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劳动阶段是什么的转化(我孩子快8岁了,骨龄只有4岁,也不缺生长激素,什么原因啊?)
时间:2023-12-05 01:49:40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我孩子快8岁了,骨龄只有4岁,也不缺生长激素,什么原因啊?
骨龄——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尺,根据骨化中心的数目和大小;骨化中心和骨骺的形态变化;骨骺和骨干的愈合情况,可精确反映被测人发育进程及骨骼生长空间。找出影响孩子长高的不良因素,针对性地给予解决。身高——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形态指标。骨骼长度决定人体高度,骨骼生长发育得好,身材便高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食欲佳,饭量大,营养供应充足,骺软骨的新陈代谢旺盛,骨细胞不断地分裂增加,骨骼便逐渐加长。再者,运动时压挤和牵拉骺软骨,*部血液循环加速,骺软骨的骨化时间便会延缓,甚至在25岁以后能骺骨的细胞仍在不断分裂,腿骨就会不断加长。据统计,经常参加运动的青少年比不参加运动的青少年,身材能高出4~6厘米。尤其是动力性的运动,如跳舞、跑步、跳高、游泳、登山等,能使个子长高加快。赖氨酸对促进生长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青少年对赖氨酸的需求量比**高5倍。每天喝一杯牛奶对长高也有很大作用。除了蛋白质以外,钙质和维生素也不可忽视。如奶类、豆制品、鱼虾、瘦肉、骨头汤内含有丰富的钙、磷等无机盐。而新鲜蔬菜则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此外,充足的睡眠、愉快的情绪均可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加,青少年对这两方面也要注意。想长高注意三方面一.睡眠会影响身高:由于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较多,尤其是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因此,睡眠能使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值,有利于长高。同时,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至少半小时的午睡对长高也很重要。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家长应督促孩子每天保持8—9小时的睡眠时间。另外,甜食容易使血糖脂上升,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在晚上睡觉前,最好不要养成吃夜宵的习惯。二.睡前避免光刺激:长时间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会给视神经较重的光芒刺激,加重儿童的疲惫感,阻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生长。因此,家长应将孩子在睡觉前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的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三.锻炼有助长高:坚持体育锻炼,每天至少1小时。在骨骺线闭合之前可多进行腿部运动,如:跳绳、跑步、游泳、打球、伸展体操、踢毽子、摸高练习等;骨骺线接近闭合时应多进行上身的运动,如单杠悬垂等,并注意纠正站立、行走的姿势。营养加运动增高的有效方法科学已经证明,人的身高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抚养方式有关,科学的抚养方式能使少儿**后身材增高10多厘米。一般来说,孩子的生长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出生至6岁;第二阶段为7—12岁,医学上也称发育阶段;第三阶段为女孩13—15岁,男孩14—16岁,是发育高峰期;第四阶段为低潮期,女孩17—19岁,男孩18—20岁,此时,长骨骨骺开始闭合,身高增长逐渐减缓。因此,自出生开始到长高期结束,作家长的应对孩子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营养平衡: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孩子骨骼生长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过于矮小。另外,人体的脏器、骨骼组织的生长发育依赖于营养平衡,孩子荤素偏食均会影响身体正常生长。偏荤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肥胖或性早熟,使孩子骨龄提前,长高期缩短;单吃素食的则会出现营养不良,导致生长缓慢。因此,平时孩子的饮食应荤素搭配,营养充足,偏食、挑食和太多地吃零食等不良习惯一定要予以纠正。二、进行有规律的正确运动:鼓励孩子蹦蹦跳跳是促进长身体的积极因素,能使身高的生理效应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体育锻炼能使骨组织血液供应充分,加速骨骼中矿物质代谢,有助于长骨生长。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方法锻炼要讲究一些科学。学龄前儿童身体的循环、肌肉系统十分娇嫩,不宜采用重负荷体育锻炼,可进行跳皮筋、打球等低强度活动。进入青春期后,各系统已有一定的发育,是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可先进行轻负荷的体育锻炼,如引体向上、哑铃、投掷等活动,以后再逐渐加大活动强度。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跳跃可以牵伸肌肉和韧带,弹跳和跑步促进下肢增长,引体向上、自由垂吊、单杠有促进脊柱生长的作用。三、预防疾病、有病早治:病对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特别是慢性病,如结核病对体重的影响最明显;佝偻病和严重的缺锌症都会影响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据调查,我国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好的地区,孩子也长得较高。五、适当用些纯中*进行调理:中医认为,肾主人体生长发育,骨与骨髓的充实与否与肾气盛衰有很大关系;肝统率全身之筋。所以,中*调理一般采用田七、当参、当归等中*,再配以钙,通过健脾胃,补肝肾,长筋骨,从而达到长高的目的。对身材偏矮的孩子最好在生长发育第二、三阶段,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一些中*调理,这样,一般可使身高比正常增长6—11厘米。哪些不良饮食习惯妨碍长个子?少年儿童时期是长个子的时期,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常会妨碍身体的正常发育而有损于长个子,除爱吃素不吃荤,经常吃精米白面、营养过剩等不良饮食习惯巳在前面专门论述过之外,还有以下几种不良饮食习惯也同样会妨碍长个子。(l)早餐马马虎虎:目前,有的学生到了上午三四节课便饥肠辘辘,头昏心慌,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有的同学还逐渐消瘦,得了胃病、贫血症。这些同学往往发育不良,个头较矮,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调查,大多是没有吃好早饭,主要是早餐的数量不足,质量较差。有的学生是晚上看电视过迟,早晨起床晚,马马虎虎吃几口早餐便匆匆忙忙背起书包就走;有的同学认为早饭可吃可不吃,干脆不吃早饭;有的是晚饭吃的太饱,影响了第二天的食欲,早饭吃不下;有的父母是双职工,早晨忙于赶车上班,对子女早餐不重视;有的早餐质量差,长期吃泡饭和酱菜……少年儿童是长个子、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一生中需要热量最大的时期。他们整个上午要连续上四节课,往往主课大多安排在上午,所以脑力和体力的消耗特别大。从头一天晚餐到次日早晨,经过这几个小时,体内的血糖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不从早餐补足热量,血糖浓度继续下降,便会出现低血糖现象,不利于生长发育。为了使一整天都保持较高的血糖水平,必须把早餐当作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顿。难怪有人认为:"要想个头长得高,早餐一定要吃好!"怎样才能使少年儿童吃好早餐呢?同学和家长都必须充分认识早餐的重要性,改变过去"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大吃"的状况,做到"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要在早餐的质和量上做文章。