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华安聚优精选(华安基金跟华夏基金哪个好?)
时间:2023-12-19 19:08:41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华安基金跟华夏基金哪个好?
华夏基金是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但也不代表起基金收益就一定比华安的高,基金的历史业绩不能保证其以后也能有好的业绩
每天读懂一只“基”—华安安信消费混合519002(普通股票型)-下篇 - 知乎
摘要:华安1号转型后作为消费基金走势如何?
正文内容开始前的郑重提示:
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做基金基本拆解、并非进行投资标的推荐。
本系列内容选择拆解标的方式及步骤为:晨星网——基金筛选器——选择一家基金公司——选择“3年3星以上+5年3星以上”两个条件——按5年评级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进行拆解。基金数据截止至文章撰写当天,具体日期在基金详情图当中有体现。
任何推荐本身都有极大*限性,投资决策只能由自己做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想表达认真看一只基金产品的基本步骤,由于每只基金历史信息不同,碍于文章篇幅有限并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需全部详细资料,请自行查阅基金历年公告。
昨天梳理了华安安信消费混合的历史,绝对是只有革命家史的老基金啊,从1998年一路走过来的,经历了15年封基时代,之后“封转开”转型成了开放式基金,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数据来源:Wind
这次拆分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因为以前有历史的,所以基金净值并不是新基金那种1块钱的状态,那为了拉平新进来的那些按照1块钱/份申购的资金,和以前持有人的持有成本,所以做了一次拆分,目的就是让每份基金都回到1块钱的净值水平上来。
如果说基金分红是左手倒右手的话,那拆分就更是了。用整数举例算一下,比如原本我持有100份基金、2块钱/份;现在要拆成1块钱/份了,那我也就持有200份基金了。持有的总资产都是200块钱,这个根本没变,变的只是净值和份额的那个数量而已。
这次拆分完成之后的效果就是下图中的这样,让基金净值归到1块钱/份上。
数据来源:Wind
在分红的安排上,2013年转型之后至今,华安安信消费只在2017年6月做过一次分红,比例高达18.01%,这个分红比例不可谓不高了。
数据来源:Wind
拉长基金的长期单位净值表现会清楚的看到这一次大比例分红在其中留下的痕迹,就是图中红色方框里面标记的这样。
数据来源:Wind
关于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位置做一次大比例分红,其实从基金此后的走势当中也能窥见一点痕迹。当时华安安信消费的净值并不算高,1.516元/份,但基金的总资产净值达到了21.9亿。
数据来源:Wind
查了下公告,没找到当时做这次分红的原因,不过当时的2017年第二季度报告和半年报里面都看到了,基金的业绩表现跑输了自己的业绩比较基准-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的同期表现。
其实20亿出头的这个规模还好吧…真的用减负嘛?还是不看好后市呢?
报告当中有这么一段话:
“市场仍处于存量博弈的状态。但随着经济景气度比预期高,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可能会比较多。周期性行业虽然整体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但部分下游需求超预期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供给收缩,使得不少细分行业景气的高度和时间长度超预期。
在增长的消费品行业,除了我们长期关注的领域外,我们注意到一些改革举措可能带来若干年的消费升级红利,如医*行业的改革方向明显有利于高品质创新*。此外一些行业龙头随着新产品的推广等原因,行业地位更加稳固。今年以来TMT跌幅较大,部分细分行业和公司估值逐步回归到合理区间。
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消费升级过程中的高成长细分行业和公司,争取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回报。”
这段话的感觉基本就是,基金经理应该对当时的市场状况不是很乐观,叠加上这个时间选择大比例分红,应该是比较能表达真实心态的。
因为这次的大比例分红,让计入分红的累计单位净值和按照红利再投资做计算的复权单位净值和基金单位净值比起来,有了比较明显的差异。
到2021年4月23日,单位净值3.795元、累计单位净值4.317元、复权单位净值4.6808元。
和净值对应着去看一下动态回撤的表现,就是图中这样了。
数据来源:Wind
最大回撤发生在2015年股灾中,这个还是和很多偏股基金的表现都不大一样的,看过很多最大回撤发生在2016年初熔断的了,没想到华安安信消费混合在2016年第二轮来袭的时候竟然挺扛得住。
之后比较高的回撤就发生在2018年的10月,当时挺好理解的,就是川建国特别能作妖的时候,这段时间整个市场都不好嘛,几乎看过的所有偏股和股票型基金这段时间其实都挺惨的。
