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指数基金的收益率(买了天弘指数基金怎么查看自己的收益啊?)

时间:2024-01-01 15:04:13 | 分类: 基金问答 | 作者:admin| 点击: 59次

买了天弘指数基金怎么查看自己的收益啊?

可以用微信看,这样比较方便,你先从微信里搜索天弘基金然后点击一下关注,就可以看净值及收益。或者登陆直销网站看也可以。总体来说还是挺方便的。

怎么去看一只基金的收益率?

一只基金的管理能力与它的收益率相关,收益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只基金的盈利能力的高低,基金的管理能力强,它的盈利能力就高;看一只基金的管理能力最好看这只基金的长期收益率(即一年、二年、三年的收益率),长期收益率高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指数型基金收益率如何

指数基金目前整体收益率股票型基金股市3000点震荡较间指数基金跟踪股指股市点位指数基金难较表现基金期投资定投投资式论涨跌涨买份额少跌买份额定投期投资效摊低投资本建议每月拿200元钱定投基金期定投风险较收益率较高关键复利率较高投资报率较高华商盛世华夏优势都走势较基金品种选择定投性买基金建议买华夏报基金走势平稳起落收益适风险相较基金红数基金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市盈率、市销率、市净率、现金流量指标选股? - 哔哩哔哩

为了把这些估值方法通俗易懂的传递出去,我们专业研究员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去调研、去分析、去成文。全文11000字,力求一网打尽估值的所有干货。

想了解估值,看这篇文章就够了。没时间看完的朋友,一定记得点赞、收藏,抽空消化里面的内容。

文章比较长,先上目录:

一、常见的估值方法

1、市盈率(PE)

1、如何判断买入点?

1、只看短期估值百分位

接下来开始正文:

一、常见的估值方法

说实话,估值并不难。常见的估值方法也就那么几种:

市盈率高低意味着回本时间的长短,掏100亿买下这家一年赚10个亿的企业,10年才能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PB的意义是,企业账面价值1块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被估值多少。比如,PB是0.8,那意思是用0.8元就可以买到账面价值1元的资产。

市销率通常用来评估一些高成长、还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轻资产优质企业。

这几种估值方式所用到的数据都是现成的数字,简单的算一下就知道结果了。

PEG既考虑了企业现在的估值,也考虑了未来的业绩增速,通常用于成长股估值。

再高级一些的,用现金流折现法估算企业内在价值。

现金流贴现法其实就是将债券估值模型套用到股票估值上。

举个栗子:

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为3%的背景下,一张1年期、面值100元、5%票面利率的债券值多少钱呢?

答案是101.94元。

计算方法也很简答,1年到期后,这张债券能收到100元本金和5元利息,一共是105元。

另一个人没买到这种债券,只能赚钱3%的无风险收益,那他1年后想要有105元,现在就要投入101.94元本金(101.94*(1+3%)=105元)。

把这个模型中的债券利息换成股票股息或者企业自由现金流就能估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了。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深度讲解这些估值方法之前,网叔先说下估值的本质。

经济学上有句话: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价格高于价值,就是高估。价格低于价值,就是低估。

高估的时候买,就可能要承担价格向下波动的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贵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谁都懂。但实践起来,尤其是到了股票和基金市场,不少人就只看见价格,看不见价值了。

为什么看不见?不知道怎么如何判断市场的真实价值罢了。

估值,是一种研究方法。借用“估值”工具来判断市场价格是高于内在价值,还是低于内在价值。

在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在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

当然,估值只是一种方法,是为了研究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而诞生的,实际应用中,切不可为了估值而估值。这点一定要牢记。

另外,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估值方法也有*限性,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场景。不过幸运的是,有无数的前人绞尽脑汁设计新的估值方法,久而久之,就有许许多多的估值方法了。

接下来,网叔带大家盘点下市场上主流的估值方法和它们的*限性。

1、市盈率(PE)

市盈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中写到:一只普通股的价值是其当期收益的一定倍数,这个倍数一部分决定于当时的人气,另一部分决定于企业的性质与记录。

