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答辩怎么自述)
时间:2023-12-05 01:51:04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答辩怎么自述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一)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差异化挑战1、利率市场化初期不同类型银行面临的差异化挑战(1)迫使银行经营成本上升。在我国目前,资金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实行管制利率的情况下,从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的盛行中可以看出,中央行确定的利率水平未能精确的把市场的供求状况反映出来。在这杨一种状况下,放开利率管制,把利率完全交给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短期内势必会引起利率的明显上涨。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利率的上涨就会引起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上升。(2)使竞争方式发生改变。利率市场化后,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利率自主权,商业银行为生存发展,将通过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利率这个营销策略来招揽客户,展开一场激烈的利率价格战。利差的压缩使得很多经营规模不太理想的中小银行甚至将面临倒闭或者被兼让广皇牛酒草内婷间并的命运。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银行为吸引客户,提高存款利率。随着融资成本的提高,银行为了控制成本,贷款利率也会有所上升。当贷款利率很髙时,那些安全性强,收益低的项目因为不堪忍受高的筹资成本而放弃融资,银行的资产将更集中于高风险项目。项目一旦失败,银行将最终承担损失。在这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作用下,商业银行的经营也终将面临困境。2、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不同类型银行面临的差异化挑战(1)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将加大。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阶段性风险,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由利率管制到自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二是恒久性风险,即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长期性风险。(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加大。信用风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在商业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极具有挑战性的风险,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事件等的发生更证实了信用风险的重要性。由于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会出现“报复性”的上涨,但是,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这样就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二)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积极影响1、促进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银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获得未来更长远的发展,银行需要在利差收入被压缩的条件下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加大加快金融创新,寻求新的利润增长业务,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2、商业银行拥有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交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商业银行获得一定的定价自由权之后,就能够根据具体交易项目的交易风险、交易对象的信用程度、其他银行的竞争强弱、该项交易成本的高度、未来预期收益的高低等现实因素,同时结合金融市场的宏观情况,来确定一个更合理的利率。二、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的策略(一)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风险相对比较小、资本占用量少、收益比较稳定等是中间业务的突出特点,这些特点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经营转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家银行客户服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高低。金融脱媒现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一步步推进也愈来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中间业务对银行业获得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提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金融产品的定价问题在银行的日常经营中居于重要地位,是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影响到金融产品的销售和经营效益,伴随着我国的率市场化改革到了最后重要的关键的阶段,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都收到严峻的挑战,同时,我国金融体系整体存在着稳定性,这些都倒逼银行提高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三)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上利率的波动业越来越频繁,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利率风险也随之增加,己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四)促进商业银行塑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差异化优势不明显,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同类型的银行可以结合各自的经营条件和优势,制订出差异化、特色化更具有适应性的发展策略,以更好的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总之,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大环境还是微观经济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定会遇到相对更大波折,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之间的价格大战合法化,激烈的竞争加上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等甚至会导致金融危机,所以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不断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凡。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大吗?对银行有什么建议改进的?
希望资金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完全是可以整合的资源,风险都是市场化的透明的可交易的。
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lpr贷款基准利率的改革,不仅对房地产行业造成影响,贷款市场切换到存量竞争的模式,在低利率环境中,央行推动货币利率向资产端利率靠近,对各银行间也造成了非常现实的冲击。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过往漫长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直是对银行战略定力的考验,只有提前布*,持续投入资产负债经营能力建设的机构才会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试述利率变动对利率、储蓄和消费的影响?
