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跌破发行价怎么办(高凤勇: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现象之我见)

时间:2023-12-29 17:49:05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高凤勇: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现象之我见

新股“首日破发”出现、人们都在猜测“大面积首日破发”何时到来,会不会出现无人询价,发行失败的现象,其实,人们更担心的是,大面积首日破发会影响“打新”策略,当然还会影响券商和发行人策略选择。针对以上市场焦虑,科创板论坛(ID:findproject)再次邀请到知名投资人高凤勇先生,他撰文指出“要从几个维度去考虑破发问题更有效,且,科创板打新长周期来讲都应该是正收益的,仅是收益多寡的问题!”

文/高凤勇

近期,围绕A股中的渝农商行首日没封住44%涨幅,浙商银行首日盘中破发,以及科创板出现了次日破发和首日破发的现象,新股破发成了非常热门的话题。

尤其是围绕“邮储银行”发行价是否高,是否会首日跌破发行价,要不要申购,申购中签之后要不要“弃购”,新股申购以后怎么办等问题,讨论热烈,观点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我首先总结一下所谓破发现象:

通常来讲,破发就是指二级市场股票跌破发行价格的现象。其实,破发现象在海外市场司空见惯,在A股也不是什么新玩意。早年的配股、增发,很快跌破再融资发行价的现象早就出现了。

公司上市较长时间后,跌破首发价格的情形也很多,但是由于之前跌破IPO发行价距离发行时间比较长,所以大家讨论热度并不算高。比如在2000年7月份创了当时历史上发行市盈率纪录的“闽东电力(000993)”,当时发行市盈率高达88倍,仅是高价发行引起热议,当一年后跌破发行价之时,媒体关注度并不算高。

所以,泛泛地讲破发意思并不大,大家内心的焦点其实是新股“首日破发”、以及何时“大面积首日破发”。并由此引发无人询价,发行失败。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2006年8月份发行上市的中国国航,每股发行价2.8元,上市第一天就出现了破发,当时有不少打新的产品,规则设定是首日必须卖出,所以都小亏几分钱出*。但是2006年市场环境很好,很快,国航不仅收复破发失地,还出现了十倍涨幅。

我们分析和讨论新股首日破发,应该关注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新股发行和二级交易,能让我们略微分辨一级市场“估值定价”和二级市场“交易定价”的差别;

所谓一级市场估值定价,参与询价的机构会按照一般大家熟知的估值方法,比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现金流折现等,给出一个估值区间,再结合市场状况和博弈情况,给出一个价格。

而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过程,则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更多,除了一般的定价要素,还会受比如市场整体热度、资金和股票供求状况、舆论环境、交易制度等好多方面的影响。

这两种定价方式之间出现差异是完全合理的,这也是巴菲特讲有个“市场先生”,以及看大牌研究员的报告并不能马上赚钱的真实原因,不讲清楚这个道理,所谓的券商研究员这个岗位,就没什么价值了,正所谓“xx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所以我们不仅会看到海外上市的公司可以大幅破发,还能在一段时间后又大幅上涨;同样我们也等找到2017年所谓史上最贵市盈率(554倍)发行的白银有色上市后连续涨停的奇怪现象。

第二、是否容易快速破发跟定价制度有关;

历史上,我们国内大多数时间里遵循着给定市盈率天花板的发行定价方式,在这种规则下,首日破发的现象是比较少的。

但是期间我们也有过放开市盈率管制的完全竞价发行方式,竞价方式环境下自然破发的情形会更多,完全意义上的竞价发行跟买卖二级市场股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很少有人能保证今天买股票明天肯定赚钱。而相对理性的询价制度,效果应该是居中的。

未来新三板精选层里兼容了定价、询价、竞价三种不同方式,大家可以届时再做深入体会。

第三、是否容易快速破发跟发行价与二级市场有无具体的“锚”有关;

不管是我前面列举的中国国航,还是今年年初中国外运上市首日破发,还是近期的商业银行,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上市时都有H股的二级市场价格参照,并且A股发行价格跟这个锚有较大差距;还有,因为银行业的PB估值目前在二级市场都比较低(低于净资产值),所以大于等于净资产的发行价也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

而近期科创板几个迅速跌破发行价的案例,都与企业发行定价跟A股二级市场同行业市盈率偏差较大有关。

第四、是否快速跌破发行价与交易制度有关;

