机械优势鲜明。电动工程机械以电能驱动替代内燃机驱动,在降低噪音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燃料在内燃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污染物。在使用成本上,燃油使用的减少大大降低了电动化设备的运维成本。政策端:“双碳”政策定大*,电动化技术迎来上行周期。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叠加,世界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技术窗口期。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而环境友好型低排放的电动化工程机械设备在此政策背景下获得了绝佳发展空间。电动化成为行业大势所趋,中国工程机械迎来长期技术上升周期。

成本端:电池价格下探,降低电动工程机械产品成本。随着制造技术的成熟,以及上游锂矿的价格回落,主要应用于电动工程机械的锂电池方行动力电池价格不断下探。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6月,相关电芯的价格相较于年内高点下探接近30%。作为电动工程机械产品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价格的下跌将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电动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发展现状:电动化产品仍处初期阶段,现行应用场景多为固定施工。现阶段市场化进程更快的电动化设备多属于小型低功率工程机械,或中大型插电式工程机械,均难以实现长距离和频繁的移动充电,主要适用于港口、城市建设、物流园区等固定作业环境。小型工程机械电动化发展早,市场需求增长快;其他大型设备正处于测试迭代和产品导入期,仍有部分技术难关尚未突破,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燃油设备满足客户需求。主机龙头强势引领,工程机械电动化进展顺利。目前国内电动工程机械市场主要包括两大类公司。一是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传统龙头厂商,他们依托市场地位与多年研发积累,在对电动化趋势的精准把握下提前布*,近两年以电动挖掘机、电动起重机等各类电动工程机械新产品呈井喷式发展。二是以博雷顿为代表的的新兴企业,他们看准发展时机,及时切入电动装载机等细分领域,为中国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增添新的活力。

未来方向:电动化为工程机械智能化创设硬件平台。将燃油动力替换为电动力后,新型电动工程机械设备将更快速地迈入智能化道路。以中联重科的换电式四桥8F陕汽电动搅拌车为例,切入电动动力后,以驾驶辅助、可视操作为代表的智能系统迅速更新,公司产品进一步智能化。

工程机械市场空间达万亿规模,龙头杨帆出海。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具有广阔的全球市场。根据KHL的数据,2021年全球前50强工程机械主机生产企业总销售额2327亿美元,同比上涨20.8%,创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占据了50.25%以上的销售额,所占比例最大。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占比接近,分别为23.22%和26.33%。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韧性足,不同时点不同地区景气度存一定分化。从卡特彼勒全球工程机械零售季度销量看,拉丁美洲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北美地区增长稳健,全球市场呈现复苏态势。从小松各地区开工情况看,东南亚、拉美及北美挖机开工增长较为可观。印尼的月度开工小时数稳定在150-200小时,且仍处于正增长。2022年以拉美和东南亚为代表的快速复苏的海外市场,创造出大量工程机械产品需。

与全球龙头对比,国内龙头海外收入占比低。卡特彼勒与小松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龙头,持续推动国际化战略,在全球市场均取得良好销售,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其中卡特海外营收以北美地区以外营收计算,小松海外营收以日本地区以外营收计算。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和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国内龙头,由于推行国际化战略相对较晚,现阶段海外收入占比显著低于全球龙头。尽管2022年三大国内龙头的海外收入占比均有显著提高,但相较于卡特和小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增长前景可期。

国内工程机械出口快速攀升,主机厂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的数据,2022年全年挖掘机出口10.95万台,同比增长60%;2022年全年出口销量占挖机总销量的比重为41.9%,且多个月份出口占比超过50%。2023年出口持续保持正增长,且在内销相对一般的情况下,出口继续有效平抑内销的下行影响。出口的增速因基数效应有所下行,但仍体现了国内工程机械主机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

挖机销量预测:预计未来三年出口占比持续提高。综合考虑保有量情况及下游需求增速(取地产和基建增速的加权值),23年国内挖机销量加速探底是大趋势。随着未来内销的周期强度开始向上,出口随着国内设备竞争力逐渐加强,行业总销量有望持续修复。

