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立秋是几点(后天几点立秋?)

时间:2023-11-30 21:07:13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后天几点立秋?

几点?

二十四节气——立秋

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01

立秋到了

STARTOFAUTUNMN

 立秋三候 

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多地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白露生

由于昼夜温差变大,地表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寒蝉鸣

立秋后,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好似告诉人们酷暑将要过去了。

02

立秋到了

STARTOFAUTUNMN

立秋养生小常识

立秋要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立秋要养肺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立秋要祛暑降温

   立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立秋要预防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有些朋友习惯于在家赤膊睡觉,再加上空调温度设定太低,夜晚睡眠时寒气侵体,体质下降,诱发感冒、肩颈疼痛等疾病。专家,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提醒广大市民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出门当心淋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提醒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或备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立秋起居要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立秋运动要适量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要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注意些。像游泳、太极拳这些运动项目还是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的。尤其是太极拳,柔中带动,重心转移的流畅,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平衡的训练,是很好的运动。

    注意运动前要有5至10分钟的暖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总之,这个季节进行运动要注意几点: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03

立秋到了

STARTOFAUTUNMN

 立秋养生吃什么 

润燥安神

   银耳,具有补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的功效。还可以吃梨、甘蔗、木耳、芝麻、糯米、蜂蜜、花生等,都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

补肺养血

   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杏仁有独特的止咳、润肺、平喘的作用,对秋天出现的咳嗽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另外南瓜、红枣、核桃等,都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健脾和胃

    立秋后适当吃羊肉也可以起到温补气血、益气健脾的作用,但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减少胃肠道负担。对于中老年脾胃较弱的人,立秋后早餐可以选择喝粥,例如山楂小米粥,小米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反胃呕吐、脾胃虚弱等症。糯米可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特别适合脾肺虚寒者食用。还可以吃山*,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等功效,能促进消化与吸收,适用范围较广。

04

立秋到了

STARTOFAUTUNMN

 立秋养生食谱推荐 

小米红薯粥

材料:小米,玉米渣,红薯。

做法:小米和玉米渣略为淘洗后,加净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红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加进煮开的小米粥里同煮。等小米和红薯都熬制软绵顺滑即可熄火。

功效:红薯富含纤维素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若在红薯粥中加小米,则更有利健康。小米营养丰富,有健脾养胃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有利健康。

炒双菇

材料:蘑菇、香菇、胡萝卜。

做法:香菇提前泡发,切成薄片。蘑菇和胡萝卜同样切。热锅放少量油,加入葱花、菌类、胡萝卜一同炒制,最后加入适量水烧开,调味勾芡即可。

功效:润燥、益气滋阴、增强免疫力、抗衰老。

糖醋小排

材料:小排600克、葱1颗、姜4片、冰糖10克、料酒  3勺、老抽1勺、生抽2勺、白糖2勺、醋3勺、盐少许。

做法:排骨冷水下锅,放葱段姜片,1勺料酒,开锅2分钟后捞出,洗净备用。碗中加入料酒2勺,老抽1勺,生抽2勺,白糖2勺,醋3勺,搅拌均匀待用。起锅烧油,放冰糖小火炒糖色,炒至褐色下排骨,翻炒上色,倒入调料汁,再加适量温水,葱段和姜片,开锅后转中小火炖半小时左右至软烂,排骨炖熟后,放入少许盐,翻炒均匀大火收汁即可出锅。

功效:糖醋小排味道酸甜可口,适合儿童食用,补钙、补中益气,有改善贫血。强筋健骨之功效。

立秋到,暑气尚未消,

秋老虎又发飙,防晒防暑不能忘,

早晚加衣防感冒,早睡早起勤锻炼,

适当吃肉贴秋膘,调养有节戒烦躁,

身心放松精神好。祝大家立秋快乐!

-END-

回顾百年辉煌 展望灿烂前景_光明日报_光明网

今年年初,我曾以《思想的雷电精神的光》为题,论及了“百年话剧的几点启示”。其中谈到,中国在20世纪早春出现的这种演剧样式,是比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早出十余年的“新文化活动”。后来,在对中国现代演剧活动演进历程的考察思索中,我注意到,话剧是第一次对现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演剧文化。这种演剧文化之所以能对中国旧剧(戏曲)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不在于其构成形态而在于其思想倾向。也就是说,中国旧剧无法解决女性叛逆和解放的课题,而现代中国话剧的奠基者,是为着解决上述课题来认同这一外来的“新演剧”的。他们追随“娜拉”的出走,实现了自己成为“中国易卜生”的人生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歌剧、交响乐和芭蕾舞成为第二次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演剧文化。这次影响的着眼点,不在于“新思想”冲决“旧观念”,而在于“高品位”引导“浅层次”。这或许是我们由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的内在需求,是经济建设对相应文化建设的必然召唤。记得在建国10周年(1959年)之际,担任过我国戏剧界领导工作的吴雪同志,曾惊异于芭蕾舞以及中国民族舞剧的惊人业绩,认为很值得话剧同行学习。我不知道这时的话剧界是否会为“易卜生还是莎士比亚”的选择所困扰,但失去“社会问题”关注的话剧似乎有点迷茫――尽管我们在话剧民族化方面开始取得骄人的业绩。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之后,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演剧文化是音乐剧。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是工业文明、都市文明乃至当代科技文明所衍生的演剧文化的影响,是伴随着“文化市场”和“文化工业”理念而至的演剧文化的挑战。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话剧艺术仍然赓续着“民族化”的使命之时――比如时空的虚拟性和假定性、叙述的方言化和肢体化,我们事实上又同时面对着“市场化”和“科技化”的挑战,而这一挑战的本质是要我们在强化娱乐之功能的同时弱化表演之本体。特别是电影、电视乃至电脑网络等视频演艺的发达,使话剧在回望百年传统之时,需要从功能到结构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恒定的坚守。

在我看来,我们对百年话剧传统的坚守和弘扬,特别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们要坚守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有的艺术史家认为,舞台表演艺术可以粗分为两大类,即音乐的和非音乐的。非音乐的即指话剧,也即其表现手段更贴近日常生活形态。可以说,坚守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不仅为话剧百年传统所印证,更是话剧艺术本体手段的“用武之地”。坚守这个原则,不是一般地关注现实,而是要关注普适性的、前沿性的“社会问题”;不是一般地认识现实,而是要为着改造现实去认识、去揭示现实。其二,我们要坚守英雄主义的理想人格建构。所谓英雄主义,在此要强调的是对世俗人性的超越和理想人格的建构。既然我们认识现实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现实,我们就要有来自现实又能引领现实的理想人格建构。事实上,我们当下许多优秀的话剧作品,无论是轰轰烈烈的还是平平淡淡的,无论是忧忧怨怨的还是坦坦荡荡的,无论是真真切切的还是迷迷朦朦的,都建构起了某种理想人格。即便是依托历史人物的衣钵,也仍然是为着对现实加以引领。这种英雄主义的理想人格建构是中国话剧无法摆脱、当然更是无必要摆脱的“情结”。其三,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但考量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就知道它已然是我们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它还将成为维系我们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指引我们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事实上,中国话剧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华民族启蒙和救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在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就在传播和维护着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方面面。对于当下的中国话剧,提出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传承百年话剧革命传统的需要。可以说,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也是我们话剧艺术创作原则和理想人格建构的要求使然。此次总结话剧百年活动的全国话剧工作会,正值十七大落幕之际召开,我们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守与弘扬我们百年话剧传统,正是对这一号召的积极响应。我们将欣喜地看到:祖国发展潮平岸阔,话剧建设风正帆悬。

