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是什么人物(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知识在付费后走俏)

时间:2024-01-15 18:33:43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知识在付费后走俏

罗振宇,“得到”APP、罗辑思维创始人。曾任CCTV《经济与法》《对话》栏目制片人。2012年底开始创业,其个人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在各大视频、音频平台播放,收视收听率超过10亿人次,在创新、社会学、历史等领域作过大量现象级话题;公众号“罗辑思维”超过1000万粉丝;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开创“知识跨年”新模式。

2016年5月份,推出知识服务应用“得到”,服务超过700万用户。

6月6日,喜马拉雅推出66会员日,围绕知识内容付费推出会员服务、强化付费用户黏性,3天召集会员342万。5月18日,“得到”举办知识发布会,发布了12款知识产品,并发布了内部品控手册。此前,知乎、分答、微博、微信、果壳、虎嗅、钛媒体……各路人马通过各种形式纷纷抢滩知识付费领域。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2017年,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市场下沉及产业链拓展,知识付费成为新“风口”。知识付费到底是什么,为何能够兴起,又能否成为消费升级的引擎和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站在知识付费“风口”的“得到”APP和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观点。

2000年,罗振宇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从《中国房产报道》到《经济与法》再到《对话》,罗振宇做过不少节目。2008年,罗振宇离开了央视,受第一财经邀约,成为《中国经营者》的主持人。在《中国经营者》的录制中,罗振宇要求把节目结束语改为他的个人脱口秀,这样的内容表现方式,和后来的《罗辑思维》几乎一模一样。

2012年,新媒体的第一波浪潮来袭。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开播,罗振宇开讲的第一课是《末日启示,向死而生》。这档视频脱口秀节目从开播到今年3月份停止更新,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达4.7亿次。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把看事物更透彻作为自己的快乐本源。有需求,并且有为需求付费的意愿,这就是市场真实的起点。”罗振宇认为,其实,知识付费再正常不过,上一堂课也花钱,买一本书也花钱,只不过这种知识付费和中国20年来互联网免费的惯例不符。

“惯例不重要,事实才重要。”罗振宇不断地强调。这也符合他一直强调的基础价值观:第一,永远看未来;第二,永远尊重事实;第三,始终关注自身。

另一个事实是新白领的崛起。罗振宇稍有深思地说道:“不同于老白领,新白领面临的不确定性特别大。当前,一个人要在一个机构内获得稳定位置和上升通道,已经不可能了。想在岗位上做成任何事,都需要跨越组织边界,整合资源。对抗这种不确定性,需要终身学习。这对我们这些知识服务者来说,也是极大的机会。”

罗振宇上面这些话,也像是在说他自己。从电视台到脱口秀,到自媒体,再到知识服务平台,罗振宇一直都在看未来。

虽然知识付费并不是个新行业,但能在几年之内快速发展,也离不开版权环境的改变。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演讲中,罗振宇表示,知识付费具有成为风口的潜质,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版权环境的大幅好转。“如果盗版环境依然如故,知识付费这门生意是不成立的。”

看起来万事俱备,罗振宇对知识付费也有自己的担忧。“知识付费第一个困境是,在内容大爆炸的过程中,任何内容都有可能被稀释。知识付费如果做不到头部,基本没有未来;第二个困境是,内容领域出现好公司的几率很高,但好内容能否持续,能否给资本市场一个良好预期,任何人都无法保证。”

3月8日,在“一件小事”媒体沟通会上,罗振宇公布了内容付费产品“得到”上线以来的最新数据,并对《罗辑思维》实行重大改版。具体内容是,从周播改为日播,周一到周五每日更新,时长5分钟到8分钟左右;从一个视频节目变为一个音频节目;不再全平台分发,只在《罗辑思维》出品的“得到”APP上独家播出。

在视频内容火热的当下,罗振宇为何放弃自己最熟悉的视频,转而将全部精力放到音频和文字上,这又是一招什么棋?

“电视台的人出来往往做视频公司,纸媒出来的人往往做公众号,这就叫会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这种思路不是创业。创业是市场要什么干什么。”在采访中,罗振宇再一次提到市场,他认为,从视频到音频文字的转变,正是市场的需求。

目前,各个知识付费平台风生水起,功能日趋完善,各领域专业人士纷纷入驻。但是,知识付费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各家都有不同的理解。

“‘得到’的价值不是为用户提供知识,而是为用户节省时间。”罗振宇看起来胸有成竹。在他的话语体系中,价值观、使命和愿景始终是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我们做任何一个产品,都希望帮用户把时间节省下来。从视频到音频文字的转变,本质上适应我们的价值观。音频是一个伴随性媒体,用户可以在通勤、洗漱、健身时,边听边学。视频产品就需要用户全身心的投入,相当于占用了用户不少时间。从视频到音频的转变适合为终身学习者服务这一愿景,也是很久以来的一个想法。”罗振宇说。

去年年底,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晚会上,罗振宇提出了国民总时间的概念。他认为,国民总时间是刚性的,一个方面的时间占用多了,另一方面的时间必然减少。“视频是找用户要时间,但在国民总时间不变且内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珍贵,找用户要时间越来越难。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此路不通,所以就转向另一条路,帮用户节省时间。”罗振宇表示。

“此外,在人工智能时代,用音频辅之以文字,用多媒体的样式交付知识,很可能是知识付费发展的一个趋势。”罗振宇预测,音频属于自然语言,人类拥有自然语言的历史很长,但是书面语言的历史只有几千年,大部分人看懂书面语言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很多优秀的人依然靠着自然语言来学习知识和传授经验。因此,用自然语言交付知识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在采访等待的间隙,罗振宇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录音频。这些音频,都会在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到订阅用户的面前。

“我从来都是发语音而不是发文字,因为语音所包含的人格要素比文字要好得多。”罗振宇曾经这样说过。现在的“罗辑思维”,虽然音频和文字都有,但音频始终还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靠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几年来,无论是线上和线下,罗振宇确实为自己积攒了不少粉丝。曾经,8000套图书包在“罗辑思维”社群里出售,一个半小时全部卖光。后来,罗振宇又发起号称“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募集”,普通会员200元,铁杆会员1200元,不承诺任何会员权益。短短5个小时,5000个会员全部卖完。粉丝的力量不容置疑。

罗振宇在自己的节目中也提出,清晰的人格,带来吸附。具体来说,就是人格思维。他认为,工业社会用物来连接个人,互联网社会要用人来连接个人,可以用自己的人格和禀赋,为自己创造价值。

