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猛狮为什么不退市(曾叫板特斯拉,锂电池巨头ST猛狮退市)

时间:2024-01-15 18:27:26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曾叫板特斯拉,锂电池巨头ST猛狮退市

锂电池巨头ST猛狮被终止上市

34亿元债务豁免自救未果,*ST猛狮(002684.SZ)在资本市场的故事也算走到头了。

*ST猛狮股票自2022年6月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2年6月24日。交易期满将被终止上市,从4.29日股价2.26元跌至6月6日0.61元,下一步可能步入破产清算。

来源:*ST猛狮公告

*ST猛狮集储能、锂电池、新能源造车等热门概念于一身,曾经是一只大牛股,2014年至2015年6月期间公司股价涨幅超过600%,市值最高时一度接近130亿元。

彼时,“潮汕帮”二代、*ST猛狮董事长陈乐伍提出了“2351”战略,即从单一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到以锂电池产业链为主的多元业务,向清洁电力和新能源汽车板块领域拓展,希望公司能在2020年成长为一家千亿市值的上市企业。

 

但这头潮汕“猛狮”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公司举债扩张,业绩却仅在2016年昙花一现,随即连续两年亏损。

 

连续亏损带来的退市风险下,*ST猛狮自2018年起尝试过多种自救措施:国资援助、处置资产、筹划重组、债权人债务豁免……

 

2022年4月30日,*ST猛狮2021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公司自5月5日停牌至今,市值已从巅峰130亿元缩水至12.82亿元。

“猛士”陈乐伍的猛狮新能源“帝国”

ST猛狮(SZ002684)1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于2021年1月12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陈乐伍的通知,陈乐伍于2021年1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其涉嫌泄露内幕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陈乐伍,1971年出生,汕头澄海人。19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取得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美国GeorgiaCollege&StateUniversity,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产业布*,资本先行。在猛狮科技的转型征途中,资本兼并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猛狮科技近两年参与的资本布*动作不少于15个,从国外到国内,涉足的领域包括储能、材料、电芯、Pack、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电动汽车企业等产业链不同环节。

密集频繁的布*让猛狮成为转型新能源的“猛士”和“先锋”,而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猛狮的策略过于激进。

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陈乐伍有自己的思考与坚持,在他看来,目前全球正处于从石化能源向电力能源的换挡期,猛狮科技转型投身的三大业务,将会划归为能源行业和交通行业,在该行业面临的对手将会是中石化、中石油、国际车企等万亿体量的企业,要想在未来占领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当下传统巨头还没实质动作之前,通过资本快速布*卡位,才有机会在未来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陈乐伍说,猛狮的策略是,确定新能源的大方向后,就毫不犹豫的往前走,要在其它企业还没想清楚的时候快速切入,通过资本的整合布*建立其自身的竞争力护城河。

定调“2351战略”

 “铅酸电池在中国没有前途,就算还有一定需求,但**将来可能也将会把它枪毙,不可能再继续做大。”

谈及转型的原因,陈乐伍认为,铅酸电池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从国内几家铅酸电池上市公司近几年的业绩,就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而锂电和新能源领域则处于快速成长期,将会成为未来能源系统里非常重要的板块。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2015年,当时已连续多年在摩托车起动电池出口销量排名第一的猛狮科技毅然下决心涉足新能源领域。这一年,在陈乐伍的主导下,猛狮科技对外正式发布名为”2351”的转型战略:

“2”是指抓住两大战略机遇,一个是能源转换带来的战略机遇,另外一个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来的战略机遇。

“3”是指以锂电产业链为核心、辅以清洁能源发电及储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及运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清洁能源生态链。

  “5”指“5I”,是猛狮战略转型中的具体战术,包括投资(Investment),为未来投资,包括研发和人力;创新(Innovation),技术、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的持续创新;智能化(Intelligence),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涵盖智慧能源和智能交通、智能制造;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既是市场方向,又是人才观,更是发展战略方向;整合(Integration),围绕清洁能源生态链,整合公司内外资源,使之融合到公司的战略目标中来。