中国当代社会正在经历着极其深刻的变革,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核心理念,成为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的标志。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工作报告中,强调文艺要更多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这个崭新的词语就是以人为本在文艺领域的深刻体现。这也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当代话剧的本质。

话剧百年的历史道路已经显示出这样一条规律,以人为本是话剧生命力的所在。早期中国话剧对“人”的发现酝酿了二十多年,之后终于出现了标志着中国话剧成熟的作品《雷雨》。《雷雨》的不朽之处,就在于它真正发现了“人”,也就是中国话剧真正发现了“人”―――在人的各种不同的命运轨迹里,包含着深刻的、丰富的、社会的、本性的底蕴。《雷雨》自身蕴涵着超越不同时代的生命力,与《俄狄浦斯王》一样,这个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对人的诡异命运的深层追索。这正是话剧的本体功能,话剧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就在这里。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文化的意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对戏剧文化而言,“以人为本”是戏剧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因为人是历史的、社会的、情感的、思想的、本性的载体,只有在戏剧舞台上深刻而又精彩地表现了人,才能使戏剧真正成为时代的画卷。

令人兴奋的是,在中国话剧就要开始第二个一百年之际,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了,这些作品无不闪烁着以人为本的光辉。在《立秋》里,从马洪翰失败的黑色背景里,我们却看到了诚信的灿烂光辉;在《黄土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共产*员的平凡死亡所引发出来的非凡活力;在《马蹄声碎》里,五个女战士把阴柔的美好与阳刚的壮烈交织在一起,绘制出长征中的女性这样一幅绝美画卷,揭示了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战士;《郭双印连他乡*》中,创作者以陕西农民特有的情感表达,从一个像黄土一样普通的村干部的奋斗与死亡里,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必然复兴的巨大力量;在《矸子山》中,主人公老秦的谎言显示了最高的善良,最高的真诚,最高的责任,最高的使命;在《天籁》里,主人公田富贵对革命胜利的追求与对爱情的追求、对文化的追求是同步的,显示了革命战争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人、为了文明,显示了革命与文化的深刻内蕴……所有这些优秀的话剧新作无不倾注了全部力量,去挖掘人的独特命运,去描绘独特命运的变化轨迹,去呈现独特的情感及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如今,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种深刻的变革为话剧发挥其本体功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在走向新型社会的过程中,人的命运、人的品格、人的内心世界,必将发生重大甚至是激烈的变化,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出现巨大的调整,在趋向大和谐的总过程中,必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心灵冲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命运将更为丰富多彩,这就为话剧舞台提供了更丰厚、更深刻、更异彩纷呈的内容。这是话剧艺术发展的空前巨大的机遇。

为了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国话剧的光荣传统,让话剧艺术成为新时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话剧艺术家应当深入观察社会各个群体的精神世界,努力发现蕴涵着时代特殊内容的人,把人民放在话剧创作和话剧表现的主体地位。(二)精心培育话剧创作队伍,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去发现和培育优秀的话剧艺术家,特别是优秀的剧作家。这是国家话剧院今后重大的战略任务。(三)在努力关注现实生活,进行现实题材原创创作的同时,应当继续鼓励话剧舞台上经典作品的上演,给我们的话剧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也有益于广大观众提高对话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国家话剧院今年上演了一批国内外经典话剧,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应,获得了同行和广大观众的赞赏。(四)我们应当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容许不同流派、不同样式的戏剧艺术进行平等的竞争,真正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竞争的获益者是话剧艺术本身和广大人民群众,不要害怕艺术上的离经叛道,时间和观众是最好的裁判。(五)话剧生产的体制和机制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深入改革,只有认真理解并且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才能把话剧的改革引向繁荣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话剧舞台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尽情发挥其本体功能,和观众一起探索生命状态和生命价值,在丰富多彩的命运中追索高尚与文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当代话剧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当代话剧把以人为本作为总主题(广义),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200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盛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年内安排公演了22部保留剧目和新创剧目,并成功举办了各项纪念活动。

(一)为配合“中国话剧百年”纪念活动,先后创排、复排、演出了《我这一辈子》、《蔡文姬》、《全家福》、《骆驼祥子》、《哗变》、《有一种毒*》、《我爱桃花》等大小剧目,并顺利完成了《茶馆》赴港澳、《北京人》赴新加坡等文化交流演出任务,凸现了“中国话剧百年”的喜庆气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了“中国话剧百年展”,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向参观者展现了中国话剧艺术从1907年至2007年的百年发展历程。(三)配合纪念活动,先后编辑出版了《〈蔡文姬〉的舞台艺术》等六部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图书,受到业内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称赞。(四)摄制了《欧阳山尊》等多部以展现老一代戏剧工作者艺术人生和崇高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电视专题片。(五)举行各类纪念活动,如6月份和10月份先后举行的《〈蔡文姬〉的舞台艺术》等三部学术性图书出版座谈会、戏剧博物馆开馆仪式、“中国话剧百年展”开幕式及《北京人艺舞台美术集》出版座谈研讨会等,将纪念活动步步推向高潮。

当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乘*的十七大的东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己任,以迎接奥运会和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认真抓好若干部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话剧作品,为建设和谐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繁荣文化市场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进行艺术生产和艺术建设。以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为契机,通过上演一批经典保留剧目和新创剧目,起到对内锻炼艺术人才队伍、对外展示话剧艺术成果的重要作用,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中国共产*成立9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我们将加强艺术委员会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剧院的艺术管理职能,促进艺术生产、艺术建设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二)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剧院演职人员队伍状况,大力进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采用新的用人机制,改善演职人员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演职人员的积极性。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演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认真抓好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2004级话剧表演本科的教学管理工作和毕业生招收工作,重点做好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举办2007级舞美专业本科班、共同培养舞美专业人才的工作,为建设一支国内一流的话剧队伍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继续抓好艺术理论建设。近年内将继续编辑出版十余部涉及我院艺术生产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图书,抓好《于是之》、《郑榕》等多部反映老一代艺术工作者艺术人生的电视专题片的摄制工作;在戏剧博物馆建设方面,将继续做好馆藏品的征集、研究、展览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专业话剧博物馆,成为探究和挖掘民族话剧艺术宝贵资源、传播和普及话剧知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平台。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个突破口,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原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改制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改制后的北京儿艺在中宣部、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及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凭借新体制的优势,完成了运作机制转换,推动了内容产品生产,整合了外部资源,激活了内部潜力。改制三年来,北京儿艺实现了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的两大飞跃,变“输血”为“造血”,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企业。