1.利率变化的原因 1.1 经济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等都会影响利率的升降,市场经济允许利率市场化,自身条件以满足市场需求。
1.2 宏观调控:目前,利率成为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通过规定和调整官方利率以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2.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利率变化会营销老百姓的储蓄行为,如果利率提升,则老百姓愿意将更多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得利息收益。如果利率下降,则老百姓愿意将存入银行的资金取出,用于其他领域的投资。3.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利率变化会营销老百姓的消费行为,如果利率提升,则老百姓愿意将更多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而降低消费资金。如果利率下降,则老百姓愿意将存入银行的资金取出,用于暂时的消费活动。4.利率是动态变化的 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升降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率一般会呈现波动的状态,不会出现一直上涨或一直下跌的状况。因为一直上涨或一直下跌都会让利率调节功能失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四川小自考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丨写作参考方向及撰写要求 - 哔哩哔哩
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 培养目标 具有宽口厚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既可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 专业面向 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各类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高校或研究所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行业工作或教学科研等。
现在报名►领取教材资料►学习备考►2023年6-7月校考►2023年10月统考►2023年12-1月校考►2024年4月统考►2024年5月成绩公布(所有科目通过)►报考论文并写作►9月论文答辩(线上或线下,毕业抽辩,申请学位必须答辩而且论文要求更高)►2024年11月申请毕业►►预计2024年12月毕业►2025年3月领取本科毕业证►2025年4月申请学位(符合学校要求)►预计2025年6月拿学位。
就相关领域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等。要有作者本人的分析和归纳,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懂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懂得进出口业务,通晓外贸知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科学研究、社会生产或社会发展相结合,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创新性。
1.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式研究(应用型)
2.社会资本、融资约束与农民创业行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应用型)
3.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下农民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型)
6.普惠金融下农户贷款可获得性提升效果评价——基于XX地区XX户农户的调查(调研型)
7.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型)
9.家庭农场发展特征及其金融需求状况分析——基于xx家庭农场(调研型)
11.XX地区村镇银行发展战略分析(调研型)
19.农户借贷需求及其可获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农户的调查(调研型)
20.××地区或××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调研型)
21.××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调查分析(调研型)
2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运行绩效的评价(调研型)
23.××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及支农效果探析(调研型)
25.农户村镇银行存(贷)款意愿实证分析——基于××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27.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型)
28.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或四川省XXXX县(宜宾县、崇州市、朝天区、蓬溪县、巴州区,四川省新一轮林权改革试点县区)的调查(调研型)
29.XXXX县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或土地经营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调研型)
30.XXXX商业银行林权(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问题探讨(调研型)
31.XXXX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准金融机构)支农绩效评价(调研型)
32.民间金融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研究-以XX地区为例(调研型)
33.农户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型)
35.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现状及创新研究——基于XX实证分析(调研型)
36.XX村镇银行(或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情况调研(调研型)
37.XX地区城镇(农村)居民家庭理财产品购买意愿与选择行为(调研型)
39.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xx村镇银行为例(调研型)
40.XX地区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分析(调研型)
41.XX地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绩效的实证研究(调研型)
42.农户小额信贷中农户信用等级稳定性研究—以XX地区为例(调研型)
4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应用型)
44.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X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45.农村地区网络金融服务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X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46.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47.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X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48.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农户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X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49.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X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50.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X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51.XXXX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协同创新的可行性研究(应用型)
52.基于农民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的机制设计与成效研究(应用型)
53.农村供销合作社主办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机制与效果评价(应用型)
54.成都市“农贷通”平台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研究(应用型)
55.成都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应用型)
56.成都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应用型)
57.成都农村产前交易所的农村产权交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应用型)
58.成都市抵押农村产权的収储与处置的制度创新研究(应用型)
59.某贫困县的扶贫小额信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应用型)
60.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与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的制度比较和政策创新研究(应用型)
61.XX商业银行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应用型)
62.XX商业银行电子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应用型)
64.法制、信贷配给与企业创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应用型)
65.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研究(实证研究)(应用型)
66.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行为(实证研究)(应用型)
67.高管薪酬激励与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研究(实证研究)(应用型)
68.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分析((实证研究)(应用型)
69.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70.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应用型)
71.基于XX模型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研究(应用型)
72.基于ARCH模型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研究(应用型)
73.基于XX模型对于中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75.XXXX区域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调研型)
76.XXXX区域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评价(调研型)
77.xx地区信用担保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调研型)
78.××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调研型)
79.××地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8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以××银行为例(应用型)
