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碳退市没有抛得怎样(A股或迎非标退市第一股ST烯碳怎么退,咋避险)

时间:2023-12-04 19:05:18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A股或迎非标退市第一股ST烯碳怎么退,咋避险

会进入退市整理期,相关的事项和流程都会走完,A股退市之后会到股转系统也就是新三板上,如果以后达到A股上市要求,还可以再回来,不过整体来所,很坑的。关于避险,就不要想了,大家都想出来,但是没人接盘,就连券商的独立交易单元都不一定能排在前面,普通散户就不要想太多了。

烯碳新材可能退市吗?

1、目前,即2016年8月27日,*ST稀碳(000511)还没有退市。但如果以后退市了,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重组后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济南轻汽);另一种就是将来上三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破产,彻底没有了。

想退市?没那么容易!强烈质疑*ST烯碳涉嫌严重财务舞弊!

市值风云APP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转载需授权

作者|维尼熊

编辑|汤包子

在我大A股,要把一家上市公司整退市或者暂停上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财务核算水平如此发达的年代,只要老板头脑稍微活泛一点,也不至于沦落到退市的地步。

所以各位老板应该珍惜这段美好时光——万一好时光一去不复返,钱程往事就只能回味了。

但是烯碳新材(000511.SZ)这家公司通过各方努力,成功的把自己整退市了(暂停上市),确实让风云君吓了一大跳,这得是多拼的老板和多么辛勤的团队才能完成的大业啊:2017年7月4日,公司接到深交所《关于银基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自7月6日起暂停上市。

论资历,烯碳新材也算是A股老司机了,前身是沈阳物资开发公司,1993年上市,在历经多次重组、更名、主营业务转变之后,于2013年高调宣布进军石墨烯,并于次年把公司名称改为烯碳新材。

大家知道石墨烯是个高科技,在二级市场时不时被拖出来猛炒一盘。风云君(ID:mvlegend)还依稀记得15年大牛市时,有位股神极力向我推荐过这只票,股神说老贼我观其面相,有大牛股基因,见龙在田潜龙在渊飞龙在天降龙十八掌啊,绝非池中之物。

风云君瞄了几眼他们家财报之后,面如古井心似狂潮,笑碎了内脏。

按照法定要求,上市公司应该在4月30号前披露上年年报,但*ST烯碳2016年的年报难产,直到6月23日晚,*ST烯碳终于披露了迟到50余天的2016年年报。年报显示,*ST烯碳在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4%;实现净利润-4.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45.28%。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ST烯碳(000511.SZ)的2016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勾起了风云君的好奇心,他们家不是搞石墨烯的吗?据说石墨烯比黄金还贵,玩弄着这么好的题材、端着这么金光灿灿的金饭碗,怎么就能实现亏损近5个亿的呢?

于是风云君(ID:Mmvlegend)沐浴更衣、焚香叩首,拜读了这家公司16年的年报,惊奇的发现,里面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啊,今天就带大家去参观一番。

看了年报才明白,这家公司的主业根本不是啥石墨烯,人家主要是做贸易的,倒腾点贵金属啥的。石墨烯不过就是一个收割散户的概念而已。

2016年,公司营收一共是14.16亿,其中产品贸易贡献了13.9亿,占比98.19%,全部来自于子公司宁波杭州湾新区炭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炭基新材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公司产品毛利率只有区区0.21%。

一般来说,做贸易确实毛利率很低,靠走量,集腋成裘。但是一般毛利三五个点还是有的,这种毛利率0.21%的生意很少有人做——毕竟银行活期存款年利率也有0.3%,如果买点理财或者各种余额宝的话,可能收益还会翻倍。

2016年,炭基新材这家公司营业利润-126.83万,净利润19.53万。

风云君在研究炭基新材这家公司时,发现它不仅仅是毛利率低的问题……,毛利事小,失节事大,我们认为这家公司有较大的财务造假嫌疑哇。

2016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中,排名第一的是宁波杭州湾新区吉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炭基新材向吉玛投资采购产品7.93亿,占全年采购总额的比例高达57.16%。

风云君查询了这两家公司的相关工商资料,发现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这两家公司的注册地址非常接近。炭基新材的注册地址是宁波杭州湾新区商贸街4号楼2-391室,吉玛投资的注册地址是宁波杭州湾新区商贸街4号楼2-389室,他们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个区的同一条街的同一栋楼,连楼层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2-391室,一个是2-389室。

另外,这两家公司的注册时间也非常接近。炭基新材是2013年11月12日注册的,吉玛投资是2013年12月4日注册的,前后相差22天。两家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是一模一样,都是一千万;连公司类型也是一样,都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私营法人独资)。

我们知道,现在的公司一般都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一人有限责任的属于“非主流”,很浮夸略招摇,偏偏这哥俩都选了这个类型,呵呵。

所以,风云君怀疑这两家公司其实就是同一家公司,只是挂了两块不同的牌子,所以他们之间交易的真实性非常可疑。

当然,你们都懂的,风云君讲故事不可能就这么一段结束的,这只是第一点,后面还有更精彩的。

第二个疑点:亲兄弟不分账

在查阅吉玛投资这家公司的工商资料时,风云君手贱,查了一下他的工商变更记录,查到一条重要的线索。

在2014年12月26日,这家公司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变更,公司股东由海城三岩矿业有限公司(占股100%)并更为自然人黄跃(占90%)和袁儿君(占10%),注册资本由200万增加到了1000万。

这个原股东海城三岩矿业有限公司,就是*ST烯碳的一家联营公司,*ST烯碳通过其子公司海城市镁兴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其40%的股份。也就是说,在变更前,*ST烯碳也相当于通过海城三岩矿业持有吉玛投资40%的股份——他们是关联公司。

说起来也巧了,在变更之前,这个吉玛投资跟*ST烯碳没啥业务往来,至少没有出现在他前五大供应商中。变更之后,也就是2015年,吉玛投资立马成为了*ST烯碳的第一大供应商,当年采购总额就高达5.09亿,占全年采购总额的50.46%!

16年继续蝉联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7.93亿,占采购总额的比例高达57.16%!

这事儿也太有戏剧性了,跟看武侠小说一样,一个只会三脚猫功夫的*年,一不小心掉洞里了,又一不小心捡到一本武功秘籍,吼哼哈嘿练了几天,尼玛出来就是天下第一了,哈哈。

如果前两个疑点用“惊奇”来形容的话,第三个疑点就只能用“惊悚”来形容了。

风云君这种在A股百乐门门口代客泊车多年的资深要饭郎,也算是旁观过花团锦簇的大世面的人,到底咋回事能把风云君也给吓倒捏?

风云君在看这家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发现“预付账款”这个科目非常有意思,期末余额高达4.9亿,风云君当时就笑喷了,这孩纸做的是毛利率只有0.21%的生意,全年营收也不过是14亿出头,怎么预付款余额占营收总额的比例高达34.6%,太惊悚了。

非财务出身的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这个概念,风云君就再普及一下:这个贸易生意一年到头挣了不到20万,你把这4.9亿存到银行吃利息也不止这么点。

然后立马去查它的预付款明细,不查还好,查完之后差点一口老血喷键盘上了,在预付款明细中,风云君赫然看到吉玛投资这家公司稳稳当当的排在第一位,预付款金额高达4.79亿!这一家独占了*ST烯碳预付款总额的97.57%!

我们知道,2016年,*ST烯碳向吉玛投资采购的产品金额也不过是7.93亿,这个预付款余额占16年采购金额的60.4%!这瓜娃子,为了这个毛利率只有0.21%的生意,也真是够拼的,不惜下血本啊。

要知道,这家公司的资金其实非常紧张,2016年底,账面资金只有区区5595.61万。而在2015年,公司为了周转资金,还借过年利率高达20%的高利贷(这事情后面细说)。所以,风云君认为,*ST烯碳对吉玛投资大额的预付款,其实就是赤果果的转移公司资产的行为,明目张胆的利益输送。

第四个疑点:贸易公司老鼠会?