  “1”是指一个使命和奋斗目标,致力于为人类提供最清洁、最价廉的电力服务,成为全球清洁电力产业领导者。

  “2351战略”开启了猛狮科技全面转型的号角,围绕这个战略,此后的两年中,猛狮科技以资本先行卡位新能源核心环节,一系列的产业链扩张让其成为传统铅酸企业转型中速度最快,投入最大、意志最坚决的企业。

如今,拉出来溜了三年的猛狮科技的三大业务板块都已经初具轮廓,在高端电池制造领域,其已经建立了从电芯、PACK、BMS、锂电回收等项目。2016年,其锂电池业务实现1.77亿元营收,实现了126%的增长。已经宣布建设的高端锂电池产能达到16GWh.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16年,猛狮旗下的达喀尔租车,宣布了三年运营十万台车的发展目标,2017年7月,完成了对上海燃料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控股,今年10月,猛狮和东风裕隆合作的裕路电动车正式发布,成为造车新势力中仅次于云度之后的第二家量产企业。

在清洁电力领域,猛狮科技以光伏电站及海外市场为突破口,依托于此前已有的渠道和通过兼并购建立起来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目前已经打入德国、法国、印度等一些欧洲和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市场,市场空间还在进一步拓宽。

激进扩张爆发破产危机

官网信息显示,目前,*ST猛狮控股参股的海内外企业共80余家,业务范围涵盖高端锂电池制造、可再生能源发电、智慧能源管理和输配电、储能系统和储能电站的建造和运营、电动智能交通工具的设计开发和制造等领域。激进扩张是*ST猛狮如今“尝苦果”的重大诱发因素之一。

*ST猛狮是2001年由汕头市沪美蓄电池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1986年,*ST猛狮实控人陈再喜高薪在汕头创办了沪美电池厂,率先向市场推出摩托车起动电池,开启蓄电池的创业之路。到2010年时,*ST猛狮摩托车电池出口销量已经位居全国首位。

此后十余年,通过从内销转向出口,向高端市场转战等经营策略,*ST猛狮逐渐发展成我国最大的摩托车起动电池出口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高端摩托车电池市场供应商。几乎所有的企业发展都会遭遇瓶颈期,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二次突围,便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选择,*ST猛狮也不例外。2012年,*ST猛狮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IPO。凭借在铅酸蓄电池领域的积累,猛狮电池一度成为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赛事的专用电池,一时风头无两。

2015年,随着传统铅酸电池市场开始“走下坡路”,*ST猛狮全力启动转型,提出了“逐步转型为新能源企业”的口号,同时提出了“2351”战略,其中的“3”即指高端电池制造、新能源车辆运营和清洁电力三大板块,后期逐步发展成为以清洁电力和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为辅产业链的“一体两翼”新能源产业格*。

一般而言,新晋上市公司都有很强的并购预期,但是并购频率如*ST猛狮这么频繁的公司却十分少见。公开信息显示,2015~2017年这三年间,*ST猛狮用在增资并购上的资金分别达到1.83亿元、18.89亿元和20.49亿元,三年累计增资、并购、新设子公司超过60家。这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剧增。2012年,*ST猛狮财务费用为780万元,至2017年底时已经增加至2.7亿元。2012年,*ST猛狮子公司仅有3家,而截至2017年底时,其通过收购、新设成立的子公司已经达到73家。这样的扩张速度,叠加彼时金融去杠杆大背景,*ST猛狮迎来资金链断裂危机。

自2018年起,*ST猛狮就已资不抵债。2018年下半年,随着业绩连续亏损,债务不断攀升,*ST猛狮流动资金持续下降,爆发债务危机。而自2018年下半年债务危机以来,*ST猛狮陆续发生债务逾期,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资产被司法冻结,流动资金极为短缺,债务危机愈发沉重。

2020年,*ST猛狮债务逾期风险进一步加重。根据*ST猛狮2021年4月29日发布的《关于新增债务逾期的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因资金状况紧张,致使部分债务逾期未能清偿,截至2020年5月31日,*ST猛狮到期未偿还的融资债务约19.86亿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ST猛狮及各子公司新增逾期债务金额合计达到8.79亿元。事实证明,快速的扩张,不仅没有对上市公司带来经营能力的提升,反而成为了公司尾大不掉的包袱。