“互联网时代,要用人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族群,只要有人爱你,你就会有成就。人将成为未来商业的渠道,比如我只看我信任的人读的书,去我信任的人推荐的餐馆,买我信任的人推荐的车子等等。”罗振宇说。

不过,罗振宇认为这是社群经济而不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是粉丝一起花钱供养自己的偶像,社群经济是大家在一起学习消费。”但是,无论是粉丝还是社群,都离不开个人影响力。如今,罗振宇正努力“去罗胖化”。

过去一年,罗振宇除了按时更新《罗辑思维》专栏,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优秀的知识生产者并说服其在“得到”APP上发布专栏。目前“得到”的产品矩阵包含订阅专栏、每天听本书、电子书、小课题、知识新闻等。内容在逐渐丰富的同时,“去罗胖化”过程也在稳步推进。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你不在罗辑思维了,你这个社群怎么玩下去?”罗振宇很清楚地回答,世代传承永续经营是工业时代的妄念。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既然是一个生态,就不是活下去,而是把基因传下去。把自身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别人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业,就是基因的一种传承。

网络红人罗振宇资料

姓名:罗振宇QQ:824218195小Q1598360458性别:男民族:汉生日:1998.1.21血型:O生肖:兔星座:天秤座身高:175cm体重:55kg国籍:中国职业:待业中兴趣:游戏性格:内向

罗振宇生日是哪天

没看懂什么意思?

跨年演讲罗振宇职业是干什么的?

2021年12月31日晚,罗振宇主讲了《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第7场,他讲到了一个与我们每个职场人强相关的概念,我从中找到了避免“35岁危机”和摆脱“内卷”的方法。这篇文章3600字,预计花9分钟阅读,相信你会有启发。

罗振宇是资深媒体人,得到app创始人,现任《罗辑思维》主讲人。

罗振宇的身份定位应该是什么?

首先感谢受到头条的邀请问答。

罗振宇自我标榜为创业者,所谓“开拓商业新边疆”的一批人。但归根结底,他就是个商人。

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以利润为目标:不管是做公众号,还是做视频节目,乃至是做“得到”,都是有完整的商业模式的。不能赚钱,他凭什么要做呢?就为了给大伙增加一些谈资,毫无所求么?

所以外界给他戴上的“网红”、媒体人之类的称呼,是因为他现在做的“知识服务”这种事情,作为新生事物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相关的称谓还没有定型,暂且作为有一点相关性先用着罢了。

罗振宇:我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人民政协网

有人将他奉为“精神导师”,也有人说他是“网红里的知识分子”。但他说,我只是一个手艺人,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罗振宇这个名字,在网红遍地的今天,可能算不上太火。但一旦提起“罗辑思维”或“罗胖”,一些资深的公众号用户就会猛省:

2012年,《罗辑思维》长视频脱口秀面世。这是罗振宇“单干”后的第一档栏目。节目里的他还保留了当年从事主持时的部分特征:舌灿莲花,说古论今——以及短短的寸头。

与此同时,他的旁征博引和话题的趣味性、认知的颠覆性,又赋予了《罗辑思维》超出一般脱口秀节目的特殊魅力。渐渐地,在高等教育人群、城市中产阶级等群体中,这个栏目的名头不胫而走,甚至成为许多人的观念启蒙“课堂”。

不少青少年将他奉为“精神导师”,也有人说,罗振宇就是“网红里的知识分子”。但近几年来,罗振宇却屡次拒绝“知识分子”的标签。对他来说,“商人”是一个更易接受的头衔。商业上的成功既是自我的证明,也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

“成为一个生意人,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周边的协作关系负责,而不是空泛地跳到一个理想主义的高度,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罗振宇如是说。

开播五年,《罗辑思维》的片头、片尾乃至主持人的发型,都发生过一些变化,但一句口号却始终如一:“死磕自己,愉悦大众。”

罗振宇这样说自然有他的理由:每天早上6:30,他都会在《罗辑思维》微信号上推送一条60秒的语音,一秒不多,一秒不少。为了这份精确,有时候要录四、五十遍,才能把一段话组织得恰到好处。

为此,他也收获了网友的爱称——“每天坚持60秒的胖子”。

事实上,“死磕”是罗振宇的一贯作风。创办《罗辑思维》之前,他曾在《第一财经》做主持,每期节目结束语,就是他的3分钟个人脱口秀。罗振宇从不用提示器,因此容易出错,有时候,3分钟的东西恨不得录上一个小时。

大伙儿都不耐烦了,说:“老罗你用一下提示器能怎样?眼睛对着镜头,观众又看不出来。”

他的回答是:“观众可能不知道你看着提示器,但是你的表情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不一样。”

这种“死磕”精神,在罗振宇创业之后成为他们的公司文化,也成为他向观众推行的一种价值观。

“做让人尊重的事,从来都要极其苛待自己。”他说,“所谓的工匠精神,我理解就是公开自虐。”

《罗辑思维》推出的手办玩偶“死磕侠”,被许多追捧这一价值观的观众买回去放在桌面案头

然而,作为一个创业者的罗振宇,又从来“不死磕”——他不会在公司决策上“一根筋”,而是善于抛弃存量,随时准备着“断、舍、离”,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果断与灵活。

他曾极力宣扬人才的“U盘化生存”,自由灵活,即插即用,但后来他自己却做了“主机”;他曾提出社群商业的概念,不久后宣布会员停招;他尝试过流量思维和内容电商,但现在,公司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以产品思维打造的“得到”APP。

有人嘲笑他自己“打脸”,罗振宇丝毫不以为意。以“创业者”身份自傲的他,欣赏的并不是料事如神般的“伟大”和“正确”,而恰恰是对自己的不断“修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拉马克式”的进化——

时至今日,《罗辑思维》仍在“得到”APP上持续更新,但口号却从曾经自信张扬的“有种·有趣·有料”,变为如今谦虚低调的“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身为手艺人的“死磕”,与身为商人的“不死磕”,正以一种看似矛盾的方式,在罗振宇身上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时至今日,罗振宇很少会向公众提及他的最高学历是“博士”这件事。2004年,他在工作多年之后,曾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前40多年的人生中,“改变处境”似乎一直是困扰这罗振宇的头等大事。为此,他不断迁徙,左冲右突,甚至在创办《罗辑思维》以后也没消停。

罗振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安徽芜湖,父母都是普通职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只是一个“三线城市”出生的小孩。和许多70后、80后的人一样,他最大的愿望,是通过学习知识“匍匐前进”,找到出口,离开出生的这座城市。