理想合理的早餐应有一定数量的淀粉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还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早餐中摄入的蛋白质多,人的精力就旺盛。要做到"主副食搭配""米面混食""粗细配合"将单调的早餐模式向营养型模式转化。例如,可采用稀饭或面条、豆浆为主加鸡蛋、包子的中式食品,或牛奶、面包、果酱的西式模式`或中西结合的模式。改变早餐马虎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利于个头长高。(2)从小挑食:不少小朋友,特别是独生子女,到了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伤透了脑筋,他们不爱吃一般孩子爱吃的食物,对某些食物望而生畏,这不爱吃,那不喜欢。有时没有爱吃的某种特定的食物,就干脆什么也不吃。这种不良的摄食习惯便叫挑食,或叫偏食。由于长期挑食,身体长得矮小、面黄饥瘦、弱不禁风,经常生病。少年儿童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应全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存在于五谷杂粮、鸡鱼肉蛋、水果蔬菜之中,长期挑食必然会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而生病。如果从小养成有什么吃什么的习惯,就能使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发挥更高的营养价值,这在营养学上称为"互补作用"。如肉与蔬菜一起吃,能提高铁质和维生素C的吸收率。长期挑食,会导致身材矮小。挑食不是病,它是环境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坏习惯,是可以逐步矫正的。(3)过分节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体形健美是当前人们追求的目标。一些女孩子为了追求形体美,不适当地进行节食,过分限制饮食,机体的营养需要得不到保障,会严重地影响身体发育,妨碍长个子。"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没力量。"为了保持体温,维持生命活动、学习和劳动,人体需要由食物来供应热量。人体需要热量,就像汽车开动时需要燃烧汽油一样。少年儿童是长身体时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由于少年儿童的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肝脏和肌肉中贮存的糖源不多加上平时活动量大,消耗热量多,过分节食,供给肌体的营养物质和热量必然不足,就容易饥饿和疲劳,时间一长,必然影响身体发育,导致增高缓慢。长期节食的女孩子,还会使消化系统的器官和组织退化萎缩,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久而久之,会形成厌食~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厌食的恶性循环。严重的病人可因酸中毒而威胁生命,怎么能不影响增高呢?强健优美的体型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经常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过分节食的少女,不但不会体型健美,反而会影响身体的成长和发育,长得矮小。(4)吃糖过多:小朋友爱吃糖,代代如此,家家如此。糖可以给身体提供热量,但不宜吃得过多。多吃糖可大量消耗体内维生素B1,人体缺乏维生素B1以后就会引起唾液、胃肠消化液分泌的减少,产生食欲减退。尤其在临吃饭之前吃糖,会引起血糖升高,使人失去饥饿感,到吃饭时反而不想吃饭或食激减少。势必会影响儿童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营养不足,便影响生长发育,个头便长不高。同时,多吃糖的少年儿童,身体会变成中性或弱酸性,为恢复入体正常的弱碱性状态,体内就会消耗掉一定数量的构成碱性物质成分之一的钙质,势必影响骺软骨板的生长和骨化,从而妨碍了孩子的身高。儿童适当吃点水果糖、奶糖对身体无害,多吃糖便会不利身体健康,妨碍增高。妨碍长个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还有爱吃零食、吃菜过咸、吸烟饮酒等等,不一一论述。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社会生产规模不变。因此,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假设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如下: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2000c+500v+500m=3000根据上述图式,为了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经过交换得到实现,因此,这个实现过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①第ⅰ部类的4000c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个部类的资本家要互相购买生产资料以补偿一年内消耗的不变资本。②第ⅱ部类的500v+500m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个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要把收入用于购买消费资料。③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和第ⅱ部类的2000c都不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是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但在物质形式上却表现为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的2000c是消耗了的不变资本价值,但在物质形式上却表现为消费资料。因此,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必须和第ⅱ部类的2000c相交换,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才能得到个人消费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的资本家才能得到为补偿不变资本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ⅰ4000c①+1000v+1000m=6000③ⅱ2000c+500v+500m②=3000(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假定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把剩余价值1000中的一半即500用作追加的资本,另一半500用作资本家个人消费。又假定第ⅰ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4∶1,那么,转化成的追加不变资本为400δc,追加的可变资本为100δv。这样,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mx=6000假定第ⅱ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2:1,则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提取100,用作追加的不变资本,提取50用作追加的可变资本,从而使第ⅱ部类的生产规模也相应地扩大。这样,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如下:ⅱ1500c+100δc+750v+50δv+600mx=3000按照重新组合的图式,扩大再生产的交换关系表现为:ⅰ(4000c+400δc)则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的是:ⅱ(750v+50δv+600mx)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的是:ⅰ(1000v+100δv+500mx)和ⅱ(1500c+100δc)进行交换。在扩大再生产的三方面交换关系中,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最基本的交换关系。