比较惊喜的是今年的表现,今年春节回来市场不怎么好的,很多百亿以上的明星基金都出现了超过20%的回撤,但华安安信消费混合这一次是真不错,回撤控制在10%以内的。
华安安信消费混合基金转型之初的那个阶段,有过最大超过20%的回撤,就是图中绿色方框里这个部分。对应着去看基金单位净值图里面,我也画了一个绿色的方框在这个位置上。封转开之后基金的表现就真的是不怎么地…
2013年6月才转开,接下来连着两个季度规模都在缩量,到2014年一季度,基金总资产净值首次跌破10亿大关,到2017年一季报还剩下4.7亿。2017年的二季度和三季度,总量突然就冲上来了。
数据来源:Wind
之后随着我们在前文关注到的那次大比例分红,和当时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基金规模就又掉到10亿以下了。直到2020年二季报,规模才恢复到10亿以上。
如果单从规模表现上来看的话,这基金就真的是看起来不怎么稳定的。2014-2015年的这轮大牛市里面,虽然净值表现看起来是翻了倍,但事实俱在,并没有对规模有什么帮助,总份额和总资产都是不升反降的。
这也确实和当时牛市里面新基金发的多、当年押对TMT的那些基金涨的太疯狂有关,这种看起来显得温温吞吞一点的基金,就不那么让人愿意买账。而且当时也是分级基金大年,多少人都被吸引着去买分级,希望短时间迅速资产翻倍去了……
不过,2017年当时的净值表现、对比同期市场表现,真是不怎么好,规模上怎么会突然就放个量出来?从4.7亿直接上证到22亿了?能找到的比较合理的原因就是机构持有人比例在2017年中报的这次突然提高。
数据来源:Wind
这波操作说真的,不是很理解。基金当时规模确实一直在缩量,但距离2亿以下其实还远着呢,努努力凭着业绩和持续营销,可能很快就有机会恢复的。从持有人户数上来看,最危险也不是这会儿,而是2015年的中报,只剩下552户了,并且是直线从2014年年报的38225户掉到552户的……
这些表现就都是比较让人迷糊的地方吧,不大理解整个的演进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基金成立7.9年,经历4位基金经理,平均算的话2年一位,不平均算的话,这基金也是存在混合双打的情况,所以,还是用老办法,直接拿基金经理的任职期间业绩表现来对比一下同期市场吧。
鉴于这基金是个消费基金,自己的业绩比较基准又直接用的就是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所以就直接去和这个指数做对比了。
第一位基金经理陈俏宇任职期间:2013年5月23日-2015年6月28日管理基金2年零27天任职回报112.9%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同期涨跌:97.71%
首发基金经理原本在华安安信消费混合还是封闭式基金的时候,就已经管了这基金5年多了,当时的业绩表现基本就是个无功无过的状态。到2013年基金封转开之后,最初的2年还是陈总继续管理,从业绩表现上来看,是战胜了同期的业绩比较基准的,但胜的其实并不多。
数据来源:Wind
从全部公募基金管理的投资指数化表现来看,2007年的那轮牛市里面是跑输了市场,但在紧接着到来的熊市里面,倒是逆势战胜市场并且走强,此后就是一直都在战胜的状态。可惜2015年陈俏宇离任之后的去向没有看到。
第二位基金经理蒋璆任职期间:2015年6月16日-2016年9月21日管理基金1年零99天任职回报-23.94%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同期涨跌:-35.3%
蒋璆任职期间基金回报虽然是负数,但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负的更多,就是2015年牛市顶点到头之后接下来的股灾、熔断,全都一点不落的被蒋璆赶上的。不过,在蒋璆接手基金的管理之后不到3个月,饶晓鹏就加入到了基金的管理当中,后来2016年蒋璆离任,饶晓鹏独立管理基金直到2020年5月。
第三位基金经理饶晓鹏任职期间:2015年9月7日-2020年5月25日管理基金4年零263天任职回报194.11%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同期涨跌:45.3%
饶晓鹏2015年加入华安基金,此前2007年在银河基金做研究、2011年加入国联安基金,在国联安期间成功晋级成为基金经理。2015年5月加入华安之后,就迅速被委以重任。先是接了华安安信消费服务,很快又接管了华安升级主题。目前在管基金5只,在管规模205.15亿,是华安名将。
数据来源:Wind
从指数表现上来看,高达30.13%的年化回报,看起来是真的很突出的。
饶晓鹏去年的新基金华安聚优精选,在2020年7月中旬首募规模近300亿,时至今日已经只剩下156亿多了,去翻了一下那基金,其实并不是表现不好啊…可见很多参与新基金认购的人,可能就是冲动之下做的决策,而且预期可能会太高,短时间内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预期,就会立刻选择走人。
饶晓鹏认为投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买有竞争力的优质公司。
ROE较高、现金流好、适当的杠杆水平,这是好公司的财务特征。而投资是一门预测未来的艺术,判断一家好公司是否有长期竞争力,前瞻性的研究很重要。
好公司是公司有前瞻性,但投资者的认知未必同步,没意识到公司已做了那么多的改变。要超前看待问题,看得越长,想得越深,很多短期的波动会看得淡;看得越短,越容易被噪音左右。