82.利率市场化下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研究-以XX地区为例(调研型)
85.商业银行拓展小微业务探析-以XX银行为例(应用型)
87.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91.XX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应用型)
93.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性质与银行效率的研究(应用型)
94.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应用型)
95.银行异质性下货币政策调控与风险承担研究(应用型)
98.政策不确定性下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应用型)
100.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101.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经营绩效(应用型)
104.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应用型)
105.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应用型)
106.银行市场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应用型)
108.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分析(应用型)
109.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经济周期性关系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111.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股价延迟反应与企业流动性风险(实证研究)(应用型)
112.民营企业**关联与外部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13.风险投资分阶段注资与投资绩效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14.风险投资与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应用型)
115.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研发: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应用型)
117.金融中介的社会资本与IPO上市资格——来自A股IPO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18.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19.市场化进程、非正式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应用型)
120.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的实证检验(应用型)
121.拟上市公司高管**关联与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22.中小型企业对P2P网贷平台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型)
123.所有权结构、信贷配置与企业生产效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应用型)
124.官员异地交流、**关联与企业研发投资(实证研究)(应用型)
125.**关联、金融关联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实证研究)(应用型)
126.**关联、金融关联与企业现金持有(实证研究)(应用型)
127.法律、外部审计与企业贷款抵押品(实证研究)(应用型)
129.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信息通讯技术采纳(实证研究)(应用型)
131.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变迁研究(应用型)
132.市政债券能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吗?(实证研究)(应用型)
133.企业生命阶段与融资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34.文化传统会影响企业融资选择吗?(实证研究)(应用型)
135.是什么影响了我国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实证研究)(应用型)
136.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基于XX期间的数据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38.小型融资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管理监督的对策建议(应用型)
139.新汇改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应用型)
140.宏观审慎视角下的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应用型)
141.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应用型)
14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45.基于XX模型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应用型)
151.(银行、证券、基金或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地区为例(调研型)
152.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投融资行为分析:以×平台公司为例(调研型)
153.股市和银行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55.拟上市公司高管**关联与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56.分析师关注与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实证分析(应用型)
157.卖空机制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基于中国A股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58.媒体关注、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研究(应用型)
160.询价对象异质信念与IPO短期长期表现——来自中国A股的证据(应用型)
161.媒体治理能否有效抑制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应用型)
162.上市公司社会网络对其募集资金的使用影响(应用型)
164.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基于创业板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67.技术分析能够预测市场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68.基本面分析能够预测市场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69.财务指标能够预测市场表现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70.银行间市场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171.我国xx行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型)
17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家庭资产配置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XXXX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175.上市公司变更信息披露及市场有效性研究(应用型)
176.公司规模,收购绩效与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应用型)
177.大宗商品与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基于融资流动性的视角(应用型)
178.期权激励与公司创新能力提升实证研究(应用型)
179.基于家庭资产结构视角的农户借贷可得性研究(应用型)
180.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对家庭资产结构的影响——基于XXXXXX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调研型)
181.年龄结构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应用型)
18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投资理财偏好研究(调研型)
183.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调研型)
185.P2P借贷中投资者的理性意识与权衡行为——基于“XXX”数据的实证分析(应用型)
186.住房贷款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某地区的研究(应用型)
187.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家庭个人理财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调研型)
189.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应用型)
190.普惠金融下农户贷款可获得性提升效果评价——基于XX地区XX户农户的调查(调研型)
191.中央银行政策沟通的市场效应:基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研究(应用型)
193.大学生互联网理财情况调研——基于XX大学的调查(调研型)
195.XX市信贷规模增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应用型)
196.金融租赁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以XX企业为例(调研型)
198.XX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问题研究(应用型)
199.XX地区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缓慢的影响因素分析(调研型)
201.房地产价格、金融发展和宏观经济波动(应用型)
210.××地区××作物(如水稻、玉米、烟叶、猕猴桃)或者家畜(如能繁母猪、奶牛等)保险试点的调查研究(调研型)
211.××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分析——基于××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213.农户的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投保行为与道德风险的调查与分析(调研型)
214.××地区汽车××保险的市场结构特征与保险公司营销策略选择探讨(调研型)
216.XX特色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分析——基于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217.基于××(如温度指数)的农业巨灾保险的可行性与产品设计(应用型)
218.XX地区特色农业价格指数保险的产品设计(应用型)
221.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分析---以XX地区为例(调研型)
222.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及道德风险度量——基于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223.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或新农保)的模式探析——以XX地区为例(调研型)
22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应用型)
22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应用型)