因此,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δv+mx)=ⅱ(c+δc),即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着重分析资本的运行过程,通过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考察,揭示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条件,垄断阶段资本运行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揭露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阐明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主要内容: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教学重点:了解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本章在以上各章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基础上,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研究资本的运动过程。资本的运动过程,从单个产业资本看,表现为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考察资本循环的重点是分析资本运动过程经历的各个阶段及采取的形式,阐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以及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及其矛盾,以便揭示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如何生产出剩余价值。考察资本周转,重点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以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在数量方面的影响。而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看,表现为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重点是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基本比例关系,即所要求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考察,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与经济危机。第一节资本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资本是在不断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而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产业资本是指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一切生产部门的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联系,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购买阶段。就是产业资本家以商品购买者的资格,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作为生产要素的商品。如果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购买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第二,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资格,使用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过生产过程,劳动力被消耗,原材料被加工,机器设备被磨损,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这时的商品与原来买进时的商品相比,不仅使用价值形态不同,而且价值也增殖了。所以,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如果用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那么,生产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第三,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换回货币。这时,资本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货币形式。但这个货币与最初预付的货币已经不同,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除了原先预付的货币以外,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增加额,即剩余价值。这样,商品资本又转化为增殖了的货币资本。用公式表示为:w′——g′g′=g+g,其中g是预付资本价值,g是实现了的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循环也就是,它从一种形态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价值得到增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产业资本循环中顺序采取的三种资本形态,并不是三种类型的独立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在自身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他们都统一于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这个根本目的上,只是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货币资本的作用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作用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作用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中生产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产业资本家投资的目的,不仅要在一次产业资本循环中获得剩余价值,而且要连续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因而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g—w…p…w′—g′?g—w…p…w′—g′?g—w…p…w′—g′……从这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可以看出,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态都在进行着各自的循环活动。因此,在产业资本的连续不断的循环或现实循环中就形成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循环。货币资本循环:g—w…p…w′—g′,可简写成g—g′。生产资本循环:p…w′—g′?g—w…p,可简写成p—p。商品资本循环:w′—g′?g—w…p…w′,可简写成w′—w′。(1)货币资本循环。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而且终点g′大于起点g,有了价值增殖。因此,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最清楚地表现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同时,由于生产过程表现为两个流通阶段(g—w和w′—g′)的中间环节,因而由此产生出一种假象,好像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货币资本自身表现为能够生出货币的货币。所以,货币资本循环虽然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但是,由于它给人以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假象,使这个循环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2)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资本的流通过程(w′—g′?g—w)表现为生产资本循环的媒介。