为什么之前A股高价发行之后总体跌破发行价时间长?有个重要的原因是A股新股不是“两融”标的,没有融券做空制度,股票的供给增加要靠一年后小非解禁来解决,所以在这种较长的“股权分置”状态下,股票价格偏离的时间就比较长。

而科创板交易制度在这个方面有重大突破:科创板所有股票首日就成为两融标的,价格高企,市场就会多出来一股外来“做空”的力量,大家看看科创板开闸一段时间里融券的利息成本就能体会到这股力量有多“迫切”。

未来如果创业板注册制试点也给出首日即可融券的制度,也会有类似效应。

第五、网下发行锁定和是否有绿鞋制度对快速破发有影响

如果网下询价会有较高比例锁定风险,参与询价的机构会减少,给出价格也容易更理性;同样,设计绿鞋的发行制度,可以在股票上市一段时间内有一股潜在外来“做多”的力量,对支撑股价暂时维持在发行价以上是有帮助的。

上面讨论了那么多,其实也就是停留在讨论范畴,目前会否大面积首日破发真正有直接影响的只有“打新”是否还是个确定的策略,当然进而还会影响券商和发行人的发行效果和发行策略选择。

我们都知道,海外发行上市也是通过全球路演,先询价再定价这样一个套路的,而近几年,海外上市的股票首日跌破发行价的例子还是蛮多的,那么,目前我们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询价定价制度跟海外有没有差异呢?这对未来科创板首日是否像海外上市一样大面积破发有直接关系。

我个人研究的结论是,我们科创板目前实行的询价定价机制跟海外市场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1、询价和打新有较高成本;

我们目前的制度,无论是网下询价还是网上申购,都使用了“市值”门槛,也就是说,所有参与打新的人都不是纯粹的新股认购者,只面对新股破发风险,他们首先是二级市场股票的持仓者,要面对二级市场底仓波动风险。

尤其是科创板网下询价,必须持有6000万元以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底仓市值,这个与发行中签的金额比较起来,底仓波动风险远大于单个新股二级市场波动风险。

这个成本越高,就越会约束网下询价机构报价时给自己留出风险溢价空间,否则宁可不参与询价过程。

2、询价机构与二级市场交易者数量对比;

跟海外不一样,我们国内参与询价的机构是法定的,ABC三类投资者的资格是主管部门钦定的。这个跟海外销售机构市场化寻找基石和路演询价对象还是有差异的。

因为间隔时间太短,打新与首日交易之间,是比较典型的“零和交易”。曾经有一个提法“科创板镰刀太多”,那么,在打新和首日交易的投资者方面,这个数据对比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滦海资本持续监测的结果,近期参与网下询价的三类投资者总数一般在350-370个左右,参与询价产品总数在4100-4500个左右;网下中签的投资机构在280-300个左右,中签产品在3000-4000个左右。而众所周知,目前开户数在400万数量级。

所以我常说,打新是一场300人对300万人的游戏,在零和游戏机制下,谁最可能是收割者道理是比较简单的。

3、定价规则有很大不同;

我们目前的定价机制,大家都评价说完全市场化了,其实不然。

自然,机构博弈制定出来的价格跟有天花板的窗口指导相比,确实市场化程度提高了很多。

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条定价指导原则:“初步询价结束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各项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并重点参照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资金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等配售对象剩余报价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孰低值,审慎合理确定发行价格”。

这一条很重要,因为这个定价规则使承销商和发行人不以能在超额认购倍数和攫取最大发行利益间找平衡为标准,而是必须以报价的统计数据强制分布作为定价依据。这个规则更有利于询价者的连续报价博弈,只要这个规则不改,大面积持续首日破发是较难出现的。

4、跟投机制;

我们的科创板是要求主承销商强制跟投的,这个机制使承销商在定价上容易“半推半就”,也是有利于打新者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推断的结论是:如果规则不做改变,科创板打新长周期来讲都应该是正收益的,仅是收益多寡的问题!(大家不要混淆,我这里讲的更多是比例配售,一般个人投资者的中签不太一样,因为分布概率不同,可能一年只中了一个,恰好那个就是跌破发行价的那个)。

在统计学意义上,当纯粹的网下打新产品年化收益率(扣除底仓市值涨跌)下跌到无法独立支撑做一款产品的时候,这个市场就基本接近相对均衡状态。当然,打新收益率影响不单纯取决于首日涨幅,还与发行节奏、中签率、全年募资额度等很多指标相关,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复杂的。

同样,中国资本市场正处在剧烈变革中,前述打新的讨论也是以现有规则为假设前提,新三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各市场的发行承销规则变化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便趋利避害。

作者:高凤勇

简介:70后投资老兵,知名PE机构创始合伙人。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有2家来自于其投资机构,在其余投资人还茫然的时候,首先提出科创板打新将是重要收益来源,同时科创板首日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产生高溢价,目前这些话都一一应验。

或许,你还想看看作者的书!

