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汇率涨到8是哪一年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最高是多少?)

时间:2024-01-18 17:03:26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最高是多少?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指改革开放以来)为:1美元对人民币7.4692元,突破了7.47关口,时间是2007年10月31日。

自1949年至1978年,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汇率长期被维持在2.75至1.50之间(¥/1US$,下同)。自1979年开始,人民币逐步贬值,至1994年,人民币最低跌至8.62(跌幅为83%),后来被稳定在8.27,一直到2005年7月。

人民币大幅贬值推动国际资金涌入中国,盘活了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2008年8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报价6.8634∶1,而在2008年8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为6.8555∶1。到8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说明了(  )①人民币升值 ②美元升值 ③美元汇率升高 ④人民币汇率升高

答案B本题考查了汇率的相关知识。由8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为6.8555∶1到8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报价6.8634∶1,说明美元升值,美元汇率升高。

从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变迁看美元汇率走势(全文)

近年来,美元连续下跌已经是国际金融领域最令人关注的现象。从2002年初的高点到2008年上半年,美元已持续下跌7个年头,美元指数的最大跌幅达45%,其间虽有反弹,但贬值趋势不变。2007年底,美元指数更是跌至73.27的历史低点,只及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的1/3。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与最重要的储备资产,美元走势对国际贸易与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对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影响。美元贬值,是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重要推力,也是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率上升、国际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正当人们纷纷猜测美元何时见底之际,今年7月以来,美元开始强劲反弹,美元指数持续维持强势,并突破80点整数关口,在9月11日涨至80.38点,创出2007年9月7日以来的最高点。美元连续7年的贬值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美元汇率的一路下滑,主要根源在于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国内经济下滑,次贷危机打击,贸易逆差持续增加,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拖累等。不可否认的是,政策因素也起着很大作用。美元长期贬值,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美国**采取“善意忽视”外汇政策的结果。而判断未来美元汇率走势如何,也要参考美国**的态度。

一、克林顿时代的“强势美元政策”

强势美元政策作为美国的“国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克林顿**。该政策的出发点是,通过促使美元升值降低外债成本,同时让美联储得以实施低利率政策,从而达到鼓励投资的目的。尽管美元升值可能造成经常项目的赤字增加,但是考虑到强势美元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能够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经常项目的逆差可以被资本项目的顺差所弥补,最终不仅可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而且还能给国内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所以美国**选择了支持美元走强。

强势美元政策是伴随着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争执而诞生的。美元升值不利于美国的制造业和出口,但却能够吸引国际资本,利于金融市场的繁荣。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就针对美元走向问题争吵不休,任职于财政部的萨默斯与贸易代表凯特、商务部长布朗屡次就汇率问题发生争执,1994年夏天,当时的财政部副部长阿特曼将这场争执称为“强势美元政策”之争,强势美元政策即由此而得名。1995年初,出身于金融部门的鲁宾出任财政部长,公开支持美元升值,强势美元政策自此确立。

严格来说,强势美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也不能被称为汇率政策。其内容却从来没有被明确定义过,具体的实施手段和工具也无从谈起。究其实质,“强势美元政策”所代表的无非是美国**希望美元走强的一种官方姿态,以及对美元走强的容忍态度。尽管如此,美国**在支持美元汇率方面还是有一些态度和做法,可以看作是“强势美元政策”的具体体现:

1 美国**的适时表态支持了美元的强势。自鲁宾之后,萨默斯、奥尼尔、斯诺等历任财政部长都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要坚持“强势美元政策”,尤其是在美元出现贬值迹象时,以此向公众表明美国**的态度,增强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2 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企图遏制欧元和日元。“强势美元政策”出台的首要表现,就是1995年4月,美国同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联手,共同干预外汇市场,拉抬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对于有可能对美元构成威胁的欧元,在其问世伊始,美国就曾利用科索沃战争,打压欧元的汇率。

3 美国**的产业调整战略、高科技发展战略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保持了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持续繁荣,为美元的强势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树立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从1995-2001年,美元汇率一直保持了强势。根据美联储编制的美元对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指数,2002年初美元汇率升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点108.82。虽然美国及全球对强势美元政策多有怀疑及争论,但是强势美元政策仍然是美国政策的主旋律。究其原因,强势美元政策确实对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1 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增长,弥补巨额经常项目逆差。美国的国内储蓄率非常低,仅靠本国储蓄无法提供经济快速增长所需要的资金,而强势美元吸引了外国资本的流入。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1995-2000年间,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从4385亿美元大幅增加至10160亿美元。这使得美国资本市场实力雄厚,流动性更强,美国企业和**可以很容易筹集到资金。