好公司是最重要的战略框架,行业轮动是战术上的机动。持仓集中度不能过高,因为人并不是总能看的对。再看好一个行业、一家公司,也不应该把持仓放得过大。要保持均衡和稳定性,在短期基本面、长期企业价值和当期估值之间做平衡。
现任基金经理王斌任职期间:2018年10月31日至今管理基金2年零175天任职回报231.6%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同期涨跌:104.22%
王斌2011年7月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毕业后即加入华安基金,担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先后深度跟踪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并担任消费组组长。2018年开始加入华安安心消费混合的管理队伍,这个安排还是比较清楚的可以看到是公司做的老带新安排。
王斌或许很优秀,但如果简单的把这两年多的投资业绩归功到王斌一个人身上,肯定是不合理的。
王斌说自己的投资框架可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就是寻找被低估的成长性行业和公司,成长性分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公司分为三类:1)苦学生成功类;2)拆迁户类(比如说去年的口罩公司,本来回报率平平无奇,突然出现了需求爆发);3)有个好爸爸类(比如说物业公司,会有大股东爸爸持续注入好的资产)。在王斌的选股框架中,主要是找“苦学生成功”类型的公司,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获得比较高的ROE。
大消费的主要环节有三个:1)生产端;2)渠道端;3)需求端,不同环节对应不同的竞争优势。投资组合中,会有一部分基本面右侧的公司,也有一小部分处在基本面左侧的公司,并且行业分散度比绝大多数的消费品基金经理更广。
从王斌独立管理基金以来三个季度的重仓股变化做一下观察:
数据来源:Wind2020年三季报
数据来源:Wind2020年三季报
数据来源:Wind2020年三季报
通过三个季度的重仓股变迁可以感受到,这位消费基金经理确实非常“非典型”,尤其是在所有人认为消费≈白酒的大环境里去保持独立思考,确实比较难得。
王斌当前在管基金4只、在管规模117.32亿,今年3月华安给王斌一口气发了两只新基金,足见公司对这位基金经理的认可和器重。只是,王斌目前的基金经理经验只有2.48年,这个,还是很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和市场风格的转换来做验证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从十大重仓股的变化能看出基金经理有多努力,但这似乎一定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基金换手率问题,毕竟换手率意味着交易成本。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从开始看华安的基金以来,已经第二次在换手率历史上见过1000%以上的表现了,或许这就是华安努力争取超额收益需要付出的代价吧。
每周一-周四18:00,拆解基金,学会细读产品,让选基不再焦虑!
如何评价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的人生价值和追求?万分火急!谢谢啦...
都是为科学奉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一心一意研究科学。比如爱因斯坦,他写出的质能方程式,被用于研究核武器,但他不关心自己的研究被如何应用,只管自己研究。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老十家”之华安系列的总结 - 知乎
摘要:从华安系列这里真的学到很多!
老十家基金公司的第四家-华安基金总算是看完了~
看基金的这个事儿是从去年开始干的,第一家选的是易方达,现在翻翻最初写的那些小笔记真是low到爆。那时候选择开始干这件事,就是因为去年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然后很多关于基金的内容铺天盖地,但是我自己想了想投资这事儿还是得自己懂才靠谱,于是就着手干了。
去年公募基金大火,大概有两个主要力量在推动这件事的发展吧:
一方面是因为公募基金多数都涨的很好看,很多赚到钱的人心生欢喜就会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掀起了一股基金推荐大潮,不少人就是看着各种博文推荐开始入了基金投资的坑;
一方面是因为各种财商教育崛起,对于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财商教育公司来说,推荐股票肯定是不行,这块监管要求实在太严格了,有牌有证的一不小心还可能会出错呢,那无牌无证的做了推荐的后果可能就很严重……相比之下,基金推荐算是个灰色地带。
并且,主动管理基金都是靠基金经理管的,作为这些财商公司,万一推荐出去的基金表现不好,是能找到理由甩锅的:不是咱推的不行,是这基金经理风格漂移了、近期状态不好了、他的风格市场不买账了等等。
其实投资者教育这件事儿是真的难干,不管中国还是美国都挺难,就是那些投资大师们也是只能尽力、不能确保效果。
作为一个普通人想学投资,得先学会区分哪些是“想教会你靠投资赚钱”的,哪些是“想靠教你投资,去赚你钱”的!乍看起来好像都是“投资”这点事儿,但细看一下就会明白,差距太大太大了!
