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有整体上市可能性吗(哪个企业集团一开始是分拆上市后来是整体上市??)

时间:2023-12-07 08:41:49 | 分类: 基金百科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哪个企业集团一开始是分拆上市后来是整体上市??

联想中粮

新品上市|海信整体式地暖中央空调水润系列,冷暖之上,更现健康!

1

暖足凉顶隔绝凛冬寒意

2

无级变频拥抱恒温舒适

3

智能操控开启智慧便捷

4

多重技术助力绿色节能

5

安全稳定满足多元需求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海信水润系列

整体式地暖中央空调

以水为媒引温润入室

将寒冬隔绝于外

让夏日无风自凉

随享清新空气

一机三能悦享舒适健康

算力需求爆发,有迹象显示CPO巨头海信宽带或借壳加速登陆大A! 背景:  海信集团三大支柱产业(宽带、家电、视像),家电、视像都已上市,都是几百亿市值,属于行业翘楚,海信宽带有上市需求... - 雪球

海信集团三大支柱产业(宽带、家电、视像),家电、视像都已上市,都是几百亿市值,属于行业翘楚,海信宽带有上市需求。

而近来海信集团资本运作动作频频,有可能加速对旗下海信视像、海信宽带、乾照光电进行专业分类、资产置换、按上下游关联产品业务分拆整合,达到海信宽带整体上市。

从产业链上看,乾照光电的主业分别是海信视像和海信宽带的上游源头产品。

1、乾照光电业务中对应海信视像需求→↓①乾照光电在红黄光芯片上的技术、在MiniLED、MicroLED显示技术领域的超强竞争力。②乾照光电的高亮度四元系红、黄光LED外延片、芯片生产的核心技术。2、乾照光电业务中对应海信宽带的需求→↓①乾照光电投资15.97亿的VCSEL等高端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在砷化镓和氮化镓光电器件领域多年积累,在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等,VCSEL以砷化镓和氮化镓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互连、光存储等激光器市场领域。②在量子通信方面,乾照光电及全资子公司共获得59项发明专利授权、48项实用新型授权,其中包括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芯片及其量子阱层、发光二极管的芯片及其量子阱结构等。

另外:乾照光电是A股中唯一生产空间站、卫星及其它空间飞行器所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企业,综合性能处于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水平,是航空航天军工领域最重要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还有自主研发和拥有多项MOCVD核心技术生产的空间用高电压型砷化镓三结太阳能电池外延片,己实现产品工艺定型,己导入量产。实现了砷化镓柔性薄膜三结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31%(AMO),目前世界第一,理论上可以达到70%!主要应用于空间飞行器电源和地面聚光发电系统,已实现并网发电。(注:这款太空太阳能电池非市场一般光伏,是特殊材料的超级高效太空太阳能电池及相关芯片配件,也适合未来的汽车列车太阳能,成本还极高,很贵!大概率会划入海信家电板块)

以上可以理清海信集团下属海信视像→海信宽带→乾照光电三者之间的产品业务依存关系!

再看海信宽带借壳乾照光电的几点逻辑猜想:

一、算力需求爆发的大环境下,把握当下机会做强做大产业链,抢占先机!

对于海信宽带而言,他三大业务是光芯片、光模块、光终端。而乾照光电的VCSEL以砷化镓和氮化镓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互连、光存储等激光器市场领域。乾照光电的一大块业务正是海信宽带的需求,完美互补、完善产业链!

老股民都知道,海信集团下属子公司历来喜欢借壳的,06年海信家电业务借的是科隆的壳,当时两块多,后面一口气涨到了十几块,翻了五倍以上。

海信集团三大板块就剩下海信宽带没有上市,盘活资产做大价值链势在必行!

二、今年是新董事长接棒的第一年,资本动作频频。

三、海信宽带由股份有限公司改为有限公司,这就不是单独上市的动作,因为有限公司是无法融资、上市的,于是就有了海信宽带借壳上市的预期。

四、拿下乾照22.88%股份,原十大股东纷纷退出,为海信宽带借壳让路。

海信2022年开始盯上乾照光电,首先通过最高价增发拿下乾照光电7889万股,其后一年时间一直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目前海信持有乾照光电2.07亿股,22.88%股份,耗资16亿,耗时一年,终于成为乾照光电控股股东。

五、海信宽带和乾照光电的人事变动关系,悄悄更换掌舵人。

乾照光电发布公告,聘任何剑为公司副总经理。何剑其人大有来头。首先他是广东海信宽带(海信宽带全资子公司)的董事长、董事。

他还是海信宽带副总裁、海信宽带董事,今年4月21日关系退出。

股市老鸟都知道,这是借壳常规操作,让同行业同专业同公司的自己人先进入壳公司,保证后续操作流程顺利进行。

如果以上几个动作,还不能说明海信宽带CPO要借壳。

最近,乾照开始腾壳了。他前几天发了一则公告,把自己闲置资金全部赎回,开了一个资金专用账户。

市场人士分析,海信宽带借壳乾照光电将分几步:第一步海信视像将22.88%乾照光电股权转让给海信宽带!第二步乾照光电的MiniLED、MicroLED、LED、LD显示业务置出给海信视像,形成关联业务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第三步海信宽带将CPO业务注入乾照光电,CPO与光通信、光互连、光存储等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第四步海信视像、海信宽带、乾照光电三方对价,即22.88%股份+置出业务与置入资产对价,不足部分由乾照光电对海信宽带发行股份补齐!其实就是海信集团内部资产整合腾挪的一套组合拳,没其他重组复杂,达到海信宽带完成借壳乾照光电登陆A股!

