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主题基金为什么跌得那么多(保险股寒冬,还值得投资吗?)

时间:2024-01-03 18:20:26 | 分类: 基金知识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保险股寒冬,还值得投资吗?

文|银行螺丝钉(转载请注明出处)

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保险行业的长期收益

保险行业为啥低迷?

一是2016-2018年,保险行业涨幅比较高,短期估值透支了部分收益;

二是因为保险行业处于转型期,同时也遇到了疫情,对线下保险销售产生了较大影响,保费收入下滑。

太销售导向,客户买了很多很贵又不划算的保险,导致保险公司的口碑普遍不太好。

2020年遇到疫情,线下不太好开展业务。海量的保险代理人,反而成了负担。

保险行业怎么投资?

总结

◆◆◆

顶流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5.75亿买进自家产品,市场能反弹吗?

最近股市挺水的,大家都很绝望。很多人一个月把2019、2020、2021三年的利润都亏进去了,还有个大神亏了1.18亿。

我看了一下上证K线图,一月4号开盘3649点,今天3394点,只跌了7%。而纳斯达克指数从15732点跌到13542点,跌幅13.92%。但是从市场反应看,A股基本上就是股灾了。

雪球用户“西北神鹰”发了一条离别宣言:告别了,雪球的众位散户朋友们,股市不是提款机,安心工作吧,稳稳幸福,入市6年,价值投资,趋势投资,短线投机全部尝试,我麻了,这确实就是个赌场,只有那些总有顶尖赌艺的才能赚钱,但是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来这就是送钱的,所以,安心上班提升自己才是正道,股市每天提心吊胆还得给股市送钱,亏钱又伤身体,人人都想赚大钱,初衷是好的,但是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段话不长,却让我感触颇深。有几个问题需要聊聊:第一,股市是不是提款机?第二,你认为股市是赌场吗?如果是,你会选择怎样利益最大化?如果不是,你会怎么做?第三、六年时间尝试三种完全不同的操作体系,您真的会几种?第四、如果明白“极少数才能赚钱,大多数人都是送钱的”,你会怎么做?

投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经济行为,可惜门槛太低,开个户,几百块钱就能成为股民,没有考核成功才能上岗,没有师傅带教,没有专业学习,就这么开始干了。

有些核心问题没有想清楚,有些基本技能没掌握,可不就是赌徒吗?

对于投资我觉得五方面的修炼是必要的:哲学、商业、投资、工具类和修养类的,具体的书单我总结了一份名册,大家可以参考。

起码得有完善的操作理念、财务报表的阅读分析和估值能力吧。

从GDP看,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5.1%,我们把当前的上证指数折算一下就是2020年年初的3063点,完全不需要恐慌。

市场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两年在以“赛道”为幌子的掩盖下,市场分化极其严重,2020年年初的时候市场遍地黄金,但是今天,贵的太贵,就算再跌几个跌停还是贵,便宜的太便宜,资金不愿意碰。

造成今天这种*面的核心就是机构,我们知道过去的两年基金行业发展迅猛,为啥?因为业绩好,吸引了众多资金进入。为什么业绩好?是基金买的公司盈利能力很强,还是这些公司的估值提高了,甚至是极度高。高的恐怖,即使美国最优秀的科技公司估值都没有这些公司的一半高!

这里的典型就是芯片、医*、调味品、白酒等赛道行业。而基金行业是按照规模收取管理费的,所以基金经理的核心并不是做好业绩,而是做大规模,业绩只是规模的工具。比如某些基金经理,管理上千亿的基金,一年管理费就几个亿,说真的基金后面的业绩好坏,她可以完全不关心了。

缺乏长期的业绩规则约束,基金行业并非恶意选择抱团股,而是市场行为的必然结果,最后导致暴涨暴跌,说句心里话,赛道股跌到今天,按照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取15%收益率计算,我还没发现一个值得重仓的股票,好消息是,慢慢有些股票进入范围了,典型就是我们的百度、京东、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具备了长期投资的基础。

证券日报喊话说:挺起A股的脊梁,请问这句话的主语是谁?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机构还是散户?要怎么挺起来?

其中有一段话:美国股市24日先暴跌再翻红的走势,反映了美国面临巨大通胀压力、制造业难以提振、疫情大肆蔓延的复杂形势:一方面,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前景感到担忧,对加息和刺激政策退出十分敏感;一方面,其主流投资机构凭借强大资金实力,出手护盘十分凌厉。十分幼稚,反映了作者连基本的投资素质都不具备,先不说观点对错,完全的交易视角,对股价变化的盲目归因,对于投资,对于市场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最后作者说啦:我们呼吁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担起引领价值投资的主体责任,主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持续发展的*面,挺起A股的脊梁来!

