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证券什么时候破产的(南方证券破产那它股民们般去那里呢?)
时间:2023-12-07 08:43:23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南方证券破产那它股民们般去那里呢?
南方证券的破产,对原来在南方证券部开户的股民一度也带来不小的影响,由于股民的证券保证金被大量挪用,不少股民都想把账户转到别的营业部,但当时股民的A股账户有段时间没法转出去,因为南方证券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还给股民,...
南方证券破产了意味着什么?
对于在南方证券开户的股民没有什么影响!有影响的是其股东和委托其管理资产的机构.
现在还有南方证券吗?不是已经并入中投了吗?
没有
1997年至今的南方证券休眠帐户如何启用?
你帐户里有余额吗?是否还有股票?有股票和超过100元现金的账户就不会是休眠账户如果是没有休眠,那很抱歉,任何证券公司都无法帮你办理...你只能继续联系清算组,或者做绝点,找证监会。如果帐户上余额不多,...
胡雪岩咋么破产的?
胡雪岩破产于1883年12月初,原因几乎已众口一词:即胡败于与洋人竞争的蚕丝贸易战。晚清陈代卿所著《慎节斋文存》说:胡雪岩“每岁将出丝各路于未缫时全定,洋人非与胡买不得一丝,恨甚。乃相约一年不买丝。胡积丝如山无售处,折耗至六百余万金。” 然而,笔者近日获得一封居沪洋人白尔辣写给李鸿章的长信,此人曾多次去江浙等养蚕区考察,发现导致中国蚕丝产业年年滑坡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洋人不买,更不是中国人不养,而是养蚕区开始蔓延的蚕瘟病。 可见,《慎节斋文存》有关洋人“相约一年不买丝”等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洋人不仅年年在上海买丝,而且还抱怨能买到的蚕丝越来越少,所以,也就有了这封洋人写给李鸿章的长信,希望中国整顿蚕桑事务,发展蚕桑业。 那么,胡雪岩在上海大量囤积生丝,究竟有没有与洋人交恶,导致各洋行的洋人“恨甚”呢?笔者查阅了晚清报刊等史料,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直接资料,但也获得了一些间接的材料: 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了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 如果胡雪岩真的与洋行的洋人交恶,在这样的节骨眼上,这些洋行的洋人会及时出手相助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关于胡雪岩卖出15000包生丝,究竟亏了多少钱? 洋人白尔辣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已披露当时生丝的价格:“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那么15000包生丝的总价值则为480万两白银。既然总价值只有480万两,又怎么会亏损600万两、800万两呢!因此,笔者认为:胡雪岩囤积生丝亏损150万两白银的说法比较接近事实。 然而,一代巨绅胡雪岩仅仅因为亏损了150万两白银,就走上了破败之路?这样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置信。那么,当时究竟还发生了什么呢? 1883年10月19日《申报》报道说:去年(1882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进入1883年,市面更萧条,倒闭的商铺更多,并牵连到放贷的钱庄。 长袖善舞的胡雪岩也陷入了黔驴技穷的困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银根紧缺、商铺倒闭的呢? 原来,当时中国兴起了一股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大量资金从钱庄、商号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许多人都把买卖股票当作了赚钱的正当生意,所以向钱庄贷款用于炒卖股票的现象也很普遍。 恶果随之而来,《申报》说:从1882年开始,“买卖股份之旺,几于举国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显露,股票万千直如废纸。”(见1884年1月23日《申报》)从钱庄、商号流出的大量资金就此在股市中蒸发。坏账、呆账由此而大量出现,经济形势就此恶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胡雪岩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用在了囤积物资(生丝)上,应该说还算是明智之举。毕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生丝还能够及时变成现银的。但是,胡雪岩钱庄的资金远不止这囤积生丝的480万两白银,更多的资金当时应该都放贷在外。当猛烈的金融风暴降临后,这些放贷在外的大量资金往往就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呆账。一旦遭遇挤兑风潮,自然就难以招架。这应是胡雪岩破产的真正原因。
我想问一下南方证券破产的问题?
交易所成交的原则是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比如,在相同时间报价买入时,价格报的高的优先与最低报价卖出的配对成交,如果是以相同价格报价买入的则先报入的先与最低报价卖出的配对成交。卖出时也是一样。
证券公司倒闭
证券公司涉及到的客户众多,一旦发生破产等风险事件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甚至会危害公共安全。目前我国对这类公司的破产有充分的措施来保障投资者的资产安全,一旦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投资者并不怎么需要担心,会有充分的时...
