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市值比京东高吗(拼多多上市了吗?)

时间:2023-11-30 20:45:28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拼多多上市了吗?

拼多多向外界声称自己“用三年,干了别人五年、十年的事。”样样赶趟儿的拼多多,ipo没掉链子。北京时间7月1日凌晨,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启动ipo进程。对很多人来说,从听闻拼多多要上市,到看到招股说明书,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吗?”这家2015年9月成立,到今天还不到3年的公司,在各种争议与负面舆论中,要冲向资本市场了。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ipo拟募集最多10亿美元,由瑞信、高盛和中金联合承销,没有确定最终挂牌交易所,所有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此前数据显示,拼多多上线两年半,拥有近3亿用户总量。根据最新招股书披露数据,截至2018年3月31日,拼多多在过去12个月中的年活跃用户达到2.95亿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年活跃用户2.45亿。

“人人喊打”的拼多多悄然超越京东,时代需求还头是京东落伍?

拼多多,一家一路踩着非议成长起来的企业,“假货”“蹭品牌”“质量差”等各种山寨标签缠身,尽管不被众人看好,备受质疑,但拼多多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迅速成为电商界最大一匹黑马,创立不到四年,用户就超过4亿,并成功地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市值一度突破300亿美元,无限逼近京东,创始人黄峥身价超过刘强东,一跃挺进了全球富豪榜前100名。拼多多的出现打破了国内电商由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强平分天下的格*,面对来势凶猛的拼多多,马云推出了淘宝特价版,刘强东也上线了团购频道,来抗衡拼多多,但拼多多还是成功地把京东从“电商老二”的地位挤了下来,让人刮目相看。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瑞银称:2.0代电商,市值高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一向不被众人看好的年轻拼多多为何能取代京东当上国内电商老二,再说目前拼多多的市值还没有京东,他们的理由有两点。1.暴涨的营收数据;根据拼多多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18年Q4拼多多实现营收56.539亿元,同比增长379%,全年实现营收131.20亿元,同比增长652%,平台全年GMV达4716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412亿元增长233.99%,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同时瑞银预测,2021年拼多多将实现GMV超过京东,2023年平均客单价也将超越京东当先水平。2.用户数据赶超京东;截止2018年12月31日,拼多多平台越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4.185亿,比2017年同期增长1.737亿,同比增长71%,而京东活跃用户数为3.053亿,同比增长同比增长4.38%,增速放缓,一个增长71%,一个增长4.38%,两者之差一目了然,他们还预测2022年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将达到6.36亿,与阿里巴巴当前数据持平,这数据也是他们判定拼多多能够能为国内电商老二的主要指标,因为对于一个平台来说,流量为,有了流量,剩下的都好办,尽管拼多多目前还处于巨亏状态当中。但拼多多跟京东在体量规模上还不能说处于同一个等级,京东的不仅仅只有一个电商商城,刘强东手上还有物流、金融、新零售等多张牌,说拼多多超越京东,最多也只能说是仅在电商范围讨论,若放大到整个集团业务,拼多多跟京东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市值蒸发百亿美元,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真的成功了吗?

“成也补贴,败也补贴。补贴是一把双刃剑。”拼多多的补贴是否成功,不能看眼前利益,要长远看,要看以后的市场发展如何,要留给以后的市场去判断成功与否。目前,拼多多补贴百亿,但是补贴过后,股票受挫,市值蒸发百亿,有人开始质疑拼多多。这种大规模的补贴对公司利润表如同放血,拼多多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盘前股价重挫20%,市值蒸发百亿美元,有的人就产生了悲观的想法,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截止2019年9月30日,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5.363亿,大幅超过京东的3.34亿,跟阿里的年活跃零售消费者差距仅1.57亿,按照这种增长,明年夏天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就要与阿里比肩。一个电商要想成功,要想站在这个领域的制高点,必须要有购买力,说白了就是得有群众基础,得有广大的消费者。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就是在储存客户,将他们从敌人手中抢夺过来,从京东,阿里巴巴手中抢过来,储存客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积累的过程,要让客户在拼多多产生持久购买力,这才是百亿补贴的终极目标。双十一拼多多卖出了40万台iPhone11及1000台国产车,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入口日活用户超过1亿,下个季度仍会继续“百亿补贴”战略,公司誓将烧钱进行到底,短期来看,这是一种疯狂的烧钱游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个是有必要的,试想一下,以前的淘宝,京东,哪个不是这个走过来的,只不过拼多多走的路子有点快,有点让人接受不了,最终的市场会证明拼多多是否成功。

电商大战又来了?京东和天猫搞促销哪家力度大?拼多多会参团吗?

1.马云已经退休,刘强东的京东也已经更换法人,说明京东和天猫也就止步于此,618与其他电商节日一样,属于江郎才尽的促销举动,实则平台烧钱,其实这些钱都是商户们输的的血,所以谈不上力度大。

2.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现在的京东与天猫的618已经变了味道,忘了初衷,换了头部人物,整个价值观都变的向“钱”看了,商户们苦不言堪,用膝盖想一下,那么低的价格买能买到正常的货吗?所以说,力度确实大,但货是不是原来那个“货”就不一定了。

3.力度在大有什么用?用牺牲品质,从用户手中赚的差价,再付给平台推广,受委屈的只有消费者,所以你问哪家力度大,必须从这两家的推广费来看,京东还是比较不错的,在京东同样的618搞促销的东西比天猫品质要好很多。

4.拼多多,你光看这名字有多拼,你就知道了,市值超越京东也是有两把刷子的,618肯定是价格与质量不在话下,因为平多多要求的是爆款,推广费用比前两家少了不知道有多少,让商户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间,把价格能压到最低,但质量不便,这也就是拼多多为什么超越京东,淘宝商户转战拼多多的原因了。

综合认为,今年的618可有可无,算来算去的优惠券,成了平台的把戏,直接和亚马逊黑色星期五一样直接降价,这样才能形成电商文化,平多多虽然现在是这两家电商平台的劲敌,未来也是,因为它会和天猫一样从淘宝中分离出来。

拼多多市值超越百度,它能超越京东吗?