这个疑点依然相当有意思。

风云君在查阅这家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家公司的前五大供应商都是做贸易的,他自己(子公司炭基新材)也是做贸易的,他的前五大客户仍然是做贸易的。

风云君就憋着五脏六腑翻天覆地狂笑然后尽量冷静地想啊,这个吉玛投资为啥不直接向那些公司供货,非得通过炭基新材转一次手,就为了让炭基新材赚这可怜兮兮的0.21%的毛利?

所以,风云君干脆就把这层窗户纸挑明了吧:我们认为他们有“为交易而交易”的嫌疑,这样倒腾来倒腾去,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商业意义,有点类似于在某宝上刷单的赶脚。

风云君不由得感叹: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这家公司2016年财报中还有一个令人“惊悚”的信息,那就是偷税漏税,而且涉及金额巨大。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1、2016年8月23日,烯碳新材收到辽宁省沈阳市地方税务*第三稽查*《税务处理决定书》,对其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银河园”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向其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沈地税三稽处[2016]20002号)。2017年1月13日,烯碳新材收到辽宁省地方税务*(以下简称“省地税”)《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辽地税复决字[2017]第1号),“维持沈阳市地方税务*第三稽查*作出的沈地税三稽处[2016]20002号《税务处理决定书》的具体行政行为。”烯碳新材依据处罚决定对应计入以前年度的契税18,648,757.38元、土地增值税39,270,735.66元予以追溯调整。

2、子公司宁波杭州湾对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进行重新计算,应补提企业所得税2,080,900.00元。

从上面信息可以看出,这家公司专业偷税11年,涉及金额高达6000万(含滞纳金),是名副其实的偷税漏税专业户。

事项一:第二大客户也是关联方

根据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控报告,公司关联交易管理中对主动识别、获取及确认关联方信息的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导致全资子公司宁波杭州湾新区炭基新材料有限公司2016年度向关联方香溢通联(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采购电解铜(不含税)323,372,086.78元的交易未被及时识别。

前面第一部分,我们详细分析了炭基新材的第一大供应商吉玛投资,而这个香溢通联是公司的第二大供应商,原来也是个关联方,只不过是想藏没藏住,被会所给揪出来了。

这家公司也非常有意思,注册时间是2016年1月19日,公司成立当年就成为了炭基新材的第二大供应商,这个公司的大股东是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香溢融通(600830,SH),占股70%,另一个股东是宁波鼎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股30%,而宁波鼎伟的两个股东分别是范挺(持股83.33%)和王学锋(持股16.67%)。

这个范挺,以前就是*ST烯碳的一个高管,曾任宁波杭州湾新区炭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2月22日辞去总经理职务),也是炭基新材的实际业务负责人。

事项二:高利贷与黄金理财

1、2016年度,*ST烯碳及子公司沈阳银基置业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沈阳银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了2.4亿元反担保、为关联方沈阳银基国际商务投资有限公司提供了8000万元反担保。上述事项未履行相关的审批和披露。

2、公司委托全资子公司北京银新投资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27日将处置资产收到的资金454,806,000.00元汇给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委托其用于购买黄金理财产品,委托理财本金454,810,000.00元。但是该事项于2016年12月29日召开董事会,审议并获得通过。董事会决议日期滞后于付款日期2天,存在先投资后经过董事会审批的执行缺陷。

上述只例举了两个事项,其实类似情况还有几个,都是关于审批和披露方面的内控缺陷,已经是既成事实,本来也没啥好谈的,不过这有个买黄金理财产品的事情比较有意思,值得风云君给大家拎出来示众一下。 

为啥呢?你看哈,首先,这笔款项是辛辛苦苦卖了一家子公司得来的,但是连公司银行账户都没有进,直接火急火燎地汇给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拿来买了黄金理财产品。

这是一种很反常的行为,因为这家公司资金并不宽裕,2016年期末,货币资金只有5585.61万,而短期借款就将近10个亿,应交税费近2个亿,其他应付款7.65亿,并且这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相当烂,2016年是-2.82亿。

更奇葩的是,在这短期借款10个亿中,有4个亿来自一家叫做北京润丰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公司,年利率高达20%!借款期限自2015年11月4日至2016年5月4日,按理说这种高利贷应该早就要归还了,但是这个奇葩仅仅还了对方5000万,还有3.5亿延期了!延期长达1年多!根据年报披露,截至2017年6月14日,这3.5亿借款尚未归还。

所以风云君特别好奇,这到底是啥理财产品?放着高利贷不还,你去玩黄金,这个所谓的黄金理财产品到底是啥玩意?风险敞口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

风云君猜测这丫是不是在玩黄金期货,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一举扭亏为盈,然后重返我大A股?

事项三:2000万的“财务顾问费”迷踪

2015年北京诚泽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北京诚泽”)为烯碳新材提供了财务顾问服务,合同金额为20,000,000.00元。2015年11月2日,北京诚泽发出了“财务顾问服务确认书”,双方对服务内容及付款时限进行了确认,2015年烯碳新材未对该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应确认财务费用20,000,000.00元。

这笔2000万的所谓“财务顾问费”也是相当有意思。

首先,在2015年的时候,*ST烯碳没有对该亊项进行账务处理,也就说,先瞒着。到了2016年上半年,羞羞答答地把它放在“其他应收款”这个科目,这事儿被监管部门看到了,立马发函询问它这是弄啥嘞弄啥嘞?咋个回事?

然后人家说了,这个北京诚泽是偶的合作伙伴,偶先垫付2000万元作为成立并购基金的前期费用和保证金,帮助公司开展募集资金并筹建基金管理公司,待募集资金到位并设立并购基金,再确定该2000万元资金转成基金筹建费用及出资款。但是到了年底的时候立马被会计师事务所打脸了,乖乖的计入了“财务费用”。

其实这个事情跟*ST烯碳2015年借的那4亿高利贷有着密切的关系。

肿么回事呢?风云君先是查了北京诚泽这家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发现这家公司是2015年9月2日才成立的,是一家投资管理公司,风云君一开始很纳闷,这种投资管理公司咋做起“财务咨询”来了,这种业务一般不是请会计师事务所这种中介机构来做的吗?另外这家9月2日成立的公司,到了11月2日(发出了“财务顾问服务确认书”),仅仅两个月时间就做了一单2000万的财务咨询业务?!

风云君在会所呆了好几年,整天忙得跟土狗子似的,从来就木有碰到过这种好业务,呵呵。

然后风云君再查了一下这个北京诚泽的来头,这家公司背后三大股东: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润沣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所以说这家公司的来头是很大的。

当然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ST烯碳2015年11月借的那笔4亿元的高利贷,放款方是北京润丰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同属于“润丰”系,与北京诚泽是关联公司。

我们可以看到,北京诚泽在2015年11月2日完成了“财务咨询”的业务,两天后,也就是2015年11月4日,润丰财富就对*ST烯碳放贷了。

所以这玩意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财务咨询”,只不过是打着财务咨询的名号,实际上就是“融资顾问费”,也叫“渠道费”。银行以前经常搞这玩意,风云君在事务所搬砖的时候见过不少,后来被银监会发文禁止。不过现在在非银机构中还普遍存在,特别是民间那些借贷机构中。

所以这个北京诚泽,并不是*ST烯碳声称的小伙伴,跟你根本不是一路人。这个2000万的所谓财务咨询费,其实就是融资费用,借了4个亿,年利率高达20%,加上这5%的融资费,其融资成本年利率实际上已经高达25%了!

这也能从侧面说明*ST烯碳这家公司资金已经紧张到何种程度了。

以上是风云君带各位参观的*ST烯碳2016年年报中部分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其实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这家公司还有许多问题,2017年7月3日,深交所针对*ST烯碳2016年年报发了一份长达11页的问询函,一口气提了28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看。

另外风云君还想提一句,*ST烯碳2016年的年报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属于近几年来难得一见的奇葩报告,对财务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赏阅一番。

END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市值风云APP在默默等你

带你领略从未见过的A股世界!

有料、有趣、有深度!

烯碳退今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上市公司-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烯碳退今日公告称,公司于今日(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30个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烯碳退将成为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也是两市2018年第三家退市公司。

因暂停上市后首个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审计报告,触及了有关退市条件,深交所于5月28日对银基烯碳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烯碳”)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烯碳退公告显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2018年6月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间的证券代码不变,证券简称为烯碳退,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18年7月17日。

烯碳退表示,退市整理期间,公司将在首个交易日、前25个交易日的每5个交易日发布一次股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并在最后5个交易日内每日发布一次股票将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根据相关规则,公司股票将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的45个交易日内,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挂牌转让。如若公司在退市后满足重新上市条件,也可以向深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请。

st烯碳这种情况最多能停盘多久?不可能公司不想开盘就不开盘撒?

