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信息安全三原则(信息安全的三大定律是什么?)
时间:2024-01-26 13:15:58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信息安全的三大定律是什么?
信息安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第一定律:摩尔定律,即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这意味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会变得越来越便宜。
第二定律:吉尔德定律,即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宽带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
第三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即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构建物来自联网体系结构模型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和评价标准?
一股来说,构建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或者说评价标准):(1)多样性原则。物联网体系结构应根据物联网服务类型和结点的不同,分别设计多种类型的体系结构,不能也没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结构。(2)时空性原则。物联网尚在发展之中,其体系结构应满足物联网在时间、空间和能源方面的需求,可以集成不同的通信、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3)互联性原则。物联网体系结构需要平滑地与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试图另行设计一套互联通信协议及其描述语言将是不现实的。(4)互操作性原则。对于不同的物联网系统,可以按照约定的规则互相访问、执行任务和共享资源。(5)扩展性原则。对于物联网体系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保护已投资利益。(6)安全性原则。物联网系统可以保证信息的私密性,具有访问控制和抗攻击能力,具备相当好的健壮性和可靠性。物物互联之后,物联网的安立证课全性将比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性更为重要,因此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应具有防御大范围网络攻击的能力。讯维
四大层次、六大原则解析物联网安全架构
作者:GeorgeCora
编译:iot101君
物联网智库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
该系列文章共分两个部分,本部分整体介绍物联网安全架构,并着重解释其中所涉及到的六个关键原则。
去年10月份,美国主要域名服务器提供商DYN的服务器遭受严重的DDoS攻击,导致大规模互联网瘫痪,受害企业横跨支付、餐饮、网络社交、财经媒体等多个不同领域,包括PayPal、星巴克、Twitter、《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众多网站都无法访问。这次攻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攻击者能够利用15万个安全性不够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来发起恶意攻击。
为了应对盘旋于物联网安全架构周边的、日益增长的恐惧和疑虑,我们联手物联网安全公司Ardexa做了相关的研究实践,希望借此帮助那些实施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企业检查其方案是否安全可靠。
开发安全性较高的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涉及多个层级的问题,但是在物联网安全架构中,我们将这些问题归纳成四个不同的层级,包括:设备层、通信层、云端和生命周期管理。
安全的设备层
设备层是指部署物联网解决方案时所涉及到的硬件,即物理上的“事物”或产品。设计和生产设备的ODM、OEM厂商们致力于在他们的硬件和软件上同时集成更多的安全功能,以提高设备层的安全性。
重要的物联网安全架构特征
一些制造商正在引入安全芯片TPMs(TrustedPlatformModules,也叫可信任平台模块),因为密钥被存储在硬件中,被窃的数据无法解密,从而从根源上保护了敏感信息和凭证。(即,不是在芯片外部设置加密秘钥)
安全启动机制可以确保只有经过验证的软件才能在设备上运行。
采取物理层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对所有内部电路进行全金属屏蔽),这种方式下即使入侵者获得对设备的物理访问,也能够防止信息被篡改。
虽然这些“ hardidentities ”或“ 物理保护屏障 ”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是有价值的,但是数据移动和设备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决定了该设备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从一开始就重视设备的边缘处理能力和复杂的安全功能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原则一:设备智能化是处理复杂的、安全性要求高的任务的前提条件
目前许多可用的终端设备(比如电器、工具、玩具或配件)都能通过以太网或WiFi网络与云平台或服务器进行“沟通”,但是这些设备通常只通过一个微处理器进行驱动,它们不能处理复杂的网络连接,因此不应该用于处理物联网应用中的前端任务。
有效的、安全的连接必须由一个智能化的设备提供,这个设备需要具备加密、认证、时间戳、缓存、代理、防火墙、连接丢失等能力。设备必须具有鲁棒性,并且能够在有限的支持下进行现场操作。
原则二:边缘处理的安全优势
事实上,智能设备是一种能够自我“进化”的设备,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自己更加强大、有用,例如:机器学习算法目前已经达到能让一些小型设备拥有处理视频流的能力,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当然计算机除外。边缘处理意味着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在本地处理相关的数据,而不用将数据上传到云端。
边缘计算真的可以增强设备的安全性吗?是的,绝对可以。因为边缘处理意味着敏感信息不需要上传到云端,因此在设备层处理数据有助于强化整个网络。
设备层事例及注意事项
AFIT更改PLC固件
2014年,美国空军技术研究所(AFIT)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使用恶意固件启动不安全设备的可行性。他们创建了一个在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检测不到的原型rootkit,该软件能够破坏工厂的正常运营。
设备层解决方案注意事项:
设备供应商是否提供rootkit恶意软件的保护
设备安装过程中是否易受攻击
设备是否定期测试恶意rootkit
物联网架构是否能对固件进行远程测试
自动化设备的常规服务程序是否会引入漏洞
我们是否可以检测到rootkit恶意软件
安全的通信层
通信层指的是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连接网络,即安全地发送/接收数据的媒介。敏感数据能否在物理层,网络层或应用层等不安全的通信信道中传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这些数据很可能受到诸如中间人攻击(MITM)之类的攻击形式。