《星榜》即将上市,这是国内第一本提出科创板是“特区”的投资专著,书中对即将到来的证券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进行了深刻论述,既直达改革本质,又能带着您讨论落地话题。

改革已经到来,新形势下,该用什么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投资?研究投资科创板的估值和定价问题基本心法是什么?为什么打新依旧是热门话题?信息爆炸的时代,你需要的是一本短小精悍、质量较高的速查手册,为你指点迷津。

可惜的是,由于科创板从提出到推出才仅仅一年而已,还没人深刻总结和思考以上问题,但好消息是,国内真正洞悉注册制改革的一流投资人和研究人士已经为您勤奋的总结完毕,真枪实弹,尽在《星榜》。

《星榜:资本变*与科创革命》

高凤勇布娜新著

ISBN:978-7-5136-5907-9

定价:68.00元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年版

《星榜:资本变*与科创革命》目前仅接受预定,当日发货。

1、团购有折扣;

2、其余优惠活动请添加“文学君”询问。

欢迎本书的第一批读者火速勾搭“文学君”,添加时请备注:购书。

三分之一的科创板个股曾跌破过发行价,四分之一的科创板处于腰斩状态20220408 总结:1、三分之一的科创板股曾跌破发行价,大部分还处于破发状态2、四分之一的科创板个股目前还处于腰斩状态,一多半(60%... - 雪球

1、三分之一的科创板股曾跌破发行价,大部分还处于破发状态

2、四分之一的科创板个股目前还处于腰斩状态,一多半(60%)的科创板股跌幅大于40%

3、2021.10.20~现在总共上市61家,破发过的有43家,未破发过的仅仅18家,破发率70%

4、最小总市值13亿,最小流通市值3.5亿,今天最小日成交额220万,5分钟八分钟没一单成交很平常

1、今天收盘价相对于区间最高价,2家跌幅超70%,分别为中信博和康希诺

1、破发幅度大于50%的有3家:翱捷科技,福昕软件,百济神州;翱捷科技最低价67.7,相对于164.54的发行价跌去了59%,破发幅度最大,取代了之前的福昕软件。

7、32家最低股价离发行价不足10%,曾处于破发边缘状态。

三、最近时间段上市科创新股破发情况(2021.10.20~现在)

1、最小市值:瑞晟智能13亿,上一波科创板危机最小总市值是14.5亿左右(恒誉环保现在是问题股,剔除);

3、凯尔达今天成交金额228万,5分钟,8分钟没有一单交易很正常(科创板里面这种股有几十支,日成交额几百万,股价长时间的持续阴跌,跌幅巨大但是没有像样反弹)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688981中芯国际688235百济神州-U688599天合光能688223晶科能源688303大全能源688111金山办公688036传音控股688180君实生物-U688012中微公司688396华润微688187时代电气688008澜起科技688126沪硅产业-U688363华熙生物688005容百科技688185康希诺688728格科微688009中国通号688065凯赛生物688099晶晨股份688536思瑞浦688105诺唯赞688538和辉光电-U688385复旦微电688561奇安信-U688122西部超导688082盛美上海688169石头科技688298东方生物688779长远锂科688772珠海冠宇688777中控技术688116天奈科技688819天能股份688295中复神鹰688690纳微科技688188柏楚电子688220翱捷科技-U688390固德威688200华峰测控688202美迪西688798艾为电子688567孚能科技688032禾迈股份688301奕瑞科技688739成大生物688707振华新材-U688256寒武纪-U688425铁建重工688331荣昌生物688139海尔生物688521芯原股份-U688778厦钨新能688276百克生物688161威高骨科688234天岳先进688006杭可科技688063派能科技688516奥特维688520神州细胞-U688388嘉元科技688608恒玄科技688696极米科技688002睿创微纳688107安路科技-U688055龙腾光电688598金博股份688050爱博医疗688289圣湘生物688281华秦科技688075安旭生物688208道通科技688029南微医学688110东芯股份688575亚辉龙688680海优新材688366昊海生科688499利元亨688686奥普特688016心脉医疗688198佰仁医疗688019安集科技688789宏华数科688083中望软件688617惠泰医疗688568中科星图688066航天宏图688232新点软件688505复旦张江688261东微半导688023安恒信息688559海目星688660电气风电688017绿的谐波688356键凯科技688333铂力特688233神工股份688733壹石通688553汇宇制*-W688131皓元医*688037芯源微688330宏力达688766普冉股份688148芳源股份688526科前生物688639华恒生物688192迪哲医*-U688336三生国健688068热景生物688278特宝生物688088虹软科技688001华兴源创688368晶丰明源688321微芯生物688700东威科技688097博众精工688339亿华通-U$中芯国际(SH688981)$$晶科能源(SH688223)$$科创50ETF(SH588000)$

