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加息周期什么时候结束(美联储加息周期何时结束?)
时间:2023-12-13 20:32:55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美联储加息周期何时结束?
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2时发布议息决议,市场预计此次加息幅度将达到75个基点,但同时预计后续将放缓加息步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九方智投首席经济学家肖立晟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美联储年内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但可见的经济衰退预期下,预计2023年一季度后美联储将停止加息。“大概率的情况是今年11月加息75bp,12月加50个bp。2023年一季度之内再加25bp后就结束了。”肖立晟预计。
他表示,预计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均会跟随放缓加息节奏,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有一定回落。同时,在全球能源、铁矿、钢铁等需求放缓背景下,通胀压力下降。
肖立晟判断,美国国债利率将迎来拐点,但下行空间不会很大;美股或将有所提振,但此前市场表现已消化了大部分加息放缓利好,未来走势须看美国经济,若美国经济继续衰退,上市公司盈利端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美股会随之下行;美元指数亦大概率会见顶回落。
美联储内部重大分歧焦点是什么?
当前时间节点,美联储内部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停止加息的看法出现了重大分歧。对此,肖立晟分析,本次美联储加息加息周期的主逻辑是紧盯劳动力市场和美国通胀实际数据,不同于以往主要看PMI、房价等前瞻性指标。但通胀数据相对滞后,因此要将高通胀水平压低,决策偏后经济周期后端,会对经济造成更大影响。
他分析,央行货币政策决策是一种逆周期调节,需要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一般而言,经济运行中,一般先有流动性的宽松,企业、居民手中有钱,利率处于低位后,才有经济的扩张,并促进需求的增加,当供给跟不上的时候,就产生了通货膨胀。当通胀出现并显示在工资端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经济扩张周期的末端了,意味着衰退即将来临。通常央行在看到需求开始下降时会停止加息。但本次美联储一定要看到真实通胀下行,才会放缓加息。
“这一次,美联储即使看到经济回落,也不能提前采取逆周期操作。”肖立晟说,“当前通胀水平依然比较有韧性的前提下,美联储是否停止加息,不能再依赖于前瞻性指标,而须看到通胀水平真实下降、劳动力市场松弛。但是,此时可能经济已经出现较大压力,威胁到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所以一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可以放缓加息节奏。这是他们争论焦点所在。”
美联储将提升美国经济放缓容忍度
肖立晟认为,美联储连续加息使得市场主体产生了恐慌和畏惧,也使得市场更为期待利率下行。当美联储一旦选择压通胀,则将会提高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
2022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5次,分别是3月16日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0.25%至0.5%之间,这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5月4日下加息50个基点至0.75%到1%,这也是美联储22年来首次一次升息0.5%;6月、7月和9月各加息75个基点,至3.0%~3.25%,保持1994年以来最大单次幅度加息力度,利率水平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这让市场上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不再期望低利率环境;同时,激进加息的负面作用在高利率压力下,经济衰退概率进一步上升。
“未来12个月之内的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接近100%,现在只看衰弱程度了。如果美联储能够提前宽松一点的话,可能衰退的程度会小一点。”肖立晟说,“如果持续的高利率引发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不排除美联储会提前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联储货币政策目标,连续加息是为了将通胀拉回2%,并保持就业稳定。截至2022年9月,美国通胀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在8.2%的高位;失业率下降至3.5%。
肖立晟认为,美国通胀水平2023年或将降至3%~5%。根据美联储提出的平均通胀目标,高于2%的通胀水平对美国而言是利好的,可消耗其一部分债务;且相对于今年的基数水平,也是可以接受的。
激进加息负面作用显现
肖立晟认为,当前促使美国放缓加息步伐的因素积累较多。比如,从美国国内来看,一是其垃圾债的信用利差上行,违约率增加;二是美国国内养老金较多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债券,国债利率上行、债券市场大跌引发其须抛售一部分债券来维持杠杆保证金。
再如,从国际情况来看,加息外溢效应明显,尤其是多国经济衰退下行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使得全球资产价格产生了更为猛烈的估值重置。