简单点理解,市盈率(PE)就是企业市值除以企业净利润。

比如,一家企业一年赚10个亿,市值是100亿,那市盈率(PE)就是10倍。

市盈率高低意味着回本时间的长短,掏100亿买下这家一年赚10个亿的企业,10年才能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通常来说,市盈率越低,回本时间越短,对投资者越有利。

根据净利润选取时间的不同,市盈率分为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TTM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市值/上一年度净利润=股价/上一年度每股收益

动态市盈率=市值/下一年度净利润=股价/下一年度每股收益

TTM市盈率=市值/过去四个季度净利润=股价/过去四个季度每股收益

比如,现在的TTM市盈率是“市值/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的净利润”。

不过市盈率也不是万能的:

首先,不同行业的市盈率是不同的,对比性不强。比如,过去10年,中证白酒的平均市盈率是30倍,中证银行的平均市盈率只有5.8倍,白酒比银行的市盈率高多了,但不能据此说白酒的估值远远高于银行。

其次,即使同一行业内,企业成长性、基本面不同,市盈率也会有较大差别。比如,同样是银行,招行的市盈率是13.8倍,宇宙行(工商银行)的市盈率只有5.8倍,但是大家还是喜欢买招商银行,而不是PE更低的工商银行。

最后,亏损的企业没有办法计算市盈率。业绩波动较大的周期企业/行业,市盈率也不能准确反映真实估值情况。(具体分析,下文展开)

实际使用中,市净率通常用来弥补市盈率的不足。

比如亏损的企业,或业绩波动较大周期性企业,用市盈率很难反映出企业真实估值情况,这时就要用到市净率了。

以宝钢为例:

这是宝钢股份净资产和净利润的走势对比:业绩(净利润)上蹿下跳,净资产却稳步增长。市净率显然更适合宝钢这种周期性企业的估值。

比如,宝钢股份,市值是1592亿,净资产是1897亿,市净率(PB)就是0.84。

PB的意义是,企业账面价值1块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被估值多少。比如宝钢PB是0.84,意思就是宝钢账面1块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用0.84元就可以买到。

原因也很简单,净资产是个时点数,最新一期的净资产就是公司的全部净资产。

净利润是个区间值。只有年度利润或连续4个季度的净利润才能反映公司一年的经营成果。

另外,市净率通常用来评估重资产公司,对于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意义不大。

小结一下:

市盈率和市净率主要适用于成熟行业/公司,能快速判断出企业估值高低。

但对于一些高成长的行业/公司,市盈率和市净率并不适合。这时就要用到市销率(PS)和PEG了。

市销率是由菲利普·费雪(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著有传世名作《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儿子肯尼斯·费雪提出来的。他在《超级强势股》一书中写道:价格营业额比率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个比率中的营业额部分通常比企业的其他大部分变量稳定。超级公司盈利大幅下滑的现象很常见,但是营业额大幅下滑的现象却很少见。

比如,一家企业市值是100亿,营收是20亿,那市销率就是5倍。

另外,要注意的是:市销率通常用来评估一些高成长、还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优质轻资产企业。比如美团、拼多多、哔哩哔哩...

对于一些业绩稳定,增长也有限的大蓝筹,老老实实用市盈率或者市净率就好了。

PEG指标,是成长股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在1960年代提出的,后经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发扬光大。

PEG估值是在市盈率(PE)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PEG告诉投资者,同行业的公司中,在市盈率一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那些增长速度高的公司,或者在增长速度一样的情况下选择市盈率较低的公司。

注意!实际应用中,通常用现在的市盈率除以企业未来几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而不是过去一年或几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

比如,企业当前市盈率是20倍,未来几年净利润复合增速是20%,那PEG就是1,企业估值合理。

当PEG大于2时,公司业绩增速跟不上估值预期,可能严重高估。

同理,当PEG小于0.5时,公司业绩增速远高于估值预期,可能严重低估。

首先,PEG指标同样适用于基本面好、业绩增速快的成长股。对垃圾股、周期股等用PEG指标就有点缘木求鱼了。

其次,在彼得林奇的体系中,20倍PE基本是就是他给一个企业的最高估值了。他认为长期复合增长20%的股票已经算是超级成长股了,超出这个范围的增速大多不可持续,安全边际不够。