而且在生产资本的一次循环中,就明显地表明生产是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是,生产资本的循环也存在片面性,它是从生产过程出发又回到生产过程,似乎资本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进行生产,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被掩盖了。(3)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已经增殖了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们都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所以,商品资本的循环表明生产就是再生产过程。同时商品出售的流通过程是作为商品资本循环的最初阶段,在循环中占了首要地位,这表明,全部商品的消费是这种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然而在商品资本循环起点终点都是商品,好像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因此,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必须联系起来统一加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和实质。2.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第二,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条件是不可能经常具备的。资本主义各种对抗性矛盾的存在,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这种条件经常遭到破坏,因而产业资本循环只能时断时续地进行。
资本战指装合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是腐朽的,落后的,丑陋密需须血图的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它有两个特点: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已属于资本家,他们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劳动,劳动力也表现为资本的力; 第二,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 (3)从社会本质方面讲,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使资本价值增殖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使两者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同时转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其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在社会总产品的增长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些.具体来说,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3)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在同消费资料生产保持合理比例关系下的优先增长.[编辑]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 资本的属性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资本作为发达商品经济的范畴,具有二重属性:生产力的属性和生产关系的属性. 资本的生产力属性是指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增殖性和运动性. 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是指资本具有社会属性,是体现在物上的一种社会关系. 资本积累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积累的数量就越多.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越能增加积累. 第三,所有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两者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量越多. 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预付资本量越大,就越能积累更多的资本. 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 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有两种: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二是受到社会资本分散的限制. 资本集中,是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财富增长量的限制.其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 资本循环 (1)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自身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2)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 (3)资本循环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运动也必须顺利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阶段,也必须使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搞好供产销.只有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资本类型 (1)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力上的那部分资本. (2)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考察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 (1)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 (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第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3)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 第二,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4)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增殖自身.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加快资本周转,用同样资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编辑]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价值循环运行三个阶段是什么?
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生产阶段是劳动价值→新使用价值的转化。
人类的一切活动(经济活动、**活动与文化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价值的运动,都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价值不断转化、不断循环、不断增值的过程。这种价值运动具体表现为: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与新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形式的价值运动最终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的社会现象都是由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有机地组合而成。
一般情况下,价值的循环运行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生产阶段(劳动价值→新的使用价值)
我认为劳动是什么?