股票问题不清楚
1.加入我开户的证券所倒闭了,怎么办?你要尽快携带身份证和证券的手续去交易所办理转出手续,要抓紧!!!我以前也碰到过类似情况,要抓紧办理!!!2.我的个人信息是不是正确所内部电脑都能看到,电话地址什么的你不要管证券所看到看不到了,一定要亲自前去办理所有手续!!!!!!!!
南方证券破产那它股民们般去那里呢?
南方证券的破产,对原来在南方证券部开户的股民一度也带来不小的影响,由于股民的证券保证金被大量挪用,不少股民都想把账户转到别的营业部,但当时股民的A股账户有段时间没法转出去,因为南方证券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还给股民,B股账户被固定的时间就更长了,直到2006年才可以随便转出去。2005年11月4日,南方证券的正常客户交接完成之后起自动转入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证券)。
危机与转机:“证券教父”阚治东的资本市场沉浮录
本文摘选自《创投家笔记(1999-2019)》(阚治东著),标题为编者所加。
在我第四次职业生涯选择过程中面临着“尚能饭否”的尴尬,但之后我依旧在这创投业中坚守了十多年,期间磕磕绊绊,有成绩也有挫折,有快乐也有艰辛,有骄傲也有沮丧,有合作也有背叛,这些都形成了我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第一次是在1997年,申银万国证券由于卷入当年的沪深两市的金融中心之争,竞争过度且手段涉嫌违规,受到国家有关部门严厉查处,那次我为违规问题担责,受到免职并行政记过的处分,被迫离开证券业。
2002年6月,深圳市领导把我派到濒临破产的南方证券担任总裁。正当我为挽救南方证券全力以赴的时候,深圳市**放弃了拯救,最终南方证券进入破产清算。在追究南方证券破产责任时,我与我的前任们均受到了严厉的审查。这个过程中,我被深圳警方从上海抓到深圳,失去了21天人身自由,这不得不说是人生又一次大的挫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著名军事统帅巴顿将军有句名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离开申银万国证券那年,我已过了不惑之年,我曾自信:“找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不难!”此后从上海去了深圳,从证券业转到了当时全新的创业投资行业,并在此行业中做得风生水起。
但走出南方证券阴影时,我年已55岁,在不少人眼里,已是到了被问“尚能饭否”的年龄。有人怀疑:“阚治东还能再次反弹吗?”但我和一帮朋友又成功创办了东方现代和今天的东方汇富。
转折不一定依靠挫折,但挫折可能成为转折,这是我总结自己过去岁月的感受。回顾过去,我的一生曾经历过四次较大转折,有两次可以说抓住了机会,但有两次可以说是挫折成了转折。
我人生第一次转折是随知青大返城潮流从被称为“北大荒”的农村回到上海,从一个农村村干部沦为城市游民。由于当年就业问题**一时落实不了,有的知青拥到市**门前,举着“我们要就业,我们要吃饭”的标语大游行,我没参加,坚持上夜校读书,准备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后来,街道办事处让我带着60个回城知青到上海第五钢铁厂废钢车间做临时工,每天收入1.4元,干的是杂活,送送汽水,修修汽车便道、涵洞等,活儿不多,有的人闲下来,打牌闲聊消磨时光,而我则把时间用在读书上。
1979年夏,上海市**为了缓解返城知青就业压力,组织一次全市性的各行各业招工招干考试。我随众多返城知青拥到街道办事处,拿起招工招干简章一看,招人单位不少,但招工单位居多,码头工人、商店营业员、远洋捕捞等,大部分是重体力劳动岗位。招干只有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就我当初而言,很难说喜欢银行工作,但别无选择,就选择报考人民银行。记得当时有街道办事处干部好意提醒我,报考银行的考试难度高于高考,报名的大多是老三届高中的知青,你69届初中生是否能行?言下之意——不要高不成,低不就。
当年因为是一次性各行各业分别考试,每个回城知青只有一次选择机会,因此大家都很谨慎,毕竟在那个年代有一个饭碗就不错了。但是,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考试那天我所在的杨浦区考生挤满了杨浦机电学院的所有教室,语文、数学、**、会计等一门门地考,很多考生没考完一门就打了退堂鼓,但我坚持了下来。我的选择和坚持给了我的人生重大转机,1979年9月进入人民银行,我从练习生、科员、柜组长再到科长,也算顺风顺水。如无意外,我应该像大部分银行老同事一样一辈子吃银行饭了,但是我遇到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
我的第二次转折是1987年初,银行团委书记来通知,打算推荐我去北京参加团中央组织的出国研修生考试,要考日语,问我去不去。我当时在银行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如患得患失,可以不去。但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那次考试让我有了当年难得的公派赴日本研修证券业的机会。
此后,我从银行业转向了证券业,成为中国第一代证券人。早期创办证券公司,发行早期股票,参与早期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等,可以说干得有声有色。但“327国债期货事件”后,我和姜国芳与万国证券负责人高国富携手促成申银证券与濒临破产倒闭的万国证券的合并,合并后的申银万国证券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