A股退市潮起:并购市场要起舞了?-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M金融(ID:gh_5dab6f96ff8b),作者:王鑫,编辑:彭洁云,原文标题:《【深度】A股退市潮起:“保壳”财技还管用吗?并购市场要起舞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看到*ST当代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的消息时,曾死捏着这支股票两年多的“小散”李羽蒙,为自己逃过一劫而唏嘘不已。

2019年11月,区块链概念正当风口。刚收购了相关概念公司股权的传媒股当代东方(000673.SZ)被李羽蒙盯上,以6元/股的成本价重金建仓。

不料几个月后,当代东方2019年报亏损,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复牌后直接被砸出10个跌停。李羽蒙顿时懵了,但他没有割肉,反而选择硬抗并不断逢低加仓,持仓成本一路被做低至2.2元/股。

2020年,*ST当代未现转机,当年扣非净利润为-1.36亿元。连续3年亏损原本注定要退市,谁知2021年实施的“退市新规”又救了公司一命,新规采用“溯不及过往”原则,*ST当代净利润虽为负,但因营收大于1亿而侥幸逃过一劫。然而,期末净资产为负,让*ST当代继续“披星戴帽”。

直至当年9月末,公司净资产仍为-1.49亿元,退市似已板上钉钉。直到当年的最后一个月,为保壳使出浑身解数的*ST当代,先后祭出1元转让旗下影院不良资产包、受赠南太武渔港股东35%股权、受赠实控人捐赠的4000万元等资本运作。公司在此期间连获多个涨停板,股价重回2元上方。

心情犹如“过山车”的李羽蒙终于按捺不住,选择火速清仓,最终以微利3000元“死里逃生”。此后不久,*ST当代的净资产虽在2021年底顺利转正,但一系列“神操作”让会计师对当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最终仍难逃退市命运。

突击创收、债务重组、债务豁免……*ST股们为保壳所做出的的一系列努力,在退市新规生效后收效甚微。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2021年报披露结束后,将有40家公司面临退市,其中34家公司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这是退市新规生效后的首个退市潮,退市公司数量将创新高。退市会否成为A股新常态?

注册制下新股出口和入口两端均有所加速,当A股加快新陈代谢,壳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因而急剧降低。界面新闻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已有8家“A吃A”案例,并购市场的春天是否也悄然来到?

一、40家公司要被强退,八成以上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

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财务造假,规避退市,最终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对*ST新亿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继*ST新亿后,*ST艾格、长动退、东电退、退市中新、退市拉夏等5家上市公司先后被摘牌。

目前,*ST罗顿、*ST中房、*ST中天、*ST明科、*ST游久、*ST昌鱼、*ST科迪、*ST新光、*ST厦华、*ST环球、*ST金刚、*ST腾邦、*ST丹邦、*ST圣莱、*ST华讯、*ST易见等16家公司将先后进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除上述22家公司外,另有18家上市正在等待交易所的“审判”,只要交易所发布予以终止上市的通知,上市公司基本面临“死刑”。根据目前的退市程序,上市公司仍有申请听证的权利,但从实践经验来看,翻盘概率微乎其微。

在上述40家已退市或即将退市的公司中,34家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

根据退市新规,财务类退市指标具体包括3项细分指标:

被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非标准审计意见。

财务指标可交叉使用,不论第一年因何种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告,次年但凡触及任一指标,均被予以退市。

剩下的6家公司中,*ST艾格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触发交易类退市指标,*ST环球、*ST济堂和*ST邦讯未能在4月30日前披露2021年报,因年报“难产”而被交易所强制退市。

此外,退市新亿和“区块链第一股”*ST易见皆因重大违法而被强制退市。

证券业资深人士程晓明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大多公司因触及财务指标而退市,但这并非最好的标准,用股票价格的高低、成交量的高低作为退市标准是最合理的。

“最好的评判一定是市场主体,评判上市公司最有权威的就是投资者,因为他们是拿真金白银在投资,A股目前还不成熟,股价和成交量未必是一个准确的判断标准,现在以财务指标作为标准可以理解。”程晓明评价道。