这让他在此后对待知识的态度上,始终强调着“实用”的一维。

“对我们这代人来讲,学知识的初衷很多时候只是为‘稻粱谋’。”罗振宇坦诚,自己也不例外。

人生第一件大事,便是考上大学,改变命运。1990年,他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走出家乡赴武汉求学。1994年,本来未能考试达标的他,因专业成绩优异被北京广播学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从武汉到北京,他推开了人生的第一扇大门,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硕士毕业后的他先是进入北师大教书,拿着每个月600块的工资,“吃食堂都吃不饱”。于是他开始在央视兼职,到后来两头无法兼顾,甚至辞掉了教职一心做电视。

在央视工作,可以算是他推开的又一扇大门。在那之前,他很少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看问题,而在《对话》栏目的三年,于他就像是“又上了一次大学”。一旦新的维度和视野被打开,他对新知的野心和兴趣,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人物工作室”采访中,罗振宇对我们谈起读书的经历

采访中,他谈起自己的读书故事,谈大学的时候为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着迷,谈刚工作时花血本买来大部头的《世界文明史》,饶有兴味。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功利”的,面对知识既不匍匐也不下跪。和传统知识分子的虔诚相比,他的“功利”显得有些“冷酷”。

“知识从来都是实用的。”他举出了孔子著春秋,修王官之学的例子,“其实我们做的事和古人区别不大,都是根据时代的标准和功利进行知识的阐发。”

由此推之,相比读书,直接“读人”似乎更有效率。于是他想尽办法,延揽和接触各界的知识精英,从央视时期的请专家“开策划会”,到如今创办“得到”APP招贤纳士,除了做生意,最大目的就是为自己的认知“升维”。

在这种高效的“速成法”背后,折射的也是他内心最迫切的愿望:提升自己,证明自己。

2016年,罗辑思维公司推出“得到”APP,提供各类付费知识产品,延揽各路行业精英登台授课。

和这个时代的许多成功人士一样,罗振宇也爱用自己的奋斗故事为个人理念背书。他常讲的一个故事,就是自己是如何实现“财务自由”的。

“我的人生转折点是在2003年,我买了第二套房以后。当时我的想法是,自己一个月怎么也有两三千块钱租金了,我饿不死了。”罗振宇说。

“饿不死”,对罗振宇来说很重要。这既是“财务自由”的标志,也意味着他开始结束“匍匐前进”的爬行状态,能腾出手脚来一展身手了。

在央视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媒体的人格化趋势,希望从幕后走到台前;离开央视以后,他凭借“手艺”串场走穴,终于在《第一财经》得到了当主持人的机会,又跟制片人软磨硬泡,将节目结束语改成了他的1分钟个人脱口秀,又一点一点地延长到3分钟……

由此观之,在年近不惑的人生节点上,罗振宇以“罗辑思维”踏出创业这一步,完全是顺理成章。

而随着“罗辑思维”这个大IP的诞生,罗振宇才算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2015年12月31日,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举办长达4小时的跨年演讲,并发愿要讲20年,引起轰动

“人的进步是需要一根进度条的,而创业是一根最好的进度条,你能非常清晰地通过一些数字来判断进步与否。”对罗振宇而言,创业已经不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证明自己有多“牛”的一场“游戏”。

在他眼中,通过商业可以“练内力”,换句话说,就是能够使自我世界与他人世界愈加契合。

“比如说,你觉得世界上最好看的东西是煤炭,没问题,这是你的偏好。你想告诉别人煤炭比钻石更合适做成戒指,尤其两者的原子结构都是碳,没有什么区别,也行。但你要拿它来做生意挣钱,这就没法了。这件事本身不涉及对错,如果只停留在偏好阶段,存一屋子碳,慢慢赏玩,没准还玩出一个艺术家。”他顿了顿说:

“但商业不行——我们必须考虑到对他人的想法的认知,考虑到与外在世界的契合。”

由是观之,罗振宇所理解的成功,自然不是传统精英式的遗世独立,更谈不上士大夫式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反之,他对清高与孤傲的姿态是嗤之以鼻的。

“为什么佛祖说法,鸟兽都会来听?当一个人的人格越来越大,能够理解更多的人,就是一种进步。”为了证明自己的阐释,他化用了佛教的典故。

财富和用户数量的增长,与世界上多数人的共振,也许更能让他感到一种被认同和接受的“存在感”。

而创业之于罗振宇,就成了最直观、也最有成就感的游戏。

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古希腊曾涌现过一个著名的思想者群体,他们以收费授徒为业,在各种公共集会上发表演说,回答各种问题,也向青年人传授辩论的艺术。在当时,这些思想前卫、口才出众且学识渊博的人,被人们称为“智者”。

时过境迁,被互联网驱动的当代社会,再次迎来了这样一个类似的行业风口:知识经济。而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得到”,无疑正站在知识经济的潮头。

只是,相比于当下新兴产业的炙手可热,当年智者的境遇就是天壤之别了。由于群体的驳杂、相对主义的观念以及对传统思维的颠覆,“智者派”成为苏格拉底以降的正统哲学攻击的标靶。

柏拉图甚至不无讥讽地说,智者就是一群“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

巧合的是,这种“知识服务商”正是罗振宇一直以来理直气壮的自况。

显然,罗振宇绝不会认同柏拉图的指责。他骄傲于“知识服务商”的身份,也希望能让更多有知识的人投身于这一行业。

重农轻商的古老时代诚然已经过去,但他仍遭遇了与智者类似的困境——比如,他的颠覆性,他的不拘一格,他的相对主义,以及由此受到的质疑和指摘。

“我不是老师,不是文艺青年,我是手艺人,有自己的专业,我的专业叫‘知识转述’。”否定掉许多标签的罗振宇,最终选择了“手艺人”这个身份。

尽管这更像是一种遁词,在将观念性的内容技术化的同时,巧妙地避开了许多可能飞在空中的“子弹”。

即便如此,小心翼翼的罗振宇仍难完全避开舆论的訾议。数年来持之以恒的言说,既留下他雄辩的轨迹,也持续贻人以把柄。网络上争议最大的,就是他不断涌现的“自我修正”和“自相矛盾”:

当面对理想主义,他愿意说自己是保守的;当面对保守主义,他会说自己是新潮的;当面对潮头的汹涌,他只说用心做手艺;当面对手艺的严谨,他自谦为“知识搬运工”。

罗振宇的境遇,大概正应了那句“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俗语。而他的应对方式,则是——拒绝“戴帽子”。他灵活地闪转腾挪,左右闪躲,永远抗拒被装进别人的“套子”里去。