拼多多市值超越百度,这个消息一下子引爆了网络,大家都在关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拼多多能不能超越京东,其实拼多多想要超越京东,有很多考验,短期内不太可能:一、拼多多在市场份额方面和京东有巨大差距:拼多多现在的实力确实不容轻忽,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大的潜力。但是很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是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十分重要。拼多多现在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这也仅仅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之后,他们的市场份额其实很低。也就是说拼多多只是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比较不错。京东怎么完全都不同,他们拥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市场份额更是十分的广大,短时间内拼多多很难超越京东的市场份额!二、拼多多在产品方面,还无法和京东竞争!现在拼多多的实力,已经变得十分强大,但是他们的产品并没有全面的展开,还有很多的空白之处!这是拼多多在市场上发展的一个瓶颈,短时期之内很难发展起来!京东完全都不同,他们的商品十分全面,而且有着很好的物流服务,这样的情况下支持着京东能够更全面的发展商品,所以这一点拼多多还需要继续努力!三、拼多多的整体市场认可度低于京东。拼多多现在的口碑确实很不错,但是想要和京东相比的话,那就要差很多了!京东已经成为高质量商品的代名词,所以这几年京东的商品价格要比其他网络平台高一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所以拼多多想要短期内超越,可能性很小!

"后浪"拼多多市值又超越京东了

时隔7个月,拼多多市值再一次超越京东。

5月12日美股盘中,成立仅仅5年的电商公司拼多多股价一度上涨10%,股价突破60美元,市值达到710亿美元,超越传统电商巨头京东。

不得不说,市场逻辑变换太快,我已经跟不上节奏。

当疫情最严重的二三月份,市场普遍认为电商都会受影响,其中受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名是拼多多>淘宝天猫>京东,因为疫情期间京东自建物流效率最高,而拼多多因为缺少物流体系,货物无法按时送到消费者手上。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市场逻辑完全发生变化,出现了大逆转。现在市场预测拼多多疫情后恢复情况要好于淘宝天猫和京东。而且疫情对电商行业,特别是拼多多是长期利好,因为下沉市场的人们都养成网购的习惯了。

如果你的思维还停留在二三月份,不好意思,市场是不等人的。拼多多股价从3月11日Q4财报以来,已经暴涨了50%以上了,股价每天都创新高。

所以究竟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这并不是拼多多第一次超越京东。我们将前后两次超越的时间点对两家公司的市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截止昨晚美股收盘,两家公司的市值对比为:

拼多多:692.59亿美元

京东:690.69亿美元

2019年10月25日,当拼多多市值第一次超越京东的时候,两家公司当时的市值对比为:

拼多多:464.4亿美元

京东:448.1亿美元

由此可见,不管是拼多多还是京东,市值比7个月之前都增加了超过200多亿美元。国内的其他电商,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唯品会市值都在这段时间有相当不错的提升。

如果说2019年电商股爆发是因为下沉市场渗透,那么2020年疫情的爆发在短期内导致销售疲软,但在中长期却有助于加速国内零售线上化。

根据国家统计*的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月同比下跌20.5%,3月同比下降15.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通过两个渠道销售:线下的实体店和线上的电商平台。根据国家统计*显示,网上实物网上零售额1-2月同比上升3%,3月同比上升6%,虽然仍然保持增长,但增长率大幅下降。由此可见,疫情不管对线上零售还是线下零售都造成严重的打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短期利空。

但可以预见的是,疫情的打击是短期的,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国内零售额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线上销售占总零售额的比例是投资者更关心的长期指标。用通俗的话来讲,在蛋糕不变的情况下,电商若能分到更大块蛋糕,无疑是变相增加了市场份额。

根据国家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上实物零售额占总零售额比例为23.6%,比2019年底的20.7%高出接近两个百分点。

这是个什么概念?从过去五年国内线上零售渗透率提升的速度来看,基本上是以每年增加两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在提升,也就是电商们在2020年开年就完成了过去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数据来看2020年网购渗透率在迅速提升: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4月12日表示,到目前为止,农村网民数量突破了2.5亿,网购已成为农民生活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商品通过电商进入了农村,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王炳南指出,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规模总体扩大8.4倍。

邮*称,预期4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62.5亿件,同比增长27%;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预计将超8500亿元,同比提升30.4%

邮政*5月7日消息称,5月1日至5日全国邮政行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1.02亿件,同比增长41.8%,投递快递包裹10.38亿件,同比增长38.93%

过去我们一直说网购渗透率未来具有很大增长潜力,因为现在渗透率只有20%左右。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口14亿人,网民数量8.5亿,网购用户5.98亿。但要改变一个消费习惯并不容易,正常情况下,企业需要付出高昂的获客成本,而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然而这次疫情成为了电商们一场"免费"的营销活动,在居家隔离期间,当大部分人"被迫"使用网购,特别是渗透率较低的下沉城市的消费者,当他们感受到网购的便利后,就很难回到过去了。

2019年,不管是阿里,京东,拼多多,唯品会都为下沉市场争得你死我活,当时我们分析说是下沉市场规模巨大,电商们都能分得一部分蛋糕。

2020年初,虽然受疫情影响,总消费额这个蛋糕整体变小了,但电商们从线下实体店拿到了更大一块的蛋糕。

电商整体行业向好,那为什么唯独拼多多走出惊人的涨幅呢?

这要多得国美的助力了。

以活跃消费人数作为指标的话,其实拼多多早就超越京东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了。2018年二季度,拼多多活跃用户数达到3.44亿,超越京东的3.14亿,之后差距一直在拉大。目前拼多多已经拥有5.85亿活跃消费者。

然而,拼多多长时间市值低于京东,是因为单用户客单价远远低于京东和淘宝天猫,所以导致单用户的价值不如京东。

4月19日,拼多多宣布将认购国美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最终将获配12.8亿股国美股份,占到国美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股本的5.62%。

双方还达成协议,拼多多给国美流量,帮助他卖家具,国美则向拼多多提供物流服务和高质量家电。

拼多多这一步棋确实很妙,一方面稍微填补了在疫情期间人们诟病最多的物流缺点,另一方面在平台上卖家电,能有效地提高GMV和单用户客单价。

如果稍微追踪拼多多最近的策略可以看出,最近补贴的都是售价较高的商品。

举个例子,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上海市推出"五五购物节"后,拼多多投入25亿补贴,并以5.5折的大额直降方式出售凯迪拉克、上汽大众车型,上线即被抢购一空。