重要的物联网安全架构特征
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解决方案能够确保数据在传输(静止)时被安全地加密,除非对方拥有正确加密密钥的用户(个人,设备,系统或应用)解锁代码,否则即使数据被拦截了也毫无用处。
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用来检查特殊数据流(如,非IT协议),并在设备端终止它们,所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检测入侵,同时防止通信层上的恶意活动。
原则三:启动与云端的连接
当防火墙端口向网络打开的瞬间就意味着设备已经面临着来自网络上的重大风险,因此通常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打开防火墙。然而,给现场设备所提供的支持达不到与诸如web、电子邮件或语音/视频服务器等同一程度。这些现场设备与云服务器相差甚远,它们没有管理员可进行漏洞修补、重新配置、测试和监视软件。
因此,允许设备直接连接到网络不是一个太好的主意,设备必须首先启动与云端的连接。设备连接到云端还可以促进双向信道,从而允许物联网设备被远程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这一原则密切相关的是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来访问物联网设备。然而,对于物联网设备来说,使用VPN的危险性可能与允许传入服务一样危险,因为它允许个人或网络访问自己网络内的资源。目前,安全任务的规模显著增长,并且经常超出合理控制。当然,VPN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我们应该非常重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安全,无论信号是从设备端进行上传还是下载到设备端。对于物联网终端设备来说,轻量级的基于消息的协议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包括双重加密、排队、过滤甚至与第三方共享等。
使用正确的标签,每个消息都可以根据适当的安全策略进行处理。例如,限制“远程控制”功能,或者仅允许在单方向上进行“文件传输”,又或者对客户数据进行双重加密。利用这种安全策略,可以控制消息流的安全传输。在物联网设备中,消息传递及其相关的访问权限设置在通信层上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通信层事例及注意事项
汽车遥控
2015年,两名网络安全专家通过中间人攻击的方式,对高速公路上的吉普车实现了远程控制(例如,控制空调、收音机、挡风玻璃刮水器和制动器等)。这次袭击展示了中间人攻击的危害性,也导致厂商召回了140万辆汽车。
通信层解决方案注意事项:
是否可以远程修补设备漏洞
物联网架构是否能够限制入侵者的损害程度
第三方测试能否发挥作用
如何防范“边缘”漏洞
大型物联网系统的各个部门之间是否存在意想不到的联系
安全的云服务层
云服务层是指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软件后端,即来自设备的数据被大规模采集,分析和处理,用以产生洞察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评估一项解决方案采用云服务或者本地服务所要面临的风险时,安全性一直是讨论的核心问题。然而,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来说,云服务的广泛采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推动因素。
重要的物联网网络安全特性
存储在云平台上的敏感信息(即静止数据)必须加密,避免轻易受到攻击。
这也有利于完整地验证其他云服务或第三方应用的完整性,它们试图与你的云服务进行沟通从而达到防止恶意攻击的目的。
数字证书在物联网大规模识别和认证需求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原则五:设备需具备识别,认证和加密功能
人们总是使用一个密码来访问云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两个验证因素,如“密码+一次密码生成器”。
然而,当访问云端服务的时候,机器在处理数字证书方面做得更好。因为数字证书使用是非对称的,加密的身份认证系统,不仅可以验证事务,还可以在身份认证发生之前将从设备到云端的通道进行加密。数字证书还可以提供加密标识,如果使用用户名/密码很难实现的相同的安全效果。
云服务层事例及注意事项
不安全的客户数据
2015年,英国的网络供应商TalkTalk遭受几个网络安全漏洞的攻击,导致未经加密存储的客户数据暴露在云端。黑客能够轻松访问和窃取数百万客户的信用卡和银行详细信息。
通信层解决方案注意事项:
如何选择数据存储在设备端或云端
哪些数据元素需要加密,加密到什么级别
在物联网云中使用什么类型的防火墙
是否有正确的商业模式来解决物联网安全隐患
生命周期管理层的安全
安全的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性层级,即确保从设备制造、安装再到物品处置,整个过程中都有足够高的安全级别。设计只是保持物联网解决方案安全的第一步,整个生命周期中还包括策略执行,定期审核和供应商控制等环节。
重要的物联网网络安全特性
活动监视器在跟踪,记录和检测可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联网设备和应用需要常规性的安全补丁,以便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加强抵御攻击和修复漏洞的能力。
特别是在维护数十亿个物联网设备时,远程控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原则六:远程控制和更新的安全
远程控制功能和在设备的生命周期内向其发送命令的功能是两个非常敏感的但又非常强大的功能。可以进行远程控制的设备需要拥有诸如远程诊断、更新配置、更新出错的软件、检索文件、使用全新的数据重新设置机器学习算法、添加新功能等众多功能。安全更新和远程控制的关键是确保设备禁止接入其他连接,即使这个设备能够进行双向连接并且得到正确的保护,依然应该使用消息交换机作为通信通道并采取正确措施。这么做的结果是,设备上的软件充当本地服务器,此时它只与云端进行连接。
生命周期管理层事例及注意事项
医疗设备的不安全更新过程
2015年,一名黑客通过Hospira*物输液泵来提高给患者的*物剂量上限,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安全的库更新过程以及泵的通信模块安全性不够高。
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注意事项:
维护流程是否会引入新的漏洞
是否设置了合适的访问权限和级别
软件或固件的更新是否经过数字签名或认证
总结
以上四个不同层面提出了六个重要的物联网安全架构特征,并突出强调了每个原则的重要性,总结来说物联网安全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安全解决方案通常会由多个关键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用以规避各种威胁或风险。从前文中提到的现实案例来看,所有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通常都需要对安全进行全面的考虑。
往期热文(点击文章标题即可直接阅读):
《认知计算、区块链IoT、物联网安全…看懂的人将控制未来》
《李克强**工作报告再提物联网,马化腾、李彦宏、董明珠齐建言,IoT或迎来最好时机!》
《库卡、ABB、发那科、安川,4大工业机器人巨擘早已在物联网领域屯兵养马》
《【重磅】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首开国内IoT产业二维视角全景图之先河》
《一幅漫画告诉你:除了WiFi,蓝牙,最近火爆的NB-IoT能干嘛?》
《一幅漫画告诉你:NB-IoT背后,还有一个大家都在说的LoRa是什么?》
信息安全的主要要求有哪三项?