2016年的一期“罗辑思维”公众号中,罗振宇还特地推送了媒体人王烁的一篇文章,名为《自相矛盾才有第一等智慧》。文中列举了罗素、凯恩斯、美国宪法等例,以此证明前后矛盾的普遍性和正当性。

对此,他的评价则是一句大白话:哎,这话说的是真好啊——在惺惺相惜之外,难看出自我投射的弦外之音。

也许,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理解他的“自相矛盾”:内在的矛盾越是彰显,成长的活力就越是澎湃。就像他对知识的看法一样——没有绝对的对错,唯有不断的去伪存真。相比于无伤大雅的“鱼鲁亥豕之误”,求知的冲动才是荦荦大端。

“对知识传播者而言,也许比对错更重要的是,站在知识的门口,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罗振宇看来,这声“赞叹”的力量,远比“正确”要大得多。

人物工作室的话:

采访结束,刚进电梯,几个青年好奇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向我打听“有没有见到罗胖”,“里面是什么样子”。他们从南方的某个城市来北京出差,拖着行李箱,专程寻访到这里。出了楼门,还在外面合了一张影——虽然那墙上并没有任何“罗辑思维”的标记。

虽然,在罗振宇的团队里,绝不允许任何人用“粉丝”这样的字眼。他们只说“用户”。在罗振宇看来,这些人是他服务的对象,而不应是他的崇拜者。

然而,无论他愿意或者不愿意,偶像的光环就在那里。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逻辑思维知识网红罗振宇

151七个人物法:罗振宇、何川、张萌、马占凯、李笑来、徐彬、DaveAsprey

在149里面我列了张萌老师提出的7个人物法,大概意思就是找到7个牛人,列出他们的硬本领,随后进行统计分析。找这7个人的时候,最好找比较熟悉的,而且时代背景和自己相似的,这样更适用。

开始第一个人物:罗振宇

罗老师经历丰富,做过的事情非常多,把头衔和项目全列出来可能我这一篇字都不够。简单来说,他是罗辑思维和得到的创始人。

好了,他有什么硬本领呢?

1、之前在央视的时候,有大量的主持、制片和策划经验,已经对传播学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2、在早期的时候对外发布的文案都是我们写完,他和脱不花再一个字一个字全部改一遍发出去的,经他们手的效果都很棒,文案能力很强。

3、大部分人看到镜头就会懵逼,但是他能对着镜头一直讲下去,每周录制一次视频节目。

4、大部分人看到一堆人也会懵逼,但是他能对着一堆人不断的讲,演讲和展现能力极强。

6、敢于跨界探索,当年从内容逻辑转到电商逻辑,再从卖物跳到卖知识。这里面应该是一个快速收集信息,判断方向,做决策的能力。

还有很多,脑暴先告一段落,就把前三硬本领给总结一下:

1、死磕能力(对自己和核心产品都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录音录像一旦不对就全部推倒重来)

2、媒体人能力(包括写、说、传播理论和应用等)

3、交朋友能力(总是能认识各行业的头部,或者说借助公司和团队的力量认识各行业的头部)

第二个人物:何川

我以前喜欢叫他川老板,后来改叫川总。再后来,我发现好像在大国企里面大家都喜欢这样称呼别人:名+总,而不是姓+总,很有意思的发现。

川总是插坐学院的创始人,这家公司的方向是企业大学,有好多课APP等业务。

那么,他有什么硬本领呢?

1、死磕死磕再死磕。在早年工作的时候,他曾经做过这么一个事,每天下班之后不是回家,而是去附近的一个图书城,不断的看书,不断的看书。看了书是一种输入,紧接着就开始输出,成为了虎嗅早期作者。

后来这个能力一直没掉,无论是他在讲课还是做企业服务,手里的课件都是改了又改,恨不得改到最后一刻上台。所以我其实挺理解像锤子发布会那样大家到最后一秒了可能还在调整PPT的事情,因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2、分解问题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项擅长,然后对于其它领域就是懵懵懂懂。但是他不,他对于每个领域都有一种拆解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对于一个技术问题,一个设计问题,都可以通过拆解思维把问题解成最简单的若干问题组,然后一个个去搞定。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他可以和前端工程师或设计师无缝沟通。

3、一对多表达能力。川总特别擅长一对多场景的表达,比如一个论坛演讲,一个企业咨询会议等。在这样的场景中,他可以很有效的将自己的观点输出,并且获得听众的认可。

第三个人物:张萌

张萌,江湖人称萌姐,旗下有很多机构和产品,包括GYL全球青年大会,极北咖啡和下班加油站等。

萌姐的硬本领有哪些?

1、制定目标后往死里磕。她在书中写到,上学时候想学英语,于是每天早晨一大早起来去学校的树林练习英语,冬天也是风雨无阻,连续坚持1000天。在最冷的时候,她练完英文去教室上学时,需要30分钟才能缓解冻僵的手脚。这是学生时代的死磕。

在工作的时候,她创立了极北咖啡品牌,但是对咖啡的基本功不是特别了解。于是想办法加入了一个连锁咖啡厅,从扫地的做起,一步步做到洗碗的,收银的,然后就是类似副店长到店长的岗位,把整个咖啡的基本流程,进货渠道全部搞清楚。

2、很清晰的目标感。她每年都会给自己定制目标,而且是那种非常清晰实际的目标,然后马上将一年的时间拆解成无数个小块,把每个小块的目标布置上去。“每天早上起来就知道自己要干嘛”说的就是她这样的。

3、演讲能力。按她自己的话说,一年大概有300场演讲,那么也不知道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先因为这么高频的演讲练出了能力,还是因为这方面能力强所以安排了很多演讲。总之,因为听过萌姐的课,能判断出她的演讲水平很高。还有一点让我看到希望的是,她不会做ppt,都是让助理帮忙做的。我也不会做ppt,我以后也要招助理哈哈。

分析了三位人物后,其实脉络已经比较清晰了,接下来快速分析完另外四位,开始统计。

第四个人物:马占凯

1、死磕。有一次马老师想要了解育儿,把豆瓣打开,将育儿书籍榜上的前50还是前100全部买回家,看完了。

2、旺盛的好奇心。基本上每周会研究个新课题,比如冷水澡,拖延症等。

3、匹配好奇心的执行力。每次研究完课题,都可以开班或者开讲座,分享给大家。

第五个人物:李笑来

1、对个人商业模式的认知很清晰。分成三种:一份时间卖一次,一份时间卖多次,以及买别人的时间来卖掉。也因为这个认知,他早年出了本书,以一份时间卖多次的方式来赚钱。

2、跨界整合能力。说到这本书,其实是英语老师加上程序猿的能力整合而成的词汇书,他把自己的这两项跨界能力整合,由此超越了其他出书的英语老师。

3、投资思维。据说他投资比特币的心态是,“我如果能占有比特币市场的1%就超厉害”,而不是大部分人的心态“我买了多久能赚钱翻番啊?”