2018年,证监会对退市制度进行修改,此后退市速度呈现明显加快,2019年至2021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0、16、20家。2020年底,在新《证券法》的基础上,沪深交易所修订退市制度,形成退市新规,2021年报季后迎来首个退市大潮,今年以来退市公司数量较2021年全年已经翻倍。

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荀玉根指出,过去A股退市制度不健全,退市指标设置不合理,退市流程漫长且低效,导致本应退市的公司无法有效出清,这些公司逐渐被边缘化而产生大量小市值公司,占用了宝贵的市场资源。

申万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表示,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

从整体来看,退市新规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

“现在A股退市率与美股差距较大,还可以继续提高退市率,同时要大幅提高IPO的速度,让更多的企业该进进,该出出。”程晓明认为,以前A股上市少,退市数量几乎为零,所以两方面都要打通,用退市倒逼上市。

根据财通证券的研究,截至2022年3月23日,A股共有4761家上市公司,美国共有6906家上市公司。以2021年退市家数计算,美国的退市率为5.86%,中国的退市率仅为0.42%。

二、退市新规打出精准“组合拳”,保壳新财技会被识破吗?

上市资格一贯被视为稀缺资源,濒临退市的*ST公司总是上演各种“保壳”大戏。

在退市制度未健全前,上市公司可通过变卖资产、抛售股权、地方**补贴等手段过关。退市新规打出了精准的“组合拳”,明确了营业收入的扣除项,包括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净利润则采用扣非前后孰低值计算等。

退市新规引入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组合指标,旨在强调上市公司的可持续能力,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上市公司的保壳手段。即从增加净利转向提高收入,部分上市公司在退市边缘突击创收,或从事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ST绿景和*ST昌鱼均为其中的典型案例。

*ST绿景的主营业务本为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然而其2021年实现的1.73亿元营业收入中,有七成来自机电安装工程业务收入,这部分收入均来自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弘益。深圳弘益是*ST绿景在2021年3月以38万元现金从彭苏洪处收购而来,前脚刚完成收购,该公司旋即在下半年与多个客户签订总额约1.8亿元的机电安装合同。

深圳弘益的收入贡献遭到了会计师的否定。会计师表示,深圳弘益机电安装工程业务收入对应的工程成本为1.17亿元,其中材料设备采购成本为8357.55亿元,分包建筑工程施工3262.27万元,这两部分成本占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的99.27%,同时机电安装工程业务的平均毛利率为3.85%,不能覆盖期间费用。

审计机构表示,无法判断该项业务收入是否具备商业实质,这是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

最终,*ST绿景因2021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触及终止上市的规定,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

*ST昌鱼的主要业务是淡水鱼类及相关水产品的养殖和加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07万元,归母净利润则为-2087万元。

到了第四季度,公司上演“绝地反击”,据*ST昌鱼今年1月29日发布的业绩预告,2021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预计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06亿元。仅用了一个季度,公司全年营收就从1500万元飙升至逾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ST昌鱼发布业绩预告的同日,公司年审会计师申请辞职。随后,*ST昌鱼于4月1日重新聘请审计机构。该机构在4月27日修正业绩预告,因大豆业务与主营业务无关,产生的约9150万元的收入被扣除,扣除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450万元。

据*ST昌鱼年报,公司2021年公司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452.56万元,归母净利润为-2887.74万元,触发退市指标。

除了突击创收,有些上市公司还寄希望于通过债务重组或债务豁免来规避退市。

界面新闻通过Wind搜索发现,从2021年1月至今,已经有包括*ST科林(002499.SZ)、*ST星星(300256.SZ)、ST九有(600462.SH)、*ST德威(300325.SZ)、*ST金洲(000587.SZ)、ST安信(600816.SH)、*ST猛狮(002684.SZ)在内的20家A股上市公司签订了债务豁免公告。

从豁免金额来看,低则千万元规模,最高甚至逾30亿元之巨。

一位注册会计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根据会计准则,债务豁免进入营业外收入,净利润可以变成正的,避免三年净利润的亏损,但也可能会产生两种影响:

一是,扣非之后,净利润还是负的。审计师可能会算持续经营的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影响报告意见。

二是,愿意豁免的不会是非关联方,不会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那么这样的豁免就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