226.保险公司治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230.老龄化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分析——基于某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231.博弈视角下的农业保险补贴研究(应用型)
232.城乡居民(或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以XX地区为例(应用型)
235.**参与、农户认知与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应用型)
23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下农民参保因素分析(调研型)
237.XX地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调研型)
240.长期护理保险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应用型)
241.高校大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意愿分析——基于XX大学的调查(调研型)
242.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消费及其结构的影响:基于理性预期和家庭资产结构分析(应用型)
245.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应用型)
246.试论“地下保单”的风险与对策——基于xx的调研(调研型)
250.影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应用型)
251.中国农村人身保险需求问题研究(应用型)
253.逆选择与健康保险市场——基于xx公司的分析(应用型)
254.商业健康保险经营中道德风险控制问题(应用型)
255.重复博弈与信息不对称在保险经营中的应用(应用型)
259.XX地区xx农业保险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调研型)
260.某农产品的天气指数保险的费率厘定与制度设计研究(应用型)
261.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协同性评价:以×地区为例(应用型)
263.农户借贷需求及其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XX农户的调查(调研型)
264.天气风险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基于XX农户的调查(调研型)
265.农户异质性对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XX农户的调查(调研型)
266.异质性视角下农户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调研型)
267.农户融资偏好及其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应用型)
268.XX地区XX指数保险(或完全成本保险)的调查研究(调研型)
269.XX特色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分析——基于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270.农户风险管理偏好选择及其农业保险决策(应用型)
271.农户风险认知对农业保险购买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27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农业保险偏好异质性研究——基于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273.XX地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应用型)
274.科技创新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应用型)
275.特色农产品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研究——基于XX地区的调查(调研型)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及格式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采用表格式填写,不需要封面和目录。开题报告正文由毕业论文题目、立题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论文写作提纲等部分组成。开题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论文选题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科学研究、社会生产或社会发展相结合,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创新性。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呈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 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①选题背景与意义。立题依据充分,清楚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一是厘清选题的现实背景,而是明确选题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②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文献就相关领域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等。要有作者本人的分析和归纳,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明确要达到的预期研究目标。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难度适中,工作量适中,注重综合训练。
研究论文要求说明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技术路线等,调查方案得当,具有可行性;调研报告应说明调查的具体方案,包括调查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数据来源等。
对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进行安排,整个研究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进度安排应与学校的安排吻合。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得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建议不少于1篇外文文献。(不申请学位答辩的论文即为毕业论文,申请学位答辩的论文即为学位论文)
论文中引用文献格式为“作者姓名(发表时间)”,如:陈爱贞(2014)。参考文献序号为 TimesNewRoman 五号字体,顶格;内容为中文宋体五号,英文、数字 TimesNewRoman 五号,所有标点符号均为英文半角。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不申请学位答辩的论文即为毕业论文,申请学位答辩的论文即为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 期刊文章格式例:
[序号] 作者姓名. 题目[J]. 期刊名, 年份, 卷(期): 起讫页码.
[1]沈洪涛, 马正彪. 地区经济发展压力、企业环境表现与债务融资[J]. 金融研究,2014(02):153–166.
[2]GossA,RobertsGS.Theimpact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onthecostofbankloans[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11,35(7):1794–1810.
专著格式例:
[序号] 作者姓名. 书名[M]. 所在城市: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1]黄达,张杰. 金融学(第四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学位论文格式例:
[序号] 作者姓名. 题目[D]. 学校城市: 大学名称, 年份.
[1]马建霞. 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2012.
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两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两位时一般只列前两位,后面加“等”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参考文献按照要求排序:英文文献排前面,中文文献排后面。中英文文献编排顺序按序号后第一个字首字母顺序排列(若第一个字首字母相同,则按第二个字首字母顺序排列)。
毕业论文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目录,题目,作者,中文摘要与关键词,作者、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目录单独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表述论文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简明精炼,原则上不超过20个字。有特殊要求可加副标题,如对题目进行补充说明,或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一个侧面等。
题目下第一行标注作者的专业和姓名;第二行注明指导教师的姓名。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结论。突出本论文的创新性或新见解,力求语言精炼准确。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论文摘要2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论文正文一般包含前言、论文主体、结论等部分。前言应综合评述前人相关研究工作,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前言篇幅不宜太长,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前言中不必赘述。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现状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策或建议)等。图表布*合理、整洁,线条粗细均匀,标注规范,注释准确,图表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须采用国际公认的计量单位。论文写作须实事求是,合乎逻辑,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结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能做出结论,则应进行讨论,提出对研究结果的思考、建议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得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建议不少于1篇外文文献。(不申请学位答辩的论文即为毕业论文,申请学位答辩的论文即为学位论文)
论文中引用文献格式为“作者姓名(发表时间)”,如:陈爱贞(2014)。
参考文献序号为TimesNewRoman五号,顶格,序号后空1格;内容为中文宋体五号,英文、数字TimesNewRoman五号,所有标点符号均为英文半角。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期刊文章格式例:
[序号]作者姓名.题目[J].期刊名,年份,卷(期):起讫页码.
[1]沈洪涛,马正彪.地区经济发展压力、企业环境表现与债务融资[J].金融研究,2014(02):153–166.
[2]GossA,RobertsGS.Theimpact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onthecostofbankloans[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11,35(7):1794–1810.
专著格式例: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M].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1]黄达,张杰.金融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学位论文格式例:
[序号]作者姓名.题目[D].学校城市:大学名称,年份.
[1]马建霞.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两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两位时一般只列前两位,后面加“等”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参考文献按照要求排序:英文文献排前面,中文文献排后面。中英文文献编排顺序按序号后第一个字首字母顺序排列(若第一个字首字母相同,则按第二个字首字母顺序排列)。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单位或个人致谢。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如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等。
不同点:
(1)名气不同,以后写简历名校可能会更加好看一些(主观)。
(2)部分院校不同专业可能有过程性考核加分,有过程性考核加分,统考会更加简单一些。
(6)不同院校,毕业论文要求可能不一样总结:名气、知名度、校考组织院校不一样、毕业证上主考院校盖章不一样、毕业答辩后期可能需要去不同的院校去答辩(疫情期间有安排线上视频答辩,具体以学校最新通知为准)相同点:都是自考学历、不是非统招学籍,本质上是相同的含金量。
冯老师建议:在专业确定的基础上选择,结合目前的实际经济情况,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院校即可。
1、自考本科毕业生只能申请一次学士学位,应在获得本科毕业生证书后两年内提出申请。
2、考试课程总平均成绩符合四川省学位办规定分数(本科课程/统考课程平均分65分)。
3、毕业设计(论文)查重率≤30%(严格按照《关于2021年上半年**本科学士学位论文抄袭检测有关事项的通知》办理)。
◆ 自考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和毕业后两年内具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各学校要求不同):
①参加各大学组织的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达到333/345/355/370/375/380/425分及以上;
③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考《英语(二)》课程考试成绩达到60/65分及以上;
④以我校学生身份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位外语考试取得成绩合格证书;
⑤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笔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
⑥英语专业:00600高级英语≥60分;第二外语(日语)考试≥60分;雅思及格或托福及格或以上
备注:西华大学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可不考英语,直接申请学士学位。
考研方向1:★★ 会计硕士★★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
考研方向2:★★金融经济★★研究马克思、凯恩斯和斯密及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所阐述的金融学原理;研究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的关联与影响;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金融政策的期限结构和动态反馈机制,以及各国银行制度与法规比较等。考研方向3:★★投资学★★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考研方向4:★★保险学★★我国保险业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其核心课程有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再保险等。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构架一个宽泛的经济知识背景。有的学校还补充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诸如保险营销、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等。考研方向5:★★公司理财★★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一般来说,公司金融学会利用各种分析工具来管理公司的财务,例如使用贴现法(DCF)来为投资计划总值作出评估,使用决策树分析来了解投资及营运的弹性。
四川小自考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丨写作参考方向及撰写要求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上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市场获得利率觉得权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上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市场获得利率觉得权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上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那么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还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带你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吧。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利差收入减小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管制逐步放开。商业银行获取自主定价权后,金融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然后,储蓄存款的大幅度减少却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流动性不足风险以及利率频繁波动的风险。总体上说,利率之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根本,而利率变动规律的不可把控,对于业务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二:利率风险增大 当银行利率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变动时,利率波动频繁,其不确定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承受利率风险更大,所谓利率风险,指的是由于利率的变动导致资产价值与收益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的变化,而造成银行收入损失和资产损失的风险。首先是利率结构风险。不一致的存贷款利率波动会造成利率结构风险。从我国银行业的状来分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利率市场化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是利率结构风险,它主要有两种表形式:第一,当长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与短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时,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会与这种长短期波动不一致产生不协调会减少净利息收入;第二,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时,由于存贷款之间的利差会缩小,这也会减少银行净利息收入。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三:竞争压力增大 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产品定价由商业银行决定,相当于银行之间的竞争方向转向了价格竞争。商业银行面临优胜略汰的残酷*面,缺乏竞争力的产品与企业会在价格竞争中减少市场份额。商业价格竞争包括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还有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竞争,一般商业银行为了增加业务量,提升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经营效益,无形中竞争压力增加。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四:带来同业恶意竞争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资金价格竞争是充分体银行经营决策的竞争。