第六个人物:徐彬

1、死磕。徐彬是做投资的,从上学开始就实践投资,然后做投资笔记,做了好几百页得有。后来他去一家对冲基金面试,面试官就是因为他的投资笔记才做出了最后的录取决定,让另外90多个候选人找其它工作。

2、战略观清晰。他很清楚自己每个阶段达到什么。

3、克服自己不适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他作为CEO能克服各种不喜欢的事情。

第七个人物:DaveAsprey

唉,还是没忍住用了一个在美国市场的人,虽然大背景不一样但是有些是相同的。

1、死磕。这哥们花了100万美金和好几年在自己身上研究防弹饮食,各种作,还终于被他作出一个公司,前一阵子拿到几千万融资。

2、持续输出。他已经连续写了两本书,不断做广播。虽然他的书籍内容有一些营销成分,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干货,打开了很多新思路。

3、身体力行。可以看到他推出的各种东西都是他亲身试过的,这也是用户和BulletProof品牌信任的桥梁。假设他哪天不冲在一线了,可能拉新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从上面这些分析可以很轻松得出结论:干大事就是得死磕。具体统计看152。

如何看待奇葩说第四季高晓松退出,罗振宇张泉灵接棒

看不下去近日奇葩说话题下面的讨论了。声明,以下回答可能会跑题。根本不是奇葩说不如以前,而是你们审美疲劳难以高潮了,第一季开创综艺节目新模式,硬生生用一己之力揣大了国内媒体话语尺度,你们惊艳喝彩拍手称快。第二季一播就有人说不如第一季云云,我带着怀疑重回看了一遍,惊觉原来第一季那么多人除了会嘶吼外大多空洞无逻辑,能看的就个辩论咖马薇薇和综艺咖肖骁,连范湉湉都图有嗓门儿。而后老奇葩越磨越精细,综艺咖懂了逻辑,辩论咖会了效果,更勿论大放异彩姜思达,每队结辩往往观点论述漂亮至极,你去看看第一季,淘汰之前那些渣渣们,哪里好,淘汰前总有一堆凑数用的战五渣,而你们,一到这时候就要唱衰奇葩说,你若真回去看节目比较过第一二季,就知道每季前几期本就有不行的选手充数。第一二季,辩手水平发挥也罢节目整体效果也罢,比后来的差的远,你们的评价真不客观。大紧不过是身兼阿里要职无法常常回国,就这么多人冷嘲热讽奇葩说。每一届新节目出来,就批评不如上一届,你们真倒回去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不如?!过去总是美好的,现在总是丑陋的,可你们不常常用真实的过去来对比,而总臆想着过去来评判现在,真是负了这节目。还有那些批评老奇葩报团的,你们有点基本的人情常识好吗?将近3年的相处,老奇葩从撕逼磨合到成为朋友,私下好台上互捧,到底错在哪儿了?再说排斥新人,我就问问,第二季他们那才叫报团那才叫排斥,一同怼那个思思老师,一同战新奇葩,你们视而不见吗?而看如今奇葩大会,但凡能有个观点有趣效果出众的选手,老奇葩恨不能从座位上站起来捧场,抛过来的梗通通接住,拍马*装生气强颜欢笑,老奇葩已经不再是搏出位显自己,而是把做好这个捧红了他们的节目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就因为他们熟悉彼此台上互相接话,就说报团排斥新人,真真是审美没疲劳之前鼓掌的是你们,审美疲劳了咋做都不对了。这种双重标准,变得不是奇葩说,而是主观臆断的各位了。奇葩说整个制作团队,每季出新,每季变革,指望把那份最初的惊艳延续的更久一点,可你们G点太高,导演团队也罢马东东本人也罢,大概也望尘莫及,如此也好,想弃坑的不如就弃坑吧,但是请不要再大义凛然的批判奇葩说变了,奇葩说还是那个奇葩说,从来就是有趣第一价值观第二的综艺节目,综艺节目,综艺节目,要是谁真以为这里边一定要包容搏出位的傻哔,那才是贻笑大方了。奇葩说不会包容所有,第一季矮大紧他们仨海选时候按了多少人的铃,现在几乎不按,我想他们也够有耐心,奇葩说守得住底,导师也同样有自己的价值基准,你可以不认同,但是他们没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保留话题性人物,那些被戳穿的太想红的,始终没能红如马肖湉,大约也是在于装出来的率性比不上真的率性吧,是否真诚,是否用力过猛,不但导师能看出来,观众也能。如果不让这样的选手晋级就是不包容,那我真的要疑问什么是包容了。再说关系户问题,想必这底下发表言论的人大多工作了吧,既然工作了就知道员工内部推荐过来的人大多比公开市场招人更省成本也更靠谱,行业圈子不大,内推往往知根知底,一个好员工,行业内朋友的表现也差不到哪里去。奇葩说是个小型职场,专业辩手的朋友往往也是专业辩手,综艺小咖的朋友也自带综艺效果,比起海投海选海里捞针却只能找到的牛鬼蛇神,现有选手的朋友圈子是再好不过的现成资源,你可以说大王笨不会辩,可她综艺效果和表现力确实不错,你也可以说邱晨是马薇薇学妹关系户一个,可邱晨辩论水平就是数一数二,每年那么多参加海选自荐的人,若真的好到不行,选角导演怎么还会极力邀约选手朋友,能进某个圈子有时候恰恰是这方面有能力的表现,若单纯用晋级选手是否认识老奇葩去看待节目,我只能说这种思维幼稚可笑像极了扭捏叛逆还自觉正义满满的初中生。这是一档综艺节目,好看比**正确重要的多。高晓松暂别当然是遗憾,不喜欢罗振宇也是事实,但是我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来去而贬损整个奇葩说,你们说奇葩说不包容了,那你们自己又何尝包容过奇葩说的新尝试?我对新导师的表现满怀期待,对新阵容的设置充满好奇,马东的眼光,怕是比各位还是好一些的吧。若真不想看了,不期待了,不能给你惊艳了,就默默取关弃坑吧,别再到处唱衰奇葩说,枉费节目组的赤诚和用心,有的是一直爱奇葩说的人。我非但不认为它会消失,反而对它满是信心,几季下来真正热爱奇葩说的观众不在少数,他们脱离了肤浅的臆断和比较,他们享受节目里或是针锋相对或是柔情似水或者哄然大笑的时刻,他们或许不认同选手,但对奇葩说本身怀有敬意,不带那么多有色眼镜的看节目,乐在其中。我想起身患抑郁症的朋友说过,奇葩说美好得让她想要活下去。