前者作为真的像教会你怎么去靠投资赚钱的机构,要给到你的都是掰开揉碎的原理、投资理念,生怕你理解不好还得来回来去的掰开揉碎、絮絮叨叨。而且投资这个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真是不简单。
想靠投资赚钱,多少你得懂点商业吧?股票背后是一家家公司啊,债券背后是一个个发行主体啊!不懂点公司是怎么干的,怎么能理解一家公司值不值得买、什么行业有发展、成长天花板在哪?
然后还得多少懂一点财务,关键财务指标总得大概抓得住主要矛盾,才知道一家公司的买卖干的怎么样,有的公司即使不赚钱为什么市场还在玩命的买买买。
还有就是,你也得多少理解一点概率论,有了这个思考方式才能知道期望是个啥、怎么用期望去衡量自己看的好的那一堆股票凑到一块儿买到底合适不合适。
曾经我也觉得查理.芒格说投资需要多元思维模型是大师水准,可能并不太适合普通人,但后来静下来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嘛?!谁都一样!
新中国开国之后最早做出的努力就是提升全民教育水平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最早是消除文盲,后来是义务教育,再后来是高等教育普及,这些都是我们能坐在这谈学投资的基础。
改革开放刚开*的时候,超越平均水平的知识优势就能让你收获人生成功。当然,改革开放40多年也确实有不少稀里糊涂搭上了这班车就富了的人,这种人能一直富的很好的通常是补足了自己短板、并且成功跟上了时代步伐的,没跟上的那些,也就是做了个过路财神,和投资赚钱一样的,靠运气赚到的早晚能凭实力还回去。
时间进行到最近这些年,知识水平的差距是在逐渐缩小了,能不能混的更出色一点,逐渐就变成了认知水平上的较量。投资赚钱这事儿更是认知的变现,这话好像是张磊说的。
良心的投资者教育,大概应该是把彼岸放在那儿,咱们一起去看看大师们都是怎么取得今天成就的吧!而且他们各家之言还都不同,就得挨个去体会,千万不能看一个就想拿过来立刻变成钱。
然后再低头看看自己的这点水平,知道差距极大,但总要朝着目标前行。通过坚持不懈的磨炼来慢慢尽量抹平中间的差距。
虽然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大师那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准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那条投资之路,咱们又不是机构投资者,不用炫技、不用被考核业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这事儿就非常圆满了。
但是,在靠“教你投资去赚你钱”的模式下,一定是你爱听什么就说什么,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又不用对你的投资结果负责。然而,作为投资者本尊,通常就会变成“拿到代码一时爽,大幅亏损火葬场”。
干投资者教育这事儿的公司们就没有真正懂得这些“真”道理的人嘛?不是,这行当里能人也不少,但是不能那么干。就是因为在我们A股的这个市场环境里,凭良心好好干,是真不赚钱……
A股市场早年是什么样?炒消息、炒内幕。其实咱们走过的这点路真是美国市场都走过的,只不过他们用了200多年慢慢过来的,咱们到现在一共才30多年。
90年代A股市场给大家留下的那点市场记忆连一代人都没过完呢,所以到现在散户们还是在延续当年的惯性,会认为市场就是那么无效,就是那么“自上而下”。
但其实,市场自己是有“生命”的,这话说起来有点玄乎,可事实就是这样,关于这一点,复杂科学大概能做出最好的注解。
这个复杂科学严格来说还不算是个非常成熟的学科,是基于计算机、物理、数学、生物发展起来的这么一个综合学科吧。经典的一个实验就是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小火柴人学走路,简单的几条规则设计好之后,你会看到那个小火柴人真的是慢慢像有了生命一样,后来就真的走的特别好了。