当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利率低于同业价格但所决定的贷款资产利率高于同业价格,就会面临着丢失优质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利率较多地高于同业价格此时其贷款资产利率较多地低于同业价格却会面临着巨大利息损失。特别是在当银行在为了满足监管指标,提高银行存贷比指标和资本充足率指标时,就会出以较高的成本来获取存款的恶意竞争风险。更严重的是,如果短期内全行业恶意竞争的广泛出,将使得银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遇。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五:带来银行综合化经营转型风险 利率市场化降低了银行的利息收入,促进了银行不断的创新业务,有利于对有金融资源的充分利,并促进潜在金融资源的开发,在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面临利差范围缩窄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提升银行在金融业中的竞争力,促使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来完成经营业务模式转变。在商业银行发展综合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自己条件的制约,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方向、风险防范及人才建设上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使得银行在综合化经营的路径各不相同,不仅给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了经营模式转变的风险,也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
最近几天,市面上关于利率市场化的讨论突然又热络起来,很多人留言给我让我点评利率市场化,说一下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说实话,这个让我感觉比较疑惑,利率市场化不是已经推进的差不多了么?怎么还有人觉得利率没有市场化?还有人需要讨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这些问题不是前几年都讨论过了么?我估计绝大多数人可能是把利率市场化和利率并轨两个事情搞混了。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推进的最终理想应该是废除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实际上完全开放存贷款利率基本上就已经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入到尾声阶段。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也基本告一段落。
利率并轨是指用央行基准利率/拆借利率逐渐替代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未来利率并轨后,银行执行的存款利率多数会按照基准利率减一定基点形成自己的各期存款利率,而贷款利率则由基准利率加一定基点形成。实际上,在存贷款利率浮动完全放开后,存贷款基准利率只存在理论上的意义。只要时机成熟时随时可以切换到单轨制。其实,长期关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投资者应该很清楚我国现在的存贷款利率名义上已经完全放开了。
2004年10月,人民银行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限制为0.9倍基准贷款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下浮放开限制。
2013年7月20日,人民银行全面取消贷款利率管制,贷款利率实现全面市场化自由定价。
2015年10月24日起,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上浮限制。这表明利率市场化完成了最后一步,剩下的任务只有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了。
所以,可以看到,贷款利率已经完成了市场化,而名义上来讲存款利率也已经市场化。但是,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还是受到行业协会的一些约束。相信未来一旦利率并轨,对存款的最终约束也将完全解除。但是,经过了3年的运行,相信未来利率并轨对存款利率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更多地集中在中小银行。实际上,从2015年期,4大行和招商银行就已经不对存款利率进行进一步上浮了。在这3年的银行运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大行和招商银行具有明显的吸储优势,这5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未跟随流动性紧缩而上浮,基本保持了稳定。当然,四大行仰仗的是海量的网点,而招行靠的是资产管理和高净值客户群。而其他银行在2018年上半年多数存款的利率都有显著地上浮。
未来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对于银行业来说最大的风险在于中小银行高息揽储后在资产配置上的激进引发的风险。至于对于息差收缩的担心我觉得是多余的。最终决定息差的是市场对于资本的需求,只要经济繁荣,息差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国外的利率市场化案例中有类似美国这样长期把净息差维持在相对高位的例子,也有台湾,日本这样由于经济基本面崩盘最终引发净息差暴跌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在央行流动性充裕的时候息差会趋向于下降,而在流动性收紧的收息差趋向于上升。因为,央行调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经济是否过热。当经济衰退后央行倾向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反之亦然。所以,可以这么说流动性和息差其实是经济基本面这个因带来的2个果。
至于利率并轨何时可以实现,这个我作为业余投资者确实不好猜测。但是,总体上来说,这种大的金融改革,起码应该在经济走稳之后再展开更合适一点。所以,个人认为今年并不适合推进利率并轨。
------------------------------------
想拥有超低佣金的可以点击“粉丝福利”子菜单,全新的优惠套餐,全新的报名方法,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为什么利率市场化让银行减少利润
存贷款的利差会缩小,银行吃利差的的机会就变小。
市场利率化为何能提高银行的赢利能力
会提高大银行的盈利能力哦。利率市场化,就是让利率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利率管制下,存在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放开了,利率就上去了。可以参考: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增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大银行形成垄断后,提高了议价能力,反过来由提高了贷款利率,压低了存款利率。
刘晓春专栏(第51期)|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的困惑、隐忧与方向
聚焦金融热点,速递论坛动态,独家发布论坛课题成果,连载书系新书、好书。
从宏观审慎和稳健经营的角度,我国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有一系列的监管指标要求,这些要求或标准实际上为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方向。商业银行应在充分把握各项监管指标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把监管指标作为自身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工具,从经营角度出发,主动应用好这些指标,扎扎实实开展资产负债经营管理工作,服务好实体经济,不断优化和调整资产负债组合的结构,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协调统一。
近年来,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强,国内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银行业监管持续加强,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带来较大冲击。
2019年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暴露出来的同业负债占比过高、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不足、授信集中度过高等问题,也是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表明过去依靠规模扩张促进发展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亟须通过资产负债管理转型促进向“价值型银行”的转型。