卡特小松断档式领先,国内品牌迅速崛起。根据YellowTable的数据,卡特彼勒和小松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龙头,长期占据市占率全球前二,且与其他企业拉开了较大差距。全球头部工程企业中,2021年中联重科以4.5%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七,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分别以7%和7.9%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三。国产品牌强势崛起,在国际化战略的指引下冲击海外市场,利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就超越了沃尔沃、日立建机等老牌国际厂商。

2023年,重视不同区域景气度的差异。23Q1,出口至俄罗斯、沙特、土耳其等国家的金额,增长超过100%,且俄罗斯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工程机械出口国家。美国、印度的情况也较为稳固,美国市场比预期中的衰退情况要好。东南亚市场,泰国市场遇到了较大的下行,但印尼等区域情况较好。23Q1出口至一带一路区域合计54.7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46.8%。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贸易畅通质效双升。从2013年起,公司先后并购德国M-TEC公司、荷兰Raxtar公司、意大利LADURNER等世界一流企业。通过不断扩充经营版图,同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外投资建厂,实现优势产能的转移,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并提升重点地区综合竞争力,形成围绕“一带一路”的本地化制造集群。2015年,公司作为首批中国企业入驻中白工业园;2016年,公司与白俄罗斯知名的MAZ卡车集团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联合研制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汽车起重机、环卫清扫车、混凝土机械等产品,辐射中亚和俄语区。

公司深度受益一带一路,针对性布*沿线国家。作为“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受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公司致力于深耕海外市场,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工业园或生产基地。公司实现了公司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并把本地化运营的海外发展战略落地。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均有市场布*,产品远销**、南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公司在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地区建立子公司,在意大利、德国、巴西、印度、白俄罗斯投资建有工业园,在土耳其、沙特、墨西哥布*落子,并在全球设立50多个常驻机构。以阿联酋、巴西为中心,正逐步建立全球物流网络和零配件供应体系。

强化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搭建全球售服体系。公司注重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扩张,构建了全球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网络。在生产制造基地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园区的整合和布*,形成了遍布全球的产业制造基地。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业务的过程中,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及高效的运营效率推动了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在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方面,公司产品市场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球市场布*和全球物流网络及零配件供应体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了分子公司及常驻机构。

升级海外生产基地,加强海内外产业协同。公司坚持适时跟进海外市场的最新进展,持续推进海外生产基地拓展升级。2022年,意大利CIFA拓展升级为涵盖混凝土、工起、建起产品的综合型全球化公司。公司加速与德国威尔伯特公司塔机技术的融合,以威尔伯特为窗口连接全球高端塔机研发技术。公司还加强了全球领先的农机具制造商拉贝公司与农业板块的协同。针对海外特色,完善本地化管理制度。公司纵深推进海外业务管理变革,以航空港为业务支点,以地面部队为业务触手,完善本地化人、财、物、软硬件管理能力。2022年,公司完成30个重点国家本地化业务和运营体系建设,打造专业、务实、高效的本土化人才队伍,海外的ERP、CRM、物联网等数字化平台相继上线运行,海外业务端到端管理实现可视化,形成中联特色的海外业务端对端、数字化、本地化的业务管理体系,为海外业务的全球布*与全面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外收入强势攀升,重点领域接连突破。公司2022年海外收入99.9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72.60%,且每季度出口收入呈现连续爬坡式快速增长,彰显公司海外收入进一步强势攀升的潜力。海外布*的重点产品与市场实现有效突破,其中印尼、印度、阿联酋、沙特、土耳其等重点国家本地化发展战略成效显著,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00%。在各类产品中,工程起重机械出口收入超过30亿元,ZAT8000H全地面起重机批量交付,是我国出口海外最大吨位的全地面起重机;高空作业机械产品销售至海外8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打入欧美高端市场,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波兰等国实现中国品牌市占率第一。