同理在自然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比如鱼群的集体行为,并没有什么自上而下的力量在指挥他们躲过冲进鱼群的鲨鱼,但是鱼群整体就像有生命一下,能随着鲨鱼的行动自动打散,之后再重新聚合。
市场真的是这样,只要拉长时间尺度去观察,其实美国市场上过去那些内幕、操纵比A股都恶心上一万倍,但是拉长时间尺度一看就是汇入大江大河的溪流而已,而且还早都干涸已久了。
这些道理其实自己理解起来就挺费劲,再想输出给别人就更难,而且散户喜欢阴谋论、相信自上而下的内幕消息,所以总觉得这市场能够被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力量左右,而能和这些力量沟通的、拿到消息的人,肯把代码给到自己,钱就肯定能赚到了。所以,那种专门割韭菜的杀猪盘“股神群”才一直有市场。
前段时间一个小朋友就曾经神秘兮兮的给到我几个基金代码,说他的朋友在某机构,偷看到的某代销机构要买入这几只基金的信息,细问之下还给我看了申购数量什么的。
他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倒不是认为开放式基金净值能被大资金拉升,这种常识错误没犯的,只是他认为这个消息一定意味着这几只基金很好、特别值得买,后面肯定会涨……
拿到这些信息之后打开这几只基金看了一下,无一例外都是成立时间2年以内的新基金,重仓股原本都是新能源、半导体、医*之类,但年初那段时间跟着市场环境调成了顺周期,所以基金净值看起来好像确实是挺好。
而且代销机构们的买入数量和本就不大的基金规模比起来,也真是只有一丢丢,所以,这其实也就是个合作展开为表诚意的商业行为。
这几只基金我当然是没买,自己的投资组合和投资决策自己要做主才最靠谱,别人给到的信息都是好心好意,情一定要领,钱也一定要捂的住。那几只基金我最近又打开看了看,结果就不想说了,虽说投资挺需要看长远,但我还是更愿意把钱放在那些风格不会随着市场变化来回调,只为追求短期相对排名好看的基金上。
基金推荐这个事儿比起股票来说,确实是靠谱很多。
从原理上来讲很难出现股票骗*里面常见的那种指定价格、指定挂单时间,在你买进去的同时人家跑路了的杀猪盘骗*。因为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都是基金持有人直接面向基金公司去做的,就不怎么存在接盘侠的这个问题。
可是,推荐也分成很多种,重要的是推荐理由,上述真实案例就是个例子。小朋友是在券商工作的,那个小兄弟自己都不懂他拿到的消息是怎么回事儿,当然了,人家是IT部门的,不懂也很正常。
但如果是一个迷信内幕消息的散户得知这个消息的话,估计一定会兴致勃勃的拿钱就往里杀的。
作为推荐人可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长时间的跟踪,所以特别清楚买入理由,但这些东西真是很难全都对被推荐人说清,因为被推荐人和推荐人之间可能差了很高的知识门槛。
这种情形下,看着推荐去买入,就变成了只看代码、期待买进去就一直涨的傻买,而对于万一这基金在自己买进去之后净值出现波动该怎么办,其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这都是我自己的真实体会,作为从业人员不能买股票是真的,但能买公募基金也是真的。曾经我也很喜欢问问身边的牛人老师给推只基金吧,但后来发现如果自己不懂的话,其实人家推了也是白推!
跌了会很担心,为啥跌?还能涨的回来嘛?!涨了也很难受,都涨了这么多了,是不是该卖了?不卖的话,收益回吐又怎么办?!还是最笨的功夫对于积累手感可能最有益。普通人的投资不需要像机构一样那么大压力,要赚到看得过去的回报,“无他,唯手熟尔”。
要啰嗦这么一大堆真是因为经常被要求推荐,有一次遇到个留言,说现在时间这么宝贵,谁有空看这种分析笔记?不给代码的文章是耍流氓。
特别想说明白,能给代码的肯定是没合规压力的人,合规这事儿虽然大差不大,但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其次是给代码的虽然并非全都不靠谱,但真靠谱的确实不怎么多。去年基金涨的好的时候,到处都是推荐基金的,都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呗,但今年市场调整了之后,给代码的立刻少了好多。