新股申购后几天上市

1.新股发行上市后,公司将首先发布上市公告;2.根据上周发行的第一批新股,为发行后4天;3.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大约需要10天。“打新股”的流行度有所下降,甚至连新股上市首日都跌破发行价。这也使得“评估机构”根据市场价值规律对新股重新定价更加合理。然而,目前,新股一上市,就有几个连续的交易板,这使得玩新股的热度上升。拓展资料1、什么是新股申购?在企业有上市的计划时,一般会面向市场销售众多股票,其中一部分股票支持在证券账户上申购,另外申购的价格通常要比上市第一天的价格实惠得多,2、申购新股需要的条件:准备好来参加新股申购需要在T-2日(T日为网上申购日)前20个交易日内,日均持有至少1万元以上市值的股票,才能具备条件参与申购摇号。倘若我想参与8月23日的打新,就按照从8月19日开始算,往前倒推20个交易日,也就是从7月22日算起,自己的账户里股票市值要稳定在1万元以上,才有机会得到配号,所拥有的市值逐渐变高,可以得到配号的数量越多。只有当自己获得中签区段内的分配号,才能保证中签的那部分新股被申购。3、如何提高打新股的中签几率?从长时间来看,打新中签和申购时间这二者之间没有关联,要是想要提升新股的中签几率,有以下几种做法供大家参考:(1)提高申购额度:假设早前所持有的股票市值越高,对应的配号数量也越多,最后中签的可能性也会随之越高。(2)尽量开通所有申购权限:若是资金流通量比较多的朋友,可以考虑均匀持仓,一次性将主板和科创板的申购权限都开通了。这样的话,不论遇到什么新股都能够申购,这样可以增加中签的机会。(3)坚持打新:千万不可以错过了每一次打新股的机会,还因为中新股的概率相对来说是不大的,所以还是很有必要去坚持摇号的,也要相信机会总是会出现到我们身上的。

两家科创板公司盘中跌破发行价,走势分化已拉开序幕?

科创板自7月22日开板以来,已经三月有余。期间经历过首批上市股票数倍上涨,也经历了随后的股价沉寂。

对于整个板块来说,刚刚过去的2019年11月6日,或许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两只股票跌破发行价,是科创板开板以来的首次。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可能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未来的常态。这是因为每个股票的业绩、估值以及前景各不相同,走势分化才是一个健康市场的正常现象。

最终,经过大浪淘沙,才能涌现出真正优秀的股票。

 50家公司走势分化:上涨超两倍与跌破发行价并存 

截止11月6日收盘,已有50家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根据公开数据计算,这些股票上市至今的平均涨幅为70.93%,中位数涨幅为58.94%。

在涨幅前十的股票中,南微医学上涨最多,达到243.41%;第十名为航天宏图,上涨119.83%,同样超过1倍。

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医*类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较强,涨幅前五中占据四家,分别为南微医学、心脉医疗、微芯生物以及赛诺医疗。

相对而言,涨幅最少的十家企业中,涨幅最多的中国电研也只上涨了16.71%。而且,昊海生科、久日新材这两家公司均在11月6日盘中跌破发行价,后者甚至保持到了收盘。

涨幅倒数前十的其他企业中,杰普特、天准科技以及新光光电这三家的股价相对发行价的涨幅也已经不足10%,未来或同样存在跌破发行价的风险。

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昊海生科、久日新材这两家跌破过发行价公司的基本面情况。

 昊海生科:前三季度利润下降一成 

昊海生科于10月30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89.23元/股。11月6日,公司以88.53元/股开盘,直接跌破发行价。

翻查资料发现,公司通过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

早在2015年,公司就完成港交所上市,此次登录科创板实现了“A+H”两大资本市场布*。相比港股市场,昊海生科在科创板的市值和估值都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不佳的业绩表现可能也是拖累公司股价的一大原因。数据显示,公司1-9月实现营收11.45亿,同比增长5.15%。但是,公司同期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2.51亿,同比下降了10.04%。