1、最小特权原则最小特权原则是指主体执行操作时,按照主体所需权利的最小化原则分配给主体权利。2、最小泄露原则最小泄露原则是指主体执行任务时,按照主体所需要知道的信息最小化的原则分配给主体权利。3、多级安全策略多级安全策略是指主体和客体间的数据流向和权限控制按照安全级别的绝密(TS)、机密(C)、秘密(S)、限制(RS)和无级别(U)5级来划分。
物联网系统需求分析有哪些原则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市场概况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先进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自控制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效融合起并运用于整交通管理系统建立起具信息化集化智能化特征种范围内全位发挥作用实、准确、高效运输综合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城市智能交通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控制技术系统集技术等效应用于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建立起范围内发挥作用实、准确、高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使道路、车辆驾驶员间建立起智能联系借助系统智能车辆道路安全、自由行驶靠智能化手段车辆运行状态调整佳实现、车、路谐统研究表明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使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二至三倍使交通拥挤降低20%-80%停车数减少30%行车间减少13%-45%油料消耗减少30%废气排放减少26%交通事故倍减少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产巨经济效益社效益智能交通形系统概念起始于20世纪80代其具代表性美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VHS1992)、欧洲高效安全欧洲交通计划(PROMETHEUS1986)、欧洲车辆安全道路结构计划(DRIVE1989)本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1995)共同特点:先进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器技术、电控制技术、自控制理论、运筹、工智能等效综合运用于整交通服务、管理与控制建立起种范围、全位发挥作用实、准确、高效运输综合管理系统解决趋恶化道路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美、欧、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高家区世界ITS发应用家发展情况看ITS发展已限于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问题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际竞争力、提升家安全战略措施ITS起步较晚与发达家相比存较差距1988北京市意利引进两套电监控设备创我城市交通领域使用电监控设备先河随海、沈阳等城市陆续外引进些较先进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二十世纪九十代期科技部、交通部织我交通运输界科家工程技术员始跟踪ITS技术并取足进步199911月家科技术部批准立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交通部、科技部织该完九五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家基础性科研项目ITS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智能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等批关系ITS发展重点项目我顺利实施ITS打良基础2、城市智能交通业同应用领域析目前智能交通我主要应用于三领域:(1)、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道公路建设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项目主要集公路收费其软件主公路收费项目两部联网收费软件计重收费系统外联网停车收费(IETC)未高速公路收费主要式(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兼容整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主要问题综合性信息平台领域应用热点除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些纵向比较前景应用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电警察、车载导航系统等(3)、城市公交信息化目前内公交系统信息化应用比较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案商重点发展领域域布内各城市特别南沿海区于智能交通发展都非重视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业竞争析目前智能交通业各环节均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集度高且区域性较明显整体呈现规模较竞争格*城市智能交通行业各环节涉及企业众截止2010底内智能交通行业领域约2000家企业由于我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交通状况差异城市智能交通产品及服务需求具体要求尽相同加全统标准体系目前尚未建立导致城市智能交通业发展初期形各区市场相独立*面造行业内企业数量较、规模普遍偏现状数集于模块产品产及工程建设阶段使细市场众市场集度较低整行业没处于绝市场领先企业行业发展趋势看拥核技术优势综合型业务、整体解决案提供商能够面向各类厂商业主提供相应智能交通产品、解决案及工程建设及期运营维护服务智能交通解决案具较广泛客户基础市场范围整市场占主导位随着市场进步规范及业务整合市场资源逐步向该类企业集4、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业市场规模及市场前景析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业自世纪90代始经进二十快速发展行业复合增率直保持20%左右2010交通运输部原则通十二五四专项规划明确提要加快高速公路联网建设智能交通列交通规划重要部李盛霖指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知安全运营、集装箱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领域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公路水路行公众信息服务水平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启新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及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重研究项目未5-10发展思路进行谋划预计未三间城市智能交通业面临着巨市场发展空间伴随城市智能交通业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解决交通拥挤、确保运输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面产积极影响各级**部门其越越重视同断台系列政策加扶持随着家十二五交通规划台预计2011-201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预计继续快速增2013总体市场规模达459.5亿元希望采纳
信息安全策略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工程信息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定量化原则。工程造价信息不应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数据的简单记录,应该是经过信息处理人员的比较与分析。采用定量工具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2)时效性原则。考虑到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过程的时效性,工程造价信息也应具有相应的时效性,以保证信息产品能够及时服务于决策。 (3)高效处理原则。通过采用高性能的信息处理工具(如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尽量缩短信息在处理过程中的延迟。(1)标准化原则。要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有关信息的分类进行统一,对信息流程进行规范,力求做到格式化和标准化,从组织上保证信息生产过程的效率。 (4)有效性原则。工程造价信息应针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针对不同管理层提供不同要求和浓缩程度的信息。这一原则是为了保证信息产品对于决策支持的有效性。
