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最好的指数基金排名(红利指数基金来自排名前十)

时间:2023-12-28 15:38:20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红利指数基金来自排名前十

第一位易方达生物科技指数基金;第二位招商国证生物医*指数;第三位汇添富中证生物科;第四位中欧时代先锋;第五位国证食品饮料指数;第六位中证食品饮料指数;第七位前海开源中证大农业指数增强基金;第八位策略指数基金;第九位$深证红利;第十位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联接基金。红利指数基金有工银深证红利联接、万家中证红利指数、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大成中证红利指数、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A等。一般红利指数基金的类型可以分为上证红利、深证红利、中证红利、标普红利四种。2004年1月2日正式发布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证50ETF的投资目标是紧密跟踪上证50指数,最小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基金采取被动式投资策略,具体使用的跟踪指数的投资方法主要是完全复制法,追求实现与上证50指数类似的风险与收益特征。拓展资料“红利ETF”买卖方式同普通股票一样,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代码510880。申购/赎回方式与普通基金不一样,只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申赎代码51088申赎资金510882基金最小申购、赎回份额为50万份,而且必须按照华泰柏瑞基金公司提供的上证红利ETF申购/赎回清单文件中约定的内容准备才能进行申购赎回。红利ETF和指数基金的区别:1、ETF: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兼具股票、开放式指数基金及封闭式指数基金的优势和特色,是一种高效的指数化投资工具,策略类型丰富。2、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收益排行前十名的指数基金有哪些?

截止到24日收盘,今年以来指数基金排名前十富国天鼎3.72%申万深成稳健2.77%银华稳进2.7%国联安双喜A2.69%嘉实基本面50 2.14%申万沪深300价值 2.03%华宝上证180ETF 2%华宝上证180ETF连接 1.58%华夏上证50ETF 1.57%银河沪深300 1.31%

50指数基金前十有哪些?

易方达上证50ETF:成立于2005年2月16日,是中国最大的上证50指数基金之一。

华夏上证50ETF:成立于2004年11月26日,是全球最大的上证50ETF产品。

华宝上证180ETF:成立于2012年5月8日,是上证180指数的最大仿真成分股之一。

南方上证50ETF:成立于2015年4月9日,是我国首批上证50ETF之一。

银华上证50ETF:成立于2014年9月29日,是我国第二批上证50ETF之一。

嘉实沪深300ETF:成立于2011年8月7日,是我国首批沪深300ETF之一。

招商深证300ETF:成立于2015年4月29日,是我国第二批沪深300ETF之一。

广发沪深300ETF:成立于2016年9月14日,是我国第三批沪深300ETF之一。

博时上证50ETF:成立于2013年9月29日,是我国第三批沪深300ETF之一。

易方达沪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8月24日,是我国第四批沪深300ETF之一。

在指数基金中哪只基金表现最好

只能说有的适合有的还需谨慎,现在指数种类很多,涵盖大盘至小盘,有中盘,有行业指数,有周期非周期,眼花缭乱。尽管都看好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自己更看好中小盘指数基金,如华夏中小板,南方中正500,深成指etf。商品etf,深100etf也不错

请问哪几支指数型基金比较好?

现在的各种理财产品风险都很大了,最好收缩投资,紧捂钱袋为上。

​ETF深访|博时基金赵云阳:守好“技术+创新”的战略定力,打造博时“ETF百宝箱”! - 知乎

博时基金作为业内少有的技术派,凭借自己丰富的指数化经验,打造了一系列从单市场到跨市场,从A股到跨境的ETF产品格*,栖身300亿ETF行列。但是面对2021年ETF新发产品同比暴增241.7%,权益类ETF总规模达到10633.39亿元的“疯狂”增长的趋势,未来博时基金将如何做到守好战略定力,为投资者打造“博时ETF百宝箱”?我们采访了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赵云阳。

在ETF市场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的背景下,作为“基金老五家”之一,综合能力出众的博时基金ETF业务也“水涨船高”。