对于业绩的下滑,公司的解释是”1、受医美终端市场的行业整顿和市场竞品数量增加的影响,公司毛利率较高的产品玻尿酸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较多,导致本期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34%;2、公司持续加大对于眼科和医美产品的研发投入,本期发生的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3,252.68万元,增幅高达69.36%。”

 久日新材:研发费用占比排名靠后 

久日新材则于本周二刚刚上市,发行价为66.68元/股,如果按照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公司此次发行的市盈率为42.16倍。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当天公司只上涨了6.42%。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引发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国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光引发剂生产供应商,光引发剂业务市场占有率约30%。

与昊海生科不一样的是,久日新材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并不差,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0.58亿、2.31亿,分别同比增长37.27%和86.67%。

但是,相对于其他大部分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相对偏低。数据显示,久日新材2016-2018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535.43万、2895.93万以及4320.09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97%、3.91%以及4.30%。

对比其他公司来看,公司2018年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排在所有5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倒数第六位。(CJT)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往期阅读  

光伏行业三季报:超半数企业营收同比下滑,头尾企业分化明显

龙大肉食:季度营收利润增长迅速,负债与现金流风险待化解

南极电商:重要股东持续减持,高增长能否持续?

上市公司董监高持股变动统计(2019年10月):157家减持,58家增持

新股当天达到发行价的多少才可以涨停

炒作多了也没什么意思的9801

创业板新股破发有哪些

据数据统计显示,200家创业板公司中有18家公司遭遇上市首日破发。18家首日破发的股票分别是天瑞仪器(300165)、迪威视讯(300167)、东方国信(300166)、万达信息(300168)、奥克股份(300082)、长荣股份(300195)、劲胜股份(300083)、康芝*业(300086)、高盟新材(300200)、纳川股份(300198)、福安*业(300194)、秀强股份(300160)、佳士科技(300193)、汉得信息(300170)、新大新材(300080)、翰宇*业(300199)、安居宝(300155)、通裕重工(300185)。拓展资料:一、什么是上市破发?上市首日破发指的是新股上市首日之后股价下跌跌破了发行价,这样一来在一级市场中购买到新股的那些股民就会处在赔钱状态,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少见的,一般情况下新股上市首日都会大幅度上涨,并且没有上涨幅度限制,所以一旦有新股发行,很多人都会挤破头去申购,最后只有通过摇号来决定谁中签。新股破发常见于震荡市或熊市,在牛市中发行的新股,至今还没有出现过破发的先例。沪市和深市新股上市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首日后涨跌幅限制为10%,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上市前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五个交易日后涨跌幅限制为20%。目前交易所规定,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幅为发行价44%,上市首日涨幅过大,还会产生临时停牌:在盘中价格首次涨跌幅达到10%的时候,出现临时停牌30分钟,首次涨跌幅达到20%的时候,停牌当日的下午2点55分。二、上市首日破发的原因有哪些1、发行价定的过高这一点是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有些公司为了能够圈到更多的钱,而券商和上市公司合作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将发行价定的过高。比如曾经的中国西电,刚开盘没多久就破发,就是因为发行价过高的原因。2、市场处于低位一般情况下,市场处于地位的时候新股发行容易破发,看例年破发的记录就可以证明。3、市场日渐成熟这是新股上市首日为什么会破发的关键原因,这个成熟也是相对成熟,十分成熟的话这个发行价格,新股就该发不出去了,目前只是开盘交易后慢慢被市场不认可,所以,一些股票交易一段时间以后跌破发行价格。

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跌破发行价,那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呢?

连发行价都跌破了,说明一没有人护盘,可能原始股东都赚一笔跑了,二是经营出问题了,导致比发行时的估值都低。

A股将告别”无脑”打新:新股破发风险提醒 (今日新股,强瑞技术(301128)有破发可能,谨慎申购) - 简书

10月22日,科创板新股中自科技上市即破发。这离上一次的A股破发,还要追溯到2019年12月4日建龙微纳。足足快隔了两年。以为这次中自科技只是偶发现象,对于A股中签稳中不赔的神话几乎不会构成实际性的影响。然而没想到的是,之后是新股陆续开始接连破发。