现金流贴现法最早可追溯到经济学家约翰•布尔•威廉姆斯。1937年,他在哈佛商学院博士论文(1938年出版为《投资估值理论》)中提出股息贴现模型(DDM)。他的解释是:像牛奶之于奶牛,鸡蛋之于母鸡,股票价值体现在股息分红上。

他认为,将企业未来的股息分红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贴现到现在就能计算出企业的真实价值。

在他的基础上,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埃斯瓦斯·达莫达兰将股息替换成企业自由现金流,正式提出现金流贴现模型(DCF)。

他在经典教科书《估值》中写道:企业估值是指对企业内生价值的估计,企业内生价值即为企业资产使用期限内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内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资产预期能够产生现金流金的大小、持续时间长短及其可预见性。

补充个概念:现金流量又称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实际应用中,自由现金流计算公式如下:

FCF【自由现金流】=EBIT【息税前利润】-Taxation【税款】+Depreciation&Amortization【折旧和摊销】-ChangesinWorkingCapital【营运资本变动】-Capitalexpenditure【资本支出】

现金流贴现法(DCF)计算公式如下:

V0 :企业内在价值

t:企业能够产生自由现金流的年数

CFt :第t年自由现金流

r:折现率(通常用无风险利率(国债利率)加一定风险溢价来表示)

将企业未来t年的现金流按照一定的折现率(r)折现到现在,就能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了。

巴菲特对这个模型极为推崇。在1992年的《致股东信》中,他写道:在写于50年前的《投资估值理论》中,约翰•布尔•威廉姆斯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这里我们将其精练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不过,推崇归推崇,由于假设条件过多,巴菲特还真不怎么用现金流贴现法计算企业真实价值。

查理·芒格曾说过:“巴菲特有时会提到‘折现现金流’,但是我从来没见过他算这个。”

对此,巴菲特的回答是:“没错,如果还要算才能得出的价值那就太不足恃了。”

是的,通过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确实能够计算出企业的真实价值。但这个计算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参数估算错误,结果可能就南辕北辙了。想计算出企业真实价值,真没那么容易。巴菲特不怎么用现金流贴现法计算企业内在价值也在情理之中。

掌握了估值方法,大家肯定迫不及待的想用这些估值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投资吧!

别急,估值只是工具。使用估值工具前,一定要对投资有个系统的理解。网叔先说说估值在投资中的意义。

网叔这里所说的用估值判断买入点和卖出点,针对的都是好行业、好公司。

2005-2007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估值从16.5倍提升到56.2倍,提升了240.6%。

2013-2015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估值从8.9倍提升到23倍,提升了158.2%。

牛市顶部区域和熊市底部区域,市场估值能相差一倍甚至更多。估值的意义就在于指导我们做大周期的择时。

网叔说的择时,不是去猜市场每次的顶部和底部。

股市是人性的博弈。而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难猜测的东西。准确预测市场的顶部和底部,不存在的。

即使有人偶尔猜中顶部和底部,那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运气而已。

择时,是模糊的判断市场高低。在市场处于底部区域,估值低时买入,在市场处于顶部,估值高时卖出。

接下来,网叔具体说说不同的品种如何根据估值判断买卖点:

1、如何判断买入点?

宽基,就是横跨多个行业的指数基金。如沪深300指数基金、中证500指数基金...

行业指数基金,就是投资某一行业的指数基金。如消费指数基金、医*指数基金...

不管是宽基还是行业指数基金,他们都有对应的指数。判断买点看对应指数是否低估就行了。

判断估值高低,看2个指标:

通过PE和PE百分位判断买点,最好的情况是PE和PE百分位都处于低位。

比如2014年5月份的沪深300指数。PE是8.1倍,已经处于很低的水平,PE百分位3.47%,估值仅比过去10年中3.47%的时间高,估值低到令人发指。

之后,市场就迎来了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

比如现在的沪深300指数,PE是14.6倍,比着历史平均估值(12倍)也就高那么一丢丢。但PE百分位已经高达88.24%,估值比过去10年中88.24%的时间都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背离呢?主要还是沪深300指数估值波动区间不大(这个后文详细展开)。