从2009年第一只博时超大盘ETF入*以来,到2021年底已经有接近30只产品在运行,投资范围上涉及到A股、港股、美股、商品、货币和可转债等,形式上从单市场到跨市场再到跨境,ETF规模也接近350亿元。

作为“技术派”出身,博时在基金业内有着“IT技术黄埔军校”的美称,凭借自身优势从推出国内首只“QDIIETF(博时标普500ETF)”到首只“触网ETF(博时黄金ETF)”,解决了一系列产品底层结算模式的创新,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技术论证和系统的改进优化,为ETF在国内顺利发展,奠定了许多技术基础。

『博时ETF的业务优势是‘技术+创新’,可以看到市场上几乎所有的ETF技术模式,博时都有相关的工具产品在运作管理。』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赵云阳多次谈到,博时技术在同业内有着领先优势。

本期嘉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赵云阳

赵云阳早年在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工作,拥有超18年从业经验,2010年加入博时基金,历任量化分析师、量化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先后管理过股票、债券、商品等多类资产类型的指数及ETF产品,参与了博时多只重要指数产品的创新创设,现任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

作为经验丰富的基金公司,看到市场机会,抓住时代的机遇,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博时ETF业务的最大标签之一。

作为业内最早发行的,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只跟踪美股主流指数的博时标普500ETF,这只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突破187%(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且拉长来看在各阶段表现都非常优秀。

谈到能竞选到标普500这样优秀的指数,赵云阳也非常自信:『我们从全球视野去看ETF发展,截至目前,全球ETF中跟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规模是最大的,加上产品设计的初衷是通过资产配置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好的主流资产指数,最终呈现的业绩也证明了我们选择的正确性。』

另一只“网红”产品——存金宝,作为博时黄金ETF场外份额,由于独创性的开创了基金公司与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的合作,打通了基金份额和黄金克数之间的数量转换,让普通投资者不用开证券账户,也没有申购赎回费用,在场外就能申购赎回黄金ETF份额的操作,在2014年诞生之时便在业内“炸开了锅”,这只黄金ETF份额也从2个亿一度飙升至80亿,虽然目前存金宝已经成为历史,但博时黄金ETF的净值增长率却时创新高。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下同

2015年股灾爆发,市场一地鸡毛,与此同时,债券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博时迅速展开债券主投业务,仅2015、2016两年就发行了69只债券基金,博时固收团队也在市场的洪流中迅速成长起来,博时固定收益部门从2009年至2020年期间,获产品单项金牛奖共10次。

实的固收经验也让博时做出了ETF市场上比较优秀的固收产品。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显示,博时可转债ETF今年以来实现收益17.63%,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为-0.46%,同类平均收益为-6.21%。

对于上述这样抓住时代机遇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18、2019年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出首批央企类ETF产品,助力央企改革的同时也为投资者拿到了丰厚的回报。

尽管央企类产品今年业绩比较强,但赵云阳在采访中也表示:『我们希望的是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央企资产配置的工具。』类似的观点他在对今年教育以及医*行业的大幅回撤时也在对话中进行了详细展开。

赵云阳:ETF最早在海外作为一个创新金融工具诞生,它的初衷就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降低费用、提升交易的灵活性的资产配置工具,所以,博时基金的长期使命就是为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ETF工具百宝箱”。

博时基金从2009年开始正式进入到ETF领域,到今年在ETF业务上已经平稳运行12年之久了。具体来看,从2009年12月底成立的第一只博时超大盘ETF,首发规模将近20亿开始,到2021年年底我们已经有接近30只产品在运行,投资范围上涉及到A股、港股、美股、商品、货币和可转债等,形式上从单市场到跨市场再到跨境,规模接近350亿元。

回过头来看,博时基金ETF业务的发展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的ETF市场而成长起来的,在某些方面也是引领着国内ETF创新发展。整体来看,博时ETF业务的发展节点大概有几个:

在2013年,博时标普500ETF作为国内第一批纯美股ETF产品,当时推出的创新点在于对这种产品的底层结算模式,经过了多次的技术论证和系统的改进优化,形成了初代的结算雏形,后来行业内各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的升级迭代,才有了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QDIIETF的高效结算模式。这只产品目前也是国内唯一一只标普500ETF,规模也从当初的几亿元到现在近70亿元。(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12/31)

2014年,博时尝试联合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首次推出互联网黄金存取业务,当时产品全称叫“博时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I类场外份额基金”,简称“存金宝”,相信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个名字,因为在这之前的黄金ETF是投资者要在证券公司开户才能操作的,存金宝在当时开创了一个先例,只要大家开通互联网基金账户就可以参与进来,打通了基金份额和黄金克数之间的数量转换,符合投资者的投资习惯。

因此,博时黄金当时在互联网上的热销,还是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也让业界对我们刮目相看。当然,这些创新的背后离不开博时基金的技术积累和一直以来的创新基因。

2018、2019年,博时先后推出的两只央企资产代表的产品——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和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当时,主要是想通过ETF工具的创新应用,来盘活国内比较庞大的央企资本的存量,提高央企资本的增量,助力央企高质量发展,这两只产品也是成功打造了资本市场央企资产的名片。

赵云阳:博时将指数与量化放在一个部门框架下发展,对外叫“指数与量化投资部”。目前,整个团队有21人,团队在管规模超过900多亿元,涉及主要业务就是ETF及指数业务、指数增强以及主动量化业务。

具体到指数团队,目前基金经理和助理有5人,除了管理ETF及指数基金300多亿的规模外,我们还涉及了几百亿的专户业务管理。另外,和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博时指数团队的业务成员还承担了博时国际香港子公司相关ETF和指数业务的投资管理。

因此,公司整体上对我们的ETF业务发展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在战略上提供足够的支持,另外,公司的券商部、产品部和指数与量化投资部等多个部门之间,通过产品运营、对外推广以及产品上报协调等方面积极协调合作,推动ETF业务发展。

博时有“技术派”的特点,可以看到市场上几乎所有的ETF技术模式,博时都有相关的工具产品在运作管理。这也是我们目前ETF业务呈现多资产类别布*和多客户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这样的特点,也为我们今后打造多层次的ETF生态圈、建立更加稳固的ETF朋友圈提供夯实的基础。我们现在正在加大券商部在ETF营销团队方面的构建,在已很扎实的技术基础上,为营销运营“再添一把火”。

博时的指数业务在业内算是较早开始的,2003年成立的博时裕富沪深300指数基金是市场上最早一批跟踪沪深300指数的产品,经过几代基金经理的迭代,目前已经有18年的经验积累。到2015年,我们就开始尝试用多策略的体系来运作主动量化产品,因为在ETF本身是一个工具形式,真正的内核是如何更好获得阿尔法的增强策略,这些前期积累的经验未来肯定都要在ETF产品上进行嫁接融合。

不过,目前传统的ETF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未来要随着国内整个ETF的更加深入发展,加上投资者的认可度提升之后,我觉得主动ETF产品一定会越来越多。

ETF之王:博时的两个央企类ETF项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行的?相比其他类型的产品有没有一些独特之处?

赵云阳:这两个产品都是我亲身经历和参与设计的,印象非常深刻。

早期各家对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央企和国企都是戴有色眼镜观察的,因为从历史表现来看,大家的刻板印象是“估值提不上去”,但我们想做出差异化的产品,并且市场当时对这样的工具是有需求的。

因此,在国家提出央企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博时借势在2018和2019年分别创设了央企结构调整ETF和央企创新驱动ETF,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央企的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方向和央企制度升级、创新发展的方向。当时主要是国资委旗下两个资本运营平台去发起承办的,目的就是盘活央企的资本存量,促进央企的资本增量,来增强央企二级市场的影响力,打造央企资产名牌。