公司全面推行智能制造,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智能制造方面,工艺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行业领先,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投建包括土方机械园区、高空作业机械园区、混凝土泵送机械园区、工程起重机械园区等8个智能制造园区在内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生产,卓越的智能制造能力打造高品质产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公司成立中科云谷公司,全面切入工业互联网领域,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基于智能设备的客户端整体运营解决方案。加强前沿数字技术应用,推进业务转型创新经营模式。公司将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应用于先进制造业各方面,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赋能,持续在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公司加快推进海外业务端对端、智能化财务体系、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等系统建设,加速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制造模式的创新升级,向数据运营的智慧中联迈进。公司以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端对端为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系统和敏捷供应系统,数字技术赋能智慧产业城建设。公司打造研发数字化平台,以产品数字孪生和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为核心,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2022年,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全国首批30个“数字领航”企业名单。

加速形成包括智能园区、智能工厂、智能产线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智能化方面实现单机全面拟人化,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深度协同,实现自学习、自监测、自确认的典型智慧工地的多机协同作业。公司加速推进高端装备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先进智造技术应用研究快速转化,智能园区、智能工厂、智能产线建设相继落地。部署智慧产业城建设,公司首创智慧施工技术。公司智慧产业城的定位是加速打造先进制造未来企业的核心载体,以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要素的全面打通和智能化协同利用,建设“面向未来、引领三十年”的世界级灯塔工厂,将智慧产业城打造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高空作业机械、泵送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等三大主机和高强钢中心、薄板件中心等两个中心的多个灯塔工厂将先后实现投产运营。公司在行业内首创智慧施工技术,基于单机智能、人机协同、机群协同的技术积累与实现,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智慧施工成套解决方案,首创全流程数字化闭环施工新模式,攻克智能化成套关键技术,打造出行业首个绿色智慧施工工地。

智能工厂全线投产,涵盖高空作业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多个品类。公司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的“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全线投产,包括4条无人化“黑灯”产线。其中,大型柔性智能备料车间入选“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公司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工厂实现臂式装配线等9条智能产线建成投产,进一步筑牢行业第一梯队的产业基础。混凝土泵送机械智能工厂实现泵车整机装配线等4条智能产线建成。中联智慧产业城高强钢备料中心、薄板件中心产线进入安装调试。工程起重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农业机械、工程车桥、中高端液压油缸等主机及零部件智能制造工厂产线建设正有序推进。已投产的塔机、搅拌车、关键元器件(液压阀)等智能工厂产能持续释放,多项获评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高度重视先进智造技术研究的成果转化。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打造智能化、柔性化的智能产线,融合智能控制算法与数字化系统,公司构建出高效协同的业务链共15条。近年来持续推进150余项行业领先的全流程成套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并最终实现113项技术在智能产线成功搭载,其中52项为行业首创。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加速赋能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带动公司引领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公司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核心龙头,以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为代表性支柱产品,占据公司营收超过60%。近年来,随着土方机械、高空作业平台、农业机械、新材料等新产品品类的快速崛起,以及行业电动化趋势下公司新能源产品的持续突破,公司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从而降低了公司营收规模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的关联性,进一步加强公司α。

公司长期占据混凝土机械与起重机械的市场主导地位。公司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地位稳固。2022年,混凝土机械产品中,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搅拌车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工程起重机械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200吨及以上全地面起重机销量位居行业第一,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ZAT24000H实现批量交付。建筑起重机械销售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推出极致R代塔机,实现“全域安全、30年寿命、远程管理”三大核心技术突破,确立世界塔机技术标杆。土方机械与高空作业平台等潜力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土方机械方面,形成“渭南+长沙”双制造基地布*,长沙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全线投产,中大挖产品可靠性、智能技术实现全面升级。国内中大挖销量进入行业前列。高空作业机械方面,公司成为国内型号最全的高空设备厂商,国内销量行业领先,已拥有剪叉、曲臂、直臂、蜘蛛车等80余款产品,实现4-72米全覆盖。根据第一工程机械网,公司最新发布的产品ZT72J-V作业高度为全球第一,同时加速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蜘蛛作业车实现小批量产,伸缩臂叉装车、高空作业机器人等全新品类产品开发。