PE百分位较高,主要是指数短期涨幅较大。去年3月份以来,沪深300指数涨了45.8%,平均每年涨35.2%,近3倍于沪深300指数历史平均12%的涨幅。

但是,沪深300指数的绝对PE只有14.6,整体估值并没有像2007、2015年那么夸张,即使有回调,回调烈度也大概率比不上2007年和2015年。

对于保守的投资者来说,可以等一等,等估值回落后再买。但这样做面临一个风险,如果指数就此反弹,那就买不进了。

对于激进一些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做好了被套的心理准备,那买就是了。

主题类主动基金,主要是消费、医*、科技、互联网等主题类基金。

这类基金虽然也是基金经理主动管理,但选股*限在某一领域。判断买点时,看对应指数的估值就可以了。

类主题主动基金,主要是重仓某一行业的主动基金。

比如,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重仓消费股,特别是白酒股。

判断易方达中小盘的买点,就可以看中证消费、中证白酒指数的估值。

重点提醒下:

判断基金是不是重仓某个行业,一定要翻翻基金前几年的十大重仓股。只有长期重仓某个行业的基金才可以看做类主题基金。

非主题类主动基金一般持有多个行业的股票,不存在明显重仓某个行业的情况。

普涨行情,就是大部分股票都上涨的行情。典型的就是2007、2015年的大牛市行情。

普涨行情出现时,市场上的基金基本都能涨。判断买点就要看全市场的估值情况。也就是看全A等权市盈率。

全A等权市盈率的查询网址在这里:

2005年、2008年、2013年、2019年,全A等权市盈率都曾经跌到40倍,之后市场触底反弹。

重点提醒下,这只是过去的历史情况,并不代表将来全A等权市盈率跌到40倍后会立马反弹。只是说,根据历史经验,全A等权市盈率跌到40倍时,市场整体估值不高。

结构性行情,主要是某一类股票在涨。如2014年之前的创业板牛市和2020年的抱团股行情。

在结构性行情中,只有压中市场风格的基金才能大涨。

这时,基金能不能买,就要看驱动行情上涨相关板块的估值了。

驱动行情上涨相关板块的估值已经很高,不要买。

驱动行情上涨相关板块的估值并不高,结构性行情还处于发酵初期,可以买。不过,这时的难点就在于判断行情能不能发酵起来,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展开讨论。

最后,还是要强调下:这里所说的择时,都是大周期范围的择时。

简单点说,就是全A等权市盈率从40倍提升到80倍的择时。

市场上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全A等权市盈率从40倍到80倍的过程中,必然有无数的起起伏伏。底部买入后,一定不要轻易下车。

指数基金卖出时,同样看这两个指标: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PE和PE百分位都处于高位,这样卖出毫无压力。

比如全指医*。去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助推下,全指医*一路上涨,估值离2015年的最高点一步之遥,PE百分位也接近100%。此时卖出,毫无压力。

当然,事后来看,这个位置不卖问题也不大。因为医*股业绩快速增长,消化了大部分估值,全指医*的PE从72倍降到了45倍,PE百分位也降低到了81%。

看到这里,明白网叔为什么说“离开了好行业、好公司,只谈估值那是耍流氓”了吧。选择好的行业、好的公司,即使短期高估,也能通过业绩增长消化估值。坏行业、坏公司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

判断主题类主动基金的卖点,同样是看对应指数的估值。

还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为例。基金重仓白酒和消费,判断卖点,就看白酒和消费估值是不是偏高就可以了。

非主题类主动基金的卖点要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来判断。

普涨行情出现时,判断卖点就要看全市场的估值情况。也就是看全A等权市盈率。

2007年、2015年,全A等权市盈率突破80倍,之后市场触顶回落。2010年,全A等权市盈率接近80倍时,也出现过触顶回落。

全A等权市盈率超过80就可以认为市场估值偏高,进入危险区域了。

结构性行情中,基金要不要卖,同样是看驱动行情上涨的相关板块估值。

驱动行情上涨的相关板块估值已经很高,果断卖。

驱动行情上涨的相关板块估值并不高,继续持有。

当然,除了看估值,也可以通过感知市场情绪、事先确定目标收益率和严格控制收益回撤等方式确定卖出时机。

网叔把相关内容补充如下,已经了解的朋友可以跳过。

情绪止盈法,就是通过市场情绪判断牛市和熊市。

牛市中,散户跑步入场。股票开户数、市场成交量屡创新高。基民也踊跃认购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金,“日光基”、“半日光基”频现江湖。