根据去年数据,海信光模块,全球排名第六。也就是说,全球前六的光模块,CPO只是海信宽带一部分业务。有机构推测海信宽带2022年营收保守估计100多亿,利润10多亿。

在这波光模块浪潮中,海信宽带受益无疑是非常大的,首先他光芯片、光器件全部自研自产,其次受益于集团战略,一直对海外市场着力深耕,海信在海外的口碑和知名度极好,并且海信宽带形成了“青岛”、“武汉”、“硅谷”三大研发基地,“青岛”、“江门”、“泰国”、“美国”,四大生产基地。

根据LightCounting统计,全球前十大光模块供应商中,中国厂商数量由2010年的1家上升至2022年的7家;从市场份额看,中国厂商销售额占比由2010年的15%增至2021年的50%,其中中际旭创排名自2021年起与II-VI(现Coherent公司)并列全球第一位,其后是海信宽带、新易盛、光讯科技、华工科技等厂商亦稳居全球前十位。

国内排名:①中际旭创:5倍涨幅,市值1300亿。②华为海思光电子:(未上市)③光迅科技:3倍涨幅,市值320亿。④海信宽带:(即将借壳注入乾照光电)⑤新易盛:4倍涨幅,市值500亿。⑥华工科技:1倍涨幅,市值380亿。⑦索尔思(华西股份持股28.17%):华西股份2.3倍涨幅,市值120亿。

A股CPO市场风起云涌,当中有几个龙头,就以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的新易盛、华工科技走势为参考:

CPO相关概念股价都高高在上了,而预期海信宽带的乾照光电还在海底无波。

现在,排在他们前面的海信宽带,接下来如果注入乾照光电登陆大A,把巨额市场热捧的CPO资产,注入市值60亿的壳公司里,你猜股价能涨多高?

国资委力挺国企整体上市,为什么力挺,具体什么原因?

国资委为什么力挺国企整体上市?因为国企整体上市之后,其直接融资能更多一些,这样有利公司做大做强;再就是整体上市之后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得到改善,公司运作更加规范,国企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内部关联交易问题也可以化解。

海信液晶电视怎么看移动硬盘的视频?

在电视机的背面的,将移动硬盘插入电视机上的USB接口,,按遥控器DMP键直接进入,后面的操作很简单,务必注意:1、最新的海信液晶可以播放RMVB格式的影片,以前的只能播放AVI等格式的影片,,2、有的型号有DMP但不支持播放影片而只能播放音频和图片,3、有的型号不支持移动硬盘只支持U盘,4、有的型号支持移动硬盘但是不能太大,太大的话USB的供电能力无法驱动硬盘。扩展资料:海信成立于1969年。拥有海信视像(600060)、海信家电(000921)和三电控股(6444)三家在上海、深圳、香港、东京四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TV)、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ASKO与Vidda等多个品牌。2021年,海信全年营收1755亿元,同比增长24%。海外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32%;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海信总部位于中国青岛。53年来,海信坚持“诚实正直、务实创新、用户至上、永续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和“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业务涵盖多媒体、家电、IT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以彩电为核心的B2C产业,海信始终处在全球行业前列;在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等新动能B2B产业,海信也占据了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位置。家电板块与科技板块相得益彰,海信正在实现由“家电公司”向“高科技公司”的华丽转身。多年来,海信始终以显示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在视像产业生态链纵深布*,打通了从底层技术、终端设备、场景应用、云端支撑到内容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ULED动态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激光显示技术上世界领先,同时深耕芯片技术,在8K超高清显示画质处理芯片、电视SoC芯片、AI芯片方面不断突破。2021年,海信系电视全渠道整体额占有率稳居第一。海信聚好看服务全球家庭突破8000万,有效延伸了传统制造业的用户运营。海信冰箱出口额位居中国第一,海信系冰箱产品国内市场第二,空调产品排名第五。做精做久,以稳致远。海信持续将产品向高端转型,产业链向高技术延伸,产业架构向高科技转移,持续打造高质量好产品。海信宽带是全球领先光通信器件供应商,接入网光模块产品全球领先,推出三类运营商终端产品,其中光融合终端和直播星产品国内领先。在新兴的智能交通领域,海信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国内第一,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国169个城市。以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产业,目前已服务全国百余家三级及以上医院,服务2万余例患者;海信彩色超声产品HD60泰山系列填补山东省空白,在3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使用,累计诊断病例5万多例。海信商用空调稳居国内多联机市场第一位。在中国外文*对外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海信已经连续6年成为海外民众最熟悉的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赞助2016年欧洲杯、2018年世界杯和2020年欧洲杯、2022年世界杯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海信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两次获得“全国质量奖”。目前,海信拥有青岛、顺德、湖州、捷克、南非、墨西哥等29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青岛、深圳、美国、德国等共20所研发机构,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万余人,硕士博士近7000人,初步建立了全球协同的研发体系。

海信75k66京东怎么没有卖?