“资产价格有两个影响因素。直观而言,一个在分子上的是收益率;一个是在分母上的利率。”肖立晟说,“收益率和经济增长、企业盈利相关,分母和央行利率相关。当经济下行、美联储加息,肯定会让市场价格重置。”
肖立晟表示,对于中国央行而言,“以我为主”依然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美联储加息周期放缓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将会更大。未来仍须紧密跟踪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和变化。”肖立晟说。
退坡前一波三折
今年11月的加息一波三折,最初美联储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一些加息退坡的和缓之声被市场敏锐捕捉:这份声明也首次提到,美联储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
不过,市场难敌鹰言鹰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称,最终利率水平将高于先前预期。鲍威尔表示,鉴于近期市场数据反映劳动力市场极度紧张,就业成本指数强劲且工资压力持续,通胀或将维持高企。他表示,美联储正在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迅速调整利率,但经济面临的风险并不在于美联储加息过度,而是加息力度不足,希望确保不会犯紧缩程度不够或过早退出紧缩政策的错误。
鲍威尔还指出,有关何时放慢加息步伐的问题,远不如抑制性货币政策究竟该如何部署,要保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重要。美联储现在将转向“以较慢的速度延长”加息方式。当接近所需要利率水平时,放慢增长的步伐将变得合适,因为利率水平将足以限制通货膨胀,使其降至2%的通胀目标。
这样一种提高终点利率,延长加息节奏的提法,打乱了市场原有预期,导致市场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议息当天,美股先扬后抑,随后市场震荡,直到上周最近一个交易日才难得收红。
加息放缓但利率终点提高
不少机构预期,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对货币政策累积效应、时滞的关注度上升,给出了本轮加息进入第二阶段的明确信号,12月美联储大概率将收缩加息幅度至50基点。连续大幅加息的隐忧缓解了,但是增加了一个新的隐忧,即本轮美联储加息的终点及时长可能需要上调。
太平洋证券分析认为,“加息速度”和“加息终点”是市场博弈的两个角度。美联储公告中对通胀滞后性的考量,很大程度上是未来会放缓加息的信号,这是决议公布后美元大跌、美股大涨的原因。
但在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强调了抗击通胀的决心,打消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可能很快转向的预期,转而引导市场预期向更高的利率终点定价。加息放缓的预期在过去一段时间已经一定程度上被市场消化,所以最终资本市场对本次会议定调于“鹰派取向”。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卡彭特表示,美国央行转向更为渐进的紧缩政策,可能意味着它现在倾向于在较长时期内抑制飙升的物价,而不是通过引发短暂但急剧的衰退来达到这一目的。
保德信固定收益团队认为,美联储为其持续的紧缩行动设下多个门槛:放缓加息步伐的门槛相对较低,最快将于12月达成;完全暂停加息的门槛则要高得多。最终,美联储计划中的终点利率将比预期更高,且利率持续高位的时间将更长,但它最终达到目标的速度也会更慢。
就业数据强劲
能让美联储持续下狠手的,是美国的经济景气和就业情况。11月议息会议后出炉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仍表现强劲,虽然失业率上升至3.7%,但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0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1万人,高于预期。
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分析师表示,美国经济“明显过热”,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强劲的工资增长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美联储不得不通过提高失业率来降低劳动力需求,当下就业数据为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打开了大门。这家投行认为,如果美联储希望及时控制劳动力成本上涨,现有的失业率还远不足够抑制需求,美国失业率要上升2个百分点才能降低需求并抑制通胀。
美国银行表示,美联储面临着为炙热的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艰巨任务,激进的加息最终将使美国经济陷入比欧洲更严重的衰退,欧美经济将分道扬镳:明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将收缩1.5%,欧元区经济反而有可能从衰退转向增长。
美联储今年加息的收官之战,将于12月14日见分晓。目前,消化了美联储表态及多项经济数据后,期货市场暗示加息0个基点是最可能的情况,但仍有多个经济变量影响着未来的加息决策。
除了就业数据外,市场还是最关注通胀数据的变化。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将于11月10日发布。其中,市场更看重核心CPI的变化,预计10月将再次大幅增长0.5%,这对美联储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美联储还将关注12月1日公布的10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的数据,这一指标比CPI更受美联储青睐。
加息终点何在?
