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集团为什么不上市(为什么有些公司想上市,而有些公司却不想上市,这是为什么)
时间:2024-01-18 17:09:53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为什么有些公司想上市,而有些公司却不想上市,这是为什么
如果你只是想随便了解下,下面这段话讲的比较符合事实:一个公司要上市,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股权结构,是否缺乏拓展业务所需要的资金等等。而在中国,上市的外部原因包括**原因,市场原因等等。从华为公开的资料看,由于股权不集中(上市意味着管理层控制权可能被剥夺尽管可能性很小),以及持有原始股股东众多(上市产生众多亿万富翁,对社会影响不好**会干涉,对公司影响也消极),另外,中国目前的股市市场状况,非特殊时期是难以接受如此一个庞然大物的(如果按照融资49%算,或为融资将超过500亿rmb以上,这对市场是一个致命打击)。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华为不缺钱,一个公司不缺钱发展就不必上市,毕竟上市了很多东西得公开,还得接受股东和媒体的监督,许多信息都透明化,这对一个默默崛起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华为上市时间依然是个未知数。也许,等哪天华为整理好自己的股权结构了,需要更多流动资金去支持公司发展更加强大了,那就是其上市的时候。但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华为,建议看一下《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
为什么中国内地的有些公司,到美国到香港到新加坡去上市,不在中国上市
展开全部一般来说外面门槛低,、
成飞集团为什么不注入成飞股份
成飞集团原本可以通过向成飞股份注入资金来拓展发展,但考虑到成飞股份是**主导的非上市公司,未能获得相应的融资,成飞集团不得不另辟蹊径,才能使公司取得发展。
成飞的股票有两个现在怎么只有一个了?
成飞的股票只有一个是因为可能发生了合并、收购或者股权转让等情况。在股票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变动和交易,可以导致一家公司的股票数量发生改变。如果成飞的股票数量减少为一个,可能是因为公司进行了合并,两个原有的股票合并为一个,或者进行了股权转让,将一部分股权转移给其他投资者,等等。因此,这种情况下,成飞的股票只有一个了。
明日宇航是成飞集团的供应商吗
不是,明日宇航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供应商。
成飞民用借壳哪家公司?
是国企。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成飞),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是国有企业,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国家重点优势企业。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航空工业成飞积极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理念,在军机方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 等系列飞机数千架,歼-10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国外军机用户达十多个国家。在民机方面,与成飞民机公司一道承担了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的研制生产;
是国际一流的民机大部件供应商,累计生产交付民机转包产品一万多架份。大力发展无人机、喷气公务机产业。
同时,航空工业成飞积极发挥航空高科技优势,有选择地发展重点支柱民品项目,柴油发动机电喷系统被列入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建设航空高科技产业园,强力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上市的背景及分析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由于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对于国防的发展以及军事装备的需求也更加急迫,这为军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未来军工行业将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国防支出15537亿元,强军兴军的目标均预示着军工行业前景可期。而作为国之重器J20,成飞集团借壳上市更是2023年最大的一个国企改革军企改革标的股,短中长期内都会不断结吸引市场关注与资金热度。中航空工业集团也会凭着过资本运作成功经验,全力保障成飞集团成功借壳上市,使得中航成飞可以实现直接融资吸收社会资本,利用社会资金支持加大新机项目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研发和生产能力,改变了航空企业过去只能主要依靠**拨款进行融资的被动*面。同时登陆资本市场后,利用社会资金助推公司的研发与经营,并利用公司在市场上公开披露的信息加强与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推进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形成了军民融合的新*面。
背景1:2023年3月5日,相关会议《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国防支出15537亿元,增长7.2%,我国2023年国防预算增速创近4年新高。