作者似乎没有明白一件事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者最大的光荣和责任就是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利益最大化。因为只有每个参与者都用尽一切手段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才能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这场所谓的危机,从主体看,很有可能是机构投资者,但是背后的责任却不该让他们承担,他们没有任何过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股市制度是不是有问题?

新股发行的定价是不是太高了?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的处罚是不是太轻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是不是不够?该退市的公司是不是因为各种原因没退?股市的功能定位侧重点是不是要改一下?股市的交易成本是不是该降低?

恐怕这才是正事吧。

这两年很多主题基金挂羊头卖狗肉,凭着在基金合同中一句或者几句语焉不详的条款,大肆参与高价股的抱团,几百倍市盈率的公司都敢买,教育主题的基金买新能源,保险主题的基金买新能源,大家都去买新能源,一时的繁荣背后必然是一地鸡毛,这点任何一个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都清楚,为什么不管?

证券时报的喊话是有效的,基金公司纷纷拿出真金白银买进自己的产品:

机构投资者合计5.75亿买进自家的产品。看起来挺好,实则令人失望。

作者批评美国说,其主流投资机构凭借强大资金实力,出手护盘十分凌厉,现在呼吁机构投资者护盘又是什么?

跌多了就涨,涨多了就跌,每次的涨跌其实都是随机的,不合理的,但是在千万次不合理的涨跌中就完成了资产的合理定价。

现在这些机构拿到了钱,拿出了钱,他们会买什么呢?无非是继续炒作自己原来买进的公司,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在泡沫的方向走多远,最后就会有多惨,这是必然的。

这些机构投资者也是非常聪明,他们拿别人的钱投资就非常有魄力,但是拿自己的钱投资可能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我们把这些基金整体看做一个大公司,基金经理和机构都是公司的管理层,现在公司股价在跌,拿出资金增持5.75亿,能有啥用呢?

我们就抓住一个点:这5.75亿买进的股权,是准备后面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还是说准备持有赚取公司内生性增长的钱?如果是前者,后面打算卖给谁,卖给散户吗?如果是后者,持有的收益能有多少,这个收益能满足出资者的收益预期吗?

金融行业色彩斑斓,很容易令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楚问题的时候就回到原点,其实投资就是那几个关键点,能不能守住初心,能不能坚持原则,决定了不同的投资结果。

理性投资,稳健致富,快乐生活,幸福满满。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帮我点个“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者转发给你爱的人,我们一起致富。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基金操作:真的跌懵了!下跌的方向彻底没救了?

人工智能今日大跌,技术面比较难看,预计还没有调整结束。AI这一次调整就是从端午假期前后开始,而我们也是在端午假期前发现风险后,开始全部清仓了这个方向,及时的躲过了这一阶段的深度调整,这几年,我对风险的判断也越来越敏感,希望之前跟随逃出来的不能再去重蹈覆辙了,操作上还没有建仓的兴趣,再观望一阵子。

新能源今日冲高回落,放在现在的市场环境,确实高开低走都是家常便饭。明天周五会非常关键,短线我认为,如果明天再不来个像样的反弹,那接下来就真的要奔着前低去了。现在策略上,要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

医疗今日冲高回落,还没有发现企稳的迹象,预计医疗还会继续磨低。这个方向我已经强调多遍,真的不能去大动作布*,而是要把子弹分成很多份,慢慢去布*,手有余粮,心才不慌。

半导体我们也是在上半年行情的最顶部开始逃顶的,回过头来也是跌的惨不忍睹。短期来看,半导体从昨天开始就选择向下了,接下来可能会破位下跌,回调力度能看得到,建仓真的需要缓一缓。

白酒今日冲高回落,本周也连续下跌了几天了,但是新一轮反弹真的看不到,我预计这个方向本月剩下的时间里就是在这个区间横盘震荡,不上不下。

军工今天又出现了一根中阴线,调整动能十足,技术面也处于下降通道。预计短期军工还会继续调整,我在前期的顶部发现风险后,开始提示过需要减仓做T,很多朋友也跟上了,那就继续等待吧,还不到接回的那一步。

今日操作汇总

 摩根日本精选股票(QDII) 今天加仓2000元,上周日本股市是走平的,但由于汇率收益,该基金上周上涨了2.13%,业绩马上就要创历史新高了。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基金经理张军拥有15年的QDII管理经验。并且,摩根资产管理在日本还有投研优势,早在上个世纪1969年开始,摩根资产管理就开始对日本股票投资管理,至今已有54年的日本投研经验。我看好后市的日股能够继续攀升向上,今天用实际行动布*了。

 **东财数字经济优选混合C 今天加仓1000元,数字经济是今年的市场热点,政策支持力度大,利好一直频繁出现。根据机构最新研报观点,数字经济产业投资机会最少持续2-3年,那么今年只是上涨了第一波,我坚信这次调整结束后,还有一波大的上升行情,这只是数字经济主动基金,整体弹性会强于大多数指数基金,今天逆市布*了。