海信75k66京东没有卖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是该型号可能是一个新款产品,尚未上市或进入京东平台销售;

二是可能由于供应链问题导致该型号暂时缺货;

三是可能因为市场需求较低,京东平台没有选择销售该型号。综上所述,以上是可能导致海信75k66京东没有销售的原因,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才能给出准确答案。

海信电视的U盘怎么用

在电视机的背面的,将移动硬盘插入电视机上的USB接口,,按遥控器DMP键直接进入,后面的操作很简单,务必注意:1、最新的海信液晶可以播放RMVB格式的影片,以前的只能播放AVI等格式的影片,,2、有的型号有DMP但不支持播放影片而只能播放音频和图片,3、有的型号不支持移动硬盘只支持U盘,4、有的型号支持移动硬盘但是不能太大,太大的话USB的供电能力无法驱动硬盘。扩展资料:海信成立于1969年。拥有海信视像(600060)、海信家电(000921)和三电控股(6444)三家在上海、深圳、香港、东京四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TV)、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ASKO与Vidda等多个品牌。2021年,海信全年营收1755亿元,同比增长24%。海外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32%;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海信总部位于中国青岛。53年来,海信坚持“诚实正直、务实创新、用户至上、永续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和“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略,业务涵盖多媒体、家电、IT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以彩电为核心的B2C产业,海信始终处在全球行业前列;在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等新动能B2B产业,海信也占据了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位置。家电板块与科技板块相得益彰,海信正在实现由“家电公司”向“高科技公司”的华丽转身。多年来,海信始终以显示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在视像产业生态链纵深布*,打通了从底层技术、终端设备、场景应用、云端支撑到内容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ULED动态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激光显示技术上世界领先,同时深耕芯片技术,在8K超高清显示画质处理芯片、电视SoC芯片、AI芯片方面不断突破。2021年,海信系电视全渠道整体额占有率稳居第一。海信聚好看服务全球家庭突破8000万,有效延伸了传统制造业的用户运营。海信冰箱出口额位居中国第一,海信系冰箱产品国内市场第二,空调产品排名第五。做精做久,以稳致远。海信持续将产品向高端转型,产业链向高技术延伸,产业架构向高科技转移,持续打造高质量好产品迹氏绝。海信宽带是全球领先光通信器件供应商,接入网光模块产品全球领先,推出姿姿三类运营商终端产品,其中光融合终端和直播星产品国内领先。在新的智能交通领域,海信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国内第一,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国169个城市。以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产核亏业,目前已服务全国百余家三级及以上医院,服务2万余例患者;海信彩色超声产品HD60泰山系列填补山东省空白,在3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使用,累计诊断病例5万多例。海信商用空调稳居国内多联机市场第一位。在中国外文*对外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海信已经连续6年成为海外民众最熟悉的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赞助2016年欧洲杯、2018年世界杯和2020年欧洲杯、2022年世界杯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海信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两次获得“全国质量奖”。目前,海信拥有青岛、顺德、湖州、捷克、南非、墨西哥等29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青岛、深圳、美国、德国等共20所研发机构,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万余人,硕士博士近7000人,步建立了全球协同的研发体系。

海信是国企吗?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企。

海信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青岛无线电二厂,是国有企业,后来改为青岛电视机厂,也是纯国有企业。

2、现已发展成为大型集团公司,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海信电器和科龙电器的大股东)涉及六大行业,为上市公司和股份制企业。

3、但其大股东是青岛市国资委(国有控股企业,本质上是国企)。

海信电视怎么播放移动硬盘里的视京刻知刚义杂频?

在电视机的背面的,将移动硬盘插入电视机上的USB接口,,按遥控器DMP键直接进入,后面的操作很简单,务必注意:1、最新的海信液晶可以播放RMVB格式的影片,以前的只能播放AVI等格式的影片,,2、有的型号有DMP但不支持播放影片而只能播放音频和图片,3、有的型号不支持移动硬盘只支持U盘,4、有的型号支持移动硬盘但是不能太大,太大的话USB的供电能力无法驱动硬盘。扩展资料:海信成立于1969年。拥有海信视像(600060)、海信家电(000921)和三电控股(6444)三家在上海、深圳、香港、东京四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TV)、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ASKO与Vidda等多个品牌。2021年,海信全年营收1755亿元,同比增长24%。海外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32%;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海信总部位于中国青岛。53年来,海信坚持“诚实正直、务实创新、用户上、永续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和“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业务涵盖多媒体、家电、IT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以彩电为核心的B2C产业,海信始终处在全球行业前列;在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等新动能B2B产业,海信也占据了全国乃全球领先位置。家电板块与科技板块相得益彰,海信正在实现由“家电公司”向“高科技公司”的华丽转身。多年来,海信始终以显示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在视像产业生态链纵深布*,打通了从底层技术、终端设备、场景应用、云端支撑到内容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ULED动态背光分区控制技术、激光显示技术上世界领先,同时深耕芯片技术,在8K超高清显示画质处理芯片、电视SoC芯片、AI芯片方面不断突破。2021年,海信系电视全渠道整体额占有率稳居第一。海信聚好看服务全球家庭突破8000万,有效延伸了传统制造业的用户运营。海信冰箱出口额位居中国第一,海信系冰箱产品国内市场第二,空调产品排名第五。做精做久,以稳致远。海信持续将产品向高端转型,产业链向高技术延伸,产业架构向高科技转移,持续打造高质量好产品。海信宽带是全球领先光通信器件供应商,接入网光模块产品全球领先,推出三类运营商终端产品,其中光融合终端和直播星产品国内领先。在新兴的智能交通领域,海信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国内第一,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国169个城市。以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产业,目前已服务全国百余家三级及以上医院,服务2万余例患者;海信彩色超声产品HD60泰山系列填补山东省空白,在3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使用,累计诊断病例5万多例。海信商用空调稳居国内多联机市场第一位。在中国外文*对外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海信已经连续6年成为海外民众最熟悉的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赞助2016年欧洲杯、2018年世界杯和2020年欧洲杯、2022年世界杯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海信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两次获得“全国质量奖”。目前,海信拥有青岛、顺德、湖州、捷克、南非、墨西哥等29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青岛、深圳、美国、德国等共20所研发机构,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万余人,硕士博士近7000人,初步建立了全球协同的研发体系。