背景2:在国企混改与军民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航工业集团承担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重责任。但中航工业集团与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世界航空巨头相比,在研发、制造、销售、核心技术、管理效率、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与重组,可以使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核心优质资产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规模得到提升,使中航工业集团重要板块及实体做优做强,增强中航工业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军品实力加固、军品民品结构合理的新*面的形成。而随着军工企业混改升温以及国家促进军民融合的战略要求,越来越多军工企业会寻求上市机会,中航工业集团近些年也加快以控制的上市公司为依托,进行集团下属的企业间的合并和集团内部的资产整合,逐步深化军工资产证券化。
这段时间中航工业集团的资本化运作主要案例有:2008年11月,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借壳ST吉生化上市,更名为“航空动力”。2009年5月和2011年4月,航电系统公司将下属8家企业分两次注入ST昌河,同时置出原有整车业务,中航电子成功上市。2010年7月,东安黑豹注入中航特种车业务,实现资产重组。2012年8月,中航投资借壳ST北亚上市,建立了集团金融业务上市平台。2012年11月,飞机板块所属4家企业注入西飞国际,飞机业务成功整体上市,并更名为“中航飞机”;2012年12月,中航精机成功将机电板块所属7家企业注入,机电板块整体上市;2013年2月,哈飞股份将直升机所属4家企业注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直升机业务整体上市成功。2016年,沈飞集团借壳中航黑豹上市,并更名为“中航沈飞”。
由上述两大背景可知,中航工业集团在借壳上市等各种资本运作上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中航沈飞在集团内借壳上市的经验,对于同类型的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上市的模式操作提供了实际经验借鉴。
与普通借壳上市不同的是,同一集团内部信息更透明,集团内部更易了解到壳资源多方面的真实情况,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使契约更完善;另外在同一控制下进行资本化运作,更容易进行各方关系的协调以及资产重组的安排,减少了很多障碍,上市过程会更加顺利,在避免恶性竞争的同时,可以使集团的资产配置更加优化,借壳上市后的资源整合相对容易。
我们借荐中航沈飞的案例看下沈飞借壳上市过程中的市场效应,如下图:
观察中航电测当下的时间窗口,对标中航沈飞公告发布前后上市公司股价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中航沈飞公告发布后开盘后接连着18个“一”字涨停,在当时的股票市场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出市场对此次中航沈飞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反应非常积极,对公司重组后的情况及未来发展非常看好。
千亿成飞“借道上市”预案如期发布,估值未定部分资产拟不注入,机构热议军工资产注册制上市
财联社2月1日讯(记者胡皓琼)军工板块迎来重磅资产重组,千亿巨头成飞集团借道中航电测(300114.SZ)上市预案今晚如期发布。中航电测将于2日复牌交易。
根据中航电测披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简称“重组预案”),本次交易方案为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简称“中航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本次交易不涉及募集配套资金。因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成飞100%股权的预估值及拟定价尚未确定。
同时,由于本次交易并未导致中航电测实控人变更,因而不构成“重组上市”(即俗称借壳),成飞集团系由中航电测平台实现借道上市。对照中航沈飞业务规模及营收水平,有机构预测,成飞实现借道上市后的总市值有望跻身创业板TOP5。
此番系中航工业集团时隔9年多再次启动成飞集团的借道上市。与上次停牌半年方出预案不同,这次中航电测的股东们只等了10个交易日。
据中航电测最新公告,本次交易方案为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向中航工业集团购买成飞100%股权,本次交易不涉及募集配套资金。此外,由于截至预案签署日,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上述成飞股权的预估值及拟定价尚未确定。股份发行价格方面,据公告,最终确定为8.39元/股,即发行价格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80%。停牌前,中航电测股价报收于10.58元/股。
预案还介绍了成飞的具体情况,其由中航工业集团100%持股。主要财务数据方面,由于标的公司(成飞)部分资产拟不纳入本次重组范围,标的公司将对该等资产进行剥离。剥离后本次交易标的具体范围及相应财务数据将在重组报告书中予以披露。
简单回溯,早在2013年12月下旬,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成飞集成曾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至2014年5月,成飞集成复牌并披露重组预案,当时这一百亿级规模的重组拟将沈飞、成飞打包注入成飞集成,使之成为中航工业集团战斗机板块核心上市平台。复牌后,成飞集成股价一路高飞,两个月累计大涨超三倍。但当年11月,国防科工*否决了沈飞、成飞注入成飞集成事项,表示“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在该次重组被终止后,沈飞于2016年12月启动注入中航黑豹(现已更名中航沈飞)。
根据2014年时成飞集成重组草案,成飞集团2013年营收91亿元,净利润为3.8亿元,当时的评估价值为71.9亿元。而根据中航系上市公司此前公告,截至2021年末,成飞集团总资产达1511.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27.17亿元,2021年度营收达567.33亿元。天风证券曾预测,成飞集团2023年净利润预计将达到40亿元左右,上市后市值将达到2000亿元。