目前公司公告是继续停牌烯碳新材目前挂上st标志公司公告不分配不转增分红情况目前最近公告报告公司业绩扭亏为赢公司有望很快拆除st头衔。证监所调查完很快就可以复牌但是公司若有重大重组就不一定了具体可参照公司公告

没买到过退市的股票,你们有遇到吗?

我自己还没有买到过退市的股票,因为我对于风险的把控还算可以。

十多年的投资经验,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股市里“风险第一,盈利第二”。

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把盈利放在第一,风险放在第二,所以才会导致了亏损。

要知道,如果你不注意风险控制,那么99次的盈利都会因为1次亏损而前功尽弃,这就是股票市场。

告诉大家一个例子:

我一个朋友在2014-2015年的牛市里,用了20多万的资金杠杆赚到了120万,是不是非常厉害?

当时整个人都飘了。

后来呢?

买入了乐视网这样的暴雷股,资金从120万,直接变为了“负债”!

而归其原因就是赚得太多,太快,但是自己又灭有太多的认知,风险控制不足。

后来吃饭的时候,我们交谈下来,他还把亏损的原因归功于运气不好,市场不完善,却并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

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即便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输。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牛市里赚到了钱,最终都会在熊市里亏完的原因。

因为大家认知不够,对于风险把控不足 !

芒格说过一句话:“逆向思维的原理不是让你应该知道去做什么,而是应该知道不去做什么!”

就好比,你在学习投资的时候,其实并不应该从我们需要做什么开始,而是应该从学习如何避免犯错开始。

所以,学习如何不亏钱,比如何赚钱更重要!

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投资最重要三件事:

第一是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

第二还是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

第三是坚决牢记前两条。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专栏】有干货,欢迎“品尝”。

烯碳新材退市之路(烯碳新材三板价格)-山水金融百科

丽鹏股份股票行情分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自主知识产......

私募内线股票有哪些?在a股市场中本来就是一个庄家和散户博弈的战场,那么为什么亏的都是散户呢?原因无非......

玩股票的步骤,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一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要知道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只有少数人赚钱,大......

买股票的正确步骤。第一步:选股。在确定买入股票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股票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资......

私募重仓的股票好吗?从历史数据来看,私募基金重仓股的表现往往与市场整体走势相关性较强。比如,2015......

丰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日本进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日本进口牛肉、海鲜、水果、坚......

怎么看股票资金累计流水的?有什么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股票......

股票一天当中最佳买卖时间点,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这个时间段股价处于强势状态,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烯碳新材退市之路。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拥有国内唯一的碳纤维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是国内更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产企业。同时,公司还在研发、制造、销售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产品,包括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

一、*ST吉恩、*ST昆机

2018年5月22日,上交所宣布终止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

*ST吉恩和*ST昆机因财务指标不良成为2018年“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背景下首批淘汰的个股。

2018年5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ST烯碳终止上市。*ST烯碳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ST烯碳自2017年7月6日起暂停上市。

*ST烯碳是两市首只因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触发终止上市的股票。

2018年11月8日,深交所决定对中弘股份终止上市,并自2018年11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中弘股份由此成为A股史上首个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2018年10月16日,长生生物主要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因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被*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吊销*品生产许可证、处罚没91亿元等行政处罚。

其违法行为危害公众健康安全,情节恶劣,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触及了相关规定中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019年4月9日,上海普天用股东大会投票的方式,决定上海普天是否主动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并在取得上交所终止上市批准后,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系统***。

2018年和2019年退市的股票:

2018年11月16日,深交所启动对长生生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2019年1月15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决定对公司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019年5月26日海润(600401)晚间公告,7月8日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2019年8月26日晚间*ST雏鹰公告,公司股票于2019年8月2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30个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

2019年12月4日晚*ST华业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12月1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2019年12月11日晚间*ST华业公告,公司股票已被上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2018年7月,***发布了《关于修改的决定》,2018年11月,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并修订完善了《股票上市规则》《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等。

2018年7月15日,国家*品监督管理*官网发布的一则关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告》让长生生物(原股票简称)疫苗造假事件得以曝光,被*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吊销*品生产许可证、处罚没款91亿元等行政处罚。

2018年10月8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关于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并自2019年10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这意味着,11月27日,*ST长生将正式告别A股。

参考资料:人民网-*ST长生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2.27万名股东还有30天交易机会

1、目前,即2016年8月27日,*ST稀碳(000511)还没有退市。但如果以后退市了,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重组后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济南轻汽);另一种就是将来上三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破产,彻底没有了。

1、目前,即2016年8月27日,*ST稀碳(000511)还没有退市。但如果以后退市了,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重组后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济南轻汽);另一种就是将来上三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破产,彻底没有了。

2、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未满***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目前a股公司因业绩因素的退市标准是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如果转入三板市场进行交易。如果券商不具备三板交易资格,需转券商开办三板交易资格即可交易。目前三板股票一般为1元,有的达到几元。目前还没有退市到三板市场,重组恢复上市的股票。

*ST烯碳上周公告,称公司于10月13日收到***《调查通知书》,遭到***立案调查。此前,深交所已在对公司进行通报批评时表示,查明ST烯碳在一起对外投资和一起对外提供财务资助中均未履行必要的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ST烯碳和其董事长王大明、董事兼总裁范志明、董事王利群、时任财务总监熊帄辉因此遭到深交所通报批评。

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未满***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目前A股公司因业绩因素的退市标准是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如果转入三板市场进行交易。如果券商不具备三板交易资格,需转券商开办三板交易资格即可交易。目前三板股票一般为1元,有的达到几元。

*ST烯碳(000511)最终接到深交所关于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因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深交所决定*ST烯碳自7月6日起暂停上市,这也是A股今年以来第五家被暂停上市的公司。

我买了烯碳新材10000股,一股13.14元,又送了9000股均价怎么算

去年10月底招聘了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招聘公告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民营股分制)始建于1986年,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开发、生产、销售于1体的中型精细化工企业。现有员工830余人,总资产58亿元,固定资产398亿元,占地33万平方米。中国优秀

“0.38%”的A股退市往事|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并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当做礼物送给了纽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

范尔霖则回赠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并亲自到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办理了飞乐股票的过户手续。

国际社会对这一历史性时刻发出惊呼:“中国与股市握手!”

1990年底,一北一南,沪深交易所相继成立,但直至2001年,两家交易所才各自“迎来”首家退市股,上交所的PT水仙和深交所的PT粤金曼。

这期间,退市制度也从无到有,经历了十年蝶变,十年进化。

退市制度脱胎于94年公司法和99年证券法的部分条款,2001年后,在ST和PT制度的映衬下逐步完善,并明确了交易所的退市决策权,配套了退市后转至代办系统的制度安排。

但原退市实施办法对申请恢复上市补充材料并无时限,部分公司借机钻空子,通过补充材料一延再延,“僵尸企业”漂浮长达数年之久。

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沪深交易所《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正式出炉。

2014年,确立了“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大体系及重大违法违规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进入新阶段。

2018年,明确了上市公司涉及到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可触发退市。

尽管退市制度一路演进,2001年-2018年,A股年均退市率仅为0.38%,远低于同期纽交所6%、纳斯达克市场9%和东京交易所超过10%的退市率。

A股退市难,一方面是为保护中小投资者,不敢轻易决定退市;另一方面则是核准制下,上市的巨大利益和壳资源的稀缺属性,在属地的税收、就业、社会关系的盘根错节,使得上市公司股东、地方**都有极强的“保壳”动机。

现有的制度安排,也允许上市公司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暂停上市;破产重整制度更是为退市留下了“逃生门”。