从1995年开始,美国国际收支中一直存在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却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而且国内经济也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主要是因为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起到了弥补的作用。

2 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较大空间。克林顿时代美国国内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经济结构调整等都与强势美元政策密不可分。1992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900亿美元,但是到1998年即实现了收支平衡。这同资金流入增加,企业投资扩大,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上升密切相关;强势美元使得外国进口商品价格低廉,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可以实施低利率,推动经济发展;强势美元吸引的巨额资金还活跃了美国股市,有利于高科技的创业投资,为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支持。

3 有助于维护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还可以带来铸币税的收益。美元居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位置,在全球外汇储备、贸易结算、外汇交易中均占绝大部分,国际证券发行总额中也有1/2是用美元标价。在全球流通的美元中,有70%在美国以外的国家流通,数量高达4万亿美元,美国每年由此获得的铸币税收入亦相当可观。

然而,强势美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以贸易逆差为主体的经常项目逆差因此也逐步增加。此外,美元升值使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从1991-2000年的10年间,在美国的新增GDP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只有5%左右。据全美制造商协会估计,2001年美国制造业出口额下降4.6%,为1983年以来首次下滑。而在2000年中到2001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内,制造业出口的大幅下降导致40万工人失去了工作。此外,美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处境艰难,同时大量廉价进口品也冲击了美国市场,国内竞争日趋激烈。

尽管如此,美国仍长期坚持强势美元政策,究其原因,正如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林赛所言,强势美元带给美国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2001年以来,美国的汇率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美国连续通过主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促使美元汇率下调,同时,一改以往尽力维持美元坚挺的态度,对市场上美元的

疲软表现听之任之,甚至出于激发经济活力的需要,人为地诱导美元下跌。

美国财长斯诺曾说:“美元的价值最好在极少干预的情况下,由公开竞争的货币市场来决定。”美国**的其他官员亦公开表示,美元的跌势是一种良好的现象,他们并不反对美元贬值。布什在2003年的8国集团会议上虽然重申了其“强势美元”政策,但他又说美元的走势不是他所能决定的,美联储才有发言权。美联储的态度则非常鲜明,只要美元贬值不危及到美国国内经济,住房市场的下跌不是太过剧烈,美联储就不会干预。

可以看出,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已经开始动摇,出现了对美元贬值的“隐性纵容”。在布什时代,口头上强调的“强势美元”仅仅是为了不动摇公众对美元的信心。实际上,市场已经将美国**对美元的态度归纳为“善意忽视”(benignneglect),即放任美元贬值。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说,美元汇率的下跌完全是以有序的方式进行的。在“善意忽视”政策的作用下,自2002年年初开始,美元表现一直疲软,走入了长达7年的下跌之路。

从理论上讲,美元贬值会降低美国出口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有利于美国产品的出口。同时削弱他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_,使得进口减少,从而有利于缩小贸易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为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根据美联储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美元每贬值10%,可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因此,美元贬值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其次,由于美国的通胀率仍处于近40年来的低点,使得美元贬值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极小,却能就此消除通货紧缩的威胁,更加有利于经济“健康”增长。

此外,美元贬值也隐藏着变相减债的动机。美国是净债务国,35%的美**债券、23%的公司债券、13%的美股及14%的直接投资由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美元回落意味着各国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缩水,境外投资者客观上扮演了分摊美国债的角色。

《华尔街日报》的调查显示,美国的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元贬值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这不仅能减轻美国的外债包袱,还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出口,减少贸易逆差。从短期效应看,美国**似乎已“做到了这一点”。

三、未来:重归“强势美元”

然而,经过长期下跌,美元已经处于低估的水平。美元再继续下跌将对美国整个经济都产生不利影响,再贬值的害处要大于升值的利处。

首先,弱势美元对美国的外部失衡于事无补。美国的经常账户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得到改善。随着美国能源对外依赖度的提高,进口原油的赤字抵消了美元贬值带来的改善。2008年一季度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增加到GDP的5%,扣除掉投资收益等项目,贸易赤字占GDP已接近6%,和2007年相比,可以说没有任何改善。