熊市则不同,老散户逐步离场,市场成交日益寡淡。新散户也以观望为主,股票开户数持续低迷。基民更是对新基金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利用市场情绪判断牛市和熊市是可行的。

巴菲特还为此说过一句名言“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国内市场也流传着“老和尚炒股”、“扫地大妈通过券商营业部炒股人数多少判断市场高低”的传奇故事。

情绪止盈法很难量化。甚至可以说,没有人能准确量化市场情绪。

2015年牛市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当时市场情绪足够火热了吧。但之后呢?上证指数最高涨到5178,如果在4000点止盈,会错失将近一半的利润。

同样,2020年7、8月份,日光基就出现了。如果当时止盈,也将错失不少利润。

总的来说,情绪止盈法“事后诸葛亮”的成分较重,很容易卖出在牛市中途,吃不完市场最肥美的鱼身。

目标收益止盈法就是在买入之前先设一个目标收益率,在目标收益率没有实现之前,不管赚钱还是亏钱,都不要卖掉。实现了,就要毫不犹豫的卖。

比如,买之前,你设定了一个10%的目标收益率。在没实现10%收益之前,就不要卖出。实现了,就要毫不犹豫的卖。

A股波动非常剧烈,目标收益法从来不缺赚钱的机会。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

2005年成立以来,沪深300指数的振幅(最低点到最高点的涨幅)最低也有24%,波动非常大。

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买,不断高抛低吸,轻轻松松就能实现每年10%的收益目标。

不过目标收益法很难赚大钱。大牛市来临时,轻轻松松就能涨10%。如果此时卖出,那后面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几百的行情都和你没关系了。

回撤止盈法,就是基金净值从高点回撤一定幅度后卖出。

比如,设置一个20%的最大回撤。当基金净值从高点回撤20%后,果断卖出。

前面已经说过了,基金经理不择时,碰到大熊市腰斩是家常便饭。

回撤止盈法在熊市初期就果断卖出,是大熊市中保卫胜利果实的不二之选。

前面已经说过,市场波动非常大,沪深300指数年最低振幅也有24%。回撤目标设置小了,很容易卖在底部区域。

回撤目标设置大了,又很难起到在大熊市中保卫胜利果实的作用。

网叔选择“以估值止盈法为内核,兼顾参考目标止盈法和回撤止盈法”。

和其他几种方法相比,估值止盈法以价值投资为基础,有科学依据,能实现熊市底部买,牛市顶部卖。

2020年8月,中证消费的估值百分位就达到了96%,估值比过去10年中96%的时间都高,按照估值止盈法可以卖出了。

为了弥补估值止盈法的不足,网叔又引入了目标止盈法和回撤止盈法。

简单点来说,熊市底部买入后,把仓位分为3部分,分别用目标止盈法、估值止盈法、回撤止盈法卖出。

第一部分,用目标止盈法卖出。比如设置一个50%的目标收益率,当盈利达到50%时,果断卖出。

第二部分,用估值止盈法卖出。当市场估值偏高,比如估值百分位超过80%、90%时卖出。

第三部分,用回撤止盈法卖出。比如设置一个20%回撤卖出目标,当基金净值高位回撤20%后卖出。

可能有朋友有疑问了,不是说“优质资产可以长期持有吗?”高估就一定要卖出吗?