本次重组,中航电测公告就“交易背景”提到:“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各种风险挑战日益增多,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军事压力持续升高的背景下,我国国防军队建设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今日晚间,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的消息“刷屏”,成为市场最热话题。在优质军工资产证券化方面,注册制改革亦是重要推手之一。中航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告诉财联社记者:自2019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2020年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作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承载体,军工行业企业在融资上市方面是充分受益的。因为注册制这一相对高效的模式,确令军工企业上市条件更趋灵活便利,这一点,从军工资产通过IPO直接上市的企业迅速增加也能看出来。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国防军工板块,2020年以来已有5家军工央企旗下公司IPO,其中4家选择在科创板以注册制上市。此外,本次拟注入成飞的中航电测,亦是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目前唯一的创业板上市平台。
“军工行业处于历史性扩产周期,注册制下军工资产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活水,满足募资实现扩产需求,可谓是活水解近渴。另外,注册制下,军工资产的定价更加合理,对于优质企业,估值的提高也意味着可以吸引更多的募集资金。”张超说道。
展望未来,张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各军工央企资产证券化率有望持续提升。其中,军工央企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科研院所改制、混改并最终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中信证券也预计,2023年国企改革将继续加速推进,提振投资者情绪。军工行业有计划属性,“免疫”于宏观经济波动且行业正处于“十四五”黄金发展期,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具体到细分领域和板块,目前来看,按照总资产口径,近年来,我国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较以往得到了大幅提升,从2010年的21.89%到2021年已提升至47.59%。但就全球看,国外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率为70%到80%,国内的军工资产证券化水平仍低于国外成熟军工企业。如中国电科、兵器工业、航天科技以及航天科工集团,目前资产证券化率均不到35%,众多核心资产仍未实现证券化。”张超表示。
对于军工板块,当前市场观点稍有分歧:有观点认为,经历2022年的回撤后,军工板块整体已具备更高吸引力;但也有分析指出,相对疫情期间,目前军工产业的“确定性”优势已大幅减弱。
就此,张超告诉记者,近年来,军工行业行情已由估值贡献转化为估值贡献和业绩贡献共同驱动。经过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大涨后,军工板块2022年的回调主要由杀估值所致。近期,市场上确实存在关于军工产业的“确定性”优势减弱的论调,叠加消息真空期等因素,都加深了市场对军工股的整体观望情绪。
不过,他进一步指出,军工板块作为国家安全发展的“必需品”,仍是最具有相对投资价值的赛道之一。“特别是在2022年末,军工板块在成交量和估值角度两方面都已经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底部特征,结合我们对军工持续高景气发展趋势的判断,2023年及‘十四五’未来几年,军工行业业绩恢复快速增长的确定性较强,行业估值也有望在中短期得到修复,并维持震荡上行。”
“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维度上,在需求景气,供给恢复下,军工板块有望再次迎来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而从估值和成长性的匹配度上来看,军机等航空装备、航天装备、信息化及自主可控领域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张超说。
此外,张超还认为,对于我国的军工产业,在供给侧、需求侧、“新”兴装备市场与军贸市场上均有望获得历史性突破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具体到细分领域,下一阶段军工行业的重点领域需要顺应技术上智能化、信息化、体系化的三“化”与市场空间上具备可用于军贸出口的军贸属性,建议重点关注具有这三“化”一“性”的航空装备、无人装备与导弹这三大军工子领域。
根据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军工央企关联交易分析与行业景气前瞻报告,全产业链关联销售提速:其中,航空航天需求旺盛,2023年航空航天领域预计关联交易快速提升;导弹产业链预计关联销售/提供劳务规模同比+47.5%;航发产业链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关联采购/接受劳务规模同比+17.8%,关联销售/提供劳务规模同比+8.6%。
(编辑:刘琰)
我又错过了一个暴富的机会!为什么造歼-20的成飞也要上市?_生产_企业_空军
原标题:我又错过了一个暴富的机会!为什么造歼-20的成飞也要上市?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
据2月7日消息,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上市了,今天中航电测的股价已经来到了54.18元/股,而10个交易日以前,中航电测股价只有10.58元/股。
中航电测是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在此之前的1月11日,中航电测就公告,要以向航空工业集团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成飞集团100%股权,而这一天正是12年前歼-20首飞的纪念日。
之前持有中航电测的股票的兄弟们不但能挣钱,还能给造歼-20出力,你说这事儿爽不爽?不过以后还会不会涨不好说,反正没有买的我又错过了一个暴富的机会。
话说回来,为什么成飞这种造大国重器的军工企业也要上市呢?
对于军迷来说,成飞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国人引以为傲的歼-20战斗机就是成飞的拳头产品。
为了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军队装备将会迎来大升级,尤其是空军提出了构建四代机为骨干、三代机为主体的武器装备体系目标,先进战机的列装数量必然会大幅提升。
如果以美国作参考,那么四代机就需要保持每年3%的增速,那么要想在“十四五”末期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因此在此期间的四代机增量就应该是300-400架。
为了满足部队对歼-20的装备需求,在过去两三年间,成飞已经新建了厂房总面积大约12万平方米的厂房,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可以增加60架歼-20的产能。
歼-20作为当前中国航空工业先进科技的技术结晶,它的扩产绝非只是为部队多装备几架先进战斗机这么简单,它对中国空军乃至整个航空工业的影响,可以说是超乎想象。
想当初,80年代末的时候,苏联空军主力还是二代机,米格-29和苏-27生产速度缓慢,眼看美国第三代的F-15和F-16满天飞,第四代的验证机都出了YF-22和YF-23,苏联显然等不及了。
为此,苏联便计划在90年代把苏-27战斗机的生产规模成倍扩大,要把产能从每年几十架提高到每年至少100架。
为了解决AL-31F发动机生产数量不足的问题,“土星-留里卡”设计*向“礼炮”工厂转让AL-31F发动机热端部件生产任务,使发动机年产量扩大到每年200台以上。
与此同时,苏联还决定扩大航电系统、机体结构部件以及相关原材料的生产规模,这就促使一大批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转产,以满足生产苏-27相关零部件的性能指标。
可以说,这个年产100架苏-27的计划,如果能顺利完成,肯定会让苏联航空工业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是很可惜,到了1991年底,苏联解体了,这个计划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
如今,歼-20战斗机扩产计划的实现,已经完全可以预期了,这个计划的实施,肯定不只是成飞扩建厂房这么简单,必然就要涉及到上下游上百家企业的扩建和提高技术能力。
四代机的产业链按照产业链上中下游一般可以分为:机体制造、分系统和整机部装总装三大主要环节。
整条产业链都是围绕主机厂成飞展开的,因为所有的订单都是靠它主导,机体建造以及各个系统集成也是由它负责,所以,所有中、上游的研制生产都是为了配套下游主机厂。
分系统包括动力、航电、机电、雷达、武器等系统,价值量占整个飞机的比重达到65%左右,高集成度的分系统技术含量很高,主要由中航工业旗下系统供应商分包完成。
像主导航空发动机生产的航发集团,其下属的航发动力就是国内几乎所有型号军用发动机的主机厂,下属的航发控制则是国内重要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基地,要是歼-20能够批产上量,这两家企业肯定能吃得饱饱的。
而在上游的原材料这块,主要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金属材料主要是钛合金、镁铝合金、高强钢,用于机体结构件、发动机结构件等;非金属材料为复合材料,用于机身材料、机翼材料等。
参与这两类的很多都是民营企业,像钛合金作为四代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用量占比可高达20%,歼-20扩产,不但能让钛合金制造企业受益,连带着钛矿企业都能分不少红利。
还有机身的零件加工,四代机对零件加工的要求可以说是相当苛刻,这里面除了传统的钣金零件成形和数控机床加工,还有一部分3D打印,在订单的刺激下,肯定能促使这些加工企业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和攻关。
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曾经说过,我国在歼-20之后,很多方面进入了“无人引领”的时代。今天,我们很多方面已经不可能再跟着美国亦步亦趋了。
在我们实现歼-20研制生产工作之前,对于这些先进项目,恐怕不仅是空军没信心,研制单位也会怀疑对自身有没有能力去挑战世界最先进水平。
但是,在歼-20开始批量装备部队后,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在某型飞机的相关会议上,主要研制单位提出配套产品技术要求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各位都已经为歼-20做过配套,以大家现在的能力,要在XXX方面超过歼-20,肯定已经不是问题。”
做过歼-20的配套,就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迈过了那道坎,往后的路就越来越好走。
所以说,歼-20的扩产不仅仅是增强了空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树立起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信和解放军空军对中国航空工业的信心。
这也就意味着一系列处于前沿探索、预研和研制阶段的项目,都会在此信心的基础上徐徐展开,这将会使中国的航空工业水平大幅提高,假以时日,中国必将真正拥有比肩洛马的能力。
当然,计划很宏大,前景很光明,但是现实的引力依然沉重,造歼-20的成飞之所以要把资本拉进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钱。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末,成飞集团营业收入为567.33亿元,净利润为9889.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355.74万元。
也就是在2021年,成飞集团的经营现金流才由负转正,公司2021年的资产负债率和毛利率分别为90.51%、7.09%。