改革是为了发展。检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准就是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北京儿艺改制前,两年出一部新戏;改制后,两年排演四部大戏,三年六部大戏。我们在组织剧目生产时,确立了以观众为本的观念,2004年我们创排首部大戏《迷宫》时,专门邀请孩子和家长观看剧目片断,同主创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把观众变成“戏剧的设计者”。这一思路贯穿了儿艺改制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在不断“出戏”的同时,我们感到,仅仅靠演出场次只能维持一般的竞争优势,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此,我们确定了北京儿艺发展方向: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一是创作儿童剧精品,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精神食粮;二是制作开发课本剧,将其作为一项提高国民素质、塑造民族精神的系列工程长期延续下去;三是打造文化产业链,开发儿童剧衍生产品。具体说来,一是开发剧目的衍生产品,二是开设儿童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内容的培训班,三是进入影视制作和动漫领域,四是开发课本剧,除传统舞台剧形式外,也采用了动漫来推出课本剧精品,五是重新细分受众群体,瞄准市场潜在需求,开辟了一条高端商业性演出路线。

我院演出的大型话剧《立秋》从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在三年的时间里跨越了海峡两岸和祖国的大江南北,目前已走过了18个省市区47个城市(含地县级市)66个剧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专家的关注。

总结《立秋》取得成功的几个因素,其一,主题立意上,《立秋》始终坚持了“山西特色、民族风格、世界气派”的创作思路,贯穿了宣扬真善美,批判伪恶丑的基本道德取向;同时,打破了以往涉及晋商的影视戏剧作品仅仅歌颂创业辉煌的主旨,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性、批判性。其二,《立秋》反映的“纤毫必偿,诚信为本”的理念,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是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富,它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至今仍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丰厚资源。这正是《立秋》引起社会、观众共鸣的关键所在。其三,《立秋》是在新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产生的,是借着山西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的东风,乘着挖掘和开发晋商文化资源的浪潮应运而生的,是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的成果。

从《立秋》立项伊始,我院就把它定位在冲刺精品的高度上,从抓剧本到选导演及主创人员,以至于排练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这一目标和要求。2002年9月,《立秋》剧本已经写成,而在一年半后才最终定稿,其间九易其稿,请来天津编剧卫中同志加盟修改,最后经由陈?导演定稿和亲自执导。在她去世后,她的研究生查明哲先生临危授命,接过老师的遗作,完成了《立秋》最后的合成。《立秋》的成功来自于两代艺术家的心血,来自于全体演员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湛演绎,来自于全体演职人员“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工作态度。

在营销过程中,我们注意树立品牌意识,把《立秋》定位在文化产品的位置上,和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开创了把本地话剧推向全国市场的道路。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开放办院、艺术岗位的社会化管理方面做探索,既要培养和留住尖子人才,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文化经营人才,逐步树立剧院的文化形象,进行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我们还要试行股份制公司运作,尽快实现“制作人”负责制,完全以公司化模式对外交流演出。

实践告诉我们,不仅要摸准市场的脉搏,更应该注重在产品销路上“以销定产”的原则。我们不仅重视专家领导的意见,更要重视普通观众的反映。“观众是上帝”,把每一场演出都当作第一场来演已成为山西省话剧院的宗旨。

把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观众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也注重商业价值。这就是《立秋》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经验,也是山西省话剧院今后发展的立院之本。

二零一五年八月八日立秋几点钟

2015年具体立秋时间:8月8日04:01:23

五行缺什么,2004年农历12月4日下午3点15出生?

出生:公元2004年8月27日16时0分(阳历) 农历:二○○四年七月十二日申时 当月节气:立秋(8月7日12:50) 中气:处暑(8月23日3:22) 生辰八字:甲申年壬申月戊寅日庚申时八字命盘。你是黄虎,出生於绿猴年。日天干代表你,所以你是属土八字五行得分情况: 火3 土10 (扶助日主之五行得分:13) 木18.02 金35.34 水22.8 (克泄日主之五行得分:76.16) 如果金木水火土某五行得分为0,就表示你缺少该五行 相差:-63.16综合旺衰得分:-63.16您的八字过弱 八字喜用神:八字过弱,八字喜火,火就是此命的「喜神」。批注:此命五行属土,五行齐全不缺,喜用神为火

2来自004年农历七月十四算立秋还是算白露为

2004年农历六月二十二立秋。。。。七月初八是处暑。。七月二十三是白露。。所以七月十四应该属于处暑!

立秋的诗精选(九篇)

时间:2023-06-0109:48:07

11.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21.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相传梧桐是灵树,能知时知令。清《花镜》言:“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宋代立秋日,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即高声奏曰“秋来了”,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

唐宋时立秋之日民间百姓皆戴楸叶,以应时序,还有将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花的风俗。可见报秋的不只是梧桐叶。现时里我还看见马褂木树叶落了几件“黄马褂”,柿树上也现出两片红叶,而林间最早群叶明黄的一棵杨树,万绿丛中像是先知先觉的圣贤,它们也都在知秋报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天自此开始,万物内敛而涵养,大千草木收敛起茂盛恣肆张扬的叶绿,开始消减绿意直至叶黄叶落。

生长在大地上,每一样草木的叶子都真切地身体力行着时令的节律、节气的脉动和时光的行板,都在对光阴一一做着表明。每一样草木之叶都是秋的知音知己知心,每一片叶子的成长都是时光的印证、节气的印证。

一棵树的树叶即可表征春夏秋冬四季的行程呐。至此时,最先萌生的叶子为苍绿,叶绿沿着生长的次序是苍绿、墨绿、翠绿、嫩绿。就是每一片叶子也有季节的变化,这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逐渐生长的日日新,由新绿到老绿、由淡绿到浓绿,再渐次枯黄和凋落,如若让一片叶子写下自己的二十四节气,那一定是知根知底的熨帖、亲切和精彩。

草木春秋,每一天的叶子都不一样,阳光要热烈到足够、雨水要滋润到足够,才得秋之丰收;足够生长了春夏阳光雨水的叶子,对秋天的懂得才会足够。时至立秋,叶子是切身明了、真实经历、如实感应和体验的,即使它微不足道,它依然在世界的春秋里生长着自己的春秋,又怎能不知不懂秋之来临?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作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我觉得这也是叶子的懂得。凉风来了,叶子应声落;白露生成,附着于叶子上;寒蝉鸣叫,是要在叶子间。原来一叶知秋,也是指这份相知。这样与秋相知,与秋之风物相知,与时光与世界相知,天地即显得多情有信。