盘点10余家公司的退市往事,悲欢剧情背后,也带有某种无奈和必然。

*ST创智:被中小股东否决了的求生路

2012年底,沪深交易所暂停上市企业已达24家,交易所修订退市制度,试图解决过去5年漂浮在A股上空“停而不退”的死魂灵。

交易所对2012年1月1日前暂停上市的企业做出是否准恢复上市的决定。最终,*ST创智和*ST炎黄两家公司被否。

和很多危机边缘的公司一样,2004-2006年,*ST创智经历了大股东占款、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导致连续亏损而被暂停上市。

2006年,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新宇集团,但因为潜在负担过大,新宇集团于2007年4月退出。

2007年,公司通过处置资产和债务豁免,产生了4000多万的净利润。同时,大地集团经拍卖受让了原大股东的股权,并试图通过破产重整,解决潜在担保、债务和资不抵债的问题,同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入新业务,一切似乎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颠簸的保壳大道上,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一路打架,最终打到了退市的末路。

2011年3月,创智成为首家破产重整草案增加了股东网络投票渠道的上市公司,由于对让渡股份的安排不满,通过网络集结的中小股东合力反对,一举否决了破产重整草案,被视为“网络时代股民的胜利”。

两个月之后,重整方案下调了中小股东的股份让渡比例,才最终得以通过。

2011年12月,上市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大股东关联资产,国地置业95.306%的股权,这一关联资产的重组预案遭到小股东强烈抵制,并在2012年1月的股东大会上被否决。2012年5月,上市公司公开征集重组方折戟,9月,大地集团让步,重组方案再次修改,但是同样以微弱差距未获通过。

当时*ST创智的董秘陈龙称:“我们的团队已经尽力了,对于现在这种结果,公司也没有新的计划。”随后,有部分股东曾发起自救,筹集10%以上*ST创智少数权益股份,就原有方案再行表决,依然胎死腹中。

这一场以中小股东维权胜利为开端的博弈,最终走向了双输的境地。

2012年12月24日,深圳交易所以上市公司无业务收入,无持续经营能力为由,否决了*ST创智的恢复上市申请,进入股转系统的*ST创智变身“创智5”,中小股东追悔莫及。曾冲击中小板失败的天珑移动伺机借壳,筹谋重新上市,是为后话。

*ST炎黄:虚构收入试图避免退市未果

2000年9月,托普系受让金狮股份的股权,更名为“炎黄在线”,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网站命名的上市公司。

2002年,托普十周年庆,宋如华抛出“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的豪言,21世纪经济报道一篇《托普泡沫》将极盛之时的托普系推向舆论风口,担保丑闻、产业空心、资金链断裂,托普系危机全面爆发。

2004年3月,托普系的实际控制人宋如华以2元钱出让托普软件股权,抽身飞赴美国。炎黄在线违规担保导致巨额亏损等问题也集中显现,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亏损,2006年5月暂停上市。

2006年9月,托普系持有的*ST炎黄的控股权被拍卖,中企华盛通过拍卖接手上述股权。此后,*ST炎黄的三次重组均告失败,2009年,*ST炎黄拟收购北京润丰房地产公司,

2011年,南方报业拟借壳*ST炎黄,但需取得中宣部的批复文件,南方报业连续两次沟通未果;2012年,*ST炎黄与山东鲁地投资控股筹划铁矿资产注入,5个月后仍以失败告终。

这期间,只身赴美的宋如华在2011年主动回国,一入境便被逮捕。

2012年,*ST炎黄财务造假行迹败露。为避免退市,2006年度,*ST炎黄通过隐匿关联方开展了虚增物流代理收入、虚增债权转让收入等业务,虚增收入约249.85万元,并因此由亏转盈。

最终,“停而不退”长达6年之久的*ST炎黄,申请恢复上市事项未能通过。​

*ST长油:救不起的国企

阔别A股四年半的*ST长油是退市企业重新上市第一股,也曾喜提“徐翔狱中躺赚5500万”的头条。

*ST长油的退市,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航运市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至2013年连续4年亏损,2013年亏损达到59.19亿元,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大股东很难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的调节解决公司的巨额亏损。

*ST长油于2014年6月5日被终止上市,成为“央企退市第一股”。

退市前,2013年审计报告计提了47亿的资产减值损失,达到了认定资不抵债的条件,净资产降低到负的20亿,为后续的破产重整提供了机会。

退市后,长油于2014年快速实施破产重整,整体剥离了最大亏损源VLCC船舶,减少了24亿元债务,并以债转股的方式清偿了62亿元借款。

2015年至2017年,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主营业务盈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亿元、5.6亿元和4.11亿元,作为大型央企,长油3年合计扣非后净利润超过15亿元,得以披挂上阵,重新上市。

*ST二重的情况和长油类似,其唯一的不同是,*ST二重意识到退市已成定*,由于潜在的信息披露违规和投资者维权的问题,上市公司采用了主动退市的方式,大股东国机集团给了中小股东现金选择权。

2016年,二重实施破产重整,通过降低负债率解决盈利问题,预计将在2019年申请重新上市。

*ST国恒:没有人真想救,没有人真能救

资本市场上有过两个中技系,鹏城成清波的“深圳中技”和黄浦江畔颜继刚的“上海中技”。

第一任,是中技系成清波控制的深圳市国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二任,是民营“船王”任元林旗下的泰兴市历元投资有限公司;第三任,是尤明才控制的深圳中德福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ST国恒是成清波入主的第二家上市公司。2006年8月,深中技以4186万元的挂牌价格买入广东罗定中技铁路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3个月后,罗定中技铁路59%的股权以4.11亿元的天价卖给了没有任何铁路建设和运营经验的国恒铁路,一举豪赚3个多亿。

2009年,国恒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21亿元,将中技集团手中的铁路资产系数注入,用于包括罗定铁路在内三个铁路项目的建设。

2014年6月,成清波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批捕,中技系多家上市公司岌岌可危。

此时,*ST国恒已因为“缺少相关经费”交不出2013年年报,更自爆2009年的非公开发行中,9亿元募集资金被挪用,引来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高管先后辞职,出现了“无董事长”“无总经理”“无董秘证代”的奇葩景象。

而在2014年1月,中技系的1.8亿元持股被强制执行给“民营船王”任元林名下的力元投资,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新任大股东迟迟不敢委派高管。5月,上市公司一纸公告反口举报大股东涉嫌违规获得上市公司股权、涉嫌侵犯上市公司独立运作、阻碍定期报告披露、阻碍自查整改等八大罪状。

对此大股东连连“叫屈”,称任元林之所以接手*ST国恒,是因为中技系把股权质押用于借款,且逾期迟迟不能归还,无可奈何“被股东”。

2015年4月,因无法披露年报停牌近一年的*ST国恒再次易主,力元投资仓皇将控股权转给尤明才旗下的深圳德福基金,接盘方没有带来任何想象空间,仅一个月后,*ST国恒进入退市整理期。

也许只有退市,才能将“民营铁路第一股”千疮百孔的经营、混乱的公司治理、不翼而飞的9亿资金,掩盖在沉默的烟尘里。

*ST博元:因移送公安退市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ST博元是沪市著名的“老八股”,600656这个代码,经历了凤凰化工、浙江凤凰、华源制*、ST华*、ST源*、ST方源、博元投资等多个名字。

而那些曾染指“600656”的资本玩家,或是遭遇股权拍卖,或是个人涉嫌犯罪,或是卷入造假旋涡,上市公司更是在2007年就曾暂停上市。

2008年,已经经历过兰溪市财政*、康恩贝和华源集团的博元(当时的*ST源*)保壳成功回复上市,凭借股权分置改革的契机,迎来红顶英雄麦校勋和资本大鳄许志榕。

一纸股改方案慷慨乐观,环保产业前景喜人,2008-2009年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差额部分由勋达投资和许志榕以现金方式补足。实际情况是,差额为5.27亿元。勋达投资和许志榕应在2010年5月10日前以现金方式补足。

2010年,最后一任控股股东华信泰通过竞拍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并承诺自愿代勋达投资履行股改业绩承诺。2011年4月博元投资曾公告称,已累计收到相关方支付的股改业绩承诺款共计4.38亿元。

所谓的“股改业绩补偿款已支付到位”被证实是个谎言。

2014年6月18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证监会行政调查结果显示,上述公告中股改业绩承诺资金逾3.8亿元未真实履行到位,为掩盖这一事实,博元投资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连番财务造假。