罗振宇:IP到底是什么

来源: 罗振宇跨年演讲

IP这个词儿,在2015年之前,我闻所未闻。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说电脑的IP地址,没想到,它指的是“知识产权”。更没想到的是,这个“知识产权”的用法居然是中国人的首创。据说现在日本动画公司的老板、美国电影公司的老板,都是来中国现学的这个词儿。原因无他,这个词现在在中国太值钱了。

IP到底是什么呢?虽然不少人自认为清楚IP这个词语到底是什么,但是解释完之后,马上就会有业内人士跳出来说“其实它还有别的含义啊”……然后另外一个自称业内人士的人又要重新对它做阐释。最后大家只能叹口气,默认IP这个词可以用来表达很多丰富的内容。可见,如果真有准确的表达和通行的解释,那也就没必要用这个别扭的英文缩写了。

之所以还这么用着,就是因为表达不清楚,但是人人心里又都知道。IP这个词,只是借用而已。其实这样的语言现象是大量存在着的。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斯图尔特曾说:“我不知道色情的标准,但是你让我看一眼我就知道它是不是色情的。”《百年孤独》里也有一句名言:“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出了怪词,就一定是因为“世界新生伊始”,有些现象用旧词已经无法表述了。所以,O2O、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互娱、生态化反、自媒体、社群电商、微商、魅力人格体,这些词之所以流行,不是因为有人在玩概念,而是新世界在召唤概念。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只能用一些不那么准确的词来说明这些概念。到目前为止,IP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公认定义。阑夕曾说:“判断一个内容是不是IP,只看一个标准:它能否凭自身的吸引力,挣脱单一平台的束缚,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进行分发。”

那为什么一个故事、一个形象,能够跳脱一部剧本、一个游戏,变成多平台分发的内容,甚至可以变成商业的入口呢?

因为它已经“幻化人形”了。白娘子据说修行了1000年,蛇妖之身可以随时化作人形,在人间自由行走,这就叫IP。而白娘子身边的丫鬟小青,据说只修行了500年,虽然可以幻化人形,但是一不小心就要退转,这就尚未成为IP。

我自己认为,IP实质上是新人格,是在社会公共空间中,突然多出来的这么一个新角色、新玩家,他和很多人仿佛是老友,但实际上又未必真实存在。

整个清代,最成功的两个IP也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了,其知名度远超过真实存在的林则徐和恭亲王。最尴尬的是四爷胤禛,要不是一次次地被反复戏说,恐怕也出不了这么大的名儿。假人变成IP可以成名,真人不变IP反而没戏。2015年的IP生意本身就很火爆,而从长远来看,仍会是未来商业的一个重要变量。

现在最火的IP是什么?以前我觉得应该是得了雨果奖、又要被拍成中国好多年没拍过的科幻大电影的《三体》。但是,刘慈欣从这个IP版权里赚到了多少钱呢?据说很少。其实《鬼吹灯》也是这样,天下霸唱并没赚到几个钱。《三体》改编权是2009 年卖的,《鬼吹灯》是2007年卖的。两个超级IP,都是卖不逢时。

到了2015年,IP的价格翻了10倍不止。在2013年之前,网络小说的版权堆在一起,没人买,几十万就能买一个所谓的大“IP”。而现在呢?举几个例子:2011年,乐视网买一部《甄嬛传》,才花2000万元(但这在当时已经是破纪录的数字了,乐视2011年全年的版权采买计划也就8000万元)。

而据说2013年最贵的小说IP 是辰东的《完美世界》的全版权,卖到了近4000万元。郭敬明的一些知名度并不高的作品影视版权都开价2500万元,且不讲价。连带编剧价格也水涨船高,只写过两部片子的20多岁的年轻编剧,就已经敢开价80万元一个剧本了,而且还不是本人写的,只是最后自己会“看一眼,把道关”。

据华谊兄弟的王中磊说,排名前100的网络小说IP,早已被瓜分一空。2015—2016年,计划开拍或播出的由网络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超过30部。现在每家稍具规模的影视公司,都囤着几十个IP,优质IP基本被抢光了。原作者也纷纷加入投资出品的行列,《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已经成立了一家名为南派投资的公司,其重点是IP孵化运营。IP这词儿火了,你要谈内容产业就没法回避它。拍电影也不叫拍电影了,都叫“IP开发”。

2015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一半以上都是由这种IP改编的。电视剧的情形也差不多,《花千骨》《盗墓笔记》《琅琊榜》轮番上阵,现象级电视剧几乎都是这样改编而来的。随着这种IP热潮,顶级写手的年收入正在向亿元大关挺进。2015年,政策放开生二胎了。但是快要来到人间的,未必都是活人。

下面这张清单上的名字,大家现在未必熟悉,但是也许很快就要熟悉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倾城》《诛仙》《幻城》《择天记》《海上牧云记》《怒江之战》《翻译官》《东宫》……有人说IP疯了,影视圈把IP当春*嗑,热过头了。

但我说不是。事实上,我们要和IP共生共眠了。IP不仅会越来越火,而且它还会从内容产业这个狭窄地带走出来,进一步影响其他商业领域。

我有三点理由: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学渣,人人也都是学霸,同时人人都在寻找存在感的时代。下面给大家看几道题,是我从网上流传的三组题库里挑选出来的:

游戏《无主之地》系列中,帅哥杰克的面具下隐藏着?B(正确答案,下同)A.外星人脸B.秘藏标识C.一模一样的脸D.魔女的标识。

北斗之萨样指的是哪位日本声优?AA.后藤邑子B.后藤纱里绪C.佐藤利奈D.新井里美。

2015年获得“这本小说真厉害”第一名的小说中,黑长直女主角头发上扎了几个蝴蝶结?CA.0个B.1个C.2个D.3个。

我们常说的炮姐,她喜欢的人的绝招是?DA.怀中抱妹杀B.无产光辉指C.种族灭绝拳D.友情破颜拳。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任盈盈、任我行、向问天变成了四个雪人,岳灵珊和林平之过来在雪人身上写了哪八个字?答案:海枯石烂,两情不渝。