图1给出了一个直观的经济领域的价值模型,称为价值循环流量图。一般情况下,价值的循环运行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生产阶段(劳动价值→新使用价值)。
中财办负责人: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问题!!
【"朱批蓝批"编者按】
新华社的《瞭望》杂志2022年第1期,发表了中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阐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磅文章。7000多字的全文,透露了很多重大信号!!!
比如,文章论及: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不把分兵把关变成只顾自己、不及其余,避免*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又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当前我国生产函数发生变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突破一个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产业,盘活一个大行业,激发大量投资和消费需求
➤资本都是要逐利的,这是资本这一范畴的根本性质,资本创造价值和野蛮生长都源于逐利性,哪一面是主流,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引导资本的行为
➤近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d中央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
更多重磅信号,请看全文批注版。
欢迎转发分享,欢迎留言交流!
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
更 是 政 治 问 题
韩 文 秀
(中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击阅读全文批注版)是在d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2022年要召开d的二十大,做好经济工作极为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思路、作出了部署。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坚强领导下,全d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一定能够实现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d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百年变*和世纪疫情下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
2021年是d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d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我们胜利召开d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d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通过百年d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构建新发展格*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一些机构和专家预计,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划设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1%,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累计控制在10万例,全国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6亿剂次,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2%。
二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组建国家实验室,制定了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成效,“天问一号”、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三是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面对疫情冲击,我国出口逆势快速增长,占全球贸易份额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大显神威,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抗疫物资保障、全球物价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四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重要成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五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农业生产克服自然灾害特别是秋汛影响,粮食又获丰收,产量超过1.3万亿斤。
六是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积极推进。成功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国际对比表明,依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增多、挑战上升。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消费和投资增长势头减弱,供应链受阻,企业生产面临生产要素短缺,包括缺芯、缺电、缺柜、缺工等问题。受芯片短缺影响,近几个月汽车产量下降10%左右,电力供应状况好转,但仍处在紧平衡,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有所回落。中小微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市场预期不稳。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保持恢复性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特点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变异毒株影响,全球生产和物流接连遭受冲击,主要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发达国家超宽松政策退出可能产生较强负外溢性,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上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增强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比如,我们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澎湃的市场活力、足够的政策空间,特别是有d中央坚强领导、百年奋斗的智慧经验。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全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经历了风雨,见到了彩虹,积累了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一是必须坚持d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步调一致向前进。2021年经济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重大风险挑战,关键是在d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才能够过险滩、闯难关,稳住宏观大*。
二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d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d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新时代的发展决不能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防止急于求成。经济运行是一个有序演化的动态过程,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
四是必须加强统筹协调,防止顾此失彼。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
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不把分兵把关变成只顾自己、不及其余,避免*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
又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制定和实施政策,都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遵循经济规律,以实践效果检验政策的成败优劣。
【延伸阅读】
“七大政策组合”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022年要召开d的二十大,做好经济工作极为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d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d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稳定,迎接d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稳”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突出的关键词。新闻通稿中有25个“稳”字。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问题。
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努力实现2022年经济平稳开*、向好发展。
会议明确了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的政策框架和重要举措,提出了“七大政策组合”。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稳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管用性,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