2014年11月,退市新规出台,将移送公安的信息披露违规被界定为重大违法,应予退市。2015年3月,证监会公告将博元投资信息披露违规案件移送公安。2016年3月,博元投资被终止上市。

2018年11月,重大违规退市实施办法修改,移送公安的情形,不再被界定为重大违法的情形。博元投资成为因信息披露违规移送公安被退市的第一案也是最后一案。

*ST新都:“并购教父”宋晓明深陷退市坟墓

*ST新都最后的日子里,有这样一些关键的人,决定了剧情的走向。

郭耀名,*ST新都的原实际控制人,其控制的光耀地产集团和上市公司均陷入危机,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被暂停上市,集团严重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

龚俊龙,与黄光裕齐名的潮汕大佬,郭耀名的老乡,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执行**,无论出于老乡情意和社团老大的地位,还是看中了新都酒店的价值,都期望能够妥善解决新都的问题。

宋晓明,坊间人称“并购教父”,在天目*业、ST新梅等多个项目上几度进出,希望在新都的破产重整中有所斩获。

长城资产,刚做完超日项目,同时是光耀集团和新都的债权人,希望在新都身上复制超日模式。

尽管四方利益拉扯,但最终,宋晓明控制的长城汇理抢得了主导权。

2014年,长城汇理通过旗下产品“并购1号”入股*ST新都,宋晓明以4.82%、不足5%举牌线的微妙比例悄悄潜伏进股东名册。随后,为了获得*ST新都主导权,长城汇理又通过旗下两款产品溢价抢筹,成为新都第一大股东。

2015年4月初,*ST新都宣布将出售新都酒店资产并置入作价26.5亿元华图教育100%股权,华图教育借壳上市。随后公司股票连拉15个一字涨停。

重组预案公告后,*ST新都再次被投诉违规担保事项。2015年4月30日,立信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5月21日,*ST新都暂停上市。

华图教育在非标意见面前果断选择了“分手”,资产重组告吹。在此期间,新都酒店这家老牌酒店资产一直在市场上飘荡,被多方兜售未果。

2015年底,新都破产重整完成,2015年年报,净资产900多万,扣非利润1590万。似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后续只需要向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申请即可。

谁成想,先是公司聘请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反悔,将原同意计入经常损益的高尔夫球场收益调整为非经常性损益,后来,原出具复核意见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也推翻了自己的结论,认为上述收益应属于非经常性收益。

此后,新都状告天健、大信、深交所,最终于2019年1月接连败诉。折戟“新都退”一役,深埋了“招商财富-长城汇理2号专项资管计划”等一系列募集产品,宋晓明也已远走美国。

欣泰电器:IPO造假上市退市第一股

2017年8月25日,欣泰电气的股价定格每股1.48元,最后一日跌幅3.9%,这是中国A股市场上第一家因欺诈发行而退市的股票。

欣泰电气的A股之旅只有三年多。2012年7月IPO过会,2014年1月拿到批文上市,2015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6年正式作出处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而欣泰电气,为上市准备了不止三年时间。

2011年,欣泰电气第一次申报IPO被否。此时,万福生科正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3年证监会调查认定,万福生科涉嫌上市财务造假;2014年1月,欣泰电气拿到IPO批文,同年11月,证监会查实,海联讯在IPO申请文件中财务造假。

三家公司都涉及上市造假,命数不同,原因是2014年11月的退市新政将欺诈发行纳入强制退市情形,而万福生科和海联讯的处罚都在退市新政之前,2015年7月被立案的欣泰电气,就撞到了IPO造假的枪口,也成为创业板退市第一单。

2015年5月,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办法》,辽宁证监*对辖区内的欣泰电气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了财务数据不真实的线索。

证监会迅即立案,组成了由深圳证监*、辽宁证监*近30人的联合调查组,进公司、跑银行、访客户,历时4个月左右,最终坐实了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遗漏,开出了针对欺诈发行的首张红牌。

2016年7月,欣泰电气保荐机构兴业证券出资5.5亿元,用于先行赔付投资者的损失,并被罚没5738万。

*ST吉恩:被法院否掉的求生之路

吉恩镍业是吉林省属国企,主要产品镍是典型的周期型产品。2009年,镍价大跌,吉恩镍业认为这是“低成本介入资源的最佳时机”,马不停蹄开展海外并购。

仅2009年一年,公司就要约收购了皇家矿业,控股加拿大LibertyMinesInc.公司,成为加拿大VictoryNickelInc.公司和澳大利亚MetallicaMineralsLtd.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获得境外权益镍金属储量逾40万吨。

2011年,吉恩试图募资60亿元投向印尼红土矿冶炼项目,遭证监会否决。

同时铺开多个项目,且并无海外经营矿产资源的经验,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2009-2011年间,利润连续下滑,收购的明星资产皇家矿业一直处于投入期,成为资产包袱。2013年的再度定增60亿补流,将大股东持股从54%稀释到27%。2014年-2016年连续亏损,被暂停上市,董事长吴术涉嫌单位行贿被立案侦查。

吉恩的破产重整方案卡在了法院受理环节,根据最高院审理上市公司破产案件的通知,上市公司申请破产重整,应有明确的重整计划及地方**的维稳方案。

吉恩2017年3月出具的维稳方案,一直到2017年9月都没完成法院受理,吉林省委秘书长据传曾两次到最高院协调,无功而返。

此外,上市公司2016年审计报告净资产还有20多亿,没能达到“资不抵债”的认定。通过破产重整拯救公司的计划彻底失败。

对于一家东北地方国企而言,复杂的重整规则和各方利益协调,涉及股东、债权人、重整投资人、审计机构、法院、证监*,可谓千头万绪,定增的3家基金股东面临所持股票尚未解禁就被暂停上市的窘境,大股东的话语权则不断削弱,挽救力不从心,进军海外时“解决今天的问题,创造明天的空间”的宣言变成了一曲悲歌。

*ST昆机:新官揭旧账

通常,国有企业不存在财务造假的动机,但*ST昆机是其中的异类。

1994年,昆明机床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第一家同时发行国内A股和香港H股的公司。

2000年昆明机床引进战略合作伙伴,2002年摇身变成西安交大昆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又变成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旗下昆明公司,用当地职工的话说:昆明机床逐渐走上穿上“大集团衣服”的“穷小汉”之路。

昆明机床及其控股股东沈阳机床同属机床行业,自2011年起,中低端机床厂均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营收及利润增速持续下行。昆明机床2012年亏损,2013年勉强维持盈利,2014年至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被风险警示。

2015年,昆明机床曾筹划重组未果,随后,大股东沈机集团拟向紫光系转让所持公司25.08%股权的“易主”计划又告落空。

2017年1月,昆明机床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离职,新任管理层上任。2017年3月,公司年度审计中发现公司涉嫌财务造假。

证监会立案稽查,查出2013-2015年间虚增收入约4.8亿元,追溯后的*ST昆机实际上已连续6年亏损,且净资产为负,没有逃脱退市的结*。

*ST烯碳退:3年5换会计师,不作不会死

2014年到2017年,换了5家会计师,无论是谁,都会觉得这家公司有问题。

*ST烯碳原名银基发展,以房地产开发起家,曾是辽沈地区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主业陷入瓶颈,转而发展石墨烯业务。但新业务的发展不达预期。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亏损2.71亿元、0.41亿元、4.75亿元。

由于连续3年亏损,按深交所上市规则,*ST烯碳在2017年7月6日正式被暂停上市。

2014年,公司的年审会计师是瑞华;2015年初,更换为大信,2015年10月,更换为上会,2016年4月,又更换为中证天通,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2017年4月,又更换为中兴华,同样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通常,频频和会计师较劲的公司一定问题重重,无人敢接手其审计业务,但是,根据证监会立案稽查的结果,尽管存在财务造假,但尚不构成情节恶劣,且造假也没有扭转连年亏损的情形。

2017年底,已被暂停上市的*ST烯碳先传出中青旅旗下公司拟谋求控制权,但因收购方未获上级股东同意而告吹;随后,从事物流快递行业的远成集团闪电入主市值近60亿的*ST烯碳,耗资仅1162.167万元,被认为是火中取栗、低价买壳的“豪赌”。