还会遇到要求点评点评基金经理的,我是觉得,我自己没管过那么多的钱,那种境况下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压力和处境,坐在这干想是想不到的,所以没资格评价。至于风格什么的,都在基金里了,就去看呗,而且这事仁者见仁。非得头头是道的品评人家基金经理有点尬。
最后就是,华安系列看的很煎熬,过程中真是也一直给自己打气……
中途碰到一个小姐姐说华安不行咱就别看了吧,换别人家吧?当时真觉得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但是后来想想自己选的路,爬着也得走完,于是就硬撑着都给看完了。
4月19号开始的华安生态优先,到7月27号的华安创新。除了最后这只华安创新之外,前面的基金都是在4月打开华安的时候,用晨星网“五年三星”+“三年三星”两个条件选出来的,其实看到最后的时候发现有些基金在晨星网每月更新一次星级评价的规则下,都已经被降级了。
看到这个表现的时候真是挺想直接略过,可是打开看看发现虽然降了级,却不影响看点~这大概就是阿甘式努力的惊喜之处吧。
华安目前用Wind能看到的所有基金共计246只,去掉没有规模数据的之后剩下220只。这其中基金规模2亿以上的基金共计144只,规模10亿以上的71只,规模100亿以上的8只,这8只基金的名单是这样的——
数据来源:Wind
除了华安聚优精选是主动管理的偏股混合基金外,剩下的都是货币、指数、纯债基金,还有一只黄金ETF,这当中华安上证180ETF是细看过的。
在63只10亿以上、100亿以下的基金当中,有很多用晨星“五年三星”+“三年三星”筛选出来、在华安系列当中看过的基金了,从83号一直排到108号,华安的高星级基金还真是多……
从数量上来看,同样的筛选方法,当初易方达选到了33只、国泰选到了14只、南方选到了18只、华夏选到了14只,这么一比,华安的25只就显得真多。
但是这当中隐藏的一个问题就是:别人家的主动权益基金,很多都是发了A类份额的同时,自带C类份额,或者后来增加了C类份额的!这样,一只基金的两类份额其实是两个代码,但由于管理上都是一套班子、一条路子,于是看的时候就自动合并成1只去看了。
到了华安这里,主动权益基金就没见过两类份额的情况,只有债券基金出现了有A有B的情况。这就是华安的基金和别家基金一点很大的区别。
这个特点如果和基金规模偏小的这个表现连在一起看,就会比较清楚。基金规模的问题,一方面取决于基金经理的业绩做的好不好,一方面也取决于公司的持续营销力度怎么样。
像线下的券商、银行营业部,不是只推新基金的,老基金他们也推,这个看的就是基金公司的持续营销力度。比如之前看华夏系列的时候,明显看到一只表现还比较平庸的老基金,规模竟然接近百亿,这种情况显然就是营销给力的结果。
相对一推要推好多只产品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儿就会精准很多。像很多基金同时设立A类和C类份额的这种情况,就是一边满足长投需求、一边满足短投需求的设置,营销的时候都是一只基金,对于分不清A和C有什么区别的人来说,知道名字也就够了,反正不是很懂,也未必拿得住很久……
相比之下,华安的这种“分散”策略造成的后果就是,哪只基金的规模都不怎么大,很多基金规模都挺尴尬。
其实如果放宽一点筛选条件的话,在成立3年以上、不足5年的这个区间里,倒是有几只规模比较像样的,就是拉长时间之后,这规模表现就看起来很不好看了。
前面看过的那几家基金公司,好歹掐指一算都能说出点特征来,时间过去很久之后也会有记忆。
但华安的特点想总结一个特别突出的产品特点,只能想到华安创新、华安上证180ETF;说到人的话,一瞬间能想到的他家的TFBOYS、杨鑫鑫、蒋璆、饶晓鹏、还有消费女神陈媛。
华安的人才梯队,真是最近这几年才好一点,主动权益这块儿的基金经理真心挺乱。
都说华夏是私募黄埔军校,华安虽然没给私募做出多少人才贡献,但基金经理的流动也真是不含糊,老将、名将走人的真的不少。一只基金打开之后,好多基金经理看到眼花的这种情况实在太多见了!
然后权益这块儿中间青黄不接的那段时间,现任代理CEO翁启森就是接盘侠,没人管的都让翁总上,然后好歹安排上人之后,翁总就又撤了。但翁总自己的投资业绩怎么样呢?