首钢股份研究报告:前瞻战略布*、持续降本提效推动业绩腾飞 - 知乎

(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岳恒宇,唐笑,贾宏坤)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是首钢集团唯一的钢铁上市公司,于1999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拥有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控股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等钢铁实体单位,囊括了首钢集团最优良的金属板材业务。公司具有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热处理等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拥有国际一流装备和工艺水平,具有品种齐全、规格配套的冷热系全覆盖板材产品序列。

公司专注高端金属板材业务,目标精品产能差异化。公司钢铁产品包括热系和冷系两大类板材产品,其中热轧形成以管线钢、集装箱用钢、汽车结构钢、酸洗板为主的特色产品系列;冷轧形成汽车板、硅钢、家电板、镀锡板等产品系列,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京唐基地二期逐步投产,公司权益产能逐年增加,2020年公司实现生产铁2090万吨、钢1978万吨、材1833万吨。根据公司2021年生产计划,首钢股份目前已拥有超过2100万吨的精品板材生产能力。

目前,首钢股份共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分别是迁顺基地和京唐基地。迁顺基地包括迁钢公司、智新公司、冷轧公司,其中智新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原为迁钢公司硅钢事业部,目前重点推进公司电工钢产品研发与生产。京唐基地主要是京唐公司,为公司北京石景山厂区关停后,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新建的钢铁企业,目前京唐二期一步已经投入生产,拥有大比例球团炼铁技术以及MCCR多模式连续铸轧生产线等先进冶炼技术,实现了高效率、低能耗、产品成材率大幅度提高。公司未来有望利用双基地协同优势,持续推出更多高端产品。

公司目前控股股东为首钢集团,截止2021年Q3持股比例为50.94%,实控人为北京市国资委。第二大股东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持股11.87%。作为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及上游铁矿资源产业发展、整合的唯一平台,为解决同业竞争,首钢股份2012年第一次重组期间即承诺未来将实现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上游铁矿资源业务整体上市。2018年12月首钢集团再次承诺,集团其他从事钢铁经营生产业务的公司若实现连续3年盈利,且行业整体状况不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首钢集团将相关优质资产注入首钢股份。

收购集团钢贸公司股权,实现京唐公司100%控股。2022年3月,公司公告以58.6亿元收购首钢集团持有的钢贸公司49%股权,实现对钢贸公司100%控股,并借此获得钢贸公司所持有的京唐公司剩余14.6%股权,实现对京唐公司的完全控股。根据公司公告,京唐公司2021H1实现净利润29.3亿元,依此计算,本次收购并表后,全年利润有望增厚8亿元以上。(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首钢股份公司目前三大战略产品为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2021年分别累计生产355万吨、150万吨、63万吨,合计占公司权益产量超过25%,利润占比超过50%。随着公司产品结构持续调整,高端产品产量不断提升,公司主要战略产品将占据更多权益产量,其利润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

国内汽车市场自2018年出现拐点,连续三年累计产量同比下跌,2020年国内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463万辆,同比下降1.40%。但2021年以来,汽车行业开始回暖,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52.8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是带动整体汽车行业回暖的关键因素。202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实现生产367.7万辆,同比增长145.6%。我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行业景气度有所回暖,发展势头良好。

汽车用钢需求仍处高位。钢铁一直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材料。在一般车身结构材料中,钢铁材料用量超过85%。虽然汽车制造中铝合金、镁合金、塑料及复合材料的用量不断增加,但以高强度钢为代表的先进钢铁材料以其具有的高减重潜力、高碰撞吸收能、高疲劳强度、高成型性等优势,依然是目前汽车车身的基础结构材料。而汽车板是汽车用钢中用量最大的品种,板带材占汽车用钢总量的65%左右,包括冷轧板、镀锌板、热轧薄板、热轧中板及热轧酸洗板等。

汽车板材产品利润高、生产工艺复杂,为厂家带来高额回报的同时也对公司的生产人员层次和生产技术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从产品价格来看,无论是0.5mm还是1mm冷轧卷板价格都显著高于传统钢材如螺纹钢的价格,最新0.5mm冷轧卷板均价接近6000元/吨;从吨钢毛利来看,随着国内钢材生产逐步向电炉转变,冷轧卷板产品的吨钢毛利也逐渐体现出优势,根据我们的估算,目前国内冷轧卷板吨钢净利已接近700元/吨。