《天龙八部》中,诸保昆的卧底身份暴露,是因为使出青城派暗器青峰钉时,被王语嫣称为蓬莱派的什么?答案:天王补心针。

这些你能答出来吗?如果有些题答不出来,那在这个题目的维度上,你就算是一个学渣了。但是,按照以前上学的常识,能回答对这种问题的,才是学渣啊。

在互联网上这种题目到处都是,而且围绕着这些问题,还形成了新的社区。在每个社区内,都有自己的学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像一座金字塔——有高下之分,而且越高就越窄;这个世界已经是一盆仙人球,表面积越来越大,只要找出任何一个点,扎出表面,就都能成为一根傲然迎风的刺。如果非要有成绩单,那每个人都是学霸,换个角度,每个人又都是学渣。这就是IP热的时代背景。

你可能会说,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我不看电视剧、电影,不玩游戏,不读网络小说。那么,请你放心,有人会看的,而且不再需要所有的人都看。在我小的时候,几乎人人都看过《霍元甲》;20世纪90年代初那会儿,《渴望》也几乎人人都看过。直到现在还有人常把“90后”这样的字眼儿挂在嘴边,真的有什么90后吗?在那十年里出生的中国人,早就碎成一地,形成无数个亚文化、小族群。别说看的电视剧、动漫,追的明星不一样,就是同在一个网吧里,打DOTA的和打英雄联盟的也未必能尿到一个壶里。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一个IP的背后只要有一小撮人追随,在商业上就足以开花结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人人都想要刷出自己的存在感。英雄的标准正在泛化,雷锋虽然只有一个,但大侠却很多,比如仙侠、太空侠、煎饼侠,无数待生之侠还在路上,奔袭而来。

20世纪80年代,人们谈恋爱时,爱谈的是世界名著、哲学、人生和理想。

俞敏洪曾说过这样一件往事:当年他从农村来到城里读大学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在谈论《第三帝国的兴亡》。可他没读过,插不上嘴。然后他就跑到图书馆猛读一遍,回到宿舍假装淡定地说:“来,我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吧。”结果同学们却更为淡定地说:“我们现在聊别的了。”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所谓无益之事,之所以是有益的,就是因为它能凝结人们的共同想象,对内能呼应我们作为社交动物的基因本质,对外能达成更大规模的社会协作。

《人类简史》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人类有一支已经灭绝的表亲,叫尼安德特人,他们和我们“智人”这一支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说,尼安德特人会说:“走!到林子里去抓兔子。”而智人会说:“走!到林子里去找仙女。”表面上看,兔子比仙女更正确也更实用,但正是这种胡说八道的想象力,让人类结成了更大的协作体。仙女就是最早的IP。不玩游戏的人,无法理解《魔兽世界》《英雄联盟》在年轻人社会中的真实作用。他们因游戏而结群、相识、战斗、哭笑、恋爱、结婚,享受胜利的滋味。《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曾提到,玩家在《魔兽世界》这个游戏里已经花去了593万年,这相当于人类这个物种演化至今的总时长。虽然这个世界的壮丽景色只存在于服务器中,但是它对真实世界的影响却已经远超外界的想象。

这才是本书谈论IP这个现象的原因。它不是一个商业的*部现象,而是一个即将构成全*性影响的现象。

回顾过往,商业交易的入口一共有三代:

第一代,是流量。就是把东西放到你的面前,摆摊设点,沿街叫卖,酒旗招展,广告传播。古已如此,无分线上线下。在线上,京东其实也是一个“流量型”的商业。

第二代,是价格。用低价格来吸引顾客,这也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现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入口被搜索技术进一步撕开。

第三代,是人格。过去我们管它叫“品牌”,即用长期的时间、海量的品牌费用,堆积出来的“人格化标识”。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它们都不是活人,但就像一个人一样生活在我们周边,像钉子一样扎在我们的脑子里,它们有性格,有价值观,有谱系。这些品牌就是工业时代的IP。

为什么用这么高成本的笨办法呢?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更好的办法,当时的传播成本就是这么高。迪士尼是今天IP的先声,但是在那个时代,迪士尼也并不是一个成本很低的商业模式。现在,互联网解决了成本问题。不仅传播成本更低,试错成本也很低。一个网络文学网站可能号称自己有几百万部作品,但其实大部分都“太监”了,就是“下面没有了”的半截作品。互联网的用户互动机制可以很快地筛选出高质量的IP,迅速让它从一个念头变成一个庞然大物。如果我们把IP看**类社会的新物种、新玩家的话,互联网就是让它们迅速孵化生成、长大的孵化器。

如果切换一个视角,从IP本身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它们并不是人类的创造物、想象物,它们本身就是真实的存在,人类仅仅是投喂它们的饲养员,甚至是奴仆罢了,它们很快就会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一个IP的粉丝,和LV、爱马仕的粉丝截然不同。消费一款LV的包包,仅止于此。而一部小说的粉丝,会为这部小说投票,为剧情发展操碎了心,为改编剧摇旗呐喊,甚至还会和原作者吵架。粉丝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比如陆川导演的电影《鬼吹灯》,很多粉丝就不认可。我说:“拍得挺好看的呀!”有个《鬼吹灯》的粉丝对我嗤之以鼻:“切!你又没看过原书,你根本就不知道我们为啥要喷它。胡八一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吗?赵又廷演的根本不像胡八一啊!”比如金庸对他的几部重要作品做了修订,称为“世纪新修版”,添加了一些情节,让之前被人质疑没说圆的部分变得合理。

但是,这个修改几乎完全不被金庸的读者们认可。IP是你创造的不假,但是创造结束后基本也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你是亲妈也没用。我们宁可接受一个有缺陷的版本,因为那是跟我们共同成长的记忆和形象定格,要改?没门!当年托尔斯泰把安娜·卡列妮娜给写死了,最后她卧轨自杀,很多粉丝就不干了:“你为什么把她写死了?”托尔斯泰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也不想让她死,但她自己非要死。”IP长大了会干什么?在它的第一个阶段,我们能够看到的仅仅是电影票房、广告、游戏改编权这些最简单的商业变现方式。未来,它将是真实世界的商业入口,前途不可限量。我们要想看清楚它,还得和另一个现象对照着来才看得清楚。那就是人作为赋灵的IP,对商业产生的影响。