可以预期的是,在这个策略下,拼多多近年的GMV和客单价都会有不错的增长,我认为这是拼多多最近频频拉涨的主要原因。拼多多将在5月22日发布一季度业绩,在投资者期望如此高的情况下,公司是否还能超出预期,我们将拭目以待。

自从拼多多上市以来,就不断受到争议

但拼多多的股价却丝毫不受影响,面对质疑,贸易战,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冠疫情等影响,股价一路狂飙,在不够两年的时间里,比IPO发行价翻了两倍,拼多多可谓是专治不服

这让大部分人对公司的估值都摸不着头脑。

这就是互联网行业,在这里,无关盈利,无关地区,只要增长够快,华尔街就敢给估值。增长越快,估值越高。

增长看三个指标:GMV,活跃消费者,营收。

先看GMV,拼多多Q4年化GMV(过去12个月)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虽然GMV的增速一直在下降,但考虑到规模已经达到1万亿,增速还在保持在100%,非常出色。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年化活跃买家达到5.85亿,同比增长40%,环比新增4890万。增速远远高于同行。

拼多多Q4营收107.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增长速度首次低于100%以下。

可以夸张地说,拼多多的数据真实好得令人难以相信。自从瑞幸事件之后,很多美股机构开始瞄准中概股,很多人都担心拼多多可能会成为美国做空机构的下一个目标,但截止到5月13日,还没有一个做空机构公开做空拼多多。

但增长不会是无止境的,拼多多从占领下沉城市,再进攻一二线城市,黄峥的下一个增长点会在哪里呢?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互联网是一个"后浪"特别活跃的地方。

5月3日,B站发布的《后浪》视频引发巨大争议。在争议之下,是这些"后浪"互联网公司股价不断创新高。

昨晚,拼多多在美股创新高,突破700亿美元市值,哔哩哔哩盘中也一度上涨接近5%,市值再次突破100亿美元,接近历史新高。今天港股市场,美团股价大涨5.45%,创历史新高,市值达到6881亿港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互联网公司正在侵蚀传统行业的残酷现实。

【直接点击,阅读更多】

格隆汇今日整理了一份“市场热点图”

点了“在看”者,才能获取神秘好礼(只有点了才行)

然后在后台对话框回复“热点”,即可接收哦

有没有玩拼多多的

并多多上面很便宜但是质量有些不好的就是这个样子

拼多多市值超过京东,发生了什么?

电商平台拼多多的股价又创了历史新高。

 

截至5月12日美股收盘,拼多多股价大涨5.26%,报57.83美元,市值达到692.59亿美元,超过京东的690亿美元。

这是2020年以来,拼多多第二次在市值上跑赢京东。拼多多若能长期保持股价高于京东,则意味着自己坐上了中国电商的第二把交椅。

拼多多,这个成立不到五年、上市不到两年的电商新秀,成为十足的黑马,发生了什么?

01

频频打入高端市场

5月10日,拼多多上线首届“多多亲子节”,与900余家品牌达成合作,覆盖30000款品牌SKU。该活动由拼多多“限时秒杀”和“百亿补贴”两大事业部共同推出。

在刚过去的五一,拼多多卖汽车,打出了“五五折买凯迪拉克”,一度引起了经销商的打假,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直怼,称拼多多的折扣车系假货。

而凯迪拉克官方发表声明称,拼多多的合作方是凯迪拉克授权经销商百联集团,“五五购物节”期间买车,由拼多多平台直接给予消费者高额补贴。

这场上海市举办的“五五购物节”活动,拼多多豪掷了25亿元补贴,55辆凯迪拉克、大众途昂、大众途观均上线即秒光。

拼多多想要打入高端消费品市场,颠覆自身“低价、拼团”的定位的意图十分明显。

02

用钱“砸”出用户认知度

五年前,电商领域是“猫狗”(天猫、京东)两家的天下,那个时候电商们的竞技场上,根本没有拼多多的身影。

 

但借着低价、下沉市场的策略,2015年9月诞生的拼多多搭上了电商的末班车,走上裂变式的发展道路。

2018年7月,成立不到3年,拼多多凭借240亿美元的估值敲响了纳斯达克的大钟,成功跻身电商前列,中国电商市场迎来新的一极。

2019年,拼多多已经超越京东,凭借5.85亿活跃用户,稳坐我国第二大电商的宝座。

今年四月,拼多多发布2019年报显示:全年成交额10066亿元,营收304.1亿元,毛利从2018年的102.147亿元增至2019年的238.03亿元,增幅达到130%。

在现金储备方面,拼多多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共计410.6亿元。拼多多的优势是有钱,这些钱拼命地砸向市场。

2019年,拼多多市场营销费从2018年的134.42亿元增长至271.74亿元,同比增长102%,市场销售支出和总收入比率达到了90.2%的高水平,而阿里巴巴约为10%、京东为3.7%。

拼多多为什么烧钱?

这两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遇到了流量的问题,新的用户增长缓慢,电商都陷入存量用户的博杀中,而拼多多则通过砸钱来吸引用户。

来源:ICphoto

2019年6月,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计划,效果立竿见影,用户环比增速迅速上升至9%,到了第四季度,拼多多净增用户达到4890万,比阿里和京东的总和还高。

拼多多称,营销费用的增长用于投资线上和线下的广告活动和促销活动,以此培养更大的用户认知度和参与度。

03

“农村包围城市”

事实上,这不仅是为了吸引用户,拼多多急于改变自已的身份。

低价、拼团,这是拼多多自诞生以来的身份标签。很长一段时间里,拼多多层出不穷的商品质量问题始终被人诟病,“低端、假货”甚至被调侃为“拼夕夕”。

当初,拼多多靠着初期的野蛮生长,拥有了大量用户,这条道路被称为农村的道路。

但这些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即便数量庞大,但总体消费能力有上限。

另一方面,下沉市场同样面临着电商巨头的竞争。

对于属于下沉市场霸主的拼多多而言,再下沉自然没有必要。此时,遇到天花板的拼多多开垦新的疆土,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因为这条路并不好走,在用户方面,拼多多已经打上了“低端”的标签,社会的认知和偏见形成,要改变不是易事。