其次,美元贬值无法帮助美国减轻债务负担。虽然美国可以用贬值的美元来偿还巨额外债。但由于短期内并没有其他货币可以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持有大量美元的新兴国家也就不可能而大规模转向其他储备货币,仍然要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美元的形式持有外汇储备,因此只要美元在美国国内不出现大幅贬值,美国的债务就很难因弱势美元而减轻。

再次,美元贬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从而影响次贷危机的解决,延缓美国经济复苏进程。

此外,美元过度贬值,会造成国际投资者对美元前景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国际资本的大量外流,造成更深层次的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美元持续贬值还将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使美国的形象受损。

因此,无论如何弱势美元都不应该成为一种长期战略。这是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的滥用。

实际上,目前美元贬值并没有超出美国和美元持有国的承受范围,而一旦美元贬值出现恶化,各方力量都会投入干预的武器,毕竟美元的基本稳定牵及着全球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而在美元生产国美国**眼中,只要美元贬值助涨并恶化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其大规模干预将不可避免。

从近期的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看,有利于美元升值的因素增加:美元货币发行增速低于欧元、美元利率进入上升周期、贸易逆差有所改善、资金开始流入美国、其他国家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等等,都将支持美元走强。

另外,从政策层面上看,2009年美国新任**在短期内还没有能力实现美元从贬值到升值的转换,现任**开始施行强美元的政策有利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稳定。而今年上半年,身为美联储**的伯南克以罕见的强硬语调对美元汇价发表了评论,表示美联储正与财政部一道,“密切监控外汇市场的发展”,并称过去一年美元的持续下跌不受欢迎。伯南克一反常态大谈美元强势的做法,引发了市场猜测,美国**“善意忽视”美元下跌的立场很可能将产生重大转变。

时间:2022-07-1406:43:05

被举报文档标题:从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变迁看美元汇率走势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历史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955年-2022年) - 知乎

1955年-1970年:1美元=2.4618元人民币

1971年:1美元=2.2673元人民币

1972年:1美元=2.2401元人民币

1973年:1美元=2.0202元人民币

1974年:1美元=1.8397元人民币(人民币快速升值)

1975年:1美元=1.9663元人民币

1976年:1美元=1.8803元人民币

1977年:1美元=1.7300元人民币

1978年:1美元=1.5771元人民币

1979年:1美元=1.4962元人民币

1980年:1美元=1.5303元人民币

1981年:1美元=1.7051元人民币

1982年:1美元=1.8926元人民币

1983年:1美元=1.9757元人民币

1984年:1美元=2.3270元人民币(人民币一直在贬值)

1985年:1美元=2.9367元人民币

1986年:1美元=3.4528元人民币

1987年:1美元=3.7221元人民币

1988年:1美元=3.7221元人民币

1989年:1美元=3.7659元人民币

1990年:1美元=4.7838元人民币

1991年:1美元=5.3227元人民币

1992年:1美元=5.5149元人民币

1993年:1美元=5.7619元人民币

1994年:1美元=8.6187元人民币(人民币迅速贬值到8.600)