 易方达创业板ETF联接A 今天加仓1000元,创业板在A股的地位就类似于美股的“纳斯达克”,两者都是新兴产业和科技属性占比较高的主流指数。目前创业板的两大权重行业分别是新能源和医疗,这两个方向都是市场已经调仓比较久的,对于后市形成的风格切换也是有利的,从长远逻辑看,的确资金也会更喜欢这些高成长、性价比较高的方向。

 广发景宁纯债债券C 这只债基主投长期债券,我研究过这个基金经理宋倩倩,她从2011年入行来经历了多次周期的考验。比如,2011的城投债信用风波、2013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紧缺、还有2016年的债市回调等,经历多年的牛熊周期考验后,无论是资产配置还是交易层面, 她都坚持将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控制放在首位。这只债基历史以来的回撤控制的也很好,即使是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也是有底气敢去布*的。

 招商中证全指软件ETF联接C 今天加仓1000元,计算机软件从高位至今调整了18%,对于强势板块来说,1这个调整幅度已经很深了。目前是所有板块都在调整,也和市场行情有关,接下来只要市场能够企稳,资金还是会首先进场这类前期强势的方向,所以软件调整下来更是补仓的好机会。

其余无操作。

码字不易,大家看完帮忙点个赞,谢谢支持。

以下内容发文需要,看过的朋友略过就好。

今年的春耕行情中,所有做的板块都盈利吃大肉了,大家一路见证,所有操作每天全部公开,欢迎关注。

消费和白酒盈利14.6%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C 

半导体方向作为重点跟踪目标。 诺安成长混合  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C 

保险盈利16% 方正富邦中证保险主题指数(LOF)A 

恒生科技盈利12%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A 

证券盈利6%  鹏华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LOF)C 

各大板块风险级别不同  上证指数  纳斯达克  创业板指 

看完点赞,基金大赚。  #晒晒我的基金操作 

为什么基金会跌的那么厉害?

因为股票在跌啊。。连锁的。

2018年基金为什么一直跌?

2018 年,市场环境变化多端,风险因素增加,导致基金市场整体表现下跌。

首先,长时间的市场上涨导致投资者信心膨胀,风险偏好提升,因此市场风险偏好转为保守,这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是一个调整过程。

其次,2018 年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引发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也对股票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综上所述,2018 年基金市场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环境变化、风险偏好转变和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

股票&基金&银行一起“摆烂”,为何保险理财仍被严重低估?

股票、基金,一起摆烂了。打工人开工的第一天,从白上一周班开始。

部分保守型的朋友,all in 在银行理财,本想笑看股民和基民的哀嚎,结果一打开银行app,惊掉了下巴:银行理财咋也能亏损呢??!

这年头,所有理财渠道都停下内卷、相约摆烂?

面对当下的经济形势,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给大家支了一招:在此次大跌的前一天,他发表了一篇10w+的文章:《在中国,这个理财工具被严重低估》。

这个工具,说的就是理财型保险。

文章中,吴晓波先生主要说了这样几个观点:

1.资管新规已落地,(银行渠道)保本理财产品已经退出市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也得自负盈亏。

2.过去十几年里,全球利率下行的总体趋势是非常明显的。中国也处在一个利率长期下行的通道中。

3.反观保险,它不能让投资者一下子赚到很多钱,但是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它有其他理财工具没有的优势。所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它是一个稳健的投资选项。

4.保险可以通过锁定一个中长期的稳定收益,帮助投资者应对外部风险增加以及理财产品整体收益降低的情况。所以大家不妨认真地谋划一下保险在资产配置中所占的比例。

文章很精辟,更多的内容我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可以找来原文读一读。

作为一个保险号,我们主要想接着吴晓波老师的话题,谈一谈“为什么”的话题:为什么理财型保险,在中国会被严重低估?

不少朋友或是在股市基金里“跌麻了”,或是发誓再也不碰投资,也不肯正眼瞧一瞧绝对安全,收益稳固的理财型保险。为何?结合舆情来看,主要有三大原因,今天咱就逐个探讨一番。

01.担心上当受骗,嫌弃保险水太深

这类朋友,可能都听过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那老谁家的小谁买了理财型保险,说是罕见的“开门红”福利,利率能到10%,投保几年就能领,结果呢,分红只有块八毛,大额返现要88岁才能领,想不拿利息取回本金,也得等上30年!