华安大国新经济应该就是翁总代表作了,1亿出头的规模,对应100多只票,绝对分散……这基金能有2014年4月至今20%出头的年化复合收益,2014-2015年牛市的贡献和2019年开始启动的行情的贡献占比较高。
如果看最近几年的话,倒是觉得华安的新生力量有点让人看到希望了,不过这些业绩表现不错的基金经理们做基金经理的年限普遍还都有点短,而且擅长的“新”领域刚好是现在走的好的,还是需要再看看吧。
以前总觉得基金分红这个事儿,除了基金经理管理角度为了降低整体规模做出的选择外,还有一种就是典型如2006、2007年大牛市里面,为了照顾基民们的“净值恐高症”去主动降低净值的时候可能发生的,尤其是大比例分红。
就像2006-2007年大牛市里面的那种疯狂大比例分红,基金经理很可能要被迫在不太合适的价格上卖掉一些资产,换成现金做分红,那时候还有指数基金这么干…简直丧心病狂,为了做大规模什么都不顾了。
也知道对机构来说投资公募基金有合法避税的这个好处,但以前一直都是专注在银行买债基这件事上,就觉得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也没什么。然而,华安的产品给带来的启发真的是感慨自己才疏学浅、见识浅薄。
到了华安这里,发现好多基金的历史上都出现过大比例分红,而且那时间真的是距离大牛市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去看当时的基金规模也是绝不需要强制降低的,然而大比例分红就是这么明晃晃的发生了。
而在大比例分红之前、之后,会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有明显的变化,分红前占比很高、分红后占比骤降,这意味着什么呢?
机构投资者不只意味着是金融机构,还有法人单位也算机构投资者。他们买公募基金如果赚到了钱是要交税的,而如果赎回的时候,基金净值低于申购时候的净值,说明投资基金没赚到钱,就没有增值税可交。
在现行的关于基金税收的规定当中,机构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且对持有时间也没做规定。
那么所以,把钱放到公募基金里去转一圈儿,期间通过大比例分红把该拿到的拿到,并且通过大比例分红把基金净值降低到比申购时候的净值更低,那么这部分钱的税也就完美的避掉了。
这种情况在华安之前并不了解,刚开始看华安的基金出现这种情况也想不到这,直到发现好几只基金都发生过这种情况,就认真研究了一下,才发现还有这个玩法……
前面已经说过了大比例分红可能意味着基金经理要被迫卖出资产换成现金做分配,那么持有人占比当中权重很高的机构投资者把钱拿走了、税也避了,但是剩下的小部分陪跑的普通投资者呢?
当然了,普通投资者可以选择分红再投资,只要基金经理能力强,后面咱看复权单位净值,总体回报就还会很好。但这前提得是基金经理靠谱啊!
以前看其他基金的时候,都是选择红利再投资之后的复权单位净值要高于现在的基金单位净值,意味着基金如果做了分配的话,我选择把分给我的这部分钱继续换成基金份额是划算的,是能继续钱生钱的。
但这个前提肯定是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强,我的钱继续往里放才能继续赚钱,万一他不靠谱,没准儿就能把我的钱给赔掉,这道理和自己买股票一样的。
比如2020年,我拿1万块钱买了股票,翻了一倍变成了2万,看到赚了这么多当然很开心,这2万继续都放里呗,期待2021年变成4万啊!这就相当于是1万本金+1万的红利再投资;
结果到了2021年一季度,市场突然变了脸,我持有的这只抱团股咔咔的跌下来60%,于是我的钱就变成0.8万了,红利再投资不但没给我赚钱,反倒还让我亏回了解放前。
基金也是一样,所以才要看复权单位净值,基金的三个净值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以前看的高星级基金里面没见过这种情况,在华安的高星级基金当中,某几只基金的历史表现当中第一次见。
这个历史表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印证:星级评价这个事儿确实短期业绩权重占比比较高,做参考可以,绝不能作为唯一投资依据。
以上就是看完华安系列的心得体会,这么看起来好像华安特别不好……
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还真的挖到了一只我自己觉得有戏的基金,虽然这基金的规模也是10亿以下,但作为基金经理在管基金中非著名的一只,看起来感觉很好,虽然最近两个月的波动有点大。
好在基金经理早过了7年这个槛了,也经历了2014-2015年的大牛大熊,还有过股灾中接管基金、之后力挽狂澜的经历。
华安系列妥妥的结束了,学到很多。接下来按照老十家的顺序,下周要开始看博时啦~
首批fof基金包含哪些公司
包含了如下基金公司:海富通聚优持有中欧价值发现A、兴全轻资产、大成策略回报、易方达资源行业、易方达中小盘、供应瑞信核心价值A、银华富裕主题、南方中证500ETF等权益类基金。 泰达宏利全能优选A主要持有债券和货币型基金,包括新华纯债添利A、易方达纯债、大成景安短融B、大摩强收益债券等,权益类基金主要持有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工银瑞信沪港深。建信福泽持有了不少建信旗下的货币基金,权益基金方面持有景顺长城沪深300、华夏恒生ETF(场内基金)、安信价值精选、交银成长。方全天候策略A持有也持有了大量的货币、债券、类CPPI策略等低风险的基金,包括南方宝元债券(二级债基,其实是偏债混合)、南方安裕养老和南方安泰养老(类CPPI策略运作的基金,类CPPI策略基金是南方基金有竞争力的产品线)等。南方全天候策略A持有的基金主要是南方旗下的产品,毕竟南方的产品比较丰富。这只FOF在权益类基金方面布*了广发沪港深新起点,南方基金的产品线中没有沪港深主动管理型基金。嘉实领航资产配置A并没有持有过多的嘉实旗下的产品,该FOF目前持有易方达丰和(二级债基)、新华纯债添利A、大摩双利增强A等产品,另外还该基金买入了华安黄金ETF(场内基金)、华宝添益等场内基金。这是几只FOF中持有场内基金较多的产品。华夏聚惠FOF持有的权益基金主要有中欧明睿新常态,其他以持有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而据嘉实领航资产配置A年报数据看,嘉实领航资产配置A也配置了中欧明睿新常态。