1995年:1美元=8.3507元人民币

1996年:1美元=8.3142元人民币

1997年:1美元=8.2898元人民币

1998年:1美元=8.2791元人民币

1999年:1美元=8.2796元人民币

2000年:1美元=8.2784元人民币

2001年:1美元=8.2770元人民币

2002年:1美元=8.2770元人民币

2003年:1美元=8.277元人民币

2004年:1美元=8.2768元人民币

2005年:1美元=8.1917元人民币

2006年:1美元=7.9718元人民币

2007年:1美元=7.6040元人民币

2008年:1美元=6.9451元人民币

2009年:1美元=6.8310元人民币

2010年:1美元=6.7695元人民币

2011年:1美元=6.4588元人民币

2012年:1美元=6.3125元人民币

2013年:1美元=6.1932元人民币

2014年:1美元=6.1428元人民币

2015年:1美元=6.2284元人民币

2016年:1美元=6.6423元人民币

2017年:1美元=6.7518元人民币

2018年:1美元=6.6174元人民币

2019年:1美元=6.8985元人民币

2020年:1美元=6.8976元人民币

2021年:1美元=6.4515元人民币

2022年:1美元=6.7261元人民币

美元汇率跌破6.7!两个月时间跌幅超8%,结汇卖家亏损数十万

临近春节,往年这时都会密集涌现一小波的结汇浪潮。

特别在每年春节前的1个月,跨境电商企业会基于财务结算、工资奖金、为新年生产计划作准备等因素考虑,存在集中结汇需求。但今年情况明显不同,美元汇率的连续下跌,让不少卖家感到措手不及,是忍痛结汇还是等待上涨?大家都为此纠结不已。

当前,不管是外贸还是跨境电商对汇率问题都颇为关注,因为每次指数的变动都将关系到订单利润。

1

美元汇率跌破6.7

2022年10月,美元汇率一路上涨,最高涨至7.3。当时,不少卖家都在预测到年底之时,美元汇率甚至可能会涨到7.5。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如卖家想象中美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元汇率便持续下跌,跌幅超过8%。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即升破6.70关口。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点43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6988元,较前收盘价涨111个基点,盘中最高报6.6896元,收复6.7元关口,为2022年8月以来最高。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刚刚进入2023年不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就已经累计升值超过3.6%。这样的情况,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对跨境出口卖家来说简直就是“噩耗”。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卖家表示:“是不是不给出口企业活路?两个月时间跌幅超8%,不止是薅羊毛这么简单了,简直是给人割腰子了。”

如果卖家手里有50万美元,在10月份最高点7.37结汇,能换368万多人民币,但现在只能换335万多人民币,中间差价高达33万多。

对此,大家纷纷说道:“没有结汇的悔到肝疼了!”

对许多做大额订单的外贸企业来说,亏损程度更是惨不忍睹。

“7.2是签单,尾款时6.75结汇,缩水十万人民币。”有外贸业务员说道。

在外贸公司纷纷表示“受不了”时,也有不少外行人士质问道:“今年上半年美元汇率跌到6.3,也没有听说外贸公司受不了,现在6.7外贸公司就受不了了吗?”

但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是由于美元汇率下跌过快,对没有及时锁汇的外贸企业来说,订单利润损失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当前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外需求疲软,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外贸企业的压力。

其实,人民币升值或贬值过快对经济都不太友好,唯有求稳才能促进各个行业健康发展。

扫码关注海犀网,回复“社群”加入跨境交流群!

2

美元汇率下跌将可能持续

短期之内民币汇率涨势明显,推动因素都有哪些?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雪情表示,此轮人民币升值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国内基本面逐步修复,成为人民币汇率上行的主导因素。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稳经济政策出台,以及重大项目落地,我国经济快速修复,活力日益显现。其次,市场情绪趋于乐观,空头行情逐步退出。同时,岁末年初,结汇需求增加,为人民币汇率走强注入季节性动能。第三,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致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动拉升。

当前,不少跨境电商业内人士纷纷认为2023年上半年美元汇率将可能会继续下跌。他们说道:

“美国超印货币、超发国债是不可持续的,经济下滑是可预期的。只要中国经济今明两年保持百分之五的增长,人民币升值空间很大。”

“现在国内已经对美国加息带来的影响消化的差不多了,人民币还是有一些升值空间的。美国加息无异于饮鸩止渴,想通过加息治理通胀回流美元也只能是给他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看看高高在上的美国国债的数额居高不下,就知道美国经济面临崩盘的风险越来越大。”

人民币汇率的涨跌关系了跨境出口企业的利润,经历跌宕起伏的2022年,2023年人民币汇率又将演绎怎样的行情?