首钢股份汽车板产品品类完善,可满足各类汽车板材需求,“十三五”期间,公司汽车板销量稳定上涨。公司目前拥有酸洗连轧、连续退火、热镀锌三种冷轧生产工艺,其冷轧连退产品、热镀锌产品均按照国内及国际先进企业内控标准组织生产。“十三五”期间,在国内汽车板需求出现波动的大环境下,公司汽车板产销量增长稳定,年产量由2016年的245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355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8%。

汽车板需求高,更新周期短,认证周期长。我国汽车品牌格*复杂,导致汽车板标准、规格和品种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汽车板的生产难度。同时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厂为了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断推出采用新技术的新车型,带动了汽车板更新换代的加速,目前国内汽车板材已从过去的低碳铝镇静钢、IF钢转变为镀锌板以至于高强钢。汽车板产品的快速迭代叠加汽车产品必需的认证周期成为行业后来者短时间内不得不面对的壁垒。

目前国内汽车板市场整体呈现“一超多强”*面,首钢汽车板市占率虽不及宝钢,但公司聚焦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高高端产品供货量,2021年实现镀锌、高强、外板产量同比增长15%-20%,锌铝镁产品同比增长90%,客户结构方面,公司向主机厂供货比例增长2%,日系用户供货量同比增长58%,合资品牌用户供货同比增长3%,全年实现生产355万吨,同比增加5%。公司预计将持续增加宝马、大众等一线车企的供货量,汽车板业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获得显著增长,2025年公司汽车板产量有望增长至400万吨以上。

电工钢俗称硅钢,可分为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其中无取向电工钢又分为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和高牌号(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取向电工钢主要用于变压器制造。无取向电工钢主要用于电机制造。随着国内电源发展动力由传统煤电向清洁能源转变,大型电机需求将明显提升无取向硅钢用量;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为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提供十分快速的需求增量,根据IHSMarkit预计,全球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对于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32万吨增长到2027年的250万吨,到2033年将超过400万吨;此外随着变频空调等高端家电产销量的增加,家电用压缩机对电工钢的需求也有望提高。

2021年全国电工钢产量约为1318.28万吨、同比增长了11%,实现连续3年电工钢产量超过1100万吨。其中取向电工钢产量完成180.09万吨,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完成1138.19万吨。目前国内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仍以中低牌号为主。以2020年数据为例,当年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约760.2万吨,而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只有146.7万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供给仍存较大缺口。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市场需求大幅释放,急需扩产。市场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将达到100万吨以上。高牌号电工钢供给不足的问题在逐渐显现。供需不平衡条件下,预计未来高端电工钢价格将维持较高水准,直接利好相关公司电工钢产品业务,提高其盈利能力。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专注公司电工钢业务。智新公司是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2018年3月22日成立,自主研发掌握了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技术,成为取向电工钢全球第四家全低温工艺产业化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500kV及以上超、特高压变压器生产制造,正在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电工钢制造商”。公司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形成了通用产品、高效产品、去应力退火产品、新能源汽车用产品4大系列97个牌号的产品体系,其中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形成了21个牌号的专用产品体系,3款产品实现全球首发,获得高端乘用车用户的认可。

首钢股份电工钢产品包括无取向和取向电工钢。公司已实现通过新能源电机用户认证14家,批量供货10家,全面推进丰田、日产、通用等乘用车用户产品认证。目前首钢拥有年产150万吨电工钢的能力,无取向电工钢与取向电工钢产量均居行业内第二位。具体应用行业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二能够提供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的企业,市占率在50%左右;取向电工钢方面,公司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产品市场国内占有率超过70%,连续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公司2021年实现电工钢产量150万吨,同比下降2.7%。但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升高牌号电工钢产品比例。2021年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预计产量54万吨,较2020年增加12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9万吨以上;取向电工钢预计产量19万吨,与2020年产量持平。

未来,首钢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项目预计2022年6月投产,年产能将增加35万吨;取向电工钢二期预计2023年8月投产,新增一条超薄规格取向电工钢专有生产线,年产能9万吨,由此预计2022年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增加新增产能的一半数量,即147.5万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达到71.5万吨。后续根据产能利用率爬坡过程和公司规划,我们预计2025年首钢股份无取向电工钢产量达到170万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110万吨,取向电工钢产量达到30万吨,全部为高磁感取向电工钢,总产量达到200万吨。

镀锡板(俗称马口铁)是指两面镀有一层极薄金属锡的冷轧薄钢板,它将钢的硬度和强度与锡的易焊接性、抗腐蚀性和光亮的外表集于一体。镀锡板具有无味无毒、质量轻、易于加工成型等优点。印制不同的图案还可以美化产品,因此在食品罐头工业、电子器件、化工油漆等行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镀锡板产量近年波动上升,2021年重点企业累计生产镀锡板1160.7万吨。同时受行业限产和下游行业需求上升的双重影响,镀锡板行业价格明显上升。进入2022年后由于需求下降,整体价格水平有所回调,但仍处于高位。