*ST烯碳也很“争气”,通过投资金条实现了扭亏为盈,2017年净利润6442万。

押注恢复上市的远成集团眼看借壳临门一脚,被会计师摆了一道。

新晋审计机构中兴华对17年年报部分事项无法表示意见、部分事项表示否定意见,更声称无法判断17年四季度新增金条交易的真实性。*ST烯碳成为首家因为审计意见类型而退市的公司。

*ST中弘:一元退市,给高送转敲响了警钟

中弘股份和王永红、徐翔、赖小民等人的故事,笔者曾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详细展开:高送转的背后,是中弘跨界并购、炒作题材、高位套现的资本套路。

至于2019年,以退市海润(SH:600401)为首的几只热门退市股,也将在10几天后迎来自己命运的审判……

A股不死鸟的终*:退市常态化

截至2018年末,A股29年历史,退市企业只有114家,排除私有化、置换和吸收合并后,只有62家。未来,退市企业必然会越来越多。

2007年,新《企业破产法》正式施行,成为了严重资不抵债公司的救生绳,也成为退市进程的延时器,上市公司甚至滥用破产重整制度“起死回生”。

但证监会对破产重整的宽松态度也在变化。对于涉及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事项的上市公司,证监会一般不会向最高院出具同意函,而没有证监会的同意函,破产重整根本无法推进。

审计机构出于合规考量,对审计报告的出具更为谨慎,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上升。对于出具非标意见的公司,大概率被证监会稽查,第二年审计结论极有可能还是非标。

在非标意见下,监管稽查、融资受阻、重组难以推进,极大加剧了退市风险。

退市制度几经修改完善,形成了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条线,并将重大违法退市的情形加以明确,亏损退市的标准从2000年的连续亏损6年退市,调整到现在的连续亏损4年退市;

对于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也从最初的必须实现盈利,调整为必须扣非盈利。退市机制更为常态化、法治化。

一项制度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其条文繁简与宽严,关键在于能否贯彻执行,有没有令行禁止的配套规则。

但是,在那些A股“拾荒者”的眼里,不死鸟的暴富传说总是令人心醉,漂浮不散的死魂灵也许是下一个逆袭的样本,一位纵横红绿交易员曾经这么说过:

“谁管你上市公司好坏啊,你们的股票,仅仅是市场买卖的一个工具而已”。

来源:阿尔法工场

原标题:“0.38%”的A股退市往事

最新更新时间:06/1915:04

阿尔法工场·2019/06/1914:09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并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当做礼物送给了纽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

范尔霖则回赠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并亲自到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办理了飞乐股票的过户手续。

国际社会对这一历史性时刻发出惊呼:“中国与股市握手!”

1990年底,一北一南,沪深交易所相继成立,但直至2001年,两家交易所才各自“迎来”首家退市股,上交所的PT水仙和深交所的PT粤金曼。

这期间,退市制度也从无到有,经历了十年蝶变,十年进化。

退市制度脱胎于94年公司法和99年证券法的部分条款,2001年后,在ST和PT制度的映衬下逐步完善,并明确了交易所的退市决策权,配套了退市后转至代办系统的制度安排。

但原退市实施办法对申请恢复上市补充材料并无时限,部分公司借机钻空子,通过补充材料一延再延,“僵尸企业”漂浮长达数年之久。

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沪深交易所《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正式出炉。

2014年,确立了“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大体系及重大违法违规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进入新阶段。

2018年,明确了上市公司涉及到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可触发退市。

尽管退市制度一路演进,2001年-2018年,A股年均退市率仅为0.38%,远低于同期纽交所6%、纳斯达克市场9%和东京交易所超过10%的退市率。

A股退市难,一方面是为保护中小投资者,不敢轻易决定退市;另一方面则是核准制下,上市的巨大利益和壳资源的稀缺属性,在属地的税收、就业、社会关系的盘根错节,使得上市公司股东、地方**都有极强的“保壳”动机。

现有的制度安排,也允许上市公司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暂停上市;破产重整制度更是为退市留下了“逃生门”。

盘点10余家公司的退市往事,悲欢剧情背后,也带有某种无奈和必然。

*ST创智:被中小股东否决了的求生路

2012年底,沪深交易所暂停上市企业已达24家,交易所修订退市制度,试图解决过去5年漂浮在A股上空“停而不退”的死魂灵。

交易所对2012年1月1日前暂停上市的企业做出是否准恢复上市的决定。最终,*ST创智和*ST炎黄两家公司被否。

和很多危机边缘的公司一样,2004-2006年,*ST创智经历了大股东占款、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导致连续亏损而被暂停上市。

2006年,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新宇集团,但因为潜在负担过大,新宇集团于2007年4月退出。

2007年,公司通过处置资产和债务豁免,产生了4000多万的净利润。同时,大地集团经拍卖受让了原大股东的股权,并试图通过破产重整,解决潜在担保、债务和资不抵债的问题,同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入新业务,一切似乎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颠簸的保壳大道上,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一路打架,最终打到了退市的末路。

2011年3月,创智成为首家破产重整草案增加了股东网络投票渠道的上市公司,由于对让渡股份的安排不满,通过网络集结的中小股东合力反对,一举否决了破产重整草案,被视为“网络时代股民的胜利”。

两个月之后,重整方案下调了中小股东的股份让渡比例,才最终得以通过。

2011年12月,上市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大股东关联资产,国地置业95.306%的股权,这一关联资产的重组预案遭到小股东强烈抵制,并在2012年1月的股东大会上被否决。2012年5月,上市公司公开征集重组方折戟,9月,大地集团让步,重组方案再次修改,但是同样以微弱差距未获通过。

当时*ST创智的董秘陈龙称:“我们的团队已经尽力了,对于现在这种结果,公司也没有新的计划。”随后,有部分股东曾发起自救,筹集10%以上*ST创智少数权益股份,就原有方案再行表决,依然胎死腹中。

这一场以中小股东维权胜利为开端的博弈,最终走向了双输的境地。

2012年12月24日,深圳交易所以上市公司无业务收入,无持续经营能力为由,否决了*ST创智的恢复上市申请,进入股转系统的*ST创智变身“创智5”,中小股东追悔莫及。曾冲击中小板失败的天珑移动伺机借壳,筹谋重新上市,是为后话。

*ST炎黄:虚构收入试图避免退市未果

2000年9月,托普系受让金狮股份的股权,更名为“炎黄在线”,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网站命名的上市公司。

2002年,托普十周年庆,宋如华抛出“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的豪言,21世纪经济报道一篇《托普泡沫》将极盛之时的托普系推向舆论风口,担保丑闻、产业空心、资金链断裂,托普系危机全面爆发。

2004年3月,托普系的实际控制人宋如华以2元钱出让托普软件股权,抽身飞赴美国。炎黄在线违规担保导致巨额亏损等问题也集中显现,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亏损,2006年5月暂停上市。

2006年9月,托普系持有的*ST炎黄的控股权被拍卖,中企华盛通过拍卖接手上述股权。此后,*ST炎黄的三次重组均告失败,2009年,*ST炎黄拟收购北京润丰房地产公司,

2011年,南方报业拟借壳*ST炎黄,但需取得中宣部的批复文件,南方报业连续两次沟通未果;2012年,*ST炎黄与山东鲁地投资控股筹划铁矿资产注入,5个月后仍以失败告终。

这期间,只身赴美的宋如华在2011年主动回国,一入境便被逮捕。

2012年,*ST炎黄财务造假行迹败露。为避免退市,2006年度,*ST炎黄通过隐匿关联方开展了虚增物流代理收入、虚增债权转让收入等业务,虚增收入约249.85万元,并因此由亏转盈。

最终,“停而不退”长达6年之久的*ST炎黄,申请恢复上市事项未能通过。​

*ST长油:救不起的国企

阔别A股四年半的*ST长油是退市企业重新上市第一股,也曾喜提“徐翔狱中躺赚5500万”的头条。

*ST长油的退市,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航运市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至2013年连续4年亏损,2013年亏损达到59.19亿元,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大股东很难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的调节解决公司的巨额亏损。