有专家表示,2023年,在利好与利空因素均存在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将以双向波动为主,并有望保持稳步回升。

从当前的预测来看,国内专家都更多地认为:“2023年人民币总体走势可能呈现波动中上升态势。”

但汇率波动不可预测,去年很多专家大咖曾经预测汇率走向,大部分都是失准,中国汇率走向波动,更是难以预测。

结合目前的形势来看,2023年的外贸企业将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持续增强,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在美元资金使用和汇兑转化过程中都会面临汇率风险,汇率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外贸企业不应以投机的心态押注汇率走势谋利,而更应该加强汇率管理的风险意识,用锁汇、人民币结算和按需结汇等方式减少汇率风险。

如果卖家有更多的问题,欢迎扫码加入海犀网跨境电商交流群/外贸交流群,共同探讨物流问题,解决跨境难题。

百万流量曝光,共同创造跨境电商价值

探索2023合作新商机

扫码了解合作详情

 3C品牌大卖被曝拖欠员工离职补偿金!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作者:于杰

1971年6月,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经济系教授罗伯特.温特劳布在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说:“…实际上,只要其他国家将其汇率钉住美元,将来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问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过去是美元荒,现在是美元过剩,没人知道是哪一个。但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让他们去解决。”其时,恰逢布雷顿森林体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两个月后的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财长约翰.康纳利的建议下,根据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克的方案,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参与该体系的西方大国,无奈、震惊、不满,康纳利在随后的十国集团会议上对那些财金官员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温特劳布教授的话因此传遍世界。

这句话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的问题,只要施行钉住单一汇率,这一“你们的麻烦”就始终存在。在二十年钉住美元的红利之后,中国正遭遇这一难题,由2005年至2014年的美元过剩瞬间转变为2014年年中至今的美元荒,人民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贬值压力,进而极大地增加了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

对于人民币是否会贬值,国内权威的说法是,“从基本面分析,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中国是开放型经济体,外贸出口、外贸总额均居世界第一,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因素不仅限于国内,国际特别是美国因素同样重要。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向需要考虑三个“基本面”:人民币汇率机制、国内经济增长及美国的态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的教训

为挽救被战争破坏的世界经济,美英两国于1944年7月主导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同美元挂钩的汇率机制。除非其他政策失效,各成员国不能将汇率调整作为选择。实质上是其他货币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一安排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美国同时向IMF成员国全面开放其国内市场,但并不强求后者对美国商品开放市场。这些国家积累的外贸顺差又回流美国,为美国市场和**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仰基础为市场经济、自由贸易。

固定汇率制并不是说双边汇率一成不变,有条件地调整为当时的IMF协定条款所允许。在美国关闭黄金窗口之前,除日元外,西方主要大国货币对美元汇率都进行过调整。

美国之外的体系内其他国家对美元荒和美元泛滥都感到担心:美元荒,意味着储备少、国家底子薄、影响经济增长(遇到**、军事危机,币值承压);美元过剩,则意味着相对黄金,美元的购买力下降,甚至“崩溃”,美元资产面临着缩水风险。在美元过剩时,其他国家对美元储备贬值的担心,会加剧黄金兑换压力。这是美国当时的“麻烦”。   

1971年8月之前,美国决策层对美元过剩并不存在集体式忧虑。有一部分高官担心美元将失去世界主导货币地位、美国的黄金库存会枯竭;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美元的影响力相对下降是事实,美国不应该也不需要再承担黄金兑换义务,美元过剩不是一个问题。后一种观点正是“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的依据,并成为后来尼克松的选择。

美元荒/美元过剩交替的两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也促使美国最终放弃该体系、终结固定汇率。为区域货币稳定和经济增长需要考虑,1970年代末的欧洲货币体系及1980年代之后很多东亚经济体(不包括日本)的汇率安排,实则是一个调整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1994年汇率并轨、实施“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人民币。

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对美国而言还有道义上的压力的话(因为兑换黄金的承诺),1971年之后钉住美元的压力和风险,则全部由施行固定汇率制的经济体承担,美国的货币政策没有任何顾忌,以国内经济因素为最主要考虑。美元起伏涨跌,对这些经济体带来不可预测、不可控的风险,这也被视为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并促使被亚洲金融危机波及的经济体后来施行浮动汇率。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

  01 人民币汇率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2.0

1994年至今,中国虽然经历了几次“汇改”——扩大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但都没有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实质:即钉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管理有余、浮动不足。实则是以美元为锚的固定汇率,且币值在WTO之后最初几年一直处于低估状态。2005年开始渐近升值,有着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压力因素。此间,恰逢美元指数走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安排加上WTO因素,让中国最大限度地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利用价格优势,出口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暴增,国内经济快速增长。2002年至2008年18000亿美元的储备增量中,近13000亿美元源于外贸顺差。从供需的角度,人民币面临着强大的升值压力。