另一方面,与中高端品牌合作也非易事,天猫、京东早已占据了这块市场。

为了占领更大的消费市场,拼多多必须与中高端品牌进行合作。

04

牵手国美和京东天猫正面刚

2020年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如最终全部行使转换权,拼多多将最多获配12.8亿股国美新股份,约占后者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股本的5.62%。

在认购可转债时,拼多多与国美零售达成战略合作,国美全量商品在拼多多上架,品牌大家电也接入拼多多“百亿补贴”计划。

正是通过与家电巨头国美的牵手,让拼多多有了与“天猫+苏宁”比肩的资格,同时又进一步扩充了高端的用户版图。

同时,国美旗下的安迅物流成为拼多多的物流提供商,为拼多多商家提供覆盖全国的物流、仓储服务。

自去年推出“百亿补贴”活动以来,拼多多虽然不断地被误解,又不断的反转,乌龙事件,也让拼多多的影响在传播。甚至一些些用户盯上了百亿补贴计划,伺机抢购,还组建了羊毛d群等。

百亿补贴,无疑是搅动电商格*的“鲶鱼”,淘宝、京东针锋相对地推出补贴计划。

这意味着拼多多与阿里、京东的对抗博弈会越来越厉害,这是可以预见的是,因为拼多多走出下沉市场圈后,会面临的高端赛道的激烈竞争。

在这里,电商巨头们形成了自己的利益格*,不仅有自己多年的用户,还有自己商业的护城河,比如淘宝、天猫有阿里的商流、资金流、物流等生态体系,这点想突破并不是易事。

事实上,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争夺高端市场的策略,体现了拼多多的双重焦虑:一方面急于破解流量的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变社会对拼多多“假货、低端”的刻板印象。

从拼多多股价的上涨幅度来看,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拼多多的工作。

但是,要抢占城市高端市场、完成农村包围城市,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金卫

点亮“在看”,革命远未成功,还请继续坚持!

京东拼多多硬刚!百亿补贴哪家强? - 知乎

从王兴精准预判斜刺入场的拼多多会成“新王”那天起,一场暗战就开始在互联网电商巨头之间酝酿,不日前,刘强东振臂一呼,京东官宣Allin百亿补贴,在拼多多腹地攻城掠寨。

百亿补贴虽然带给了切实的优惠福利,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两大平台义正言辞的“买贵必赔”就反复遭到消费者的质疑,再如iPhone爆款难抢,也一度导致投诉率居高不下。

拼多多和京东都上马百亿补贴,消费者奔走相告,剁手*更是提前过年才对,但同时在社交平台上,也有相对冷清的氛围和理性的声音:

第一种声音是认为两大平台的百亿补贴还是有一些差距,价格差别倒不算大,但产品丰富度上差距较大;

一种声音认为所谓的百亿补贴,无非是“先提价再打折”,甚至有网友直言“jd啥时候有过低价优势?”,还有吐槽全是第三方店铺参加,官方自营店铺没参加,以及iPhone的补贴是耍猴行为等等,总结就是各种“套路”,层出不穷。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即便拼多多可能比京东更有价格优势,比如iPhone14Pro的128G版本,京东补贴850元,拼多多补贴910元,但是考虑到物流和售后体验的话,多几十元的京东也许会更靠谱。

①第三方店铺虽然参与众多,但是明星补贴项目,比如iPhone14系列,除了个别第三方店铺参加之外,也还是以自营店铺参与为主的,也就是说,并不完全是第三方,并且3月8日经过笔者实测,京东参与百亿补贴的iPhone14系列,也都是可以正常抢到并成功下单的,也就是说不存在“耍猴”。

②关于拼多多比京东百亿补贴力度更大这件事,我们随机选择了茅台和华为手机来进行了一组对比:

2021款飞天茅台53度500ml装,拼多多官方补贴321元,到手价2679元/瓶,京东虽然显示补贴411元,但到手价为2788元/瓶,因为日常价高于拼多多,所以哪怕补贴力度更大,消费者到手价来看也是前者更划算一些,实际要便宜109元左右。

华为Mate40e,拼多多4332元,京东4349元,价格基本相差只有17元左右,拼多多在醒目位置标注买贵必赔,而京东虽没有在购物页面标注相关字样,但是却在百亿补贴启动前,重点宣传过买贵双倍赔偿。

关于百亿补贴覆盖的产品类目的丰富度,客观地看,拼多多玩百亿补贴已经超过3年,如果京东一上来品类就实现反超,反而不正常。

目前来看,拼多多有超过24个品类参与百亿补贴,京东有15个,不过,基本上都能满足到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了,那问题也就来了,这些厂商,既然也付出了诚意,覆盖的品类也还算丰富,那为何网络上还有质疑声呢?

首先不得不提买贵赔双倍游戏规则,没错,这是一句口号,以致于当以通稿体形式铺满社交网络时,网友都以为它是京东百亿补贴的杀招,并造成了部分网友理解中的京东百亿补贴比拼多多百亿补贴更实惠的积极心理暗示。

依据京东于2023年2月28日公布的《买贵双倍赔服务规则公告》,不难发现,有一个最大的前提,那便是,唯有京东平台上拥有“买贵双倍赔”标识的商品,当消费者下单支付金额高于特定平台同款商品的价格,才符合双倍赔的条件。

京东强调“特定平台是指拼多多百亿补贴、天猫(含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商城及小程序等)。而买贵双倍赔赔付金额=(消费者订单实付金额-特定平台上消费者购买同款商品时订单实付金额)×2”。

而前文随机抽选的热门百亿补贴商品中,都没有出现买贵双倍赔标识,这才造成了部分网友理解的偏差和心理的落差。

其次,拼多多很多时候,比京东百亿补贴产品还要低价,但并不表示它的综合体验就一定稳于前者,黑猫投诉平台,就有不少网友发起了关于拼多多百亿补贴的相关投诉,当然,京东也未能幸免,只不过“砍单”在拼多多平台发生的概率要远高于京东平台,就是用户明明抢到了拼多多百亿补贴的iPhone,结果却被平台按退款处理,也就是不给你发货了。

图源:黑猫平台

图:黑猫投诉

还有一个就是,百亿补贴还有与品牌/产品官方大促相冲突的概率。

比如在iPhone官方降价大促之前,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为了百亿补贴iPhone的项目,是付出了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成本的,但是苹果官方一降,力度超过了京东和拼多多的补贴,那些从百亿补贴渠道购买的用户,肯定是想要一个价补的,这个时候,投诉率也就居高不下了。

正是因为消费者和平台方对于规则的制定与理解存在着偏差,以及一些产品不可控的官降行为和可能存在的些许不违法违规的“营销套路”的存在,不断侵蚀着“百亿补贴”这块最诱人的金字招牌。

如何稳住口碑并最大程度保证消费者的体验,成了摆在拼多多、京东等超级玩家面前的一大考验!