202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到2022年使用的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等,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并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推动财力下沉,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前不久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了约1.2万亿元资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政策要有机结合。内需潜力大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发力。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前一阶段一些地方发生燃气管道爆炸事故,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排查和改造,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工程”。
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政策效果的“受益者”“阅卷人”。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支持政策,该延期的要延期,该扩围的要扩围。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和工业提质升级。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政策落地,弘扬企业家精神,振作市场主体信心。
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21年我国制造业占比略有回升,呈现积极势头,但一定程度上也与服务业尚未完全恢复发展有关,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仍任重道远。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国民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对于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近年来,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方面政策力度也前所未有,关键是加快落地见效。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积极进展,要加快产业化应用。当前我国生产函数发生变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突破一个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产业,盘活一个大行业,激发大量投资和消费需求。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实践证明,改革是消除短缺、释放活力最有效的办法。2021年一些地方“拉闸限电”负面影响很大,但也倒逼能源领域价格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比如,将市场交易电价浮动范围由10%上调至20%,高耗能行业电价上浮不受限,这就会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1年以来,出口为稳定宏观经济作了很大贡献,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把短期订单优势转化为中长期国际竞争优势,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使我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将为我国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来源。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充分发挥这些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要落实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2022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076万人,又创新高,要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培育养老新业态,发展“银发经济”。
正确认识和把握
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点击阅读全文批注版),有关内容已在《求是》杂志发表。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这不是几年就要打赢的攻坚战。
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互为前提和保障。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途径。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好“蛋糕”,通过合理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第三次分配,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不能搞道德绑架式“逼捐”。要重视国际上的经验教训,推动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不能养懒汉,拉美一些国家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要引以为戒。
第二,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d的一个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马列经典著作里面没有,苏联搞计划经济也没有遇到,这是我们d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资本都是要逐利的,这是资本这一范畴的根本性质,资本创造价值和野蛮生长都源于逐利性,哪一面是主流,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引导资本的行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和能源矿产等,是整个经济最为基础的部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21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供给紊乱和短缺的问题,再次点醒我们,这是一个事关全*的战略性问题。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依存度已经很高,有的还在上升,比如,石油对外依存度77%,铁矿石81%,铜精矿78%,大豆84%,初级产品供应的重大缺口,可能演变成为“灰犀牛”事件。特别是粮食安全,更是不容有半点闪失,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工作,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坚持互利共赢,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d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复提醒,要求警钟长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风险方面有巨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效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目前风险隐患不少,但总体上是可控的。但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如履薄冰,见微知著,抓早抓小。要继续按照稳定大*、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要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按照各自职责推动风险化解。要深挖风险的根源,通过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风险,既治标、又治本。
第五,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d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d中央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还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防止把任务简单层层分解。要看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约束的一面,又有激励的一面,这两年国内几个热点产业,如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等,都与“双碳”刺激效应有关系,相关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也在凸显。随着时间推移,激励的一面会越来越明显,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有机融合。
以上五个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是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又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新篇章,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来源:《瞭望》2022年第1期
【延伸阅读】
10万+阅读、1万人分享的
六中全会历史决议(全文批注)!
中央***专题民主生活会,信息量极大!
对迎接二十大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了然的、修订对照版的***工作规则!!
价值循环运行的三个阶段谁的观点?
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劳动阶段是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的转化。
1、消费阶段:主要指由使用价值到劳动潜能转变,虽然人们消费生活资料是为满足主观需求,但在客观上是为了发展劳动效利,积累劳动潜能;
2、劳动阶段:指劳动潜能向劳动价值的转变,在转变的一系列过程可称为劳动;
3、生产阶段:劳动价值转向新的使用价值,该过程可称为生产。
以上就是价值循环的三个阶段。
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生产阶段是什么的转化?