2009年美国量化宽松(QE)之后,中国同步推出了经济刺激措施。同时仍然维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这成为境外套利资金的底气。2009年至2014年年中,中国新增近20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超过1万亿美元来自于资本项下,这是货币当*控制的汇率仍被迫升值的新因素。而后者也是2014年之后外汇储备下降、汇率面临压力的最重要原因:2014年三季度到2016年年中,资本项下的外汇流出近8000亿美元(不包括误差与遗漏),同期的外贸顺差还超过6000亿美元。汇率是货币间的价格,在人民币被美元追逐时,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在大量的美元投资离开中国时,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一个理性的市场选择。

这正是康纳利所说的“你们的问题”的全景演绎。经济“向好”、汇率走高、美元过剩时,货币当*透着自信,一切似乎都尽在掌握,对于蜂拥而至的热钱,**自如地使用准备金、短期票据等对冲手段,货币供应量猛增和房价上涨等问题,并不显得紧迫,经济一片繁荣。全球范围内多充斥着“奇迹”分析。2009年之后,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货币互换、海外信贷以及人民币结算使用率快速上升(中国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从2010年的0%激增到2015年的26%),人民币甚至成为一些经济体的储备货币。货币当*随即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并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在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中,人民币有挑战美元的姿态。而当趋势逆转、资本流出、美元荒、汇率面临贬值压力时,除了管制,货币当*并没有其他可用的手段。位居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似乎也不足以提供坚定的信心。此前那些肯定的声音,又被“泡沫”等论调代替。对人民币的信任度急速下降(2016年前9个月跨境人民币支付同比下降至16%)。

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对外是锚定美国市场,参与全球化;对内则是依托美国信用,确定国内人民币的发行机制,即以美元为锚。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同外汇占款绑定,即每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投放同期汇率等值的人民币。最高年份,外汇占款同基础货币投放额之间的比例接近一比一。这种模式,目的在于确立央行及货币政策独立性,最大程度地降低财政软约束问题。

2014年以来,储备因外汇流出不断下降,同期央行通过创新工具维持基础货币增长,这与不断减少的外汇占款余额形成背离,且差距逐渐拉大。人民币存在着内在的贬值压力。

相信也是目前的货币发行机制给人民币带来的压力,此前的中央会议提出“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同时为今后改变货币发行方式留下伏笔(2015年为救股市和当下为救债市而投入的巨额资金,就属于这种情况)。在政令是橡皮章、市场信用是萝卜章的环境中,绑定美元/美国信用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这种选择又面临着典型的“三元悖论”,国内货币政策受制于美联储的动向。在信用货币环境下,没有黄金兑换约束的美国,会更多的依据国内经济需要(即便考虑外围因素,也是基于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来确定货币政策。中国在美联储实施QE时喊话、加息时再度喊话,很难改变后者的立场,也难言恰当。

过去十五年,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量M2均不同程度增长,但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同。首先,2008年之前,外贸顺差快速积累外汇储备,基础货币和M2增幅都很大,但同期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2014年之后,货币供应仍在增长,此间人民币则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

另外,因为中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当下基础货币增长是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直接技术因素;而M2的增长同汇率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其是基础货币经过银行利用房地产等抵押贷款的乘数效应实现的信用扩张。以目前M2的基数,即使不增长甚至负增长,仍然改变不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但在贬值预期下,M2对应的庞大居民存款同绝对额不及基础货币数量的外汇储备之间的巨大差距(居民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会进一步动摇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并形成羊群效应。

按此前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如果不贬值人民币,基础货币应该减少,这是中国经济无法承受的。央行增加基础货币的创新工具,弥补了储备下降留下的外汇占款缺口,但无法实现外贸顺差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应,这是资金脱实向虚的基础原因。

M2同样难以缩减。目前M2的增量,除了补足债务、利息窟窿,就是再度进入金融领域,催生泡沫。任何紧缩货币增长的举措,都可能当即刺破这个泡沫,相信货币当*无意这样做。被视为危机指标的“货币增长同经济增长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也成为贬值的压力因素。

    02 国内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增长率走低    

“经济基本面”是客观的,但对基本面的判断是主观的。主观判断决定着投资者的决策。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GDP增长率持续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即便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增幅仍然在全球经济大国中居于前列。这是常常被提及的“基本面”。