破析解读物联网_新署网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toThing,T2T),人与物品(HumantoThing,H2T),人与人(HumantoHuman,H2H)之间的互连。但是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物品连接更加的简化,而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PC而进行的互连。因为互联网并没有考虑到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故我们使用物联网来解决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问题。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连接物品的网络,许多学者讨论物联网中,经常会引入一个M2M的概念,可以解释成为人到人(MantoMan)、人到机器(MantoMachine)、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但是,M2M的所有的解释并不仅限于能够解释物联网,同样的,M2M这个概念在互联网汇总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就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已经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网络电视完成。人到机器的交互一直是人体工程学和人机界面等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但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已经由互联网提供了最为成功的方案。从本质上而言,在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交互,大部分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万维网(WorldWideWeb)技术成功的动因在于:通过搜索和链接,提供了人与人之间异步进行信息交互的快捷方式。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它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截至2010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政策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2015-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ofThings(IOT),也称为Webof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尽管上述场景令人难以置信,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类似场景终将成为现实。物联网这一概念由凯文·阿什顿(KevinAshton)于1999年提出。阿什顿认为,计算机最终能够自主产生及收集数据,而无需人工干预,因此将推动物联网的诞生。简单来说,物联网的理念在于物体之#间的通信,以及相互之间的在线互动。这是一项很难想象的技术进步,但正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
物联网博欣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倪光南院士认为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传感技术(RFID、传感器、GPS、摄像机、激光扫描器……)、各种通讯手段(有线、无线、长距、短距……),将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以实现远程监视、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进而实现“管理、控制、营运”一体化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外,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对物联网的需求,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物联网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据了解,2011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
2014年2月18日,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委员、***副**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以更大决心、更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凯指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推动力量,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物联网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市场与**、全*与*部、创新与合作、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按照“需求牵引、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着力突破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着力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应用;着力统筹推动物联网整个产业链协调发展,形成上下游联动、共同促进的良好格*;着力加强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产品研发和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
邬贺铨院士指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及移动泛在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创新形态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人为本的创新2.0形态正在显现,实际生活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也被称为创新2.0模式的精髓。
其中,**是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引导和推动者,比如欧盟通过**搭台、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创新基础设施来服务用户,激发市场及社会的活力。用户是创新2.0模式的关键,也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而用户的参与需要强大的创新基础设施来支撑。物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推动创新基础设施的构建,也将受益于创新基础设施的全面支撑。作为创新2.0时代的重要产业发展战略,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实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转变。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从两化融合这个角度分析物联网的涵义:
其一:工业化的基础是自动化,自动化领域发展了近百年,理论、实践都已经非常完善了。特别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营运而生的DCS控制系统,更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DCS的理念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虽然自动设备全部联网,并能在控制中心监控信息而通过操作员来集中管理。但操作员的水平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优化程度。有经验的操作员可以使生产最优,而缺乏经验的操作员只是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是否有办法做到分散控制,集中优化管理?需要通过物联网根据所有监控信息,通过分析与优化技术,找到最优的控制方法,是物联网可以带给DCS控制系统的。
其二:IT信息发展的前期其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当为人服务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后,是要在更大范围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是要将物与人的信息打通。人获取了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信息判断,做出决策,从而触发下一步操作;但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做出的决策是不同的,如何从信息中获得最优的决策?另外物获得了信息是不能做出决策的,如何让物在获得了信息之后具有决策能力?智能分析与优化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手段,在获得信息后,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理论模型,快速做出最优决策。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技术在两化融合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方面都有旺盛的需求。
物联网智库认为物联网的定义源于IBM的智慧地球方案,十二五规划中九大试点行业全部都是行业的智能化。无论智慧方案,还是智能行业,智能的根本离不开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未来物联网发挥价值的关键点。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则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1.私有物联网: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
2.公有物联网: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3.社区物联网: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下属的各委办*:如公安*、交通*、环保*、城管*等)提供服务;
4.混合物联网:是上述的两种或以上的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
1、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CokeMachine。