别看成飞家大业大,但是毕竟还要搞研发、搞配套,而且还要扩产,哪一项都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所以缺钱很正常。那缺钱咋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而发展起来的,也几乎没有哪一家是完全通过内部积累发展起来的。”
光靠国家拨款那肯定是不够,那就得搞资本运作了,尤其是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就是把公司的资产变成证券发行,比如说公司在银行存款50万,但还有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取出来,但公司目前需要用钱,所以就用存单作为抵押,然后发行证券。
然后,大家用现金买证券,也就是入股,公司靠卖证券的钱解决资金问题,等公司挣钱了,公司的总资产就多了,大家再拿之前买的证券换现金,就会有一定收益。
就拿美国来说吧,早期美国的军工厂也都是国企,但随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工产品需求暴增,军工国企产能跟不上,于是越来越多的民营军工企业开始介入,逐渐取代了军工国企。
在向民营化转变的过程中,美国还对军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借助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推动军工企业上市。
像美国最大的两家军工集团——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是分别在1934年和1956年上市的。
美国军工企业借助发达的证券市场,通过实现了军工资产证券化筹集资金,不但能减轻**的财政负担,还解决了制约军工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同时,高度证券化也使美国军工资产以增发、换股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的重新配置和重组更加便利。
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美国军事工业实现了高度集中化,做到了“大的更强,小的更精”,这样即使在**削减军费、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美国军工产业依然保持较好增长。
像洛克希德公司先是在1993年收购了通用电气的军用飞机部门,又在两年后,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在补全航天业务产品线的同时,进军国防信息化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斗机制造商。
而后,又在2015年收购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建立了涵盖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制造的完整格*,成为名副其实的军工霸主,从2000年至今洛马公司股价涨幅已经大约40倍,目前市值已高达1200亿美元。
除了洛马这样的顶级主承包商,像L-3通信公司、普惠公司等其它中小企业,也朝着“专、精”的方向整合发展,做到了拔尖水平。
随着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率不断提高,美国军工企业如今基本都是上市公司了,而这些公司的股权结构又呈现出分散现象。
股权分散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除个别公司外,单个股东持股10%就可以成为美国军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这么干的好处就相当于把鸡蛋放到很多篮子里,不但保障了经营相对稳定,而且还能保证很强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让众多投资者分享产业的发展成果。
所以说,引入资本运作,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已成为军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的必要选择,这一点,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如此。
近年来,我国各军工集团正在通过发行上市、重组并购等方式,加快改制转型,提高资产证券化程度。
然而,目前我国军工资产证券化率低于35%,仍与国外平均的70%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很大一部分的优质核心资产尚未实现上市。
如今,成飞集团借壳上市,意味着航空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正在进一步提升,而在未来,像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兵装集团和中国电科,这些资产证券化比较低的军工集团肯定还会有大动作。
参与进来,相信我们的军工在未来必能成为蓝星最强的存在!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成飞集团的核心供应商是哪家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应商是向企业及其竞争对手供应各种所需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包括提供原材料、设备、能源、劳务等。它们的情况如何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变化、短缺等都会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交货期,并会因而削弱企业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