这是横向的对比。纵向对比,当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是过去十几年峰值时的一半,甚至还低。在经济向好、处处是赚钱机会时,顺差大、热钱进来、推高币值;目前的形势下,资金离场、币值承压。两者都是非常理性的选择。这也是基本面。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正在由差变好,美元的走强正迎合了这个周期。美国当选总统川普减税的承诺,将增加在美国投资的预期收益,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回流。多重利好给其他所有货币形成压力,人民币也不例外。

而且,从长远看,中国要回到以往那种高增长,是小概率事件。

即便不考虑人口这个难以逆转的关键因素,中国2002年至2008年间的高增长仍将永久成为历史。过去十五年的中国经济轨迹和逻辑,同60年前的日本相差无几,不同之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中国学习的速度更快;中国因为人口因素,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大。

这种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赶超模式,除了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同时使得经济增长对外贸产生依赖,产业链、产业结构固化,“结构调整”成为老生常谈,此前的优势正在成为麻烦;贫富差距,使得转型、内需拉动增长,就如同让每个准新娘都买上克拉钻一样,只能是广告。2008年全球危机至今,中国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替代出口的新增长动力。2009年的“四万亿”、2014年的股市和2015年部分城市的房地产,短期内有脉冲式影响,却制造了更多的债务泡沫和长远隐患。投资不能涨到天上去:2016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增幅,在2017年将无法维持;不可贸易品的价格泡沫,以及类庞氏的金融创新,威胁着资金的安全。境内外资金为规避风险(而不只是收益考虑)增加美元配置,给汇率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03 国际格*和美国的态度:再平衡

国内基本面表明,是中国经济的周期因素和内部机制,改变了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预期,使得人民币面临着强大的贬值压力,美国加息只是一个更直接的诱因;关于升贬的技术分析,因此很难有说服力。而国际因素,特别是美国的态度,将是中国决定贬值与否、是否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关键。 

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额猛增。同期,中国的外贸顺差和美国的贸易逆差同步大幅扩大,全球失衡加剧。中国此间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2015年,外贸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比例超过13%,这是过去三十年间所有单一经济体中比重最高的。中国份额的提升,是挤占其他经济体在美国和其它市场份额的结果。人民币如果贬值,将面临贸易伙伴的批评乃至报复。

自1960年代开始,美国不时要求欧洲特别是日本增加进口。2001年之后,美国的要求又转向中国。美国当选总统川普的减税、基建措施等言论,被类比为1980年代的里根经济学。而其关于人民币汇率和两国贸易的态度,更像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期尼克松**对其贸易伙伴的看法,只是川普更坚定、不讲**。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占其进口份额超过20%;且中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多来自美国。如果剔除来自美国的顺差,中国部分年份的外贸将是逆差。这是川普提出中国是汇率操纵国、要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原因。

按美国财政部对“汇率操纵”的量化标准(对美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经常账户盈余超过本国GDP的3%以及12个月内净买入外汇总量超过本国GDP的2%),中国远不是汇率操纵国,更何况中国过去一年是抛售而不是买入美元(几千亿美元的干预规模,也是史无前例),以避免人民币大幅贬值。目前全世界都清楚,人民币面临的是贬值压力,而不是升值。按照美国财政部“市场决定汇率”的一贯态度,美国未来更可能是要求人民币放缓贬值速度,避免形成骨牌效应而对美国市场带来冲击。相信这也是2016年上海G20会议的美国态度。这种安排将压力全部转嫁到中国一边。

在四十五年前美国关闭黄金窗口时,康纳利还对国外同行说:美国崇尚自由贸易,但前提是公平的。川普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言论,更接近于重商主义,对贸易国的影响比“公平的自由贸易”更负面。美国未来可能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品实施包括反倾销、特别税等限制。尼克松时期就实施过进口附加税。而川普要否决对中国本已很苛刻的TPP、重新进行双边谈判,也会对中美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未来中国扩大甚至维持美国市场份额都不容易。

目前的世界经济格*下,缺少美国这样能够接受巨额贸易逆差经济体参与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产生大的影响。从国际再平衡的角度,中国需要改变贸易和经济增长策略,这将利于美国和贸易伙伴接受人民币汇率调整。

浮动是最不坏的选择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是因为美国无力也不愿意继续承担固定汇率制的压力。西方大国最终选择了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机制最恰当的调整时间是2005年,改变为真正的浮动汇率而不只是钉住制下的波幅扩大。当时,汇率的低估效应明显,经济也走出了“非典”的影响;同期国际上开始出现中国输出通缩的批评声音。可能是外贸顺差、外汇储备、贸易份额、经济增长这些指标带来的成就感,要大于放弃市场机制安排的长远威胁,让货币当*忽视了汇率及时调整的机会和压力。如果当时放开汇率浮动,起码目前不会如此被动,甚至也没有了眼下的这些“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大,即使有货币危机,美国一国之力就可以解决。如今的汇率钉住国必须积累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目的也在于应对波动、防范风险,在需要的时间干预市场。当下的经济大国之中,只有日本的外汇储备额相对较多,主要是2000年前后几年干预外汇市场的积累。发达经济体多采取浮动汇率,外汇储备不多,达不到IMF防范风险的要求。贬值预期下,“支持三个月进口、满足一年期短期外债要求”的储备规模,并没有实际意义,市场参与者不会考虑这个指标,只会关心是否会落为最后一个逃离者。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从过程中看,被看做是实力的象征,却也体现出机制的僵化。而今,这些曾被诟病的庞大的储备,正在成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安全垫。但不改变汇率机制、坚守钉住汇率,再多的储备也难以维护信心,即便是储备的少量下降也会成为预期恶化的理由。

国内的权威学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认为美元储备是废纸;三年前将市场判断“人民币将贬值”视为“看衰中国”,近期又建议人民币贬值、维持外汇储备水平、控制外汇流出。更有不少专家建议限制居民兑换美元。这些矛盾的看法,可能反应出决策者的思维:即继续依托美元外储背书、继续依托美国市场出口、继续以往的增长模式;同时也透露出国内经济和金融的脆弱;缺少自信,直接同美国、美元博弈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这些思维是主导性的,那么很多的改革措施难以真正推行。另外,管制并不是一个万灵*。1950年代-1990年代的英国,甚至1970年前后的美国,在资本外流面前都无能为力,管制只是增加了成本。

在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机制选择的问题上,中国可能需要审时度势。在目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欧元之外任何一种货币使用量的增减,对现存体系的格*都不会有实质影响;同时也不能看作是该货币的国际化指标。SDR等超主权货币同样无法撼动美元的地位。在经济增长依赖美国市场、货币钉住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挑战美元并不是一个真命题。人民币被作为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只是美元信用的一个间接载体,使用便利大于实质地位。作为旁观者,行天丰雄在《时运变迁》里关于人民币未来趋势的分析,给出了一个客观的思考角度。

汇率是国际间的货币价格,“均衡”汇率只是一个事后的确认。如果购买力平价这些方法有效,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机会维持至今。日元/美元汇率在几年间的波动浮动超过50%的事实说明,“人民币汇率将中长期保持稳定”的看法,并不是一个恰当的市场判断。

最后,贬值利于出口,但中国的市场参与者应改变通过贬值刺激出口的预期和打算,甚至主动采取一些增加进口的措施。为降低国内金融风险,并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选择浮动汇率是当下最不坏的政策选择。否则,对中国而言,美元将成为中国持续的“难题”。

约 见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约见”笔记

唐印投资黄磊  | 睿福投资付爱民  | | 嘉理资产李建春  | 厚石天成侯延军  | 混沌天成研究院叶燕武  | 瑞克投资肖朝江  | 中蕴资本黄啸 | 慧网基金王祥  | 星火资本陈伟强  | 一川投资邵志卿  | 柒福投资叶刚 | 战国时代吴国峰 | 鸿斌投资舒伟勇| 顺时国际韩广宇  |  21点郑海燕  |  凯纳资本陈曦  | 壹旦投资许磊 | 阿巴马资产詹海滔 | 固利资产王兵 | 凯丰投资曹博

资管网

汇聚顶尖交易人才www.ziguan123.com

1995年1美元能换多少人民币?

特别帮你查了一下1995年5月15日,当天汇率1美元兑换8.2828元人民币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变动的,以前人民币相对美元是贬值的。而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强大,人民币逐步升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