目前市场的关注焦点将会放在下次会议,尤其是对停止加息的预期判断上。中金对停止加息的时间点相对乐观,认为美联储一季度前后可能会停止加息。
这家投行表示,美联储政策的退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紧缩退坡(加息速度从75基点降到50基点);第二步是停止加息;最后一步才是宽松预期升温和降息。上述三步所需要的门槛和条件逐级增加:第一步可能只需通胀不再大幅改变加息路径即可,或许可以期待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停止加息可能需要更为明确的通胀下行迹象,中金测算时间点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前后。再度宽松的预期恐怕需要更大增长和衰退压力才可以做到,目前看,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甚至年底才有可能。
对于终点利率的预期,相较原有4.5%至4.75%的判断,不少机构大幅提升至5%以上。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卡彭特在媒体上表示,预计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会将加息速度放缓至50个基点,并发布新的点阵图,显示终端利率在5%。如有必要,美联储可能准备让经济放缓持续到2025年左右。美国银行也预计,美联储最终将把基准利率提高到5.25%,高于此前预测的5%。
结合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一些更加激进的分析认为,美联储的最终目标利率甚至会高过6%。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联储可能需要将利率提高到6%或更高才能控制住通胀。目前美国的通胀主要受需求面驱动,而10月非农就业报告表明,经济仍然相当强劲,从侧面反映通胀没有受到太多抑制。
·END·
专业·权威·便捷
各种外汇的套息交易结利的日期都是哪一天?
没有搜到
美国什么时候加息?
展开全部今年的加息是在12月份
美元是否迅速加息?
广告位,,坐下看看
美元6月停止加息十有八九,人民币降息或已箭在弦上 - 知乎
时间来到2023年6月,美债上限协议又一次有惊无险地通过,将又一次迎来美债发行狂潮,预计在未来4月内,美国**很可能发行8500亿美元国债,年底之前,这一数字将达到1.1万亿美元。
这将是继2008年和2020年两次发行狂潮后,第三次短时间内大规模发行国债,届时将考验美债利率,如果美联储不出手相助的话,美国**融资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上升。
当前美国经济的最大风险,已经从通胀转变为银行危机,据市场预测,5月通胀中位数为4.5%,低于4.9%的前值,逐月下降趋势明显,真实利率已转负为正。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6月暂停加息概率,最新的数据是91%,由此可见,史上最激进的美元加息周期,很可能在6月戛然而止,并且利率见顶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通俗地说,就是美国**高喊要还不起利息了,银行高喊要破产了,各行各业高喊要吃不消了,经济学家高喊控制通胀成功了,美联储再加息就要犯众怒了,于是加息就要停止了。
美元这一轮加息周期非常诡异,在2021年通胀上升,市场普遍期待加息的时候,却抛出通胀暂时论,迟迟不加息,足足等了一年之后才开始加息。
就在大家以为美元就此躺平摆烂之际,却突然加息,要么不加,要加就是狂加,加到日元、欧元、英镑狂贬,加到大家都怀疑人生了,日元最高跌破150:1,欧元跌到与美元汇率倒挂,英镑差点跌出英债危机来,号称史上最激进的加息周期。
这不由得让人觉得,美元加息,控制通胀是闹着玩的,割韭菜才是认真的,而现在自己也承受不住了,难道要闹到自宫救主了吗,这真是小刀拉*股,开了眼了。
众所周知,美元强势有利于美国购买更多进口物资和海外投资,特别是通过汇率的剧烈变动,打一个价格上的时间差,低买高卖,达成割韭菜的目的。
但如今各国有各自的应对之道,有能力的国家,跟随美元加息的节奏亦步亦趋,就如武林高手相互比拼内功一样,看谁先承受不住;没有能力的国家,则实行外汇和投资管制,管控汇率和资产价格,使美元游资无从下口,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人民币则是在这一轮全球性通胀中独善其身,因此没有必要跟随美元的激进加息步伐,但是这么一来,就会引起中美利率倒挂的现象,过去人民币利率总是高于美元,现在反而是美元利率高了,导致人民币汇率走低,搞不好就会失控。