同时,由于银行资产和负债内容越来越丰富复杂,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市场波动因素对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新的挑战,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已不再是一项与经营脱节的内部管理工作,其本身就是一项战略层面的经营工作。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需从过去被动应对监管转为主动经营管理,将资产负债管理真正视为一家银行经营管理的灵魂,成为银行经营管理转型、展现经营策略的重要载体。
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困惑与隐忧
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民营企业、服务小微企业和服务“三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外部政策、经营环境、客户基础、自身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中小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隐忧。
(一)经营定位容易发生偏差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指出,中小银行对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服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但在现实中,中小银行经营定位容易发生偏差,把规模扩张摆在经营发展的首要位置,而忽略了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从中小银行自身看,其个体体量虽然较小,但机制体制较为灵活,决策链较短,可以对市场化变化作出迅速响应,在个性化、精准化金融服务方面理应具备一定的优势,与大行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空间。在我国经济体量较大、市场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应在服务基层、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等领域体现出自身的经营特色。
但在实际经营中,中小银行往往致力于“大而全”,将规模扩张作为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上看,部分区域行业、产业可能较为集中,或者以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为主,缺乏合适的小微企业客户群,小微企业客户不足导致其在其他金融服务对象和业务上进一步扩张;
二是从自身发展诉求来看,中小银行往往没有认真审视自身的禀赋,盲目攀比大银行的战略与做法,同质化发展较为普遍,业务发展与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尚不足以形成差异化的发展特色,品牌效应不足。
(二)公司治理水平参差不齐
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水平较为薄弱。在我国中小银行中,虽然也有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成为上市银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接受市场的监督,但总体仍占少数。更多的中小银行在公司治理上还面临着较多的薄弱环节,在自身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积聚了较多风险。
一方面,中小银行资源禀赋相对不足,公司治理能力较难提升。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小银行的人员素质、系统支撑、经营文化、风控理念等方面均与大型银行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使中小银行内部管理相对粗放,难以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要求。
随着风险和问题不断堆积,尽管顺周期下风险不会暴露,但一旦进入逆周期,特别是在宏观经济下行、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治理水平差的中小银行就容易出现生存危机。
另一方面,中小银行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复杂。除上市银行以外,由于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分散化,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其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及相关专业委员会的管理机制建设亟待加强。
(三)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发挥
传统的零售业务发展根基较为薄弱。零售业务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如网点、人员、渠道等,且由于投入大、时间长、成本高但回收周期长、见效慢,中小银行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在面对大型银行业务垄断、客户信任不足的困境时较难发挥自身特色,也使中小银行在资金来源上缺乏稳定性相对较强的储蓄存款。
虽然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广对中小银行更有利,可以大大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均衡发展,但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在短期内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零售业务的转型发展需要长期投入和坚持。
本地化、区域化经营的风险分散效应不足。中小银行多为区域性银行,以服务本地客户为主,市场资源相对较少。在一定区域内,产业结构大多相对单一,信贷投向集中度较高,信用风险难以分散,加之自身风险防控能力较弱和风险偏好因素,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就会造成连锁反应。相比之下,大型银行由于经营地域较广,风险分散效应相对较强。
产品创新和科技推动的可行性较弱。在产品研发上,中小银行进退两难,如不研发新产品则被市场淘汰,如研发新产品,由于投入周期长、受众群体少,成本的分摊能力明显弱于大型银行,费用投入会成为银行的负担,可持续性较差。
而在金融科技运用方面,中小银行面临同样的困境,大型银行有较强的运用能力和广大的受众群体,在面对技术更新迭代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很难有财力、物力、人力的持续投入。
(四)资产负债结构相对被动
中小银行由于体量较小、业务相对单一,资产业务的发展诉求难以通过传统的负债业务组织营销予以支撑,在资产负债结构和成本均不匹配的情况下,资产负债业务过快增长将造成发展结构失衡、受经济波动影响加剧的被动局面,进而造成风险积聚。
一方面,资产业务扩张依赖同业资金支撑引发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过快增长,但存款资金来源缺乏,导致其依靠同业负债来支撑资产业务的扩展。由于同业负债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一旦市场资金面紧张就会带来流动性风险。
同时,在打破刚兑之后,不同信用等级的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情况出现了明显分化,低评级的中小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难度明显上升,同业融资难度有所加大,流动性分层情况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资产业务过快扩张也倒逼中小银行高息揽存和提高风险偏好。中小银行经营地域受到限制,网点资源相对不足,揽存相对困难,且品牌信誉远不如大型银行,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来吸引存款,因此负债成本是偏高的。而这又可能造成中小银行在风险偏好上更加宽松,更愿意以提高贷款利率承担更高潜在信贷风险的方式弥补负债的高成本。结构和成本束缚使中小银行难以主动配置资产负债。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中小银行经营发展面临着诸多隐忧,需要多维度、多层次地解决。
提升资产负债经营管理能力的理念转变
(一)资产负债管理与经营一体化