千亿基金经理张坤甚至为此说过一句话“不想持有十年以上,就不要持有一分钟”。

但腾讯早在2015年8月25日,市场第一波杀跌结束后,就企稳反弹了。恒生指数则要到半年后的2016年2月12日才企稳反弹。

对比更鲜明的是,企稳反弹后,腾讯回本用了0.8年,恒生指数则用了1.6年。

但茅台回到前期高点只用了0.7年,沪深300指数则用了4.9年。且止跌反弹后,茅台又涨了11.8倍,吊打沪深300指数(涨了71%)。

和全市场相比,腾讯和茅台跌幅更小、更早止跌、更快回本、止跌后反弹得更高。

张坤,回本用了1.7年

朱少醒表现差一些,回本用了4.5年,但也比市场平均水平(沪深300指数)强。

优质股票和明星基金经理都是优秀资产。即使面对大跌,依然能很快回本,且反弹到更高的位置。

网叔多次强调过,短期市场不可预测。没有谁有把握卖出后,一定能在更低的位置接回来。

但斌坐不住了。股价大涨让他彻夜难眠,最终在2011年,但斌以190块的高价卖了腾讯。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让但斌彻底傻眼。腾讯股价很快就触底回升,并超过了190块。

这下但斌又坐立难安了。痛定思痛后,狠心在220元的高价又把腾讯买回来了。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教训之后,但斌再也没卖出过腾讯。持有到现在又赚了13倍(2014年,腾讯进行了拆股,1股拆5股,当时的220元/股相当于现在的44元/股)。

无独有偶,2009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也走出了一波长牛行情。

但回顾这十余年的长牛行情。每隔一段时间,就大跌一次,小跌更是不计其数。

即使偶尔一两次你能高位卖出,然后低位接回来。

但有了但斌的前车之鉴,你能确保次次都是“高位卖出,低位接回来”吗?

股民的常规心理是,10块钱卖出的股票,一定要在10块钱以下买。10块钱以上买,就是亏了,还是再等等。

这一等就是遥遥无期...只能眼看长牛行情呼啸而去,自己最终沦为看客。

这是从业10年以上,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公募基金经理。

基金公司有1700多位权益类基金经理,但从业满10年、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只有21位。

好股票和好基金经理都是凤毛麟角,卖出后还能买谁呢?

注意!网叔这里说优质资产可以淡化估值,长期持有,并不是说买入的时候可以不看估值。

再牛逼的优质资产,如果不在市场底部买,收益都会大打折扣。

这只基金可不是普通的基金,顶级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16年涨了21倍,年化收益率22%。平均收益比巴菲特的20.3%还高。

首先是市场顶部买入:2017年12月市场阶段性触顶,买入价2.1,持有到现在的收益是98%。

接着是市场底部买入:2018年11月市场出现历史大底,买入价是1.6,持有到现在收益率是148%。

还是那句话,再牛逼的优质资产,如果不在市场底部买,收益都会大打折扣。可以淡化估值,但不能不估值。

当然不是,文章开头网叔就说了“切不可为了估值而估值”。

1、只看短期估值百分位

以创业板指为例:

如果只看近1年的估值,创业板的PE是59.84,PE百分位是21.58%。估值仅比过去1年中21.58%的时间高,似乎是个不错的买点。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近10年。PE还是59.84,PE百分位就变成了了75.75%,估值比过去10年中75.75%的时间都高,就不是个很好的买点了。

估值百分位是将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估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看看现在的估值处于什么位置。

说到底,估值百分位是个统计学概念。肯定数据越多,结果可靠性越高。

所以,网叔估值百分位一般看10年左右的。如果时间不够5年左右的也可以参考。但3年以内的估值百分位真没啥参考意义。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快手巨额亏损造成中概互联估值飙升。

今年2月份,快手被纳入中国互联网50指数。因为亏损1166亿,直接导致中概互联PE从56倍飙升至78倍。

上市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公司损失了1068亿元。

所谓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就是持有人有权按一定的比例将持有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快手上市了,估值大幅提高,优先股持有人自然选择将优先股转为普通股,赚差价。

这个差价谁承担呢?快手!这才有了1068亿元的巨额亏损。

但是指数不管你是不是一次性,巨额亏损了,PE肯定上去,这才有了中概互联PE的瞬间飙升。

如果忽略快手1068亿的巨额亏损,中概互联50十大重仓股的平均市盈率大概是34.4倍,较实际的46.8倍低不少。

先问个问题:沪深300指数估值到底高不高?