债务豁免金额最大的莫过于*ST猛狮,其于2021年12月31日收到涉及12家债权人合计34.04亿元的债务豁免通知,随后深交所连发6封关注函,要求其就债权金额以及是否与债权人存在“抽屉协议”等问题进行回复。

据*ST猛狮2021年度审计报告,公司2021年度通过债务重组形成2.14亿元投资收益,其中,12月通过债权人对猛狮科技的债务豁免形成的投资收益为2.08亿元。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就债权人对猛狮科技债务豁免事项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对其他债权人作出的债务豁免事项的真实性及商业合理性作出判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猛狮被深交所予以强制退市。

*ST金泰想通过债务转让的方式保壳,但这一财技被识破,水分去除后仍被终止上市。

2022年1月28日,*ST金泰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净利润同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1年扣非净利润为600万元左右。如果该数据在年报中最终被确认,就意味着公司保壳成功。

4月19日,*ST金泰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公司预计净利润为-12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50万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9月,山东金泰将持有的陈治宇2000万元债权转让给中维泓国际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12月收到2000万元的债权转让款。和信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程序后发现,中维弘收购该笔债权的资金来源于山东金泰的控股股东。

公司的债权一般需计提信用减值准备,*ST金泰在上一年度对持有的陈治宇2000万元债权计提了400万元减值准备,公司将这一债权转让并收到转让款后,对400万元信用减值损失予以冲回,不再对该转让债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如此操作便增加了公司的净利润。

但如此操作被会计师发现后,会计师在400万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00万元减值准备,由此造成公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由原来预计的650万元左右调整为-120万元左右。

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ST金泰于4月29日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三、年内已有8起“A吃A”,退市常态化会否重塑并购市场?

2016年起,证监会收紧重组上市,A股借壳数量呈大幅下滑。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主板重组上市进行大幅松绑并放开创业板借壳禁区,但借壳上市仍少得可怜。2017年至2021年,A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借壳数量分别为7、12、11、10、9,其中成功完成借壳的数量分别为4、7、6、3、0。

国金证券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与IPO相比,重组上市依然存在一定的成本,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注册制IPO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多数公司会倾向于选择IPO的道路。

当A股壳价值弱化,退市成为常态,小市值公司或濒临退市的公司在没有成为僵尸壳之前,上市公司原股东或可通过并购方式退出。

据界面新闻统计,年内至少已经有8起“A吃A”,竞买方包括紫金矿业(601899.SH)、格力电器(000651.SZ)、通策医疗(600763.SH)、美的集团(000333.SZ)等行业内属于龙头的大市值公司,受让方则基本均为中小市值公司,以5月25日收盘价计算,目标方中ST龙净市值最高,为112.25亿元,其余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下,市值在50亿之下的公司有4家,最低的为金轮股份,市值仅有23亿元。

有学者向界面新闻表示,注册制的推进和退市常态化,降低了场内壳资源的价值,一些小市值公司不受资金关注,融资压力较大,A股公司之间并购活跃,是资本市场定价和配置能力提升的表现。

一位并购咨询顾问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上述并购的产业整合特征都比较明显,都属于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或者横向协同,体现了并购方的一个外延式增长战略,其并购逻辑不是简单短期套利,而是业务协同产业整合所实现的长期收益。

“从标的来看,随着今年以来A股整体的震荡下行趋势,很多中小规模公司的市场估值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对收购方而言降低了很大一部分交易成本,如果再叠加标的公司本身资产价值较好又处于产业链关键位置。标的公司内控得益于上市公司监管的严格性也要好于大部分未上市的公司,那么就很容易成为被收购对象。”上述人士指出。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近两年A股并购活跃的原因在于价格,经济下行期间企业的价值突显,退市常态化会降低企业的壳价值和泡沫,有利于并购,“疫情后市场恢复,需求增加,有资金的国资和优质上市公司还会加大收购力度,整合经营不善的企业。”