纵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西方银行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动态前瞻综合平衡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商业银行从聚焦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经营,再转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这是顺应外部形势发展大局下的经营思路的不断转变和扩充,实际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主动经营的思维。
从我国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起步本身较晚,计划经济的烙印还未完全消除,传统计划管理的思维仍束缚着资产负债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我们并没有从经营层面来看待资产负债管理工作。
传统上,我国银行一直把资产负债管理作为原先计划工作的延续和丰富,所以是一项内部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是,按照年初确定的业务计划,进行资源的总量安排,在此基础上,进行任务的分解和下达,监督业务进展,年度中间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监管变化调整计划和任务,年终考核,以及根据央行利率政策制定本行利率管理策略、流动性管理要求等。
虽然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在计划管理、比例管理等传统方式下能够通过各种管理工具的实施,满足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和统一,但却无法解决资产负债业务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现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几个新情况:一是银行业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资产和负债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不同的资产和负债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律和风险特点,单纯进行计划式的任务分解,由经营部门经营,不能达到某项业务自身的效益最大化,更难以达到该项业务与其他业务在整体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上的最优配置。有些专营业务不能分解到所有分支机构和营业部门。这和原先单纯以存贷业务为主体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二是市场环境和监管的变化。三是表外业务内容复杂、体量庞大,与表内业务有着多样而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许多业务也不能做简单的计划式分解和分配。四是部分中小银行还设立了子公司和村镇银行,提出了合并资产负债管理新课题。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导致对资产负债不能单纯依照以前的计划方式进行管理。
比如,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资产负债业务数量和价格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价格在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商业银行将作出“以量补价”还是“以价补量”的定价策略安排,并逐级向下传导,直至客户经理。
又比如,当市场利率突然调整后,由于存贷款业务各自的特点,简单要求分支机构和营业部门提高定价能力等实际上是不起作用的。如果利率上升,贷款客户则不会改变存量贷款合同;如果利率下降,贷款客户则会选择提前归还存量贷款,按新利率申请新的贷款。这就需要从总行层面调整利率策略和资产负债结构,在不影响客户关系和保持业务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来保证效益目标的完成。
再比如,传统的流动性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客户存款的兑付。现在的流动性管理至少有三个目标:一是保证客户存款的兑付,二是保证各项负债的兑付,三是确保各项主要资产业务的平稳发展。
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一旦遇到宏观调控和流动性问题,银行往往层层分解任务,直接压降信贷规模,不仅给基层经营机构造成很大困惑,也给客户经营带来很大困难。在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的条件下,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总行层面从资产负债整体出发,以经营的观念和手段进行管理。所以,流动性管理不仅仅是期限错配管理,还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资产与负债的结构进行错配管理。
因此,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内部管理工作,而是全行性的战略经营活动,并且嵌入业务营销之中,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层要提升对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经营性的认识,要认识到,银行的经营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存贷款经营管理,而是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
(二)把监管指标作为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
从宏观审慎和稳健经营的角度,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有一系列的监管指标要求,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资金脱实向虚,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约束要求。这些要求或标准实际上为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传统上,商业银行对于监管要求是被动接受的,往往下意识地认为主要是宏观经济的需求,对商业银行微观经营是束缚。我们认为,现在的监管指标,包括我国监管部门出台的各项监管指标和巴塞尔协议的有关指标,都是对商业银行几百年发展中风险规律的总结,其中许多更是对银行发展史上深刻的教训的引以为鉴。
从这个角度说,商业银行应摒弃规模扩张传统思维下的被动接受监管指标的做法,甚至主动规避监管指标,不注重发展质量,如此路只会越走越窄。因此,在充分把握各项监管指标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要把监管指标作为自身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工具,从经营角度出发,主动应用好这些指标,扎扎实实开展资产负债经营管理工作,服务好实体经济,不断优化和调整资产负债组合的结构,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协调统一。
关于本书
3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多次震荡、中小型区域性银行面临的风险仍在持续,为我国中小银行稳健经营敲响警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刘晓春曾带领SFI课题团队聚焦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展开研究,研究成果于CF40旗下新金融书系《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一书集结出版。本书提出,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缺位、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不完善、资产负债运行结构不合理是掣肘中小银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需通过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及方法来改善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现状。
作者简介
刘晓春
刘晓春先生,曾任浙商银行行长,现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同时兼任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笔耕不辍,立足自身实践与体会,结合时下热点,围绕宏观管理、金融科技、经营管理和经营理念等话题发表了多篇文章。作品常见于《中国金融》《清华金融评论》等期刊,以及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新、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等主流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