所以,我们会发现和宽基指数产品的走势较弱相比,央调ETF和央创ETF,过去一年分别涨超14%和25%,是很不错的,并且拉长来看,过去的2019、2020年每年的年化收益都在十几个百分点,每年都是正收益。我们希望的是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央企资产配置的工具。(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12/31,近一年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累计上涨14.94%;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累计上涨25.84%。)

赵云阳:因为在博时推出上证50的时候,市场上已经有比较大的产品了,因此,我们的初衷就是从完善博时整个ETF产品线布*的角度来考虑的。

我们一开始就对上证50ETF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因为上证50本身是一个配置型的宽基指数,所以我们希望尽量每年都能够为配置型的客户获得相对其他同类产品有更稳定的收益,从这只产品的历史回报来看,我们确实能做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机构投资者会选择配置我们这只宽基产品。

另外对于2022年到底中小盘是否还会继续,这也是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预期,各有各的看法。

无论沪深300、中证500或者是中证1000,它们都是宽基指数,表现的强弱主要反映了背后成分股盈利增速的差异化,从2021年看中证500、中证1000等中小盘股确实比沪深300等大盘股的盈利增速要好,但2022年预期来看,这种盈利增速的差异化在收窄,也就是2022年可能会呈现一个相对均衡的特征。

赵云阳:这只产品是我来到博时之后,有幸和ETF团队一起辛苦打造的产品。当时商品资产的大众接受度还没这么高,加上此前已有两只黄金ETF发行,我们作为后来者,如何在同类产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向是关键。

我们发现场内投资者和场外投资者两个群体之间呈现巨大差异,场外的投资者往往参与的资金量小,但是客群很大,如何抓住这一部分场外群体来接受并参与很关键。最后,我们总结,需要迎合场外投资者群体的投资习惯。

即回到前面我讲的,我们把黄金资产在产品设计上进行调整,将基金份额和黄金的克数之间进行数量转换,让场外投资者真正看到账户里有多少克黄金,因此,创设了场内的黄金ETF和场外的黄金D份额、I份额等三类份额,分别对应交易所、直销以及互联网三种不同的销售渠道,将黄金规模培育起来。

另外,博时在基金界的IT技术方面有着“黄埔军校”的称号,这只产品背后也有我们强大的技术叠加支撑。黄金资产规模一度超过120亿元,在市场上引起不少轰动。

赵云阳:因为其他的商品像原油、农产品等都是期货,从基因上来看我认为做成ETF的难度比较大。只有黄金是现货,而且目前有黄金交易所存在,再加上国内投资者对黄金有一种天然的偏爱,从产品设计上来说,黄金ETF更符合大家的投资习惯。

另外,黄金是公认的抗通胀资产。尤其是面对货币超发的市场下,黄金是一种比较好的追求保值配置。和实物黄金相比,大家去买金银首饰等实物黄金的时候费用很高,并且在变现的时候打折也很多,但是,我们的黄金ETF只需要投资者很少的管理费和市场佣金,就可以快速变现,也没有打折。

赵云阳:从ETF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的主流指数的ETF创设往往都是需要申报、竞标才能“抢到”,我们能够竞争到标普500指数标的创设也是非常自豪的。

当时,我们是从全球视野去看ETF发展的,而全球ETF中跟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规模是最大的,再结合产品设计的初衷是通过资产配置为投资者提供好的主流资产指数,因此,我们选择了标普500。对于投资者来说,特别是对于资金量比较大的高净值客户,在分散风险进行配置的时候,标普500至少是首选之一。

另外,可以看到这只产品从2009年以来,它的收益都是稳步上涨的,这背后跟美股股市持续这些年的长牛市场分不开,伴随着整个业绩的漂亮表现,投资者逐步认可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再加上市场跨境结算技术方面的不断迭代创新,跨境产品的申购时间在不断变短。比如,以前没有ETF的时候,大家买QDII指数基金,投资者申购拿到资金最长的时候是7天,之后这个时间不断前提,能够做到T+3,甚至场内现在交易做到T+0变现。