*ST长油于2014年6月5日被终止上市,成为“央企退市第一股”。

退市前,2013年审计报告计提了47亿的资产减值损失,达到了认定资不抵债的条件,净资产降低到负的20亿,为后续的破产重整提供了机会。

退市后,长油于2014年快速实施破产重整,整体剥离了最大亏损源VLCC船舶,减少了24亿元债务,并以债转股的方式清偿了62亿元借款。

2015年至2017年,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主营业务盈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亿元、5.6亿元和4.11亿元,作为大型央企,长油3年合计扣非后净利润超过15亿元,得以披挂上阵,重新上市。

*ST二重的情况和长油类似,其唯一的不同是,*ST二重意识到退市已成定*,由于潜在的信息披露违规和投资者维权的问题,上市公司采用了主动退市的方式,大股东国机集团给了中小股东现金选择权。

2016年,二重实施破产重整,通过降低负债率解决盈利问题,预计将在2019年申请重新上市。

*ST国恒:没有人真想救,没有人真能救

资本市场上有过两个中技系,鹏城成清波的“深圳中技”和黄浦江畔颜继刚的“上海中技”。

第一任,是中技系成清波控制的深圳市国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二任,是民营“船王”任元林旗下的泰兴市历元投资有限公司;第三任,是尤明才控制的深圳中德福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ST国恒是成清波入主的第二家上市公司。2006年8月,深中技以4186万元的挂牌价格买入广东罗定中技铁路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3个月后,罗定中技铁路59%的股权以4.11亿元的天价卖给了没有任何铁路建设和运营经验的国恒铁路,一举豪赚3个多亿。

2009年,国恒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21亿元,将中技集团手中的铁路资产系数注入,用于包括罗定铁路在内三个铁路项目的建设。

2014年6月,成清波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批捕,中技系多家上市公司岌岌可危。

此时,*ST国恒已因为“缺少相关经费”交不出2013年年报,更自爆2009年的非公开发行中,9亿元募集资金被挪用,引来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高管先后辞职,出现了“无董事长”“无总经理”“无董秘证代”的奇葩景象。

而在2014年1月,中技系的1.8亿元持股被强制执行给“民营船王”任元林名下的力元投资,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新任大股东迟迟不敢委派高管。5月,上市公司一纸公告反口举报大股东涉嫌违规获得上市公司股权、涉嫌侵犯上市公司独立运作、阻碍定期报告披露、阻碍自查整改等八大罪状。

对此大股东连连“叫屈”,称任元林之所以接手*ST国恒,是因为中技系把股权质押用于借款,且逾期迟迟不能归还,无可奈何“被股东”。

2015年4月,因无法披露年报停牌近一年的*ST国恒再次易主,力元投资仓皇将控股权转给尤明才旗下的深圳德福基金,接盘方没有带来任何想象空间,仅一个月后,*ST国恒进入退市整理期。

也许只有退市,才能将“民营铁路第一股”千疮百孔的经营、混乱的公司治理、不翼而飞的9亿资金,掩盖在沉默的烟尘里。

*ST博元:因移送公安退市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ST博元是沪市著名的“老八股”,600656这个代码,经历了凤凰化工、浙江凤凰、华源制*、ST华*、ST源*、ST方源、博元投资等多个名字。

而那些曾染指“600656”的资本玩家,或是遭遇股权拍卖,或是个人涉嫌犯罪,或是卷入造假旋涡,上市公司更是在2007年就曾暂停上市。

2008年,已经经历过兰溪市财政*、康恩贝和华源集团的博元(当时的*ST源*)保壳成功回复上市,凭借股权分置改革的契机,迎来红顶英雄麦校勋和资本大鳄许志榕。

一纸股改方案慷慨乐观,环保产业前景喜人,2008-2009年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差额部分由勋达投资和许志榕以现金方式补足。实际情况是,差额为5.27亿元。勋达投资和许志榕应在2010年5月10日前以现金方式补足。

2010年,最后一任控股股东华信泰通过竞拍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并承诺自愿代勋达投资履行股改业绩承诺。2011年4月博元投资曾公告称,已累计收到相关方支付的股改业绩承诺款共计4.38亿元。

所谓的“股改业绩补偿款已支付到位”被证实是个谎言。

2014年6月18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证监会行政调查结果显示,上述公告中股改业绩承诺资金逾3.8亿元未真实履行到位,为掩盖这一事实,博元投资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连番财务造假。

2014年11月,退市新规出台,将移送公安的信息披露违规被界定为重大违法,应予退市。2015年3月,证监会公告将博元投资信息披露违规案件移送公安。2016年3月,博元投资被终止上市。

2018年11月,重大违规退市实施办法修改,移送公安的情形,不再被界定为重大违法的情形。博元投资成为因信息披露违规移送公安被退市的第一案也是最后一案。

*ST新都:“并购教父”宋晓明深陷退市坟墓

*ST新都最后的日子里,有这样一些关键的人,决定了剧情的走向。

郭耀名,*ST新都的原实际控制人,其控制的光耀地产集团和上市公司均陷入危机,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被暂停上市,集团严重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

龚俊龙,与黄光裕齐名的潮汕大佬,郭耀名的老乡,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执行**,无论出于老乡情意和社团老大的地位,还是看中了新都酒店的价值,都期望能够妥善解决新都的问题。

宋晓明,坊间人称“并购教父”,在天目*业、ST新梅等多个项目上几度进出,希望在新都的破产重整中有所斩获。

长城资产,刚做完超日项目,同时是光耀集团和新都的债权人,希望在新都身上复制超日模式。

尽管四方利益拉扯,但最终,宋晓明控制的长城汇理抢得了主导权。

2014年,长城汇理通过旗下产品“并购1号”入股*ST新都,宋晓明以4.82%、不足5%举牌线的微妙比例悄悄潜伏进股东名册。随后,为了获得*ST新都主导权,长城汇理又通过旗下两款产品溢价抢筹,成为新都第一大股东。

2015年4月初,*ST新都宣布将出售新都酒店资产并置入作价26.5亿元华图教育100%股权,华图教育借壳上市。随后公司股票连拉15个一字涨停。

重组预案公告后,*ST新都再次被投诉违规担保事项。2015年4月30日,立信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5月21日,*ST新都暂停上市。

华图教育在非标意见面前果断选择了“分手”,资产重组告吹。在此期间,新都酒店这家老牌酒店资产一直在市场上飘荡,被多方兜售未果。

2015年底,新都破产重整完成,2015年年报,净资产900多万,扣非利润1590万。似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后续只需要向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申请即可。

谁成想,先是公司聘请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反悔,将原同意计入经常损益的高尔夫球场收益调整为非经常性损益,后来,原出具复核意见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也推翻了自己的结论,认为上述收益应属于非经常性收益。

此后,新都状告天健、大信、深交所,最终于2019年1月接连败诉。折戟“新都退”一役,深埋了“招商财富-长城汇理2号专项资管计划”等一系列募集产品,宋晓明也已远走美国。

欣泰电器:IPO造假上市退市第一股

2017年8月25日,欣泰电气的股价定格每股1.48元,最后一日跌幅3.9%,这是中国A股市场上第一家因欺诈发行而退市的股票。

欣泰电气的A股之旅只有三年多。2012年7月IPO过会,2014年1月拿到批文上市,2015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6年正式作出处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而欣泰电气,为上市准备了不止三年时间。

2011年,欣泰电气第一次申报IPO被否。此时,万福生科正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3年证监会调查认定,万福生科涉嫌上市财务造假;2014年1月,欣泰电气拿到IPO批文,同年11月,证监会查实,海联讯在IPO申请文件中财务造假。

三家公司都涉及上市造假,命数不同,原因是2014年11月的退市新政将欺诈发行纳入强制退市情形,而万福生科和海联讯的处罚都在退市新政之前,2015年7月被立案的欣泰电气,就撞到了IPO造假的枪口,也成为创业板退市第一单。

2015年5月,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办法》,辽宁证监*对辖区内的欣泰电气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了财务数据不真实的线索。

证监会迅即立案,组成了由深圳证监*、辽宁证监*近30人的联合调查组,进公司、跑银行、访客户,历时4个月左右,最终坐实了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遗漏,开出了针对欺诈发行的首张红牌。