十年积淀后大力革新,公司农业机械业务蓄势待发。公司作为全国产品链最全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10年沉淀为公司积累了较强的先发优势。经过近两年的大力调整,实现研发、制造、管理、销售、服务和市场的全方位革新,战略定位更加清晰,业务聚焦初见成效,创新产品增长迅速,正从培育期向快速成长期转变。AI农业装备制造商,公司引领行业智能化新方向。公司致力打造产品链最全、行业领先的AI农业装备制造商。公司先后获得产品技术奖励共15项,专利授权近千项。在行业内,公司率先以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农业,实现农机+农艺+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创新。2021年起,陆续发布新一代AI小麦收获机、AI水稻收获机、大马力AI拖拉机、有序AI抛秧机、农机AI控制器、收割测产智能终端等产品,引领中国农业机械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以新一代人工智能谷物联合收割机(TE100)为例,公司农业机械产品深度智能化。该款收割机配备多款摄像头辅助感知。其中,前置视觉感知摄像头能够自动感知作物长势、倒伏状态;粮仓摄像头适时监测粮满情况;籽粒升运器内置式摄像头适时感知监控籽粒含杂和破碎率。内置系统能够利用损失传感技术分析损失率指标,根据作物倒伏、长势情况自动控制割台和拨禾轮升降,自动匹配车辆行走速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复杂条件下的低损失、低含杂控制模型,让小麦机具备自主决策优化的功能,实现高质量收获作业。

新兴产品快速下线,公司农业机械提质升级。公司农业机械贯彻“深蹲夯基、转型提质”的方针,完成长沙、芜湖“双总部”建设,聚焦主粮机械进行新产品开发,进一步完善产品型谱,并加快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应用。小麦机、烘干机、旋耕机、抛秧机国内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前列。种植智能决策系统初步形成“1+3”产品体系,以1个农业大数据平台作为底层技术核心,面向不同客户群体,构建智农云APP、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农业大数据监管中心3个产品系列。该技术体系在湖南省环洞庭区域实践,建立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基地100个,总面积达15万亩。

多角度深耕绿色化,公司新能源产品谱系完善。在绿色制造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原材料利用率提升、全流程工艺优化、能量回收及循环利用等绿色制造技术应用,通过废水废气处理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材料利用率、制造效率、能源利用率、清洁排放率的提升,以及钢材、焊丝、涂料、天然气、调试用柴油等物料的单台套消耗量的降低。其中,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的数据,智慧产业城大型柔性智能钢板备料车间,通过排料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智能切割等成套技术,实现了材料利用率高出行业平均7%;混凝土泵送机械通过自动输调漆及中高压混气喷涂技术,减少喷涂工艺碳排放25%。公司新能源产品谱系完善,推动氢能源产业链向前端制氢及后端应用延生,实现纯电动、混合动力、氢能源成套新能源技术全面突破,全系列工程机械形成新能源版产品。

面向深层自主可控,公司加速关键零部件研发。针对感知、交互、控制、传动、车桥、液压、油缸、胶管、高强钢、薄板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公司持续加大相关技术研发,深化产业链的纵向打通与横向融合,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公司力图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提升自制率。公司液压阀智能工厂已建成投产,中高端液压油缸、工程车桥等零部件智能制造工厂产线建设正快速推进。多项业务再现新突破,公司产品持续引领行业进步。2022年,研制下线127款重大新产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330项。在工程起重机作业安全性、塔机可靠性、泵车臂架操控性、搅拌车轻量化、高机及挖机节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公司标杆产品实现新突破。研制出全球最大、国际领先的2400吨全地面起重机,刷新世界纪录,已交付大型风电工程等用户使用。推出全新R代塔式起重机,自主研发圆榫标准节,突破30年寿命设计,风阻小,四向同性,抗风能力更优。研制出全球55吨级最长5桥70米泵车,树立轻量化泵车新标杆,突破单手操控臂架布料、作业安全监控、数字化运营等多款行业首创新技术。研制出全新首款ZS080V滑移装载机,实现批量出口美洲、澳洲等高端市场。研制出国内首款4LZ-15F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突破切纵流滚筒低损脱粒、双纵轴流滚筒高通量分离等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农业机械等新兴业务占比攀升,公司营收逐渐减少房地产依赖性。近年来,公司农业机械等新兴业务快速崛起,占比不断提高。公司收入结构更加多元更加合理,从而逐渐降低了公司营收规模与地产的关联性。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其中机械、农业机械、土方机械、高空机械等。预计公司23-25年将实现营业收入460.7/521.0/609.9亿元,增速10.7%/13.1%17.1%;实现归母净利润34.5/46.0/55.9亿元,增速49.7%/33.2%/21.5%。