部分机构、部分人的销售误导,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大众信任度。“骗人”、“水深”这些锅,保险业确实得背着,因为挨打要立正。

但是,面对如今“碧连天”的投资形势,我们要为自身利益着想,而不是为偏见买单。

保险业不全是坏人,尤其在当下,保险业已经大体结束了野蛮发展的时期,保险经纪公司已在各地开花,涌现了一批高素质、高专业度的经纪人,而代理人队伍经过各险企的转型与洗牌,也已经有了新的面貌。

任何群体,都不可能长着同一副面孔。

比如说大家普遍都很信任银行,但银行里面也有一撮人,会以误导的方式,忽悠前来存钱的大爷大妈买上理财,甚至擅自把客户的存款操作成理财,导致资金的流动性被封锁,与客户的实际需求南辕北辙,这种事也没少发生。

所以说,与其给行业贴标签,不如去鉴别具体的人和事。

我相信,大家只要拿出研究基金一半的精力,一定能找到一个靠谱的专业顾问,一定能得到一份符合自己合理需求的、保本保收益的好方案。

02.没挖掘到好产品,嫌弃保险不灵活

有些朋友,是一听到保险理财,就觉得要七老八十才能领钱,心态直接爆炸。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们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还有些朋友,是既想要股票般的收益,又想要保险般的稳定,还想要存款般的灵活,这确实是为难保险顾问了。

理财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即安全性、收益率和流动性这三者,不可能同时拥有,保险也无法突破客观经济规律,太贪心是会长胖的哟。

咱们姑且不谈保险姓“保”、刚需规划这些道理,仅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出发,就可以自信地说:部分优秀的保险产品,真的能把安全、收益和流动性这“三个角”平衡得很好。

比如说,目前市场上灵活度拔尖的一款增额终身寿,可以做到3年交费,第3年回本且有增值,5年交费,第5年回本且有增值(即:退保时能退出钱,超过总投入)。

现金价值=退保能退出的钱

这意味着,只要完成交费,这笔钱就是完全灵活的。不需要用,就放在里面持续复利增值,收益写进合同,绝不会任性波动。需要用时,退保取出即可。

再来看另一款增额终身寿,灵活度不求极致,收益就略佳一层:

现金价值=退保能退出的钱

如图,每年存10万,连续存3年,第5年回本有增值,第6年账户里就变成352506元,第22年就增长到了610013元,翻倍且有余。这样的收益,稳稳地跑赢一众散户。

除此之外,教育年金也完全可以成为财富规划的好工具,只要家中有一只适龄的四脚吞金兽即可。

你看,理财型保险,不都是要把钱“质押”到七老八十才罢休,给它三五年时间,也能换来资产的绝对安全与平稳增值。

03.仍对投资有信心,嫌弃保险收益低

对于真正的投资高手来讲,如果确实历来都赚多亏少,并确信自己上了年纪后,仍有脑力与精力玩转投资,不考虑保险理财也是完全OK的。

但对于反复被割、时常跌哭的朋友来说,与其继续all in 在股票/基金中,就真的不如来看一看保险理财了。

斗胆引用一句不招待见的话: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投资是一个专业门槛很高的事情,想在网上看几篇“口诀”,就逃过被割的命运,很难很难。

而让保险进入自己的认知,找到一个专业靠谱的保险顾问,结合自身需求,做好一份收益稳固的财务规划,这件事的难度,一定远远低于自己勤学苦练,成为投资高手。

并且,买理财型保险,与买股票或基金,不是全然对立的关系,它们都应是资产配置中的一员。

恒天财富董事长周斌先生,曾针对“应对通胀”提出过两大投资建议,我认为放在今天也很适用:“第一个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投资。第二个是放弃纠结某一类资产的买卖,转而开始配置,不断地完善投资组合,有压舱石,有救生圈,有风帆,才能让财富之船行稳致远。”

安全保本、收益稳固的理财型保险,是我们的压舱石;波动剧烈的股票和基金,则是我们的风帆。

All in 是一场赌博,十赌九输。

而合理的资产配置,才是科学理财:投资大涨,则扬帆起航,春风得意。投资大跌,我们也有着稳步增值的底层资产,来维系生活品质与原有阶层,这才得以云淡风轻,不必“天台相见”。

更何况,当前的形势是疫情常压顶,邻邦有硝烟,股市频震荡,利率终下行。在这种光景下,捂好钱袋子,先保值再增值,才是上上策。

最近的基金为什么全是跌??是否应该赎回

估计在年内都会处于调整的行情,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较差的话可以赎回最近大盘在震荡,基金的跌幅也较大,但长期投资就不要计较一时的涨跌了

基金狂跌是怎么回事?

基金狂跌可能是宏观经济环境衰退导致的。也可能是这支基金对应的行业萧条导致的

为什么大部分股票和基金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都暴跌

来看K线走势图,是不是很夸张?一个月时间就把之前一年多的升值幅度给跌没了。这也意味着人民币中期贬值时间已经到来。其实这两年,人民币表现已经算是优等生了,看看欧元,21年初到现在,贬值了17.9%,上个月也贬值了...

基金为什么老跌?

因为股票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