刘强东和黄峥都是正儿八经的名校出身,但是刘强东身上却有着黄峥们少有的那份直爽与江湖气息,也正是因为刘强东大胆说实话,而且很少耍嘴巴,这些年来收获了一大批忠实拥趸,构成了其独有的人格魅力或气质。

回顾京东的崛起,从拳打当当到脚踢苏宁,刘强东确实一路靠着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和一流的物流&售后体验实现了超越与领先,但是学院派出身的黄峥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更何况还有缔造了步步高系的投资大神、巨佬段永平的指点,所以,当国美和苏宁已完全不是京东对手,刘强东正忙着跟阿里马云一绝雌雄时,比马化腾还低调的黄峥出手了,而他的绝招比刘强东还要简单,就是——低价、低价、低价!

百亿补贴这块招牌就是拼多多最早打出来的,如今京东全速上马,在笔者看来,多少有些《天龙八部》中,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味道,你性价比牛?那我就跟性价比!何况我京东还有口碑一流的物流与售后,who怕who?

百亿补贴目的明确,买贵双倍赔也用意直接,一个主打拼多多,一个与天猫交火,足见归来的刘强东,欲一统中国电商江湖的雄心壮志。

当然,阿里和拼多多断然不是吃素的,三巨头对峙的格*一时半会不会生变,而“百亿补贴”和“买贵双倍赔”对京东还有着一层短期直接的促进DAU与拉升GMV的作用。

据《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统计,2022年3月,手机淘宝、拼多多和京东的DAU分别为3.37亿、2.40亿、0.85亿,相较而言,京东在日活上处于劣势,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618、双11之外常态化百亿补贴的合理性。

据《晚点LatePost》等媒体预测,2022年全年,拼多多GMV预计将超3万亿,抖音电商GMV预计接近1.5万亿,二者相加,超过了阿里国内电商业务的50%,增速相当可观。

京东2022年GMV数据目前尚未得知,不过在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的凶猛攻势前,京东和阿里的防守反击战,怕是没有想象中轻松。

参考资料:

信源综合互联网那些事、电商报、Tech星球、黑猫投诉等,部分图源网

世纪浪人:黄峥交棒陈磊,拼多多在这头,阿里、京东在那头 - 知乎

封面图片:拼多多于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来源:新浪美股)

【前言】一说起拼多多,大家立马会想到央视连续几年春晚上数十亿元的红包“雨”和拼多多官网上醒目标注的iphone12promax一元抢购的广告和其它媒体、平台无处不在的广告。拼多多已然成为7亿多用户心中购物平台的大扛把子。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而上一年年底为5.852亿。同期,阿里巴巴年活跃买家数为7.79亿,京东为4.72亿。年活跃买家数和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是核心用户指标,可以说,在2020年,拼多多展现出了较强的增长势头。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来源:百度百科)

3月17日晚,拼多多发布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四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265.5亿元,同比增146%,调整后净亏损11.14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3.366亿元;2020全年,拼多多营收594.919亿元,同比增97%,调整后净亏损57.673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9.805亿元。

换句话说,2020年,拼多多实现了营收几乎翻倍的成绩。同时,上个季度留下的悬念也有了答案,在拼多多相对稳健的增速下,2020年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7.88亿,上年同期5.852亿,在年活跃用户规模维度上,成为了电商平台中的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全年每个活跃用户消费额为2115.2元,同比增加23%。

而就在3月17日这一天,拼多多全体股东收到其创始人、董事长黄峥的一封辞职信,宣布经董事会批准后将董事长职位交棒给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这封辞职信直接导致拼多多股价大跌10%,市值蒸发千亿。这封信被附在拼多多最新的财报后面,惊喜变惊吓,投资人们看得怕是冷汗淋漓。

黄峥表示,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他的1:10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辞任董事长后,黄峥名下股票三年内锁定不卖出。他将结合个人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并着眼于拼多多未来的长远发展,“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自去年7月卸任CEO一职后,黄峥此次卸任董事长,是进一步放权。

不过,在拼多多的股东名单中,黄峥目前的股份为29.4%,依然是拼多多的第一大股东。同期,媒体报道,黄峥向母校浙大捐款1亿美元。

作为80后,成立拼多多不到6年,就能在财富上和老牌首富马云比肩,并且在拼多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时,黄峥却选择功成身退。

黄峥致全体股东的信截图(来源:拼多多官网)

复盘过去这些年拼多多的疯狂增长与层出不穷的负面消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黄峥的处境?

如果说实现财务自由是大多数人的追求,黄峥早就脱离了这种“低级趣味”。正如信中所言,他的追求是“科学家”,就像小孩子的纯真理想。

也许黄峥铮确实有赤子之心。然而当我们撕开表面,却发现拼多多的暴跌与黄峥离开董事长职位之间的关系,或许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密。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的“野蛮生长”,离不开百亿补贴。

可是,除了烧钱,拼多多似乎也没有别的有效方式扭转品牌形象。用那句老掉牙的话来讲就是,那时候他还太年轻,不知道上天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个代价,就是以土豪形象猝然出圈而牺牲掉长远的品牌高度。很显然,以砸钱起家的拼多多无异于患上了严重的*物依赖症,除了百亿补贴,以及发动底层消费者“砍一刀”“社区团购”这样的病毒式营销游戏,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比如物流、供应链。

而凭借烧钱换取流量是有天花板的,尽管拼多多发现了下沉市场这个巨大的空间,这种游戏的天花板依旧比预想的低得多。当增长见顶,讲给投资人的故事就需要新的情节,盈利。此次暴跌,本质上就是因为盈利承压,故事讲不下去了。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本季度拼多多的人均客单价为2115.2元,增速在下降,离其他几家头部电商平台相去甚远。这意味着高质量的用户仍然没有从其他平台流向拼多多,拼多多百亿补贴未达预期。

如果说在增速上,拼多多曾经一路逆袭,那么预想中的“品牌逆袭”却没有发生。同样的砍一刀、同样的百亿补贴,在主流电商赛道的竞争中,失灵了。

拼多多出现了严重的下滑,从财报及周边信息得知:本季度GMV增长约为5800亿,同比增长了57%,不仅是历史最低,也低于市场预期;人均客单价为2115.2元,增速在下降;如果抛开社区团购这个高频购买场景,去计算整体平台的粘性,也没有拼多多日活显示的那么高(并且这部分日活还要计入拼多多砍一刀,和游戏带来的点击量);营业成本的大幅增加466%,未来投资者必然要更加注重拼多多的盈利能力,而本次财报拼多多的利润表现不佳,毛利率又显示出下降的趋势,那么未来拼多多的故事将如何讲述下去?

创始人、企业的灵魂人物明知道企业出现了重大隐患,投资人嗷嗷待哺,你却转身离开,声称要追逐理想,这样做人是不是太“那个”了……

现在投资人就想知道,拼多多财报上白纸黑字写下的巨大隐患,谁来救?支撑拼多多增长故事的油门松开了,踩不下去了,怎么办?高质量的用户仍然没有从其他平台流向拼多多,继续low下去吗?毛利率断崖式下跌,对物流和仓储要继续投入,加上自营模式,盈利将渐行渐远,怎么办?

除了黄峥,没人知道怎么办。甚至于黄峥本人,或许也不知道。如果知道,为什么要离开?此时离开,或许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吧!

一个擅长营销、擅长烧钱的人,当你问他接下来不能烧钱了,该怎么赚钱的时候,就是这个人转身离开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而言,黄峥也许并不像个诗人,他确实很像那种民间科学家,账算得非常清楚。

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里面有一句唱得恰到好处:“爱恨就在一瞬间”……一个神话的缔造,也许只是一夜之间的事。而这个神话的崩塌,甚至用不了一夜,很可能只是一瞬间。

小学六年级时,黄峥因参加数学奥赛得了奖,被老师推荐报考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六年后,因成绩优异,被保养至浙大混合班。

混合班是浙大从每年的保送生和高考分数最高的人当中,经过专门的选拔考试,优选出来的尖子生。

大三时,黄峥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进入到时任浙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主持的实验室,学习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

2002年,黄峥从浙大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峥认识了网易创始人丁磊。

当时,段永平在国内的企业做得非常好,步步高已经成为行业第一,于是自己做了甩手掌柜,和家人一起去美国享受生活,并开始学习投资资本市场。

两人一见如故。段永平算是黄峥的浙大学长,对黄峥极度欣赏。

对于22岁的黄峥来说,有这么一位大佬在旁指点提携,对自己的人生帮助极大。

后来,他把段永平称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把自己定位为段永平的“第四个徒弟”。前面三个是步步高CEO金志江、OPPO创始人陈永明和vivo创始人沈炜。

段永平是营销高手,所以后来黄峥创立拼多多后的营销手段和他“如出一辙”。

那时谷歌正值高速发展期,入职不到半年,谷歌就上市了。黄峥的工资涨了很多,期权更是一笔巨款。

几百万美元的收入,让黄峥快速致富。同时,他还参与了谷歌中国从无到有的建设,这为他未来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段永平用62万美元拍得巴菲特午餐,他带上了黄峥一起。

黄峥在巴菲特那里认识到了简单和常识的力量,这让他在日后经营公司时,有足够的勇气和定力,去按照常识和理性做事,而不要被外界所干扰。

步步高前董事长段永平(来源:百度百科)

2007年时,黄峥已经是谷歌资深工程师,但他已经不想打工,内心的创业欲望越来越强。他等不及待满四年,让手里的期权全部变现,便选择离职。

离开谷歌后,黄峥跑去中关村去站柜台卖手机。他卖手机不是为了赚小钱,而是想做一个电商网站。为了搞清楚手机的销售渠道、顾客都关注哪些问题等。

创业初期,段永平提供了大量的步步高产品给欧酷卖,支持黄峥。

三年后,欧酷成为手机和电子教育品类排名前三的电商网站,年营收6000多万。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但对于黄峥来说,速度太慢。

此时,京东已经成为3C电子领域的老大。黄峥见过刘强东,觉得自己干不过他,于是选择放弃,把欧酷卖给了前谷歌中国同事郭去疾。

在卖出欧酷之前,黄峥就已经于2009年孵化了一家新公司,名叫乐其,主要从事电商代运营业务。

乐其于2009年4月成立,到8月份就已经有了三家大客户,分别是欧酷、步步高、OPPO。仅仅用了半年,乐其就发展成为当时淘宝系统最大的分销商。

乐其成立三年后,发展成为淘宝的“金牌淘拍档”,团队达100多人,年销售额过亿,利润超过1000万。

2013年,黄峥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叫“寻梦”,主要做游戏业务。

2015年,黄峥开创新项目,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拼团。取名:拼好货。

2015年4月10日,拼好货正式上线。靠着发布水果拼团信息,然后通过社群把信息病毒式地传播出去,等客户凑够成团人数下单后,拼好货团队再去采购水果发货。

6月份,拼好货趁荔枝上市,做了一次荔枝拼团,日订单猛增到20万单。

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订单太多,人员忙不过来,导致客户下单团购的荔枝,久久不能发货。

一时之间,拼好货被*是骗子的消息,在各个社群里流传开来。

黄峥不得不亲自督战,集中精力解决退款问题,把积压的订单处理完毕。

但黄峥看到,拼好货的模式走对了。因为社群团购,订单暴涨,证明这条模式是行得通的。

事后,黄峥大力加强后台运转能力建设,拼好货开始飞速发展,几个月后,活跃用户数突破千万大关。

2015年9月,黄峥主导的拼多多上线。一年之后,拼好货与拼多多宣布合并。

如果说拼好货是一家垂直于水果团购的社交电商,那么拼多多便是一家综合性新型社交电商平台。

拼多多上线后,在初期没有做广告的情况下,依靠微信用户裂变,上线一年日订单就超过百万,月GMV超过10亿。

飞速发展的结果是,拼多多硬是在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之间,闯出了一条新路,成长为中国电商的第三极。

2018年7月26日,成立不足三年的时候,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9美元,市值达到240亿美元。

拼多多的发展速度极快,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迅速的创富神话。

上市之后,拼多多依然保持高速发展,公司市值屡创新高。最高时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黄峥身价曾一度超越马云。

拼多多在六年时间里积累了7.884亿活跃用户,超过淘宝天猫7.79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电商。拼多多一贯特征,无疑就是疯狂获客,但用户粘性问题依然是一个要持续观察和验证的问题。

在互联网行业,拼多多无疑是一个魔幻的存在。强行三分天下,创始人黄峥却急流勇退。在舆论上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之上,虚假营销、假冒伪劣、工作强度大引发员工猝死、工程师跳楼,争议从未断过。

“是兄弟就来帮我砍一刀”,虽然是游戏广告语,其实更适合拼多多。谁要是没有被拼多多“*扰”过,那么我会怀疑你是不是还在使用功能机。砍价、领现金通过微信分享,病毒式地传播着。

拼多多市场销售费用趋势(数据来源:企鹅号Huoii)

通过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营销费用是272亿元,而去年全年,营销费用高达420亿元,增幅高达54.4%。每年的营销费用都在大幅增长,获客成本在增加,这是不可持续的。

疯狂获客的背后,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有待考验。低价不是不可以,但要保证物美,这一点,很明显拼多多没有做到。

“只要九块九,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在拼多多上没有九块九买不到的东西。当然了这些商品都需要消费者不停的互动,拉人头才有可能拿到,而绝大部分人最终是空手而归。还有砍价、领现金等等活动,满满的都是套路在里面。

过度营销的结果就是,无下限地消费用户的热情,让用户有种感觉自己被当猴耍。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切身体会。

拼多多推出的“百亿补贴”计划,的确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很多用户的反馈就两个字“真香”,消费者实实在在得到了优惠。这或许就是拼多多商业模式里精彩的一页。但靠着低价吸引用户是不可持续的,一旦补贴停止,用户会不会优先考虑其他平台?用户的忠诚度有待考验。

拼多多百亿补贴宣传图(来源:拼多多官网)

平台在发展初期,战略性亏损无可厚非。发展到一定阶段,首先考虑的是盈利,这也是平台能持续下去的根本,所以说百亿补贴不可持续。烧钱也是有底线的,企业不是印钞机,它需要盈利才能生存和发展。

拼多多用户超过淘宝(来源:新浪科技)

2020年拼多多全年的成交额是16676亿元,增长66%。虽然增长很快,但仍然达不到分析师的预期值。而阿里的成交额已经达到7万亿元。

2020年,阿里的全年营收是6642亿元,而拼多多才594.9亿元,不足阿里的十分之一。在利润层面上,阿里净利润1760亿,而拼多多全年仍然亏损71.8亿元。

从财务指标上看,拼多多与阿里的差距很明显,尤其是营收和利润方面。

拼多多的优势在于“低价”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拥有不少的忠实用户。我以前说过,他可能是改变中国人的消费观,甚至带动中国制造,但这条路,有点漫长且难走。

高端市场难突围,而低端市场又容易被颠覆,拼多多想要在今后十年里有所突破,得另辟蹊径。

拼多多2020年财报的最大亮点,莫过于7.884亿的活跃买家数量,已然超过阿里巴巴同期的7.79亿,成为名义上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现在的拼多多,最多称得上阶段性成功,离阿里仍有一定的差距。

拼多多财报显示,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拼多多全年归属净亏损为29.65亿元,虽然与去年相比大幅收窄,但需要多久才能盈利还不好说。

两年后,拼多多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其速度之快,堪称电商史上的奇迹。

2020年,黄峥以3210亿的身家,曾一度超越马云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

拼多多2020年度用户活跃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按照拼多多此前一路飙升的股价,用不了多久黄峥就会成为中国新任首富。

但是,他却急流勇退,在离终点只有几十米的地方退出了马拉松比赛,这是为何?

很简单,因为树大招风。在那个位置待得越久,财富越多,就越引人注目。

作为一个电商巨头的“一号位”,再小的言论也会被无限放大,自身有争议的行为,则会让公司陷入舆论风波。

2018年,刘强东因“明州事件”被全网声讨,虽然最后无罪释放,但公司的股价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此后东哥便退居幕后,让徐雷接任。

2019年9月,马云在十万阿里员工的注视中告别阿里巴巴,专注于公司形象建设。直到2020年10月在金融外滩演讲后,蚂蚁金服暂缓上市,阿里也被约谈,从此马老师便一直缄默不语,不再作声。

在大众眼中,创始人是与公司划等号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公司。说得越多,做得越多,便错得越多,前辈们的下场,黄峥看在眼里。

与其让自己成为下一个众矢之的,不如早点抽身,让创始人不再与公司绑定。如此一来,对大家都好。

更何况,黄峥离开了拼多多就无权过问拼多多的事务了吗?不管怎么说,黄峥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拼多多的人,而且现任的CEO是他的同学兼好友,如果真的面临重大决策,相信黄峥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另外,从去年7月1日黄峥辞去CEO开始,他就将个人名下370,772,220股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数的7.74%)转到了拼多多合伙人集体。这么多的股份,无疑能对其他员工产生强大激励作用。

黄峥的位置动了,其他人的位置才能跟着动,有流动性公司才能保持活力。谁会愿意在一个没有晋升空间的公司长久待下去呢?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所以黄峥的离开,对拼多多是有好处的,聪明人从来不做没好处的事。

黄峥离开,陈磊接棒,拼多多或许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陈磊是一名天才极客、工程师出身,从去年7月接任CEO,再到今年3月17日将接棒董事长,理工科高材生陈磊仅用了半年时间。

毕竟这一职场上升的速度,也太快了。更何况,还是发生在拼多多这家两千亿美金市值,高居国内互联网市值排名第四,且成立至今不过六年时间的移动互联网巨头。

公开资料显示,陈磊1979年出生,福建福州人。高中时就读于福建师大附中时,就曾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成果丰硕,在省赛、国赛中屡屡摘金夺银。

与王小川一样,在1996年那场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拿到金牌后,陈磊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不过不同于王小川在大三时被陈一舟踹开了宿舍大门,就此踏入互联网江湖并逐步扬名在外,陈磊继续投身于学业,在取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后,又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深造,并最终取得博士学位。

深造期间,陈磊多次于世界顶级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

再到求学结束后,陈磊在2008年后回国参与创立多家企业,开始从0到1,将一身所学与“技术改变世界”的理想付诸实践。

2015年9月,陈磊参与联合创立电商平台拼多多,并出任首席技术官。

作为“技术改变世界”出身的码农,陈磊很低调务实。

据多位接触过陈磊的拼多多人士表示,陈磊行事风格质朴、低调、勤勤恳恳,谦逊温和。

在办公室里,你需要在一堆程序员中仔细辨别,才能找到身穿灰色POLO衫、蓝色牛仔裤、黑框眼镜的陈磊,“像是在黑客帝国中突然遇到了和蔼可亲的建筑师”。

并且更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陈磊在拼多多的花名,是“土豆”。

拼多多现任董事长兼CEO陈磊(来源:百度百科)

名如其人,没有光鲜的外表,也不在乎华美的包装,专注于内在的充实,与做事的扎实。这种性格,不仅成就了拼多多厚重的技术底色,也让一开始拼多多就与农业深度绑定。

AI蓝媒汇了解到,从拼多多成立之初起,陈磊基于对于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的研判和信念,坚决主张将拼多多设计成一个专注于移动体验的平台。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公司,拼多多员工当中,技术和算法团队占比超过60%。陈磊本人更是主导研发拼多多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这一创新技术体系,成为了拼多多狂飙突进的底层算法。

同时,在陈磊主导的技术团队的探索下,拼多多围绕消费端开创了“农地云拼”模式,让信息化、数字化成果第一次大面积覆盖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使得小农模式下的农产品大规模上行成为了可能。

这也正是,拼多多得以崛起并跑通整套商业模式的关键所在。

2020年7月,陈磊接任CEO,从幕后转向台前,成为一个偌大团队的决策者、管理者。

身份的转变,再加上在国内三大电商的新一代掌门人中,陈磊是唯一一个从CTO转型为CEO的,市场不是没有过疑问。

农产品上行作为拼多多起家的关键,在陈磊出任CEO后,农产品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陈磊本人,也长期在各大农产区调研。

截止目前,陈磊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以拼多多CEO的身份与全球投资者沟通。在这三个季度,拼多多连续交出亮眼的财报,用户活跃数、全年商品交易额、均不断攀上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半年时间里,拼多多的活跃买家增长了1.05亿,月活用户增长了1.51亿,并且在资本市场上,市值也接近飙升了一倍。

更是在2020年年底,在年活跃卖家这一维度上,拼多多完成了对阿里的超越,成为了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显然,无论是过往作为CTO,还是这半年接任CEO,陈磊都交出了一份极其亮眼的业绩。

这也使得,他接任董事长职位的时间进一步提前。

事实上,原本黄峥是计划用一年的时间与陈磊完成董事长职务的交接。

拼多多行情,截止时间:美东3月19日4时20分(来源:富途牛牛)

但陈磊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可以说是超期完成了黄峥的“考验”,让后者可以完全放下心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一个共识是,一家成长型公司,永远都需要随时组织进化,才能保持强健的生命力。企业永远需要新鲜的“血液”。

乔布斯辞世后,库克接棒,苹果依然朝着上升的势头发展,正全力打造强大的苹果生态圈。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的必然。

如何让一手创办的公司在自己抽身撤退后依然健康发展,是企业家们共同的难题,而人始终是解*的核心。

传承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本质上违背人性:创始人凭借个人特质将企业做大做强,但其职业生涯后期最重要的事,却是将个人影响尽力从一手创办的企业中撇除。

尽管黄峥一直强调拼多多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但外界早已将拼多多的种种动作与创始人紧密关联。而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创始人的烙印尤为突出:他们不仅在内部拥有绝对权威,而且个人气质已经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阿里重运营、腾讯重产品、百度重技术,这是过去BAT时代业界对三巨头的公认评价,BAT之所以形成如上风格,除了有主营业务的需求,与创始人的个性也息息相关。比如马化腾本人就是一个重视细节和体验的产品经理——腾讯内部至今流传着马化腾亲自为员工挑椅子的故事;李彦宏作为超链分析技术的发明者,创立百度的同时,也促成了百度工程师文化。

没有人可以被完美复刻,创始人的接班者必然与创始人在个性、思维方式、好恶等方面存在差异。不过,如果把观察的范围扩大会发现,看上去暂时无解的传承问题,也许可以从科技产业的前辈们身上寻求启发。

在人生最好的年景里,黄峥还是选择了离开。至于为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别人只是揣测而已。

在最好的时代,黄峥于四十不惑的年纪选择了退休。他说,现在这个年纪做个科学家不太可能了,成为一名助理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原本他是“更好的时代”的建造者,但他却选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拼多多的成功,缘于“接地气”,却偏偏画了一个“飘仙气”的省略号。

谈到对黄峥的评价,他的恩师段永平曾说:“他早就不以追求财富为唯一目标,而是沉浸在打造企业、创造价值的乐趣之中。”

2019年,拼多多市值曾一度突破400亿美元,用户下单频次提升显著。但是年初的“优惠券事件”无法抹去拼多多在上升期还会出现严重漏洞的事实。

2020年,疫情让整个世界弥漫着“不确定性”。8月,拼多多爆出“特斯拉补贴门”,Model3的团购价格直降四万。而特斯拉方认为拼多多的团购构成转卖,拒绝向拼多多“限时秒杀”频道团购车主交付Model3。

2021年1月3日晚,网传拼多多公司一名1998年出生的员工因加班猝死。饱受九零后诟病的“996-007争议”因拼多多再次引起热议。

争议声中,拼多多于3月17日发布财报,活跃买家数一举超过淘系,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如果还能结合我自身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当天,黄峥辞去董事长一职,拼多多正式进入陈磊时代。

黄峥在宣告退休的致股东信中说,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新业务和新战场塑造了新一代的领导者与管理层,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是雄鹰,就会展翅高飞,我们诚心祝愿黄峥未来的路走得更好、更稳健。

(本文数据来自Wind资讯、新浪财经、美股研究社、企鹅Huoii、富途牛牛等)

(本文图片已标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资鲸网作者:世纪浪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