从PE上看,沪深300指数PE是14.55,比中证500和标普500都低的多,估值真心不高。

但从PE百分位上看,沪深300指数PE百分位已经达到87.7%,估值比过去10年中87.7%的时间都高,估值偏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沪深300指数估值波动范围太小。

②沪深300指数大部分时间都在10-14倍PE之间震荡,上下震荡17%,估值波动真心不大。

估值波动范围不大,涨得稍微多一些,估值百分位就上去了,跌的稍微多一些,估值百分位就下去了。

先举个小栗子:

PE百分位更低,只有1.79%,估值仅比过去10年中1.79%的时间高。

沪深300指数在1年内又跌了14%。2013年6月25日,沪深300指数最低跌到2023,是那一轮熊市的最低点。

就这还没完。之后,沪深300指数又低位震荡了足足1年,到2014年下半年才开始反攻。

低估到令人发指后,还能再阴跌一年、再低位震荡一年。

这就是市场的残酷之处,没有谁能准确预测未来的走势。

不管是看过去3年、5年、10年、甚至更久时间的估值,看的都是过去的估值数据。说到底还是“通过后视镜看未来”,虽然能模糊的判断市场估值的高低,但无法准确预测市场未来一两年,甚至更久时间内的走势。

最后,记住网叔的忠告,估值是工具,人要学会利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利用。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市盈率、市销率、市净率、现金流量指标选股?

指数基金怎么算收益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的收益率等于当前的基金净值减去购买基金时的基金净值之差除以购买基金时的净值乘以百分之百。   即:基金收益率=(当前的基金净值-购买基金时的净值)/购买基金时的基金净值*100%。

指数基金有估值 主动型基金估值怎么看?_天天基金网

关心基金的同学,一定对“估值”不陌生,另外我们常听到的词比如“低买高卖”、“抄底”等等,背后也都隐含了“估值”的含义。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估值呢?要先明白我们投资主要赚两种钱:

1、估值的钱,或者可以说是市场情绪的钱。比如2020年的白马抱团行情,疫情原因公司本身业绩并未大幅提高,但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升了估值,但随着货币政策收紧,估值也逐渐回落;

2、赚盈利增长的钱,这是我们长期投资主要的收益来源。加入沪深300持有的公司每年盈利增长大约10%,不考虑估值的情况下,我们长期年化收益就是10%左右。而且时间越长,估值的影响越小,所以从长期看,我们主要赚的是盈利增长的钱。

我们都想做时间的朋友,但长期主义并不是一帆风顺,理解了估值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找到更好的布*机会。

我们买基金的时候,指数基金的估值比较好判断,我们可以直接看指数的PE或者PB,以及估值百分位情况,但主动型基金的估值怎么看呢?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种方法。

一、看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

粗暴的方法,直接看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估值水平。这种主要是避免买在牛市的顶点。在整体市场泡沫破灭的时候,某个股低估,依然挡不住“千里溃堤”的大趋势。

只要不是大牛市顶点或行业顶点介入,一般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直接关注市场整体的水位,评估市场的贵贱,可以直接看中证全指或者沪深300。

二、行业类主题基金:参考行业指数估值

如果该基金是某个行业的主题投资基金,则我们可以按照对应行业指数的估值情况来进行投资。

比如,对于葛兰经理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而言,我们可以综合考虑沪深300医*指数、中证医疗指数来进行估值。

投资行业主题基金的原则是,完全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信任基金经理的投资。持有该行业主题基金,我愿意承担该行业固有的系统性风险、可能面临的政策性风险,我相信长期持有基金经理的表现会比对标的指数要好。即我认为基金经理的投资像是在原生指数的基础上做了指数增强投资。

三、均衡类基金:看重仓前十大股票估值水平

均衡类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比较宽泛,全市场选股,什么行业都会买一点,很难精确的计算出估值。

一个比较笨但有效的方法是统计出前十大重仓股的估值情况,根据权重综合判断。

最大回撤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简单来说就是过去某一段时间内基金最大的跌幅。

基金的最大回撤与投资标的、投资策略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都有关系。不同基金经理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看重估值安全边际的基金经理相对于淡化估值、看重股票未来成长性的基金经理来说,前者管理的基金回撤会小一些。