我们始终认为,ETF本身就是一个配置工具和交易工具,是为了让投资者在选择某类资产时,能够有对应的工具去配置,不管什么时点去创设,总归要有个工具出来。

以博时恒生医疗ETF为例,在当时市场上没有恒生医*行业这种产品,我们就创设了以港股医疗行业为代表的资产标的,这样投资者可以便捷地通过我们的工具去配置相关资产。

并且目前医*行业的下跌,我理解还是处于高估值消化和内部结构调整的过程带来的结果,像最近中*的整体走强就是一个医*内部结构在自我进化的表现。

这个观点放在教育板块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会布*教育,就是因为目前市场上没有这样的资产,我们为了给大家提供一种资产配置的通道,并且教育一直也是大家关注的社会话题,从常识的角度,也应该有相应的产品去给投资者参与。

尽管2021年受政策教育股表现不佳,但是对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政策是利好的,我们还是那句话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要大家都还要接受知识教育,整个教育产业总还是会有发展的。

赵云阳:我们主要是为了完善博时自己的产品线的布*和为投资者创设相应的主题和行业ETF配置而进行的开发。并且,国内的ETF开发进程至少是半年到一年的周期,因此,我们在发产品时可能不太会去考虑短期市场结构和时点问题,因为市场表现不是因你的意志而转移的,主要还是按照自己的战略去完善布*。

赵云阳:可转债ETF投资运作是由我们的固收团队来做的,博时的固收团队在业内一直都是比较优秀的,我们这只产品从投资业绩、跟踪误差等各个方面表现来看还是不错的。

另外,我们还是从补充资产类别的角度来创设的,因为我们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市场上可转债还不多,当时大家就在讨论要不要创设这个产品,最终公司的团队讨论还是决定要为客户提供方便投资的角度来做这只产品。

这两年我们也可以看到可转债ETF市场的快速发展,也验证了我们决策的正确性,特别是今年整体上可转债的投资的收益还是相当不错。

其实很早之前博时就进行了债券ETF的尝试,发了一只企债30ETF,但后来发现这只产品很难做大,因为整个交易所债券体量比较小,并且参与的投资者比较少,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固收市场的交易基本都在银行间,所以,场内债券的标的跟我们现有的固收市场有些格格不入。

目前,博时正在探索这种跨市场的债券产品,就是想着怎么能把银行间的交易更好地引到交易所来做。前段时间,我们也看到央行也有相关消息要加大这一块产品的推进,我们也期待能让这样的产品更快地出来。

那么,其他策略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其他策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是清晰易懂的概念,因为对投资者来说,一提到策略就感觉比较复杂,像海外的价值策略、成长策略的产品规模都能做到比较大,但是现在对国内投资者讲这些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价值”和“成长”的概念。

因此,未来Smart-Beta策略的产品要想发展,还需要随着投资者的认知水平和成熟度的提升,同时还要伴随未来配置这种风格产品的投资者体量的提升,以及策略稳定性的提升,这类产品可能会有一个爆发。

赵云阳:未来我们还是秉持为投资者提供“ETF百宝箱”的思路,在主题和行业产品方面发力,会陆续打造十多只主流产业和赛道的产品。

赵云阳:放眼全球来看,ETF发展最成功的还是美国,回到国内发展似乎也在遵循这样的规律。

国内的行业发展来看,最早是2004年发行的上证50ETF,但是从2004年到2014年这10年间ETF基本没什么太大发展,从2014年之后,像沪深300、中证500以及博时跨境的标普500ETF这样的宽基产品推出之后,逐步开始壮大。