10月25日,凯尔达和可孚医疗上市首日双双一度破发;10月26日,科创板新股中科微开盘就跌破发行价,盘中一度跌超10%;10月27日,新锐股份登陆科创板,开盘即破发,跌近13%。10月28日,科创板新股成大生物和创业板新股戎美股份登陆A股,开盘双双遭遇破发。

成大生物发行价为110元/股,盘中最低跌至78.88元/股,最大跌幅为28.18%。截至收盘,成大生物报80.00元/股,下跌27.27%。中一签预计亏损1.5万元。

千年等一回的中签,本以为是个大肉签,没想到是个割肉签,血亏1万多,简直是中签=中套=中弹,只能说中签的人真的好惨。

从10月22日到10月27日,沪深两市共计有16只新股上市。其中已经有7只新股遭遇破发,有5只来自科创板、2只来自创业板,破发概率达43.75%。注意:此次并不涉及A股的主板新股,破发的仅是科创板和创业板。

新股为何会破发:其实新股破发是很常见的,只是对于A股的股民来说不常见而已。以前是因为我们股票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所以才会出现新股中签就等于吃肉的现象,但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成熟,既往的许多规则制度都已不再适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我们最终还是要逐渐完善资本市场规则机制,与世界金融市场接轨。

放眼香港或国外成熟资本股票市场,打新破发简直是家常便饭。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首日破发率能高达40%,我国香港市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也达到15%左右。但今年港股破发肯定远超15%,今年港股打新格外冷清,新股纷纷破发,连期待已久的奈雪也还是没吃到肉。

距离上次港股打新至现在,我感觉我都快大半年没参加港股打新了。可见港股打新的风险所在,要想打新吃肉,就需要对股票本身进行分析判断。再决定是否打新。

这次为何主板新股没有破发,而是创业板和科创板破发呢?原因就是这个两块板块的股票的发行价的市盈率相对主板偏高。9月18日前两个月发行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为30,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20;而9月18日之后发行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为36,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27。而破发的新股凯尔达、中科微至,首发市盈率分别是60和61,确实发行价的估值都不便宜。

市盈率:PE(市盈率)=当前股票价格/每股收益=公司市值/公司净利润。PE说的就是投资的回本年限。

举个例子。假如小明开了一家美容院,每年净利润100万。现在小明不干了,所以想把美容院卖掉。因为美容院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运营了,谁买就直接当老板。每年可以赚100万,所以肯定不能就只卖100万,不然就亏了。小明出价2000万,看有没有人买。没想到小明的美容院真的就卖出去了,成交价2000万。这2000万就是公司的市值,100万就是公司一年的净利润,所以市盈率=2000/100=20。

20就是市盈率,意味着投资这家美容院,需要20年才能把投资的本金赚回来。但是,你会发现有很多公司的市盈率能到好几千倍,如果按照上面的说法,投资这家公司,就需要几千年才能回本。这么高的市盈率,那投资这家公司的人,岂不是成了**。

所以单看市盈率来判断这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资,是不够的。还要看市场热度。所谓的市场热度,就是投资市场(投资者)对这只股票的看好程度。

看好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人买这只股票,市场热度就越高。所以,理解市盈率,不能单纯从回本年限这个角度去理解,还要考虑投资者的看法。

像某些公司市盈率那么高,还有那么多人愿意买。是因为投资者看好这家公司的未来,他们相信这家公司未来可以赚更多的钱。

说白了,大家买股票,其实买的就是一个预期。看好就买,不看好就不买。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市盈率较高,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可能就有泡沫,意味着价格被高估。怎么判断,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连续5个交易日有新股破发,这就不是偶然现象了。不得不为之警惕。打新或许将告别“无脑“模式,转而要对新股的质地进行判断,再行考虑是否打新。

今年9月18日,上交所发布了新修订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同日,深交所也发布了新修订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

上述新规主要围绕注册制下新股发行询价问题展开修订,因此也被市场视作“询价新规”。

该“询价新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发行效率,促进买卖双方博弈更加均衡,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就包括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对投资者报价异常行为的监管要求等内容。

事实上,上述股票都是在“询价新规”落地后发行的新股。新规是鼓励机构按照合理的价值进行报价,不用再特意降低报价。这实际上就变相提高了新股发行报价,这就导致新股发行估值明显提升,相当于提前透支了上涨空间。

注册制新股询价新规加强了新股定价市场化,使得新股报价难度明显加大,出现首日破发也在情理之中。新股破发将进一步迫使机构加大新股投研力度,必须要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再做出客观理性报价,挖掘增长确定性高的优质新股。