预计2022年镀锡板价格将维持高位。从下游行业来看,国内奶粉、罐头等镀锡板主要需求行业产量保持稳定,其中国内奶粉产销量稳定上升,2021年销售2.9亿件,同比上升31%。下游产业的需求将帮助国内镀锡板价格水平维持高位;另一方面,随着国外疫情反复,海外镀锡板生产商开工意愿低、减产、甚至关停变多,国内镀锡板出口量开始增长,2021年实现出口135.3万吨,同比增长21.6%。海外增长的需求也将帮助镀锡板价格保持目前水平。

镀锡板是首钢三大战略产品之一。首钢京唐公司拥有年产电镀锡产品45万吨的能力,产品定位为高档食品包装用电镀锡板。拥有先进的工艺装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良好的服务以及一流的产品研发队伍,具备从冶炼、热轧、冷轧到涂镀全流程的制造能力。产品面向全球销售,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工业品包装等领域。

公司产品定位高端,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首钢京唐公司镀锡板产线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品种、全流程生产线,是国内首位通过奥瑞金辽宁、广东、江苏三大基地认证的镀锡板产品。2021年公司成功开发0.19毫米减薄红牛铁,高端产品奶粉铁、高抗硫、红牛铁实现了奥瑞金、中粮包装等国内高端客户全覆盖,品牌影响力迈入“第一方队”。2021年上半年镀锡板十大类重点产品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连退薄规格比例平均达到74%,罩退薄规格平均达到64%。全年首钢镀锡板产品实现总产量63万吨,同比增长6.2%。

首钢两大基地具备物流优势。公司京唐基地毗邻曹妃甸、京唐港,二者是北方主要的铁矿石港口,其中曹妃甸港拥有25米深水港口,是我国北方最佳条件的深水港,京唐基地和码头紧密衔接,不但大幅降低了原料的运输成本,同时成品码头也承担了首钢集团其他公司产品的发运,海运交货期较快,物流成本优势凸显。另一方面,迁钢公司临近首钢矿业水厂、杏山两大矿区,能够较为便利的获得生产所需的铁矿石原料,目前公司用矿中,集团供矿比例超过50%;同时,首钢集团的马城铁矿预计2023年底投产,精矿粉年产能700万吨,投产后矿粉通过地下管道运输供迁钢公司使用,届时集团供矿比例将达到70%左右。

钢铁需求有望低速增长,传统钢铁产品回报无需担心。2021年,国内钢材价格波动较大,10月份之后,受房地产、基建需求趋弱的影响,钢价一度大幅回调。进入2022年后,考虑钢材库存相对过去两年处于较低水平,在后续补库存需求推动下,钢铁价格有望缓慢上行。同时,考虑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速目标5.5%仍不低,与稳增长政策直接相关的基建、制造业等将有效带动用钢需求,预计国内钢材需求总体平稳增长,因此对全年钢铁价格不悲观。首钢传统冷轧、热轧产品利润有望维持去年水平。

首钢冷轧家电板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市场。在海尔、美的、海信等家电龙头企业份额保持稳定,公司家电板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2021年上半年公司家电板十大用户供货量同比增长10.45万吨;家电锌铝镁实现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知名企业批量供货。

公司耐候钢产品涉及13个型号、5大系列,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抗疲劳等特性,其耐候性为普碳钢的2~8倍。主要应用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结构,如集装箱、铁道车辆、搅拌罐、石油井架等。2021年随着国际海运逐步恢复,公司抓住市场机遇,抢抓集装箱板订单,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203.6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幅157%,薄规格比例达67%。此外,公司车轮钢、管线钢、热基锌铝镁等板材产品也广泛覆盖轻量车轮、输气管道、电力塔架、光伏支架等下游市场。

专注降本提效,打造现代精益管理型企业。首钢做实精益管理,推进成本打开、固废回吃、增加出钢量、提高金属收得率等多项措施落地,不断降低吨钢成本,坚定不移地推动精益制造路线。首钢股份提出了经营拉动和生产拉动两个模式,经营拉动即以阿米巴思维为核,将公司划分成若干个小集体,并对最小的经营组织进行业绩评估,实现全员参与经营改善,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生产拉动即以OEE(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为切入点,在寻找设备管理中的停顿点、浪费点中实现设备综合效率的改进与提升。以两者为支柱,公司首创性地提出“经济准时化生产”管理模式(JIET),以“生产拉动、经营拉动”为支柱,通过机制驱动、改善驱动、人才驱动、文化驱动,形成持续改善的机制和文化,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制造中的各种浪费,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素质、低成本”的目标。

同时首钢注重人工成本控制,力求使每位员工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率。2020年在营收明显增长的同时职工薪酬支出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占比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的人均产钢量稳定上升,2020年实现人均生产钢材998吨,在同业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在此促进下,首钢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下降,2021Q3报告公司营业成本占比已降至87.8%,相较2020年初下降了3个百分点。

首钢股份上市二十余年以来,经历多次资产重组与产品转型,持续探索钢铁市场需求。公司1999年上市,由首钢集团所属焦化厂,烧结厂,第二炼铁厂,第二炼钢厂及第一、二、三线材厂改组而成,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线材生产企业。2002年后中国加入WTO后,房地产的崛起带动了钢铁尤其是棒、线材需求的快速增长,在此期间首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传统长材市场火热的大环境下,首钢领导层高瞻远瞩,提前布*公司的产品转型,2003年12月首钢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19.43亿元,并承诺全部用于投资冷轧薄板项目。2008年冷轧公司建成投产,标志公司首次产出板材产品。