2016年7月,欣泰电气保荐机构兴业证券出资5.5亿元,用于先行赔付投资者的损失,并被罚没5738万。

*ST吉恩:被法院否掉的求生之路

吉恩镍业是吉林省属国企,主要产品镍是典型的周期型产品。2009年,镍价大跌,吉恩镍业认为这是“低成本介入资源的最佳时机”,马不停蹄开展海外并购。

仅2009年一年,公司就要约收购了皇家矿业,控股加拿大LibertyMinesInc.公司,成为加拿大VictoryNickelInc.公司和澳大利亚MetallicaMineralsLtd.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获得境外权益镍金属储量逾40万吨。

2011年,吉恩试图募资60亿元投向印尼红土矿冶炼项目,遭证监会否决。

同时铺开多个项目,且并无海外经营矿产资源的经验,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2009-2011年间,利润连续下滑,收购的明星资产皇家矿业一直处于投入期,成为资产包袱。2013年的再度定增60亿补流,将大股东持股从54%稀释到27%。2014年-2016年连续亏损,被暂停上市,董事长吴术涉嫌单位行贿被立案侦查。

吉恩的破产重整方案卡在了法院受理环节,根据最高院审理上市公司破产案件的通知,上市公司申请破产重整,应有明确的重整计划及地方**的维稳方案。

吉恩2017年3月出具的维稳方案,一直到2017年9月都没完成法院受理,吉林省委秘书长据传曾两次到最高院协调,无功而返。

此外,上市公司2016年审计报告净资产还有20多亿,没能达到“资不抵债”的认定。通过破产重整拯救公司的计划彻底失败。

对于一家东北地方国企而言,复杂的重整规则和各方利益协调,涉及股东、债权人、重整投资人、审计机构、法院、证监*,可谓千头万绪,定增的3家基金股东面临所持股票尚未解禁就被暂停上市的窘境,大股东的话语权则不断削弱,挽救力不从心,进军海外时“解决今天的问题,创造明天的空间”的宣言变成了一曲悲歌。

*ST昆机:新官揭旧账

通常,国有企业不存在财务造假的动机,但*ST昆机是其中的异类。

1994年,昆明机床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第一家同时发行国内A股和香港H股的公司。

2000年昆明机床引进战略合作伙伴,2002年摇身变成西安交大昆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又变成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旗下昆明公司,用当地职工的话说:昆明机床逐渐走上穿上“大集团衣服”的“穷小汉”之路。

昆明机床及其控股股东沈阳机床同属机床行业,自2011年起,中低端机床厂均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营收及利润增速持续下行。昆明机床2012年亏损,2013年勉强维持盈利,2014年至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被风险警示。

2015年,昆明机床曾筹划重组未果,随后,大股东沈机集团拟向紫光系转让所持公司25.08%股权的“易主”计划又告落空。

2017年1月,昆明机床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离职,新任管理层上任。2017年3月,公司年度审计中发现公司涉嫌财务造假。

证监会立案稽查,查出2013-2015年间虚增收入约4.8亿元,追溯后的*ST昆机实际上已连续6年亏损,且净资产为负,没有逃脱退市的结*。

*ST烯碳退:3年5换会计师,不作不会死

2014年到2017年,换了5家会计师,无论是谁,都会觉得这家公司有问题。

*ST烯碳原名银基发展,以房地产开发起家,曾是辽沈地区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主业陷入瓶颈,转而发展石墨烯业务。但新业务的发展不达预期。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亏损2.71亿元、0.41亿元、4.75亿元。

由于连续3年亏损,按深交所上市规则,*ST烯碳在2017年7月6日正式被暂停上市。

2014年,公司的年审会计师是瑞华;2015年初,更换为大信,2015年10月,更换为上会,2016年4月,又更换为中证天通,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2017年4月,又更换为中兴华,同样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通常,频频和会计师较劲的公司一定问题重重,无人敢接手其审计业务,但是,根据证监会立案稽查的结果,尽管存在财务造假,但尚不构成情节恶劣,且造假也没有扭转连年亏损的情形。

2017年底,已被暂停上市的*ST烯碳先传出中青旅旗下公司拟谋求控制权,但因收购方未获上级股东同意而告吹;随后,从事物流快递行业的远成集团闪电入主市值近60亿的*ST烯碳,耗资仅1162.167万元,被认为是火中取栗、低价买壳的“豪赌”。

*ST烯碳也很“争气”,通过投资金条实现了扭亏为盈,2017年净利润6442万。

押注恢复上市的远成集团眼看借壳临门一脚,被会计师摆了一道。

新晋审计机构中兴华对17年年报部分事项无法表示意见、部分事项表示否定意见,更声称无法判断17年四季度新增金条交易的真实性。*ST烯碳成为首家因为审计意见类型而退市的公司。

*ST中弘:一元退市,给高送转敲响了警钟

中弘股份和王永红、徐翔、赖小民等人的故事,笔者曾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详细展开:高送转的背后,是中弘跨界并购、炒作题材、高位套现的资本套路。

至于2019年,以退市海润(SH:600401)为首的几只热门退市股,也将在10几天后迎来自己命运的审判……

A股不死鸟的终*:退市常态化

截至2018年末,A股29年历史,退市企业只有114家,排除私有化、置换和吸收合并后,只有62家。未来,退市企业必然会越来越多。

2007年,新《企业破产法》正式施行,成为了严重资不抵债公司的救生绳,也成为退市进程的延时器,上市公司甚至滥用破产重整制度“起死回生”。

但证监会对破产重整的宽松态度也在变化。对于涉及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事项的上市公司,证监会一般不会向最高院出具同意函,而没有证监会的同意函,破产重整根本无法推进。

审计机构出于合规考量,对审计报告的出具更为谨慎,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上升。对于出具非标意见的公司,大概率被证监会稽查,第二年审计结论极有可能还是非标。

在非标意见下,监管稽查、融资受阻、重组难以推进,极大加剧了退市风险。

退市制度几经修改完善,形成了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条线,并将重大违法退市的情形加以明确,亏损退市的标准从2000年的连续亏损6年退市,调整到现在的连续亏损4年退市;

对于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也从最初的必须实现盈利,调整为必须扣非盈利。退市机制更为常态化、法治化。

一项制度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其条文繁简与宽严,关键在于能否贯彻执行,有没有令行禁止的配套规则。

但是,在那些A股“拾荒者”的眼里,不死鸟的暴富传说总是令人心醉,漂浮不散的死魂灵也许是下一个逆袭的样本,一位纵横红绿交易员曾经这么说过:

“谁管你上市公司好坏啊,你们的股票,仅仅是市场买卖的一个工具而已”。

来源:阿尔法工场

原标题:“0.38%”的A股退市往事

最新更新时间:06/1915:04

吉恩,烯碳,昆机即将退市,st中还有哪些公司可能退市?你怎么看?

该退市的一大堆,可是能退市的又有几个?

最近被st的个股中,002的非常多,如果没记错,04年国家开始审批允许开设中小板,但是这一次st的中小板中,很多是07年11月以后上市的中小板,也就是在14年之前这些股东们没有享受过牛市的滋味。

好家伙,终于牛市来了,拼命涨,股灾来了还没出货,不怕,编个理由继续涨,只要能赚钱。

就比如这个武汉凡谷,去年都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庄股形态了,5G来的时候,还有人叫着是5G龙头。

看看去年9月这一轮上涨,大家拼命往里买,股东们拼命找券商帮忙减持,顺便还放了不少期权对贝者。

该造的利润,该释放的利好都放出来了,价格也到了高峰,剩下来的自然就是接连不断的坏消息。这些变着花样说瞎话的上市公司,难道不该退市吗?

可惜,能不能退不由我们定。虽然慢慢壳变得不值钱了,但是不值钱也总比一分钱没有的好!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万不得已,该保还是会保的。

卖房卖地卖生产线,能卖都卖了,包括商标,就像图中的厦华电子。不知道多少人还能记得这个电视,反正是能卖的都卖了,能关的都关了,能遣散的都遣散了,又跌回14年我的买入价了,只是这家公司也就剩个名字了。

只剩一个名字的公司,每天还在交易,不该退市吗?不退,只要能保就不退,哪怕公司一个人没有,办公楼都找不到了。

真可悲!看看这些年退市的那些个股,除了退市长油这种国企,不到山穷水尽,哪家私企愿意退市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