第三次转折是1997年后。我被免去证券公司职务后,在上海市领导关心下,我曾有机会回到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担任总经济师,也有机会去宝钢集团或上汽集团担任领导工作,当时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成为我终身的事业。但我最终选择了当时刚刚起步的国内创业投资行业,也就是今天国内已形成近10万亿行业规模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从证券行业转到创业投资行业是我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这次转折可以说是1997年那场挫折促成的,我的人生轨迹再次改写。
1999年下半年,应深圳市**邀请,我来到当时国内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筹备并创办了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由此进入了全新的创业投资行业。在创投业“拓荒”,再次给了我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捕捉投资机会、打破区域限制、进行资本扩张、注重经济效益、讲究企业管理。三年时间,深创投就被誉为“国内投资能力最强、投资规模最大、投资效益最好”的创业投资公司,我还被媒体冠以“赚钱机器”的名头。
深创投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成员
风光没两年,被不少媒体称为“拓荒者”的我再度上路,但又遇上南方证券的事。通过证监会出面澄清和我自己据理力争,我的“领导南方证券操纵哈飞股票案”最终以深圳市罗湖检查院主动撤案收场。这次挫折给我带来的打击远超过1997年我在申银万国证券所受的处分。
但我依然把它视作转机,也就是再次给我选择人生之路的机会。
我的第四次转折是在南方证券严重受挫后,促使我下定决心自己创业,这在当时是一次艰难的抉择。我犹豫了很久,毕竟在体制内待了近三十年,回归体制,还是走出去,始终很矛盾。许多朋友现身说法,“国内创投业正从官办走向民办,你已在创投行业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什么不行?”
我再一次进行了选择,这一次是方兴未艾的创业投资行业,所不同的是离开体制与几个合作伙伴自己干。
2005年,我们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企业——东方现代创业投资公司,2008年又创办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尽管离开体制创业步履艰难,但我们还是走了一步又一步。依托东方汇富的平台,在全国各地成立数十支区域性和专项投资基金,投资并管理的资金超过百亿元,创造了一些成功甚至堪称经典的案例。我又重新回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前沿。
回顾上述我的人生四次转折过程,可以说,每一次挫折或许就是转折。
我还有一个感悟是人生难以提前规划。当今的孩子们很小时家人就在设计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大部分年轻人在填写大学志愿时可能已经明确了自己未来的事业方向,尽管此后有些人会按照人生规划走下去,但相信很多人此后的发展方向会有很大变化。
回顾我们曾经当过知青的这一代人(即今天60岁以上,可以称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的人生之路,其中成功人士也不少,在政界、商界、文艺界……各行各业都有。但我相信,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成功都不是事先规划的,或者说不是年轻时自己或家人给设计的。
当然,我希望年轻一代事业顺利,别再重复我们这代人“摸着石头过河”犯过的错误,少点挫折,少点失败。但我更希望年轻一代明白,挫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挫折时的错误态度,别让挫折使我们丧失前行的精神和勇气,要在挫折中不断修正前行轨迹,到达理想的彼岸。
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这代人可能有此志,而无此力了。我相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在国内方兴未艾,现代***之父本·古里安曾说过:“所有专家都是现存事物方面的专家,没有人是未来事物的专家。”未来国内科技、金融、工业、农业领域的发展还得靠今天的年轻人去探索和实践,他们将超越我们这一代。
《创投家笔记(1999-2019)》
阚治东著
证券教父、国内创投领域元老级人物阚治东18年的创投笔记,内容涵盖创投起步、创投发展、投资领域、投资战略、投资原则、投资同仁、失败经历、创投感悟等,描述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期创投界的精彩故事,再现了一位资深创投人的真实经历和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