2、物联网示意图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3、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4、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5、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在中国,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而创新2.0形态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6、2009年1月9日,IBM全球副总裁麦特·王博士做了主题为《构建智慧的地球》的演讲。提出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家居、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7、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8、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IB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产业革命。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今天,“智慧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物联网示意图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9、2009年8月,温家宝**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自温**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它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截至2010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政策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物联网被十二五规划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引领中国经济华丽转身的主要力量,物联网在十二五期间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十年内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30倍。而智能家居将是物联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民生的物联网项目,所以将获得最多人们关注的眼球!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技术架构图示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物联网的行业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应用领域内,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各个行业均有物联网应用的尝试,某些行业已经积累一些成功的案例。真正实现了物联网。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物联网4大关键领域:
1.RFID;
根据其实质用途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应用模式:
对象的智能标签。通过二维码,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用于区分对象个体,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种智能卡,条码标签的基本用途就是用来获得对象的识别信息;此外通过智能标签还可以用于获得对象物品所包含的扩展信息,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额余额,二维码中所包含的网址和名称等。
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泛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某个对象的实时状态的获取和特定对象行为的监控,如使用分布在市区的各个噪音探头监测噪声污染,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GPS标签跟踪车辆位置,通过交通路口的摄像头捕捉实时交通流程等。
对象的智能控制。物联网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依据传感器网络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例如根据光线的强弱调整路灯的亮度,根据车辆的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间隔等。
自物联网技术应用以来,智能家居行业正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已经从遥控掌握发展到手机远程控制,网络传输信号也从有线一跃而升为无线,既降低成本,低碳节能,还让许多家庭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舒适生活,让人喜不自禁。
不过,自从2009年以来,物联网技术在国内迅速兴起,并被推广运用到括智能家居,该行业实现了二次革命。技术大幅提高,直接推动智能化程度提升,为用户带来多项快速便捷的功能,受到市场追捧,行业得到迅猛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2月,工信部发表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将智能家居列为国家的九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这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应用树立信心,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会从2009年的420亿元每年以百分之两位数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15年能够达到1240亿元的水平。
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上的开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并且需要国家**的主导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上的扶助,物联网的开展具有规模性、广泛参与性、管理性、技术性、物的属性等等特征,其中,技术上的问题是物联网最为关键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是一项系统,国内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全面负责物联网的整个系统规划和建设,理论上的研究已经在各行各业展开,而实际应用还仅*限于行业内部。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研发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以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的研究。
一般来讲,物联网的开展步骤主要如下:
(1)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属性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属性,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需要先由传感器实时探测;
(2)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3)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税务总*、统计*、知识产权*、中科院、工程院、国家标准委等相关单位联合发布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以加快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其中,推动智能家居应用被列为14个重点任务之一。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指出: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将智能家居列为重点,体现了国家对智能家居的重视,我国智能家居在未来将受到更多的配套政策的支持,有望获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推动智能家居该任务计划面向公众对家居安全性、舒适性、功能多样性需求,在大众城市选择20个左右重点社区,开展1万户以上家庭安防、老人及儿童看护、远程家电控制以及水、电、气智能计量等智能家居示范应用,解决制约规模化推广存在的产业链协调不足、成本过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带动智能家居技术和产品突破。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由于未来密码智能家居需要布线,安装设置也比较复杂,工期长,造价高,且大多只适用于新装修用户,所以消费者认可度始终不高。直到近年来,随着无线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未来密码智能家居第三代发展迎来了新转机。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广和扶持,第三代智能家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观研天下在《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竞争态势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13-2017)》中提到: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多部门联推物联网,将智能家居列为重点任务。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智能家居也将不断走向成熟。智能家居将让中国消费者生活简单、直接,更舒适化。
此外,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对物联网的需求,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物联网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据了解,2011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
邬贺铨院士指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及移动泛在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创新形态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人为本的创新2.0形态正在显现,实际生活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也被称为创新2.0模式的精髓。
其中,**是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引导和推动者,比如欧盟通过**搭台、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创新基础设施来服务用户,激发市场及社会的活力。用户是创新2.0模式的关键,也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而用户的参与需要强大的创新基础设施来支撑。物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推动创新基础设施的构建,也将受益于创新基础设施的全面支撑。作为创新2.0时代的重要产业发展战略,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实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转变。