“A股的并购市场经过连续几年下滑,较IPO市场、再融资市场显得更为清淡。根本原因就在于三五年前并购的一、二级市场套利逻辑已然失效,而市场并未找到新的并购逻辑,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A股的并购市场清淡趋势可能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前述国金证券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称,A股市场流动性已然产生巨大分化,退市也逐步常态化,这会催生上市公司巨大的转型并购需求,结合A吃A逐步增多的现象,未来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不仅有“好孩子做好事”之类的产业整合型并购,也必然会诞生“坏孩子浪子回头”型的转型并购。

“A股并购市场经历了近10年的跌宕起伏,目前可能已经进入了一段’静默整理‘期,我们相信,未来并购还是会回归本质:产业整合或转型自救。”他说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M金融(ID:gh_5dab6f96ff8b),作者:王鑫,编辑:彭洁云

(st北讯股票最新分析)连亏两年的S丅带星股票,现重组成功后怎样走势,应涨应跌?-芳樟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财经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然而,信息过载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投资者们需要面对的挑战。芳樟知识带大家认识st北讯股票最新分析,如果你们也遇到这种问题,相信看完本文,你们就懂得怎么解决了。

答距离2019年结束只有一个多月了,存在退市风险的企业自救时间越来越短。大众证券报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此前连续两年亏损且预计2019年继续亏损的ST股,多达13只。

截至6日,两市中已有*ST利源、*ST厦工、*ST北讯、*ST欧浦、*ST金山、*ST仰帆、*ST鹏起、*ST游久、*ST索菱、*ST刚泰、*ST工新、*ST盐湖、*ST飞马等13只ST股,此前连续两年亏损且在今年三季报中预计2019年继续亏损,面临退市危机。

其中,*ST利源预计2019年净利润亏损15亿元至20亿元;*ST欧浦预计2019年亏损8000万元至1.5亿元;*ST飞马预测2019年亏损11.3亿元至14.5亿元;*ST北讯预测2019年亏损约100821.55万元至144030.78万元;*ST索菱预测2019年亏损1.6亿元至1.8亿元。

从公告来看,一些面临退市危机的个股,诉讼及债务问题缠身。

*ST欧浦在三季报中表示,受公司土地房产被查封、债务逾期、银行账户被冻结、诉讼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信用受到影响,公司的经营层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公司商贸业务和加工业务已停滞,仓储业务及小额贷业务也出现缩减。而根据公司11月6日的一份公告,公司已发现诉讼超过30单,诉讼仲裁案件涉及的诉讼标的金额合计逾人民币30亿元,且不排除未来还存在其他诉讼事项的可能性。

*ST工新表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因多笔借款逾期,多起诉讼、仲裁案件导致财务费用增加;汉柏科技转型人脸识别业务,由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缺失、资金困难等问题,业务开展陷入困境。

*ST鹏起表示,公司因下属子公司股权被冻结,大量诉讼事项未解决,以及存在逾期债务、违规担保、大股东资金占用等原因,对公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ST飞马在三季报中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在“去杠杆”、贸易摩擦以及公司控股股东流动性困难及担保能力大幅下降等的影响,公司流动性出现紧张。报告期内,公司资源能源供应链业务受到较大不利影响,相关业务出现停滞状况,导致整体业务及经营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ST索菱表示,由于市场不景气,销售收入及毛利不及预期。此外,公司目前的负债规模较大,且债务问题尚未解决,财务费用较高。

被逼到退市悬崖的边缘,不少上市公司正尝试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努力自救。如,*ST仰帆通过收获捐赠资产以图保壳。公司11月5日晚公告称,公司获赠浙江庄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价值为1683.16万元,这将有利于改善公司2019年度的盈利情况。若此次捐赠顺利实施,公司2019年将顺利实现扭亏,同时营收也将超过1000万元。

上述13只ST股之外,尚未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多达42家ST公司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连续亏损,其中14家今年前三季度亏损超过5000万元,第四季度的扭亏压力较大,包括:*ST信威、*ST猛狮、*ST德豪、*ST新海、*ST南糖、*ST华源、*ST中安、*ST海马、*ST中孚、*ST人乐、*ST信通、*ST斯太、*ST东网、*ST长投等。

答一夜之间,3家公司确定退市,在我看来给股民们造成了这些损失,那就是一些股民可能会损失惨重,亏的一塌糊涂。但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的风云变幻,想必很多的股民也有心理准备。不过这三家公司说退市就退市,也挺让人觉得无语的,毕竟,股民千想万想,都没有想到自己买的股票,最终是要退市。