中国在疫情期间,保持了很好的供应链顺畅,市场供给充足,通胀始终保持在低位,最近甚至出现了通缩的苗头,这使得中国商品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2020年到2022年的3年间,以美元计价的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5350亿、6764亿、8776亿,年增长率分别为15.6%、26.4%、29.7%,今年1-5月顺差3595亿美元,数据非常亮眼。
这说明人民币汇率有很强的贸易支撑,也是最大的信心来源,否则光靠央行干预是不能长久的,外汇储备再多也是杯水车薪,也可以尽量少用外汇管制,这种伤及自身的非市场手段。
对于货物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人民币汇率适当走低,有利于增强工业品出口竞争力和进口替代原动力,而且中国又是资源和粮食进口大国,在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物价低迷的背景之下,进口价格有所提高也并无大碍,总的来说是有利的。
至于广大吃瓜群众比较关注的,中美GDP总量对比,据说已经下降到65%以下了,空哥认为这只不过是打了一个时间差,美元在最近2年多以来,其购买力至少下降了20%,现在仍然处于下降之中,而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应该只有个位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么人民币也来个大通胀,要么就是以人民币汇率升值来拉平,这两种情况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推高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从而拉高中美GDP总量对比。
经过这样此消彼长的调整过后,到2025年这一数据即可超过80%,快则2028年,迟至2030年,中美GDP总量就将持平,虽然说这是一个虚名,其实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用来跟美粉打打嘴炮也是极好的。
根据人民银行网站提供的消息,2023年6月7日,央行行长易刚在上海调研时发表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意思差不多就是,人民币汇率能稳住不失控的话,利率就可以再降一点,其中的措辞“加强逆周期调节”,是多年来首次使用,过去大都用“坚持跨周期”这样的措辞,现在国内通胀已经快接近于零了,而PPI已经连续一年负增长了,不能再“跨周期”,而是要“逆周期”了。
在美联储6月份停止加息落地之后,人民币降息或已箭在弦上,时间大致会在7月中旬附近,各位老铁们可要苟住啊,可别倒在最后一刻。
美股大观|116周报,美元加息周期的预期盘可能已经提前结束
GX18
我用等权方式计算指数变化。
当前权重top6是特斯拉TSLA,PUBM,拼多多PDD,阿里巴巴BABA,JD京东,ZIP。目前以上六家公司权重超过70%。
关于每支GX18成分股,我都有预期估值,我正在知识星球挨个聊,以挖掘它们成长的价值。我会在知识星球长期维护迭代这个指数,吐故纳新。
关于我在财报跟踪文里常用的标的估值表格,我做了一些标注,剩余的数据都有表头,应该很好理解。
中美指数估值
道指30,标普500,纳指100的2023前瞻PE截止本周收盘约是17.01,17.79,24.66。大约比2019年初(疫情爆发、美联储放水前一年)高出-2.8%,-0.6%,30.05%。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50的2023前瞻PE截止本周收盘约是9.86,14.22,17.15,22.92。大约比2019年初(疫情爆发、美联储放水前一年)高出-3.8%,-13.6%,-21.7%,-21%。
中概30动态PE约18.27x。
*最近因为加息加出来的风险,美国银行爆了几家;瑞士信贷也爆雷,市场已经在计算美元加息周期提前结束的预期了!
纳指100
22Q3
纳指部分权重跟踪:
AAPL苹果22Q3财报跟踪,稳中带溜,估值略高于纳指
MSFT微软22Q3财报跟踪,符合预期,云业务增长依然强劲
GOOG谷歌22Q3财报跟踪,利润下滑,云业务强劲
AMZN亚马逊22Q3财报跟踪,9000亿低估,7000亿极度低估
TSLA特斯拉22Q3财报跟踪,盈利超预期,Q4压力大!
META脸书22Q3财报跟踪,一年新增百亿研发,高点跌幅72%不输中概
22Q4
TSLA特斯拉22Q4财报跟踪,维持了25%毛利率,15%净利率,低点反弹50%
AMZN亚马逊22Q4财报跟踪,毛利同比增长16%,估值合理
META22Q4财报跟踪,打算200以上减仓
ABNB爱彼迎22Q3财报跟踪,未来三年内达成50亿美金年利润?