2012年2月14日,中国的第一个物联网五年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工信部颁布。
《规划》公布不久,工信部批复广东顺德创建“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顺德提出在智能产品方面将打造一批“无人工厂”。
制造业的无人化或许将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一条路径。李广乾认为,智能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必然途径,其技术核心无疑就是物联网,但要权衡好投入与产出,量力而行。
邬贺铨则指出,以前提“两化融合”还比较泛泛,而物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可以大大促进信息化的应用。物联网大量的应用是在行业中,包括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等。国家发展物联网的目的,不仅是产生应用效益,更要带动产业发展。有了物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智能化的应用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201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专家指出,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配套的完善,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
李克强**近期多次强调:“我们这次改革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的缩小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范围,最大可能的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资质资格许可要取消。”
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的原生活力,任何时候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都应该占据主导作用。当初在美国刚开始实施"信息高速公路(即现在的互联网)"国家战略时一个最重要的主导思想就是自主选择,自由发展,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自动形成各种标准,比如微软形成了全球的软件开发标准,Google形成了全球的搜索标准,这些标准并没有一个强制的规范,但没有人能够否认它们是事实上行业标准,这就是软实力的体现,这也正是市场的力量。我们现在也很难想像在各种标准加身的情况下能产生Google、Apple这些伟大的公司。
在中国,特别需要警惕传统的既得利益集团假借市场需求制定事实上限制行业健康发展的所谓标准,如何识别各种不利于市场发展的陷阱标准需要考验行业主管部门的判断力和眼光,需要行业主管领导肯学勤学能学,否则将严重削弱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最近出现的推动所谓各种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制定的动向值得关注,我们相信行业主管部门不再轻易被狭隘的利益集团所挟持和左右。
就像互联网是解决最后1公里的问题,物联网其实需要解决的是最后100米的问题,在最后100米可连接设备的密度远远超过最后1公里,特别是在家庭,家庭物联网应用(即我们常说的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各国物联网企业全力抢占的制高点,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最后100米主要技术解决方案,ZigBee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技术由于相比于现有的WiFi、蓝牙、433M/315M等无线技术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其组网能力强、具备网络自愈能力并且功耗更低,ZigBee的这些特点与物联网的发展要求非常贴近,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后100米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
在2012年,有数十亿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物联网(IOT)逐步形成。IDC并没有预测物联网明年会带来多大的收入,但是它的市场在迅速扩大。但到了2020年,物联网可带来89000亿美元的收入。
物联网有望改善机械的可靠性,并使个人健康和人们的生命质量得到改善,不过物联网的应用也有侵犯个人隐私之虞,虽然物联网能创造新就业机会,可也会让某些人丢了饭碗。物联网正在以下五个方面改变商业:
1、企业(而不是消费者)应用物联网,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这一结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消费者联网的烤箱、咖啡壶和家庭娱乐系统等物联网的应用不会创造什么实际价值——虽然他们同样令人关注。企业物联网会被用来预测和避免高价值机器装备的故障,比如,铁路机车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等。此外,物联网还能让企业从定期维护转向状态检修,也就是说,可按需提供检修服务,而不是基于设定的时间表检修维护设备。这种方式既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又能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2、物联网可通过防范损失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举例来说,医生可以利用物联网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如果病人患有糖尿病,那么通过严密监护就可以避免让病人入院治疗。这样的监护工作不只可通过可穿戴设备完成,也可通过植入、注射到病人体内的其他设备完成。
3、虚拟现实是物联网的一部分。虚拟现实眼镜(virtualrealitygoggles)可指导你在家里和工作场所分步完成某个安装过程。这一功能可能会在工厂的生产现场、设备维修车间等地方率先得到应用,不过最终也会进入家庭。
4、数据互动创造经济潜力。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在全球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将介于3.9万亿到11.1万亿美元之间。不过互操作性在这一潜在价值中占40%的比例。现在,设备制造商要从自己制造的机器上采集性能信息,但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性,则能给他们带来全*观,同时可改善对利用多种系统的环境预测分析的准确性。举例来说,在城市环境中,互操作性意味着视频、手机数据和交通工具传感器可被用来监测交通流量状况,并使其最优化。
5、物联网带来的效率提升能给员工带来很多好处。更出色的设备监测能力和无所不在的传感器可减少工伤的发生,而且还能减少员工去往远程工作地点的差旅。不过麦肯锡咨询公司也告诫说,“物联网在某些工作场所的应用也会大幅减少所需员工的数量。”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则比如:一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该发车了!”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上海世博会也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首家手机物联网落户广州将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让消费者可以与商家进行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实现互联网向物联网的从容过度,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无风险的市场模式。手机物联网购物其实就是闪购。广州闪购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可以进行购物、比价、鉴别产品等功能。这种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预计2013年手机物联网占物联网的比例将过半,至2015年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达6847亿元,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大规模兴起。
与门禁系统的结合一个完整的门禁系统由读卡器、控制器、电锁、出门开关、门磁、电源、处理中心这八个模块组成,无线物联网门禁将门点的设备简化到了极致:一把电池供电的锁具。除了门上面要开孔装锁外,门的四周不需要设备任何辅佐设备。整个系统简洁明了,大幅缩短施工工期,也能降低后期维护的本钱。无线物联网门禁系统的安全与可靠首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无线数据通讯的安全性包管和传输数据的安稳性。
与云计算的结合物联网的智能处理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如云计算、模式识别等技术,云计算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的实现:首先,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其次,云计算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与TD结合物联网发展是确保TD成功的重大契机。TD-SCDMA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无线通信网络,TD的发展需要数据业务的拉动,物联网应用是需求最迫切的增强型数据业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充分发挥TD网络优势,有助于促进TD产业链的成熟。完善现有网络,发挥TD优势,积极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D网络融合,构建适于物联网应用的GPRS/TD/WSN(无线传感器网络)融合网络,大力发展适于TD网络承载的物联网业务,提升TD的核心竞争力,给物联网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撑,是中国移动的发展思路.