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生产阶段是劳动价值到新使用价值的转化。
一般情况下,价值的循环运行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消费阶段,即使用价值到劳动潜能。
人们消费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虽然在主观动机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但在客观目的上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更直接的意义是为劳动过程积累必要的劳动潜能。通常把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称为消费。
2.劳动阶段,即劳动潜能到劳动价值。
劳动者在生产系统中通过具体的劳动方式,把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通常把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称为劳动。
3.生产阶段,即劳动价值到新的使用价值。
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与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并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增大其使用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劳动价值向新使用价值的转化过程。通常把劳动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化和增值过程,称为生产。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资本是在不断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而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产业资本是指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一切生产部门的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联系,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购买阶段。就是产业资本家以商品购买者的资格,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作为生产要素的商品。如果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购买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第二,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资格,使用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过生产过程,劳动力被消耗,原材料被加工,机器设备被磨损,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这时的商品与原来买进时的商品相比,不仅使用价值形态不同,而且价值也增殖了。所以,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如果用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那么,生产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第三,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换回货币。这时,资本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货币形式。但这个货币与最初预付的货币已经不同,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除了原先预付的货币以外,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增加额,即剩余价值。这样,商品资本又转化为增殖了的货币资本。用公式表示为:w′——g′g′=g+g,其中g是预付资本价值,g是实现了的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循环也就是,它从一种形态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价值得到增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产业资本循环中顺序采取的三种资本形态,并不是三种类型的独立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在自身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他们都统一于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这个根本目的上,只是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货币资本的作用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作用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作用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中生产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产业资本家投资的目的,不仅要在一次产业资本循环中获得剩余价值,而且要连续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因而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g—w…p…w′—g′?g—w…p…w′—g′?g—w…p…w′—g′……从这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可以看出,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态都在进行着各自的循环活动。因此,在产业资本的连续不断的循环或现实循环中就形成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循环。货币资本循环:g—w…p…w′—g′,可简写成g—g′。生产资本循环:p…w′—g′?g—w…p,可简写成p—p。商品资本循环:w′—g′?g—w…p…w′,可简写成w′—w′。(1)货币资本循环。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而且终点g′大于起点g,有了价值增殖。因此,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最清楚地表现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同时,由于生产过程表现为两个流通阶段(g—w和w′—g′)的中间环节,因而由此产生出一种假象,好像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货币资本自身表现为能够生出货币的货币。所以,货币资本循环虽然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但是,由于它给人以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假象,使这个循环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2)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资本的流通过程(w′—g′?g—w)表现为生产资本循环的媒介。而且在生产资本的一次循环中,就明显地表明生产是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是,生产资本的循环也存在片面性,它是从生产过程出发又回到生产过程,似乎资本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进行生产,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被掩盖了。(3)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已经增殖了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们都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所以,商品资本的循环表明生产就是再生产过程。同时商品出售的流通过程是作为商品资本循环的最初阶段,在循环中占了首要地位,这表明,全部商品的消费是这种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然而在商品资本循环起点终点都是商品,好像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因此,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必须联系起来统一加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和实质。2.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第二,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条件是不可能经常具备的。资本主义各种对抗性矛盾的存在,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这种条件经常遭到破坏,因而产业资本循环只能时断时续地进行。补充:第二节资本周转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资本周转,就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考察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方面进行考察。2.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产业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3.资本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两部分。这两部分时间的长短都会对资本周转时间发生影响。4.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这一定的时间,习惯上通常以“年”作为自然计量单位。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么,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n=。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而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越多,意味着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一年内周转次数越少,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固定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其使用价值整体地、连续地加入生产过程,而价值则按其在每次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逐次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2.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其使用价值全部一次投入生产过程,价值也一次周转的那部分资本。具体地说,就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此外,用于劳动力的资本,以工资形式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工人,工人将其用于购买消费资料。因而它的价值并不像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价值那样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重新创造出来。新创造出来的相当于用于劳动力的资本价值,在商品出卖以后,又全部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所以,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全部收回。根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也把它列入流动资本。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1)二者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2)二者周转方式不一样。(3)二者回收方式和期限不一样。(4)二者的物质更新方法不一样。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只是对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的区分。至于产业资本的另外两个形态——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都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只有价值形态的变化,并不存在价值转移的问题,所以称之为流通资本。