随着注册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上市公司发行数量也在不断快速增加,未来股票市场并不缺“壳”资源,退市的股票也会越来越多。

新股的稀缺性效应也将进一步变弱,只有好的股票才值得追捧。毫无疑问,未来股票打新收益肯定会进一步降低,上司公司的股票发行定价也会越来越合理化,谁也不愿意上市就破发。

新股定价回归理性,才能促使新股真正回归价值投资本源。其实,这并非是坏事,市场就是试金石,大浪淘沙后留下才是真金白银。我们可以通过资本的力量发掘出有潜力的公司,孵化和培育出一批批优质的公司,只有这样的公司才会被资本市场追捧,才值得我们投资。

今天(10月29日)A股创业板有一只新股申购:强瑞技术(301128)

深圳市强瑞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装和检测用治具及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的治具及设备产品。

发行价格29.82元,对应市盈率PE为38倍(PE-TTM为36.2倍)。所属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40.87倍。

公司销售较为依赖单一客户(华为),目前营收勉强保持着增长,受华为业务影响,目前净利润、净利率逐级下滑。2021年1-9月归母净利润降幅为39%至25%,仍看不到好转的希望。新股上市有可能出现破发,若以下跌10%计算,则一手500股约亏损1500元。

最近股票市场不是太好,我个人意见:不申购。

决定权在大家手上。想必大家看到本文时,可能已经提前申购这只股票了。不过没关系,大家可以等中签消息,如果被通知中签,可以不缴纳资金(把现金转出股票账户就行),这样就默认放弃申购了。但也不能多次采用这样方式,一旦次数多了就会被限制打新(一段时间后解封)。所以打新前,先提前分析好股票的质地,然后再决定打不打。

提示:越是不好的股票,由于参与打新的人少了,反而中签率会更高。相反,越是好的股票,越难打中。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矿液理养民将混损候误入,去年亏损超8亿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从2017年到2021年,寒武纪已经连续亏损5年,合计亏损28.6亿元。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1  4月15日晚,寒武纪发布年报。2021年全年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57.12%;亏损8.25亿元,2020年亏损金额为4.35亿元,亏损扩大89.66%;扣非亏损金额更是高达11.1亿元。芯片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高特入特点,高昂的研发投入使得寒武纪自身盈利能力堪忧,近五年累计亏损超过28亿元,且还将存在持续亏损风险。  寒武纪不计成本投入,研发平均薪酬超60万  对于2021年亏损扩大3.9亿元的情况,寒武纪指出了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稳定,在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大幅增长。2021年,研发投入达11.35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47.8%,研发投入占营收收入比例157.5%。  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可以看出寒武纪不计成本搞研发,其研发人员薪酬更是惊人。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应付职工薪酬为19.18亿元,同比增长41.75%。需要指出的是,寒武纪在职员工数量是1497个人,平均薪酬12.8万元,但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则超60万元。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寒武纪研发团队规模为1213人,占总人数比例81%,研发人员的薪酬合计为7.38亿元,平均薪酬达60.88万元,2020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45.27万。因芯片设计人才稀缺,为吸引行业高端人才,稳定研发人才队伍,导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较上年同期提升34.48%。  当然,高昂的研发投入是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是其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1年营收同比大增五成。  营收增长强劲背后,单一客户营收占比超六成  营收看似增长强劲,遗憾的是,背后依赖单一客户。2021年,寒武纪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39.9%,占总收入比例六成以上。而这个营收要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2021年12月,寒武纪与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智能计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合同,合同含税金额为5.089亿元。要提供含智能加速器、计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软件等软硬件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为寒武纪贡献了4.5亿元,占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的63.19%。换一句话说,一个客户支撑起了寒武纪智能计算集群业务板块,也是支撑整个公司营收核心。且其他业务板块营收规模并不亮眼,尤其云端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其他业务营收面临下滑尴尬*面。  要知道,寒武纪所处的芯片赛道上,汇聚了英特尔、英伟达、ARM等芯片大厂,与这些芯片巨头相比,寒武纪整体规模、资金实力、研发储备等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英伟达是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导者,全球科技巨头都依赖于英伟达发展AI技术,包括微软、谷歌、Meta等全球科技巨头们均依赖于其GPU来训练AI,带动市场对英伟达AI的需求激增,在超大规模和云扩展的推动下,使得英伟达数据中心板块营收不断创纪录,且有望成取代游戏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英伟达在云计算、企业和边缘数据中心、超级计算等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对于寒武纪来说,人工智能芯片产品要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  目前推出了云端推理思元270、边缘推理思元220、云端训练思元290,还有推训一体思元370等芯片。其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已与包括阿里巴巴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的多个业务部门进行了深入合作。  在云端产品中,寒武纪推出了思元370,凭借7nm制程工艺和最新智能芯片架构MLUarch03,思元370智能芯片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云端推理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并推出3款加速卡(MLU370-S4/X4/X8),在视觉、语音、图文识别等场景的适配性能表现超出客户预期,部分场景已经进入小批量销售环节。  在金融领域,MLU370-X4在招行多个业务场景的实测性能超过竞品,能够大幅提升客户的效率。只是寒武纪云端产品线表现低迷,2021年营收为8023万,同比下降6.98%。  增速最快的板块是边缘产品线。2021年,思元220智能芯片及边缘智能加速卡实现出货量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75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741%,且是寒武纪第一款年度出货量近百万片的产品。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2  4月16日消息,A股上市公司寒武纪在4月15日发布2021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寒武纪实现营收7.2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4.589亿元同比上涨了57.12%;全年净亏损为8.249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4.345亿元同比扩大89.86%。  从营业务来看,寒武纪的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贡献收入2.15亿元,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实现收入4.56亿元。  不过从2017年到2021年,寒武纪已经连续亏损5年,合计亏损28.6亿元。  寒武纪还在财报中分析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的3个原因:  第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寒武纪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稳定,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增长幅度较大,2021年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为11.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3%;  第二、寒武纪2020年底及2021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导致本报告期按归属期分摊的股份支付费用显著增加。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69.97%。  第三、寒武纪积极发力市场推广及生态建设,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积聚品牌效应,销  售费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增幅为58.98%。  2021年,寒武纪在3项业务上都在持续推进:  硬件方面,他们发布了基于第四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的推训一体思元37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软件方面,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优化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统一的软件平台日臻完善;同时,新一代产品及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也在有序进行。  2021年,寒武纪还设立了控股子公司行歌科技,开展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和产品化工作。这家公司在进行独立融资时,还曾获得蔚来、上汽及宁德时代旗下基金等机构的战略投资。截至2021年12月31日,行歌科技已有超过80名员工,其中约90%是研发人员。  2021年共有超过200名资深专家和年轻员工加入寒武纪,截至2021年底,寒武纪共有1213名研发人员,与2020年同期的`978人相比增长24.03%。  同时寒武纪也表示因芯片设计人才稀缺,为吸引行业高端人才,稳定研发人才队伍,2021年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较上年同期也有所提升,从2020年的平均年薪45.27万元,上升到2021年的平均年薪60.88万元。  也就是说,寒武纪的研发人员,在2021年里,平均月薪超过5万元,达到5.07万元。  其中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天石的年薪为103.19万元,COO王在的年薪为154.4万元,副总经理刘少礼的年薪是133.86万元,CFO叶淏尹的年薪是126.36万元。这些高管中年薪最高的是公司前CTO梁军,他在2021年的年薪高达395.85万元。  不过遗憾的是,梁军在2022年已经离职。  梁军是在2022年3月14日晚被宣布离职的,他在2022年1月份递交辞职申请,寒武纪曾尝试挽留,但最终没有成功。  寒武纪在2020年7月20日登陆A股,上市首日开盘曾上涨近290%,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当天收盘价为212.4元。但目前其股价仅为56.26元,已经跌破发行价,当前市值也仅有225.5亿元。  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未来的亏损能否缩小并最终实现盈利,是他们面临的终极考验。  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去年亏损超8亿3  2022年4月15日,寒武纪(***.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全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2%,综合毛利率为62.39%,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营业收入中,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贡献收入2.1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1.01%。  另外,报告显示,本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报告期内毛利总额为44,989.46万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49.94%。  新产品方面,报告显示,思元370是寒武纪第三代云端产品,采用台积电7nm先进制程工艺,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  思元370智能芯片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云端推理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同时,思元370芯片支持LPDDR5内存,内存带宽是思元270的3倍,可在板卡有限的功耗范围内给人工智能芯片分配更多的能源,输出更高的算力。  思元370智能芯片采用了先进的Chiplet芯粒技术,支持芯粒的灵活组合,仅用单次流片就达成了多款智能加速卡产品的商用。公司目前已推出3款加速卡:MLU370-S4、MLU370-X4、MLU370-X8,已与国内流互联网厂商开展深入的应用适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