与实时空气监测结合物联网的智能净化与数据收集,为我国空气治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空气污染是我国目前面对的最令人困扰的环境问题,空气物联网通过智能设施实时监控空气环境质量,让数据通过网络进行统计和理性分析,使用户可以更加直观获取附近空气质量信息,随时随地查询了解目的地环境情况缔造新形式的空气质量信息共享网络。同时智能载体拥有空气净化,实时信息汇总分析智能处理的功能。空气物联网的建立与传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充分发挥物联网优势,促进空气治理。这种智能载体与物联网的结合正伴随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智能健康生活的普及而逐渐兴起。
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物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即使互联网也不仅仅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域网之分。
物联网既可以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及产业应用组成*域网、专业网。现实中没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联网;也没必要使专业网、*域网都必须连接到全球互联网共享平台。今后的物联网与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类似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专业网;智能小区等*域网才是最大的应用空间。
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早就在为我们服务着。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它从更高的角度升级了我们的认识。
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如,仅仅嵌入了一些传感器,就成为了所谓的物联网家电;把产品贴上了RFID标签,就成了物联网应用等等。
2010年6月22日上海开幕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指出: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我国作为全球互联网大国,未来将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在政策市场、技术标准、商业应用等方面重点突破,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中国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在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已具备基础。物联网连接物品网,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或实现人和物或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当前物联网行业的应用需求和领域非常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物联网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传感器、微电子、视频识别系统一系列产业的同步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集群生产效益。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物联网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将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和战略性调整,引发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具有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力。我国必须牢牢把握产业创新方向和机遇,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李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物联网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生活方式变革,已成为一个发展迅速规模巨大的市场。以中国国内RFAD为例,在2009年就达到了85亿人民币,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国和美国。未来更加安全稳定的有线无线数据的传输网络,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
北京易云智力CEO杨书华认为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四点联动”:物联网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更需要相关标准和规范;企业应该积累核心技术,纵向发展,横向联合;整个社会要积极应用和推广;积极储备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指出,社会上对物联网的认识不够深刻,对物联网的炒作有些过头了,物联网应该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物联网应重点着眼于解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离开上述需求而单纯追逐利润或盲目跟风,意义不大。”刘韵洁直言。[8]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我国一直缺乏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所以产品档次上不去,价格下不来。缺乏RFID等关键技术的独立自主产权这是限制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行业技术主要缺乏以下两个方面标准:接口的标准化;数据模型的标准化。虽然我国早在2005年11月就成立了RFID产业联盟,同时次年又发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指出应当集中开展RFID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FID产业仍是一片混乱。技术强度固然在增强,但是技术标准却还如镜中之月。正如同中国的3G标准一样,出于各方面的利益考虑,最后中国的3G有了三个不同的标准。物联网的标准最终怎样,只能等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了。
中国从高铁核电到物联网和美国相比,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和中兴华为这一类的系统设备商都已是世界级水平,但是其他环节相对欠缺。物联网的产业化必然需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所以要在我国发展物联网,在体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强广电、电信、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立。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进程。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相当漫长。
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但这些行业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要发展物联网这种以传感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以开放的心态展开通力合作,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体制优化改革,才能有效的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
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应用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将有多种选择去开拓市场。这样,在未来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商业模式变得异常关键。对于任何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来说,出现一种新型而能成熟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是必然的结果,可是这一点至今还没有在物联网的发展中体现出来,也没有任何产业可以在这一点上统一引领物联网的发展浪潮。
物联网发展直接带来的一些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与物联网有关的电子元器件领域,如射频识别装置、感应器等等。而庞大的数据传输给网络运营商带来的机会以及对最下游的如物流及零售等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观察。
物联网产业是需要将物与物连接起来并且进行更好的控制管理。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将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而催生出更多的应用。所以,在物联网传感技术推广的初期,功能单一,价位高是很难避免的问题。因为,电子标签贵,读写设备贵,所以,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应用。而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成本问题便始终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成本高,就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而没有大规模的应用,成本高的问题就更难以解决。如何突破初期的用户在成本方面的壁垒成了打开这一片市场的首要问题。所以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在物联网中,传感网的建设要求RFID标签预先被嵌入任何与人息息相关的物品中。可是人们在观念上似乎还不是很能接受自己周围的生活物品甚至包括自己时刻都处于一种被监控的状态,这直接导致嵌入标签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权问题受到侵犯。
在物联网中,射频识别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有可能预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由于该物品(比如衣物)的拥有者,不一定能够觉察该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和法律问题。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机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基础薄弱、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隐患、一些地方出现盲目建设现象等问题,急需加强引导加快解决。为推进我国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统筹规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突破关键技术为核心,以推动需求应用为抓手,以培育产业为重点,以保障安全为前提,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标准规范,合理规划布*,加强资源共享,深化军民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有序推进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统筹协调。准确把握物联网发展的全*性和战略性问题,加强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物联网应用、技术、产业、标准的协调发展。加强部门、行业、地方间的协作协同。统筹好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