在罗永浩身上我可以看到三个东西:

人类商业交易最核心的因素是“稀缺性”。有句话戏谑地说:“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和你的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稀缺性产生在哪里,哪里就将出现交易入口。比如,买到东西的方便性稀缺,于是“流量”就成了主要入口。楼下就一家油盐店,我不会跑到五公里之外打酱油。比如,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稀缺,于是“价格”就成了主要入口。价格敏感影响交易决策,差不多的东西,一定捡便宜的买。有钱谁买地摊货?但这两个入口的稀缺性都被削弱了:互联网的出现让交易变得简便易得;经济成长即将在中国制造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中产阶级。

新的交易入口将在哪里洞开呢?还是得找“稀缺性”。于是,IP就登场了。这里通常会有一个误解,以为IP只是解决了注意力问题,拿到的只是用户的时间,所以本质上还是“流量”。

其实不然。你可以想象一下罗永浩推荐时尚男装的效果——那将是灾难性的。这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必须从新角度才能解释清楚:IP登上商业舞台之后,最重要的改变是——人类将重回“万物有灵”的时代。试想,在工业时代没有降临之前,人类周遭的一切都是有灵的。不仅是迷信和宗教意义上的“有灵”,而且是交易过程中的“有灵”。

我只从我信任的人那里买东西,豆腐得是村口豆腐西施家的,肉得是镇上张屠户的。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知名产品,都是人格化的。

著名的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由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名为“陈兴盛饭铺”的小饭店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为陈刘氏脸上有麻点,人称陈麻婆;

小肠陈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以经营老北京风味卤煮小肠而著名,卤煮小肠源自一道御膳“苏造肉”,后传入民间经改进演变为卤煮小肠;

李连贵熏肉大饼是1908年由河北滦县柳庄人李广忠(乳名连贵)在梨树县始创,现在是吉林省四平市著名传统风味之一;

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清嘉庆元年(1796年)马春在沈阳做烧麦生意,他手推独轮车,在热闹的街道边包边卖,可谓沈阳“烧麦”的始祖。

还有桂发祥麻花(范桂才和范桂林创立)、羊头马(北京人马玉昆创立)、奶酪魏(北京人魏鸿臣创立)、爆肚宛(山东人宛升源创立)、李记白水羊头(李自成的后代李庆芝创立),直到现在的杨国福麻辣烫和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都带着人名的影子。

很多世界著名品牌,其实也都是源于一个人格。但是,工业社会降临之后,它就像一个大烘干箱,把所有那些潮乎乎、湿答答、说不清道不明的人际关系全部烘干了。

人和世界的关系,不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变成了人和物、人和制度、人和机构的关系。一个城市里的人再也弄不清楚到底是谁在给自己做豆腐杀猪了。原先紧密的社交关系,让位给了法律、契约、三令五申、执法大队来维护交易秩序。在互联网时代,稀缺性又被重新定位,那个“万物有灵”的时代再次回来了。人和人的关系活泼泼地浮现出来,未来的一切交易又都将还原成“社交”的本来面目。

正如同贾雷德·戴蒙德在《昨日之前的世界》中所说:“现代社会的市场交易,买卖双方互不相识,不会以建立关系为目的。而在传统的小型社群里,买卖双方的关系是持续的,交易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由交易建立的友好关系。”现在,这个传统小型社群的交易景象将会回归,但是方式更复杂。当代社会的社交不见得那么温情脉脉,甚至“温情脉脉”都已不是什么好词。它是人性的丛林,人性的一切侧面都在其中纤毫毕现。既有谦让、讨好、合群,也有炫耀、攀比、歧视。所有这些都将在未来交易中呈现。

让我们回到罗永浩,他作为一个大IP,也在不断进化。

2015年,罗永浩向雷军道歉说:“我原来说错了。”甚至还因此有了一个外号叫“公孙永浩”。但那又如何?有人看到的是“打脸”,我看到的是一个商人的成熟。总有人会过来说:“老板,这件事情上个星期你还是那样想的,这个星期你怎么又改主意了?”

马云的回答是:“这说明你的老板进步了。”产业链、IP本身都在进化,把这个进化方向推到极限就是——任何现在看似高科技的东西,未来都将变成流水线上的标准品,而且是产能过剩的标准品。任何IP,不管是真实的肉身明星,还是一个幻想中的大侠,都可以随时“认养”一个标准品,然后把它变成有强烈识别性和稀缺性的“非标品”。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对未来产业格*的影响会有多大。

再让我们看一眼刚才谈到的三个交易入口:第一,流量;第二,价格;第三,IP。

有一天,我突然欲火中烧:“能不能每周五不发语音,直接推送图文页面呢?”因为每天听语音的用户很多,但是回复关键词的只有十分之一。如果这么干,意味着当天图文页面会直接推送到500多万用户面前,流量会增大10倍。那个周五,我们为这个“阴谋”做了大量的准备,客服、备货、库房、物流,各部门都严阵以待,生怕疯狂扑来的单子会把我们淹没。

结果呢?神马也没有发生。平时卖多少,那天也是卖多少。奇怪!流量明明增大了10倍啊!回头一想,也就释然了。人家用户平时连关键词都懒得回复一下,要么对你没兴趣,要么对你不信任,要么不想支持你,难道你把图文消息推到人家鼻子跟前,人家就搭理你了?就掏腰包了?从“未来一切交易都是社交”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特别正常。

这说明什么?说明因IP、社交带来的交易,是一种全新的交易类型,是正在洞开的新的交易入口。其中的规律迥异于此前的“流量”和“价格”两大入口。这个现象值得所有创业者深思。

我认为,还有第四个交易入口也在打开过程中,那就是“知识”。罗辑思维自认为正在艰难地探索这个入口,作为一个悬念留在这里。

也许,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会上,我会把罗辑思维在这个入口上积累的实验、经验和教训拿来和大家分享。我们这一代创业者,面对两个时代性的机会:一个是互联网科技大爆发,一个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我们通常把后一个机会理解为简单的“消费升级”,大家愿意买更贵的东西了。但是我想说,商品不会简单地变贵,也不是简单地变得更好。所有的溢价都要有一个全新的理由。如果你不理解IP,不自己成长为IP,不拥有一些IP,也不会利用这些IP,那么你就会和这一拨机会擦肩而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