目前从整个中国的权益ETF产品的技术运作模式基本已经成形,规模也已经突破万亿,ETF投资者也有八百万,但是这对于中国几十万亿的A股的市值和将近1.8亿股民的体量来说还都是比较小的,所以,从这两方面来看未来必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确实有一点头部效应出现,但是从一个产业周期的角度来看,现在也只是成长期的初期,大家都在争这个“ETF大蛋糕”的份额,对于排名靠前的资管机构,我认为比的就是业务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和定力,如果你能在你的强项上坚持发展下去,未来就可能成为真正的头部。

赵云阳:我认为有几个主要的助推因素:

首先,是机构投资者的成熟度,因为ETF本身作为资产配置而提供的有力工具,随着机构投资者成熟度提升,逐步对于配置理念的更加深入会带来阶段增长;

其次,是国外投资者配置中国的权重提升,还有市场资金持续稳定的流入,也是ETF产品能够长期稳定的因素;

赵云阳:现在许多人说元宇宙等价于游戏,或数字货币或其他的东西,但我认为元宇宙是一个更大的体系,就比如说我们提到博时的5G50也属于元宇宙里的一个子版块。

从我个人的理解,元宇宙目前处于主题投资的初级阶段,但未来究竟如何发展成为真正有投资价值的板块,我感觉还需要经过很多建设。比如首先需要技术建设,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再加上商业模式的建设以及元宇宙里面的应用场景的建设。

赵云阳:个人理解,ESG投资不是简单地买卖股票,它是全球机构投资者正在践行和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投资准则,相当于各个经济体都在积极实践寻找适合自身特性的ESG的投资原则。比如,前段时间国内也有人说中国的ESG投资原则要有中国特色。

但是目前主要的难点可能在于投资者的接受度问题,未来怎么打开投资者对ESG投资的接受度,让产品能够有稳定的客户流入,实现稳定的规模增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尤其是如果未来整体ETF管理规模还是在快速提升,费率下降的趋势就会更明显。因为整个ETF是一个系统工程,刚开始的阶段各家都要有很大的投入,因为没有大量的投入,你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刚开始体现出来的费率比较高,而一旦到了成熟阶段,所有的产品形成“量产”,规模和销售快速上升,费率自然就是下降的趋势。

赵云阳:我们回归金融产品创设的初心来看,ETF创设就是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工具,同时要降低投资者参与市场的费用,来提升投资者交易的灵活度。

ETF本身是一个指数化投资的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市场的理解,通过ETF工具快速的去配置自己看好的板块或者主题。相比以前单纯买个股来说,只要把握行业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就可以,减少了很多投资者的投资痛点。

赵云阳:第一本是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一方面主要是让投资人去理解市场的价格和价值,另外就是要认识自己的能力圈,形成安全边界。

第二本是张磊的《价值》,比较通俗易懂,因为现在大家对于产业和主题投资比较感兴趣,这本书里也有经典的案例。

怎样买指数基金

买指数基金,和买其它基金是一样的,只要选择一支指数基金就可以了。一般指数基金的名称都带有50、100、180、300、500等,这些基金多名称上看就可以知道是指数基金,另外,你再看一下该基金的基本概况就一目了然了。指数基金适合定投,因为波动大,可有效摊低成本。定投基金最好选择有后端收费的基金,这样每月买入时就没有手续费,但持有时间要达到基金公司所规定的时间(3-10年不等)后再赎回,也没有手续费,长期下来可以省去一笔不少的手续费。定投基金适合选择股票型、指数型基金,因为它们波动大,可有效摊低成本。但要坚持长期持有,如果你某个月没有钱定投,那么还可以停投一到两个月,不影响定投,但如果连续停投三个月,定投就自动停止。另外,最好把现金分红更改为红利再投资,这样,若基金公司分红,所分的现金,基金公司会再买入该基金,买入的这部分基金,也没有手续费,省了费用,还可产生复利效益。南方500、大成300、交银稳健、兴业趋势、德盛优势、广发基金公司的大部分基金、华安基金公司的大部分基金等都有后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