2010年公司原石景山产线停产,首钢原棒、线材产能开始逐步退出。正值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退,钢铁需求增速开始放缓,传统长材产品利润大不如前,而首钢及时完成转型,于2014年完成资产重组,将迁钢公司并入。首钢成功由线材制造商转为冷轧、热轧板材制造商,面向市场由建筑地产转向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同时公司开始布*电工钢,2013年即实现硅钢生产110万吨。

前瞻性的产品结构转型布*帮助公司迅速度过了钢厂搬迁初期高昂费用导致的亏损期。首钢在2012~2016年迅速实现了扭亏为盈,公司业务很快重回正轨,这与首钢领导层对钢铁行业需求走向的准确把握密不可分。

2016年京唐公司并入首钢后,公司进一步布*高端产品,于2016年11月开始建设MCCR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并于2019年成功试产,产线设计生产能力210万吨/年,能够实现从“钢水”到“钢卷”一次生产完成,时间上仅为传统热连轧工艺的八分之一。同时公司继续扩展冷轧高端产品如电工钢、汽车板的产能,并在2020年后依靠新能源汽车及高端家电市场的发展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此外,公司致力于探索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碳技术,并于2020年完成迁钢、京唐双环保绩效A级企业评估,成功获得自主减排资格,避免了“十四五”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带来的限产压力。

公司当下延续前瞻性布*策略。核心业务方面,公司长期看好新能源相关下游产业发展,重点投资氢燃料电池用极薄电工钢,大力研发高端取向硅钢产品,稳定扩张高规格电工钢产能;同时公司着眼汽车轻量化大方向,开发超细晶高强车身外板UF钢系列,此外镀锌、锌铝镁等先进汽车板产品也在积极开发。从首钢过往的业务迭代历程来看,公司领导层总能预见钢铁市场的需求变化,未卜先知提前数年完成产能布*和产品认证,远远走在其他钢铁企业之前。未来我们看好首钢股份能够继续准确把握市场走向,掌握钢铁行业红利。(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020年迁钢公司和京唐公司的产量均达到历史最大值。2020年,迁钢公司共生产铁803万吨,钢849万吨,材82万吨(含供冷轧公司192万吨、智新公司174万吨)。京唐公司2020年共生产铁1287万吨,钢1129万吨,材1012万吨。2021年,公司,2021H1公司合计产铁1012万吨,钢1208万吨,材1125万吨,钢材产量同比增长37%,产销率基本维持在100%左右。

受益京唐公司产能释放,公司近年营收增长显著。2020年首钢受益于京唐二期逐步投产,公司产能增加,全年实现钢材产量1813.4万吨,同比增长11.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9.5亿元,同比增加16.1%。2021年受行业限产带来的供给侧变化影响,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均明显上升,业绩进一步增厚,截止2021Q3公司实现营收995.90亿元,同比增长82%。吨钢收入方面,公司2020年吨钢营收4416.5元,2021H1受惠于产品价格上涨,吨钢收入上升至5633.6元。

冷轧、热轧是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的主要来源。首钢主要营业收入来自其冷轧及热轧两系列产品,2020年公司冷轧产品实现营收417.6亿元,热轧产品营收321.4亿元,分别占比52.2%和40.2%。从毛利来看,公司2020年冷轧产品占比为56%,热轧产品占比约40%;2021H1公司冷轧产品毛利占比略微降低至54%,同时热轧毛利占比上升至45%。吨钢毛利方面,公司2021年回升明显,2021H1实现吨钢毛利676.6元/吨。

公司费用率持续下降,整体费用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公司财务费率稳定下降,主要源于随着公司贷款持续偿还,利息费用不断降低所致。研发费率方面,公司自2018年开始投入研发,2021年Q3研发费率0.6%,目前公司研发费用较低,但随着未来研发逐步投入,公司研发费率有望继续增加。管理费率0.9%,相较2020年数据下降0.3个百分点;公司自2020年开始更改会计准则,将运费和出口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导致2020年销售费率下降明显,2021年Q3公司销售费率0.2%,与2020年数据基本持平;公司整体费率从2017年的7%下降至2021Q3的3.3%,整体费用支出的持续下降将帮助公司提升整体创利能力。

2019~2020年公司吨钢净利有所下降,预计2021年开始将显著提升。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以及京唐投产带来的营业成本提升,2019~2020年公司吨钢净利水平及人均创利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2021年随着公司产品价格上升,折旧基本结束,公司利润大幅增厚,根据2021年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24亿元,同比增长293.19%,公司吨钢净利水平也明显增长,根据2021H1数据,公司吨钢净利达到305元/吨,人均创利18.9万元。

2016年以后,伴随供给侧改革,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开始上升,2019年受公司京唐二期投产影响,公司采购费用增加,经营现金流明显下降,2021年截止Q3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96.47亿元,总体回升明显。资本支出方面,自2015年京唐二期工程开始建设,投资现金净额维持较高净流出,公司资本支出持续增加;2019年工程进入尾声,资本开支开始回落。目前公司两基地建设情况基本结束,未来公司资本支出有望维持低点。

京唐公司二期一步项目顺利投产,吨钢固定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吨钢折旧从2018年至今持续走低,2018年吨钢折旧为326元/吨,2020年降为281元/吨,降幅达到16.6%,并且预计随着京唐公司二期一步工程的产能逐步释放,将于一期形成协同效应,分摊折旧,从而进一步压缩吨钢固定成本。