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首先,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再次,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为了区别资本的这两种划分,列表如下:表(4—1)5.固定资本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这种损耗都是物质上的、有形的,所以又叫物质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限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无形损耗也叫精神损耗。无形损耗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二是由于新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贬值。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固定资本价值上的损耗,而物质形式上没有磨损。固定资本无形损耗所造成的固定资本价值的损失,并不能完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当代科技进步的加快,竞争加剧,使无形损耗呈上升趋势。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日时间和增加工作班次,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和弥补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必须设立折旧基金。所谓折旧基金就是按照固定资本磨损程度而逐年提取的货币准备金,也叫折旧费。它通常以一年为单位提取。折旧费可用如下公式表示: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折旧率的计算公式是: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周转速度是指整个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1.受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的影响。在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时,需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方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年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是: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如果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得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也就快,反之就慢。因此,为了加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需要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2.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固定资本的比重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慢;如果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快。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总资本量和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量,扩大再生产规模,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在全部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创造剩余价值,因而资本周转快,可变资本周转就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价值就越大,剥削的雇佣工人数量就越多,从而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以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为:m=m′vn年剩余价值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年剩余价值率,以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其公式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这里主要考察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要将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以进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在社会总产品中要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以及为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须追加的消费资料。1.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首先,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维持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要有一个余额。这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的需要。因此,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价值。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ⅰ(v+m)>ⅱc其次,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求外,也必须有个余额。这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ⅰ(v+m/x)依据上述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前提条件,设计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如下: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1500c+750v+750m=30005500c+1750v+1750m=9000在这个图式中,ⅰ(1000v+1000m)>ⅱ1500c,符合ⅰ(v+m)>ⅱc这个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具备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可能。2.从这个图式出发来考察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为了扩大再生产,第一年生产结束后,资本家必须进行积累。积累首先从第ⅰ部类开始,假定第ⅰ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作积累,另一半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积累部分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仍是4∶1,即资本化的剩余价值有400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c表示),100转化为追加的可变资本(用△v表示)。这样,第ⅰ部类的产品价值的各部分按其作为扩大再生产基金的用途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在这里4000c是补偿基金,用以补偿第ⅰ部类所消耗的全部不变资本价值,400△c是积累基金中用于追加不变资本的那部分,1000v是原有工人的消费基金部分,100△v是积累基金中用于追加可变资本或追加工人的消费基金部分,500m/x是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这里的ⅰ(4000c+400△c)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以实现和补偿。ⅰ(1000v+100△v+500m/x)部分,仍需和第ⅱ部类进行交换。它代表总值为1600的生产资料,比第ⅱ部类原来消耗的生产资料1500c多100。这100代表第ⅰ部类为第ⅱ部类多提供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可用以进行扩大再生产;同时,第ⅰ部类还要求第ⅱ部类多提供这样多的消费资料,以供增加工人的消费之用。与此相适应,第ⅱ部类就要进行如下的资本积累:首先,从750m中拿出1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再按照资本有机构成2∶1的比例(假定第ⅱ部类积累部分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再从750m中拿出5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样,第ⅱ部类的产品价值的各部分按其作为扩大再生产基金的用途重新组合为: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这里的1500c是补偿第ⅱ部类消耗掉的全部不变资本价值,100△c是积累基金中追加不变资本的部分,50△v是积累基金中用于追加可变资本或追加工人的消费基金部分,600m/x是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其中ⅱ(750v+50△v+600m/x)部分,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得到补偿;ⅱ(1500c+100△c)部分所代表的产品,是消费资料,它通过同第ⅰ部类的交换取得价值为1600的生产资料。上述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图中①、②是两大部类内部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交换,③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经过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补偿,第二年的扩大再生产就可以进行了。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第二年生产的结果是:ⅰ:4400c+1100v+1100m=6600ⅱ:1600c+800v+800m=32006000c+1900v+1900m=9800第二年产品的实现,以及第二年以后各年度扩大再生产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情况,可以根据第ⅰ部类的积累率,按上述方法加以类推。从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ⅰ(v+m)>ⅱc,ⅱ(c+m-m/x)>ⅰ(v+m/x),仅说明扩大再生产具有了可能性,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保持比例平衡时,总产品全部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扩大再生产才能真正成为现实。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能正常进行,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第一,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追加的不变资本。即ⅰ(v+△v+m/x)=ⅱ(c+△c)第二,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要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ⅰ(c+v+m)=ⅰ(c+△c)+ⅱ(c+△c)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ⅰ(v+△v+m/x)+ⅱ(v+△v+m/x)同简单再生产一样,第一个条件是基本的,其它两个条件是派生的。它们都从不同侧面,共同决定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往往是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下进行的。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会发生第ⅰ部类生产比第ⅱ部类生产增长得快的现象,即生产资料生产必须优先增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增长,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因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或受制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是三个阶段中的决定性阶段。生产阶段资本活动的实质为生产剩余价值。在这个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既发挥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又发挥生产资本的作用。3、销售阶段: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