一叶有灵,最懂得日月的变换、时令的真情。它懂得时令的真情就尽情成长,懂得日月的变换就珍重光阴,懂得自然的慈悲就自行修行。由青春到苍黄,由繁荣到凋零,这不是衰败,而是长大是熟成,是自修自满的一程,是对自己对季节对光阴对大自然的成全是前行,根本而言,依然是长生长新的不息生生。

一叶知秋,不只在立秋,那是个日臻的过程,立秋时就是个及早提醒。一叶知秋,也不带悲意,而是知音的体己可心,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对春夏的成全、对秋冬的圆满,是季节有情、一叶证之。叶之知秋,自然而然,其实无可诠释,我们惟有学习和认知。

秋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到来的,叶子是随着时光的脚步一步步遇见秋的,芥一样的生命,也是知秋的吧,像这样通过感知季节冷暖、树叶绿黄和草木枯荣,通过先人的智慧和对二十四节气的感受,来认识秋、感知秋、体会秋,也充实着丰盈着自己生命与内心的秋,只是我的果实不是谷子玉米芝麻大豆,那生长着坚实而来的善良仁义,就是我美好的秋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处暑:“七月中,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书《群芳谱》亦言:“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处暑是反映气温由高到低变化的一个节气,表示炎热的酷暑即将过去,凉爽的金秋正式来临。果然,处暑时节,济南立秋十二天的高温预警解除,金风初送爽,终于可说一声天凉好个秋。

处暑时节,寻思着处暑之“处”,觉得挺有意味:处暑处暑,何以自处?《说文解字》言:“处,止也。”“处暑”就是“出暑”“去暑”“末暑”之意。此“处”,是消减和退却、是终止和潜藏,也是存在是前行、是新的开始。

无论是暑气的结束,还是秋意的来临,都是一种自处,酷暑以躲藏和结束而自处,金秋以开始和丰饶而自处,季节以四季轮回而自处;春与夏、夏与秋、冷与暖、阴与阳、荣与枯、节气与节气、时光与时令,各各自处又相生相得。二十四节气就是时光之环中的一个个节点,特立标识着季节时令,让人更真切地与大自然如实认知、适时顺应、和谐相处。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即指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万物开始萧瑟凋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如此,老鹰以猎鸟、天地以冷肃、庄稼以成熟的方式自处,也这样与秋相处。

“立秋处暑天气凉”、“立秋三场雨,扇子高挂起”、“处暑雨,粒粒皆是米”、“处暑高粱白露谷”、“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流传来的这些谚语至今依然实用,都在直接陈述着雨水、庄稼、草木、凉热、冷暖、天气在处暑里的自处和相处。

处暑秋意渐现,暑热浊蒙的天空开始变得湛蓝悠远,云彩也由灰污变疏白、由浓重变轻盈,而变为民间“七月八月看巧云,蓝天白云爽人心”的巧云白云,有些秋高气爽的意思了,秋空秋云如此自处和相处。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忙。”说的就是处暑的草籽渐趋成熟,众庄稼众作物众瓜果众草木也都在积极走向成熟和丰登,“金七月银八月”就是它们的自处。这时天地有了清气,秋虫受感应而由立秋的单调幼稚叫声转为现在的繁声如水,那咭咭哝哝嚯嚯嗻嗻的清鸣就是它们的自处。

处暑时节沿袭下来的一些民俗,像“七夕”节的乞巧活动,像“中元节”的庆赞和祭祖活动、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的祭祀和“放河灯”活动,像出游迎秋活动以及处暑吃鸭子吃鱼宴吃盖浇饭的食俗等,既是人在处暑的自处,也是人与节气与秋天隆重的亲密相处,身为自然之子的我们,以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生的自重而自处。

一年一度一处暑,一年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度。世间有大义,千百年过去,仍无改人与自然这份诚实守信、相和相应的至亲相处。真诚的懂得和认知,忠诚的遵循和顺应,即是对天地对自然对自生深情而庄矜的相信相处。“处”字本义还有自持与自我安置之意,在相处自处中,众生善于自持、各得其所、各安其命。

《尔雅》称七月为“相月”,这个“相”是天地与万物的互爱互助、相连相通和相护相生,众生相处,万物熟成,天行健地势坤,厚德载物。万物都在自己的路上,皆有信有时,当立则立,宜处自处,生命这般自足自重,众生方有尊严从容,才有山河安然、岁月可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里这样的句子优美得太过深入吾心,以至于一提起白露节气,我就想起《诗经》念其白露为霜,觉得那诗经那白露那意境美得相得益彰,就自以为是地将诗经亦作了白露节气名号的缘起。

露水并不是仅从仅在白露时节生,只是此时的露水更为晶莹清艳丰沛,是美名特封的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清亮的白露为天地更添一味清秋意蕴。

白露,天生带着一味不食人间烟火的楚楚动人的美。露仅以白冠名,即美得不可方物,平添一段风流。一直以为白露在《诗经》里最美,也一直觉得《诗经》里写及的露水均当在白露节气为好,一己私心里便自以为美地默念一声白露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一番重章叠唱将渴慕的眼神、婉约的伊人、清宁的秋水与苍青蒹葭上的白露阳光相和,清婉多情而无颓然哀伤,遂成白露风景的千古绝唱。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湛湛露斯,在彼丰草。”“湛湛露斯,在彼杞棘。”《诗经·小雅·湛露》里的这份歌唱,加深着露水的清湛印象。这也是对白露的乐歌,湛湛白露与“显允”的君子互见其义,露水湛湛寓情之殷殷德之昭昭,一样可歌。

《诗经·小雅·蓼萧》里“蓼彼萧斯,零露湑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蓼彼萧斯,零露泥泥”“蓼彼萧斯,零露浓浓”的递进起兴,那抒写有致、章章推展而祝颂的,也是白露之美,是对大自然的溢美。

《诗经》里将露水写得最为清嘉可人的莫过于《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且不论两情相悦,整篇更像是对草露美人的赞扬。字字珠玉,亦像是草露自己的清歌。那零露漙兮和瀼瀼,那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如人所愿使人喜悦。这是最美好的遇见,惟诗经堪作源头。

那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嘿本寓所的湖边草地上,曾看着朝露待日晞的美景,忆起白露节气家乡的草尖露珠,更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曾在秋夜草丛冷露的清凉里与远方亲人私语,《诗经·邶风·式微》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是来应景的诗意。异国他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怀想的是祖国故园的清露明月,也算不枉一份冰心思想。

曾想着、是诗经将白露美化了还是那青青蒹葭那蓼彼萧斯那美妙蔓草那在彼丰草那为霜白露那瀼瀼泥泥浓浓湑兮漙兮的零露比兴了诗经之美?还是先民那本真的自然美好情怀赋予诗经以诗魂、赋予草露节气以美神?我相信兼而有之。

诗经的本意,白露的本色,节气的底色,心灵的原色,精神的质地,都在世间的纯真、清好、干净、纯粹中融会提升。白露之美诗经之美自然之美,就这么世代流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诗意了人间多少荒烟蔓草岁月的心灵旅程。

白露,我喜欢通过《诗经》找到你;《诗经》,我爱着白露就是爱着你;节气,我读着《诗经》照着白露而温柔庄矜地触摸你印证你诠释你依恋你。如果生命必得历练长夜漫漫,那么,当朝阳升起,我甘愿汲取星光、怀抱露水,对诗经解语,为节气祝颂,向阳光涅槃,向光明朝圣。

秋分时节,秉持一份清秋清气,再读及《诗经·氓》,格外喜欢那单纯的四个字:秋以为期。在我,此时秋的一切都可期盼,都是人之期待、秋之期许的如期实现。

最喜欢秋分之秋,又淳朴又娇娆,又丰实又清高,又沉静又光荣。在之前的那些节气,就对秋分怀持期待,那也是切实笃定的等待,还有比春夏秋冬自然轮回更顺其自然的自然吗?而秋分亦如愿地真正到来,那颗忠贞的心,端的风情款款、温润如玉。

古籍《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寒暑平的秋分,无春的幼稚夏的炎热,也无暮秋的凋零严冬的冷酷,正是人说的“凉风习习、碧空**、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美好宜人的时节”,果然如期如意。

秋月是此时的明。《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的就是秋分祭月的古风。最初的祭月节定在秋分日,后为取圆月之美而调至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月了,让人膜拜至今,中秋佳节亦成年年团圆天伦之乐的期许。

秋水是此时的妙。但见古诗意中的秋水即可明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妩,都属氤氲。”再没有什么水堪比秋水那明净清澈优雅的好。

秋阳秋空秋云是此时的灵。“其容清明,天高日晶”。阳光不徐不厉,和煦正好;晴空一碧如洗,湛蓝纯粹;秋云随意舒卷,轻灵曼妙。而秋风是此时的清,秋声是此时的安,清清安安都是人间美好的心愿。

秋叶秋花是我大爱的此时的美。春萌夏荣的叶子黄黄红红,性情升华,铅华洗尽,如期自新。恰桂花为清秋添香,秋菊为秋花代言,吾偏爱那漫山遍野清秀洗练的野,那是海子诗里“野兽的琴”“安详燃烧的灯”“和平与情歌的村庄”“大地彩色的屋顶”,美不胜收。

当然,最美最好的还是这时节秋天的田野。“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秋分棉花白茫茫。”“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齐鲁大地上,且不说苹果梨子石榴红枣的累累硕果,且不说茄子丝瓜辣椒萝卜等菜蔬的当令熟成,那些谷子稻子大豆高粱芝麻花生棉花都在等着丰收呐,一年里最重要的两茬庄稼玉米和小麦于此交接,收好玉米、清空土地、施肥灌溉后就该种小麦了,开始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遍地充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是最为动人的人间烟火,是民生最美满殷实的皈依。

多喜欢,这秋花秋果秋草秋风秋月秋阳秋天秋地,这一年一度的期会、这长在长新的季节,约定着、结盟着、生长着多少有约无约的忠实情义。世事虽无常,人心多变故,但、总有些法则无可改移,总有些感情无从辜负,总有些美好无所离弃,世界自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唯心主义,那些生生不息的恪守与前进才是真正的意义。一如当下好个秋,尽可期许。

关键词:范铠诗歌“鸟”意象

范铠,字秋门,号酋君,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大师、著名诗人范曾先生的曾叔祖。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卒于民国四年(1915),享年五十五岁。著有《范季子文集》,存诗一百五十六首。其中有十七首写到“鸟”,占总量的十分之一。秋门的“孤鸟”很特别,视觉上显得空高,触觉上则感觉寒冷。这种悬空的状态与他实现人生价值之前的孤独处境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孤鸟”是他的伙伴,亦是他的化身。“诗之喻,文情归宿之菟裘”[1],从曹植、阮籍、陶渊明,再到范铠,千年“孤鸟”意象,寄托了一代代文人*客的无限的哀愁。

一、阶段特征

秋门一生多艰,数次科考失利与衰败的晚清社会对他的打击极大,其笔下的“孤鸟”意象呈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在家赋闲时,多写灵凤、黄鹤、黄鹄等,表达自身的宏伟志向,如“灵凤迢迢在赤霄,怒鲲扑扑翻江水”(《对琴篇》),“黄鹄乘霜雪,周窥天地圆”(《庚寅岁莫仲兄之湖北作短歌送之》);羁旅甘肃时,“孤鸟”多与牛羊、龙媒、野狼、龙驹、虎对比,是诗人孤独的心灵倾诉,如“千羊路入稠灵堡,一鸟飞依独树村”(《永昌城外》),“分明鸦影依依上,复有龙媒得得嘶”(《雪坡》其一),“出门一笑空高鸟,保塞千年帖野狼”(《将军》),“鸟飞云漠漠,虎卧石悠悠”(《西平归途》),“鸣雁不闻秋已盛,飞鸟何急暮须栖”(《古浪山中》);山东出仕后,便极少写到“鸟”了。秋门诗歌中的“孤鸟”意象伴随着他人生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在羁旅甘肃期间,“光绪十七年(1891)八月,由范伯子荐,蔡金台出任甘肃学政,范伯子荐姚叔节及范铠同赴甘肃入其学幕……九月初一日,范铠陇西之行”[2],西进路途荒芜,加上病痛与艰苦的食宿,秋门心中升起一丝哀愁:“牛羊、野狼、虎”皆有自己的归宿,与之相比,“一只鸟”显得更加形单影只无处停歇。险恶的自然环境恰似残酷的现实社会,尚未取得功名的范秋门如何立足社会,如何光大范氏家族?这份心灵的孤寂无处排解。

诗人细致观察,精心描写了鸟鸣、鸟惊、鸟影、鸟立、鸟群、鸟飞、鸟栖。然而无论在北风呼啸霜雪漫天的严冬,还是大雁悲鸣落叶纷飞的深秋,这只“孤鸟”都显得极其渺小、孤独、柔弱。此“孤鸟”意象有两层理解:一是诗人的伙伴,二是诗人的化身。“诗人的伙伴”是很容易理解的。秋门从长江边走到北京,再走到甘肃,虽风景在变,可总能听到鸟鸣。而此时,长兄范伯子、好友姚慕庭等皆不在身边,秋门只能寄情于鸟。“鸣鸟不闻龙蛰死,人间何得纵吾徒”(《依韵奉赠罗元香》)。鸟,就像他的伙伴,陪伴他度过漫长的孤行苦旅,唱出他尚未建功立业的愁苦心绪。同时,诗人也像是一只孤独的鸟儿,常年在外奔波谋求,远离故土家人。“苍鹰未省目愁胡,雪拥天山马骨枯”(《乌梢嶺大雪》),现实与自然环境一样残酷,“鸟鸣、鸟惊、鸟影、鸟立、鸟群、鸟飞、鸟栖”,其实皆是诗人的情态。诗人看到鸟儿,仿佛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孤鸟”意象也是诗人的化身。

诗人如此偏爱“孤鸟”,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图腾崇拜。从兴象根源的传统出发,著名学者傅道彬将鸟意象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为:“《易》之象(鸟焚其巢)——《诗》之兴(宛彼鸣鸠)——鸟之图腾(《左传》‘凤鸟适至’)——男性生殖崇拜。”[3]闻一多先生说:“三百篇中以鸟起兴者,不可胜计,其基本观点,疑亦导源于图腾。歌谣中称鸟者,在歌者之心理,最初本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以为喻也。假鸟为喻,但为一种修词术;自视为鸟,则图腾意识之残余。”[4]秋门自小接受正统诗学教养,有些图腾意识的残余是难免的。

二是时展。随着历史和文学的发展,“鸟”意象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悄然发生变化。先秦两汉魏晋时期,“鸟”意象由图腾崇拜向咏物修辞过度,如贾谊《鵩鸟赋》、祢衡《鹦鹉赋》;到唐代,诗歌中逐渐出现鹰、燕、鸳鸯、鹭鸶、鹧鸪、杜鹃等寻常之物。这些鸟有着亮丽的羽毛、婉转的歌喉、乖巧的情态、突出的个性,它们是盛唐气象的象征,如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及宋,“重文抑武”的社会制度和日益兴盛的程朱理学让诗人们的心态发生变化,诗歌中更侧重“鸟”意象的意态品格,如“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时至晚清,秋门笔下的鸟意象,索性直接用“鸟”,无色无音。范铠是乱世报国无门的志士,“鸳鸯、鹧鸪”这类缱绻鸟儿远远不能承载他的情绪。同时期其他诗人也多是如此,如“怪鸟群飞来,缘石为一巢”(范伯子《南山》)、“夜鸟啼尽晓鸥闲,日日松林烟岫间”(陈三立《别墓绝句》)。“明清人在远承的基础上,于‘意象’自身构建的理论,较之于前人有了突破与提升,表述话语呈现多元化,具有进步意义。”[5]衰败的晚清残*与进入大集成阶段的文学让诗人们的创作更加理性,注重从内心出发塑造意象,诗歌中的“鸟”意象从纷繁的各类鸟回归到单纯的“鸟”。

三是诗人自身。范铠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范氏家族是绵延四百余年的诗文世家,先祖乃“先忧后乐”的范文正公,其长兄为“同光体”晚清名家范当世。据《清诗史》记载:“‘同光体’诗人在清末堪称名家,而且诗艺确实高的有范当世(1854-1904)……少负隽才,与张謇、朱铭盘有‘通州三生’之称,与弟范钟、范铠又称‘三范’。”[6]晚清著名学者更是称赞秋门诗为“神来气来,豪健无敌”[7]。“拙于章句爱疏通,自许才人数子中”(《悲愤之作》其五),范秋门自信满满,但直至三十八岁,才以朝考一等授试用知县签发山东,后因父亲去世,在家守孝三年。这期间,诗人心绪渐平和,“何日看儿侄,还振‘三范’名”(《赴开封道中》)。但一丝孤独油然升起,“寒鸟立北风,不飞亦不啼”(《古意》),秋门以“鸟”写悬空于内心深处的孤独。这孤独跨越千年,当年阮籍笔下“千里一哀鸣”(《咏怀诗》)的鸟意象也似这般孤独哀鸣,悬飞半空。无论是否实现人生价值,诗人作为个体存在,纯粹的精神自由是无法实现的,因而内心的孤独在所难免。

与长兄范伯子一样,范秋门五十多岁便去世,皆可谓英年早逝。在他留下不多的诗稿中,关于“鸟”意象的这十七首诗最能体现诗人内心真切的情感,犹如珍珠一般珍贵。“半壁余霞鸦影乱,百寻坏辙马蹄孱”(《赋谢杨观察招饮》其二),命途多舛的范秋门,且行且远,且飞且高。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1979:14.

[2]范曾.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纪实编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15.

[3]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诗经通义·周南[M].北京:三联书店,1982:107.

[5]徐兴宝.春江花月夜:宋词主体意象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20.

儒家经书,最初只有“六经”,也叫“六艺”。到后来,《乐》亡佚了,只剩下“五经”。《乐经》可能是曲调曲谱,或者依附“诗”,因为古人唱诗,一定有音乐配合。无论“礼乐”的“乐”,或者“诗乐”的“乐”,到了战国,都属于“古乐”一类,已经不时兴了。《孟子・梁惠王下》载有齐宣王的话,说:“我并不是爱好古代音乐,只是爱好一般流行乐曲罢了。”春秋末期,诸侯国的君主或者使者互相访问,已经不用“诗”来表达情意或使命。战国时期,若引用诗句,作用和引用一般古书相同,完全不同于春秋时代用“诗”来作外交手段。那么,依附于“诗”的乐曲乐谱自然可能废弃不用。而且根据目前已知的战国文献,西周以至春秋那种繁文缛节的“礼”也长时期不用,依附于“礼”的“乐”也可能失掉用场。“乐”的亡佚,或许是时代潮流的自然淘汰。《乐经》的失传是有它的必然性,所以《汉书・艺文志》没有《乐经》。至于东汉末年曹操从荆州得到雅乐郎杜夔,他还能记出《诗经》中四篇乐谱,而杜夔所记出的《诗》的四篇乐谱未必是春秋以前的古乐谱。

“六经”的次序,据《庄子・天运》和《天下》、《徐无鬼》诸篇、《荀子・儒效篇》、《商君书・农战篇》、《淮南子・秦族训》、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振篇》以及《礼记・经解篇》、司马迁《史记・儒林传序》,都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唯《荀子》和《商君书》没谈到《易》)。但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六经的次序改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以后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以至现在的《十三经》都把《易》改在第一。为什么到后汉时把“经书”的次序移动了呢?很可能他们认为“经书”的编著年代有早有晚,应该早的在前,晚的在后。《易》,据说开始于伏羲画卦,自然是最早的了,列在第一。《书》中有《尧典》,比伏羲晚,列在第二。《诗》有《商颂》,或许是殷商的作品罢,列在第三。《礼》和《乐》相传是周公所作,列在第四和第五。至于《春秋》,因为鲁史诗经过孔子删定,列在第六。

无论《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好,《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好,统称为“六经”,《乐经》亡失,变为“五经”。《后汉书・赵典传》和《三国志・蜀志・秦宓传》都有“七经”之名,却未举“七经”是哪几种,后人却有3种不同说法:1.“六经”加《论语》;2.东汉为《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3.“五经”加《周礼》、《仪礼》。这3种说法不同,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正确。唐朝有“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说法:1.《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2.《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b梁传》。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唐太和(唐文宗年号,公元827―835年)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这“十二经”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到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论语》、《孟子》相配,称为《四书》,自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行列,就成了“十三经”。这便是《十三经》成立的大致过程。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然而,“情”与“志”并不能完全分割,它们统一于作者主观层面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皆属于“意”的范畴。惯常的阅读教学要求提炼作品的思想感情,在诗词教学中,就是品味诗“意”。

我觉得围绕“意”,诗歌作品可从“意象”、“意脉”、“意境”三个维度进行多角度的全面解读。本文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主观层面的表达是抽象的,抽象的“意”须有形象的寄托,常见的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体现了诗词创作的形象思维。作者借助客观物象来寄寓、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象”即是诗词的直接呈现,或日客观呈现。

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相互融合,形成诗词的核心元素一“意象”。

欣赏诗词,应从意象人手,它是诗人用来寄托内在情调的,―方面表达的是诗人心中主观之“意”,另―方面却以客观的“象”为寄托,如“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轮明月道尽了满心的孤独与思念。这里面涉及意象的选取(写什么)、刻画(怎么写)、目的(为了什么)等问题。写月亮,“几回圆”是其本身的特点,亦可看出时间的流逝,用以寄寓思念的真切绵长,是恰当的。同一对象,由于作者的着眼点不同,流露的情思也是千差万别;反过来说,作者为了表露某方面的情思,会故意展示它的某种特点。月有阴晴圆缺,聚散有形,任君索取:“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可爱可恨,相映成趣,如何选取、刻画最终取决于作者是为了表达什么。

所以,象由意统,意由心生,意象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客体,而是要表达主体的情志。分析意象就是分析作者的主观情意如何与客观物象进行融合,以及它们如何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分析意象的两种方法:

首先,看作者所写的意象客观上展示的特点。其次,品味作者借此特点的展示在主观上流露的情思。

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个画面的意象:客观上,明确选取的是“山”和“林”两个意象,然后看作者如何描绘,其笔下的山林有何特点?它不是一座山,不是一点红;不是一片林,也不是微染。“万”、“遍”、“层”、“尽”四个程度词表明视野的空间是绝对广阔的,目之所及的红是红得彻底的,它呈现的是寒秋时节橘子洲头特有的壮美景象。而主观上,他借此想表露什么情思?红这种颜色给人的固有感觉是热烈、浪漫、充满生命力的,一经作者大肆铺张后,这种美得到了极大的凸显,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他的心中所思所感――寒秋没有将人的热情浇冷,北去的湘江没有带走人的追求,而是由铺天盖地的红色视觉冲击将胸腔点燃,燃烧起满腔的豪情壮志。红色也是一种血色,若是万山为血所染,这或代表着词人对国人内心隐藏的血性的呼唤,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抗争岁月的期待。

概括起来,词人描绘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来寄寓内心的豪情壮志,主客观两方面的特点都十分鲜明,与传统写“草木摇落而变衰”,“秋花惨淡秋草黄”等悲秋之象形成强烈对比,打上了自己独特的烙印。

以此法可分析《沁园春・长沙》中出现的其他意象,如“湘江”、“鹰”、“鱼”、“同学少年”、“浪遏飞舟”等等;亦可分析《雨巷》中的“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浮藻”、“青草”、“星辉”、“夏虫”;以及《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一系列的生活意象。需注意的是有些意象带有很强的象征性,则其蕴含的情思更不能只从表象上去解读,以《雨巷》为主。

意象是作者眼中、心中之意象,客观物象会受到主观情思的冲击,所以诗词直接呈现出来的物象总是被作者的情思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的景象会发生“异变”,产生不符合实际,甚至不合理的成分。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一个细微而显眼的异变:“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灵魂本无形无色,更不会是紫色,此处的紫色是诗人用心灵的笔墨给她渲染上去的,绘出大堰河某种朴素、低调而不失高贵的美感,同时传递了自己对她的感恩。我们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还原”被异变的客观景象,再拿还原后的本来面目与异变后的成品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把握作者的主观意图。

“异变”有时表现为对客观景象的故意夸大,如上所举例子中对红色的描绘,用四个程度词进行有意的凸显;又如男一首《沁园春》,写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雪飘”,“千”和“万”同样是夸大用语。实际情况是,山林再红不会那么红,冰雪再大不会那么大,这些都是作者用以表现他的大眼界、大心胸、大气魄的。异变有时也直接表现为通过比喻、比拟的手法进行联想,如将雪比喻为柳絮,这是闺中女子的才情;说雪是“残鳞败甲满天飞”,体现的则是沙场气魄;把“河畔的金柳”看成“夕阳中的新娘”,源于作者的浪漫;青荇会招摇,出于作者的心动。夸张和比喻往往结合起来产生更强烈的异变效果,如将瀑布说成是“银河落九天”,将垂柳说成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当然,异变不一定通过显性的修辞格来呈现,更多时候表现为埋藏在意象组合之间深层次的“情”和“理”的“矛盾”。比如,为什么《雨巷》中的“我”希望逢着的是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一个活泼乐观的、能帮我解除忧愁的姑娘;为什么满怀希望,却让她飘过而消散;为什么最终只“希望飘过”?以这种眼光来审视诗词作品,我们将会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也给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深入的可能。

《沁园春・长沙》的开头,为什么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而不是“独立橘洲,湘江北去,时处寒秋”?“独立寒秋”中已然有不合理的矛盾之处,寒秋是时节,时节是不能用来“立”的,可以站立的应该是地点。然而,不说站立在橘子洲头(地点),而说站在寒秋之中,原因或在于:寒秋是没有界界限的,被萧瑟的秋风笼罩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词人如上帝般俯瞰着万物,先在空间环境上与整个寒秋相融合;而词人站在这无边无际的天地之间,广袤大地与孤身一人形成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独”的状态――“独”字犹如―把利刃破空而来,直接写出了当时的孤傲情怀,衬出其勇气。“立”字则写出词人顶天立地的傲然君子形象。孤身―人也要傲然挺立,氛围十分悲壮,好像是一个孤胆英雄被吞没在整个寒秋世界之中可又倔强地与其相对峙。“寒秋”暗示了社会、时代的动乱黑暗,让人心感凄凉萧瑟。――如果按现实场景写成“独立橘洲……时处寒秋”,意味就薄弱得多。

2004年,济南市评选“市民喜爱的老街老巷”,作为评审团专家之一,我毫不犹豫地投了它一票。俟评选揭晓,秋柳园街果然名列榜中。

秋柳园遗址在现在的大明湖东南岸的一片树林中,据传此地曾是清初才子王土祯读书的地方。王士祯22岁便入都考中进士,此后文名渐著。两年后,他游历济南,邀请在济南的众名士,集会于大明湖天心水面亭上。此时已是秋意甚浓,王士祯见环湖柳树叶已微黄,若有摇落之态,触景生情,即席赋“秋柳”诗四首,当时在场的文人徐东痴遂以《和阮亭秋柳诗》四首酬答,气氛热烈,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王诗传开,竟然风靡一时,大江南北一时和者数十家,“闺秀亦也多和作”。再后来,历下文人在这里成立了“秋柳诗社”,并建馆舍多间,取名“秋柳园”,并在此观柳赏荷,即兴赋诗,挥笔联句,步韵唱和。大约在清末年间,人们又将大明湖畔秋柳园南的一条小巷命名为“秋柳园街”。

王土祯,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他年少才丰,先后在清朝户部,礼部、兵部,翰林院、国子监任职,后官至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

王士祯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他提出的神韵诗论,强调诗文创作的兴到神会和含蓄。主张诗歌“天然不可凑泊”,“洒脱自然,别有情致”而不落俗套,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其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并精选有《神韵集》、

王土祯在大明湖畔作的《秋柳诗》四首,一向被视为其代表作之一。但由于本诗用典较多,语意隐晦,所指究竟为何,至今难有共识。为使读者一窥全貌,先逻录《秋柳诗》如下

其一: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其二: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向永丰坊。

其三: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影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鸟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

其四:桃根桃叶真相怜,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眷闺曾与致缠绵。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枝相映夕阳边。

写此诗的时候,王士祯24岁。虽然他已会试中会,但由于未赴殿试,实际上并未步入仕途。再者,本年虽距明清鼎革已有13年之久,但那场巨大激烈的变革给王士祯内心所造成的创伤,并没有消失。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白下门,指南京而言,在清初数十年间,它是故明遗民心目中明政权的象征。当他身处大明湖畔,却心系大明故地,传达出他故国不堪回首的心态。

《秋柳诗》第二首,以秋季景物的描绘为线索,切入了诗人由景物的昔盛今衰而引起的惊悸和战栗。娟娟寒露,万缕柳丝,湖里青荷,岸边黄竹,乃至一泓湖水,满目秋光,本是秋季临湖面对之空间景物,但诗句却回避对景物作具体描绘,而是将景物纳入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种种典故的运用,揭示这些景物中蕴含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凄凉和辛酸。

《秋柳诗》第三首以时光流逝为出发点,强调因此引起了空间的沧桑变化。年年相似的寒来暑往,终于埋没了故都昔日的繁荣,只留下“花事尽”,“昔人稀”的萧条结*。

作为全诗总结,在第四首中,王士祯颇有感慨:尽管眼前秋光旖旎撩人,但让人记忆犹新的还是往日春意。

一、身在贬谪地,含悲念旧国

贬谪是不幸之事,但是文人的贬谪,却成就了诗歌的另一种繁荣――贬谪诗,中国古代诗坛词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公元805年八月,永贞革新匆匆谢幕,革新派人物纷纷遭到迫害,柳宗元也未幸免,一贬再贬,三贬为柳州刺史。离群索居的柳宗元在刺史任上,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一个秋日,他与好友一同登山望景,本“登高欲自舒”,不料“弥使远念来”。(柳宗元《湘口馆》)诗人触景伤怀,于是写下了七言绝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时柳州地处岭南,岭树重遮,瘴气袭人。“尖山似剑割愁肠”,如果不是身遭不幸,被贬蛮荒,绝不会触景惊心。似剑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利剑在绞割自己的愁肠。贬来“百越文身地”的柳宗元此时是多么希望能看见京华的亲故,哪怕他们一句宽慰的话,也能抚慰自己受伤的心。可身在贬所,“望故乡”而不能归,听乡音而不得,于是诗人的情感化成了“悲歌”,化作不朽的思乡之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在峰头回望故乡。

古代文人经常离家赴远,多则一年半载。加之当时交通不便,旅途的艰辛、客居的孤独,自然会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赵嘏年轻时四处游历,留寓长安多年,陪接卿相,出入馆阁,但一生“卑宦颇不如意”(《唐才子传》元・辛文房)。他与杜牧友善,其诗《长安晚秋》中“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句,杜牧尤为激赏,称其为“赵倚楼”。

诗中所绘之景虽然与故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客居异地那拂晓凄凉的云物,几点残星,半开的紫菊,凋零的红莲,没有一景不凄凉;那哀怨的长笛,南归的雁阵,美味的鲈鱼,没有一物不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对晚秋季节的“临摹”,传递和表达的是因思乡而导致的黯然神伤。长安虽为京城,但当时的诗人毕竟仕宦不如意,于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愈加令人伤感和凄切。

赵嘏在世四十余载,据说写此诗已过而立,仕途不如意对于文人来说是悲伤之事,所以这时候的诗人不禁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京城,所为何来!但诗人寓居的京城长安距离家乡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千里之遥,所以诗人只能在诗中品尝家乡的鲈鱼了。

自古有言“国家不幸诗家幸”。对唐王朝而言,最大的不幸要数安史之乱了。大诗人杜甫生不逢时,正生活在安史祸乱之际。唐肃宗759年秋,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山东、河南(诗人的家乡)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避乱秦州(今甘肃天水),他的几个弟弟因战事分散,音信不通,强烈的忧虑和思念困扰着他。《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戍鼓”与“未休兵”表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阻隔,音信杳无,战争让诗人弟兄离散,摧毁了诗人的家园,却摧灭不了诗人的家园之思,本来家书平时就“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但诗人还是常常“寄书”,希望这一封家书能够侥幸“寄达”,以表达对兄弟的关切,对故乡的思念。

战争的硝烟弥漫了家园,也遮掩了家乡的月亮,然而秦州(诗人当时避难之地)的月亮不如家乡的月亮明亮啊,因为“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战争是残酷的,诗人不能回到故乡,于是只好在避乱之地看看从家乡升起的月亮,在诗中见见故乡。难怪白居易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从军行》中直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翻开古代典籍,流露这种建功立业愿望的文人和作品不在少数。

北宋著名的**家、文学家范仲淹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宋仁宗1040年,范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