DASH22Q4财报跟踪,财报略优,盘后上涨
RBLX罗布乐思22Q4财报跟踪,预示2023重回增长,股价暴涨
UBER优步22Q4财报跟踪,23Q1指引超预期,当前估值低估
中概互联30
本周中概互联30当前的(3年加权)PE约20x,这个数值在2022年3月以及11月最低曾经跌至13.5x。A股场内跟踪的ETF有159605,159607。
截止本周收盘权重如下:
跟踪的中概互联恒生科技的Q3财报:
BABA阿里巴巴22Q3财报跟踪,毛利止跌回升超出预期
00700腾讯22Q3财报跟踪,预计未来6个月300±25%区间波动
NTES网易22Q3财报跟踪,业绩增长无恙!
快手22Q3财报跟踪,业绩略超预期
BIDU百度22Q3财报跟踪,260亿现金,340亿市值
JD京东22Q3财报跟踪,业绩超预期
03690美团22Q3财报跟踪,业绩超预期,增长出色
PDD拼多多22Q3财报跟踪,大超预期,韧性十足
Q3目前我认为优于预期的是拼多多/阿里巴巴/网易/京东/快手,百度符合预期,腾讯逊于预期。
跟踪的中概互联恒生科技的Q4财报:
BABA阿里22Q4财报跟踪,股价离100以下越远,阿里巴巴越低估
BIDU百度22Q4财报跟踪,预计450亿估值是年内底部
腾讯控股:
本轮中概30的反弹,颇超预期。但是420仍然是腾讯2023年内大顶。按照我此前的观点,225-375之间是腾讯合理价位,420股价附近有强烈压制。
阿里巴巴:
与腾讯类似,120以上的阿里巴巴,在当前纳指熊市背景下,同样显示不出独特吸引力。
目前中概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估值都会受到腾讯和阿里的压制。腾讯+阿里基本就是国内互联网大盘。
ETF网格
此前发布的中概网格策略:中概互联的网格交易策略
现价中概30的2023前瞻PE大约是18x。
在纳指走牛之前,我会一直将格子范围圈定在PE20x下方。这个20x的PE,大约是2022年中的前后共36个月的加权平均。
本周A股IPO
A新|泓淋电力301439,预期首月合理升23%
首日涨幅还是比较合理,这公司质地还行,首日是高开低走,破发的话我会进场捞一点。
本周捞股
本周过筛港美新0支,建议评级0支。
下周美股IPO公司一览
下周IPO列队,财务数据未抓取,暂未筛选。分析文会逐一安排,可关注美股IPO跟踪专栏,有水位会下手捞的话,届时在知识星球直播。
无。
知识星球:美股大观
星球内容将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项:
IPO大数据定价
IPO捞股实操
IPO打新实操
美股大观交流群,打赏任意原创文章68,即可获邀。
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了吗?_同花顺圈子
周四,道指终结四连涨,财报后思科收跌近10%、沃尔玛跌超8%,领跌成份股。纳指标普勉强三连阳,微软涨近2%,连创历史新高,特斯拉跌近4%。中概股指跌超3%,B站跌超7%,蔚来跌近7%,小鹏汽车跌超6%。失业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迅速转跌、一度逼近两个半月低位;美债收益率加速回落,十年期收益率盘中降10个基点、逼近逾七周低位。离岸人民币盘中涨超200点涨破7.25,靠近三个月高位。原油创四个月新低及一个月最大跌幅美油一度跌近6%。黄金涨超1%创一个月最大涨幅。
全球最大的的伺服器,交换机供应商思科,预计2024财年收入从580亿美元降至530亿美元,导致盘后股价大跌10%,为何在AI大发展,对数据硬件需求理应大增的情况下,思科反而调低2024财年的营收?
如果说思科做TOB业务,属于产业链中游,那么产业链上游的原油,昨天一样大跌超5%,理由是美国原油库存大涨超预期。从上游和中游的价格表现,似乎反应出美联储加息的累计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对需求的遏制。昨晚公布的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金救济人数超预期回升至23.1万人,创近三个月新高,作为美国领先指标的英国CPI,从9月份的6.7%将至10月份的4.6%,都预示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
现在的市场焦点转向了美联储明年什么时候降息,以及降几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