创新发展。强化创新基础,提高创新层次,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兴服务业。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需求牵引。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出发,统筹部署、循序渐进,以重大示范应用为先导,带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应用推广的市场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物联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有序推进。根据实际需求、产业基础和信息化条件,突出区域特色,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安全可控。强化安全意识,注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和数据保护。加强物联网重大应用和系统的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护工作,保障物联网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和重点领域应用的安全可控。
总体目标。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标。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of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活点定义:利用*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最新消息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住建部编制智慧城市评价及相关标准即将出台,物联网及智慧城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为更好的迎合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物联中国、物联天下共同举办的“凝聚力量·共赢未来”2014物联网高峰论坛于6月7日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本次高峰论坛以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和创新技术应用为主题,以国家政策宏观角度为出发点,为物联网行业同仁及关注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物联网信息解读,从而实现物联网核心技术向各个领域的应用转化,引领中国实现智慧化、智能化的全面变革。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大会组委会特别邀请到国家二维码注册解析中心副主任王锦雷、物联网研究院院长胡俊、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夏威盛副总裁张斌及众多物联网领域专家学者、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了物联网发展趋势和物联网典型应用。同时专家也表示,物联网“应用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科技转化为应用,才能真正有助于改善民生。此次论坛也吸引了中国经济时报、商务时报、科技日报、中华工商时报、新浪网及物联网行业相关媒体的关注。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探索最优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当务之急。作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主办方正式成立了业界首家商业运作教育培训学院——正和商学院。作为物联网行业从业者继续教育的专业机构,正和商学院将结合行业自身特点探索出针对物联网领域运作特点行之有效的特色化商业模式,培养出符合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物联网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在逐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次论坛为物联网行业同仁及关注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物联网信息解读,同时也为物联网行业提供一次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系统化交流的机会。
报告分析认为,2013年以来,传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全球物联网应用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领与方向。
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
一是初步建立“纵向一体”的政策体系,“市场主导发展”渐入佳境。
国家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工作要点”等顶层政策架构,与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制定推出,初步建立了“纵向一体”的物联网政策体系。“应用示范激发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发展”成为趋势,“市场配置资源”、“市场主导发展”渐入佳境。
中国初步形成了涵盖芯片、元器件、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等各产业环节、产业门类,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物联网产业聚集区,产业协同深入推进。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预计2016年总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三是产业创新的“引领效应”进一步彰显,惠民应用不断深化。
报告认为,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深化,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等基于物联网的创新技术已成为传统工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物联网专业特色
4G物联网专业定位为物联网系统集成方向,该专业核心技术涉及传感与检测技术、RFID技术、无线组网、嵌入式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等。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企业需要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才。
现在物联网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城市管理、数字家庭、数字医疗、定位导航、物流管理、食品安全控制、安防监控等领域之中。4G时代下,在时效性与交互性两方面,物联网势必将为企业以及用户,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
4G物联网专业培养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的能力,能进行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具有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职业型人才。
对于一个全新的商业概念,有三个维度是我们评估其优劣的重要标杆:产品,技术和商业。一个成功的产品,必然涵盖了以上全部三点。正如许多突破性的创新一样,物联网的崛起与技术瓶颈的突破密不可分——传感器日渐价廉物美,无线网络覆盖范围逐步增大,电池等能量储存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在健康、工业自动化、物流等领域,已经涌现了大量物联网的商业化案例,但物联网概念最为核心的部分——商业逻辑,依旧不甚清晰。
纵观物联网格*,我们发现了四个物联网的业务模型,它们或可以增加企业现有市场份额或目标新客户群体,也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够创造新的收入机会,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降低运营成本:物联网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维护、维修、操作和IT支持的成本。
增强现有产品竞争力:在信息丰富性层面提升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数据流货币化:将整合的信息出售给广告商、直销商和数据分析机构,或者赚取服务费和报告的出售费用。
创建信息产品:创建一个全新的、基于数据流信息层的产品。
当然,现实世界远比这四个分类更为复杂,而这四个分类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重叠。但它们仍不失为对物联网的产品服务如何创造价值的积极思考。下面所列案例已经通过设计相互连接的产品,更为全面便捷地获取产品的被使用情况与表现,而市场份额也随之增长。
降低运行成本是一个容易理解的商业价值所在。BigBellySolar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它在城市各个角落所部署的太阳能垃圾桶能够自动压缩吸纳的垃圾以节约存储空间,并在需要清空时自动通知城市废物管理公司,这是一种通过减少垃圾收集卡车的巡查次数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模式,我们可以想象,任何需要出动车辆和司机进行定期维护的设备——例如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路灯——都可以以类似的方式来受益于物联网。
物联网已经近在咫尺,物物之间的对话已经开始,更多的信息、更有趣的功能被整合到产品和服务中,随着企业对这种演化趋势认同的深入,这种对话将会越来越多,物联网的商业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激发,而我们所列出的价值创造模型正是迎合这一发展的框架。曾几何时,谁会相信物联网能够帮助法庭对罪犯进行定罪、在风大浪急的海面上跟踪货物、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小农户呢?而这,仅仅是物联网威力的冰山一角.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其实,从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联网专业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是炙手可热的,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很多单位和企业不但要求应聘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有几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对此,企业纷纷表示,做核心的研发工作或核心的基础架构是需要一些经验积累的,本科应届生一般不具备这些经验。
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
面对现在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情况下,物联网领域却急需相关专业的人才,同时物联网行业内前景大好,这也是成为高校热门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而物联网技术人才也势必将会“迎娶”属于它的一个美好时代。
数据工程师岗位在电子商务和消费等领域需求增长非常强烈。因为这些行业也进入了世界工业物联网的系统。工业数据科学家的工作任务是提取和分析数据,并应用这些数据发现产品的问题以便对产品的进一步改进。工业数据科学家除了需要拥有了解生产流程和IT系统等基础能力外,还需要拥有强大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凭借手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