(1)混凝土机械:公司混凝土长臂泵车、车载泵、搅拌站份额位居行业第一,2022年搅拌车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公司2022年混凝土机械实现收入84.6亿元,毛利率21.8%。因混凝土机械下游跟地产的相关性更大,随着新能源产品的拉动及需求平稳扶苏,预计23-25年混凝土机械收入同比增长11%/20%/33%,22年行业下行后毛利率预计将逐渐修复,预计23-25年毛利率为22%/23%/23%。

(2)起重机械:公司起重机竞争力较强,2022年公司工程起重机份额市场领先,建筑起重机销售规模全球第一。公司2022年起重机械收入189.8亿元,毛利率22.9%。预计起重机将随着下游风电等领域需求改善而复苏,预计23-25年收入同比增长6.6%/7.7%/8.2%,起重机的毛利率也将因规模效应而逐渐修复,预计毛利率保持稳中有进的情况,预计23-25年毛利率为24%/25%/25%。

(3)土方机械:公司重视土方机械的增长,围绕国内、海外两大市场,持续推进完善产品型谱及升级开发。依托灯塔工厂,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2022年土方机械实现收入35.1亿元,毛利率23.5%。在较高的战略位置下,预计土方机械收入将迎来较快增长,23-25年收入同比增长15%/15%/20%。公司土方机械规模将逐渐扩大,预计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上行。预计23-25年毛利率为24%/25%/26%。

(4)高空机械:公司高空平台产品收入快速增长,目前公司的高空机械型号较全且国内销量领先,产品实现4-68米全覆盖。公司2023年高空机械收入46.0亿元,毛利率20.8%,预计未来高空平台收入增速会高于行业均值。预计23-25年高空机械营收增速为30%/25%/25%,高空平台产品是公司的优势产品,随着更高米数产品发布后带来的销售,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预计23-25年毛利率为21%/22%/22%。

(5)农业机械:公司农业机械是传统优势产品,且持续贯彻中高端产品的发展战略。公司2022年农机实现收入21.4亿元。随着公司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完善,农机产品加速数字化转型。预计公司23-25年农机收入增速为10%/15%/15%,预计毛利率将随着效率提升而有所修复,预计23-25年农机毛利率为12%/13%/13%。

(6)其他机械和产品:公司其他机械和产品包括路面机械、桩工机械、物料机械、消防装备、工业车辆等,我们预计整体的发展将保持相对稳健。公司2022年其他机械和产品实现收入34.4亿元。预计公司23-25年其他机械和产品收入增速为3%/3%/3%,预计毛利率将保持相对稳定,预计23-25年其他机械和产品毛利率为17.5%/17.5%/17.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中联重科是国企还是私企

中联重科是国有企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新一轮改革中,中联重科的体制创新还被***国资委树立为混合所有制的“样本”。

但是中联重科和一般意义上的纯国企还不一样。作为一个国企改制的企业,保留着前国企体系内的一种管理模式,半国企半私企,拿着国企的工资干着私企的活。就工作强度来说除了中央研究院,其他事业部日常大小周早八晚八,甚至有些是早八晚九,有时886,896,不过周六不叫加班而是叫值班,周六这天可以晚点去,但是新人一般都是按时到。技术岗是没有加班工资的,就转化成了年终奖金(当然不是加班越多奖金会越多)在你拿到这个年终奖之前,就像一个盲盒。对比三一重工8106或者8116,中联重科工作强度小一些,工资少了一小半,五险一金更到位。

原创|2022-10-1104:50:53|浏览:1.6万

中联重科是国企还私企?

中联重科是国企,该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科技实力强,技术先进,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占有率,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