拓展资料一.FOF类型五大类:而且根据基金投资标的及投资方向的不同,进一步细分FOF产品类别股票型FOF: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型基金份额(包括股票指数基金);债券型FOF: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型基金份额(包括债券指数基金);货币型FOF: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且剩余基金资产的投资范围和要求应当与货币基金一致;混合型FOF:投资于股票型基金份额、债券型基金份额、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以及其他基金份额,且不符合股票型基金中基金、债券型基金中基金、货币型基金中基金等相关要求;其他类型FOF: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其他某一类型的基金,如FOF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商品期货基金份额的,为商品期货基金中基金。
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怎么样?拿烈通县实委
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是混合基金,基金经理是饶晓鹏,最新半年增长为15.47%,近一月和三月都属于亏损状态,暂时观望比较好,不建议买这只基金。
华安聚优为什么大跌
募集额的资金和政策的影响。募集规模近300亿元的华安聚优精选混合也是顶着“绩优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诞生的基金之一,但“巨无霸”基金在盈利和亏损时均难道净赎回厄运,华安聚优精选混合也未能幸免,尤其今年随着净值加速下滑,该基金份额也加速缩水。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彼时华安聚优精选混合净值累计上涨近18%,但该基金份额依然缩水至196.97亿份,较当年三季度成立时份额缩水近100亿份。而今年2月10日后该基金净值开始一路下跌,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份额已降至131.40亿份,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份额仅余111.16亿份,份额较成立时几乎减少三分之二。拓展资料:华安聚优精选混合1.“百亿基金”华安聚优精选混合跌破面值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9月15日当日华安聚优精选混合净值下跌1.57%,该基金净值由前一个交易日的1.0007元跌至0.9850元,成立以来首次跌破面值。公开信息显示,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成立于2020年7月16日,去年7月份是近几年来新基金发行市场最火爆的月份之一,于当月发行并成立的基金数量多达190只,合计首募规模高达4370.44亿元,于当月发行并成立的超百亿规模的基金更是有8只之多,首募在50亿元以上的新基金多达72只(A/C类份额分开计算),而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是当月首募规模最大的基金,首募规模高达290.6684亿元。2.数据显示,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成立时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67479户,另据该基金2020年年报和2021年半年报显示,该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在两个报告期均超99%。3.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华安聚优精选混合在成立后净值曾随市场行情一路走高,在今年2月10日净值曾涨至1.3627元的高点。但随着市场调整,华安聚优精选混合净值一路回调,至9月15日当日华安聚优精选混合净值跌破面值。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华安聚优精选混合今年以来净值累计下跌15.51%,在161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1563位,该基金成立至今净值累计下跌0.37%。
如何评价项羽和刘邦
刘邦是流氓,流氓的天下,这是中国乱世更鼓不变的真理;项羽是匹夫,办事直截了当但是不动脑子。刘邦是帅才,能使天下豪杰为己所用;项羽是将才,身先士卒是他的强项。个人的感觉,创业要找刘邦,交朋友要找项羽。
基金公司旗下的精选基金、优选基金还有成长基金有什么区别,分别是什么意思?
基金公司旗下的精选基金、优选基金和成长基金区别在于每一个基金所投资方向不同,所以所属类别不同,此分类方法只是一投资的理念命名,投资者没有必要关注名称的差别,投资基金需要观察的是基金的历史业绩,基金经理能力,投资方向是否符合个人投资需要即可。
以华夏基金旗下的成长基金为例,主要通过投资于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保持基金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的长期资本增值。此类基金风险相对较低,受股市大盘影响较小,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投资爱好进行选择。
如何评价薄利多销
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减销售量增长率后的数值必须大于1,所以总收益增加,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