比如一支基金当前回撤15%,历史最大回撤20%,那么接近历史最大回撤,可以说基金估值也相对较低。当然这个方法也比较粗暴,但可以大致判断我们所处的位置。

这个方法适用于有长期业绩可以参考、经历过完整牛熊市、经历较大回撤后依然能在一段时间后创出净值新高的基金经理。

以上就是给主动基金估值的四种方法。我们想要给主动基金估值,主要是想买在较低估的区域,但买入低估的基金就一定能上涨吗?

比如今年的白酒、中概互联,机构不断的喊估值趋近合理,但试图抄底的基民都被埋在半山腰。看估值买基金到底靠不靠谱?

其实估值问题一般看是中长期才有效,短期却不一定有效。现在所谓的低估值或估值底,其潜台词是中长期持有这些板块大概率可以获得较大绝对收益,但并不代表一两个季度、甚至一两个月、一两天就能马上迎来触底反弹。也就是估值底的底,不是触底反弹的底。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既然还要接着跌,那不如就等着最低点。然而,很残酷的事实是,市场触底反弹的最低点从来都只出现在后视镜里,无法预测,所以也根本不用奢望刚好买在最低点。那些所谓等着大底买入的心态,并不是价值投资或者理性投资,本质上还是急功近利、指望短期内获得暴利的心态。

所以如果在低估值区域买入基金,长期来看胜率是很高的,但不要有抄底的心态,以定投的方式分批布*,是更好的参与方式。

(责任编辑:93)

定投指数基金实盘最新收益率和持仓目前仓位85%

定投指数组合实盘5月22日开启定投,定投标的为长期向上的优秀宽基和行业指数基金;定投策略是把存量资金分成50份,定投频率和份数根据指数基金的估值和趋势灵活操作,定投期间会根据市场情况对已定投的指数基金做止盈。 

实盘目前已经定投43份具体持仓如下:17%创业板策略指数(华夏创业板成长ETF007474)16%红利策略指数(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016440)12%中证500策略指数(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ETF007593)10%中证医疗指数(华宝医疗ETF162412)8%恒生指数(华夏恒生ETF000071)8%消费红利指数(宏利消费红利指数008928)8%科创50指数(华夏科创50ETF011612)4%中证光伏指数(华夏中证光伏ETF012885)2%中证消费指数(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000248)个人实盘不作为投资推荐,仅供分享参考;希望实盘能帮助更多的朋友们,让我们的投资之路不再孤独,让时间陪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定投指数基金实盘最新持仓和收益率仓位54%

定投指数组合实盘目前仓位54%。

定投指数组合实盘5月22日开启定投,定投标的为长期向上的优秀宽基和行业指数基金;定投策略是把存量资金分成50份,定投频率和份数根据指数基金的估值和趋势灵活操作,定投期间会根据市场情况对已定投的指数基金做止盈。

实盘目前已经定投27份(54%仓位)具体持仓如下:

10%中证500策略指数(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ETF007593)

10%创业板策略指数(华夏创业板成长ETF007474)

10%红利策略指数(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016440)

8%中证医疗指数(华宝医疗ETF162412)

6%科创50指数(华夏科创50ETF011612)

4%恒生指数(华夏恒生ETF000071)

4%消费红利指数(宏利消费红利指数008928)

2%中证消费指数(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000248)

(收益率图中参考标的为中证800股债平衡策略)

个人实盘不作为投资推荐,仅供分享参考。​

如果我已经买了10000元基金,我怎样查它今天的收益是多少

我有一个简单的基金收益计算方法,共你参考。假设你花10000元买了一只基金,买时它是1元,后来单位净值涨到1.5元,累计净值为1.7元,那么,你这样就可以算个大概:10000*(70%-2%)=实际收益,意思是:10000元的本金乘以(累计净值率减百分之二费用),把所有基金费用统统按百分之二来扣除进行计算,不是绝对准确,但也是八九不离十,基本差不多,很快你就可以算出实际收益了。

相关文章: