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建立时间(商朝建立的时间来自及定都?)

时间:2024-01-08 20:24:07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商朝建立的时间来自及定都?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因契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一带),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在亳建立的王朝称为“商”。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政权,相对于夏朝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

商朝多少年?_酷知经验网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商朝取代夏朝的时间约前1556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共510年。该时间被中国大陆史学界采用。按民国初年史学家董作宾依历法推算,商代的时间应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按照北宋史学家邵雍的推算商朝时间为前1766年至前1122年,共645年。台湾史学界采董作宾之说法,并写入台湾教科书中。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殷墟的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传说商族是高辛氏(帝喾)的后裔,居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舜时,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契。后来商人把他称作“玄王”,作为始祖,并编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颂歌来赞美他。

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开始向东方发展,《诗经》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孙冥“勤其官而水死”,商人“郊”祀之。

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发展。到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国语·周语下》说:“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夏自少康中兴后,传到帝孔甲时,夏王朝已统治中原地区数百年,由于统治日趋腐化,而渐渐走向衰落。史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衅之”,“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孔甲下传四世,履癸继位,他就是夏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相传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史记·夏本纪》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为摆脱孔甲以来的日益衰败的*面,桀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坚决镇压异己力量,据说他斩杀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但高压手段并未达到其目的,而是加剧了人民对他的痛恨,人民甚至发誓要与之同归于尽。

桀在加强对内控制的同时,为了转移人们的不满和掠夺财富、奴隶与美女而不断对外进行征伐。他先伐有施氏,有施氏被迫将妹喜献于桀。又征岷山氏,岷山氏被迫“进女于桀二人”。夏桀的这些行为当然要引起各部落的不满和反抗,“诸侯畔夏”亦就不可避免了。显然,到夏桀之时,夏王朝的统治已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之中。

​与此同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则有较大发展,并逐渐强盛起来,在商汤的领导下已积蓄了灭夏的实力。汤即天乙,姓“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他在成商部族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

商族在灭夏前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此时商族内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剥削等现象亦早已产生,但相对于夏王朝的统治来说要宽松、缓和得多。汤亦注意取得国内的拥护和支持。《国语·鲁语》说“汤以宽治民,而除去邪”。《淮南子·脩务训》更进一步说他“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

成汤的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等举措,对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积蓄灭夏力量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他的行为不仅得到本族人的拥护,也使得夏人及其他方国人民十分向往。因此,也就有了《史记·夏本纪》所谓的“汤修德,诸侯皆归商”的*面。

商汤的活动自然引起了夏桀的注意。此时商的力量虽已有较大发展,但相对于夏仍然弱小,不得不暂时臣服于夏。夏桀出于猜忌将商汤召来并囚之于夏台。

其次,用伊尹的计策,离间夏桀与其同盟者九夷族的关系,使力量对比渐渐转向于己有利。

《说苑·权谋篇》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氏焉。”至此,除了少数部族如昆吾等尚听从夏王的指挥外,桀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形势已转变的对商汤极为有利。

汤在兴兵伐桀的誓师大会上,历数夏桀的罪恶及人民对桀的痛恨,假借上天的旨意指出灭夏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指出灭夏是上天的命令而不可违背,有功者将受到奖赏,不从者要受到严厉惩罚。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尚书·汤誓篇》。商汤从亳起兵,矛锋直指夏都。

在与夏桀决战之前,先灭掉了此时仍然听从夏王指挥的个别方国部落。《诗·商颂·长发》:“韦、顾即伐,昆吾夏桀”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说明汤之所以伐韦、顾、昆吾三国,是因为它们仍在助桀与商为敌,即“三国*于桀恶”。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是昆吾,《史记·殷本纪》说:“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代昆吾,遂伐桀”。

至此,夏桀羽翼已被全部剪除。然而,此时夏桀对商汤的进攻并未做认真防备,“桀亡待汤之备”。因此,当商汤的军队到来时,“未接刃而桀走”。

夏军逃至鸣条,一战被商军击溃,夏桀逃奔南巢而死。《史记·夏本纪》云:“汤乃践大子位,代夏朝天下”。至此,商汤完成灭夏重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

向夏王朝首都发起进攻。双方战于鸣条(河南封丘东),夏师败绩。灭夏后,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

商朝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

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作“商汤革命”时期。

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今商丘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称作殷商。

商朝的势力范围也大大超过了夏朝。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

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尤其是手工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邢(今邢台市)、南庚“自邢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关于商朝的另一个都城——耿都。公元前1525年,祖乙不满相都(今河南内黄)把国都迁到了耿地(今山西河津),一年后,祖乙就因河患复迁都邢(今河北邢台)。因其为都仅仅一年,史学界就把祖乙迁耿略去不谈。

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较一致。

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

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死后谥为高宗,所以他又被称为殷高宗。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

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如铜、铅、锡三元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甗这样的重器。

武丁之世在青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开创的盛世*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起来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

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商朝灭亡,殷商的王族箕子不愿臣服于周,于是率领部分殷民北迁,建立朝鲜国,史称箕氏朝鲜。西汉初期,燕王卢绾部将卫满灭掉箕氏朝鲜。另外朝鲜半岛的辰国就是商族国家。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殷商遗民一分为二,成为后来的卫、宋两国。宋国在战国时(前286年)亡于齐,卫国在秦二世时被秦朝吞并。在辽东,又有商朝宗室箕子开国朝鲜,后亡于燕人卫满。

商朝的建立者?起止时间?都城?

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在钧台建立的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都城为朝歌商汤建立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都城为镐京建立者为姬发(周武王)

商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 写写帮文库

1、看教材能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时间,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和作用。

2、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夏朝建立者是定都,历时400年而亡。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4、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3、开创“天下为家”*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

5、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夏B.商C.西周D.东周7、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的明君是:(A.黄帝B.启C.商汤D.周文王

四、课堂反思:)

【学习目标】:

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

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代表及其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是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

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4、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

1、据考古学家发现,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青铜器存在。请根据以有关青铜器的知识回答: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和繁荣时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四、课堂反思: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习目标】:

1、知道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通过学习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的史实,认识到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3、了解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情况。

【学习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楚称霸。

【学习难点】: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史称“东周”。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3、齐桓公任用为相,积极进行改革,以“”为口号,扩大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与之有关的成语是,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打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5、战国七雄分别是:。

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称霸的人是()

2、在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5、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四、课堂反思: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七年级历史教师万玉玲,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夏朝的兴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的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2)、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一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初一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光辉的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认识到奴隶制度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五)、教学手段为了生动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校兴趣,提高良好的课堂效果。

1、采用问题教学法

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引导学生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及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并配以音乐,由同学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夏朝的兴衰

首先请同学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2)、末代暴君夏桀

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节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对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述;(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3)、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

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4)、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5)、多媒体展示《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西周建立。

(6)、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教材23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加深印象。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以,我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电脑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最后由学生讲述“道路以目”的故事,并表演“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总结出昏君误国的教训。

(三)、课堂小结利用歌谣来小结: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殷到殷商。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

(三)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针对本课的内容和特点,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请同学制作一个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设计,并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五)、感悟历史学习了商朝的历史,对于商朝灭亡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你将如何使商朝摆脱灭亡的厄运?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1、商朝的建立

1、分封制

1.“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了西周的社会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交纳贡品;②交纳租赋;③派兵作战;④服从命令。A.①②③④;B.②;C.②③;D.①③④。

4.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5.“桀把人当坐骑”放映的社会情况是()

A夏桀暴虐无道;B当时没有交通工具;C是一种体育运动;D奴隶地位低下。6.武王伐纣的性质是()

B国家间的争霸战争;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

D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战争。7.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A大禹治水;B西周分封;C晋楚争霸;D商鞅变法。8.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9.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争霸战争。10.“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因为他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和侯!下列哪位君王成了自愿上钩的鱼,上演了礼贤下士的佳话()A大禹;B商汤;C周文王;D周武王。

11.2011年8月4日商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中将率领“郑和”号训练舰和“洛阳”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训练舰编队抵达朝鲜元山港,开始为期5提前按的友好访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那么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是在下列哪一时期()

12.亘古悠远的古代文明中发生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典型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禹建立夏朝;②西周灭亡;③商汤建国;④盘庚迁殷。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13.伟大的民族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大力提倡“天下为公”。古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国王是()A启;B尧;C禹;D舜。

14.在明园艺术中心揭幕的“百壶珍藏特展”上,亮相的“镇馆之宝”是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的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灰白陶人头壶。夏朝的统治中心是()A今北京周口点地区;

15.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决定,至此,中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向世人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①国人暴动;②牧野大战;③商汤建国;④盘庚迁殷。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已有**官僚机构,古书上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主人”、“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还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记载,说明已有刑法。夏朝的监狱称为“夏台”,据《史记·夏本纪》记载,这里曾拘禁过商首领汤。

材料二: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载很多,如《史记·殷本纪》与《尚书·汤誓》都记载了百姓这样的话:“时日曷丧,余及汝偕亡”。译成白话意为:“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灭亡呀,我们愿意与你同亡。”

材料三: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叫做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满了鹿台。他任用坏人,迫害正直的大臣。

材料四:周武王亲率大军伐商,在孟津会合各路属国,纣王遣回殷都,自焚于鹿台。纣王在此举箭连射三发,用铜钺砍下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杆上示众,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夏朝的国家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夏朝和商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3)材料四叙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事件中得关键战役是什么呢?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夏、商、西周等王朝更替的关系?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千多年前,周武王决定起义打倒暴君纣王,就在出兵的那天,天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觉得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这时候,管占卜的人出来了,他说这不是坏事,这是“天洗兵”。请回答:

1)纣王是哪朝的统治者?如何评价他?2)材料中的“两千多年前”大约是哪一年?

3)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彻底打败纣王的战役叫什么?4)武王伐纣后建立的朝代是什么?都城在哪儿?5)武王建立的这个朝代在哪个国王统治时期灭亡?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所说课的题目是《夏、商、西周的兴亡》,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把握。

一、说教材,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主要包括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三个子目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替,以及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进行分封的概况。本课是本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开篇章,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以及结合教材的分析,我主要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知道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知道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谈话、动脑筋问题探究等环节,运用谈话法、讲述法、图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进步性,体会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残酷性;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3、教学重难点:在三维目标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设计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分封制;因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难点:分封制;因为分封制内容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还很缺乏。

二、说学情:

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刚升上初中,对周围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对于直观的事物易于接受,但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力求做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法、讲述法、图示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法:阅读教材法、读图学史法;直观传授历史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20页嫦娥奔月的故事,创设历史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问问题“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两个朝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我主要以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线索,适当调整课本子母顺序进行讲授新课。

1、夏朝的兴衰

首先,通过谈话法,提问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还记得夏朝建立于何时吗?”激发学生思维,温故而知新。接着展示禹的图片以及夏朝的地图,通过图示法,让学生直观观察,说出夏朝的都城、地理位置等,再由教师概述夏朝建立后的情况。而学习这个子目,主要让学生掌握夏朝建立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会设计一个动脑筋环节“奴隶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掌握这一重点内容。同学们学习到这已经知道夏朝的建立是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进而由教师补充奴隶社会的时间范围(夏商周春秋)。然后提问学生“既然商朝是夏朝的下一个朝代,那么夏朝为什么会衰亡呢?”从而过渡到暴君夏桀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1页第三段小字部分内容以及夏桀把人当作坐骑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归纳夏桀的暴行,从而明白夏朝为商朝取代的原因,认识奴隶主统治阶级统治的残酷性,并且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

在这里我主要通过谈话法,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商朝建立于何时?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是如何统治商朝的?商朝的统治有一直延续下去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师生一问一答的情境下掌握知识。同时展示商朝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找出商朝的都城、地理位置和范围等概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看书中商纣王施行暴行、骄奢淫欲的片段,加深学生理解商朝被西周取而代之的原因。并且过渡到第三部分的学习。

在这里我主要展示牧野之战的图片,借讲述牧野大战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西周建立的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过渡到本课难点的学习——分封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层层设问“什么是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分封制实行的结果是怎样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动脑动手动口掌握这一难点。同时利用教材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尝试标出每一层人的身份,加深对分封制的理解。课堂总结:通过板书结构,通过谈话法,让学生尝试回忆夏商西周更替的时间以及顺序,并且结合教师的引导概括本节课的重难点,巩固学习效果。

布置作业: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与探究一制作表格。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

虽然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是非感和其为权利而战的思想,但基础知识仍是需要掌握的,至少是应该有一个大体了解的。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讨论问题的理解。这部分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在本课中你喜欢哪些历史人物,不喜欢哪些历史人物,说出你的理由。”“请你比较一下武王伐纣和商汤灭夏有何相同点?”这是三个能力题。对学生

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当然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种,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言之有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的,是学生对材料把握程度的一个汇总。根据本课的学习,搜集资料,联系现实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学生可能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从网上得到多种图文资料,但如何辨别真伪,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能力增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

利用提纲式板书,有利于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抓要领,掌握学习内容的层次和结构,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

难点:分封制

三、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几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最后一位是禹。大禹除了治水有功外,他还做了什么大事?

生: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国王,建立了夏王朝。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夏朝,以及夏之后的商、周,看看他们的兴衰更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所以一个朝代我们必须了解它的方面主要有:起止时间;都城;君主:开国、末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夏朝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生:约公元前2070年

师:那禹把都城建在哪里了?看课本回答生:阳城

师:在现在的哪里?生:河南登封

师:好。那我们凭什么说夏朝就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呢?大家想一下,一个国家的建立需要哪些条件?生发言

师:监狱、刑罚、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从考古的遗址和古书的记载中证明,夏朝建有**机构,有宫殿、军队,监狱,并有刑法《夏小正》,其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比较符合的是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大家可以参照课本25页的自由阅读卡,复原的宫殿虽然没有我们现在的宫殿那么富丽堂皇,但它开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请三位同学来念一下这段话。

师:这段话中的“理”指的是什么?“世道变了”变成什么样子?生: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师:从禹到他的儿子启,子子孙孙继承王位,经历了四百多年。传说有一次,有人向禹进贡了一坛美酒,禹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后对人说:“酒太好了,正是因为如此,后世一定会有人为他家破人亡的。”禹的智慧洞察入微,在后世的朝代中,许多君王包括他亲手建立的夏王朝都因为酒而灭亡。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桀正是如此。夏桀并不是姓夏,桀是商汤给他的称号,表示残暴的意思。我们在课本上一起找到他残暴的罪行。(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并看《夏桀把人当作坐椅》图,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教师:夏桀不得人心,自比太阳,引起了百姓的愤怒。那大家想,夏朝他的周边都是一些归附于他的部落,一旦夏桀失去百姓的信任,是不是会有人来夺取他的王位?他就是商部落的

汤。汤逐渐强大,并于公元前1600年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结合多媒体动态展示)

汤是位有名的明君,他重用有才能的家奴伊尹,关心百姓,勤于政事,使得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

商朝建立后,把都城建在亳,在今天的河南郑州。但是在商建立的初期,政*比较不稳,经常会有贵族造反。同时我们说商位于哪个流域?生:黄河流域

师:黄河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什么?生:水患

师:大禹治水都花了13年,但是黄河经常改道泛滥,严重威胁都城的安全,有时甚至会淹掉都城。因此,商的第二十个王盘庚便把都城迁到了哪里?生:殷

师:盘庚迁殷后,商朝的都城就再也没有迁过。因此我们把商朝也成为“殷商”,它的遗址称为“殷墟”。二十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出土了许多商朝的遗物,包括甲骨文和很多的青铜器玉器等等。商的版图比夏朝相比扩大了很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经过了中兴,到了商朝晚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有名的暴君,这就是谁啊?就是商纣王。

学生可根据课外阅读,如封神榜等谈谈对商纣王的了解。教师补充:

商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叫商纣王,他的原名叫子受辛,他在位三十年,在他统治的初期,重视农业,社会生产发展,并且用兵东夷,扩大了商的版图。但是许多战俘和奴隶却没有得到好的安置,加剧了商朝的不稳定。在统治后期,商纣王居功自傲,他重蹈夏桀的覆辙,兴宫殿,酒池肉林,奢侈享乐,不愿听取大臣的意见,且残害忠良,挖叔叔比干的心,迫害自己的两个哥哥,也不把百姓放在心里,用炮烙酷刑来镇压百姓。因此,民怨增生,商朝的统治也走向末路。

西边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强大,周文王重视农业,开仓赈济百姓,修德行善,同时他任用一位贤人姜尚作为他的军师。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实姜太公钓的不是鱼,是国王。(播放视频姜太公钓鱼)。正是这么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凭借他满腹的经纶与才华,用一根鱼竿,“钓”来一朝军师之要职,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如果姜尚没有满腹的经纶与才华,如果姜尚没有立志为国的抱负,或者如果姜尚没有为远大理想而煞费心计,用一根鱼竿“钓”来一朝军师之要职这样的行动,那么,周国当初兴盛的历史就要被重新改写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年轻的你们,首先要努力学习,培养能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其次要有立志为国干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再就是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和适时展示自己的办法。[板书]

在姜太公的支持下,周文王收服了周边小国,史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很可惜的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大计就过世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继位,继续以姜尚为军师,同时继续他的灭商大计。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领军队,与其他小国在盟津会师,讨伐商朝。商纣王听说消息后,马上召集了七十万大军,双方在牧野展开会战。双方的力量

悬殊,大家想谁的胜算会大一点。生:商纣王

师:但是商朝军队里很多都是被商俘虏的战俘和奴隶,本来就对商的统治不满。因此在兵刃相接之时,纷纷掉转方向一齐攻打商纣王的军队,商纣王兵败,逃到鹿台自焚而死。

师:周朝建立后,把都城迁到了镐京,历史上进入了西周时代。讲了夏商周的故事,大家想一个问题,商汤灭夏跟武王伐纣为什么取得胜利?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师:周的版图比商更加扩大,那么如果你作为统治者,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生发言

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代贵族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师:分封即封邦建国,周天子除了王畿归自己统治外,把其他的领土分给自己的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周武王刚开始封了六个诸侯国。分到土地的大多是周天子的亲属,如当时辅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被分在鲁国;少数是功臣,如姜子牙当时被封在齐国,还有一个小国例外,那就是宋国,他是由商朝的遗民组成的。在诸侯国内,诸侯有怎样的大权?生:土地、军队等等。还可以对下一级进行管理。

师:在得到的同时也要付出。诸侯对周天子有怎样的义务?生: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镇守边疆,跟随周天子打仗。想一想:周天子或诸侯死后,谁来继位?

师: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不管这个儿子的年龄比其他儿子大还是小,智商高还是低,他都有这个权力来继承王位。通过这个制度,可以避免父子兄弟之间的流血冲突。在诸侯之下,还有卿大夫、士,每个阶层各司其职,同时只向上级负责。这些统治的少数人我们把他们称为统治阶级。底层的平民和奴隶,他们是被统治的大多数人,我们称为被统治阶级。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统治。但是,分封制是否有不好的地方呢?生讨论,发言。师:在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后,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之后又变成了一百多个诸侯国。大家想一下,我刚开始分封时,都是分封我最亲近的亲属大臣来镇守我的疆土,彼此有信任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分封的土地越来越零散,彼此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诸侯掌握的大权使得他可以在自己的领土里为所欲为,甚至谋划造反。因此,周天子实力的衰微,诸侯割据,从而为我们之后要讲的春秋时代埋下了导火线。

在西周统治后期,政*混乱。在周厉王统治期间,在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百姓冲到宫殿里,周厉王逃到黄河边上不敢回来。于是,太公召与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时间的事件。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周幽王,他的故事是“烽火戏诸侯”,为了取悦宠妃褒姒,周幽王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前来。经过这次事件后,周天子如同狼来了的小孩子,威信丧失,势力完全下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其儿子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洛邑,由于镐京在洛邑之西因此镐京时代称为西周,洛邑时代称为东周。同时因为这时鲁国有位孔子写了一本《春秋》,时间与东周时期差不多,所以又称为“春秋时期”。

课堂小结:夏商西周都城、起止时间、开国、灭国君主。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

《夏商西周的兴亡》的教学反思通过对七年级《夏商西周的兴亡》这节课的讲授,使我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弊病,也使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为我以后教学工作......

说课稿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08级历史教育的学生冉丽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以及世袭制、分封制的建立情况。2、在阅读、判断、讨论、交流、探索中享受学习。3、认识到“得民......

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③商朝......

夏商西周的兴亡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大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这是因为夏朝()A.进行了社会变革B.组建**和军队,制定法律C.实行禅让制,民主程度D.产......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练习题一、填空题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制代替制,公天下变成了。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制。......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后反思青铜峡市回民中学:闫军本周二我进行了本学期的组内公开课,执教内容是初一的《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次我们组内开展的是“同课异构”,所以组内老师......

商朝建立的時間是?

由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1066年

商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是谁建立的?都城在

前2070禹桀阳城前1600成汤商纣王

【代表人物】殷商各时期著名人物介绍

代表人物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本篇介绍商朝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

前期(发展时期)

商汤,是中国商朝的创始人和第一位君王,约活动在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

据史书和传说记载,商汤是由少康的后裔所建立的。他出生在商朝的核心地区,也就是现今中国的河南和陕西地区。

商汤的统治时期,商朝处于分散的部落联盟时期,各部落自主管理,社会秩序相对混乱。作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商汤对于统一黄河中游地区的力量进行整合,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征服,最终建立了商朝的中央政权。

商汤的最重要战役是攻灭了夏朝。夏朝当时是黄河流域地区的另一大势力,但其统治日益腐败和倒行逆施,世人期待有贤明君主能够推翻夏朝。商汤在力量积累和准备之后,率领商朝的军队,成功地击败了夏朝,并向夏朝国王颛顼献上了九牧之位的朝礼。这标志着商朝的创立和商汤成为商朝的首位君主。

商汤的统治以砥砺奋进和艰辛努力为特点。他致力于改革和发展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官僚体系,完善行政管理。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秩序和加强国防。

商汤的统治为商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商朝的辉煌历史。他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王位,延续了商朝的统治,并在后续的几位统治者的努力下,逐渐将商朝发展为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

中期

盘庚(Pángēng),又称盘庚第一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君主,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据传,盘庚是中国最早的五帝之一,也是黄帝时代的重要人物。

根据《史记》和《山海经》等古代文献记载,盘庚是黄帝的孙子,神农的儿子。他在神农氏之后,成为中华民族的领袖,开创了盘庚氏的统治时期。盘庚被尊称为盘庚聪明,善于治理国家,关心民生,开阔智慧,是一个仁慈而睿智的统治者。

据传,盘庚在位期间,致力于农业的发展和改革。他率领人民努力开垦土地,种植五谷杂粮,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他还制定了律法制度,加强了社会秩序,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除了对国家的贡献,盘庚还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铸造术的创始人。传说他发明了铜器,使铜器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工艺品和交流媒介。

盘庚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被尊奉为农业之神,代表着农耕文明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盘庚也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荣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盘庚的历史地位和具体事迹在历史学界仍存在争议,许多相关传说也夹杂了神话和传说的成分。因此,对于盘庚的了解,需要结合古代文献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鼎盛时期

武丁

 壹 

武丁,是中国商朝末期的一位重要君主,也是商朝的第二十位君王。他在位时期经历了商朝的鼎盛时期,被认为是商朝的最后一位伟大君主。

根据史书记载,武丁是商王子康之子,他在位约在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之间。武丁继位时,商朝已经陷入了混乱和动荡的*面,许多地方的贵族和部落对商朝的统治产生了不满。

为了巩固王权,武丁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和军事举措。首先,他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贵族的势力。他还推行了一系列法律和律令,加强了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秩序。同时,他重用了一些有才干的贤臣,组织了有效的行政机构,提高了国家的管理效率。

武丁还非常注重军事力量的建设。他采取了军事扩张政策,对周边的诸侯国发动了多次战争。他通过战争征服了一些强大的邻国,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增加了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

此外,武丁也非常重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他注重礼乐制度的兴盛,推动了商朝礼制和音乐的发展。同时,他还赏赐了许多文人墨客,使得商朝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繁荣。

总的来说,武丁是商朝末期最具有**智慧和军事才能的君主之一。他通过改革和军事强化,使得商朝得以延续一段时间的繁荣。然而,尽管他的努力和成就,商朝最终还是在他的曾孙纣王统治时期崩溃,商朝被周朝所灭。

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二任帝王,是商王盘庚的侄子,商王小乙之子。相传,武丁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与下层民众比较接近。武丁在位前,是一个“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使商朝**、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可谓是一代良君。他即位之初便求贤若渴,最终如愿以偿得到傅说这位贤士,之后尽己所能复兴商朝,**上封官、联姻、筑城;军事上多方考虑、布*派遣、适时发动战争……在他的统治下,商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昌明,经济发展,该时期史称“武丁盛世”。

傅说

 贰 

孔子曾评价商朝时期的一位大臣是“见德之有报”的名相,他就是傅说。据记载,傅说为商王帝武丁的大臣。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地方从事版筑,被武丁起用,故以傅为姓。傅说是商王武丁最主要的辅相:他对商王的谏诤言论,大胆泼辣,精辟深刻;他亲自实践,辅佐商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富国强兵,传达王命,调兵遣将,征伐常来侵扰的周边游牧部落和氏族、方国,扩大疆土,四方归服,成为商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傅说以他思想理论的精辟深刻和行政实践的光辉业绩,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圣人”。

长期以来,由于傅圣的历史资料比较分散,研究和宣传不够,特别是古文《尚书》的冤假错案影响深广,使傅圣事迹的宣传更增添了阻力。如今,学者们稽古钩沉,正本清源,让中国历史上最早“圣人”的思想理论和治政业绩大白于天下,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妇好

 叁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她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她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她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然而,妇好不幸在三十余岁去世武丁十分悲痛,妇好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礼。

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现其完整墓葬,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

末期

帝乙

 壹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言:“帝乙立,殷益衰。”让人不禁唏嘘感叹,文中的帝乙,则是殷商的一位君主。公元前1102年,文丁去世,帝乙继任商朝君主之位。他是中国商朝晚期国王,末代商王帝辛之父。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帝辛(即商纣王)继位。帝乙二年,周部落攻打商朝。帝乙三年,昆夷攻打商朝,帝乙派遣将领南仲率军向西抵御昆夷的进攻,并且修筑朔方城。商王武乙在位时期,商朝国势日衰,[5]东方的夷人各部趋于强盛,不断侵袭商朝统治地区,严重威胁商朝后方。曾有学者认为,帝乙曾针对商东部的“人方”(又释“夷方”、“尸方”)展开征伐。尽管如此,依然未能挽回国之将倾之势。

商纣王

 贰 

想必无人不知晓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纣王本名帝辛,是帝乙的小儿子,兄长为微子启,微子启因母亲地位低贱,不能继承王位,而他作为嫡子被立为继承人。帝乙二十六年帝乙逝世,辛继位,这就是帝辛,天下都称之为“纣”。帝辛在位期间,在内政上有明显调整,这些多被作为帝辛的恶政记录下来,但后世学者也从中解读出了新的意涵并做分类讨论,包括**上的政策和制度调整、对朝歌的营建和可能的迁都,以及经济上的搜刮政策和糜耗浪费等。在对外政策上,帝辛继续进行对东夷的战争,其他见载史册的战争还有很多。所有这些,都未能挽救商朝,甚至适得其反,加速了商朝的衰亡。历来人们对商纣王的评价褒贬不一,也无确凿相关记载。主流说法是将其视作暴君的代表。

妲己

 叁 

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文艺作品里多以其为妖媚惑主、祸国殃民的坏女人的典型。妲己字妲,有苏氏诸侯之女,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妲己支持纣王的暴政、酷刑。后牧野溃败后,纣王奔鹿台自焚,妲己亦自缢而死。妲己曾怂恿纣王用炮烙等手段残害宗室大臣和百姓,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于是便有了“助纣为虐”这个成语。

姬昌

 肆 

姬昌又称西伯昌,西伯侯。姬昌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邘等国。建都丰京。[2]旧传《周易》为其所演。他创立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被周武王追尊为文王。后被武则天追尊为始祖文皇帝。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遵后稷、公刘之业,效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周国。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但最终依然改变不商亡周兴的历史走向。中国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圣贤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周文王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END

最终,殷商的故事告一段落,但是历史依然滚滚向前,但殷商文化依然是泱泱中华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图文|王亚攀、马秉涵

排版|黄梓睿

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的名字

公元前1600年,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朝代是商汤王建立的,而商的始祖叫契。夏代最后一个国王叫桀

商朝建立时间-剧情奥秘

1、夏朝建立时间约前2070,建立者:启。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2、商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3、周朝建立时间前1046年,建立者:姬发,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

4、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