退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釜底抽薪,意味着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性。心理素质过硬的股民恐怕也会感叹不已,恐怕也会有焦躁到失眠的情况。公司退市,固然公司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对于股民来说,公司的损失等同于压在了股民的身上。由此可见,选择股票真的要三思,不然真的容易悔不当初。

深交所先后宣布终止ST斯太,ST北讯(002359)、股吧和天翔环境的股票上市。统计显示,这三家公司共有10.08万名股东。虽然这三家公司将在同一天离开深圳市场的可能性很大,但它们不一样,从红线的终止上市触发。其中和ST北讯未能如期披露其年度报告,ST斯太触及了两种类型的退市*势,而天翔环境则是一个不寻常的“恢复上市申请被拒”。

对于三家公司确定退市,网友纷纷表示,以前炒股是心怀发财梦,现在炒股却是能兜底就可以,不赔就烧高香。不得不说,股民的心理预期已经一降再降了,但是万万想不到这三家公司却要退市了,这简直是不能想象之中的晴天霹雳。现在网友纷纷调侃股市,动不动就是狂风暴雨,真的会把股民浇个透心凉。

一夜之间,3家公司确定退市,给股民们造成了的损失,主要表现在钱没了!

答月2日晚间,深交所接连发布*ST斯太、*ST北讯、天翔环境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从所触发的终止上市红线来看,却并不相同。其中,*ST北讯未按期披露年报,*ST斯太触及两类退市情形,天翔环境则是不太常见的“恢复上市申请被否”。

交易所方面提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基础性制度,对于净化市场环境、健全优胜劣汰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义重大。深交所将切实履行一线监管职责,严格落实退市主体责任,坚决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畅通市场出口,促进形成“有进有出”的良性市场生态,进一步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今年已经累计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仅在5月25日晚间,A股退市公司就增加了4家,其中沪市3家(*ST鹏起、*ST富控、*ST信威),深市1家(ST欧浦)。

此外,还有40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6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st北讯股票最新分析的信息,欢迎点击芳樟知识其他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st退市新规细则?

1. 已经明确。2. 这是因为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退市实施办法(试行)》和《上市公司退市规定(试行)》,明确了st股票退市的具体条件和程序。3. 根据新规细则,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且股票被连续两年被实施ST处理,或者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且股票被实施ST处理的情况下,将被强制退市。这一规定的出台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ST猛狮被申请破产重整,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5月10日,*ST猛狮发布《关于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预重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猛狮新能源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获悉,债权人广州焕森投资有限公司已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对公司的重整申请,深圳中院已接受材料,案号为(2021)粤03破申301号。*ST猛狮称,破产重整申请是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尚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法院裁定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ST猛狮将依法配合法院及管理人开展相关重整工作,并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如果*ST猛狮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ST猛狮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ST猛狮由汕头市沪美蓄电池有限公司发起设立,2012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距今已经有30年的蓄电池制造经历。过去十年里,*ST猛狮一直是中国起动电池出口龙头企业之一。但2017年猛狮却出现1.34亿元巨额亏损,衰落之路的就此开始。事实上,衰落的原因与其自身战略规划的冒进密不可分,在高耗资的新能源行业里,*ST猛狮肆意扩展产业链条,从磷酸铁锂、三元电池项到动力电池PACK(组装)系统的设计制造,再到锂电池回收业务,同时还把业务延伸到新能源车辆业务,投资巨大。“野蛮”的扩张以及产品缺乏竞争力最终引发债务危机、业绩暴跌、子公司破产考量、戴帽、徘徊在退市边缘。根据*ST猛狮最新业绩显示:2020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8.14亿元,同比下降1295.05%;营业收入约为10.93亿元,同比下降17.35%;基本每股收益亏损3.200元,同比下降1285.19%。此外,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亿元,公司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下方是广告

责任编辑:代腾腾

2021最有可能摘帽的st股?

ST网力ST天雁ST瑞德ST天龙ST乐凯ST猛狮

*ST生物会被退市吗

如继续亏损,随时都有面对退市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