公司资产负债率近年保持稳定,并开始有下降趋势。由于京唐基地建设,公司2013~2016年资产负债率逐年提升,2016年后资产负债率保持在73%左右,近年随着公司贷款逐渐偿还,资产负债率有下降趋势,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0%,根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将在未来3年将资产负债率逐步降低至65%。同时,由于近年公司不断并表京唐公司股权,公司流动负债比率有所增加,2021Q3公司短期负债比率增加至78%。

2021年随着公司利润情况改善,公司逐渐开始回馈公司核心员工和新老股东。2021年8月公司公告首期股权激励计划,以3.25元/股的价格向412名公司骨干和核心员工授予7024.4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05%。同时提出相应的考核要求,目标持续降低公司负债率、保持高端战略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并保证未来公司科技投入。2021年12月公司公告本次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实际向386名员工定向授予6490.2万股普通股股票,人均授予54.64万元。

根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未来三年科技投入比重被列入业绩考核范围内,说明公司未来将继续向高端产品研发深度发展。此外,公司强调战略产品即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总产量的增长率不低于5.6%/13%/13%,预计公司继续巩固高端钢材市场地位,为公司长期稳定盈利提供保障。同时,将降低资产负债率作为主要目标,有利于公司抵抗外部风险。目前,公司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能够进一步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激发组织内生动力,帮助公司顺利渡过转型期,完成产品结构升级。

公司2021半年报公告,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这是公司5年来首次分红,一方面代表了公司对于未来稳定高盈利的信心,另一方面,意味着公司开始进入“盈利+红利”双回报模式,持续回报市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伴随利润增加而回升,2021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9.15%,在同业公司中已处于领先位置,结合公司目前较低的PB水平,其投资回报率已提升到较为可观的水准。当然目前公司的ROE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较高的权益乘数,随着公司按计划降低整体负债率,权益乘数将逐步下降。

但另一方面,首钢目前销售净利率处于回升状态,2021Q3净利率6.9%,随着公司进一步控制生产成本,降低总体费率,公司有望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净利率水平。同时随着公司营收的增长与资产基本稳定,公司的资产周转率正逐年回升,有望逐渐达到和其他钢铁公司相近的水平,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快报,其资产周转率已回升至0.88。按照公司股权激励考核条件与营收增长趋势,假设2024年首钢资产负债率下降至65%,同时资产周转率受益于公司营收增长进一步回升至0.95,净利率维持当下水平,则到2024年公司整体ROE仍将维持在19%左右,有望继续维持同业公司领先水平。

首钢股份下属两大生产基地,其中迁钢公司拥有年产800万吨钢及配套产品能力;京唐公司设计年产铁1347万吨、钢1370万吨、钢材1341万吨。2020年公司实现钢材产量1814万吨,产能利用率84.7%左右。随着2021年及2022年公司分次收购京唐公司股权,实现100%控股,公司权益产能已达到2100万吨以上。

随着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产量将不会出现明显增长。但考虑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动汽车板、电工钢需求上升,叠加公司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及取向硅钢产线的投产,公司战略产品汽车板、电工钢的产量将有明显上升。高附加值产品拉动公司吨钢价格稳定提升,公司营业收入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首钢股份2021~2023年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3.98、1376.68、1391.32亿元,同比增长66.85%、3.20%、1.06%

毛利率方面,在2021年产能产量双控背景下,行业盈利提升明显。同时首钢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牌号电工钢及先进汽车板产量,公司先进钢材销售比例逐步提升。公司2020年吨钢净利较低,仅98.68元/吨,但根据2021半年报,首钢吨钢净利数据已有显著提升。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12.22%、12.37%、12.57%。

公司费用控制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公司管理架构的不断完善,公司销售费率有望继续保持低点;另一方面,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未来研发投入规模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预计公司研发费率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明显增长;此外,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带来限制性股票总摊销费用2.3亿元,对公司管理费用率略有影响,预计2021年公司管理费用率略降至0.9%,2022年约为0.6%。财务费用方面,随着公司先期贷款的逐步偿还,利息支出将逐渐降低,财务费率将明显下降。

公司2021年4月公告收购京投控股与京国瑞公司持有的京唐公司共计19.1%股权;2022年3月再次公告收购钢贸公司49%股权,进而实现对京唐公司100%控股。故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和2022年少数股东权益占比进一步下降,2021年少数股东权益占净利润比例为10.0%,2022年进一步下降至4%。

4)盈利预测: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26亿元、82.94亿元、86.33亿元,分别增长293.3%、18.1%、4.1%。2021-2023年的预测吨钢净利润为389、472、485元/吨。EPS分别为1.04、1.07、1.11元/股。

首钢股份专注高端金属板材业务,目标精品产能差异化。公司前瞻布*能力强,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多次完成产品结构转型,每每能够成功把握钢铁市场需求变化,最大化收获市场红利。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完成针对新能源产业的产品布*,其主要战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下游汽车、家电等市场。同时公司降本提效卓有成效,在钢材总产量变化不大的同时人均产钢量、人均创利、吨钢净利等重要指标均提升明显。预计随着首钢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端板材产销量,公司营收及利润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